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的教学设计及分析 《春》教学设计一等奖(五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春》的教学设计及分析 《春》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思想感情和树立为理想奋斗的信念。
1、引导学生领悟,写好景物必须进行细致的观察,还要逐步学会各种写景方法(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运用)
2、读课文,要求读出有感情,用声音来塑造春天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感受。
情境教学法、重点词句切入法
精读、摘录、分析
多媒体设备、authorware课件、flash动画
2课时
第一课时
创景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
一、师生共赏:出示flash动画《春》。
师:欣赏完这篇散文,你有什么发现和体会呢?
二、作者介绍、作品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原籍浙江绍兴。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朱自清全集》,其散文代表作还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本文写作于1928年至1937年期间。“春”是季节之首。独字为题,简明平实,概括广泛,富有美感和韵味,给人以清新明丽之感。《春》通篇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发自心底的爱,感情之饱满,真可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满于海。”但作者自始至终没有说过一句“我爱春天”,一切让形象说话。
三、检查生字词预习
朱自清——《春》情况
(朗润解释难理解,可结合图片中的山色体会,更形象。)
四、朗读教学
1、生根据朗读要求先将课文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师:通过朗读你认为这篇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些什么内容?
在文章的“绘春”部分,作者又描画了哪几幅优美的图画呢?第二自然段与后面几段是什么关系呢?
(出示文章结构图)
2、这篇文章最美的地方是哪一部分,你能从中选出自己喜爱的段落读一读吗?
生自由选读“绘春”中自己喜爱的段落,读后评价。
(配乐,形式多样,可单人,也可多人,注意朗读要求,教师给予朗读指导。)
五、讲解课文内容
1、学习文章第一部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师:找出这一句话中的关键词,这几个字说明了什么?
【小结】第一部分,盼春。领起,点题,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师:作者由盼春写到绘春,描绘了春天里各种美好的事物和景色,最终是为了要干什么?(赞春)作者又是怎样赞美春天的呢?
2、学习文章第三部分。
春天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者。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师:这三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分别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小结】这三个自然段构成本文的第三部分,总写春的特点:“新”、“美”、“壮”,揭示全文中心。三个比喻,从三个角度,描出三种形象,形成排比,点明春天的成长发展过程,表达追求美好的愿望,极具感染力。
六、总
朱自清——《春》结全文,点明中心
本文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一样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抒发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
七、作业:
课后熟读课文,把文章中你最喜爱的部分背诵下来,最好把全文都能背下来。
《春》的教学设计及分析 《春》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二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2.体会拟人、比喻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语言。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揣摩精彩的词、句、段在表情达意傻瓜的作用。
2.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
多媒体
一、导入:“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四季的景色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吟咏四季的佳作,今天我们就随着朱自清的笔触一起去领略春的迷人风采。
二、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三、检查旧课,自然引出新课:
上堂课,我们训练了朗读课文,梳理了文章结构,谁能说说全文分几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板书:盼春——绘春——赞春)本文于开头写盼春,就让读者内心掀起思春的波澜,为下文描绘春景奠定了欢乐基调,从第二段开始,作者抓住春天的特征,粗略勾勒了春天的轮廓画,创造了一个动人的意境,然后作者从容不迫地
四、探究新课:
这堂课我们就重点赏析绘春部分地五幅春景图,请同学们速读三至七段,按顺序说明每段描写的对象(板书:草花风雨人)问:这五幅春景图中,你觉得那副写得最好,为什么?(一)每幅图都有它的精彩之处,今天我们就以春雨图为样本共同赏析(出示课件,放朗读录音)请同学们眼看画面,耳听录音,用心体会春雨图的优美意境。
思考:
1、这段写了几层意思(板书:特点、景物)
2、春雨绵绵夏雨急,文中哪几句话突出了春雨的特点?分别写出了春雨的哪些特点?(板书:细密、闪亮、绵长)
3、雨中景都写了什么,(板书:树草灯人屋)
4、描写雨中景时采用什么顺序?(由物及人,由静到动,由近及远)
5、本段描写春雨及雨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喜雨之情)
6、哪些语句传达了这种感情,试举例说明。(可别恼)
7、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比喻拟人)
(一)小结:这一段作者抓住了春雨特征及春雨中特有的景象,把那一派细雨绵绵的春光,一种和平安静的氛围,描绘的出神入化,表达了作者的喜雨之情。刚才老师已做了赏析示范,接下来同学们要合作探究,品味赏析另几幅春景图。
(二)现在请同学们一面欣赏春草图的美丽景色(课件出示春草图)一面用原文语句给它配上画外音(齐背春草图)今天我教给大家一种学习方法,叫发现法,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春草图,那么什么是发现法呢?围绕下边问题,谈出认识、体会的都是“发现”(课件出示)
(1)、发现哪个词用的妙,说说它的妙处。(偷偷,钻,嫩,绿,满是)
(2)、发现哪个句子写得好,说出它好在哪里。
(3)、发现这段用词上有什么突出特点(叠词的运用)
(4)、有什么疑问说出来和大家商讨。现在速读春草图,你有什么发现,就举手和大家交流。(鼓励学生:只要认真阅读人人都会有所发现,有所发现说明你不仅勤于思考而且善于思考)当学生谈到叠词特点时,问:那么这些叠词能不能去掉一个字呢?我们来试试看。去掉后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课件出示改后文字)大家再看原文比较一下,改后的文字和原文哪个富有感情?(改后的文字只是平淡地写写,而原文在描写的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之情)原文中那种写法叫什么(借景抒情)质疑:老师有个疑问,所能帮老师解决,写春草为什么要写儿童在草地上嬉戏?(侧面写春草的柔嫩可爱,突出春草勃发带给人们的快乐)小结:这段描绘春草的特点,观察细致,描写具体形象,使人有亲眼目睹,身历其境之感,而且较多地使用叠词,对小草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三)接下来作者着力描写春花竞放的场景,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打开大脑电视机,在荧光屏上放映百花争奇斗艳的画面。
(1)首先勾勒主要景物的形态,作者首先把镜头对准了树,你的电视画面上出现了什么景物?(学生七嘴八舌的说:桃树、杏树、梨树,镜头下移:蜜蜂、蝴蝶、草丛、野花)
(2)现在把黑白电视变成彩色,看谁头脑中的画面色彩更艳丽。你看到了什么?(红像火的桃花,粉如霞的杏花,白似雪的梨花,黄褐相间的蜜蜂,色彩斑斓的蝴蝶,茵茵绿草地,野花五彩缤纷)
(3)好,我们的电视画面已经五彩缤纷了,现在我们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花下成群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蝴蝶轻盈起舞,草地上的野花迎风摇曳着,俏皮的眨着眼睛。)刚才我们通过想象已初步领会春花图的意境,现在再交给大家一种学校方法:合作探究法(课件出示)一会我们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春花图的妙处,在书上做好笔记,然后交流,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1、抓住春花什么特点?
2、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3、描绘景物时哪些词用得精确?
4、哪些句子写得生动形象?
5、运用了什么修辞?全班交流:
(1)花多、色艳、味甜
(2)高—低色-味虚-实
(3)闹、赶趟儿、像眼睛、像星星
(4)拟人、排比、比喻刚才我们学习春草图的时候了解了一种侧面烘托的写法(写儿童在草地上嬉戏,是为了侧面烘托草的柔嫩可爱)本段有类似的写法吗?(写蜂闹蝶飞,是侧面烘托春花的万紫千红,香味浓郁,进一步渲染出百花争春的气氛。)
小结:作者描绘春花图,动静、高低、色味虚实结合,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春意盎然,立体感很强的春花图,使人仿佛置身于春花烂漫的美景之中。
五.作业:
1、从五幅春景图中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专题写一段文字。
2、从五幅春景图中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三个专题分类收集诗句。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为它配画。推出五幅特写镜头,浓墨重彩细致入微地描写春天的动人景象。
《春》的教学设计及分析 《春》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三
1、理解并感受文章突出表现了春的什么特点。
2、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
3、揣摩词语和句子,体味文中大量的描写片段,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揣摩词语和句子,体味文中大量的描写片段,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学生能更迅速地进入到今天的`学习活动中来。】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朱自清笔下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的美丽与生机,今天我们再次走近《春》,去感悟春的美好。
课堂实录
一、默读课文,仔细揣摩绘春部分,小组合作研讨下列问题。
【设计意图: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交流、倾听、评价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1、学习春草图。
问题:
(1)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教师明确:嫩、绿、多)
(2)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哪个好?
“钻”和“偷偷”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钻”既表现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又用“偷偷地”修饰,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3)那么为什么作者在描绘春草图中要穿插这些小孩的画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个共同点呢?(小,说明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2、学习春花图。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如果把“闹”换成“叫”好不好?
讨论并归纳:不好。因为蜜蜂的嗡嗡声音不是从嘴巴里“叫”出来的,而是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所以不能用“叫”;而且用“闹”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闹沸腾的热闹景象,一个“闹”字,境界全出。
(2)如果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应怎样分?各写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第一层:从开头到“大小蝴蝶飞来飞去”。
写树上的花(木本的花)。
第二层:从“野花遍地是”到本段完。
3、学习春风图。
(1)“春风图”从哪些感觉写出春风的什么特征?
讨论并归纳: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从触觉写出春风的温柔;
b“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空气里酝酿”从嗅觉写出春风的芳香;
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成天嘹亮地响着”从视觉、听觉写出春风的和悦。
这段文字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2)探究质疑:“春风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
a“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
b“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写出春风的温柔。
c“(鸟儿)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运用拟人,写鸟儿迎春的欢悦。
4、学习春雨图。
(1)“春雨图”如何抓住春雨的特征来写的?
讨论并归纳: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写出春雨的经常;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写出春雨的细密;
c“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春雨的轻盈;
d“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写春雨的润物。
(2)“春雨图”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讨论并归纳:从静景到动态,从物到人,由近到远。
(3)探究质疑:“春雨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a“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用博喻、排比,写出春雨多、细、密的特征。
b“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用拟人烘托出乡村的安静而和平。
5.学习迎春图
1、探究质疑:文章怎样描写“迎春图”?
讨论并归纳:由景及人,从天上的风筝写到地上的孩子;蜗居在屋子里一冬的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春到人欢,舒活舒活筋骨,抖搂抖搂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春天充满着希望,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2.探究质疑:文章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二、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讲讲自己为什么喜欢它。引导学生作答。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学会赏析重点句子的、词语的方法。】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如果把“闹”换成“叫”,有什么不好?)
答:“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多。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一句先说春风“像母亲的手”,是比喻;又顺着说它能“抚摸”,是拟人。这个句子通过比喻和拟人的使用,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点?)
答:把春风写得像人一样,突出了它的温暖和柔情。
3.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
答:不能颠倒。从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的成长过程。三个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强调春的不同的生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的赞美春天的真挚感情。
课堂小结
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春》的教学设计及分析 《春》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四
1、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理解和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反复诵读,理清文章思路,培养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4、抓住重点语句、词语,品味、理解、赏析作品,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
重点: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难点:结合课文,讲清文章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饱受严冬寒冷侵袭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我们昨天学过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西湖春天美景深深吸引着我们。唐代诗人杜甫也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赞春的散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题目解说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都通过作者的生花妙笔表现出来了,抽象无形的春活现在读者眼前,可见可感,触手可及,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首春的赞歌。
三、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短暂的一生(50岁)勤奋创作,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四、范读、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放音乐伴奏,声情并茂,力求表达作品意境、风格、美感。)
2、学生齐读(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字,有节奏)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学生认读,注音)
五、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让学生自读课文,各段前标注序号,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六、布置作业
1、课后反复朗读本文,达到熟练程度,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2、找出你认为用得最好的词语,认真品味其妙处。
第二课时
一、学生读课文
指名单个朗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想,各个段落写什么内容或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教材
(引导学生领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和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绘的特点)
1、讲读探究第一部分:盼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急切“盼望着”;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反复)
(2)“东风”是什么风呢?
———春风。
(3)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近”(拟人)
2、讲读探究第二部分(第2、3、4、5段):绘春
(全班同学齐读第2、3、4、5自然段,分析讨论按顺序说明描写的对象;说说描写的角度与方法;哪些词用得很有表现力?)
(1)总括轮廓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先粗笔勾勒,用“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总提一笔,然后通过远近不同的三种事物———山、水、太阳,描绘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2)作者从哪些方面(景物)来描写这美好的春景呢?
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
(3)春草图
①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c)“嫩嫩的,绿绿的”形容小草,放在句末,表达效果怎样?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强调突出草的嫩、绿。
②从哪些角度描写春天的小草?
质地(嫩嫩的、软绵绵的)、色泽(绿绿的)、范围(园子里、原野里、满是的)
③这样的小草给人怎样的感受?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春草充满生机与活力,给人以欢乐。
④“钻”字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小草挤劲,旺盛的生命力。
(4)春花图
①此段话写了哪些花?抓住花的哪些特点描写?
—果树的花和野花。这段文字主要是抓住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写的。
②写春花的顺序:树上﹥花下—﹥遍地,即从上到下,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色彩绚丽、香气浓郁的特征。
③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句子的句序能不能颠倒?
——这三种颜色是和前文的“桃树”、“杏树”、“梨树”一一对应的。
④“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描写的是眼前的真实景象吗?
——由春花联想到果实,表现花儿甜香得引人遐想,令人心醉。虚写。
⑤写蜜蜂闹和蝴蝶飞与春花图的描写有何关系?
侧面写春花,用蜜蜂、蝴蝶的繁忙表现了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这个“闹”字有何妙处?
—“闹”字不仅写出声音,蜜蜂也很多,很欢,挺热闹,突出花色艳,花味甜。
⑦景物本身没有思想感情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找出文中这样的例子,请说说你的看法。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一句就把花当作“人”来写,将竞相开放的花态写得栩栩如生。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遍地开放的野花也像人的眼睛一样闪亮摇摆,传达着情意。
除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外,还有其他修辞手法吗?
排比、比喻。
(5)春风图
①第5段写春风一共四句话,写了哪些内容?从哪些角度来写?
—写春风的轻柔温暖(触觉)、春风的气息(嗅觉)、春风的声音(鸟声、笛音)(听觉)。
②写景要抓住特征。作者抓住了春风哪些特征来写?
柔和:“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芳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各种花的香”
悦耳:“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地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③品味词语
a、说说下边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这个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征,很有感情。)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酝酿”这个词原意是造酒,文中形容春天的各种气息在空气中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越来越醇。)
b、“卖弄”在文中的作用?
原是炫耀的意思,含贬义,本文中的意思是:尽情地表现,属于贬义褒用的用法。
c、“宛转”的意思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应和hè”的意思呼应。
⑤这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引用、比喻、拟人。
第三课时
一、齐读课文6———10段,回顾本文绘春,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上节课讲到春草、春花、春风内容。现在我们来欣赏春雨,看看春天里的人们在做什么?
(1)春雨图
①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探究本段写了什么内容?作者眼里的春雨具有怎样的特点?
———春雨图。着力描写春雨的细密轻柔、润泽万物,然后顺着春雨写雨中的树叶儿和小草,接着又把视线转移到人间。
———多(“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像牛毛”)、闪亮(“像花针”、“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细密(“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笼着一层薄烟”)
②文章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春雨?
———由近到远的顺序。
③本段描写的对象是春雨,为什么还要突出对小草儿和树叶儿的描写?
正面与侧面相结合写出春雨的可爱。
④春雨下的夜和人家由什么特点?
———安静而和平。
⑤品味词句。
a、“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一句中“斜织”这个词的妙处?
———“织”这个词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细密、轻盈的特征。“斜”表明春风的微弱,写出春雨动态美。
b、“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一句中“可别恼”的表达效果?
——表现作者将要把自己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传达给读者。
⑥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同学们共同找一找)
a、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排比、比喻。
b、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拟人。
(2)迎春图
①探究:春天到了,出来活动的人有哪些?出来做什么?精神状态怎样?
老老小小,城里乡下人;孩子放风筝,老人舒活筋骨,各做各的一份儿事。精神抖擞,充满活力。
②探究:“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欢乐地迎接春天的到来,为什么?
———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象征着希望。说明春天有一种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激励着人们努力工作。
(3)研读第三部分:赞春(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一遍)
①探讨:三段依次把春天比作什么?各突出春天什么特点?
——刚落地的娃娃(新)、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美)、健壮的青年(力)。这正是对五幅春景图含义的概括,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②三个比喻句顺序能否调整?
——这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又形象地点明春天成长进程。最后说“领着我们向前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而且用“去”字结尾,正与开头“东风来了”的“来”字相呼应。开头是在盼春中到来,最后是进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来一去,一呼一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二、总结
1、齐读课文
(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语音越自然、质朴越好、切忌拿腔拿调)
2、回顾全文写作思路
盼望春天到来,心情急切,春天近了。终于,春天来了,一切醒了,欣赏春天,看草赏花,听风看雨。赞美春天,充满希望向前走去。
3、春天美妙的境界里,我们应该怎样度过呢?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当堂做完,当堂讨论);
2、背诵全文。
《春》的教学设计及分析 《春》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五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2、能概括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并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3、能揣摩作者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及多种修辞方法描写景物的好处,学会品味语言。
以朗读贯穿始终,在读中品味语言,品味情感。
通过批注与合作讨论的方式,进行语言赏析。
一、导入
播放《春天在哪里》音乐
听到这支曲子,我们也忍不住要四处寻觅春天了。都说春天是最美好的季节,你对春天
有什么样的具体印象和感受呢?
1全班交流对春季的具体印象和感受(可以引用古诗词或者成语)
诗句提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人人都喜欢春天,可是对春天的感受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著名散文家朱自清笔下,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整体感知
1、播放配乐朗读,要求带着问题听读文章。
1)明确生字词读音
2)课文围绕“春”描绘了几幅春景图?根据课文内容为这几幅春景图拟小标题(标题要求字数统一,简洁明了,争取控制在三个字左右)。
全班交流,明确:
1)读准下列字词的音(个别朗读)
朗润酝酿婉转嘹亮应和黄晕烘托静默舒活欣欣然
2)5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2、理清思路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是描绘江南春景的散文,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哪几部分?
全班交流,明确:盼春(1)、绘春(2—7)、赞春(8)
2)既然本文描绘春天图景是主体,那为什么还要加上第一和第三部分呢?
明确:第一节充分表达喜爱春天、盼望春天早日到来的感情。盼春是绘春的基础。
第八节是在前文充分描绘春天美丽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赞春是绘春的升华。
3)前4幅春景图能否和第五幅调换顺序呢,前四幅之间是否也可以调换呢?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前4幅写景,第五幅写人,人活动在美丽的春景中,让春景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
春草是最先报春的,然后再是春花。春草和春花的生长是要靠风雨的滋润培养的。从植物写到天气,也符合人们的一般认知规律。
三、品析语言: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春草图”语段,你认为在这部分中哪些词、句,写得比较贴切传神,试说出理由。
学生先独立思考,同桌交换意见,完善回答,全班交流。
明确:(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教师可适时引导:假如你就是一株小草,经历了漫长寒冬,当你刚从有些松软的土地里苏醒过来,你会做些什么?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
“钻”,用得非常好,写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着春天,革从泥土里钻出来,盼望春天。嫩,写质地。绿,写颜色。
(2)“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最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
学生讨论后明确:放在句末,主要是为了强调朗读,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叠词同时也使句子变的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学生回答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进一步体味春草的生机勃勃和作者对春草的喜爱。
学生齐读第二段。
2、欣赏“春花图”
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并用批注的方式说明理由。
学生品析,全班交流时同样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进一步体味。
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如“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句中的“闹”字可否换成“叫”,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闹”一字传神,不仅写出了声音,而且写出了情态。如“红杏枝头春意闹”。
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时要及时归纳赏析要点,注意表述的思路:
赏析切入点:a抓关键词。关键词主要指在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特别是动词、形容词的巧妙使用,能够突出人物或事物的特点或特征。b品修辞句。这是最常用的语言赏析切入点。如排比句的气势磅礴,比喻句、拟人句的生动形象,反问句的发人深思等。c析语言风格。如: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富有文采、风趣幽默、感染力强、典雅、活泼、凝练、朴素。d找描写角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视觉、听觉等感官角度的描写等。
表述思路:我比较喜欢文中的“……”句话,因为……。
在阐述喜欢语句的原因时,还可以用“第一……第二……第三……”这种形式来呈现赏析语言的思路和答题的不同角度。
3、根据归纳的赏析要点,自读第四、五段,赏析春风、春雨图。
学生先自行通过批注找出美点,小组进行讨论,全班交流。
4、朱自清先生清丽的语言让我们沉浸其中,难以自拔。此时再看上课伊始我们为春景图拟的小标题,就发现它们是多么的单调无味,你能不能换上更生动传神的小标题呢?(标题要求字数统一,形象生动)
全班交流,板书出示比较。
如:1春草复苏图,春草萌芽图;2春暖花开图,百花争艳图;3杨柳随风图,春风依依图;4春雨绵绵图,如烟春雨图;5春勤人早图,人勤迎春图
5、声情并茂的集体朗读全文,体会课文蕴涵的情味美。
四、布置作业
1、整理收集的咏春的古诗句,写在积累本上。
2、仔细观察你的校园,写一篇《校园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