最新卖汤圆教案反思 音乐卖汤圆教案(十三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卖汤圆教案反思 音乐卖汤圆教案篇一
1、学习5的组成的4种方式,理解互补、互换关系。
2、能主动运用数学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在买卖汤圆活动中,感受数学认知活动的乐趣。
1、大宣传单一张,5的组成数字卡片和点子卡片各1套。
2、小汤圆练习纸、笔每人1套、盘子若干。
3、游戏用的2-5的数字卡片若干;标有价格的与大宣传单的内容相一致的汤圆食物卡片若干。
4、游戏用自制汤圆实物若干。
一、观看图片,了解汤圆价格
1、教师出示大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大图片了解不同馅汤圆的价格。
2、幼儿对了解的汤圆价格进行分类。
3、引导幼儿说出想吃的汤圆的名称和价格。
二、自选搭配汤圆,学习5的组成
1、教师示范选出不同价位的汤圆,列出5的组成式。
如:有5元钱,用一元钱买一个豆沙馅的汤圆、用4元钱买一个芝麻馅的汤圆。
2、幼儿分别选择自己搭配的不同价位的汤圆。
3、教师时刻提醒幼儿汤圆最多买5元钱的,鼓励幼儿自己合理搭配,巩固5的组成式。
三、看图分析,理解关系
巡回指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操作图,提升理解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四、游戏“卖汤圆”,复习5以内数的形成
1、幼儿扮售货员,教师扮顾客玩游戏。
2、扮顾客幼儿手拿数字卡,买两种合起来价格正好是手中数字的汤圆,并列出算式。
3、服务员热情待客,礼貌待人,顾客说对时,收好顾客的数字卡片,并将两样汤圆放到顾客手中。
4、及时纠正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幼儿克服困难,保证游戏顺利进行。
卖汤圆教案反思 音乐卖汤圆教案篇二
1、理解歌曲的内容,初步学唱。
2、感受闽南歌谣的诙谐有趣。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感受闽南歌曲的诙谐幽默
活动难点:学唱歌曲
ppt
一、话题导入:
1、“宝贝们,在之前的活动中我们聊过元宵节我们都会做什么事情呢?”(搓元宵、吃汤圆、赏花灯)
2、小二哥推着推车到教室叫卖汤圆
——宝贝们,你们看看谁来了?”
3、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用语言对小二哥卖汤圆的情境进行描述,教师做总结。
——刚刚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教师根据幼儿的听到的内容出示相应的ppt。
二、学唱歌曲:
1、教师出示ppt图谱,和幼儿一起来说一说,记一记,让幼儿对歌词有初步的记忆。
——“宝贝们,我们一起来把刚刚发生的事情和周老师一起来讲一遍。”(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完整演唱歌曲
——“今天周老师还可以把这个好听的故事唱出来,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幼儿跟唱。
3、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
——“你听完了这首歌感觉怎么样啊?喜欢吗?为什么?”
4、增加歌唱难度,演唱过程中逐步删减图示:
——“大六班的小朋友可真棒,现在我要增加难度了,你们还能像刚刚唱的那样棒吗?”
三、小二叫卖汤圆,导入歌曲第二段的歌词。
——“刚刚卖汤圆的小二哥都说了什么啊?”教师对幼儿的话进行总结。
——“你们可以把这些话唱出来吗?”
幼儿尝试把刚刚总结的话唱出来。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咱们一起去把这首歌唱给小二哥听,顺便去买碗汤圆吧!”
为小二哥演唱歌曲《卖汤圆》
卖汤圆是一首非常好听的儿童歌曲。之前幼儿对元宵节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汤圆是元宵节的一种习俗,汤圆也代表全家团圆的意思。歌曲非常活泼欢快,幼儿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元宵节吃汤圆的快乐。
卖汤圆教案反思 音乐卖汤圆教案篇三
1.学唱歌曲,唱准附点和十六分音符,尝试用:x、x x|xx x|的节奏创编说词。
2.从歌曲活泼欢快的风格中感受元宵节吃汤圆的乐趣。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磁带及录音机
1.边听歌曲录音,边拍手自由入座,谈话引出。
提问:刚才听到的歌曲有什么感觉?讲了个什么故事?
元宵节吃汤圆,你吃过哪些馅的'汤圆?(芝麻、豆沙、肉末)
2.学唱歌曲。
教师完整示范一遍。
提问: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分句示范)
教师再一次完整示范。启发幼儿讨论:说说最好玩的是哪一句?
幼儿学唱2~3遍,重点学习唱准附点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乐句。
3.创编说词。
师:小二哥的汤圆是芝、麻 馅|黑又 香|
按照这个节奏也来编一编不同的汤圆馅吗/
将新编的歌词填入说词,完整演唱新歌1~2遍。
当我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时,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小朋友们对于汤圆都是有所认识的,也知道汤圆是在元宵节的时候吃的,汤圆有很多味道的馅,也知道汤圆的寓意。当我在第一遍弹唱歌曲的时候,小朋友就说出了对这首歌曲的感觉,节奏欢快。整首歌曲共分三段,而且歌词比较简单易懂,重复的语句也比较多,所以,小朋友学起来并没有太大的难度。不过我发现,在这首歌曲中,一共有两个附点号,分别在一碗汤圆和三毛钱呀两处地方。我们小朋友在唱的时候,总是会把附点给漏下,我就想让小朋友来跟唱一下,但是,在跟唱的时候还是能唱出附点号的,不过在整首歌曲演唱的时候,却又把附点给漏下了。在创编的时候,也是比较单一的语句,并没有太大的创新。所以我决定我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进行这样的调整,在重难点学习的时候,把重难点放在附点上面,可以进行拍手或者利用其他方法打节奏进行演唱,这样多试几遍,小朋友肯定就会唱了,也不会把附点给漏下了。而在平常,可以多多补充幼儿各方面的知识,久而久之,对于小朋友的创编能力肯定会有一定的提高的。后来,我在新的教学中尝试这样方案,结果小朋友的知识吸收率确实比原来的教学效果好了一点。
小百科:汤圆,是中国传统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状食品。一般有馅料,煮熟带汤食用。同时也是元宵节最具有特色的食物,历史十分悠久。
卖汤圆教案反思 音乐卖汤圆教案篇四
1、初步学唱歌曲,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感受歌曲诙谐有趣的气氛。
2、尝试用多种身体动作表现卖汤圆的情景和自己的愉快情绪。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1、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2、歌曲《卖汤圆》的碟片。
1、交流对汤圆的`认识,激发活动兴趣。
指导语:你知道汤圆是什么吗?你认为该怎么样卖汤圆呢?
2、观看碟片,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愉快和有趣的气氛。
(1)欣赏碟片,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旋律。
(2)交流欣赏感受。
指导语: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3、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倾听歌曲《卖汤圆》。
指导语:
①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②你觉得哪一句不太懂或比较难记?
③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你很快地记住歌词?
(2)幼儿尝试将歌词填入到旋律中,说唱歌词。
(3)运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
4、尝试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卖汤圆的情景和自己的愉快情绪。
(1)随着音乐自由创编身体动作。
(2)自由结伴,表演卖汤圆的情景。
卖汤圆是一首非常好听的儿童歌曲。之前幼儿对元宵节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汤圆是元宵节的一种习俗,汤圆也代表全家团圆的意思。歌曲非常活泼欢快,幼儿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元宵节吃汤圆的快乐。
卖汤圆教案反思 音乐卖汤圆教案篇五
能愉快地扮演小货郎,体验卖东西的乐趣和成功感。
1.能用物品的形状、颜色、味道、用途来创编进歌词,并与旋律相匹配进行演唱。
2.能大胆、自信地在同伴与老师面前进行创编展示,有表情地演唱。
1.经验准备:幼儿已会唱歌曲《卖汤圆》;说词准备,分组排:
2.物质准备:活动课件(汤圆,水果,铅笔);买卖东西的实物(水果类,文具类,生活用品类);奖品(贴画);货架;手推车。
一、歌表演;卖汤圆,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1.以过新年的口吻激发幼儿歌表演“卖汤圆”。
师:小朋友们,马上就要过新年了,在新年里,我们会吃到一种圆圆的东西是什么呀?(汤圆)那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有趣的表情和动作唱起《卖汤圆》吧。
2.以提问的方式理解“小货郎”的意义。
提问:歌曲中是唱的谁在卖汤圆?(小二哥小货郎)
小货郎是什么意思?是干什么的?
3.教师总结:小货郎就是卖东西的,就像我们现在的营业员一样,他是用唱的方式来卖东西,而且是边走边唱,现在我们再来学一学小货郎边走边唱《卖汤圆》。
4.集体再次复习。
二、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分析歌词
1.师:老师把小货郎的汤圆放到了我们的大屏幕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提问:歌曲中唱的汤圆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甜甜的,满满的)
都是唱的汤圆的什么?(形状,味道,数量)
3.教师总结:小货郎卖汤圆时,把汤圆的.形状、味道和数量编成了歌词,用唱的形式来吸引大家买,这是一个聪明的办法,听了这首歌,你们想不想买呀?唱出了汤圆的特点。让人一听就想买他的东西。
三、出示课件,引导幼儿集体创编歌曲
1、师:小货郎还有很多东西要卖,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可是有一个要求,卖东西时要像小货郎一样用唱的方式来卖,好吗?
2、出示第一样东西(苹果),引导幼儿集体从特点、价钱和作用三方面进行创编。(孩子说一样,教师用图饰表示)
提问:苹果是什么样子的?(红红的;圆圆的,甜甜的)
大家一起来试一试!把它唱到歌里面的第一二句。
你的苹果打算卖多少钱?把它唱到歌里面的第三句。
你的苹果吃了有什么作用呢?把它唱到歌里面的第四句。
那怎样才能让很远的人,让更多的人知道你在卖什么呢,有什么好办法?(在前奏时,就说出你要卖什么,大声唱)幼儿集体编唱。
3、出示第二样东西:手套,集体引导编唱。
4、出示第三样东西:蜡笔,集体引导编唱。
5、教师总结:我们都是快乐的小货郎;刚才我们唱出了这些东西的什么?(形状,颜色,味道,价钱,作用)歌曲中的第一、二句唱东西的特点,第三句唱的是价钱,最后是唱的是作用。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创编。
四、出示实物,引导幼儿自由编唱
1、师:我们是能干的小货郎,会用唱歌的方式来卖东西了,要想别人买你的东西,你就要唱出来,而且还要唱好,让别人一听你的歌声就想买你的东西。
2、幼儿选择实物进行编唱。
3、请个别幼儿表演,教师从编的歌词、表情、动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互动游戏:小货郎
1、幼儿分组进行小货郎的游戏。规则:教师扮演买东西的人,谁能够让老师们买下自己的东西,就奖励一颗五星,看看谁得的五星多。
2、幼儿游戏。引导幼儿有目的地创编歌曲。
在整个音乐活动中,我始终以问题情境的设置者,体验活动的鼓励者、欣赏者,体验过程观察者的身份组织活动,让小朋友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创编过程中体验音乐作品的美,获得对音乐作品的更深的理解,体验全身心参与的美,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音乐活动中的歌词创编,是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目标之一。在幼儿园音乐教育课程目标第三部分第三条中,作了明确规定:“尝试依据歌曲、乐曲的内容、情绪及节奏改编歌词、创编简单的舞蹈。”创编歌词是极富创造性的活动,它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思维力、创造力,发展其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这次活动前,需要做一定的知识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准备和铺垫。
该教师选取小朋友们都十分熟悉的吃“汤圆”的传统习俗,作为歌曲创编的基础动机,并利用游戏形式,选择了小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苹果”、“手套”和“蜡笔”迸行歌词创编活动,在孩子们有一定的生活体验之基础上,这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有一定的帮助,而兴趣则是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前提。题材和形式应予肯定。
活动过程紧扣活动目标:活动由歌表演“卖汤圆”导入,教师的引导语稍欠趣味性,如能采用“猜猜这是什么?”之类的话题来引出课题,其趣味性就会大大增强。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均能紧紧抓住物品的形状、颜色、味道、用途等特征来启发幼儿创编歌词,让孩子们了解了小货郎这个词的含义以及用歌声叫卖的歌唱形式。同时,又通过孩子们喜欢的小货郎叫卖的游戏形式,让孩子们体验着活动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活动设计体现出生活化、游戏性、趣味性的特点,也较好地体现了教学的互动性原则,具有活动的延伸性。设想让孩子们自认为“我是小小劳动者”,我想会更有意义。
卖汤圆教案反思 音乐卖汤圆教案篇六
1、搜集有关汤圆的资料和图片。
2、制作课件。
3、制作面食的手工盒及餐具。
1、通过让学生亲手实践,体会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的甜蜜。
2、通过多种方式查资料,了解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受到更多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3、通过话汤圆、包汤圆,煮汤圆,吃汤圆,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收集各方面资料,逐步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一种劳动技能,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热爱生活。
掌握包汤圆的劳动技能。
(1)同学们,你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学生自由说)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咱们的传统节日!(投影)
(2)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独特的寓意和期待,有人曾诙谐地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吃的文化,老师考考你们:什么节日吃粽子?(端午节)什么节日吃豆子(二月二,也叫春龙节)什么节日吃月饼?(八月十五)什么节日喝粥?(腊八节)什么节日吃汤圆?(元宵节)你还知道元宵节的其他的习俗吗?
评价: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准备好上课了吗?上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8分钟)
(—)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节日
(1)刚才我们聊到汤圆这个话题,知道人们喜欢在元宵节的时候吃汤圆。古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有的地方,在春节、冬至这两天也是吃汤圆。千百年来,人们喜欢在不同时间吃汤圆,这是为什么呢?请看老师带来的一段资料:老师想请4名同学们合作读:
春节吃汤圆(农历大年初一):象征和谐、吉祥。
元宵节吃汤圆(农历正月十五):象征团圆,快乐。半年节吃汤圆(农历六月十五):象征思念,平安。冬至吃汤圆(公历12月21~23日):象征如意,圆满。
(2)总结:原来汤圆中蕴含着人们那么多美好的愿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配乐播放各种汤圆图片):老师发现,看到这些精致诱人的汤圆,有的同学瞪大了眼睛,有的同学在悄悄地咽口水,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谈感受)
(3)师:想不想亲手包一包?(想)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制作传统美食————包汤圆。(贴课题)
二、学习探究,操作过程
(—)包汤圆
1、探究一:包汤圆的原料
师:谁知道包汤圆需要什么原料呢?(面和馅)
师:是的,包汤圆需要的原料是面和陷。面可不是平时我们所说的面粉,而是糯米面。他的和法和平时的蒸馒头、包水饺不同,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馅却有很多种。你都吃过什么馅的汤圆?(花生馅一一评价:美味;黑芝麻馅一评价:香甜;红糖馅一评价:甜美……)
师:你们吃过的汤圆还真不少!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汤圆的种类越来越多,完全可以根据口味来选择自己喜欢的馅料。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的是最经典的黑芝麻馅、红糖馅,就放在每个组的小碗里,大家闻闻香不香?
2、探究二:包汤圆的方法
(1)师:细心地同学一定发现了馅的旁边是老师课前用温水和好的面团。现在原料有了,怎样包汤圆呢?请同学们结合课前调查的资料,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汤圆的制作方法调查报告
采访内容:汤圆的制作方法
采访对象:
记录人:
制作方法步骤
(2)刚才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小组推荐一个同学来试一试吧!(2分钟)
师:老师刚才看到有的同学很快动起手来,有的同学却一直在弄面团,出现了什么问题?(馅包不住、漏馅。)看来包汤圆还需要技术支撑)下面看老师来示范。老师先准备一下,洗下手,注意卫生。
3、教师示范(不说话,让学生认真看)。
教师示范方法:用拇指在面团正中间压一个小窝,然后与食指把这个小窝的边缘捏一捏,窝的边缘厚薄要均匀,深浅要恰当;放馅,不要太多;用右手的食指利拇指捏住汤圆的口,左手的食指或拇指和这两指靠到一起,封口,要封严,这封口不严,再多標l下,攥到汤圆表面变得光滑柔软;团圆的时候要轻柔。
师:谁来说一说,老师刚才是怎么包的?先一接着———然后—…最后——(板书包的过程)
师:你觉得老师包的怎么样?生评价。(一枚好的汤圆应该外观饱满,表面光滑)
4、实践与体验
师:了解了汤圆的制作方法,你们想不想亲手试一试?(想)现在请同学们利用刚才讲的方法动手做—做吧!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师:(随机拿两个汤圆)哪个令人满意,为什么你觉得是哪个环节岀了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包汤圆的时候要注意,压窝要适当,放馅要适最,封口要严实,团圆要轻。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掌握了包汤圆的技巧,刚才我们包汤圆用的面团是老师用白开水和的面,看:老师今天还带了这样的面团,你知道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吗?(生答)教师展示彩色面团的做法。
师:这些彩色面团都是用新鲜的果汁做成的,用这样的面团做出来的汤圆外形更加美观,口味更加香甜,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面团进行小组比赛好不好,看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包的大小差不多,还能互相帮助,合作默契。别急,先听明白要求:
1、小组合作,每组至少做3个汤圆,限时5分钟。
2、制作过程中,注意方法,团结协作,讲究卫生。
3、做完后及时清理桌面。
学生做汤圆。
师:汤圆做好了吗?小组长把你们的'作品带到讲台前来,展示一下吧。谁来评价一下,你觉得哪个小组做的好?
评价:老师也觉得他们组的汤圆大小均匀,外形美观,富有创意。
(二)煮汤圆
师:汤圆包好了,下面我们开始煮汤圆。(老师再次洗手。)看,水已经开了,煮汤圆要开水下锅,一定要让汤圆沿着锅的边缘慢慢地滚人水中,否则溅出的热水容易烫到自己。(随手把盘子放桌洞里)当汤下锅后,我们要用勺背轻轻推一推,让汤圆旋转几下,这样就不粘锅底了。请看现在的汤圆在锅里是怎么样的?(下沉)
(三)话汤圆
师:离汤圆煮熟还有一段时间,在等待的过程中,我们来聊一聊汤圆吧。课前,各小组从汤圆的起源传说,诗词歌赋和发展变化三个方面搜集资料并进行了梳理。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1)汤圆的起源传说,哪个小组搜集到了?请你。(生说)其它小组有补充的吗?真了不起,搜集到这么多的资料。
(2)汤圆已有长久的历史,你都搜集到哪些描写汤圆的诗词歌赋?是的,汤圆不仅香甜可口,还代表着团圆,在中国没有什么比团圆更让人高兴的事了。这么美的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那发展变化呢?谁关注到了?(引导学生从形、色、味、吃法、人群等方面陈述)教师补充吃的变化。
师:你们知道吗?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为七个传统节日设立形象标志,让我们看看元宵节的:两个印着动感花纹的碗上下叠加,组成一个有趣的陶瓷娃娃形象,碗中盛着元宵节的代表食物————汤圆,红红的色调,欢喜的孩童,大气时尚,喜庆可爱。寓意团团圆圆,中国传统佳节代代相传。
师:现在,我们看看锅里是什么情形?生:有些汤圆已经浮上来了
师:汤圆马上就可以吃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吃之前的注意事项:
(1)吃得要慢,避免烫伤。(2)细嚼慢咽,避免被噎(ye)住。(3)不要过量,避免胃不舒服。师:汤圆已经盛好了,小组长们还等什么,赶紧来排队领汤圆吧!
四、括展与创新
师:先让汤圆凉一会儿,谁来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我们门学会了包汤圆,煮汤圆,还品尝到了自己亲手包得汤圆,体会到到了人们盼团圆的心情)
师: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同学们要多动手,勤动脑,争取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汤圆的味道怎么样?这是因为是你们自己亲手包得汤圆,是你自己的劳动果实。)
卖汤圆教案反思 音乐卖汤圆教案篇七
1、知道元宵节要吃汤圆
2、了解汤圆的形状,尝试用纸浆制作汤圆。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物质准备 kt板各组一块,上面画好“汤圆”的外轮廓,各色纸浆、棉签、镊子。
1、提问: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吃什么?
2、出示汤圆的图片,说说汤圆的形状,吃去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有什么?什么颜色的?
3、教师示范用纸浆在kt板上制作汤圆。
4、幼儿入座,选择在就近的“汤圆”外轮廓上进行纸浆汤团的制作。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同时帮助幼儿用镊子把选用的纸浆放在指定的汤圆轮廓中。
6、作品展示、讲评。
对此次的活动感触颇多:
1、来自孩子的感触,曾记得班中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纸浆,是在托班,对于他们第一次的操作场面只能用一个字——“乱”来形容,纸浆在桌子、地面随处可见;而在这次的`活动中,场面确是非常整洁、有序。
2、作品 “特效”的感触,此次的“汤圆”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个较长的待干过程,由于在室内一时没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场地,我们灵机一动,把它临时布置在了美工区内,美工区中美术的氛围顿时增添了许多。这可谓是“弄巧成拙、一举多得”呀!
卖汤圆教案反思 音乐卖汤圆教案篇八
1、 能愉快、积极地参加艺术活动。
2、复习拿油画棒的方法,学习一圈一圈绕着画的方法。
活动准备 油画棒,幼儿用书,音乐
1、教师谈话引题:小朋友,春节你们在家吃了什么好东西啊?
2、请个别幼儿来介绍自己吃过的东西
3、请幼儿和同伴之间说说自己吃的好东西,是在哪里吃的。
1、教师:春节小朋友吃了很多好吃的汤圆,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吧
2、示范拿油画棒的姿势:大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捏住一支油画棒。(重点)
3、示范画汤圆的画法:一圈一圈绕着画
3、幼儿自由选取油画棒进行创作,教师来回指导,引导幼儿正确握笔,并选择不同的'颜色来画圆圆的汤圆。(难点)
1、请幼儿说说自己画的是什么颜色的汤圆,是什么味道的。
2、展示自己的作品。
设计依据 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体征,建立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曾经在元宵节吃过的汤圆作有针对性的回忆和描述,能使得幼儿在之后的绘画活动中对事物的具象有较清晰的了解,对于幼儿之后的创作活动有推进的左右。
经过一个寒假,幼儿对原有绘画技能的记忆已经不太明确了,教师通过完整示范帮助幼儿达到回忆和重新学习掌握方法,使得幼儿在练习一圈一圈绕着画的技能时,能够在正确的拿油画棒方法下顺利地进行练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卖汤圆教案反思 音乐卖汤圆教案篇九
通过看看、讲讲了解过新年时的一些风俗习惯,引导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搓汤圆,体验过新年的快乐气氛。
1、《新年好》的音乐磁带;
2、《新年好》flash;
3、橡皮泥人手一盒;
4、盘子每组一个;
5、角色游戏房的娃娃家场景。
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教师播放歌曲《新年好》,告诉幼儿新年来到了。
教师提问:宝宝,你们觉得过新年最开心的是什么事呀?
幼儿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你们过新年的时候可以穿新衣服、吃糖果、拿红包……
二、播放flash。
1、教师播放flash:我们来看看别人的新年是怎么过的?
2、幼儿欣赏、交流。
3、师小结:过新年是最重要的节日,在新年里很多人都会放鞭炮,一家人还会开开心心在一起吃汤圆,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的意思。
三、操作探索。
1、教师:宝宝,那我们也来试试做好吃的汤圆吧。
2、教师示范做汤圆的步骤:先取一小块橡皮泥放在手掌心,用另一个手掌盖在橡皮泥上,来回团、搓,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汤圆就做好了。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配背景音乐《卖汤圆》)提醒幼儿将搓好的汤圆放在桌上的小盘子里。
四、延伸活动。
带幼儿去角色游戏房,把做好的汤圆放进娃娃家的锅子里,模仿煮汤圆的场景,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有句老话“上灯圆子,落灯面 ” ,意思就是在正月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亲自做圆子,吃圆子,在正月十八的.时候呢将会吃面,意味着新的一年真正的开始了。而今天正好是正月十三,所以我将“搓元宵”这节活动安排在了今天,希望孩子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元宵节”同时学会“搓元宵”
为了更加突出元宵节的这一氛围,我提前一天让小朋友将花灯带到幼儿园,用花灯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及幼儿园,有了孩子们五彩绚烂的花灯,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郁了。
活动开始我选择让每个孩子参观我们的教室,让他们讨论“为什么要玩花灯”。孩子们像事先说好似的,一起说着是因为元宵节快到了,看来孩子们已经在家中从家人的口中了解到了元宵节要玩花灯的特点。可是当我问到“除了玩花灯还要干什么”的时候,孩子们歪着小脑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眼睛都盯着我的时候,我便告诉他们元宵节还要搓元宵。可能是因为方言原因,孩子们对于“元宵”这个词汇不是很了解,后来向孩子们解释了一下,孩子们终于了解了“元宵”=“圆子”。(从这里让我知道由于方言的差别,以后对于孩子的语言还要加强引导,增加一定的词汇量。)
卖汤圆教案反思 音乐卖汤圆教案篇十
:
1、知道元宵节要吃汤圆。
2、了解汤圆的形状,尝试用纸浆制作汤圆。
:
物质准备kt板各组一块,上面画好“汤圆”的外轮廓,各色纸浆、棉签、镊子。
:
1、提问:元宵节的时候,我们吃什么?
2、出示汤圆的图片,说说汤圆的形状,吃进去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有什么?什么颜色的?
3、教师示范用纸浆在kt板上制作汤圆。
4、幼儿入座,选择在就近的“汤圆”外轮廓上进行纸浆汤团的制作。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同时帮助幼儿用镊子把选用的纸浆放在指定的汤圆轮廓中。
6、作品展示、讲评。
:对此次的活动感触颇多:
1、来自孩子的感触,曾记得班中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纸浆,是在托班,对于他们第一次的操作场面只能用一个字——“乱”来形容,纸浆在桌子、地面随处可见,而在这次的活动中,场面确是非常整洁、有序。
2、作品“特效”的`感触,此次的“汤圆”是制作在kt板上的,有一个较长的待干过程,由于在室内一时没找到理想的待干的场地,我们灵机一动,把它临时布置在了美工区内,美工区中美术的氛围顿时增添了许多。这可谓是“弄巧成拙、一举多得”呀!
卖汤圆教案反思 音乐卖汤圆教案篇十一
1、引导幼儿在搓、吃汤圆等活动中学习感知1和许多。
2、让幼儿知道冬至节搓汤圆、吃汤圆是我们的一种习俗,并喜欢参与这一活动。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1、环境的创设:
把活动室布置温馨的家庭的客厅、餐厅模样(幼儿可围坐在客厅、餐厅的大桌旁活动),在桌上铺上漂亮、整洁的餐巾,摆上几束花。
2、材料的提供:
搓汤圆用的米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垫板、塑料小刀、碟子、湿手巾、小袖套和围兜。
3、生活经验准备:
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冬至时节闽南的一些民俗;学习用橡皮泥搓圆。
一、引入活动
(一)以妈妈的身份谈话:我们的家布置得多漂亮呀!冬至快到了,今天妈妈要和你们一起搓汤圆、煮汤圆和吃汤圆,好吗?
(二)检查幼儿的小手是否洗干净,并帮助幼儿套上袖筒、系好围兜。
二、搓汤圆
(一)师操作示范
1、出示大米团,告诉幼儿这是一块米团,妈妈要变个魔术,把它变成许多小米团。
2、示范将米团搓长、切成许多小米团。示范时结合语言提示,引导幼儿观察米团的变化,并说出来。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团变成什么样了?(变瘦了,变长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团变成许多小米团。
3、示范、讲解搓汤圆的方法,并启发幼儿逐一点数,看看妈妈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观察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是许多汤圆。
(二)幼儿动手操作
1、提出活动要求:
(1)妈妈这里有许多的米团,等会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自己来取一份。
(2)搓汤圆时要注意卫生,不可用小手抓头发、挖鼻孔或抓其他东西,手脏了可用湿手巾擦一擦。
(3)数一数、比一比,看看谁搓的汤圆多。
2、,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进行适时的指导。
(1)可以先把一块大米团米团分成几块小米团,再把小米团搓成汤圆。
(2)可以边搓边数,看看自己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看看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就是许多汤圆。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看看各自搓的汤圆有什么不一样(如大小、形状等),比一比谁搓的汤圆多。
3、请幼儿把搓好的汤圆交给阿姨,并协助收拾工具和材料,洗洗手。
4、煮汤圆
组织幼儿在安全的'地方观看阿姨煮汤圆,并进行自由交谈,体验成功的喜悦。
轻声播放歌曲〈卖汤圆〉,师与幼儿一起围坐在一起吃汤圆,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并适时向幼儿介绍闽南地区冬至节的一些习俗。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卖汤圆教案反思 音乐卖汤圆教案篇十二
1、发展幼儿的朗读能力,能努力模仿录音的语气和声调。在朗读和讲述中注意幼儿的发音要正确。
2、锻炼幼儿手部动作的稳定性,能够自如的使用勺子,能动作协调的跨过奖单的障碍物。
3、继续认读相关的汉字。
1、中药小药盒、小勺若干把,
2、中班体育器械(自选)。
3、子卡:"汤(圆)"、"米粉"、"又"、"蜜"及前面认识过的.重点识认字。
一、跟读儿歌。
1、发书,请幼儿将书翻到第二篇作品。放录音,幼儿独立跟读儿歌。教师注意指导有困难的幼儿划指到字。引导幼儿注意录音带里面朗读的声音,如读"香又软"和"蜜样甜"时的声调,读时心里要想着吃自己吃汤圆时甜美的感觉。
2、收书。
二、游戏:送汤圆。
玩法:教师将汉字放入小药盒里,当做汤圆。再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幼儿一份"汤圆",一把小勺。请幼儿用小勺将药盒从一端送到另一端,将药盒打开,认读汉字。比一比哪一组最快。可以根据体育活动的进度,插进适当的1~简单的体育器械,如"拱形门"、"迈过双线",越过障碍后再做用小勺将药盒从桌子的一端送至另一端的动作。
中班幼儿的朗读能力还不够,语气和声调的模仿对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发音基本都正确,有部分幼儿的某些字词发音不是很准确,教师及时提醒并给予改正。接下来的游戏幼儿玩得不亦乐乎,基本上都能完成。
卖汤圆教案反思 音乐卖汤圆教案篇十三
1、培养儿童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增强爱家乡的感情。
2、培养儿童收集信息、资料的意识和方法,发展儿童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及动手能力。
3、了解“汤圆”的由来和风俗。
1、学生---“汤圆”的由来及风俗等资料。
2、教师---糯米粉;各种馅;电脑课件;录音带;录像带等。
3、备用器材---录音机、录像机、实物投影仪、电脑。
(一)看广告引入
师:从屏幕上你看到了什么?(又大又圆的汤圆)
全班齐唱《买汤圆》
上次活动课老师布置小朋友们去找有关元宵节的材料,现在请小朋友们互相交流自己找到的材料。
(小组讨论交流)
师:按厦门的风俗习惯,我们在什么时候要吃汤圆?
生: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师:元宵节吃汤圆有什么意义吗?
生:代表全家团圆。
生:农历六月十五也要吃汤圆。
师:农历六月十五为什么要吃汤圆呢?
生:为了纪念死去的亲人。
生:冬至也要吃。
师:冬至又为什么吃汤圆呢?
生:为了庆贺一年的丰收。
: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呀!在我们闽南地区祖祖辈辈留下了这样的风俗习惯,凡是元宵节、农历六月十五、冬至这三个节日都要吃汤圆,那你觉得哪个时候吃汤圆最热闹?
生:元宵节
(二)讨论
1、元宵节的由来
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元宵节的故事,指名上台讲故事。
师:小朋友的故事是从哪儿了解的?
生:我是从书上知道的。
生:我是看电视了解的。
生:我是上知道的。
生:我是问家长的。
生:我到图书馆找到的`。
:你们真了不起,能够动脑筋从不同途径去收集材料。
2、元宵节的风俗
师:元宵这天人们除了全家聚在一起吃汤圆,还搞了哪些有趣的活动?
生:(1)点爆竹。
(2)划旱船游街。
(3)挂灯笼。
(4)提灯笼。
(5)全家到公园赏灯。
(6)舞龙、舞狮。
(7)踩高跷。
(8)打腰鼓。
(9)扭秧歌。
(10)广场上放烟火。
(11)公园里有猜灯谜的活动。(电脑课件展示)
3、汤圆的做法
师:人在节日里都要举行这么多活动,热热闹闹庆贺一番,我们把它称为风俗习惯。不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各地元宵节都有许多不同的风俗习惯,唯独吃汤圆是各地都有的,那么你们知道汤圆是用什么做成的吗?现在老师播放你们第一次活动的采访录像,请小朋友们边看,边思考录像中小记者提的问题。
a、播放中华汤圆店实地采访录像
b、介绍
(1)师:除了刚才我们看到的阿姨用花生糖做汤圆馅,还可以用什么做馅?
生:还可以用巧克力、肉、芋头、红豆做馅。
(2)师:我见过白色、红色的汤圆,还有其他颜色吗?
生:我见过彩色汤圆。
(3)师:我们这儿的汤圆都用搓的,吃带汤的,还有其他做法吗?
生:泉州的汤圆是用滚的。
生:我从书上知道还有油炸的,用蒸笼蒸的,炒着吃的,煮熟捞干拌花生的。
:你们收集到的材料可真丰富,刚才小朋友说的泉州“上元”的做法,老师在这里表演表演。
4、讨论制作计划。
师:老师根据小朋友们的调查表选了汤圆四种不同的做法,分别是做有馅的汤圆,做彩色汤圆,滚汤圆,还有做造型的汤圆。请小朋友们来动手做一做。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你打算到哪一组,要做出怎样的汤圆?指名说。
(三)动手操作
1、带围裙,念洗手歌,洗手。
2、生动手学做,师巡视指导。
3、桌子,洗手。
4、展示作品。
a师:老师这有几则广告语,是给你们推销用的,先领小朋友们读一读吧!
b、师:每个小组取走一则广告语念一念。
第一组做的是有馅的汤圆,广告语是“伙伴就要在一起,亲亲密密像汤圆。”
第二组做的是彩色汤圆,广告语是“全家团圆吃汤圆,你揉我搓热腾腾。”
第三组做的是滚汤圆。广告语是“滚汤圆,滚汤圆,滚得汤圆圆又圆,滚得大家笑开颜。”
第四组做的是造型汤圆,广告语是“团团圆圆包汤圆,正月十五吃汤圆。”
5、师:每一组都做得很好。我觉得造型组今天,做出了各种不同形状的汤圆,很特别。下一次活动,许老师要专门让小朋友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做各种造型的汤圆,好吗?(好!)
(四)布置下次活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