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一
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学习《左传》刻画人物的方法。
3、掌握若、说、辞等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1、介绍文学文化常识,学生自读自译一课时;
2、教师指正译文,引导学生理解思想内容一课时。
布置预习:请学生熟读全文。
一、《左传》及其背景介绍
1、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文献不足,说法不一。
2、体例: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通史。
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
4、内容:
以《春秋》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记述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
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载了整个春秋时代各国所发生的事件,及一些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5、地位:
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史散文的典范。
二、请学生自读课文,并试图口译全文
1、重、难点句子解释:
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了。
⑵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⑶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
⑷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不必要灭掉郑以增加邻邦晋的土地呢?
⑸假如放弃灭掉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的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短缺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又没有什么害处。
⑹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⑺秦国受损而晋国收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2、请学生试着完成课后第三题,教师指正:(略)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熟记常用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本文的结构
1、请学生在此基础上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烛之武临危受命。
第三段:烛之武退秦师。
第四段:晋师撤离。
三、人物形象
1、问:本文的主要人物形象是谁?(烛之武)
2、问:第二段为什么要写他发牢骚,这会不会影响英雄的完美形象呢?
明确:这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
3、概括这个形象的特点:
⑴长期得不到重用;
⑵发牢骚,真实的存在;
⑶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勇气和信心;
⑷胸有成竹,对矛盾了如指掌;
⑸言辞委婉曲折有感染力。
四、写作特色
1、伏笔与照应:
秦、晋围郑的原因(矛盾小)──退秦军(伏笔)
秦、晋围郑,国危矣──夜缒而出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秦、晋联合,貌合神离,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大军压境,危在旦夕──烛之武是希望──长期不用,辞──许之,退秦师──晋欲攻──晋退
3、详略得当:
详:烛之武推辞;烛之武退秦师;晋文公令退兵原因。
略:其他经过。
五、字词总结
1、通假字:已通矣;共通供;知通智。
2、古今异义:
⑴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主持某项活动的主人。
⑵夫人:古,那人;今,妻子。
3、一词多义:
⑴军:名,军队,军队的编制单位;量词;动,驻扎。
⑵其:代,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那,那些;连,如果,假使;句中语气词,表祈使语气;形容词词头,无义。
⑶焉:代,相当于之,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什么;兼词,于何,在哪里,于此,在这里;副,相当于乃、则、就;语气词;形、副词词尾,的样子。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课课练》。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二
1、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背诵课文。
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以诵读、讨论、练习为主
两课时
投影仪
一:预习要求
1、给生字注音
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第一教时)
二:导入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习
1、注音
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2、填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所作的传注,所以又称《》,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出自其中的成语有。
四:诵读课文
1、老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
3、师必退
4、今急而求子
5、夜缒而出
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
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与
10、亦去之
六:翻译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
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八:理解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一到两遍)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提示:(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详见教学论文《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辨艺术》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
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国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是对我国主权的公然挑衅和侵犯,而我国政府没有感情用事,而是从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事端是完全正确的。(此题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九、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提示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十:结合原文语句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提示: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以上两个问题可稍作讨论,不必深入探讨。)
十一:自由诵读,检查背诵;完成练习三。
十二:知识积累
1、找出本文中之、于、以的不同用例,并解释,然后再找出以前所学课文中与此相同的例句。
例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
b:是寡人之过也
助词,的
c:子犯请击之
代词,指秦军
d:唯君图之
指示代词,这件事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学课文中实词“鄙、若、知、说、辞”的用例,并解释。
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
浅陋
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鄙陋
越国以鄙远
边境、边邑
十三:阅读迁移
孙权袭荆州(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荆州杀关羽),先主(刘备)大怒,欲讨权。云(赵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窃取帝位),当因(顺应)众心,早图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一带),据河(黄河)渭(渭河)上游以讨凶逆(叛逆,指曹魏势力),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放在一边)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先主不听。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
讨论:赵云的话有道理吗?先主为何不听?结果怎样?这对你有何启示?
教学说明:
笔者以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下三点:一是多读多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材料,增强文言语感;二是抓住字词,新旧联系,建立文言词汇网络;三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切忌死填硬灌。本文的教学即如是。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三
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1.地位和学情:《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历史散文《左传》中的名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它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学习文言文,第一次感知高中新课标对学文言文的要求。刚踏入高中的学生,古文学习的兴趣还有所缺乏,学习的方法还比较单一。如何指导学生学好,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是一个关键。
2.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学情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和概括能力,学会人物的精彩语言,学会说话的艺术。
(3)德育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时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本文涉及到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难点:分析烛之武的形象和他的劝说过程。打算设计两个课时。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学要求“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应当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谐统一。确立教法:多媒体课件教学,小组情境讨论法,点拨法,讲授法。
学法:品读法,质疑法,探究法。
导入:用ppt演示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整个战争的局势。设立这个情境。让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分别充当秦君,晋君,郑君以及郑国大臣,自由发挥表演,看看台上的大臣将如何说服秦君。同学们自由发挥完后,引入一个历史人物烛之武看他是怎样劝说的,引出文章标题。
初读文章,整体感知:首先,这篇文章选自《左传》ppt上展示相关左传的文学常识,然后播放本文的朗读视频,ppt上显示文中难读易错的字音字形,让同学们边听边标注在书上,大家再齐读一遍文章。
再读文章,理解大意:让大家自由朗读,对照课下注解理解大意。然后点四个同学起来翻译全文的四个自然段,根据大家的情况加以纠正,同时点出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文言虚词这些基础知识。
理清思路,深入解读:提出以下问题
(1)思考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
(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3)全班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学生小组讨论,分出层次。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然后老师总结五步: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亡矣)二阐明厉害,动摇秦君(邻厚君薄)第三步:体秦着想,以利相诱四引史为例,调拨秦晋五,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体现了晋文公是个怎样的人?
(5)通观全文,你认为烛之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烛之武是个综合人才:
1、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3、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课后作业:
让同学们对文章中的文言知识点进行整理,背诵全文以及重点实词的意思。
通过这篇的学习,大家对学习高中文言文有了初步的把握,掌握了一些文言的基本知识,烛之武的劝说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短短125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最后说服秦君避免了战争,可见说话艺术是多么的重要,大家再日常交际中也可以多学学烛之武,站在对方的立场说服对方也方便自己。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四
高一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四课
1、了解《左传》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2、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如“军、远、鄙、东道主、行李”等。
3、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大智大勇的爱国精神。
4、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及文言语法现象
学习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如摆事实、讲道理
诵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三课时
一、说一说
历史上有名的口才出众之人(如,蔺相如、诸葛亮、邹忌、唐雎等)
二、填空并解题
烛之武退秦师加一个字,使之能概括课文内容。(可填“劝、智”等)
烛之武退秦师,关键词是“退”,意思是“使……退兵”
三、《左传》与左丘明简介
1、联系初中九年级《曹刿论战》所介绍的《左传》知识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也叫《春秋左氏传》,作者左丘明
2、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左传》与《国语》的区别
《国语》是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写此作时,左丘明已双目失明,他是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四、追溯历史背景
春秋五霸
晋(晋文公)齐(齐桓公)
宋(宋襄公)
秦(秦穆公)
楚(楚庄王)
晋国简史
晋献公→晋惠公(夷吾)-----朝济而夕设版焉(得罪秦)
↘晋文公(重耳)-----经过郑,郑对之不善
↘大女儿(秦穆公夫人)
晋襄公
晋灵公(晋灵公不君用弹弓射行人煮熊掌不熟杀厨师)
五、正音,理清故事梗概,熟读课文,
一、以问题串讲、品析课文
1、(1-2)自然段,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用课文原句回答,并翻译)
2、(3)自然段,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的?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一共有五点
a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过已鄙远,君之其难也。”(注意“执事、缒、鄙、越”等)
b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子薄也。(注意“焉、陪、厚、薄”)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注意“舍、东道主、行李、共”)
d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子所知也。(注意“赐、许、朝、夕、济、设、版”)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注意“何厌之有、封、肆、阙、焉、图”)
二、思考:
分析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哪些是摆事实,哪些是讲道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什么?
a和d是摆事实
bce是讲道理
最关键的一点是e因为秦最担心的是对方的强大而威胁到自己的霸主地位。
一、讨论: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失其所与,不知
4、以乱易整,不武
注意“微夫人、敝、所与、知、易、武”,“吾其还也”的“其”
二、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
朝、亡、厌、国、戍、夕、危、师、及、辞
三、思考并讨论: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四、作业
背诵课文,并阅读《左传》一书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五
1、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概括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4、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5、学习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曾有诗这样称赞三国时期的一员虎将::“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大家知道这员将军是谁吗?(张飞)张飞他在罗贯中笔下有万夫不挡之勇,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喝退曹操的虎狼之师,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书生,他居然也能凭一己之力退敌,救国于危难。(板书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则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比如《史记》、《汉书》等。
补充:《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讲解生字、词
氾(fan)南佚(yi)名夜缒(chui)而出若不阙(que)秦
杞子(qi)杨孙戍之(shu)失其所与,不知(zhi)
三、整体感知
(1)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问〕“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明确: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
〔问〕“以”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呢?
明确:“以”是因为的意思,它还有“根据”(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问〕第一段中两个“于”的用法是否相同?试具体说说它们各是怎样的意思?
明确:不同,前一个是“对”,后一个是“向”。
〔问〕第一段中两个“军”字是什么意思?它用法是什么用法?
明确: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问〕晋侯、秦伯为什么围攻郑国?
明确:因为郑国不敬重晋侯,又依附楚国。
〔问〕你认为晋军和秦军出兵的理由是否正当呢?
明确:不正当,郑国的做法是出于为自己的国家安全着想,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问〕作者开头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明确: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写法。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2)分析第二段:
〔问〕第二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怎样翻译?
明确: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
〔问〕第二段中的人物称呼怎么理解?
明确:“公”对诸侯王的称呼;“臣”是官员。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称,“子”是对别人的敬称;“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谦的称呼。
〔问〕这一段作者既有对烛之武的直接描写,又有对他的间接描写,请指出来。
明确:通过“佚之狐”来写烛之武是间接描写,说明烛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余是直接描写,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问〕郑伯有着怎样的品格?通过写郑伯也可以表现烛之武,这种写法又叫什么?
明确:郑伯的自责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坦诚;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起衬托作用。
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3)作业:
练习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习第一课时内容。
(1)翻译1。2段。
(2)背诵并说说前四段大意。
二、分析阅读第三段:
〔问〕本段中的三个“亡”字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
明确:第一个“亡”是灭亡、亡国之意思,动词;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消灭,使……灭亡的意思,作使动词。
〔问〕“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的两个“为”字的意思是否相同?“为”字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不同,前者是当作的意思;后者是给予的意思。这两处都是动词。“为”还有的用法是:①为了(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②做(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③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④叫做,是(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问〕本段中“东道主”“往来”“行李”等与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明确:“东道主”“行李”跟现代汉语不同,“东道主”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是出使的人。“往来”则与现代汉语相同。
〔问〕这一段有三个通假字,请找出来,具体说明。
明确:“共其乏困”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给;“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意思是满足;“秦伯说”中的“说”通“悦”,意思是高兴。
〔问〕烛之武是怎样劝服秦伯的?
明确:烛之武说话站在秦国的利益上,说明郑亡对秦国的重大影响,使秦伯不敢参与“围郑”。
〔问〕烛之武劝说秦王用了哪些道理?
明确: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反而有害。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怨,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③郑国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的侵略。
这一部分集中笔墨表现烛之武的口才和聪明智慧。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三、分析阅读第四段:
〔问〕“微”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曾经在哪一篇课文学过这个词?
明确:没有的意思;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
〔问〕“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的用法是什么?我们还学过它的用法吗?
明确:“因”的用法是介词,意思是依靠。它的用法还有:①于是(定伯因复担鬼,鬼无重)②根据(因地制宜)
〔问〕“以乱易整”中的“易”的意思是什么?这个词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易”的意思是代替;此外“易”字还有:①变更(寒暑易节,始一返焉)②容易(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③改换(一客数败,嗤其失算,欲易置之)。
〔问〕晋文公的性格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讲求仁爱、机敏聪慧,有长远眼光的人。
这一段写晋军撤退,郑国解围,这是故事的尾声。
四、改写练习:
四人合作(每人一段)用现代汉语把本文改写成的一篇小说(记叙文)或者评书。
五、作业:
课后练习2、3。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六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4.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课时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第一课时
人们常用“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来形容那些纵横捭阖的外交家,用“不战而屈人之兵”来形容那些高明的谋略家,这并非溢美之词。相信大家学习本文将会感受到这种风采。
一、检查课前预习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3)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字音
氾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
瑕xiá阙quē秦杞qǐ子逄páng孙
3文常本文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他还作了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春秋三传”
二、课文探究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自主学习):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4.了解主要人物(自主学习)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5.全文中心写了件什么事?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合作探究)
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全文故事情节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秦晋围郑,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烛之武临危受命。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
第三部分,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谈。然后一面说明秦国灭郑则无益而有害,舍郑则有益而无害。一面举出事例,说明晋国不可信赖,秦国不应与晋国共事,晋国得到郑国,必将进而损害秦国。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说得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郑防御晋。
第四部分,晋师撤离郑国。
当晋国的盟军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毅然撤军。说秦伯而退晋师正是烛之武所要达到的目的。
6.学生讨论交流。
讨论题:简析烛之武的形象?
志士勇士辩士
总结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三、课后作业翻译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七
【设计说明】
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是从文章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胆取舍,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读,做到重点突出。
3、是通过写颁奖辞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关键的是内化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决阅读了却不知道不会用材料的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曾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仅凭其三寸不烂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简介《左传》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夜缒而出(zhuì)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
2、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
自由诵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
(板书)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依据: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晋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师过渡)是啊,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在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烛之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么劝说?
(明确):因为之前已经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三国的纠葛,所以学生会直接告诉秦王,之前晋国对秦国食言,点拨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晋君联合,想灭掉郑国,郑国派使者来说晋国的种种不是。那么自己会怎么想?肯定是挑拨离间,直接更见坚定自己与晋国的盟友关系,那么这样做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⑵那烛之武究竟怎么做才赢得了秦国的信任呢,请同学们齐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部分。给大家五分钟结合课下注释,画出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解决疑难):学生提问,老师点拨字词。
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你考虑这件事。
⑶讨论:
刚才通过串通文意了解到,烛之武也提到了晋国和秦国的过节,但是他是直接提出来的吗?那么之前烛之武还说什么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从文本谭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体分析: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他是郑国即将的拥有者。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晋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给对方增强国力。让秦伯这时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在用利益诱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过郑国呢,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还是放弃攻打郑国比较划算。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在提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用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成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烛之武,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只身赴敌营,面对大国之君,不卑不亢,从容辞令,强大的秦晋联盟在其如簧巧舌下,瓦解无存。烛氏凭伶牙俐齿,委婉入情,句句刺入秦伯的心窝,颇令同学们为之心折。趁兴致正浓,我将事先印好的《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的节选部分,发给大家。为激活气氛,我还模仿说书人口吻,朗声读道:
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飞乃厉声大喝日:“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日:“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日:“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慨,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目:“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逃奔。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人有诗赞日: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读过听过之后,学生中有人跃跃欲试:“我们也写幅联,写首诗。”一听学生有了反应,我趁热打铁:“杜甫曾云: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烛氏退敌,的确令人折服。作为后人,我们有些同学亦按捺不住诗兴,想有联颂曰,有诗赞日。可咱们会撰联写诗吗?其实,这有何难,学就是了。”于是我趁机将对联的基本常识介绍给了学生。由于积极性高涨,再加之我借助的是关于解缙的“门对千棵竹短无,家藏万卷书常有”的妙趣故事来讲析,大家听得异常认真。最后我说:“张翼德退曹军与烛之武退秦师,同是退敌,却各有巧妙不同。比较二者特点,请撰写个对比联。烛氏退敌,妙在三寸不烂之舌强过百万之师,咱也模仿《三国演义》赞张飞的模式,来个‘后人有诗赞曰’的形式。老师回去也写,咱们比比看好吗?”
每人一联一诗如数交上来后,果然不错。如:
张子璐:“智退秦师烛之武;勇吓曹贼张翼德。”
苗俣:“张翼德三声喝破怯人胆;烛之武数言扭转霸主心。”
侯玮辰:“张翼德怒吼退雄兵:烛之武妙论动君心。”
刘博:“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难。”
一联联都准确地抓住了二者退的特点,而且对仗工整。有些同学还真拿出了“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劲头来,为一个字的对仗工整苦锁眉头,搜肠刮肚。而诗昵,亦不乏佳作。
周维伊:“血腥滚滚卷土来,壮士巧言满胸怀。三言两语说君去。一场战事从此埋。”
杨夏:“秦晋围郑形势忧,只为晋侯报私仇。幸而郑有烛之武,退军不动一兵卒。”
侯玮辰:“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论利害。一语仿若锋利剑,割断两家百年缘。”
刘博:“临危受命身系国,孤身夜出见秦伯。晓以利害裂敌盟,巧舌不负众人托。”
当我把这些诗、对联读给同学们听的时候,博得了阵阵掌声。我说:“看看,你们自己写得的确令人刮目相看吧。后生可畏呀,我都羞于拿出拙作……”一语未毕,“老师别耍赖,昨天说了要比比。”我把自己的诗和对联拿了出来:
猛张飞长坂桥三声大喝退曹军,靠的是勇;
智之武汜南营一番妙语动秦师,凭的是谋。
后人有诗赞日: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争强好胜的学生们真的评头品足开了……
原本是一篇平常的文言文教学,我相机引入了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借二者相似点,引出了吟诗属对的学习,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又学到了诗歌知识。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了祖国语言的魅力。岂不一举几得。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八
《烛之武退秦师》被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章中国古代记叙散文部分,古代记叙散文则或是记叙古代各国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或是记叙杰出人物的英雄事迹,文章结构严谨,叙事委婉曲折。面向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本文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是叙事散文名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有助于提高同学的古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把握文章大意。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常识;(教学重点)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教学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4、能够学会抓住关键词,概述文章叙事脉络,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5、领略烛之武的才华和品德。
一、导入(2分钟)
二、文学常识(8分钟)
三、相关史实及背景介绍(15分钟)
四、初步感知课文(15分钟)
五、作业及五分钟机动时间
一、导入
去年红极一时的清宫剧《甄嬛传》同学们看过了吗?在最后一集的时候,已经成为皇帝的四阿哥弘历还是担心自己的皇位,不放心六阿哥。他当时是怎么跟太后说的,你们还记得吗?对,他用了《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来暗示。大家知道吗?这篇文章其实来自于《左传》。这本书记叙了春秋时期大量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烛之武退秦师》。在本文开始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基本文学常识。
二、文学常识
1、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记叙散文,那么什么是散文(体裁)呢?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文学体载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
2、中国古代散文可以分为哪几类呢?
先秦时期散文主要有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古代记叙散文源自于先秦历史散文,主要为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三类。《左传》是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是《资治通鉴》。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另一部《战国策》。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所著的《汉书》是断代史史书。
3、《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十三年》。那么《左传》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它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被称为“春秋三传”。
三、相关史实及背景介绍
同学们先齐声朗读一遍,疏通生字词,注意语气和停顿。(基本解决字词读音,停顿)
接下来,我请一位同学来讲讲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好,下面我们先从地图上分析一下当时各国之间的关系。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公子夷吾出逃,后以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派兵护送他回国并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没想到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就反悔了,拒绝割地。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文中提到的晋文公重耳曾在外流亡十九年,期间经过郑国,郑文公不太看得起他,所以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公元前632年,晋楚之间发生了一场城濮之战,楚军大败。晋文公一跃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地处两国之间,又因为曾经无礼于重耳,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人到晋国请罪求和。于是,晋与郑结盟,也就是郑国承认了晋国的霸主地位。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四、初步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先请全班齐声朗读。通过课前的预习,相信同学们对于本文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先从文章标题看起,烛之武退秦师,“退”是“使…退”的意思。全文也是围绕着这一“退”字展开的。下面,请同学们回答我几个问题,看看你们预习的怎么样。
1、烛之武是谁,他为什么要退秦师?
2、秦师有同伙吗?他们之间关系怎么样?
3、烛之武为什么不是选择退晋军而要退秦师?
4、烛之武是怎么退秦师的?有没有用什么计谋?
全文分为四段,每一段都十分简短,却意思非常清楚。你们能不能用更简短的话来概括每一段的大意?
五、作业
下节课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请同学们课后细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的字词,“之、以、于、焉”字,看看它们有几种意思。
六、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2、了解和欣赏古代记叙散文的叙事艺术;
(二)过程与方法
3、学生质疑,教师点拨法,解决文言文词句方面的知识;
4、反复朗读,体会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和叙事艺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5、以古鉴今,通过文章中分析各国攻伐与结盟关系的实质来反思当下。同时,从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教学层次设计
一、导入及回顾(5分钟)
二、文本分析(25分钟)
三、欣赏叙事艺术(10分钟)
四、五分钟机动时间及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介绍了本文的相关历史背景,对文章页有了大致了解。下面请同学们先朗读全文。上节课结束的时候,我要求你们找出古今异义的字词,我请同学来说说,找到了那些。好,看来大家课后还是看了书的。那么,看到课后习题二,解释这些词的意思。
行李、以为、夫人、去、东道主
二、文本分析
一)通过检查,发现同学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还不错,希望没有记住的同学在早自习的时候多花点时间记住。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本文。
第一自然段
(齐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注意断句。“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领读,齐读)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自然段
(齐读)“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第三自然段:教师重点分析烛之武退秦师这一段(齐读)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示弱。郑已经知道自己抵不过秦晋的军队,房地姿态,减轻秦伯的戒心)以退为攻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翻译)
(灭郑对秦国没有好处,即使因一时意气灭亡了郑国,也难以维持在郑国的统治)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翻译)
(铺陈利弊,灭郑国除了对秦国没有意义之外,相反会带来不利,会增加晋国的实力。会使自己在与晋国的较量中居于不利地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进一步陈述了留郑的有利,将利害关系展现在秦穆公面前,让他知道是否该选择攻打郑国。)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分化瓦解。若只是铺陈利弊,让秦国考虑退兵,秦穆公或许会考虑到与郑国的同盟关系,不好独自先退兵,但是,烛之武重提晋文公背信弃义之事,使秦穆公减少了对维持同盟关系的顾忌,同时考虑同盟的可信度。)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翻译)
(从根本上说明郑国灭亡后,秦国也会深受其害,秦国帮助晋国攻打郑国,只不过是帮晋国增加领土,这是烛之武谁退秦师的最关键的一点,仔细为秦穆公分析当前的局势,让他明白秦,晋,郑三国所处的地位与利害关系。)
阙秦以利晋,为君图之。
(烛之武说动秦穆公之后,并不是直接请求秦穆公退兵,“为君图之”是让秦穆公仔细考虑,但其实结果已经知晓,烛之武用这种方法维护了秦穆公作为君主的决断权,不会让别人以为是烛之武让秦伯退军,秦伯就听从,而是在陈说利弊后,由秦穆公自己做出决定。)
烛之武请求敌国退军但又不失其气势,以退为进,层层推进,不是一味的请求退军,而是站在秦国利害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劝说,并援古例今,全方位的考虑各方面的情况。
第四自然段
(齐读)“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翻译)“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提问:晋军为什么没有追击秦军?
明确:从仁、智、武三个方面考虑。
(齐读课文)我们已经将全文过了一边,请问同学还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举手提问。
二)、总结:
1、重点虚词
“之”字的用法。
1)代词,在句中做定语或宾语。例:许之
2)连词。○1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例:寡人之过也○2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主谓结构变成偏正结构,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或状语。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了解了“之”的用法后,我希望同学能真正理解。
提问:请同学找出文章中的“之”字,并判断属于哪一种用法。
(作代词:1.许之;2.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为君图之。4.杨孙戍之。5.子犯请击之。6.亦去之。7.何厌之有(注意:这里是做代词,复指“有”前面的宾语。
“的”:1.寡人之过也。2.因人之力而敝之
取消句子独立性:1.臣之壮也。2,邻之厚,君之薄也。3.行李之往来4.君之所知也)
(第二个重要的是“以”字的用法,“以”在文中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字的用法。
1)介词,表原因,相当于“因”“因为”
2)介词,“用”“拿”,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
3)连词,连接两种行为,表示前后关系。
4)(下面,请同学根据讲解,判断下面“以”字属于那种用法)
以其无礼于晋。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不武。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
(○1.属于第一种用法○2○3属于第二种用法.○4○.5属于第三种用法)
“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于”字用法
1)表处所、时间
2)介绍涉及的对象。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2、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1.烛之武退秦师(使退)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3.阙秦以利晋(使获利)
2)名词用作动词
1.晋军函陵(驻扎)
2.越国以鄙远(边邑,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3.既东封郑(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使动用法)
3)形容词用作动词
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薄弱)
(了解了一些词语的用法之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文的一个特殊句式,这个句子在多文言文中都会出现,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3、特殊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何”是有的宾语,“之”在这里作代词,复指“有”的宾语,同样用法有我们在初中学过的“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欣赏叙事艺术,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经过我们对《烛之武退秦师》这一文的详细解读,请同学归纳一下本文采用了那些技巧:
1.用人物对话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呈现故事发展矛盾。
有郑文公与烛之武的对话,有烛之武与秦穆公的对话。烛之武对郑文公的话里有话;对秦穆公说的话,完全看到了秦、晋间的矛盾,看到围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所以能打动秦穆公。最后写子犯请击秦军,晋文公不同意,这里预伏后来的秦晋殽之战。本文中的故事是发生在秦晋围攻郑国的紧张气氛下,通过佚之狐之言引出烛之武出场。烛之武与郑伯的一段对话既可以看出烛之武曾经怀才不遇的悲愤,也可以看出面对国难时,烛之武不计前嫌,为国效力。烛之武说秦穆公这一段更是通过烛之武的言辞,讲故事发展推向高潮,并同时铺陈出了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攻交伐谋的本质。
2.叙事精炼,语言简洁。
烛之武如何说服秦伯是文章的主体,因此,文章着重对此进行了描写。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虽然只有短短百字左右,但是,却将秦,晋,郑三国利害关系分析的非常明朗,并且抓住人物的心理,叙事有理有据,非常全面。
例如其他的叙事技巧:伏笔,照应等,并举例论证相关观点。重要的是同学自己根据文章进行的有依据的分析。
四、作业
假如晋国单独对郑出兵,郑伯要你去说服晋侯,你会怎么说?就此写一段劝说词。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九
1、基础培养目标:理解古文的字词句。
2、思想培养目标: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说话技巧。
1、通过全文体会社交的技巧性以及说话的逻辑性。
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词类活用。
1、本文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对往后文言文的学习有极大影响。一开始可以先引入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接着开始讲解课文大意,让学生对课文有总体的掌握。
2、首篇古文,应该注重字词句讲解,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奠定基础。
3、本文逻辑性比较强,充分体现口才能力。通过学习课文,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口才技能。课堂上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加深对课文理解。
1、对照译文通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2、复习第一课时学习的课文,自己翻译学过的部分,第二课时的时候检查。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中已经学过《曹刿论战》了,问学生是否记得出处。学生答出自《左传》。继而说明今天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也是出自《左传》。有关《左传》的内容,请同学们先看课文注释①。
接着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有愧于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国呢?秦晋历史上合作关系一直很好;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也要争夺霸权,于是秦晋联合也就成了必然了。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以晋国为主的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就想到了当时的大国,也就是秦国。
下面我们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
二、请同学集体先读一遍课文。要注意下面这些字词的读音。有些是古今读音不同,有些是不常用。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
亡郑以陪(bèi)邻共(gōng)其乏困阙(quē)秦
秦伯说(yuè)逢(páng)孙
三、讲解课文
1、下面来看看课文。同学们先听老师读第一段,并思考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
第一段(秦晋围郑)
哪个同学来回答一下: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
第一句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侯,就是晋文公,秦伯就是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因为。其,代词,代指郑国。礼,礼节。贰,从属二主。“无礼于晋”是倒装句,应该是,于晋无礼。这就是状语后置句。同理,那“贰于楚”是什么结构呢?这个也是状语后置句。哪位同学来翻译一下: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没有用礼节对待晋国,而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晋军驻军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在这个危急的关头,郑国怎么办呢?老师带领同学来看第二段。让同学们集体读第二段。
2、第二段(临危受命)
师:同学们,这一段注意讲的是什么呢?
生: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让他去见秦君,希望他能说服秦伯退兵。
第一句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郑国的大夫。郑伯,郑国国君。若,假如。使,派遣。见,拜见。用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来说,佚之狐是(伯乐),而烛之武是(千里马)。大家翻译: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假如派遣烛之武拜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这里的“师必退”说明了佚之狐对烛之武怎样?非常了解和信任。这也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公从之。从,应该,同意。郑伯同意了。
③(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辞,推辞。师:烛之武的态度是怎样的?生:推辞。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已,同“矣”,意思就是这两个字的音和义是一样的,都是语气词。我请一位同学来翻译,谁来: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烛之武觉得怀才不遇,心里有埋怨。)
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是,代词,代替前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而,连词,表顺承,才。是也,这是一个判断句。过,过错。翻译: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师: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他是降低的身份责怪自己,勇于承认错误,态度诚恳,然后告诉他应以国家为重。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师:这里说明烛之武是怎样的人?
生:国家危难的时候烛之武不顾私人恩怨,勇于为国家贡献自己。
3、第三段(说退秦师)
(1)、大家先朗读第三段,说出大概段意,并给本段划分层次。(分段有利于理解段意,理清层次)
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有一百多个字,一节紧扣一节,层层深入。大家先来划分层次。(划分层次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结构,体会烛之武的说话技巧。)可分四层:(教师可以边划分边讲解课文)
(1)“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态度诚恳,动之以情。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这个事实。
(2)接着进入字词句讲解。
①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侧面写出烛之武的英勇表现。
②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已经。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而,顺承,来。以,介词,拿、用。与上面哪个句子相似?无礼于晋。是什么结构的?状语后置句。执事,对方的尊称。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请一位同学翻译该句子: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越,越过。以,介词,把。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焉,为什么。翻译: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放弃。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同“供”其,代词,出使的人。乏困,缺少的东西。哪个同学来翻译一下?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恩,翻译得好。
⑥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为,给予。赐,恩惠。许,答应。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晋惠公在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⑥夫晋,何厌之有?夫,句首语气词。和,什么。厌,通“餍”,满足。语序应该是,有何厌。宾语前置。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哪个同学翻译这句?
⑦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已经向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边扩大它的边界。阙,侵损。焉,哪里。之,代词,指土地。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
⑧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以,顺承,可译而。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⑨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痛“悦”。戍戍守。之,郑国。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3)老师带领学生返回学习这一段,分析烛之武的说辞,结合晋、秦、郑地势图,分小组合作,讨论烛之武的论辩艺术。这样可以更加清晰明了交谈的程序。
a、说理的逻辑结构:坦言灭亡→亡郑于秦无益→亡郑利晋→赐晋无利→阙秦利晋
b、从哪些角度进行说理:
正面说理: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
反面说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史实说理: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
c、用了哪些策略:
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敢以烦执事。
利益引诱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离间计: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
4、第四段(迫晋退兵)
①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请,请求(请求允许我做某事)。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因,依靠。敝,损害。任,仁义。与,同盟者。知,通“智”。易,代替。武,武德。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
5、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诵读,加深印象。接着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类总结的字词句用法。分类如下:
(1)重要实词:
①贰:从属二主②鄙:边远的地③许:赞同④微,如果没有。⑤陪,增加。⑥阙:侵损,削减。
(2)虚词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3)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4)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5)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6)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6、完成课后作业。老师可以用提问学生或者集体讨论的方式完成。
7、结语
回去自己再总结课文重点字词句的用法,自己归类,加深记忆。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口才技能。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篇十
1、掌握文章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理解并学习烛之武的论辩艺术。
3、学习作者的叙事艺术。
1、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理清文章的脉络。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烛之武的论辩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研究性学习法
板书安排:
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围郑
烛之武临危受命许之
示之以弱
退晓之以害大智大勇(形象)
烛之武说服秦伯动之以利
挑之以隙
郑国转危为安
伏笔与照应波澜起伏详略得当
1、泛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停顿)
4、教师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进一步熟悉课文。
昨天,同学们已经跟着我把《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梳理了一遍,上节课我们已经明确学习古文的意义何在,那就是:
1、学语言:中国的古代典籍是我们古老文化的载体,要想将我们的文明传承下去,就要更好地读古书,学习古代汉语。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障碍,常常也是因为不懂其中一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因此,只有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才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2、学智慧:当战争一触即发之际,一位老翁竟能以言辞退却敌兵,战争的风云消弭于无形,干戈化为玉帛。这除了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之外是无法办到的。这样的智慧应当是我们学习古文的精神精髓。
3、学写作:大家看这篇课文,不足600字的短文,却将战事、人物刻画得如此生动,情节曲折、层次井然,这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写作的地方。
那么,明确了这三个学习古文的目的之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春秋时代,去感受古人的风采!
第1段
(1)学生齐读第1段,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段段落大意。
明确:秦晋围郑
引导学生串析本段:同时画出《秦晋地理形势图》,介绍相关知识点:春秋时期,秦国(今陕西、甘肃),晋国(山西)是两个大国,成语有秦晋之好。楚国(今湖南、湖北)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大国,而郑国(今河南新郑)则是一个中等国家,国力一般,但其占据的却是中国的中心地带,所以诸强国都虎视眈眈地盯着郑国,所以郑国只能依靠、依附于某个大国来保证自己的安全,但是哪个强国都不肯放过它,所以经常遭遇机。那么“贰于楚也”的罪名便成为讨伐的理由。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用短语概括本段内容。(教师点拨,明确:烛之武临危受命)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刻画了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③公曰:“……”许之。郑伯的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他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用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体现了他善于做思想工作;烛之武应允只身去见秦伯,也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学智慧:郑伯勇于责己的态度消除了烛之武的怨气,应该学习郑伯的驭人之术。
第3段
(1)教师范读本段。(学生细细品味烛之武的形象及其高超的游说技巧)
(2)学生用短语概括本段内容。(教师明确:烛之武说退秦师)
①“秦晋围郑……敢以烦执事”引导学生明白,示之以弱,减轻敌方的防范心理。
②“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引导学生看地图,加深理解,为什么说是“越国以鄙远”,秦郑之间有许多小国,还有周王室的间隔,所以是跨国来管理远方的边邑,其难可知。晓之以害,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获得秦伯的信任。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引导学生看地图,由于秦国和东方齐国的交往要从郑国经过,所以郑国是“东道主”。动之以利,利益的诱惑,减弱、消减其攻打郑国的决心。
④“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唯君图之。”以秦晋之间过往的矛盾作为突破口,挑之以隙,挑拨秦晋间的矛盾,瓦解其联盟。引导学生看地图加深理解,秦国与晋国接壤,在晋国的西边,晋“欲肆其西封”,必然损害秦国的利益。
(3)学生根据烛之武的语言,归纳其人物形象。(教师明确:大智大勇)
(4)学智慧:面对强敌,烛之武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示了他的论辩艺术与外教才能,以及他对局势全面而透彻的分析智慧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第4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用短语概括本段段意。(教师明确:郑国转危为安)
(3)学智慧:晋文公的理智,群情激愤时的隐忍使得郑国转危为安。
(1)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讨论时间)
教师明确:①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故事情节完整,层次井然。
②波澜迭起,曲折有致。
秦晋围郑(急)烛之武推辞(急)深入敌营(急)子犯击之(急)
佚之狐推荐(缓)郑伯自责(缓)说敌成功(缓)晋侯阻止(缓)
(2)启发学生本文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并讨论)
教师明确:①伏笔与照应:“以其无礼于晋”为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秦、晋虽是联合行为,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②详略得当:集中笔墨写其说辞而略写其他方面,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略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