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目中的小学作文300字 心目中的小学作文250个字(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目中的小学作文300字 心目中的小学作文250个字篇一
我心目中的孔子 初一(2)班 刘侨侨 —— sishup1978 —— 我是子萱孔子的故乡在鲁国。鲁国的陬邑有一座尼丘山,这里有一个背靠尼丘山的村庄——鲁源村。公元前551年,孔子在此诞生。
孔子的父亲去世时,孔子年仅三岁,那时他并不懂事,但当孔子的母亲离世时,他已经17岁了。他十分孝顺,为母亲守了三年的孝。正是因为他自己很孝顺,所以在他作为老师时,也提倡孝道。
公元前522年,在一个名叫杏坛的地方,鲁国的平民百姓第一次有机会接受教育,而这个传授知识的人,就是孔子。在他的教学生涯中,有弟子三千,其中有72贤士。
后来,鲁国开始战乱。孔子想劝说各国以仁待人,便在自己55岁时开始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周游列国讲学。
孔子游历过很多国家,但他的辛苦没有得到回报,没有一个君王接受他的建议。但他没有放弃,还在继续讲学,在前往楚国的路上,他们遭到了乱兵的堵截,足足断粮7天,但孔子仍然坚持讲学,体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人以德服人的向往。
公元前484年,孔子在历时14年的周游列国之行后回到了故乡。这时,他已步入晚年,没有精力去劝说国王以仁治国了。他开始整理自己的书籍和周游列国时搜集的诗歌。《春秋》《诗经》都是孔子整理编写而成的。
在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言行写进了《论语》,而《论语》里出现最多的一个字是“仁”。《论语》表达了孔子的主张,它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孔子是中国文明的代表,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把孔子的思想传承下去,让它继续为祖国添光彩。
心目中的小学作文300字 心目中的小学作文250个字篇二
你是一支在黑暗残衰王国中孤独燃烧的蜡烛,以你的星星之火,燎亮了历史之原,更燎亮了后世万代的心。
夫子之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的思想,古朴而深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夫子的思想本色,夫子“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被尊为“万世师表”。在我心中,夫子似乎总被一圈耀眼的光环所笼罩,一提起夫子,好像都是那些耐人寻味的“之乎者也”,而当我静心走近孔子时,却惊讶地发现——“此间别有天地”。
命途多舛,时运不济。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失母,周游列国十三年,却未求得一纸委任状,人到垂暮之时,他的儿子和最心爱的弟子颜回也先他而去。
生命的.打击接踵而至,他在七十三年的生命历程中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我总是想当然地以为,孔子在即将离世之际会说出“也无风雨也无晴”之类的老者之语,而他却在弟子子贡来看他时道出了“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的感慨,在这十二字背后,又有谁能理解孔子的寂寞与无奈……是呀,哲人萎乎,但哲人的心,一生都是火热而激情的!
道路的曲折无法扭曲正直的心灵,黑暗的长夜无法抗拒黎明的到来。面对人生的磨难与瓶颈,孔子的态度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好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鲍鹏山先生说,“痴”分两种,一因情深,一因智浅。而孔子当然属于前者!
情不知从何而起,一往情深。孔子对他的“道”有着炽烈的情感,甚至到了执拗的地步,所以,他可以为自己的内心付出自己的生命。这,便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力量之源!
孔子一路走过,留给我的,不仅仅是思想,更多的,是思考。在孔子的激励下,我会奋然前行,向至真至远的人生顶峰昂首迈进!
心目中的小学作文300字 心目中的小学作文250个字篇三
我的心里,一直有个“雷锋”的画像。他只是个普通的人,他只是一身朴素的装扮,可却有雷锋的心灵。
记得那是一个春风送暖,杨柳拂面的三月,我正去上补习班。在车上,车厢摇摇晃晃的,我不时的看着外面的景色,想起了我上幼儿园时的情景。过了一站,上来了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司机见了,对大家说:“谁给这位老奶奶让个座?”这时,我准备说:“老奶奶您坐这吧!”可是,已经有一位叔叔比我抢先了,他说:“这位老奶奶,您坐我这吧!”
“这怎么能行,还是你坐吧,我站在这。”老奶奶说。
那位叔叔让了好一番,老奶奶才肯坐下。
老奶奶还说:“真是一个好人啊,谢谢你,小伙子。”那位叔叔谦虚的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要是换成别人,也会这么做。”这样的一番情景,被我看在眼里。
又过了两站,我下车了,正好那位叔叔也下车了。一转眼,那位叔叔跑的无影无踪,我找了好长一些时间才找到他。原来,他是去扶一位老大爷过马路了。
那这一幕,令我记忆深刻,无法忘记。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正如《雷锋日记》这首歌的歌词:“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
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我心想:“这位叔叔 真是一位活雷锋,看来我以后要向这位叔叔学习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