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详案(五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详案篇一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文言文语感
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内容
2、鉴赏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1、积累文言常用词,培养文言文语感
2、在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借鉴写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探究
二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读准字音,断准句子
2、结合注释,再读全文,翻译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字、词、句)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概括段落大意,把握人物形象
4、阅读相关资料
(1)作家作品《左传》及其艺术特色
《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背景介绍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向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一、新课导入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通读课文
范读正音,注重重点字的读音,句子的点读
学生齐读一次
三、疏通文意,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基础知识
1、让学生读第一段
明确重点字词:贰、军
句子:以其无礼于晋
2、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教师提问题
学生回答、点评,明确重点词、句子
3、集体朗读第三段,教师讲解,引导背诵
实词:鄙、厌、说等略
4、学生朗读第四段,师生共同疏通文意,落实文言知识
5、指导学生诵读全文,增强语感,进一步熟悉课文,试着背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翻译全文,归纳语言现象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题
3、积累文言知识
4、把握故事情节,注意人物语言
一、再读课文,分析导入
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此语用来诠释这篇课文的内涵及其恰当。
二、理清故事情节,进行整体把握
第一段:秦晋围郑(指出围郑的原因)
第二段:临危授命
1、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侧面表现烛之武的才能
2、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学生作答)
第三段:说退秦师
分组讨论探究:烛之武为什么能说退秦师?
明确: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退晋。
第四段:迫晋退兵
三、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分析讨论烛之武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分组讨论、探究、提问、总结
烛之武的形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四、拓展思考
学生联系全文,概括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明确: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起伏
(3)详略得当
五、课堂小结(学生总结)
六、作业
结合本文的叙事方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限。
情节发展:秦晋围郑临危授命说退秦师晋军撤离
写作特点:伏笔与照应详略得当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详案篇二
1、欣赏烛之武精彩的论辩艺术。
2、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学会适当运用论辩技巧
第二课时
一、奇迹导入(设计理念:激发阅读兴趣,了解人物身份。)
两个大国围困一个弱小的国家,合理的结果是什么?——当然是效果城破国灭啦!可是一夜之间,奇迹发生了——一个人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不仅挽救了自己的国家,还差点让两个强敌反目成仇。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谋略的正确运用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刘勰的《文心雕龙》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百万之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复习检测(设计理念:只有解决字词的障碍,文字背后的情感、形象才能纷纷站立起来。)
上节课我们已经对一些重点的词句做了疏通,接下来检测大家对课文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件展示)
1—3解释加点词,4—6翻译句子。
1、行李之往来古今异义,外交使节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
3、共其乏困缺乏的物资
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5、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6、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呢?
三、整体感知(设计理念:掌握情节,理清思路。以活动增趣味,也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1、《左传》叙事非常利落,本文四个段落就结束了故事。请大家也学一学这种简练的风格,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课件展示)
围郑→受命→退秦→撤围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撤围
2、易中天品三国,今天我们也来个图说三国。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先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事实,然后我们研究一下三国的位置。
排兵布阵,运筹帷幄,需要一图在手,高明的军事家都是如此。(课件展示)
这是晋秦围郑形势图,不过三国位置不明,你能根据第三段的某些句子迅速判断三国的确切位置吗?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晋隔开秦郑两国,居于中。
(2)“若(秦)舍郑以为东道主,(秦)行李之往来,(郑)共其乏困。”——秦在西,郑在东。
(3)(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晋居中,东边是郑国,西边是秦国。(课件展示)
3、交代秦晋围郑的形势有何作用?
(晋师出有名,“以其无理于晋”(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郑贰于楚”(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同时从这两句话就能发现秦国与郑国并无什么矛盾,所以折也是见的是“秦伯”而非晋侯的原因。秦既是友情出演,也为图霸业,没有共同利益的联盟,自然是同床异梦。)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埋下了伏笔。
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兵临城下,为人物出场铺垫。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分驻两地,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的成功劝说分化伏笔。
4、我们再来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核心人物是烛之武: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课件展示)
(3)如果在“退”前加上一个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巧施反间计、三寸之舌、妙语、说......
烛之武(说)退秦师(板书题目,重点“说”)
四、互动探究
1、烛之武是怎样劝说秦伯退兵的呢?(诵读第三段,注意语气。)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开头一句“夜,缒而出。”为何“夜出”?何为“缒而出”?为何缒而出?(课件展示)
“夜出”躲开晋军耳目。“缒而出”指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这三个字让我们感受到当时郑国面临重病围困,岌岌可危。烛之武在这种形势下去劝说秦伯,真可谓敢说。(板书:敢说)
(2)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
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包含了五层意思,
①郑既知亡。(语气沉着真挚。)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②亡郑利晋。(语气平稳、严正。)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究竟什么意思?你懂的!秦晋之间,几代联姻,非常友好,留下了“秦晋之好”的佳话,这两个邻国的友好关系,在烛之武眼里却成了“邻之厚,君之薄也。”真是赤裸裸的离间,中伤秦晋之好,但也有先见之明,预见了秦晋之争。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③存郑利秦。(语气高亢、诚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都为“利”。烛之武抓住了秦伯谋利的心理,口吻比较诚恳。)
④回顾过去,晋不讲信用。(语气慷慨激烈。)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⑤展望未来,晋必将攻秦。劝秦谨慎。(语气慷慨激烈。)
他的一番说词(8“君”,6“郑”),(表面看来)处处为秦着想,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理由充分,其实呢,句句与郑无关,句句关郑兴亡。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这体现了烛之武以“利”抓秦伯心理,体现他会说。(板书:会说)
但是如果烛之武这么说的话会不会达成此行的目的?“您来打我们郑国真是太不聪明了,我们郑国灭亡了对你有什么好处?不要傻乎乎被人家利用了,做出这么蠢的事。如果你不灭掉郑国,我们郑国会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你就行行好,放过我们郑国吧。”所以烛之武之所以能够说退秦师,不仅是因为说清了灭郑、存郑对秦国的利弊得失,更因为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简单品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郑亡(言于秦)
亡郑(害于秦)处处言秦,处处为郑
舍郑(利于秦)晓以利害
赐晋(负于秦)明则为秦,暗则图晋
肆晋(阙于秦)
真可谓: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板书:巧说)
古人对烛之武说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魏禧《左传经世钞》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文心雕龙》
如此精彩的论辩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心得、体会呢?(同桌之间讨论)
(1)说话要讲究技巧,委婉含蓄
(2)语言要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抓住对方的心理。
(4)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小结
烛之武出色的“说”理艺术对于古人和今人的处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更要懂得说理的艺术。
1、邹忌与齐威王(正面)邹忌将自身受蒙蔽的事情和国家大事用类比和联想的方式联系起来,规劝君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从而齐王接受了皱忌的进谏。
2、触龙与赵太后(正面)触龙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二)对于现代人来说,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平时与人沟通要做到敢说、会说、巧说,这样才能说好。
烛之武开始还闹点小情绪,后来才接受任务,这是否有损于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瑕疵?
恰恰相反。一直不被器重,怀才不遇,闹点情绪更显真性情,人物形象更显真实。临危受命,更显示出他不计前嫌,以大局为重,是位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不避艰险,为国家利义无反顾,是知难而上的勇士;在秦伯面前口若悬河,最终劝说成功,他更是巧言善辩的辩士。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详案篇三
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中出现的“以、而、焉”等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味本文类比推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1、重点:掌握文中出现的“以、而、焉”等重点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并归纳其规律,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难点: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和特点,欣赏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
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自读课文,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秦伯说(yuè)
(三)题解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
(一)研读第一段
1、理解以下文句: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2、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
1、诵读,体会和把握人物性格和心理:
“国危矣”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2、重点体会以下词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无能为也已
是寡人之过也
3、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三)研读第三段
1、学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品味烛的形象及其高超的游说技巧,)
2、分析理解本段。
(1)“夜……秦伯”:
(2)烛之武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请找出原文相对应的句子: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3、“秦……乃还”表现了秦王怎样的形象。
4、探究烛之武游说艺术。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
1、重点品位下列词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取蔽之”
2、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一)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二)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三)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烛之武退秦师》答案
二、合作探究
(一)研读第一段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3、明确:
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二)研读第二自然段
1、“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
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3、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
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
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三)研读第三段
1、“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之武不畏危险。
2、烛之武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3、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探究“三巧”游说艺术。
(1)以“利”巧攻心理。
(2)以“害”巧析形势。
(3)以“史”巧施离间。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
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
1、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2、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明确: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三、交流展示
(一)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答: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二)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答: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三)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
答: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文章预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详案篇四
1、了解《左传》,及其写作特色。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用法。
3、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及说服的技巧。
1、古文中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文言句式。
2、烛之武说服的技巧以及《左传》的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钱学森吗?对,他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1950年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就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在这,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个人,他可不止抵得上5个师呢,他凭着自己的一张巧嘴不仅瓦解了国家的危机,还能化敌为友,这人是谁呢?对了,他就是烛之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板书)(1分20秒)
2、《左传》的介绍及文体常识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86页。我们看到注释1,课文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何为“编年史”呢?就是指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大家看到里面有僖公三十年,就说明了烛之武退秦师这件事发生在僖公三十年。比如我们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选自《左传、鲁庄公十年》。另外还有国别体,是按不同国家来编写的。如《国语》、《战国策》大家翻到92页,我们在初中也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大家看注释1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说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件事发生在齐国。还有一个是纪传体,大家看到88页,里面列举了24部纪传体史书。纪传体主要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大家联系一下初中学的《陈涉世家》便会明白。其实书本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信息,同学们要学会发现和联系。(1分50秒)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主要记载的是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一些事件。擅长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间接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我们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后大家对于《左传》的写作特色会有更深刻的理解。(1分)
3、朗读课文:
现在就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全文。晋侯秦伯围郑预备读。(生读)(1分30秒)
需要注意的字音:
氾(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越国以鄙(bí)远亡郑以陪(péì)邻共(gōng)其乏困朝(zhāo)济而夕设版焉阙(jué)秦秦伯说(yuè)杞(qǐ)子逢(páng)孙
4、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老师想问一下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应该怎么停顿?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样停顿?军是驻扎的意思,是个动词,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很好,说明大家预习了。我们回过来看。晋侯、秦伯围攻郑国,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是因为的意思,其是个代词,代郑国。无礼于晋是个倒装句,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晋文公。这里的无礼是指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晋文公当初因为国内的政治原因逃亡在外,路经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贰是从属二主的意思。大家看地形图。当时,春秋诸侯国争霸,郑国继从郑庄公死后,国势江河日下。然而,它正处在中原地区的中心位置,一旦晋国、楚国动起手来,倒霉的往往是郑国。因为两头受气,郑国就练圆滑的夹缝生存技巧。就如两年前的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战争前期,楚国实力明显优于晋国,郑国原先是出兵帮助楚国。但后来晋国使用了谋略最终取得了决定性优势,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九次出使晋国,与晋国结盟,但是晋国还是心怀芥蒂,同时也是为了争夺霸权,在两年后再次向郑国发动了战争。(2分50秒)
这一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事情?
生:晋秦围郑,以及围郑原因和围郑的局势。(板书:晋秦围郑)
“春秋无义战”从课文我们得知秦国与郑国并无直接的矛盾和冲突,秦国之所以与晋国联盟就是想从中获利。而且他们并不驻扎在一块,这就为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君埋下了伏笔。郑国士大夫佚之狐也看出了其中的猫腻,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我们接着看第二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二段,注意节奏和情感。(1分)(生读)(20秒)文中共出现了几个人物?
生:三个。佚之狐、郑伯、烛之武
佚之狐他说了什么?他的话起到了什么作用?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大家注意言于郑伯曰,与上一段无礼于晋一样是个介词结构后置,对郑伯说。若是假如的意思。国家危急,佚之狐向郑伯献上献上计谋,可以看出佚之狐什么性格特点?有知人之明和爱国精神。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可见他对烛之武非常了解,同时也表现了佚之狐对时事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板书:佚之狐慧眼识才)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从是听从的意思。那烛之武有何反应?辞曰,辞是推辞的意思。烛之武为什么要推辞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谁来翻译一下这句话
生: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比不上人家,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很好,大家注意,也和已都是语气词,这里是两个语气词连用。已同矣。烛之武真是比不上人家吗啊?如果真是这样,佚之狐还敢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吗?不是,据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yǔ)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一个人才长期被淹没,国家危急了才想起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你说烛之武会没有怨言吗?有。对此,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呢?(2分30秒)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我不能早些任用您,现在情况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啊。
大家注意,这里的是,是个代词,代替前面所说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这是一个判断句式。我们现代汉语中也有判断句,比如说“我是中国人”,常用一个系词“是”来连接。但是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不用系词,大家可能会误以为“是寡人之过也”这里的“是”就是系词,不对,实际上这里的“是”是个代词。那什么是判断句呢?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里的“为”很像现代汉语的的系词“是”,但在古代汉语里面“为”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动词。因此这不是判断句。2、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这主要在于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古代,判断句的句式有:
1、……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者,……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3、是……也。“是寡人之过也”
可能同学们一时难以明白,没关系,大家做下笔记,以后我们接触文言文多了,有了语感就能理解了。面对一个小小的养马官的抱怨,作为一国之君的郑伯,他首先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一方面,国家危难,确实需要烛之武出马,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郑伯胸襟开阔,敢于认错。(板书:郑伯勇于认错)同时,他站在烛之武的角度说,国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呀。其实,烛之武已经七十多岁了,郑国灭亡也不会真对烛之武有什么致命的害处,然而烛之武还是冒着生命危险答应了下来。这也看出了烛之武艺高人胆大。(板书)其实,牢骚归牢骚,国难当前,爱国之人都不会退缩的。另一方面,作者这样安排剧情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同时,也造成了波澜起伏的效果,引人入胜。这一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板书)(2分20秒)
结语:国难当前,烛之武又是如何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化解国家危机的呢?课后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三段,试着给烛之武说的话分层次,并且拟个小标题。好,今天的课到这。同学们再见!
1、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板书)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文章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同学们都知道当时郑国被晋国、秦国围攻,郑国危在旦夕。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烛之武被推到了拯救国家的风口浪尖上,身负使命的烛之武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化解国家危机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课文最后两段。
2、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大家看到第三段,夜缒而出,缒是指把人用绳子绑上,从高处放下放。烛之武要去见秦君,得乘着夜色偷偷地让人从城门把他掉下来,说明了什么?
生:形势很危急
对,也从侧面写出了烛之武为了国家做出的英勇表现。四个字写出了事情经过,点出氛围,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这样凝练的手法是《左传》特色之一。
烛之武见到秦伯说,秦晋围郑,郑既之亡矣。既是已经的意思。秦国、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就要灭亡了。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若,假如。以,是介词,拿、用,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执事是对对方的尊称,这句话是说,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的话,就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哪位同学翻译一下。
生:越国别的国家来把远方的土地当作边邑,您也知道这样很难。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很好,课文的注释也很详细。大家注意,这里的以是连词,表目的。鄙,本来是名词,边邑,现在活用为动词,把……当作边邑。亡是一个使动用法,使……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大家注意,这里有几个古今异义词。以为,古意是把……作为,是两个词,以之为。现代汉语则是一个词组,以为。东道主在这里的意思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任,现在泛指主人。行李,大家看注释23,是指出使的人,现代汉语指出门所带的包裹。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您也没有什么坏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而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起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这里的晋君是晋惠公。这句话是个双宾语句。为晋君赐,给晋君恩赐。大家学英语也接触过,双宾语是指由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组成。一般是间接宾语紧接在谓语动词后,如晋君就是间接宾语。朝、夕是极言晋惠公言而无信之快。谁来翻译一下: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生:晋国,何时才能满足的呢?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邑,又想往西扩大边邑。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就会受益,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何厌之有是个倒装句,大家以前也见过,应该是有何厌。是宾语前置,之不用翻译,是用来提宾的。东和西都是方位名词做状语。封,原本是名词,疆界,这里用做动词,成为……疆界。肆是扩张的意思。阙,使动用法,使……削弱。图是考虑的意思。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通“悦”高兴。还,撤退。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在课后认真思考怎么给烛之武的十句话划分层次,不知道大家都认真思考过了吗?现在我们集体朗读烛之武的说辞,从秦晋围郑到唯君图之。秦晋围郑,预备读。(生读)好,现在分为两个小组,讨论一下烛之武对秦君所说的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并且拟个小标题?很好,其实同学们都划分得不错。这段话也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话,秦晋围郑到敢以烦执事。说的是“坦言亡郑”(板书),第二层越国以鄙远到邻之厚,君之薄也。表明“亡郑有害”(板书),第三层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摆明“舍郑有益”(板书),第四段从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到君之所知也,这是“援引历史”(板书),剩下的是最后一层,“推测未来”(板书)我们现在就来看看烛之武说辞的精妙之处。
第一层是“坦言亡郑”。烛之武刚一见面就说这样的话,有什么好处呢?
生:使秦君高兴
对,烛之武就是要第一时间消除对方的戒备。大家注意关键字“秦晋”大家看到第一段,课文在描述事情时说的是“晋侯、秦伯围郑”这是因为这场战争确实是晋国挑起的,秦国只是从中协助。但是烛之武却有意把秦国放在了第一位,意在凸显秦国的优势,表明郑国的生死大权全在您秦君手里了。烛之武这一份尊重和恭维实在让秦君心里很受用,也就给了烛之武往下说的条件。其实,这句话还有更深一层作用。大家想文中共涉及了几个国家?三个,晋、秦、郑。春秋之战就是利益之战,郑国坦言亡郑,就表明了我已无力与你争夺什么,现在关键的是您秦君要考虑的是如何从亡郑中比晋国夺得更多的利益。烛之武一句话就将秦国的矛头从郑国身上转移到了晋国身上。这是“以退为进”(板书)
就在秦君心里不由地开始活动时,烛之武不失时机地抛出了土地问题。大家看示意图。秦国要想占有郑国,得跨过晋国,这很不利于管理,如果放弃,那辛苦打下的江山就只能拱手相让,秦君会乐意吗?况且,土地就如西瓜,就只有那么大,别人占得多了,你相对就少了。这是“先示其害”(板书)
听到这,估计秦君心里也在琢磨着。先示其害后,烛之武接着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您灭了我们郑国不仅无利还有害,不如留下我们还可以为您出使的人提供住宿和物资。(板书:诱之以利)
秦君动摇得更加厉害了,烛之武引出了历史上晋国对秦国言而无信的例子。(板书:晋不可信)到最后劈头直说:“夫晋,何厌之有”并且推测晋国灭了郑国后为了扩大土地必定转而对付秦国。(板书:晋无所厌)
短短125个字,烛之武层层深入,从不同角度说服秦君。烛之武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从而打动了秦君,最后使秦君不仅放弃了攻打郑国还与郑国建立了联盟关系。这是本文的高潮部分,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板书)
秦国原本是与晋国结盟攻打郑国的,突然转了方向,晋国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呢?我们接着看最后一段。同学们齐声朗读最后一段。子犯请击子,预备读(生读)
谁来翻译一下这一段
生:子犯请求攻打秦国,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大家注意,微,是表否定的假设。如果没有。因:依靠。武是指在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如现在的成语“胜之不武”。去,是离开的意思。现代汉语往、到。比如说我们去外婆家。
晋国军队终于撤离(板书)
结语:这件事情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整个课文我们也学习完了。在课后同学们试着将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一些词类活用找出来,写在作业本上交上了。大部分都在课堂上说过,不会很困难。我们下节课再进行总结。
3、板书设计:
坦言亡郑——以退为进一、晋秦围郑
亡郑有害——先示其害二、临危受命
舍郑有益——诱之以利三、说退秦师
援引历史——晋不可信四、晋师撤离
推测未来——晋无所厌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疏通了字词,理清了文章脉络,还着重学习了烛之武巧妙地说辞,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左传》的写作特点。
2、学习《左传》写作特点
㈠.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㈡.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㈢.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对左传的艺术特色有更深的理解。
现在我们来总结文中一些重要的字词句。从同学们交上了的作业看,同学们都做得不错,(看实际的具体情况)现在我们就一起总结一下。
3、总结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句式以及重要的虚词
1、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2、通假字
①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3、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
4、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⑤(烛之武)辞曰省略句
⑥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
⑦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句
⑧(晋)许君焦、瑕省略句
⑨子亦有(何)不利焉省略句
5、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公从之(代词,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是寡人之过也(的)
③行李之往来(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之)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详案篇五
通过研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烛之武辞令之妙,让学生感悟他语言的力量及其语言背后的那颗爱国忧国之心,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材料拓宽写作思路。
烛之武辞令之妙,爱国之深。
从不同角度运用所学材料,学以致用,以一当十。
互动研讨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烛之武退秦师靠的不是千军万马,也不是张飞的一声大吼,更不是杨六郎的一杆长枪,而是靠他的三寸之舌处处为秦着想却使郑国转危为安。他是如何站在秦的立场上为秦着想却使郑国转危为安的呢?
二、齐读课文第三段,思考烛之武的一番话是站在郑国的立场上吗?为什么?
1、学生回答
2、老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语言现场,感悟烛之武辞令之妙
把第三段还原成烛之武和秦伯的对话,走进语言现场。
烛之武:“郑既知亡矣。”
秦伯:“那你来干什么?”
烛之武:“为了您呀!”
秦伯:“此话怎讲?”
烛之武:“我忧心如焚,我寝食难安,因为亡郑对您不利呀!”
秦伯:“请讲。”
烛之武:“秦晋两国相距很远,晋国和郑国才是近邻,越国以鄙远,您该知道管理它的难度,实际上是增加了邻国的土地,邻之厚,是不是越发显得君之薄呀?这不会是您此行的目的吧?”
秦伯:“当然不是,我该怎么做呢?”
烛之武:“存郑倒是对您有利呀,您可以把郑国作为东道主,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物资,累了可以在郑国歇歇脚,渴了可以在郑国喝口水,这样不好吗?”
秦伯:“是呀,我——”
烛之武:“您也许还记得,应该也不会忘记,晋国曾经做过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事吧?”
秦伯:“可不是,想想我都来气,背信弃义的家伙!”
烛之武:“像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家伙,又那么贪得无厌,您说,他灭郑后,能善罢甘休吗?东灭郑,西呢?西呢?该进犯秦国了吧,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吗?”
秦伯:“先生您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呀!否则,我还蒙在鼓里呢!来人,退兵!”
秦晋围郑为利而来,烛之武退秦为利而来,秦伯退兵为利而退,晋侯退兵为利而退,利是目的,退是手段。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烛之武为郑而来却为秦着想,利也;存郑亡郑想的还是利;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说的都是利。烛之武用他的三寸之舌,用他的智慧和胆识,巧用一利字让郑国转危为安。
3、假设谈话方式,让学生比较
假如烛之武一开始就挑拨离间,结果会如何?假如烛之武直接求秦退兵,结果又如何?
4、小结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示之以弊诱之以利
回顾过去晋不可信展望未来晋不可靠
5、教师小结:明明为郑而来,却处处替秦着想,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也是语言产生的力量;当时机成熟时再行挑拨离间之计,更容易彰显语言的力量,退秦也更易成功。危如累卵的郑国转危为安,一场危机就这样在烛之武的三寸之舌下化解了,没有动一兵一卒,不战而屈人之兵,语言的技巧语言的魅力呀!
三、烛之武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成竹在胸,这份自信来自哪里?
1、学生回答
2、师生小结
有勇有谋有胆有识审时度势辩才十足爱国忧国不计得失
正是: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
单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国虎狼兵
四、如果把这则材料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可从哪些角度来运用呢?
1、学生回答
2、出示课件给学生更多运用角度
语言的力量口才与成功
爱国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
机遇与准备才能与机会发现人才伯乐和千里马
选择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大我与小我
手段与目的隐忍不发知错能改双赢
有志不在年高天生我材必有用如何应对逆境
3、出示例文,给学生更好的写作指导
伯乐不来,我自荐之
毛遂自荐说服楚王,解了邯郸之围,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才华;邹忌主动拜见齐威王,以自身的体悟劝齐威王广开言路,使齐国不必用兵就可战胜敌国;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抓住战机一鼓作气,打败强大的齐国。此三者都是主动推销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华,利国利民利己。而郑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皆不得重用,虽有满腹经纶却不懂得毛遂自荐,不懂得给自己寻找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若没有佚之狐的慧眼识英雄,恐怕要永远湮没在历史风尘中了。伯乐不来,我自荐之。只有主动推销自我,主动表现自我,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
机遇与成功
当机遇没有来临时,仍要积极准备,完善自己,把自己磨砺成金子,机会一旦来临,便会闪耀于史册。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这使得他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惊人的毅力来砥砺自己,饱读经书,关心时事,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为自己人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烛之武用自己毕生精力、一生的才能等待这样一个机会,当这个机会出现时,他毅然把握住这个机遇,不仅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战役和生灵涂炭的悲剧,还为自己的人生挥洒了精彩的一笔,还让自己成为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由此观之,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唯有胸中有竹才能把握机遇,创造成功。
有志不在年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烛之武就是一匹蓄势待发的老骥。也许他也曾因人生虚掷而悲哀过感伤过,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国家与人民安危的关心。我们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像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焦急地渴盼着能从王宫中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如果没有对国家朴实的爱与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效力的心,一个小小的“弼马温”,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怎么能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怎么能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可见,即使烈士暮年,他依然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从没有放弃过济天下苍生的理想。只要国家需要,只要自己一息尚存,不管命运对自己如何不公,仍会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本节课,我们感悟的是语言的力量,传承的是爱国精神,运用的是语言文字,学到的是说话的艺术,愿我们都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利用比干、韩愈和魏征、邹忌、触龙等相关事例,写一篇以“忠言不逆耳”为题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