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小弟的小背心》的教学反思与评价 鼠小弟的小背心的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鼠小弟的小背心》的教学反思与评价 鼠小弟的小背心的教案篇一
这个活动的目标是:
1. 细致观察画面,理解动物穿背心的感受以及背心变化的原因。
2. 学习故事中反复出现的语句。
3. 体验故事中鼠小弟的心情变化,感受宽容并学习调节自己的情绪。
整个活动进行的还算顺利,但是不足的地方也有很多。首先,我认为是我考虑问题不够周全,在活动准备前只考虑到各个位置的幼儿是否能够看到我的教具,却忽略了是否能够看到ppt,结果等到活动开始了,才发现我所坐得位置,刚好挡住了一部分幼儿的视线,只好临时调换教师所坐的位置,其次,我的'语言小结能力和应对能力都不够强,对于幼儿的回答还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回应,尤其在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我请幼儿思考一下如何帮助鼠小弟重新快乐起来,幼儿却只能够回答出一个答案,将小背心扔进垃圾桶,再去弄一件。不论我如何引导,也没有了其他答案。因此,我感觉的可能引导的方式有一些问题,导致幼儿不能够想出其他的方法。第三,我不敢放手让幼儿去做,在我请幼儿学讲故事中反复出现的语句时,因为害怕场面会变得混乱,所以不敢放手让幼儿自由的讲述,也因此,幼儿讲述的遍数不够多,并没有充分的学习这两句话。第四,我并没有请幼儿细致观察画面,因此,教师讲述的比较多,幼儿讲述比较少,而且少了观察,因此,幼儿少了很多的乐趣。最后,可能是我设计的最后一条目标超出了中班上学期幼儿能力,幼儿的生活经验并没有达到那个层次,因此,幼儿的思维具有局限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问幼儿如何在自己心情低落的时候调节自己的情绪时,幼儿根本回答不出来。
虽然这一次的活动,我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是这次还是学习到了许多的东西,各位老师给我的中肯意见也使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会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鼠小弟的小背心》的教学反思与评价 鼠小弟的小背心的教案篇二
《鼠小弟的小背心》是一本很有趣的绘本。如果单看文字很单调,除了开头和结尾,中间都是“小背心真漂亮!让我穿穿好吗?”“嗯!”“有点紧,不过还挺好看吧?” 但也正是因为文字简单,可供补白点就多了,而图画单调也激发和拓展了幼儿的想象空间。
在整个活动中,我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兴趣,对活动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采用自制绘本大书和ppt,利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引导幼儿欣赏、感受、观察画面,同时,通过启发式的提问给孩子们的想象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整个活动注重动静交替,环节的过度清楚、自然,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及表达的积极性,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成为活动的主人。
导入部分,我以小客人的身份引出故事的主角“鼠小弟”。这种简单、亲切的形式便于幼儿接受,接着以鼠小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出小背心,通过提问“小动物们也很喜欢这件小背心,你觉得会有谁来穿呢?”启发幼儿猜测想象,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作为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活动中,我首先向幼儿介绍了这本书的封面和作者,然后引导幼儿观察第3页,指导幼儿观察鼠小弟漂亮的背心以及鼠小弟的表情。接下来就直接引导幼儿观察最后一页鼠小弟拖着撑大的背心观察鼠小弟表情,并提问:“小朋友来猜一猜,为什么鼠小弟的背心变成这样了,会发生什么事情的。”小朋友的答案并不是很多,有的小朋友说背心让钉子戳破了,给别人拉大了。然后老师再出示ppt给孩子们观察第5页,出现了小鸭子并提问,“小鸭子的动作是怎样的,会和鼠小弟说些什么呢?”激发小朋友自己猜想。再通过提问:“还会有什么动物会过来呢,谁穿了小背心后会把背心变成好长好长的?”在反复猜测中,锻炼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并将口语交际、礼仪教育、读绘融合在教学中。整个活动,老师通过环节导语的引导以及运用老师自身的肢体语言、启发式的提问以及直观形象的ppt,引导幼儿观察、阅读画面。引导孩子们逐一阅读图片,通过观察阅读让孩子们体验动物的内心情感,同时也体验到鼠小弟大方、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最后,老师边展示ppt边完整讲述故事,同时按照动物的出场顺序出示图片,感受故事的奇妙、有趣。
《鼠小弟的小背心》让孩子学会宽容、大度、大气,以开放、没什么大不了的心态对待伤心的时候。于是,我在活动第三环节时,提问:“鼠小弟看见自己的小背心被大象撑成这个样子了,它的心情会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如果你是鼠小弟,可以把坏了的小背心变成什么,让自己开心一点?”让幼儿展开想象,大胆讲述,培养一种乐观的心态。
虽然,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的调整与尝试;但整个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也给了我许多的感悟与反思。“教”和“学”是一个双边的活动过程,老师将自己认为有益于的内容传授给幼儿时,也要考虑到孩子的实际能力与学习水平,为他们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索思考,而不是让他们一味地迁就老师的想法和思路,这样才能使每一次活动充满快乐与自主的氛围。
《鼠小弟的小背心》的教学反思与评价 鼠小弟的小背心的教案篇三
秋意浓浓,硕果累累,菊香四溢。我接到了任务,将在成都市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研讨活动中上一堂展示课。口语交际,对我而言,是一个一直不敢有所尝试的领域,因此从接到任务那一刻,心中的忐忑油然而生。我开始了对口语交际的研究,对课堂的琢磨。当11月26日,我和孩子们给大家呈现《鼠小弟的小背心》一课时,我却在之前那茫然不知的探寻中,山穷水尽的思索间,柳暗花明的顿悟前,获得属于我的最大的收获——在课堂琢磨间,我对口语交际这一个教学的思考和感悟。
“口语交际”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它有着“口语”和“交际”两个概念。当我预设这堂课时,我心中不时地提醒着自己,这堂课的特点所在——“口语”和“交际”。然后当真正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总觉得无法实现出“交际”这一概念。而在几次的试教中,我更是经历了一次次的迷茫。我纵使用尽了力气,课堂呈现的也仅仅是“口语”课而已,“交际”无从谈起。后来在专家和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帮助下,我渐渐地感受到,那是因为我忽视了“听”的所在。虽然我让孩子们听起来了,但那只是一种茫然的听,没有听的反馈,没有交流,于是“听”和“说”成了两个孤立的环节,“交际”谈何而来?在这之后,我便明白,真正的“口语交际”课,首先要明确提出要求,既有说的要求:说清楚、说连贯、有条理;又有听的要求:专心听,有礼貌。要让孩子在这一说一听间,互动起来,真正地实现“交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兴趣的东西自然而然地就能激活孩子们全身的细胞。要让孩子们说起来,乐意说,发自内心地说,情景的设计至关重要。然而这一情景的设计,也一定要能真正地激发孩子的心。在磨课的过程中,我感受到,情景一定要有效,一定要围绕主题,一定要挑动地起学生。“鼠小弟漂亮的红背心怎么会变成一根长长的绳子?”孩子们的好奇勾起了探索的愿望,挑起了孩子要说的欲望,要说好的欲望。而在老师和学生的互动环节中,也让孩子们有了说话的载体。这样,我们的口语交际课堂就不用忧无人可说,不用愁无话可说了。
在此次探索、尝试中,我感受了冬天的迷茫寒冷,春天的播种忙碌,但更幸福的是最后那秋天的收获,一份口语交际课思考后的感悟,一份专家、领导、同事们帮助指点的温暖。这更告诉着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的是更用心地去思考每一个教学问题,当思考了,研究了,也便清晰了,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