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备课教案(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备课教案篇一
1.自主识字,会读“杂”字,会写“杂、稀、蜻、蜓”4个生字。正确读写“杂兴”“菜花稀”“蜻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借助注释插图,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农村风光。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借助注释插图,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中描绘的农村风光,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1.多媒体课件,其他的田园诗。
2.师生提前预习,搜集了解古诗以及诗人的相关资料,自读古诗,把不懂得知识圈画出来。
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ppt1)
孩子们,这是一次特殊的开学,我们将用另一种方式一起开始新学期的学习。想必大家已经很久没有出门感受大自然的怀抱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奔向大自然吧。(ppt2—11田园风光图片)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广阔的田野,五彩缤纷的花朵,蓝天白云,金色的麦田,伸向远方的小路,一片片绿油油的田野,还有在那田间忙作的人们。这些景色,我们在哪儿能看到呢?对,江南。
二、解题得法,了解诗人
1.在江南,这样的田园景色如此美丽,深深吸引着我们。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南宋大诗人范成大走进农村,感受他眼中的美好的田园生活。(ppt12)
读读课题。孩子们,“兴”在这里读第四声。在文中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ppt13)
对于多音字,我们应该根据它所在句子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ppt13)再读读课题,把字音读准!(ppt14)孩子们,看看题目中的“杂”字,下面的部分,不是“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ppt15)
2.我们把目光聚焦诗题。“四时”指一年四季,“田园”指农村,“杂兴”指有感而发的兴致。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ppt16)
孩子们,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读题目。(ppt17)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只是其中的一首。(ppt18)
3.关于诗人范成大和这首古诗,你们一定在课前预习时搜集到不少资料,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看看我们是否心有灵犀一点通。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ppt19)
三、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首古诗,老师要在识字,写字和字词理解三方面强调一下易错知识。(ppt20)
2.识字方面——要读准平舌音“杂”,后鼻音“蜻、蜓”。(ppt21)
写字方面——本首古诗有三个要写的生字“蜻、蜓、稀”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别是“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练习时要注意。(ppt21)
字词理解方面:(ppt22)
(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2)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
(3)蛱(jiá)蝶:蝴蝶的一种。
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
1.孩子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在平时的学习中,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借助课文注释;查字典,查资料;结合插图想象画面;请教老师同学,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ppt23)
2.借助注释,结合画面,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再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
3.先来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一二句描写的画面你读懂了吗?试着说说吧!(ppt24)
金黄的梅子,大大的杏子,雪白荞麦花,稀稀落落的菜花地。孩子们,这就是江南初夏时节的景色。借助注释,我们能把意思说完整。如果在说的时候加上自己合理的想法,那会更好。(ppt25)
可以这样说: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ppt26)还可以这样说: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ppt27)多么令人向往的景色——有花有果,有形有色的(ppt28),此时的你面对这样的美景想说些什么呢?
孩子们,想必此时此刻的你已经对夏季田园美景充满喜爱之情,那里形美,色美,怎能不让人喜爱。(ppt29)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喜爱之情。(ppt30)
4.刚才的美景让我们意犹未尽,再来读读“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这两句话又让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美景呢?(ppt31)
孩子们,“日长”“惟有”的意思你知道吗?日长就是天长了。惟有就是只有。(ppt31)
夏季一到天会越来越长,江南的夏季村民不在家,会去干什么呢?一定有孩子通过课前预习已经知道了。夏季之时,农民伯伯们已经开始忙碌了,忙碌的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那蜻蜓和蝴蝶飞舞着。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这就是这两句诗句的意思。(ppt32)
5.此时,你眼前浮现着怎样的景色,试着说说吧!
夏天白天变(长)了,农民们早出晚归,在田间辛勤地(播种)、(除草)……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悠闲)地飞舞着。(ppt33)
6.再读读三四句,读懂诗人在写法上的妙笔了吗?一句“日长篱落无人过”让我们看到正午时分幽静的景象,这是静景描写。而那“蜻蜓蛱蝶飞”更显得田野静悄悄的,这是动景描写。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静中有动,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ppt34)
7.孩子们,诗中的初夏农村景色有形有色,有动有静,这样的田园生活多美啊,怪不得作者这么喜爱它,让我们来齐读这幅独特的风景图吧!(ppt35)配乐
六、总结交流,拓展阅读
1.今天学习的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我们从中体会到了田园之美,自然之趣,劳动之乐。在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田园生活,如陶渊明、杨万里等。老师这里给大家带来两首诗,这两首诗是人们在田园生活中写下的诗,让大家一起欣赏学习。(ppt36)
2.拓展古诗一《夏日田园杂兴——其九》宋代范成大(ppt37)
3.拓展古诗二《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ppt38)
4.古代还有许多文人墨客也用自己的笔墨记录着美丽的大自然。(ppt39)
5.课后,让我们一起去可以搜集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的其他诗篇,阅读欣赏。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借助注释,插图,发挥想象读懂了古诗。课后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来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之一,完成课后练习。(ppt40)
6.古诗文化是我国中华文化的瑰宝,能吟诵,更能吟唱,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听着《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结束我们的课堂。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黄杏子肥
麦花白菜花稀农忙时节
动静相衬昼长人稀,蜓飞蝶舞田园景色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备课教案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用古诗学习五步法学习古诗,理解诗意,从中感受诗人描写的农村美好景物,体会作者对劳动者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3、激发学生尊重劳动者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会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体现自己的学习收获。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特殊时期,我们课堂也与平时有许多不同,老师总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教给你们知识,更多的是想教会你们在家自学的能力。上节课老师用“古诗学习五步法”学习了《宿新市徐公店》,孩子们,本节课我们继续采用“查—读—明—悟—诵”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好吗?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于古诗的学习更有方法。
二、五步法学习古诗
1、查(查资料)
孩子们,在这首诗中,你们最先想到的是查什么资料呢?对了,我们首先要通过资料书或网络对作者范成大和本诗和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查找资料并做简单笔记: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60首,描写了农村春四个季节的景色的农民的`生活。)
2、读(读诗句)
同学们,古诗之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在于它有着独特的节律与韵律之美,所以一首古诗我们要从三方面来把握好读的部分。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给出的方法去尝试读,你一定可以读得很好。
1)读得准确——要求清除字词障碍。
2)读出节奏——一般情况下七言诗常用的是2/2/3或4/3节奏。
3)读出韵味——可以唱读或吟唱
3、明(明诗意)
学习一首古诗我们必须弄清楚诗句的意思,老师想告诉大家的是,任何一首古诗我们都应该从整体上去感知、去理解,而不应该把古诗分解的支离破碎,破坏了古诗原有的意境之美。老师建议大家,可以在理解了部分难点词语的基础上,采用想象法去还原古诗的意思。
在《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中,大家可以整体的联想:在一个初夏的中午,诗人范成大来到一座农舍前,他看到梅子己经( )杏子也长得( ),荞麦花( )油菜花( ) ,白天更长,人们都( ),只有蜻蜓和蝴蝶( )。
孩子们,相信通过对于诗句的反复诵读,你一定能够完整的说出作者眼前的画面,而这一过程就是你对于诗句的理解。
4、悟(悟诗情)
孩子们,作者在这初夏的中午,驻足于农家小院前,当他看到大自然这一切美好的景物时,你认为他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而这一切美好又是谁带来的呢?所以我们不难想象,这是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这对于农民劳动的赞美。我们还可以通过找出诗眼,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5、诵(诵古诗)
孩子们,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更加让我们体验到了古诗词的魅力,也领略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真正含义。所以当我们学习完一首古诗词后,一定要背诵,让更多的积累成为你学习成长中的财富。
三、拓展延伸
孩子们,小小的荧屏不能阻挡老师对你们学习的关心,相信也阻挡不了你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在这节课刚开始时,老师就告诉大家《四时田园杂兴》共有60首,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用今天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更多的古诗,老师也等待着在开学后的赛诗会上看到你们精彩的绽放。
四、作业布置
用老师提供的思维导图模版将今天的学习收获做以整理。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备课教案篇三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自制生字卡片。
课前演讲
1、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的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因而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体会诗人的感情,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的地步,才会更好地领悟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2、介绍作者
?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谁来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2)介绍作者:播放视频资料“范成大的简介”。
3、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1、指名认读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读通诗文。(注重纠正字音)
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a 听范读(出示课文朗读)。
?b 个人自由朗读。(朗读诗歌,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诗的节奏。)
c 指名试读,评议。
d 教师指导朗读。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的'说说诗歌写什么情景吗?
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
村庄儿女------耘田 织布
童孙----------学种瓜
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出示课件)
①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耕织:耕田织布。 ⑥未解:不懂。 ⑦傍:靠近。 ⑧供:参加。
⑨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⑩桑阴:桑树下。
4、指名试着概述全诗大意。(出示课件)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质疑
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a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b、想象: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积肥……)。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
c、结合想象诵读(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反复读:自由读、指读、评读、教师读、学生再读、做着动作竖着大拇指来读、齐读。
2、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出示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天真、勤劳、好学、可爱、爱劳动)。
品后指导诵读,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一遍一遍地读,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备课教案篇四
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随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会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通过看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4、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积累更多田园诗的兴趣,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一、导入
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片头。
二、欣赏诗歌
现在我们就走进古代诗人范成大为我们描绘的充满着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四时田园杂兴》,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味儿!你也一定会陶醉其中的。播放课文朗读。
三、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四、解释诗题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
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这里的兴是兴致,兴趣,引申为即兴创作,这里指即兴创作的作品。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四时田园杂兴,从一年四季的田园风光引发的各种即兴作品。
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
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五、理解诗意
①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1、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生动描绘了乡村里男耕女织、日夜辛劳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明确: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⑥未解:不懂。⑦供:参加。⑧耕织:耕田织布。⑨傍:靠近。⑩桑阴:桑树下。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一个学字,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三、四句中写不懂如何耕织的童孙也在学种瓜,要表现什么呢?
明确: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爱劳动,人人需要劳动。另外说明劳动像游戏一样,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请你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六、领会诗境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大家再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除了刚才读懂的画面,还出现了哪些画面?吟诵古诗。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这是我们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让我们一起走进田园感受此情此境吧。
七、归纳学诗方法
《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备课教案篇五
1、3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4、感受初夏的忙碌,体会富有情趣的村居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感。
认识3个生字,理解古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体会初夏农村的忙碌,体会富有情趣的村居生活,从而激起热爱生活的情感。
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板书课题),作者是宋朝的范成大,齐读课题,释题: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的题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军事情报一组大型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和季节的景色和农民,同时也反映了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一首。
2、有人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到底农村的迷人在哪里呢?请大家看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想想这首诗描写了哪个季节?
3、那么诗里是怎样来写这幅画的?请大家读这首诗,要求把字读准,把诗句读通。
1、自由读诗,结合下面的注意把诗读通。
2、检查朗读。
供耕织,也傍,绩麻、桑阴,昼出
指名读古诗。(边读边正音)
3、齐读古诗。
1、学习古诗不但要会读,还要清楚诗的意思,你觉得要读懂诗的意思,有哪些方法?
结合注释、查字典或资料、与同桌交流等。
2、运用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些方法来理解这首古诗。(师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3、集体交流。
白天去田里耕地除草,晚上回来把收割的麻搓成线,初夏,农村的青年男女各忙各的,谁也没有闲着。小孩子们不懂得怎样种田,但也在桑阴下学着种瓜。
4、理解了诗的意思,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1、指名读第一句,齐读,边读边想一想,人们在田里干活,都做了些什么?边做活人们还边说了些什么?
2、想象长着农作物的田地,带着愉悦的感受读这一句。
3、指名读,齐读。
4、指名读第二句,你在第二句诗中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5、你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这些孩子?
6、用赞扬和喜欢的语气来读这一句。
1、学习了古诗我们对诗的意思都了解了,你觉得初夏的农村给了你什么印象?(忙碌、热闹。)
2、用朗读来体现你对诗的理解。
3、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听的一方注意,可以根据我们刚才的理解给对方一些建议。
4、引导背诵。
(1)记住诗的描写顺序:男人——女人——小孩子
(2)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
5、小结。
这是农村最常见的情景,却非常有特色,诗人用清新的句子,写出了农村初夏时紧张劳动的情景,尤其是写小孩子的一句,让我读起来觉得很有意思。多吸收,多想象,多观察,我们也能成为诗人哟。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备课教案篇六
1、语文课堂应该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诗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自身又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诗教学应该引领同学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潜心会文,虚心涵咏,熟读精思,切己体察,使这种文化滋养同学心智生长。
2、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注重发挥教材的“例子”功能。强调学习方法的传授、迁移,协助同学掌握规律,形成能力,最终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3、感悟古诗,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只有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同学地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同学才干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在本课中我紧紧抓住“诗象”这一中介,引领同学读出诗句背后的情、爱、味。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乡村四月》的大意。
2、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象,体悟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3、引导同学掌握学习古诗文的基本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同学感悟诗情。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传授方法,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
以同学自读自悟为主,教师相机引导。
一、课题的导入
五一长假即将来临,你想外出旅游吗?老师带你去一个地方(多媒体展示乡村田园风光),你们觉得这里怎样?(美)乡村的景色确实美,但乡村四月更美,今天我们就跟翁卷一起走进田园,走进《乡村四月》,感悟农家生活吧!板书并朗读课题
解题:四月指农历四月,即春末初夏的季节。
二、初读课文,感音韵
(过渡)在朗读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联系以前诵读古诗的经验,说说古诗怎样读比较好?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等)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文)
1、同学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文),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正音
(请这位同学浪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是否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同学评价,教师根据时机进行指导。(他读得真……….)(我们全班一起来朗读一遍)
3、全班齐读。
三、潜心会文──明诗意
(过渡)听,你们读得多好啊,在读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字句吧,怎么办呢?
同学考虑回答。(查工具书,看注释,联系上下文,问同学或老师)
(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字词,了解诗意,假如还有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
1、同学自学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请我们同桌两位同学互相交流,先说自身读懂的句子,再向对方请教不清楚的地方)
2、同桌交流,我能自身读懂那些句子?还有那些不理解的。
(现在我们全班一起交流,我读懂的句子是,我不理解的是)
3、全班交流:我们自身读懂的句子是我还没有理解的地方(在交流中引导归纳1、2句写景,3、4句人)
(瞧,我们的小朋友多能干啊,谁来用自身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大意呢?)
4、请同学用自身的话说一说全诗的大意。
(我们的同学语言组织能力真不错,下面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诵全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5、全班根据对诗大意的理解,齐诵古诗并想象画面。
四、依样画葫芦──悟意境
1、(过渡)四月的乡村,是诗的世界,假如请你们给本诗1、2句配一副画,请你说一说你准备用上那些色彩画什么?并说出你的理由。(出示句子:我准备用(色)画,因为)
引导同学从“绿原、白川、子规烟雨”等感悟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生机勃勃,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农家生活多姿多彩。由主要的绿和白体会到乡村四月的清新明丽。随机板书:清新明丽
2、(过渡)绿原、白川、子规、烟雨,作者寥寥几笔就把江南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四月的乡村,还是童话的故乡,假如你用心听,它还是一首田园交响乐,你能听到那些呢?(出示句式:我仿佛听到的声音)
同学从诗中找对声音描述的意象来回答。
(布谷鸟的叫声、下雨的滴答声:联想到四月的播种最佳时节;采摘桑叶的唰唰声、蚕吃桑叶簌簌声,水田插秧哗哗声用“才”和“又”交织在一起,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采桑养蚕又是插秧,“乡村四月”劳动的确实紧张、繁忙,
⑴他们的'忙的为了什么呢?
同学考虑回答
⑵此时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呢?(高兴、喜悦)可见人民生活是怎样呢?(幸福)人民喜欢劳动,对生活充溢希望可见农家人勤劳(随机板书:幸福勤劳)
⑶作者这样写,他此时的心情会这样呢?他主要是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五、浓缩乡村四月图,提升情感
(过渡)一幅田园画,一曲交响乐,把我们带进世外桃源,闭上你的眼睛,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我们再一次欣赏这乡村四月的美景吧
1、配上优美、舒缓的乐曲《望江南》,渲染气氛,(教师诵读)引领同学在想象中进一步加深体会,
2、多么秀丽的田园风光,多么和谐、幸福的农家生活,睁开你的眼睛,看眼前是什么?你能读出一份向往与感动吗?同学看画面一起朗诵(生读)
3、瞧,同学们被田园风光迷住了,此时此刻,你能看着画面,把《乡村四月》背诵出来吗?(同学看画面,背诵古诗)
六、拓展延伸
(过渡)乡村的四月是繁忙、紧张的,但是繁忙、紧张的背后隐藏着农家人民的幸福与喜悦;其实农家的生活恬静、幽雅、祥和的一面,他照样写着农家人的幸福,请看李万年先生的这幅作品,他真实的反映农家的生活恬静幽雅、祥和的一面,你能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一段话吗?假如你是一个敢于挑战的小朋友,还可以一两句诗,和翁卷老先生比一比。(出示画面)
1、同学独立写,教师巡视并指导。
2、作品展示与交流。
七、总结
四月的田园是美丽的,农家的生活无论是繁忙、紧张,还是恬静幽雅的,都写满了农家儿女的幸福与追求,本课下一首的诗《四时田园杂兴》和词《渔歌子》也是与田园生活有关的,请你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更深的感悟农家生活。
景美清新明丽
(宋)翁卷
人忙勤劳幸福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备课教案篇七
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诗
1.我们刚学了一首古诗,题目叫《乡村四月》,谁来背背?一起来吧!(学生背诗)
背得真好,那诗呀,就是一幅清新、美好的画面,向我们展现了充满着乡土气息的田园生活。今天我们将走进另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田园世界,去感受那浓浓的乡土味儿!(板书课题)
2. 读诗题,解题意。
请同学来读课题。(“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他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3、了解诗人。(出示诗人简介)
这首诗是由南宋诗人范成大所写,请大家读读资料,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自由读,交流)
《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共有六十首,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
二、初读感知——原境之读
1.师:请大家先自由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
2、生自由读,指名读,(季节:从哪个词读到的?理解“桑阴”师:桑就是桑树,桑阴就是——桑树成阴了,当桑树成阴时,那就是——夏天)
齐读(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3、解意
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
师: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咱们就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
4、学生自学
5、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同桌说)
(1)刚才,你读懂了哪句?
(指点“傍、绩、各当家”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师:“绩”,在这儿是指一个动作,搓;“夜绩麻”就是指——
“各当家”,指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事做,“村庄儿女各当家”就是——
“傍”,他表示靠近的意思;“也傍桑阴学种瓜”的意思是——
师: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
(2)教师随机点拨语言表述上的流畅。
师:照刚才他的说法,你觉得还缺少些什么?(借助注释,能把意思说完整了;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意,是一种学习方法,但在说的时候我们还要有自己的想法)
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可不是简单地把词句的意思串起来,咱们可以通过一些想象,在句子中加上时间、人物等,这样说起意思就更生动、更流畅。(故事)谁再来试试?(指名,同桌互相说说)
师:刚才,我们就借助【板书:注释、】,了解了诗的大意。那好,带着对诗句的理解,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停顿。(齐读)
三、精读领悟——意境之读
1、(过渡)师:“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请大家再自由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除了刚才读懂的画面,还出现了哪些画面?
(生自由读诗,想象)
2、品读第一句
交流:(劳动的辛劳、繁忙及劳动所带来的快乐)
那好,请你来读一、二两行诗。(指名读)刚才你在读的时候,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这画面比刚才读懂诗意时的画面要更丰富了)谁再来读?你的感受呢?
预设:1、辛苦(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学生读)
评语:你读出了时间很长,是从“昼”到“夜”。你把他们的劳动内容读出来了。
2、忙碌:(各当家,男的——,女的——,各有个的活儿干,除了耘田、绩麻,还要——,(指名说)总有那做不完的活啊!就这样日夜忙碌着。多勤劳的人们呀,你能把这种感受带进朗读中去吗?(听你那么一读,我仿佛已经看到那繁忙的劳动场面了)
3、和谐:怎样和谐的画面?(看插图里人们的'表情,再读读句子,还有什么感受?)评语:看来插图也能帮我们感受诗情呢?(板书:插图)
4、师归结
刚才大家的感受真丰富,从短短的诗句里读出了那么多!这样的劳动在我们眼里是辛苦的、劳碌的,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人人向往。想到今天的辛苦,将换来的是那——,回到家,看到妻儿各做着各的事情,那种温馨,使劳动的疲倦、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从劳动中得到的呀!把这种感受送进诗句,你再来读读(指名读)
师:这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与快乐,真好!难怪诗人看到村子那繁忙而井然有序的劳动场面时,不禁感叹——“昼出……,村庄……”(齐读)
4、品读第二句
师:不光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所能,做着分内事,就连那小孩也——(指名3个学生,读诗句三、四行),从小孩一个小小的学种瓜这个动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交流)
懂事:父母勤劳的品质感染了村庄的孙童,小孩也喜欢上劳动了。
快乐:是呀,他们学种瓜,心理想的也是收瓜时丰收的场面呀……
可爱:瞧,他的动作,一手——,充满了童真童趣,多么俏皮的孩子呀!
(能做力所能及的事了,感到非常自豪;听出来了,劳动着也是快乐的。我们都来当当爱劳动的孩子,一起快乐地读读吧,)
来,把这种心情带进朗读中去。(指名读)
5、升华
师:村庄儿女日夜劳作虽然繁忙、辛劳,但,是快乐的,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这样和谐、恬适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他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读) (配乐读)
6、我们把这首诗牢牢地记在心里。(背诵)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备课教案篇八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
2、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
指导学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有关古诗内容的图片、教学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课件播放录音。学生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词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整体认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访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自读时板书全诗)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
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参加。
⑧耕织:耕田织布。
⑨傍:靠近。
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起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无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习下一首诗。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我们学习《古诗二首》的第二首诗。《小儿垂钓》。(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播放录音)
1.认读生字词: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借问、遥招手、不应人。(注意生字蓬、稚、遥的字音字形。)
2.教学生字钓,注意右边勺里面的点不要丢掉。
3、学生试读全诗。
三、释题介绍作者
读课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用钓竿钓线部分,理解丝线的一头向下可以说成是垂下来的线。并引导学生理解:垂钓什么意思?小儿垂钓什么意思?
(看多媒体录像,作者简介。)
四、学习前两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样的小孩在钓鱼?从哪看出他年龄很小?理解蓬头、稚子。这个头发很乱的
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纶什么意思?出示投影图,指图理解学垂纶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2.指名读第二句。思考:小孩儿学钓鱼是怎么坐的.?什么是侧坐?坐在哪?
课件出示插图帮助理解莓苦和草映身。
3.指导朗读。
小孩年龄这么小,却独自坐在草丛中模仿大人的样子学钓鱼,你觉得小孩怎么样?(板书:天真可爱)。这样的小孩你们喜欢吗?要读出对小孩的喜爱之情。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指名说前两句诗意。出示投影边听读边体会,想像诗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说这两句诗意。
五、学习后两句
1.齐读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鱼儿上钩,出现了什么情景呢?从哪看出路人在问路?借问什么意思?
想象路人来问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问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遥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第四句。思考:小孩为什么摆手?从哪看出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呢?除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还怕什么声音呢?读后半句,思考应什么意思?不应人呢?
3.小孩既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回答声吓跑鱼,他一门心思扑在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钓得怎么样?(板书:专心认真)
4.学生扮路人、小孩表演,体会小孩紧张心理和天真可爱的形象。
5.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孩紧张的心理和活泼可爱的特点。
6.指名看图说后两句意思。
六、体会诗的意境
学生观察图,边看课文朗读边体会,想像诗的意境。(播放媒体课文朗读)
指名到前面讲全诗的内容,要展开想像。
指导朗读,读出诗的意境美。
七、指导背诵全诗
八、总结
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小孩的样子和钓鱼的姿势,后两句描述了小孩专心致志学钓鱼的神态,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描
绘得活灵活现,用词准确,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色。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案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备课教案篇九
1、学习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学会六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课文。
1、想像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录音带、生字卡片
:
一、教学《四时田园杂兴》
1、激情引趣。
(1)哪位同学亲自种过瓜、花、树......说说你是怎么种的?种时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2)看来我们的同学不仅注意观察,还能亲自动手,生活真是挺丰富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就是讲农村的儿童,模仿大人,学着种瓜。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出示生字卡片)
(1)读准字音。
“昼”的声母是zh,不是z;“桑”的声母s,不是sh。
“耘”的.读音是yun,“织”的读音是zhi,他们是整体认读音节。
(2)记忆字形。
请学生说说这些生字的记忆方法。
3、读古诗,理解诗意。
齐读第一句,说一说应该怎样理解。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肯定并引导:同学们能根据词的意思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很好。谁来读一读第二句,说一说怎么理解。
学生自由谈。
教师肯定并总结全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得很正确。现在看课文插图:说说两个小孩儿的表情、动作。
学生说。
说得对。这首诗的第一句写大人的工作:白天在田里除草,夜晚把麻搓成线,从早到晚,男女老少,都投入劳动;第二句写幼小的儿童,虽然不懂参加耕田、织布,但也模仿大人,学着种瓜。
4、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1)你认为哪句诗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请同学们讨论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一年四季农村事物的各种感想。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着背诵(教师可用录音磁带做范读指导)。
三、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教师可适当地提出默写的要求和要注意的问题)
四、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昼夜(大人忙)
学种瓜(小孩)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几个人比一比,看谁在五分钟内背出的古诗多,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