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回家的路 散文(二十二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回家的路 散文篇一
回家的路,在夜色下显得有些漫长。凛冽的西北风夹杂着雨雪,打眯了人的眼睛。
急剧的降温让这个城市原有的温馨变得有些冷漠……就连那色彩斑斓的霓虹灯也失去了往日的温柔。
踩着满地落叶,听不到叶子在脚下的呻吟,这条被黄色铺满的甬路在今夜显得那么落寞而悠远。
眼睛不知道是被雪水还是泪水打湿模糊一片……
撑着一把雨伞,孤独、寂寞被夜色拉伸,放大……
走在被寒冷铺满的大街上,思绪被寒冷的利刃切割成一段一段。季节的风铃在岁月的窗口发出叮咚咚的声响,清冷的月光摇曳着我情愫的叶片,被时光拉伸的身影游走在时空隧道,遐思在夜色下越飞越远……
遐思漫无边际的遨游,被切成一段段的思绪碎片在眼前拼凑完整:儿时的记忆总是在这个时候异常的清晰。
也是这样季节,也是这样的夜晚。潇潇秋雨并没有让我躲在温暖的家里。雪水夹杂着雨水会令我们兴奋。偷偷地从家里逃出,约上几个小伙伴借着昏暗的路灯,兴高采烈地踩着满地落叶……
大多时候会在晴朗的夜晚,在路灯下跳皮筋。歌声会随着腿的节奏飘向远方!呼出的白色气体让我们的帽子上睫毛上都成长了白胡子。小伙伴们对视一下不由得笑弯了了腰,经常在这个时候喊一声“休假”最喜欢喊“休假”了。可以和大家说笑一回,可以借此机会休息一下,不然乐得找不着北的时候,就容易出错,那样就轮到别人跳了。
跳到兴起的时候,最不想听的就是妈妈喊回家,回家是多少人的梦想,回家是多少游子的祈盼,可是那会儿,回家这个充满爱意的呼唤却是那么的刺耳,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妈妈的声音——回家!
每次都是悻悻地不情愿地和小伙伴告别,赌着气把嘴撅得老高。泪水会涓涓地流淌,被妈妈温暖的大手牵着——回家!
回家,是那个时候最不愿意听的名词,我多希望疯玩一个晚上……
疯玩一个晚上的愿望始终没能实现,喜欢和小伙伴们玩耍喜欢在外面挨冻,更喜欢在夜色下踩着自己或者别人的影子。
那个时候很喜欢听妈妈讲故事,喜欢在妈妈的故事中进入梦乡!妈妈最喜欢给我讲的就是冻死人的故事: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寒冬腊月的东北,一个小媳妇要回娘家。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丈夫将她送出家门,说好了晚上掌灯的时候回来。丈夫早早地就来到村前的老榆树下等他的媳妇,等啊,等……始终没有等到。就顺着小路去迎接她,走着走着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个跟头,翻身起来发现绊他的是一个人,是一个被雪掩埋的人。他首先发现了一只鞋,一只他熟悉的鞋,那是他媳妇的鞋。于是拼命的挖,将他的媳妇挖出,当他把媳妇抱在怀里,早已冻死的媳妇微笑地望着他……
妈妈总会说:“冻死的人是微笑的!”每次听到这个故事我常常被吓得赶紧蒙上被子闭上眼睛,然后透过被子的缝隙遥望星空,祈祷我不会被冻死……
然而,第二天就把会被冻死的故事忘得一干二净,接着和小伙伴们疯……
妈妈还会讲寒号鸟的故事:寒号鸟每天都在树上唱歌,看着别人垒窝,它说:“不忙不忙,今天不垒,明天赶趟。”明天到了它还说同样的话。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终于有一天被冻死了……
还是被寒号鸟的故事吓到了,自己不能疯玩了,得多学些知识了,给自己垒窝了。
就这样美丽的梦幻般的童年与我作别……
不做寒号鸟,就做雄鹰。寒号鸟没做成,雄鹰也没做成,我成了平庸的人。在这样清冷的夜晚,回忆起美丽的童年……
在寒冷和记忆中,走在回家的路上。
回家的路
温馨的周末,被昨夜的雨雪搅得浑浑噩噩。凛冽的西北风无情地横扫着落叶……
躲在还算温暖的家里,一股莫名的冷袭上心头。
刚才的电视影像还在脑海里回放,播音员的呼唤声还在震撼着心房。回家的路,是多么的漫长,回家的路,有些凄凉……
打拐硕果累累,打拐让多少儿童脱离了苦海。然而,被拐的儿童却找不到回家的路。家,在哪里?
一个八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被拐卖八个月。也许刚刚出生就远离父母,在火车中开始了她的人生旅途。还算幸运,被解救。敬老院成了她的新家。
家是母亲温柔的目光,家是母亲低声的呢喃。被安置在敬老院的她拒绝陌生人。八个月大的婴儿本应该在母亲的怀抱里,母亲的臂弯才是她温馨的港湾。可是,人贩子却让她和家咫尺天涯……
痛恨人贩子的同时,有一个问题令我们思考!难道解救了就万事大吉?送进了敬老院、孤儿院就万事皆休。孩子是需要在父母身边,在父母身边才能健康得成长。
记得,二战的时候,希特勒突发奇想,为了培养德国最强的一代,将最好的基因遗传下去。将优秀的父母生出的孩子集中在一个福利院里,请高级人才加以培养。缺少家的温暖,没有母爱父爱的孩子。没有按着希特勒的设想那样成为天才,而是大多数成了弱智。
还记得看过一部电视剧《兄弟》,说得是一对双胞胎的故事。贫困潦倒的家,第三胎却生出一对双胞胎。本应该皆大欢喜的事,却让母亲犯了难。权衡利弊,不能让两个都饿死。将其中一个送给为她接生的护士长。
孩子的父亲知道此事后,吵着闹着去要人。当走进首长的家门,看着襁褓里的儿子。白胖胖的小脸和家里的儿子成了鲜明的对比。临走之时,当听着护士长告诉他什么时间给孩子喂奶,什么时间给孩子喂水。他有尿了是什么表情,他热了会是怎样的哭闹!如果发烧了用什么药……还把一大堆的婴儿用品让他带上。
当他接过护士长连夜给孩子编织的毛衣时,一个主意在心中酝酿。他没有接走儿子,他感觉儿子留给护士长更好。
也许,这是个艰难的抉择,也许,再贫困也不能将孩子送人……
被拐的儿童和送人截然不同,也许,养父母那是他没找到家前的最好归宿。将来找到了亲生父母,两家因孩子而成了一家人。
也许,找人收养更好!找个经济条件好的,有爱心的父母将这些孩子培养成人。
播音员念着她们的号码,读着他们的新名字。一张张既可爱又有些惊慌的小脸,出现在银屏前。家,成了一种渴望,回家的路,成了艰难的跋涉。
真心企盼这些孩子有个好的归宿,尽快回到父母的羽翼下……
回家的路,在这个寒冷的周六显得凄凉而漫长……
回家的路 散文篇二
望乡千里回家路,佳节惹来追忆侵。白雪结晶明月夜,暗风吹奏恋人琴。
大寒难阻归根念,冰冻无妨故里寻。此刻飞翔成美梦,穹天鉴我挚真心。
一场极寒,一场冬雪,大半中国,感受冰封。雪过天晴,圆月当空,气温峻冷。眼见里,春节愈发临近,雾霾许被冻结于河湖,冷藏于泥土。天蓝了许多,也明亮了许多。
空气里弥漫着年的气息,渐次收拢,一点点变浓。高速路隆隆车声,新闻里春运潮涌,交谈里互问归程。回家,让在外游历打拼,形形色色客居的人儿,早早萌生了思归之心,念亲之情。
求知的莘莘学子,新历年一过,陆陆续续开始放假,绝大部分已经赶回了或近或远的家。而中小学生,也都开始了寒假,城市开始稍微宽松一些,车子不那么拥挤了。
苏州和江南的其他城市一样,被极寒席卷裹挟着,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今日,新闻说广州也扬起了漫天雪花。太多生来就没亲身见过雪花的年轻人和孩子们,欢快又欣喜地冲出房子,和这自然造化的精灵来个亲密接触。苏州和上海的雪,存不住,已经渗入泥土,融进大地。倒是浙江中部的雪比较大,覆满了山川田野,村庄和城市,给人间带来了更多的天真烂漫和纯美曼妙。
我早已经习惯了分别分离,在外漂泊的这十多个年头,算算应该有上百次的回家离家了。大小子,从无知天真的幼稚园,长成了十八岁的青年。二小子,来到这个人世间,也已四岁多,几乎就是哥哥的翻版。孩子们的妈妈,我的妻子,也在日夜操劳里,渐渐苍老了容颜。有时候,便感觉亏欠妻和孩子们的太多太多。
电话里,得知老家的县城更冷。很多人家自来水管被冻住,我家的下水管也如此。好在妻经验丰富,提前将自来水龙头一直滴流着,这样用水才得到保证。我的二小子这几天病毒性感冒发着烧,妻对小家伙采用物理按摩疗法,辅以口服小药治疗。就这样和病毒抗争着,已经整整五天。我在苏州城牵挂和担心着,几分焦虑,几分愧疚。一日好几个电话,只能解我片刻的担忧。我和妻相互鼓励、安慰,寻找心灵的慰藉和支撑。我知道,她太过辛苦与伟大。我愈发体会到,母亲这个称谓,是这世间最美的词语。
在我再次提笔续写这篇文字的时候,二小子已经又开始欢快地玩耍,并驱赶走了病菌。
我的思绪飞向了从前……
2003年春节,正月尚未过完,我跟着四叔家的小妹,第一次来到苏州。从而开始了我的漂泊生涯。对于家,我有更深的理解和。对于故乡,我更有着切切的眷恋。
2003至2004年,是我北上邯郸的头一年。那年我经历了史上最可怕的非典禁锢,夏天遇见了罕见的暴雨淹城。年底春节日益临近,通过各种手段,连黄牛都找遍了,愣是没能买到返家的火车票。看着车站拥挤如潮的客流,新闻里要被挤爆的列车,我放弃了回家过年的念头。同事小白盛情邀请,到他家去。年三十的午餐,小白家准备得特别丰盛。他们家人的笑脸,印在我的心里,那份热情坦诚,就和亲人一般。但在那时那刻,我的心早已经不在我的身体里,它飞回了千里之外的家,飞回了妻儿父母兄弟、父老乡亲故土身边。再喷香美味的好酒好菜,于我,都味同嚼蜡。就在除夕夜幕袭来,家家鞭炮齐鸣的孤独里,我匆匆奔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列车上,一整节车厢,只有2个人。空荡荡的列车,孤零零地飞驰在大地黝黑的怀抱,随着新年的步步临近,慢慢靠拢了我的徐州的家乡。那一个除夕夜,我想了很多,又似乎非常宁静和安逸。我根本就没有睡过,或者说是迷迷糊糊,朦朦胧胧,似睡仍醒。头脑里闪过无数的影像,我在一点点接近属于故乡的地方。那夜于我,这辈子是再不能忘却的。
天亮的时候,已经是新一年的春节了,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妻和大小子在焦急地盼望着我的归来。大年初一早晨的县城街道不见几个人,只听见阵阵鞭炮的催促声。几个为着多赚些钱不愿在家安逸过节的三轮车停在火车站出口,与他们眼神的碰撞里,可以感觉到他们对每个客人的期待。熟悉的乡音,热切的招呼,让我一瞬间感受到了家乡的亲切。千里万里,总是留恋故乡的声音。
待我敲开自家的房门,妻正站在我的眼前,热切地望着我。而6岁大的儿子,怯怯地拉着妻的衣襟,有些陌生又稚真地喊着爸爸。一种莫名的情愫涌上了我的眼睛,我一把抱起了儿子,的,愧疚的东西模糊了我的世界。
妻已经准备好了热腾腾的饺子。吃罢,我们简单收拾下行李被褥,叫了先前预定好的三轮车,赶往回老家乡村的中巴车站台,继续奔回父母兄弟所在的老家。这一年,是爷爷离开我们的第四个春节,四个叔伯家都贴了喜庆的春联,挂了红灯笼。小弟也从义乌回来,二弟一家三口也在年前赶回了老家,一大家人又团聚了。父亲母亲欣喜写在脸上。二老忙前忙后,埋锅造饭,准备了特别丰盛,非常地道生香的一大桌子菜肴。虽然我们一家人都不胜酒力,父亲还是买了一瓶上好的红酒。两个孩子都喝高了。
而2008年春节前夕,那场暴雪挟裹着骇人的冷酷,将很多无法抹去的记忆写成历史。今年这个冰雪飞舞的寒冬,再次勾起了我的这段回忆。
那时候,我还和小弟在同一个厂里。新历1月26日,漫天雪花飞舞,极端寒流飞至,一夜之间,整个世界被白色覆盖。以前的苏州是极难遇见积雪的,冬天偶尔飘两场小雪,也因为地面温度高而极快融化。那场持续的冰冻,中国南方10多个省受灾。处于长江下游的江苏,是东区南北的分界,受到的灾害,却算是小的了。春节记得是2月上旬,回家的汽车票很难预定到了。艰难的路况,让很多加班汽车望而却步。腊月29日,好不容易联系上一辆开往宿迁的汽车,车票已经是平时的两倍还多。积雪大部分尚未消融,天气还是不能确定好转。早晨天没亮车子就出发了。我坐在大巴车里,祈祷着一路能够平平安安,就算车子再慢,只要在除夕夜前回到家就好。汽车无法上高速,就在普通公路行驶,沿着常熟张家港驶往江阴。过了长江后,仍然一路乡村公路,颠颠簸簸,好不容易捱过了扬州。京沪高速路上,北去的车子依然长龙几十公里,那阵势光听听就有些恐怖。好在扬州过后,司机拐上了一个省级公路,车子相对少一些,太阳也若隐若现挂在当空偏南方向。我在惴惴不安里迷糊了两小觉,汽车穿过洪泽、泗洪、泗阳,渐渐靠近了宿迁市。终于在下午16:00左右,汽车到达终点站。我赶紧小跑着采购去往新沂的车票,这里距家还有70多公里,已经很近了。当夜幕深沉,华灯点亮家乡的小城时,我又一次安全回到了家中。
近几年,随着公路网建设的四通八达,加之高铁动车公路网建设的加快完善,回家的路逐渐好转宽松起来。江苏境内的公路客运,各级政府和交运部门都高度重视,所以我已经好几年都不再担心回家的行程。只需提前12天,随时就能购买到回家的车票。只要天气不是非常恶劣,这回家的千里路,根本就算不上事了。
电脑或打开,每天就可以用微信、电脑与妻和二小子视频电话,看见他们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举手抬足都能尽收眼底。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天涯咫尺,正在变成现实。
但是,春节的归家,妻儿的依恋,父母的期盼,故乡的呼唤,那就是一方水土的眷念。就像海外的游子,无论他乡异国多么富足与美好,每每内心都怀有对祖国的深深依恋。
我的心,此刻正飞翔在千里回家的路途上。这夜,我梦见,自己飞到了妻和孩子们身边……
回家的路 散文篇三
已是礼拜四的最后一节夜自修,再过一个礼拜,就将迈进暑假的大门,每个人的脸上都显露出激动的神情,唯独他。也许是从前一天莫名其妙的头痛开始,他就无论如何也激动不起来,再过一个礼拜,教室里的一部分人就要面临弹性学制提前毕业了。他心里清楚,两年来风风雨雨一路走来的这个班级就要散了,甚至说是残缺不全了,能够留下来的,唯独是最后几天相处的记忆罢了。
他沉沉地趴在桌子上,头更痛了,发烧引起的头痛和无力感让他心情极度烦躁,医务室的药一直在吃,可就是毫无作用。可他心里清楚,班里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因此请假回家,但是他不行,就算撑也要撑到明天下午放学回家。此时,他被教室后面刺耳的吵闹声叫醒了,几个极不安分的人如同“大闹天宫”,与前排认真复习备考的人完全天差地别。他抬起沉重的脑袋向讲台桌上望了望,
上面本应该是班主任坐镇的,可是因为一个紧急会议恰巧不在。
巨大的疲惫感使他在这段时间里丧失了一种叫责任感的东西,心想着那几个“孙猴子”会渐渐恢复平静的。又一次,他重新趴到了课桌上,背后传来了一阵高过一阵的刺耳嘈杂声,持续地刺激着他的神经,甚至前排认真复习的人也跟着“喝彩”,恍惚之中,他并不想知道他们因为什么突然这般兴奋激动,只是像是在开派对一般吵闹。他的头,因此而愈加疼痛,忍了好一会儿,他才似乎想到了什么,拖着沉重的身体平静地走到门口,这举动似乎并未引起任何人的关注,只等他在生了锈的铁门上重重地叩击了三下,仿佛是在击鼓鸣冤,但却有说不出的“冤屈”。一切在瞬间恢复了平静,所有人,吵闹的,复习的,都在一瞬间注视着他一个人,六十多双眼睛让他心跳加速,头痛、无力瞬间消失了,昏沉沉的大脑也变得无比清醒,他向前走了几步,站在了讲台桌前,他并不去责骂某些人,只是在突然间说出了心中的这样一段话:
“知道——为什么我不来管一些人吗?因为,我知道——我们中的一些人就要离开这个班级了!我想能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可是——你们却留给了我们什么呢?”第一个字刚说出口时他就已经双眼模糊了,直到看不清每一个人的脸,他本不善于表达情感,更不善于把这种情感一字一句讲出来,当着这么多人。可是他没想到,当这种情感像潮水般涌来时,竟会如海啸般强烈,直到他忍不住径直走出了教室,身后留下的是无边的寂静。
路过窗边时,他不得不停住了,笔直地站在窗外,他本想找个地方静一静,却因为一句话而停下。
“留什么留!”那人的声音几乎是在自言自语,但充满了不屑,又被他听到了。
“你说什么?”他平静地问道。
“我说有什么好留的!”那人回道。
“难道咱们班六十多个人就没什么好留下的吗?”他几乎快要吼出来了,他从未这么理直气壮过,郑重其事过。
“那你想怎样?”那人依然是不以为然。
“不想怎样!”他终于是吼了出来。
“那你还说什么?”那人加重语气。
“你可以不珍重这段记忆——我告诉你——我一辈子珍重!”他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吼了出来,
一种前所未有过的气愤涌上心头。
那人沉默不语,他也转身向楼梯口走去。
一楼,心中无比气愤;二楼,又感到内心深处无比痛苦;三楼时,他已是流流满面;四楼,他坐在
一节台阶上开始失声痛哭。此时此刻,他不想任何事,任何人,唯一想做的只是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愤怒、委屈、痛苦……直到泪水枯竭……
这种伤心,是他继爷爷去世之后最伤心的一次。
忽然,耳边响起了上楼时的声响,他擦了一把眼泪,抽噎着逃到了昏暗的四楼走廊边,伏在围栏上,面对的是漆黑的夜,他感觉,脚步声在离他不远处停下了。他有些害怕,也许是忍不住的抽噎使双肩颤抖了起来才引起了注意,他竭尽全力地控制住自己,直到脚步声重新响起,扬长而去,偷偷地才看见是一位女老师的背影。他又开始了抽噎,一时半会儿还停不下来。
他又望了望昏暗的空无一人的走廊,以及没有半点星光甚至阴沉的夜空,他看到,每一栋教学楼的每一间教室里都灯火通明。此时他脑子只是一片空白,不想回到教室,不想见到任何一个人,仿佛一时间,他无法面对所发生的一切,又像是他亲手抛弃了整个世界。沉静了片刻,他对着眼前的漆黑自言自语“谢谢!让我说了我一直想说的!”
头痛、无力再一次涌上全身,他摸着自己滚烫的额头,回家的想法冒了出来,尽管两年多来从未请过一次假,但这一次他不得不打破这个原则。此时此刻,即使天塌地陷也与他无关了,他,只想回家而已。
班主任的电话通了,发生的事情他只字未提,他只是拿到了回家的病假条。
攥着手中的病假条,暂时给他颤抖的心一丝安慰,他有了一个目标——回家。已是七点二十分,他故意避开从自己的教室窗前经过,回到寝室后就抱着衣服回到了四楼那昏暗的走廊上,只有这里才很少有人经过。但是他却不能马上离开学校,书包还放在教室里,而钱就放在自己的书包里。他还
是清醒的,等到夜自修下课,所有人都离开了再偷偷回到教室,这是一个两全的办法。
走廊上,他默默地伏在围栏上,突然激动地发现,透过两颗茂盛的大树的缝隙之间,就是自己教室的窗户,他调整着自己的位置,他是多么想看清教室里的每一个人,透过一小块窗户,里面再也没有交头接耳的聊天,都只是在认真地复习备考,即使没有看清所有的人,他也能感受到,此时此刻,教室里仍是离开后的那一片寂静,那也许是两年来最安静的一个夜晚!想到这里,他心里好受些了。然而,他又看到仅一墙之隔的班级正在举办着毕业晚会,教室中一片欢乐,想到前不久班主任因故取消了毕业晚会的计划,心中顿生一种深深的遗憾,为那些提前毕业的人。
盯着看了好一会儿,他又一次趴在了围栏上,他想蹲下来休息一会儿,可又怕偶尔经过的老师发现,他索性就一直站着等到下课。
大约过了十几分钟,他突然想放弃了,抱着衣服朝楼下走去。没有钱没有关系,可以打车回到家再付钱,他这样想着,离门卫不远处又停了下来,他感觉天空下起了小雨,不得不原路返回。他担心,万一这么晚没了车,他可以走回去,但二十几分钟的车程他不能冒着雨走回去,他需要一把伞,书包里的伞,他不想发着高烧倒在马路边……
等待,渐渐变成了煎熬。半个多小时,他几乎望着一个地方——教室,他自己的教室。直到八点十五分的下课铃响起,他才恍然从梦中惊醒一般,无比耐心地等待着教室的灯光逐个消失在黑暗中,可令他没想到的是,整栋楼的班级都消失在黑暗之中后,唯独自己的教室还亮着,他努力地看过去顿时明白,教室里是他的两个要好的朋友在等他,一种莫大的感动涌上心头。“快回寝室呀!不要等了!”他焦急地自言自语,大概是听到了他的诉求,几分钟后,整栋楼都消失在了黑暗里,他这才小心翼翼地下了楼。教室的后门照例是不锁的,为的是给第二天早起的同学留个方便,他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
令他几乎绝望的是,后门也奇迹般地锁上了。他没有再迟疑,毫不犹豫地向校门口走去,出了校门,此时正是蒙蒙细雨,他不管不顾只是坚定地朝两百米外的公路走去。
他很庆幸,雨小。似乎忘记了高烧和头痛,只是一想到回家,就充满了力量,他以平时一般竞走的速度不断向前。夜色里,一辆一辆的汽车飞快地从他身边离去,谁也不会注意到路边那个穿着校服大步流星的高中生。
公路上的出租车极少,他没有原地等待,而是继续沿着公路向前走,也许运气好会碰到出租车。边走边想,这也许是他最疯狂的一次了。
耳边响起的是飞驰而过的声音,陪伴着他的只有路边相隔甚远昏黄的路灯,他一会儿暴露在灯光之下,一会儿又消失在黑暗之中,他只是心无杂念,快步走着,直到一股热流在脚下涌动。他不敢停下,直到感觉自己的整个腿开始发烫,他依然是坚持着不停下休息,他害怕,害怕停下了就再也走不动路了,就再也不想走了。冷汗不时地从他滚烫的额头上冒出来,身上却没有一丝汗水,他走路的速度始终如一,他却开始咬着牙不让自己停下,即使他慢慢感觉前方有走不完的路。
一旁偶尔相对而行的城镇公交车给了他一丝希望,也许,还能乘上公交车回家,不过需要走到一个公交站才行,他这样想着,双腿又充满了力量。
不知走了多久,他终于在一处公交站停下了,停下的那一瞬间,双腿由于长时间的机械运动突然停下而产生了巨大的不适感,脚底发麻,双腿就像是浸泡在滚烫的开水中,令他浑身难受起来,站不住的他,拿出了一件换洗的衣服对叠铺在了湿漉漉的台阶上,坐在上面暂时得到了一点安慰。
由于旁边绿化带上的灌木挡住了视线,他错过了一辆急速驶来的本能送他回家的公交车,他感到万分的痛苦,随即他想到了口袋中仅有的两元硬币,他攥在手心里,坚定地认为还会有最后一辆车接他回家。他攥紧了拳头,站立在马路边,耐心地等。
直到坐在了摇晃的车厢中,他才发觉,自己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此时已是九点多钟了,然而,他
也第一次感受到坐上回家的车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又欣慰的事情。
头痛减轻了些,他几乎是虚弱的,但是,他却不能睡着。
车,也不知开了多久,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在离家最近的一站下了车,城区里的街道依旧灯红酒绿,来来往的人群络绎不接,商店的透明橱窗里依然是灯火通明……但这一切都与他无关。只要再一站车他就可以到家了,他又耐心地等待着。
一同在车站等车的还有三位中年妇女。
“什么时候,我也买个小汽车!”
“那感情好!呵呵!”
“到时候我赞助你。”
……
他对他们的对话感到无聊,这时,他身后不知何时站了一对年轻的夫妻或是情侣。
“以后我可是要做厨师长的男人!”
“那好呀!”
“到时候我就辞职,自己开一家餐厅。”
“嗯!我支持你!”
……
不知为何,他此时却想起了初中时暗恋的女同桌,遗憾的是埋在心里直到毕业也没能对她说出口……这时,车站一同等车的人都不耐烦地拦了出租车三三两两离开了。车站,又只剩下他独自一
人,街道两旁灯火通明,却怎么也照不到昏暗的车站中等车的他。
迎面开来一辆出租车,他终于招了手。
“叔叔,您好!我是从学校请假出来的学生,身上没有带钱,等我到家后再付钱给您!”他说明了
自己的情况。
“就当我免费送你一程吧!”司机转过头对着副驾驶上的另一个中年男人用方言聊着,“……学生
的套路罢了……”
他听出了些什么,心里一阵不舒服,“请相信我!”他在心中喊了无数遍,最终没有说出口,他只是觉得此时说得再多也改变不了什么。
他在出租车里的一段时间里,却无比清醒,但脑海中却什么也没想。
车,终于停下了,他怕司机会偷偷离开,便把抱着的衣服放在了后座。
“叔叔!我把衣服放在车上,我会回来拿的,您不要离开啊!”
“拿走吧!就当我免费了!”司机重复着。
他充耳不闻,冲出了车外,突然又半道冲了回来。
“叔叔!多少钱?”
“当我白送了!”
“那不行,多少钱?”他坚持着。
“九块!”司机看了一眼计价表。
他重新奔向家里,母亲未来得及惊讶,就见他拿了十元钱冲出了门外,他把钱从车窗递到了司机手
中,转身去拿后座的衣服。
“还要找你一元呢!”司机说着将一元钱递向了后座的他。
他下意识地伸手去拿,但顿时又缩了回来说道:“不是还有燃油费的吗!”
“算了!不要了!”司机突然如此回答,话语之中带着另一种情感,又努力地把钱递向了他。
“那可不行!叔叔再见!”他抱着衣服,向家奔去。
回到家中的那一刻,他才发觉,内心的疲惫不堪早已超过了高烧带来的不适,他已是头重脚轻,昏昏沉沉,任何人都阻挡不了他躺到自己的柔软的床上。母亲叫醒他吃了退烧药,他又喝了两大杯开水,盖了被子还觉得浑身发冷,母亲心疼地用手抚摸着他微烫的额头,坚持要去医院,但他说,太累了,睡一觉就好了。
不知多久,药效发作,他才感觉到了一丝的舒服,头还是微微地阵痛,母亲守在床边,不停地用手搓着他发烫的后背,努力地让他出些汗。
不知多久,直到母亲安心睡去,他,才像是得到了全世界的幸福一般终于在自己的床上也沉沉地睡去了……
回家的路 散文篇四
忽然觉得,远方就是朴素的村庄,就是村前小溪里的清波荡漾,就是旧木房前佝偻的身子呆呆地张望。
总是忙忙忙,又碌碌而无为。我匆匆地穿过全世界的苍白,满身倦气地匍匐向前。眼睛掠过了,也略过了整个世界无限温馨的光景,我感觉到自己白白地走过了那么多年,错过了许许多多。每一次计划回家,回家的路却总是很长,很长……
我在心里想了许多遍:要回家陪陪爸爸妈妈。可是每到时日,又不得不放弃了计划。就拿今年来说事吧,本来计划好的,要利用暑假,好好地回一趟老家,和妻儿一起陪一陪年迈的父母。可是谁也没有料到,临近期末考试,上级忽然来了一纸文件,说把我抽到了某某办公室工作,直到开学正式上课那一天。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单位和我个人。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文件里的一句话:“即日做好工作交接,于某月某日前到新单位报道,抽调期间原则上不承担原单位工作,享受原单位工资待遇不变。”我心想,什么工作交接啊!什么为了我啊!自己一学期的工作基本完成,还什么“原则上”?这分明就是免费加班嘛!说得这么好听。这下可好了,自己原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计划全都被打乱了!不过,这样的事情对于我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说来也巧,刚看过文件,年过八十的父亲就来了电话:”村里李大叔家下周五要办喜酒了,你们能不能回来吃喜酒。”
我只能支吾着说“暂时回不去了。”
电话的那头忽然传来几声咳嗽,我立刻问“爸爸,您是不是生病了?”
“没事,没事!是邻居李大爷在我旁边,他最近着凉了。”他放大了音量说。我分明感觉得到,那就是爸爸在咳嗽,他说话的声音又微弱了。
“没事就好,您和妈妈一定要注意身体。我有时间就回来看您们。”
“你太忙就别老惦记我们了,我们好着呢!别耽误了公家交给你的事儿。”父亲说。
我忽然觉得有些哽咽,眼眶里有股热乎乎的东西在打着转儿。我知道父亲的意思,他明明就是盼着我们回去小住几天的,因为每个学期即将结束之时,他总是找借口问我们。
是啊!作为孩子,我欠父母的太多太多了。想到这些,我仿佛又回到了孩提时光,看着父亲牵着大公牛耕地回来,满身是泥,整个人都变成泥人了。他走到我们姐弟跟前,总是习惯性地从兜里掏东西,我们知道他一定得到什么好吃的要给我们了,他给我们的都是一些野果子,总是用树叶包得好好的。那时候的我们,总是习惯性地站在路口巴巴地看着父母亲的身影由远及近。
每一次看到我放学后高高兴兴地回家,他们似乎比我还高兴,因为他们知道我一定又取得了好成绩,仿佛考好的不是我而是他们。真是“知子莫若父母啊!”
在我的记忆深处,父母常和我说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再苦再累也要好好读书。”正是这样一句朴素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克服了许许多多困难,走过了几多泥泞和坎坷,才有了我的今天。
想着,想着,一道熟悉的光影在眼前出现:远方隐约可见的朴素的村庄,村前小溪里的清波荡漾着柔柔的阳光,还有旧木房前佝偻的身子呆呆地遥望……
回家的路 散文篇五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武则天永昌元年二月的一个清晨,江阴县丞杜审言站在梅柳春风的江边,浅吟低唱着和了同郡邻县的僚友晋陵县丞陆某人的《早春游望》诗一首,尾音未消,已是满颊清泪。在自己的家乡中原,“三月萍始生”,而在宦游为官的江南,二月已经“晴光转绿萍”。时间与空间的距离,永远是游子心房里两个填不满的空洞,却因为异乡为官岁月里难以言说的成功与失意,而愈加静默深邃。杜审言以他“独有”而“偏惊”的“宦游人”情怀让后世记住了他的名字,而不再仅仅因为他是杜甫的祖父。
远离家乡拜谒权贵求取功名,或者异地为官,是古代文人常见的一种生活状态,之所以要在“宦”后面再加个“游”字,其实是人在这种状态里的最好写照:漂泊无依、前途未卜,面对有限生命和无限时间、有涯故土和无涯异乡这两对矛盾因素所表现出的恐惧、忧虑和焦灼。所以“宦游人”的乡愁不同于一般游子挂念“慈母手中线”的乡愁,它更多的是未能衣锦还乡的挫败,未能如陶潜般归隐田园的纠结,以及对家中“悔教夫婿觅封侯”的佳人的愧疚。
无论是求取功名的主动宦游还是调任他乡的被动宦游,他们对家乡的情感都是一样的,因为有个“宦”字在,就有孔子曰的“父母在,不远游”的后半句“游必有方”做他们堂皇的表面,可是在那些个抱膝灯前唯有影伴身的静夜,又有几个人没动过“莼鲈之思”呢?至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不过是王诗人年少轻狂时写下的一句漂亮宣示罢了。
秋风起的时候,谁能断定张季鹰想起的仅仅是家乡吴中莼菜羹、鲈鱼脍的美味?当年他为寻功名未及向家人道别就跳上了去往洛阳的航船,在宦游异乡的日子里却慷慨悲歌“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辞官归乡不久,齐王司马兵败,张翰得免遇难。是政治敏感让张翰及时脱身,还是乡愁救了他一命,今天已无从考证,但他当机立断斩断宦游仕途的勇气,却成为后人艳羡的对象。之所以艳羡,往往都是因为自己做不到罢了,在入仕几乎是文人唯一出路的古代,更多人宁可斩断的是乡愁。尽管,转身仅需一个动作,回乡的路连老马都能识途。
其实,能爱上宦游之地,也算是幸运的,比如东晋琅琊人王羲之,一踏入会稽山水,便有了“终焉之志”。但这理解成是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更恰当。书圣不思乡吗?当然不是,他为自己选的身后之地揭晓了一切答案。王羲之“葬于金庭瀑布山之原”,因为那里的白云洞传说是琅琊王氏始祖羽化的地方。叶落归根,是中国人永远抹不去的思乡情结。晋室南迁,对流亡的士族来讲,回到北方已是痴人说梦,能有幸得到这样一处墓地,也算完成了灵魂上的还乡。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可见乡愁是古今中外人类,尤其是脆弱敏感的诗人们的普遍情感。年轻的白居易刚离家不久就“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但天亮后他继续前行。年迈的高适感叹着“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但他已回不去。诗人们心心念念的还乡究竟是还的哪一个乡呢?当年近六十的苏轼听到自己被贬岭南惠州的消息时,想到的并不是十年前写给歌伎柔奴“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诗句,而是想起了故乡湄洲眉山窗外的一树梅花,诗人扇动鼻翼,闻到了它远比岭梅更胜的香味。
回家的路 散文篇六
事情已过去一段时间。现在一想起来心里就纠结那么一阵,脸红那么一阵。可我还是决计把它写出来晒到网上,一边呢,对别人提个醒:凡事不可粗心,粗心则有错;一边也对自己以儆效尤一下:曝光之处,安敢有二?
那是和平常没有多大差别的一个下午下班后,喝口水稍事休息后,唤了我的贴身保镖“黑脸”,在西倾的太阳照射下,上山去遛跶。
走房后,上山坡,转山顶,踅回来,走过境路一段,就是下坡的路了,撑死了三二百米的路就返回家了。其实走过境路时家就在左边眼皮子底下,鸟瞰中谁在院里走动都一目了然。
这时已经衔山的太阳像喝醉酒一般,红得胭脂颜色玛瑙魂,将西边天际染得火红火红。小风溜溜扫过,路边的树木、山坡的荒草、田地庄稼都哗啦啦摇摆,也将夏日的燥热带到了爪哇国。沐浴凉风爽心透骨心生惬意,哼唱小曲迈着方步飘飘欲仙哪。可朝下走上那条少说也走了三五十回淹没在荒草中的小路时,却猛然发现出了错:走着走着脚下突然没有了路,眼前是一垛地块不大却层层叠上来的梯田,每块地里都长满了一人高的玉米,均别无二致地间作了芸豆,扯秧拉条勾肩搭背的密不通风。我当即傻愣在那里:怎么走了好几十上百回的路说没就没了呢?真是让人有些搞不懂了,莫非惹下了哪路神仙被“缩地大挪移”的仙法给耍了?好半天终于转过弯儿来:原来是鬼迷心窍,走错了回家的路!怪不得刚才“黑脸”朝旁那条小沟跑下去,我却死乞百赖地把它吆喝了回来。
这回糗大了,咱这么聪明伶俐的一个人,竟然走错了回家的路,这事要是传出去,不把别人的大牙笑掉才怪!不过习惯了逻辑思维的大脑没有过多自我谴责,而是立刻着手考虑两个问题:第一,走得烂熟的路,怎么就走错了呢?错,总该有个原因吧?第二,我该怎么办?继续错下去?还是原路踅回,走正儿八经的路回去?
其实,这并不是很复杂的难题,稍动动脑筋就明白了第一个问题:正因为路太熟了,便心不在焉神,只管醉心于夕阳晚霞,受用那快意凉风,以致把一道微型山脊两侧的两条小路给混淆了。人一旦驰神旁骛,心游太虚,别说走错路,就是眼前有一座荆州城也白白拱手送人了,想那关羽当年,和我犯得错误一模一样,所以才大意失荆州,不但丢了自己性命,还坏了蜀国战略大计!至于第二个问题,沉吟良倾,权衡利弊,还是做出了了原路返回,走正确的路回家的决定。“世间本无路,人走得多了就成了路”,是大师名言,可“知错就改善莫大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同样也是至理名言。我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硬去人家地里踩出一条路来供后人行走,而是如何按经济、便捷、安全的原则返回家去。如果将错就错继续走眼前的路,就必须钻七八块稠密庄稼地、跳七八道石头的土的岸堰坎,其间,除了会扯断人家的豆秧糟害人家庄稼之外,还会有被毛刺的玉米叶、豆秧拉破身体暴露部位,并且极有可能会因跳堰坎崴了脚、蹚带石头砸了背等等可能,其结果当然是欲速则不达;而返回去走原来的路,轻车熟路顺利回家则毫无悬念!
我毅然决然选择了回头,行至发生错误时的起点地方。我站在那里,又笑了自己一通,仔细看了两个路口差别,记死了特征,然后又踏上了那条下行的熟悉的小路。“黑脸”扭打扭打在前边开道(小家伙永远不愿在我的后边),走不多远便翘起一条后腿洒下那么三五滴,好像肚里有永远也用不完的液体。就凭这,它会牢牢记死走过的路,可在没有主人相伴的情况下正确无疑地按原路返回。今天误入歧途的时候,它曾经选择了正确的路线,而我却用我的错误纠正了它的正确,自以为是的人哪!
好在,人是理性的,懂得纠正自己的过错回归正确,向真理靠拢,也才成为区别于任何动物的万物之灵。
以后再出来遛跶,还要“黑脸”来纠正我的错误吗?
回家的路 散文篇七
在久别故土回乡探亲的游子中,有“近乡情更怯”的,有尴尬遭遇“笑问客从何处来”的,也有衣锦还乡,光耀门楣的……不管那种心情,游子们久别故土,有了回乡的机会,大概个个都归心似箭。
我曾分别在永安、莆田,福州、南昌,厦门和北京等不少地方工作、学习过,无论这些地方离我老家那个叫做沙市的村庄是近还是远,但回家的路,对于我来说总是那么悠长、旷远。
在部队当战士那些年,少有机会回家。提干后军官两年有一次探亲假。我六九年提干,照理说七一年就可以休探亲假的,但被主任“刚提干,没老婆,探什么家”一句话给封堵了那年我回家的路。七二年夏天,我又送交探亲报告,主任还是那句老话:“年纪轻轻的探什么亲啊,又没有老婆。”
这个站不住脚的回答,真令人啼笑皆非。
难道探亲假只为解决夫妻团聚的问题而设,就不能探望父母么?主任是师级领导干部,家属长期随军,老婆孩子热炕头。他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啊,好像根本体察不到我们这些男性荷尔蒙正旺盛的年轻军官还有婚配、成家的正当需求。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老婆,才急需休假回家去找对象呢。当我陈述了这个极正当的理由后,主任笑了笑,立马批准了我的探亲报告,表示了对我们这些年轻军官们急欲择偶的理解。
探亲假获批,我心中自是高兴,但路遥遥,水迢迢,离家千里,心中有些忐忑。对于今天发达的交通来说,千里之途,不算遥远。可那个年代交通不便,我要倒几次车,路上需折腾四天时间才能到家。回乡心切,归心似箭。四天的时光好像比千里路途更加遥远,更加令我难挨难耐。头天下午我从福州上火车,得第二天上午才能到南昌。下了火车便立即奔长途汽车站,买好回县里的客车票,得第三天早上坐上由南昌开往县城的班车,夕阳西下时分才能到达县城。我家在乡下,离城关还有40多里路程,我下了车又得赶紧买好路过我村庄的汽车票,然后在县城找家旅馆住一夜,次日早上坐车一个多小时,终于回到家了,那时已是筋疲力尽(这已经是离开部队的第四天了)。倘若休假结束要返回部队,再把上面的程序颠倒过来,逆方向执行一次,时间也是四天。当然,这是在幸运的情况下,要是买不到汽车票,在南昌或县城多呆一天等车票的情况也是常有的事,那就得五天时间了。我有一次回家过春节,因为买不到第二天的车票,天寒地冻在南昌等了两天,也冻了两天,够叫人沮丧难耐。更难受的是那些有了孩子的战友们的妻子,她们有的带着襁褓中的婴儿来部队探亲,在路上折腾这么几天,到了军营见到丈夫,早已心力憔悴,还来不及说上几句亲热话,便困倦得倒头睡去,只有美美的睡上一大觉,才能慢慢地精神起来。
那个时候,我们坐的是那种自瓦特发明蒸汽机不久以后就有了的蒸汽机车牵引的绿皮火车。由于用煤炭做动力,火车开动,黑烟滚滚,一路煤灰飞扬,坐一趟火车,身上少不了要留下难闻的煤烟味。至于那个时候的长途客车,防震性能差,公路等级低,汽车行进在砂石路、搓板路上,震动剧烈。要是坐在车尾几排,颠簸震动更加厉害,胃里翻江倒海,受不住的人可就惨了。但受不住也得受,当时这是许多人唯一的出行方式,人们没有第二种选择。
这就是那个年代我们回乡的路,坐过的车。
如今,交通发达,方便快捷,还可以随自己的情况和喜好有多种选择。要是开自家车上路,回老家可以朝发夕至,一天就到家了。我的许多在榕城工作、经商、办厂的老乡们,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多都是开着自己的爱车回家,一路上开开、停停,还可以一路观光旅游,看看风景,一路的快意和幸福。
我回乡没有自家车可开,便从福州坐上午九点前发出的路过南昌的高铁,三个小时就到南昌,无需走出火车站,等半个钟头就可以换乘南昌到吉安的动车,舒舒服服地在车上呆上两个多小时就到吉安了。而在吉安火车站外面,我侄子开着自己的车早在那里等候接站了。当天想回永新老家,车子在高速公路上再跑一百多里地就到了,一整天的功夫,也算是朝发夕至吧。不过,我弟妹和侄子们分别住在吉安和县城,最近两次回乡都先在弟、妹家中住上一、两天,再在他们的陪伴下一道回老家去看看。
上次在吉安上车返福州时,亲人们对我说,吉安的高铁已经修建多时了,过两年会更加方便,下次回乡可以从福州或厦门坐高铁直接到吉安下车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的强盛,老百姓出行、回家的路越来越好走,交通工具也越来越舒适。吉安要通高铁,这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好消息,我热切地期待着一条更便捷的回家的路。
回家的路 散文篇八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已近新年。过年应该是热闹的,团圆的'。我时常记起小伯母对我说的话:“亲戚亲戚,越走越亲”。现在父亲这一边的长辈里就剩现年82岁的小伯母和85岁的我的父亲了。去年元旦,小伯母在堂姐的陪同下来湖州看望父亲的场景恍如就在昨天。
去年元旦的前一天,当父母得知老家来人时,父亲便问我和弟弟怎么安排,谁去车站接人,老父亲很重视这次见面的意义,生怕我们没有安排好。其实现在交通和通讯如此发达,走亲戚是件非常容易且寻常的事,但父母的思想还停留在八十年代没有进步过。
当我陪同小伯母她们走到父母的屋前时,我发现父亲穿得像过年似地,早早搬把凳子坐在门口等了。父亲身着铁灰色羊绒大衣,脚上是一双蓝色的旅游鞋,新的,特别的显眼,让人觉得滑稽。父亲耳聋,在我15岁那年打庆大霉素还不知链霉素过量引起的,一直没好好治疗导致的结果,但眼神很好使。远远的堂姐喊了一声“小叔”,父亲蹭地一下站起来,“哎哎”地应着。他虽然不大听得见,但他知道站在面前的是自己的侄女和小嫂。父亲迎上来牵着伯母的手走进院子,这时母亲也从屋里迎出来,三位老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说着家乡的话,像同胞兄弟姐妹似的。我傻傻地跟在后面,忘记用手机记录下这难忘的场景。
父母的家在吉山新村,老社区,屋子很小,转个身都觉得困难,但家里人聚在一起说着从前,说着现在,熟悉的乡音给这窄小的空间带来融融的暖意。
父亲的老家我去过,是临海市大石乡一个叫箬下村的地方,真正的山旮旯里面,所以父母曾经开玩笑说我是山里种。早年的时候因为交通不便,山里很穷,所以山里的堂哥哥们都陆陆续续出来,分散在临海、海盐或宁波一带,现在基本上都在宁波定居,日子都过得不错,靠自己的双手,典型的勤劳致富。2013年我和弟弟陪父亲去山里上坟,看见当年爷爷留下的房子,虽然上面的木质结构已经彻底毁了,但下面的基础还在,大块的原石垒起来的,足有一人高,突然有种亲切感,难道说这里就是我们的根?
也许是某种血缘上联系,也许是从小在老家生活过,我对临海特别有感情。直到现在我都念念不忘临海的小吃,什么麦饼啊,麦油脂啊,十四夜羹啊,海苔饼啊等等等等,想起来都流口水。
一晃眼竟然已经过去四十年了,但老家的印象一直印在了心底。小时候父母都在湖州,父亲在嘉兴地区地委党校工作,母亲下放在长兴和平马家边村。为了我的安全和教育,父母把我送到临海城里外婆家抚养。那个时候城乡是有差别的,居民农民的分界线非常清楚。小时候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居民,直到我结婚生子之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从父亲的闲聊中得知,原来我也是做过几年农民的,只是我的农民身份被父亲几经周折变成了居民。不管农民也好居民也罢,父亲当初的做法是明智的,城里的教育资源肯定比乡下要好。说起临海,说起老街,脑海里跳跃出儿时亲切的记忆。
相聚总是短暂的,只过去一夜就是长长的分别。小伯母邀我们抽时间回老家小住,观父母的神情,知道他们很想回去。老家是根,亲情是扯不断的线。等天气回暖,二老身体再好一点的时候,一定要回去看看。再爬一爬长城,再走一走老街,我一定要空着肚子,把我小时候喜欢吃的东西全部吃一个遍。
回家的路 散文篇九
夕阳西下,火烧云把天边照耀得分外美丽,我和小伙伴丰云来到了村外的小河旁,一边洗着衣服,一边嬉戏玩耍,距离小河不远处的村落,就是我们下乡插队的地方。
河岸上几棵孤零零的大树,树叶已经枯黄脱落了,偶尔能看见几只乌鸦站在树梢上“哑哑”地叫着,河水清澈见底,却有些寒冷,水中飘着从上游流下来的长长短短的树枝,眼前的景色就仿佛古诗里的那一幅画卷: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我和丰云都是从古城来插队的学生,触景生情,心中自有一番对“家”的思念,这正应了《天净沙·秋思》的后两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丰云挥动着棒槌在青石板上捶打着衣服,捶打过后我便用力地在河水中冲洗,农村很难买到肥皂,我们也没有钱去买,只能用当地农村远古传下来的无皂洗衣法了。
洗完了衣裳,天已经慢慢地黑了,我和丰云沿着河滩往回走,村里的屋顶都冒起了缕缕炊烟,随风飘来一股股柴禾燃烧的味道,让人感到了浓浓的乡土味,也勾起了我们对故乡的眷恋。丰云望着爬上天边的半个月亮,问我:“你想家了吗?”“想,当然想家啦!”我大声地答道。
我和丰云的家都在远离这里几百公里的古城,我们结伴来到了关中西部的关山脚下插队落户,告别了母亲,告别了校园,也告别了生长养育我们的故土。
前些时候的一天深夜,大街上敲锣打鼓游行,高音大喇叭不停地叫喊着:“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还有千千万万个中学生,迎着朝霞,迎着寒风,跨山过水来到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临行前,母亲含着热泪嘱咐着从未出过远门的我,奶奶往我的被囊里塞进刚刚出锅的糖烧饼,接着我和丰云背起行李往集合地点走去,不时地回头看着渐远的家,心里在喊:“妈妈,奶奶,我会回来看你们的!”
西去的卡车满载着我和同学们往夜色中驶去了。
城里的孩子首次来到山村,一切都感到很新鲜,漫山遍野的迎春花开,一望无际的重重大山,绵延不绝的层层梯田,过去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到的山村景色,就跳跃在眼前。
我们与农民一样在农田里耕作,我们充当民工去筑桥修路,下地回来在煤油灯下谈古论今,我们的生活虽然很艰苦却充满了乐趣。
“我们请假回城去看看吧?”丰云跟我商量,来到村里已经好几个月了,我们与家里一直都没有联系,那时生产队(村)没有电灯和电话,我早就想回家探望母亲和奶奶了,父亲被流放还未归来,家庭的重担都落在了她们的肩上,我年龄虽小但是个男人,有责任为妈妈和奶奶分点忧。
听到丰云的建议,我非常高兴,便连夜去找队长狗獾请假,敲开了队长的家门,屋里黑黢黢的看不清楚,一盏昏暗的煤油灯挂在墙上,狗獾媳妇把我们请进了家,狗獾卧在炕上问:“喝汤了没有?”当地农民把吃晚饭叫做喝汤,丰云说:“我们吃过了。”我心里想:“只是啃了几口昨天剩的窝头,哪里来的汤喝啊?”狗獾又问道:“有什么事吗?”丰云说:“队长,我们想请几天假回家去看看。”狗獾说:“也好,正是农闲时候,回去看看吧,媳妇,去队里给娃拿点苞谷带回去!”我们连声说:“谢谢!谢谢队长!”狗獾说:“谢个啥,快跟你姨去拿苞谷吧!”
我们刚来到村子,要到生产队年底决算时才能分到粮,前期县上只供应我们每人每月38斤口粮,一半麦子,一半苞谷,干农活劳动强度大,山沟里的水质又硬,吃下饭去先是肚子胀,后是饿得快,38斤定量每月早早就吃完了。队长这次竟然让我们拿这么多包谷回家,我俩特别感动和激动,很晚才睡去。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估摸是凌晨三四点钟吧,我俩腰扎麻绳、身背口袋、手持齐眉棍,腰间还插着一柄利斧,心怀喜悦地出门上路了。
出了村庄,大路上没有一个人影,我们背着口袋走了个把钟头,远远地就看见了令人胆战心惊的“毛鬼神坡”,从村里到县城这里是必经之路。这个“毛鬼神坡”绵延数十里路,弯弯曲曲,野草丛生,从进口到出口,一路上没有一户人家,尤其是要路过一段坟地,阴森森的煞是吓人。
来到了坡前,我们紧了紧行装,鼓起了勇气,往山坡深处走去,不知转过了几道山弯,突然看到前方星星点点飘着亮光,我感到脑子轰的响了一下,头发根都竖起来了,丰云紧张地从腰间抽出了板斧,说道:“别怕!这是磷火,可能是坟地到了!”“不会有鬼吧?”我紧张地问,丰云说:“就是有,也要让他尝几板斧!”我为了壮胆,大声地唱起了:“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丰云也跟着唱了起来,高昂的旋律在山坡上回荡着,驱赶着我们心中的恐惧感,丰云豪迈地说:“谁敢挡道就杀他一个落花流水!”
天慢慢地亮了,我们汗流浃背地走出了“毛鬼神坡”。
背负的包谷太重了,又走了半夜的山路,体力已经有些吃不消了,我们就找了一处背风的地方坐了下来,肚子太饿了,由于回家心切,忘记了带干粮,想着到了县城就可以买碗面吃,可离县城还有几十里的路呢。
好在天气还不错,红彤彤的太阳升起来了,我们斜靠在土坡上看着装满苞谷的口袋,心里就犯愁了,丰云叹了一口气说:“太重了,这要背回去就要累死了!”我说:“好不容易得到的,无论如何得背回家去啊!”丰云笑了笑,说:“我是开玩笑呢,苞谷豆在省城里买都买不到呢!”
好不容易走到了一个村庄,我们饿得实在是走不动了,我对丰云说:“真走不动了,咱们怎么办呢?”丰云风趣地回答:“别怕,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时天已近正午,看到不远处有户人家,丰云便上前敲开这家的大门,门里露出来一个中年妇女的头,她身后跟着一条大黑狗,妇女问道:“你们找谁啊?”丰云说:“我们是下乡的学生,饿得走不动了,想要点吃的!”妇女怔了一下,说道:“跟我来吧,真可怜呀!”
进了灶房,她揭开了锅盖,锅里煮的是满满的一锅大珍子,也就是包谷碴子粥,我俩各自拿出印有“伟大领袖”肖像的大缸子,盛满了榛子粥,女人还塞给我们每人一个大窝头,我们蹲在地上狼吞虎咽地吃着,弄得嘴上沾满了饭粒,那丑相就甭提了。
告别了好心的农妇,我们沿着通往县城的路继续走着。到底是吃饱了,走路也有了劲,下午两点左右我们到达了县城,走到了长途汽车站跟前,回家需要从县城乘坐长途汽车到秦岭脚下的小城市,然后改乘火车才能回到古城的家,到售票窗口一问票价,我俩顿时都傻了眼,两元多钱一张票,我俩身上的钱加起来也不足买一张票啊,丰云满不在乎地说:“不怕,我们到公路旁挡货车!”
我俩就站在路边频频招手拦车,可满载煤炭的大货车一辆辆地从身边飞逝过去,没有一辆停下来,煤灰和尘土扬洒在我们的身上、头上、脸上,脸上的汗水与煤灰交融着,一绺绺的污渍交叠着……
时间过去了很久,还是没有一辆车肯停下来,丰云急了,紧走几步站在了公路中间,他赌气说:“有种就从我身上碾过去吧,看你停不停?”这时远远看见一辆卡车开了过来,好像不是运煤车,司机也看见了站在路中央的丰云,就缓缓地把车停在了路边,司机探出头来大声喝道:“龟孙子,不要命了啊!”我紧跑几步来到车门前向司机解释挡车的原因,司机笑着说道:“哪有人搭车去挡拉煤车的,再说你们这个熊样谁敢停下来啊,快上车吧!”丰云与我互相对望了一下,差点笑出声来,俩人都是大花脸,腰中还插着板斧,活脱脱像个劫道的响马!
卡车带有帆布篷,我俩从车厢后面吃力地爬了上去,没想到里面还坐着两个人,黑糊糊的也看不太清楚,找到一处空地方坐了下来,忽然我的手臂被什么碰了一下,顿时,一股电流传遍了我的全身,原来是与人碰了手,仔细一瞅,发现车厢里坐的是两个女孩子,我一脸的羞涩,只能向她说了声“对不起”,她说:“没关系的,都是插队的同学。”原来她们也是知青,与我们一样搭顺车去秦岭下那个小山城的。
天快擦黑的时候,汽车进入了小城市区,我和丰云挥手向司机和两个女生告别,汽车渐渐地远去了,同车女生的姓名都没有问及到,只知道她们是知青同学,丰云开玩笑说:“哈哈,你的初恋就这样结束了?”我的脸刷一下红了……
我俩同样没有钱去买火车票,只有去扒火车了,向路人打听好火车站的方位后,背起包谷就向车站走去,我担心地问丰云:“我俩怎么进站啊?”丰云胸有成竹地说:“咱们不要走候车室进站,顺着铁路道口走进去,看见东去的火车扒上去就行!”
果然我俩顺利地走进了火车站,在站台上等了一会,看到对面开进来一列客车,抗起袋子翻下了站台,跨过铁路向对面站台跑去,车站工作人员大声喊:“危险!危险!”可不是,刚跨过铁路,身后就有一列火车呼啸着进站了,真是危险啊!丰云得意洋洋地说:“看看,我们跑的比火车还要快啊!”
站台上等车的人不多,列车员下了车在站台上溜达,我俩趁列车员没有注意便迅速地溜进了车厢里。
车厢里人很多,每个座位都有人,我俩只好在两节车厢的结合处找了一块空地蹲了下来,列车开动了,“当当当”,车轮转动的声音非常好听,飞奔的列车就要带我们回家了,只是肚子里空空的,身子上凉凉的,我只能双手抱着肚子蜷缩着身子,忍着饥寒。可能是走了一天太累了吧,我靠在车厢的壁上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有人用力地推我,我挣开眼睛看了看是个戴着大盖帽的乘警,他说:“把票拿出来,查票了!”我心里一阵惊慌:坏了!哪里有票啊?丰云用浓浓的河南话向乘警说:“俺们是知青,木有钱买票,连饭都没有吃的!”乘警居然也是河南人,操着特有的河南话问道:“你们这是去哪里?”丰云答道:“俺们是古城的知青学生,回家看俺娘去!”我仔细地端详这个乘警,他约摸四十多岁,满脸大胡子,但是目中透着善良的眼光,乘警没有再说什么,继续往前去查票了,我心里忐忑不安,没有票是否会被赶下车去?
过了一会,我远远地看见那个乘警走来了,好像手中还端着两盒东西,啊,慢慢地看清楚了,是两个盒饭!乘警走到我们跟前,把盒饭递给我俩,关心地说:“快吃吧,我的孩子也下乡,知道你们很不容易!”我和丰云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古城快到了,为了逃脱出站检票,我们从古城车站前面的“三民村”站就下车了,望着远去的列车,心头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这两盒饭让我永生难忘!
下了车顺着道口走出了站,只见古城的郊区一片黑暗,时间尚早公交车还没有发车,去哪里避避寒冷呢?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了一段路,隐约看到了一片厂房,厂大门口的传达室里还亮着灯,我们走到了大门前,丰云敲了敲传达室的门,里面有人问:“干什么的?”丰云答道:“我们是知青,回来探亲的,公共汽车还没有发车,想进来避避寒。”门吱呀一声开了,走出来一位老大爷,把我们让进了屋,他看到我们狼狈不堪的样子,赶紧招呼我们坐在炉子旁,用通火棍将煤块穿透了,火焰熊熊地烧了起来,屋里一片温暖,接着给我们倒了一杯开水,我俩连声说谢谢,心里暖烘烘的。就这样,我俩一直在这里呆到了天放亮,和老人握手告别,就往公交车站点走出。坐上了无轨电车,很快就到了家门口的车站,丰云家比我要远几站,还要继续坐下去,我们相互挥手道别,说了声:“明天见!”我背着苞谷袋子,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用力敲着我家的门,“妈妈,开门,我回来啦!”
门开了,奶奶走出来看了看我,疑惑地问道:“你找谁?”我嗓子嘶哑着大声喊道:“奶奶,是我啊!”听见了我那熟悉的声音,奶奶这才知道是自己的孙子,喃喃地说:“你看你这幅样子,我差点都认不出你来哦!快进屋洗洗!”我进屋照了照穿衣镜,大吃了一惊,脸上黑一道白一道的,已经看不清楚眉目和嘴鼻了,头发乱如麻粘在了一起……
母亲一手抓住了我的手,一手摸着我的头,心疼地说:“好孩子,遭罪啦!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母亲说着说着,两行热泪流淌了下来……
回家的路 散文篇十
进入腊月,听到最多的就是“过年回家吗?”这简单而关切的问候,一点一点地撩拨起内心深处对家的思念,对回家过年的渴望。身处异乡十余载,每年过得最紧凑、最繁忙、最期待、也最高兴的日子,恐怕就是准备过年回家的那段时间了,我的暖暖过年回家路也是从这里开始算起的。
给家人准备礼物,是回家的第一步,每到年初岁尾,我和老公就开始盘算给家人带些什么礼物回去,于是洛阳的牡丹燕菜、银条、杜康酒等特产,母亲本命年的红围巾、父亲的保暖内衣等都被我们一一带回了家。伴着超市的贺岁歌曲,拥在挤挤攘攘的人群中购物是快乐而又满足的,买回家的东西,我喜欢堆在屋子的角落里,想起什么要带的也一并都放在那里,虽说看着不美观,但是每每看到,心中就有一种喜悦在流淌。
我的家与洛阳有千里之遥,回家的路程是漫长艰辛而又温暖幸福的。
记得女儿三岁那年回家过年,清晨在北京中转签字时,却签不到当天后半行程的车票。已是腊月廿九了,肯定不能在北京停留,我们只好坐汽车走。老公把我和女儿安顿在候车室内,自己去排队买票。北京的冬天很冷,我抱着冻得哆哆嗦嗦的女儿在人群中左等右盼,可一个小时过去了,也不见老公回来,女儿小脸冻得通红,不停地念叨“爸爸丢了,爸爸丢了怎么办”,我更是急得不得了,一边安慰女儿,一边翘首以待。
那时,我们只有一部手机,根本没法联系,焦急地等待了近两个小时,老公才慌慌张张地跑回来。原来,排队的人太多了,第一次排错了队伍,只好重排了一次,还好终于买到了当天的票。老公抱起女儿,我拖着行李,进站,上车,又是一天的奔波,天黑我们才回到家,虽然累得不成样子,但内心无比激动和幸福。
现在我们有了车,开车回家虽没有了买票挤车的麻烦,但将近12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路得与太阳赛跑。出发前的晚上,我们就会把东西装上车,我和老公交错进行,我上来,他下去,我拿轻的,他送重的,大包小包,我们一趟趟地运到车上,心中的愉悦与期待溢于言表,心好像提前飞到了家。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出发了,虽然天还黑着,但越开越亮堂,我们用车轮丈量着祖国的大好山河,一路向北,向着家的方向驶去。那种对家的渴望,战胜了疲惫,心中只有一个愿望——回家过年。
电话中母亲早就在问:“你们过年回来吗,哪天到家?”为了不让他们担心,我们故意把回家的日子推后一天,可当我们到了那条熟悉的街道,老远就能看到两位老人,一个背着手朝西看,一个猫着腰朝东看。我们开到跟前,母亲骄傲地对父亲说:“你看,我说他们今天到家吧,你还不信!”
千难万险阻不断回家路,千山万水隔不断回家情,回家过年,亲人团圆,这是游子的共同心愿。
春节就要到了,你,在路上了吗?
回家的路 散文篇十一
一年又一年,白了的不仅是父母的头发,还有我们拼命呼喊却唤不回的岁月。岁月匆匆,如水无痕。我们的脚步,随着岁月跋涉千山万水,不管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却始终在那条与家相连的路上,留下了清晰的脚印和方向。就算不辨东西南北,也从来不会忘记回家的路。
每年腊月,去各地的火车站、机场、码头看看吧!看看每年一次声势浩大的春运,看看那排队买票的长龙,每个人脸上写满的焦急和不时踮起脚尖的张望,以及每个人的眼睛里那闪烁着的焦灼、虔诚、坚定的光芒,仿佛要去朝圣——这时,家,真的就是世界上最神圣的地方。回家,就是最美的信仰。
那张薄薄的车票,终于被紧紧握在手里,载着浓浓的思念踏上列车;当那张同样薄薄的机票被握在手中,归心,瞬间长了翅膀;一张小小的船票,和归人趟过大江长河,最终停泊在家的湖心。
曾经年少归家路,在异乡用一架罗兰电钢琴,换取一张回家的车票。也曾风雪夜行三十里,只想亲手在家门口挂起红灯笼,在除夕夜燃起的烛火里,一家人,守岁岁圆满,共年年温暖。
在爆竹惊天动地的欢喜声中,倾听春天的好消息。
生命的最初,家是我们的摇篮;生命的盛放,家又放飞了梦想;生命的最后,家成了一棵大树,我们都终将成为一片寻根的落叶,一只倦归的鸟。寻梦的路上,走着走着,我们已不再年轻,于是归来的路,家是永远的终点。
家是港湾,是安放一切喜悦和痛苦的地方,曾经我们驾着小舟扬起青春的帆,划向远方,最终我们还是要靠岸。不管你曾经多么耀眼夺目或者默默无闻,家,始终愿意与你分享喜悦,同时抚慰你的创伤。
归来吧,家是我们灵魂的栖息地。一束目光,始终照亮你回家的路;一汪清泉,等着为你洗去满身疲惫;一缕山风,为你吹落一身风尘;一轮圆月,圆了你的思念和梦。记住回家的路,记住路上的一棵小草,一朵小花和路旁一棵柳树上的鸟鸣吧!
孤舟五更家万里,年年不忘回家路,纵然隔着千山万水,家也永远是春天开始的地方!
回家的路 散文篇十二
我拿着厚重的行李箱,静静地站在站台上,默默地等候火车进站,他嘶哑的叫喊着,仿佛是母亲在叫唤我的名儿,它带着风轻轻地为我拂去肩上的尘土。跟着拥挤的人群,我踏上了归途。
刺鼻的气味、琳琅满目的行李、拥挤的过道嘈杂的人群,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但是他们欢笑的交谈着,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归属--家。回家的路,虽走的好辛苦,翻山越岭,一天又一天,却好幸福,通往家的路、路上的人儿也变得亲切。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静静地看着窗外一排排闪现的树,细数伤口,我问自己 ,多少寒暑,在外的起起落落,多少苦、多少泪......端过盘子、发过传单、扫过马路、去过工地、住过地下室、睡过公园......在那楼高路宽的城市,在那万家灯火的夜晚,累了,没有人轻抚你的背,跟你说:“没事儿,明天会更好;病了,没人轻轻地摸着你的额头,为你盖上被子;饿了,没有人为你准备热腾腾的饭菜,等着你归来。走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里,企图在这喧嚣的气息里寻找一丝热闹,去填补我孤寂的心灵。走过一个又一个路灯,它们没能成为我黑暗日子里的一抹亮色,反而斜斜的拉长了我的黑影,我才发现,发现这里不属于我,这里没有灯火阑珊处,没有家,没有人......
拖着厚重的行李箱,静静地站在通往家的小路上,我看见,看见母亲嘶哑的叫唤着,那是我的名儿啊!她轻轻地为我拍下了肩上的尘土。她牵着我的手,穿过拥挤的人群,走上回家的路。
当你失去一切的时候,你才知道唯一想要的是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好。一开始,感激不尽。可是久了,便是习惯了。习惯了一个人对你的好,便认为是理所应当的。有一天不对你好了,你便觉得怨怼。其实,不是别人不好了,而是我们的要求变多了。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静简单,越肤浅单薄的人越浮躁不安。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的人。耐心点,坚强点,即使看不到希望,也依然相信自己。我们最先衰老的不是容貌,而是不顾一切的闯劲。有时候,要敢于背上超出自己预料的包袱,真的努力后,你会发现自己要比想象的优秀很多。
生活不可能尽善尽美,阳光下也会有阴影,就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生活。人生不过如此,要不你驾驭自己的一生,要不被生活牵着鼻子走,该怎么走还取决于你自己。
不是所有的记忆都美好,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记忆,岁月的河流太漫长,大部分的人与事都会被无情地冲走。
干不完的工作,停一停,放松心情;挣不够的钱财,看一看,身外之物;看不惯的世俗,静一静,顺其自然;生不完的闷气,说一说,心境宽广;接不完的应酬,辞一辞,有利健康;尽不完的孝心,走一走,回家看看;还不完的人情,掂一掂,量力而行;走不完的前程,缓一缓,漫步人生!
最无情的不是人,是时间;最珍贵的不是金钱,是情感;最有力的不是老板,是大自然;最可怕的不是灾难,是灾后无援;最拿手的不是专业,是旁观;最可怕的不是失恋,是心身不全;最舒适的不是酒店,是自家。
不去追逐你所渴求的,你将永远不会拥有。给时间一点时间,让过去过去,让开始开始。
生命短暂,就几十年,活着是福,健康是福,既然活着,选择快乐是一天,选择痛苦也是一天,那为何不选择快快乐乐,平平淡淡地过完我们的这一生呢?或许生活有些许不仅人意的地方,但还有什么不活着还重要?还有什么比健康重要呢?
如果你还是单身,就好好享受这一切。你单身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说明目前还没有人配得上你。
人最悲哀的,并不是昨天失去得太多,而是沉浸于昨天的悲哀之中。人最愚蠢的,并不是没有发现眼前的(精彩美文 )陷阱,而是第二次又掉了进去。人最寂寞的,并不是想等的人还没有来,而是这个人已从心里走了出去。人最无聊的,并不是随便拨通一个电话号码,而是别人拨错时,他还一直地说下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性、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不要妄自菲薄,不要理会别人的质疑,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你。
所谓成熟不是心变老,而是眼泪在眼睛里打转,我们却还能保持微笑;总会有一次流泪,让我们瞬间长大。
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不是听天由命,而是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珍惜和所爱的人在一起的每一刻。
世界上唯一可以不劳而获的就是贫穷,唯一可以无中生有的是梦想。没有哪件事,不动手就可以实现。世界虽然残酷,但只要你愿意走,总会有路;看不到美好,是因为你没有坚持走下去。前进不必遗憾,若是美好,叫做精彩;若是糟糕,叫做经历。
太阳并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
人生在世,总要多个心眼保护自己,并不是心计越高越高城府越深,而是大浪淘沙依然坚强的幸福。
信仰能给一个人的,是内心的平安与依靠,而不是与神明“谈条件、换好处”——我信了你,我就可以发财;我信了你,我就可以家庭和睦;我信了你,我就可以从此心想事成。当信仰沦为利益的交换,就失去了意义。
我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遇过的人,每一个现在,都是我们以后的回忆。
人的一生中需要有这样一个人:即使远隔千里,数年没有联络,见面时仍然轻松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题;或者,相邻而坐,各自忙着自己的活计,数小时只是恩啊小语,仍然温暖充实;在这个人面前,你可以低眉哀叹,可以恣意张狂,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全身是缺点,这个人就是知己。
人生没有绝望的路,只有绝望的心。绝望的另一端就是希望,危机的尽头就是转机。
有些东西,注定与你无缘,你再强求,最终都会离你而去;有些人,只能是你生命中的过客,你再留恋,到头来所有的期望终究成空。不属于你的,那就放弃吧,大千世界,莽莽苍苍,我们能够拥有的毕竟有限,不要让无止尽的欲求埋葬了原本的快乐与幸福。如果你想什么都抓住,最终只能什么都抓不住。
心灵有家,生命才有路。只有学会和自己独处,心灵才会洁净,心智才会成熟,心胸才会宽广。
当一个人感到很知足,心不烦,身不疲,无所求,心能安的时候,快乐就在其中。当一个人感到吃得下,玩得动,睡得好,没牵挂,很满足的时候,幸福就在其中。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没有她的日子里,他总是以为
没有她的日子里,他总是以为,或许自己醉了以后,真的就不再有醒着的思念伤悲,或许自己醉了以后,他还可以和她在云雾里逍遥共舞;或许自己醉了以后,他就可以和她梦里含泪执手,共话离情,或许自己醉了以后,他就不再有些许的难过,而他却错了。
回家的路 散文篇十三
不知不觉离家又是两个月了,摈弃了之前所有的不习惯,似乎已经深陷在这岁月的漩涡之中。
一直都是恋家的孩子,说孩子肯定是针对父母而言, 而自己也慢慢的靠近而立之年,时间呀,真是让人感慨。
想想自己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再到蹒跚学步,又学人做事,这是一件旷日持久的事情,包括自己现在还在做这么一件事情。
似乎自己也总是沉浸在这些感慨之中,而春天还没来得及观赏,就已经让人抓不住尾巴了。
这几天都是阴雨天气,没有了前几日的烈日炎炎,倒是有些春天的样子了。我想我也应该好好的静下心来看看那蓝格莹莹的天和那碧波粼粼的湖水,说水库或许会更加的贴切一些。
整天的都是闷在办公室处理这种各样的数据,画各种图,要么就是心静的时候看看二建的教材,可是总是又没能做好,因为心不曾真正的安静下来。在外面的时候也没能好好的去看脚下的那绿油油的的小草,青翠已经不由的映入眼帘,远处的山是墨绿色的,近处那些随风而动的陈腐又被掀起来的叶子,新的生命和腐烂的过去都在这样的日子里矫揉在一起。辛勤的农民早已把泥土翻遍,水田里的秧苗一格一格如摆放整整齐齐的面包。看那机器的轰轰声已经取代那咩咩而叫的牛儿兴奋的在田里杂乱而又有序的活动开来。
小溪里的水还是激情又不失柔情的在参差不齐的石头上唱着歌,时而轻快,时而又低吟,铿锵有力如珠落玉盘,沉闷低语若风入深谷。沐浴春风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思绪是那么的近,声声入耳,又是那么的远,翻山越岭,家乡的春天才是最美的。
桃花粉红、梨花雪白 ,这些曾经的花骨朵,历经风吹雨打的洗礼和和熙阳光的普照,已然凝翠结为果实,一颗颗喜人的半遮着脸在绿叶之下,可数量之多,大抵都还是没能隐藏成功,如丰收的喜悦浮现在你我眼前。枇杷已经熟了,早在清明时节,还有豌豆熬的粥香喷喷的还有那份鲜味。一个个佝偻着身子在梯田里劳作的男女,那些捏着长短不一袖子和裤脚高低错落的孩子,我已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他们脸上依旧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你看那兄妹俩还在吵闹着,妹妹正在哭鼻子,那孩子的爷爷正在骂着哥哥为什么不让着妹妹……
乡亲们已是忙碌起来 ,那熟悉的乡情,那镌刻脑海的乡味,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辛劳的人们,踏着晨曦的露水,放牛的娃又在草地上睡着了,正在寻找自家的大黄牛慌张的脸色,那月悬高空荷锄对影而归的老人……
回家的路 散文篇十四
冬去春来,路,无论有多远,走进季节的帷幔,悠悠荡荡,洒落在谁的心间?情出情返,处在心灵的驿站,即便是无言,心依欢。
漫步在熟悉的路上, 不知不觉,一年又到了末端。眸视,脚下夜幕的降临,使角落处增添了几分灰暗,靠在年末素净的景里,冬姑娘也正挥着手来做出告别的离去,此刻,总带有几分交接时的庄严与浓重的气息。
迎接新春,乃万物之始。回归原地,夜晚里的寒气,也跟随着开始慢慢下沉,行走街道两旁往返的陌人,在流动中,还依稀迈着匆忙的步履,向前,是新一年的生机,同时,却有着期盼中不一样的心境。
若思念插上了翅膀,等风的少年,依然停留在归心的对岸。抛开,曾经不顾一切的奔向远方,瞬间,是谁在把家深情的遥望。一条路走了多远,然后慢慢伫觅在时光里的光圈,明白了故乡与家的涵义。
华灯初上,一条条街道,在霓虹灯的照射下顿时点亮,闪耀的光芒四处满溢、绚烂夺眼,夜景是如此撩人,流光浅出的灯笼里,犹如一个个羞涩女子若隐若现,颗颗红心更是照亮了在各自心上的装扮,温暖重现,她再一次地流向了烟火红尘。
一排排,一串串,多彩的形状,在精心布置下,倏地映入了眼帘,一盏盏新颖的爱心灯笼,一颗颗有序的五角星,还有一朵朵绽放的莲花片,一切换上了送冬迎春的红装,在转交着手中的接力棒,一截一截呈出、展现。这是在举行着冬姑娘与春姑娘之间,欢送与迎接仪式的目光。
红色齐聚,爱心高悬,五星灯串,红红火火的日子,捎上吉祥的寓意,来来回回的人群,携揣着幸福的欢喜,也蕴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与爱的印记 ,思念祖国,待归回家,想着在路途中守候着,一遍又一遍遥望、顾盼的母亲。
如同黄昏落日般过滤到最炫、最美的刹那,再划向天际,留下了爱的陪伴,便有了家的沉淀。
而在黑夜之时,从起点到终点,于人生长途中孤寂的呼唤,还有些略带追风跑的眷恋,都有着心头被牵绊的情场。
看着每一颗徘徊的心境,伴行着莲花灯的引领下,更是加深了一种心的归向。大红灯笼闪闪点点,预示着向前,随风中摇摆的灯束,光影照亮了脚下的暗淡,亦是处在母亲心中那永恒的呼唤:
“回来吧!亲爱的孩子,这是你一生所归依的地方。”
这时,迎着彩地赶在回家的街边,火红的心在沸腾中突被点亮,树有根,而人最怕一颗漂泊的心。冬去春来,路,无论有多远,走进季节的帷幔,悠悠荡荡,洒落在谁的心间?情出情返,处在心灵的驿站,即便是无言,心依欢。
回家的路 散文篇十五
最怕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没熟人,满街的生面孔,弯弯曲曲的巷子,一条条或宽或窄的小路大路,出来进去的都是与我无关的人,没人搭理我,我谁也不认识,于是我彻底蒙了。
我常做这样的梦,梦见这样陌生的场景。梦里全是疯狂的寻找,全是一颗颗滚落尘土的泪水,不停地转。累,也不能停息。因为,我迷路了,我找不到家在哪里。
迷路的感觉很可怕,所以我总缩在家里,我想,我占住了家就占住了安全,于是我可以很踏实地在我的小家里自由来去,屋檐下闲听雨,门庭前瞧落日,坐在屋顶看看风景,看树叶子由黄变绿,由绿变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安全了也就满足了。家的意义,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相聚了。难道不是吗?你看白天,街上熙熙攘攘的全是人,到了夜晚,到了深夜,不都回到了家里,相聚在了一盏盏灯下。所以,即使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看见灯火,我的心一样的温暖。因为,灯火也有家的味道。看见灯火,我一样觉得安全。
不管在什么地方,我最怕看见流浪的人。他们或衣衫褴褛或精神恍惚,脏兮兮,痴呆呆。这都是些个没家的人,一只破包一个碗,包装旧衣或随讨的干粮,碗用来喝水,或是混上一碗热饭。我曾偷偷观察过很多次,他们的脸上表情很少,活着的目的就是因为还在活着。
我曾遇见过一个二十几岁神智不大清楚的小伙子,头发乱成一窝草,虽然很脏人却白白的,脸上还有些伤痕,瘦弱得风能吹倒。我看见他时,他正靠在坟场的墙围子边,身上穿的是村里的好心人刚刚拿来的旧衣,上衣勉强,裤子太肥,用一根绳子草草系在腰里。在这之前,他是赤身露体地躺在草里,被几个放羊人发现的。他在吃一碗热饭,看得出,他很羞涩,吃得却一点也不文静。
我问他:你有家吗?你的家在哪里?他看了我一眼,傻乎乎地笑了。
我反复地问他,我说:你的家呢?你记得吗?要是你记得,我去通知他们来接你回去。他瞪了我半天,突然叽里咕噜说出一串数字,仿佛是个电话号码。我急匆匆分开人群,跑回家拿来了手机。零二年,有手机的很少,我的旧手机是二姐给我的,我总放家里,怕丢了。于是我反复地拨打那一串数字,通了,无人接听。无人接听无人接听一直到夜沉沉。我看见他起身,走向公路边的小屋,那是村里废弃的电房,我说你别跑啊小弟弟,你千万别跑啊,万一电话打通了你妈妈要来接你的。他还是那么傻呼呼的一笑,走了。我整夜地拨打那个号码,一直没有人接。我想,也许他的家人全出来找他了,家里空掉了……电话始终未通,那个神智不大清楚的小伙子,我也再没看见过他。有见过的人说他一直向西,顺着公路走得很快,没人拦得住。我是听闲聊的人说的,像说一件并不很新鲜的笑话,可不知怎了,我却好想哭。
这世界上有好多人,但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都是有主的。也许在你眼里,这个人不是个重要的,可是在这个人的亲人们眼里,即使是个傻子,也是自家的宝贝。
零三年春天,一个满面风霜的中年妇女在路上拦住了我,问我有没有见过她儿子,并拿出儿子的照片,说是前几天有人在附近的小卖部见过他,于是她在这里转悠打听。我摇摇头,我确实没见过。她好失望,祥林嫂般喋喋不休地跟我讲述,她儿子有多么多么聪明,考上了大学,就是念书念到呆了,神经出了问题,不过是轻微的,不犯病跟平常人一样。那天她出门了一会,儿子就骑上自行车离开了家,再也没回去。我问她是哪里人,怎么不骑个车子就这么走着多累啊!她说她是淳化的,她说她不能骑车,骑车肯定会错过儿子的消息。我讶异,淳化离这里搭车都要老半天的路程,这个女人却只背了一个干粮袋子,就凭一双脚,一步步地循着儿子的足迹走了来。我给她手里放进几个软馒头,一瓶水,她一个劲说谢谢却不吃也不喝,只是小心翼翼地放在背包里。她说孩子身上没带什么钱,跑出来半个月了,肯定早饿坏了,她要留着给儿子吃……说完转身走了。我望着她瘦小的背影,凌乱的头发,顿时喉咙哽住了,讲不出一句话来。
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寻亲场面,花季少女男孩甚至中年花甲老人,重逢的血缘又融合在一起,不是笑,却是抱头号啕大哭,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找不到家的孩子们,我不能看下去,因为我早已泣不成声……
小时候,家里穷孩子多,母亲曾几次想把我送人终未果。我很犟,送到哪里我也要想法回来,我的记忆力超强,不过有好几年,我真地去铁路旁等待我所谓的亲生母亲把我领回去。直到慢慢大了,才知道这不过是母亲的一句气话罢了,我的家还是在这里,虽然穷,可是能跟家人生活在一起我觉得无比幸福,我为此做了多年的噩梦,我的安全感极差,梦里总在不停地寻找我的家,梦醒了,也要仔细地看看,我是不是真地在家里,这恐怕是母亲当初所不能料及的。
如今,我也有一双儿女,可我,即使再生气,也不说他们是我捡来的孩子,即使再穷也要把他们带在身边,永远不会送给别人。
回家的路 散文篇十六
离家的路远了,回一次家就是一次旅行,沿途有看不完的风景;离家的时间久了,回一次家就是自拍一部微电影,总有那么多说不清理还乱的心情。
我的眼里,我的心里一直珍藏着那条用青石板铺成的大路,它一头连着感情,一头连着风景。
青石板路从我家屋后经过.石板不宽,也不匀称,但很光滑,泛着青光,高高低低的向两头延伸。
小的时候,我在睡梦中都能听见往来行人沉重的脚步声和粗重的啜息声,那些含糊不清的谈话渐离渐远.只有那光脚板甩在石板上啪啪的声音,惊醒了我的或甜或苦的梦。
昨天,我回趟老家.放弃了走那条蜿蜒如飘带的水泥公路,选择了那条笔直的陡峭的青石板路。这是我儿时的路,也是我儿时的梦。拾级而上,走走停停,满脑子都是儿时的故事。我仔细的搜寻着这些写满脚印的青石板,找到属于我自己的那些小的、大的、匆忙的、沉稳的、蹒跚的、幼稚的、懂事的脚印,一串串把我的思绪连起来。我想到了迎着上课铃奔跑的我,象兔子跳跃,结果还是迟到了,被站在门外的尴尬和困窘。
路其实不是很长,只是自己太顽皮。忘记了上学的时间。如今走在这样的路上,对于离久了家的我,才是找到了回家的真正的路程。家乡的青石板路啊,你才是我全部的风景。
回家的路 散文篇十七
傍晚时分,天空飘起了雪,不大,但一会儿的功夫就白了地面。下班路上,感受着风卷飞雪的惬意,听着脚下“咯吱、咯吱”的踏雪声,仿佛置身在这白色世界里,就如步入仙境一般的飘飘然了。心想,这雪照这样的阵势,如果能持续下一晚上,那该是怎样的情景啊!
晚上,闲来无事,就给妈妈拨过去电话。
“喂,妈!我明天不上班,想去蹭饭了。”极撒娇的口气,知道妈妈爱听。
“傻闺女,什么蹭不蹭的,你再说蹭,就不给你做了。”妈妈那边装着很生气的语气,却能听出她老人家打心眼里高兴着呢。
“好好好,妈!我知道了,不是蹭,是吃,我这不是怕您说我是吃货嘛,嘿嘿!”我嬉皮笑脸的伸伸舌头。
“嗯嗯,这还差不多,来吧来吧,你爸也念叨了,嫁出去的闺女,就是泼出去的水啊,你再不来啊,就真收不回来喽!”
“妈!说什么呢?”我故作生气地样子。
“我爸呢?”
“他躺下了,你听,雷声大的呼噜,吵死了都快。”电话那头,果然隐约的传来阵阵呼噜声。
“爸爸累了吧,让他睡吧,别叫了。”
“嗯,明天给你做饺子吧,地皮鸡蛋韭菜馅的,你的最爱。”
“好啊好啊,还是妈懂我。”开心死我了,这也是我想说的,妈妈就又和我想一块儿了。
“好了,闺女,不跟你多说了,吵醒你爸,又该叨叨我了。下雪了,明天来时慢点啊,路上滑挺挺的。”
“知道了妈,又是这些。”极不耐烦的样子。
“臭丫头,总是不愿听,好好,不说了,反正你明天得慢点走。”呵呵,听起来妈妈又“耍赖”了。这也是我和妈妈两个人的特权,爸爸都拿我俩没办法的。
“昂,那我不说了,挂了啊,明天见啊妈!”
挂了妈妈的电话,我好开心啊,“明天又能吃上妈妈做的饺子了喽!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边说边哼起歌来。
“你就是馋,下这么大的雪,天这么冷,还让妈妈给你做饭,真是的。”老公说上话来了。
“我愿意,妈也愿意啊!”说着扮了个鬼脸,自顾自的玩起了电脑。
这一晚,我的心情特好,想着明天要回家,甭提多高兴啦,听着美妙的音乐,看着好友空间的美图,悠哉游哉的,仿佛此刻的我已经回到妈妈身边,那个美啊……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了床,洗漱,做早点,叫老公和儿子起床,然后收拾要给爸爸妈妈带的东西。爸爸有老寒腿的毛病,天一冷,腿就会隐隐作痛,于是我给他买了一副棉的腿套;还有给妈妈买的保暖背心,因为妈妈总是好说前后心凉;然后还买了两个暖宝,用来暖手暖脚都不错的。一切准备停当,一家三口驱车出发了。
一路上,听着车轧积雪的“吱吱”声,看路两旁的杨柳树向后挪移的洒脱。望向远处,天与地浑然成一体,完全被这白茫茫的积雪掩饰了去,根本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水,哪是庄家地了,一切都这么的洁净,又这么的和谐,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等着迎接圣诞老人赶着马车送礼物来呢。
路上的车不是很多,大家都小心翼翼的保持着车距。老公极小心的掌控着车速,慢慢地向前挪移,感觉这回家的路很长没尽头似得。我把车里的音乐开大了点,为的是缓和一下这紧张的气氛。我虽然心里很急,急着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拉家常,但我不敢催促老公开快车,为了安全着想,我只能很“违心”的告诉老公慢点开。
快到下公路拐弯的地方,我突然想起我家往下走有个大坡,这冰天雪地的,车就怕开不上去,于是对老公说:“咱一会把车就停放在大坡下的路边吧,省得一会儿上不去还要推车。”老公点点头没吱声。
一拐过弯就是通往村口的路。我也许是归心似箭吧,使劲探着身子往前看,就像爸爸妈妈就在不远处等着我们一样。刚进了村口,大老远就看到一个身影弯着个腰在路上除雪。“谁啊这是?这么冷的天还起这么早扫雪。”再往前看,那近百米的路面楞是给扫出足够两辆车并排通过的宽度。
“妈妈!快看,是姥爷在扫雪。”
顺着儿子所指,这才认得这扫雪的人是我爸爸。只见他正佝偻着腰用铁锹一下一下把雪除往路边,然后又拿起扫把一下一下清扫余雪。我忙让老公停下车,下了车飞似的奔到爸爸面前,完全不顾脚下是雪还是路。“爸!你……这……”我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原来,妈妈把我要回来的消息告诉爸爸后,爸爸天不亮就早早的起了床,拿着铁锹和扫把出来除雪了,为的是他的宝贝女儿能平安回来。我的眼泪在眼里打转,然后不听使唤的流了下来。
爸爸抬头看到我,笑笑,“这么快就回来了,我还跟你妈说在中午呢。”爸爸的头上、肩上、身上、鞋上哪哪都是飞溅的雪花,就连眉毛都被雪花沾满了。
“就完了,就完了。”说着话,又挥动起扫把。
这时,儿子和老公也下来车,接过爸爸手中的工具继续清扫剩下的积雪。
我一边帮爸爸拍打身上和头上的雪花,一边埋怨起他来:“也不知道起这么早干吗?自己腿疼还不肯多休息。扫个能走的路倒行了,还扫了这么宽,要不把全村的大街都扫了吧。”爸爸笑笑说:“这不是在家睡不着嘛,起来也能活动活动筋骨,也算锻炼锻炼身体吧。”
“这么冷的天,还冰天雪地的,跌一跤怎办啊?”
“没事啊,我这把老骨头硬朗者呢。”爸爸总是这样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
老公和儿子把爸爸扫剩下的处理完了,我这才搀扶爸爸上了车,一起回到家中。
一进街门,我就闻见从厨房飘出的香味,这是妈妈已经在准备饺子馅儿了。
“妈!我回来了。”
“馋闺女,闻着味儿了?”妈妈隔着窗玻璃应着我。
“嗯嗯,在坡下就闻到了,真香!”
进了厨房,看妈妈忙碌的不亦乐乎,我也不知该帮啥忙合适,就站在一旁陪妈妈说话。看着那嫩黄的醉人的炒鸡蛋,棕黑色的地皮菜调皮的掺和在其中,旁边还有没拌进去的翠绿的韭菜,都快要流口水了。我再也无法忍受这种赤裸裸的诱惑,便拿起筷子大大的夹了一筷子馅儿塞进嘴里,做狼吞虎咽状。“哇塞!好香啊!”妈妈笑着狠狠地瞥了我一眼骂道:“馋死了,你在婆婆家也这样吗?”这要放在我出嫁前,妈妈总会这样说:“让你馋,看你还能找上婆家。”呵呵,我的馋嘴总会让妈妈有话说。
这时的我感觉好幸福啊!也许这才真正是家的味道,这已经不是饺子香所能诠释的幸福了。有妈妈全部的爱,有爸爸知冷知热的呵护,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常回家看看呢?
老公陪爸爸坐在暖气边喝着茶,看着我们母女俩一唱一和的说笑着,他们不说话,只是咧嘴笑,好像这样才是个完整的家。
妈妈边做饭边开始叨叨了。
“早上吃饭了没?你们早上的这顿饭可不能省啊,那样对胃不好。天冷了,不要吃冷东西,你有烧心的毛病,这可得注意了,不行就煮点姜汤暖暖胃……”
妈妈总是这样,见面就开始实施她的叨叨战术,没完没了地说个不停,嘱咐这个多穿点,吩咐那个多吃点。看见我家儿子那副小身板儿,就说:“是不是你妈不给你做营养的东西吃?再不增加点营养的吃,你就快飞了。”
“姥姥!才不是呢,我这叫苗条,我妈想要,我还不舍得给她呢。”说完,顽皮的笑着躲在我妈妈的身后,因为他知道这话是在刺激我。
“臭小子,你就故意气我吧!小心我敲你脑袋。”
爸爸妈妈都笑了,咯咯咯咯的笑声从厨房飘出,然后飘出小院,飘向更远的地方。
我走出街门,向远处望去。
下了一整夜的雪终于停了,看着远处的山上白茫茫的一片,看着树上厚厚的雪馒头,看看墙头高出往日半尺有余的积雪,再看看来时路上被清扫到路两旁的雪堆,我的眼眶再次湿润了。这就是父爱的无私,这就是母爱的伟大,为了不常回家的我,他们会起大早,不惜任何代价,不顾及自己的身体状况,默默的为我的到来做着准备。这时,我想起最近网上流行的一段话:“等……等将来……等不忙……等下次……等有时间……等有条件……等有钱了……”这么多的“等”牵制着我们不能尽我所能,难道这孝道也能等吗?
我慢慢的收回飘远的思绪,转身返回厨房,洗洗手开始帮妈妈做饭了。
这顿饺子是我吃的最香、吃得也最多的一次,因为它凝聚了父亲和母亲全部的爱。
这个冬天不再寒冷,即使有再大的暴风雪;这个冬天不再寒冷,因为有爸爸妈妈的呵护和关爱,整个冬天将暖意融融。
回家的路 散文篇十八
我生活在农村,单位距老家几十里路,每年俺都要回老家过年。由于距离近,没参与到国人的春节大迁徙——春运的行列中,也就没感受过乘火车,坐汽车长途跋涉的滋味,但伴随着参加工作第40个春节的临近,我回家过年的路,由“真长”,到“长”,再到今天“一点也不长”,甚至有一种近在咫尺的感觉。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从小就听爷爷讲:春节,是国人团聚的日子,一家人只有在一起过年,才能称得上是团圆年。
为什么我们过年一定要回家,而且是如此强烈的集体意识?查了下资料,道理很简单:其实,回家过年就像一种仪式,它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成为本能,一种生命的基因遗传;回家过年,能让我们获得归属感、心灵慰藉和重新出发的能量。过年是一种习俗,过年回家,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它早已内化为人们的情感密码,即使不明白,也会成为一种惯性行为。我参加工作40年,没有一年不回家过年的。回家过年在我家就是一种家训,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如今,我已经退休,做了祖父,但回家过年的情结随着年龄的增长却越来越浓烈,虽然我家的老人都不在了,而我在我家还是长兄,本来过年应该来我家,但因二弟那儿养着多种家畜家禽,一时都离不开人,没有办法,我们都回二弟那儿过年。其实,回二弟那儿,有一种真正回家的感觉,二弟住在老院子里,是真正的老家。老家的一草一木都那样熟悉,那样亲切,特别是睡在老家的火炕上,暖融融的,和大地息息相通,时时感受着来自大地深处的信息,动静如身上的血脉、踏实、自在。泥土的芳香,始终萦绕在身边,和身上的汗腺及淡淡的体香融为一体。不像住楼,睡在床上,总有云里雾里的感觉,飘飘然,悠悠然,心神飞荡,没有那种睡火炕的宁静感。躺在家乡的火炕上,心里暖和。离开老家回到自己的家,躺在蓬松柔软的席梦思床上,却难以入梦,又想起那热烘烘的火炕。我的第一声哭啼,就是在这火炕上发出。是火炕,烘干了我周身湿漉漉的羊水,使我脱离母体的依赖,便感到了人世的温暖;是火炕,烙干了我尿湿的褥子,给我一片片柔软和净爽;是火炕,一回回焐热了我在雪地上冻红的双脚,把我带入甜美的梦乡;就是在这火炕上,我无数次钻进母亲像火炕一样温暖的怀抱,贪婪地吮吸甘甜的琼浆……火炕,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舞台,我在这儿曾歌唱着妈妈教给我的最纯朴的歌谣,表演着妈妈教给我的最古老的舞蹈。一家人,既是导演,又是观众,火炕上充满了欢笑。
? 上学离开村子,每年假期,归心似箭,急切的回家。那个年代交通十分不畅,每天通老家的公共汽车只有两趟,下了公共汽车还有12华里的山路,现在春运期间的车票有“一票难求”的说法,其实那个年代不是一般的难求,一趟车,30多张票,卖没了,皇上二大爷也没办法,只好等明天,第二天为了能买到票,天不亮就到车站排队。下车还得走山路,什么也不带,12里路,一个小时差不多,要是带东西可就不好说了。记得有一年寒假,学校勤工俭学搞得好,每人分50斤稻子,我是乘火车,转汽车,终于到离家12里的公共汽车站,往远处一看,连绵起伏一望无际的大山,山脚下的羊肠小路,一个行人也没有,我只有开动我的11号大卡车,唱戏的骑马——步行。走……
要是平日,12华里路真的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那天我肩上有50斤稻子,可让我有些为难,走山路,背稻子,是对体力及毅力的考验,我下定决心,心里想着那是给爷爷的新年礼物,走起路也就不那样沉了。
天有不测风云,还没走多远,北风呼啸,鹅毛大雪飘落下来,雪片直往脖子里钻,我不得不重新系好衣服领钩,这一下喘气都有些费劲了。风越来越大,雪越下越大。本来山路就很滑,这一下雪就更滑了。我有脚下踏棉花的感觉,走路一点也使不上劲。也许是包裹的太严了,身上热乎起来,后背有出汗的感觉,眼看着天要黑了,我加快了脚步,后背的汗出得就更有劲了。
天已经黒了起来,天阴得如同锅底,真的有伸手不见五指的感觉,好在脚下有雪映着,我试探着走着。
看到微弱的灯光了,那是老家。我的脚下有劲了……
到家了,我已经成了雪人,当父亲从我肩上接过装稻子的口袋的时候,口袋同我后背的衣服已经冻在一起了,父亲很心疼。这老远怎么往回背这个?这大雪天,没摔着就挺好。
弟弟接过我的书包,当给我摘帽子的时候,才知道我的耳垂上是一个大冰坨,我知道这是汗水顺头发流下来,到耳垂上,天太冷成冰的结果。这时候的耳朵已经冻麻木了,感觉不到一点疼了。过了好一会,感觉耳朵疼,那可真疼,是那种火烧火燎的疼,有一种钻心的感觉。真的是刻骨铭心。
参加工作在一个边远山区的农村学校,距老家几十华里。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自行车是我的代步工具,在学校住宿,周末回一次家,那个时候根本就没离开过家,也没有回不回家过年的说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结婚有了小孩,距家几十里的山路,回家过年是必须的,但数九寒天,携妻带女,交通真的成了问题。
记得最清楚的是女儿两岁那年过年回家,爸爸为了方便,派邻居王叔赶着毛驴车来接我们。那个时候毛驴车被人们俗称“驴吉普”,在当时是很有品位的。怎奈王叔用的是一头老驴,都说“人老尖,马老滑,”驴老了脾气也不小。再由于王叔的驾驶技术不怎么好,老驴就是不快走。驴吉普的速度还不如老牛车,那天也不知道怎么那样冷,走到半路就把女儿冻得嚎啕大哭,当时那心情真的是没办法形容。其实在家已经做好了防冷的打算,将孩子不知道包了多少层被子,结果还是让人上火。没有办法,半路找了一个农户家暖和了好一阵子。等女儿暖和过来说的是:爸,别去爷家了,这也忒冷了。当时我的心都要碎了。后来过年回家分别坐过手扶拖拉机,胶轮拖拉机,但不论哪种农用车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都那样颠簸,真有要将心肝肚肺颠出来的意思。
随着社会的进步,孩子也大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上班都不再骑自行车而改摩托车了,回家再也不用坐驴吉普了。两个大人一人一台摩托车,载着一双儿女及年货,还没等冻透就到家了,好不风光。不过骑摩托还有不如意的地方。还是冷,再一个走在山路上尘土飞扬,穿的多干净到家也是一身土。妻常说,这要是什么时候我们这儿也通柏油路就不会这样了。
如今,妻的祈盼也已经实现了,党的惠农好政策让山村出现了大变化,村村通工程让我的家乡村村通上了柏油路。我们回家再也不吃尘土了。
也许是我的思想太保守,还是社会发展的太快,刚以为骑摩托车走柏油路上回家过年已经是很幸福的时候,党的好政策“汽车”下乡已经使家用轿车进入了普通百姓家。在我的家乡,轿车已经赶上了五年前的摩托车多了,我回家过年也坐上了轿车,不过,最早乘坐的是出租,不论车是谁的,我回家有车了,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再也不用受冻了,几十里的车程,吸支烟的功夫,回家的路对我来说是太短了!但出租车也有不如意的地方,由于我家地处偏僻,虽然年前就将车费预付给了司机,但司机常常是说好了初二上午到,结果是晚上也不一定。也有误事的时候。
在我55岁的时候,又一次进了校门,这是一次不用考试但得花钱的技术学校——驾校。经半年不定期的学习,我拿到了机动车驾驶证,我花了12万元,购买了自己的轿车。从那开始回家不但感觉路程不长,还有太短的感觉了,还没开够,到家了。有车真方便。
如今,我家有独立生活能力的男人都有了自己的轿车,我们哥仨,儿子、女婿、侄女女婿,过年回家都开车,本来,二弟的院子不小,加上他的农业机械,院子里已经放不开全部的车了,得将其中几台放路边。常听乡亲们说,老史家怎么这么多车,人家的孩子都很有出息……
没有春运的经历,讲述了一段自己回家过年的历程,人生如梦,转眼就是40年,过去的40年,是我们的祖国飞跃发展的40年,我回家过年的历程是社会进步的真实写照,我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的明天更美好!下个40年,回家过年是不是得开飞机?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回家的路 散文篇十九
魂思梦绕的还是儿时通往家乡的土路,无法抹去袅袅炊烟下土坯房,和全村孩子嬉戏玩耍的河滩!
如今满满深情的回忆,而在当时确是无休止的厌烦!
母亲来到城里带儿子时总会讲述她年轻时的事,讲我小时候如何春夏秋冬雨雪不误走十几里路去上学,语气带着温馨的回忆,嘴角露出骄傲的笑意,儿子却把她的经历当做童话故事听!
儿子面对奶奶帮他制作的纸飞机总是不屑一顾,那却是我小时候最好玩的东西。一张纸几个孩子都能抢着玩一天。那纸总是反正面写满字,要是被发现用白纸做飞机,屁股就会留下五指山的烙印。看着儿子满屋的铁甲勇士,积木堆成的宫殿,和停在儿子乐园的各式汽车,母亲总是提起她小时后和我小时候,玩得最多的就是纸飞机。
母亲话里话外都是对现在生活的满足。最近总是提起她年轻的事,和她一起上山下乡的姐妹,和我同村的孩子。我决定开车带着孩子和母亲回到我阔别二十几年的家乡。说实话,母亲要是不经常念叨,我真没有特别向往农村生活,因为我从小就励志好好学习,将来到有高楼大厦的城市生活,小时候就特别喜欢城里汽油和液化气的味道。特别是城里的漆黑的柏油路!
二十几年前老家坑坑洼洼的黄泥路着实让我忿忿不平。春天卷起满天灰,夏天十步八步陷进泥坑里,满地大泡小河特别是下大雨不只是泥泞,还有满肚子的抱怨和心酸!
母亲说其实家乡已经不是你想象那样了,农村一年一个变化,如今条件好了村村通板油路了,而且都是都是大瓦房,有很多二节小洋楼了呢!我说他们种地能盖楼?我本想继续反驳,却本能地咽了回去。母亲毕竟也多少年没回去过,她说话的语气也不是十分肯定,能听得出来她也有几许怀疑,毕竟我们那个屯交通比较闭塞,虽然不是大山区,但那难走的土路和山路不分伯仲!所以我偷偷预备了雨靴放在后背相里,因为我脑海里总会浮现童年的乡愁!
原以为郊区连着城市,不曾想40年前的地方和我生活的城市没有什么差别,唯独缺少的就是几栋摩天大楼。中学的体育委员成了,他介绍这些年村子的变化,他们利用当地优势,我们河滩那片儿时的战场,搞起绿色养殖,当年的贫困户现在家里也有几栋大棚种起葡萄。你回来路过村口的葡萄酒厂就是你同桌的弟弟建造的。
用村哥的话说,咱们的思维模式变了,今天不只是日新月异,而是翻天覆地。满桌的绿色蔬菜都是咱们村大棚自己种的,还有山野菜居然也有我们平时舍不得买的秋葵和有机菜花,体育委员的村还和上学一样质朴,几杯酒下肚,开始滔滔不绝激昂慷慨地讲起我们通往县城的黄泥路。我们小时候到乡里上初中,走了三年土路,夏天是泥水冬天是厚雪,春天是尘土飞扬秋天是深深的车辙,特别是夏天每逢雨季,我们总是光着脚把鞋放在草绿色的军夸书包里,那是家家都一样穷,母亲说我比他们强,还可以骑自行车。我总忘不掉下雨天车骑人的尴尬。
干了一杯酒,村哥脸夹有些红了也有些激动,句句离不开对的感激!继续给我们讲这些年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后来这条路变成了砖路,再后来变成了水泥路,现在村村都是三排车道的柏油路,和城里一样有了路灯,家家数字电视,以前村里人争着往外走,就想离开脸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生活。
车里的雨靴见到七姑八姨送的特产,惭愧的偷偷躲到角落里。儿子怎么也没找到奶奶嘴里故事的影子,回家的路,走出去的人应该多回来走走!
回家的路 散文篇二十
妹妹的幼儿园离哥哥的学校只有五分钟的路,每天一样的放学时间,只是哥哥做功课动作慢,老是被关晚学。
妈妈就先接妹妹再去等哥哥。妹妹拉着妈妈的手,软嫩嫩地问:“妈妈你说哥哥今天会关晚学吗?”
“不会,今天哥哥肯定早出来。”妈妈笑眯眯地回答。“妹妹,晚上想吃什么呀?”
“妈妈,等哥哥来了一起商量,我想吃鱼,不知道哥哥想吃啥?”
大手牵小手,笑意盈盈地拉扯着家常,慢慢踱到哥哥学校。
一班,二班,三班……同学们依次出来了,妹妹搂着妈妈的脖子,朝前指着:“是哥哥,妈妈你没骗我”,重重地在妈妈的脸上亲了一口,挣脱了妈妈的怀抱,欢快地跑了过去。
哥哥宠溺地摸摸妹妹的头,从兜里掏出来同学给他的糖。妹妹甜糯糯地说:“哥哥,我们一人一颗”妹妹用那胖乎乎的小手费力地撕开糖纸,朝哥哥嘴里塞,然后又拿起另一块糖,不舍的看了一眼,递到妈妈嘴边:“妈妈,你吃吧,老师说我长牙不能多吃糖。”
妈妈故意笑吟吟地道:“好,那妈妈真吃了?”
妹妹咽了咽口水,然后点点头:“妈妈吃,妹妹不吃,妈妈赚钱很辛苦的,还要做家务,还要帮哥哥看功课,还要陪妹妹玩,妈妈辛苦,妈妈吃。”妈妈和哥哥相视而笑,哥哥拉着妹妹的手,将那粒糖塞到她菱角似的小嘴:“妹妹真乖,懂疼妈妈了,这粒糖奖励妹妹,哥哥这里还有一粒是留给妈妈的”,变戏法似的哥哥又拿出一粒糖来,递给妈妈。妹妹开心的牵起哥哥的手,没走几步娇哼起来:“哥哥,我走不动了。哥哥,我好累呀!"哥哥无奈地将书包递给妈妈,蹲在地上说:“好,妹妹走不动了,哥哥背。”妹妹开心的扑了上去,紧紧搂住哥哥的脖子,大声嚷道:“哥哥奥特曼快点!向街心花园出发!”哥哥配合地跑了几步,扭过头:“妹妹,今天只能玩五分钟,哥哥功课很多呢!”妹妹歪着头,想了想,慢慢地伸出一根手指说:“那,我们就玩一分钟,哥哥功课做的不好,老师要骂的!”妹妹同情地将头贴在哥哥背上,哥哥安慰说:“没事的,哥哥晚上抓紧点,来的及,妈妈是吧?”妹妹也将期待地目光看向妈妈,妈妈点点头,两个人开心地笑了。一路上欢声笑语响彻了整条街,糖己顺喉而下,可那份甜却永驻在了心间!
回家的路 散文篇二十一
今年暑假,我回家的次数特别多,除了周末外,我经常性的抽个空,或早晨,或傍晚,去看一看我的父亲和我的母亲。
回家的第一件事,我总是这样做:先喊一声“妈”,再喊一声“爸”!
这是应该的,这是天经地义的,这是儿子必须要做的事。我叮嘱自己,在父母还没有来得及称呼我之前,我要喊出我心底的想念。这是为人的礼仪,也是儿子的孝心。小时候这样叫,没有感觉到神圣和庄严,如今这样叫,心里感觉:一天比一天神圣和庄严,一次比一次神圣和庄严。
父母都是耄耋老人了。耄耋,先讲的是岁数,后说的肯定是身体。今年的六月的底上,天还没有热到汗流浃背的程度,但天气变化无常,晴雨不定、温度相差太大,这对前几年得了脑梗的母亲讲起来,天气相关着身体。
有一天的傍晚时分,最小的妹妹打电话给我:老娘住院了!
为什么?我有点慌张。因为每次老家回来的时候,母亲总是健康的。
还不是这老毛病。最小的妹妹说,告诉你,不是让你急,是让你知道。
我忙着,但是最忙也比不过母亲的事,我和妻子立马赶到了医院。母亲在打滴,瘦弱的右手青筋绽出,无力地垂于床边。见了我,母亲拼命直起腰板,最小的妹妹顺手托起,我们娘两四目相对。我站着,看着,想着。小时候是母亲低身看我,现在是儿子低身看母亲。
小时候母亲高兴地看着我长大,现在是我痛苦地看着母亲老去。
母亲的老去是自然法则,但对于儿子来说总觉得如此遽然。
我轻轻地叫了一声,妈。母亲笑了笑说,无啥,就是右手臂没有力气。母亲知道我会询问病情,也知道我会去问问医生,所以直接对我说了。现在,挂了盐水,好多了。即使真的病情不轻,也没有一个母亲在儿子面前说自己病重的,我的母亲也如此。
后来的几天,我往返于家里、单位、医院、病床、老家,往返中,母亲做了ct,打滴了五天,吃了一些药,精神略有恢复。母亲开始惦记老家的父亲,开始念想家里的一切,所以想着要回家。询问了医生,医生说:状况良好,可以出院,在家里吃吃药。
这也是一个喜讯。那天,我开了车子,去了医院,将母亲接出了医院,直奔老家。一路上,母亲在无意之间说到自己最近的情况,总体的意思是力气比过去小了。其他不担心,担心的是,今后水落小菜种不动了,我们回家吃不到,不要怪她。我们听后鼻子就酸:把这些蔬菜提高到这么个层面看的,是我们的母亲;而我们只是把它理解为无害无毒的经济作物,看到是一种勤劳、一种新鲜、一种稀奇、甚至于一种贴补。
我们很渺小,在母亲面前,我们又一次获得了一次心灵升华的机会,我们感谢母亲的教育。我们搀着母亲下了车,扶着母亲踏上了老家的场地,老家的客堂。
回家的母亲,神情焕然,脸上充满幸福。是的,只有回家,才可以看见父亲,看见老家、看见老家里的鸡鸭,可以看见老家前后的蔬菜,可以看见田野,可以看见田野上的绿色。父亲蹒跚着出来,我见了父亲,叫了一声:爸。
那天的中午,最小的妹妹,也没有宰杀鸡鸭,只是炖了一碗鸡蛋,烧了一个鱼汤,妻子捏了一碗茄子,没有烧很多的菜,这是对的,这场景不适合。我们没有在八仙桌上用膳,是在四仙桌上吃饭的。这样好,这样了,大家距离显得近一些,说话可以轻一些,夹菜可以便当些。母亲的胃口不怎么好,我们叮嘱母亲多吃些,理由是医院的饭食比家里差,现在补补。其实,母亲肯定吃不下很多,母亲的身体很虚弱,这从步态里就可以看出,母亲的身体还没有好到去医院前的状况。
饭后我和妻子回到了南桥。接连的几天,我和妻子都在在我下班后如期回家,去看看母亲,走近场地,也不管母亲父亲在哪里,我总要先找到他们,就像我小时候,读书回家的第一件总是找妈妈、找爸爸,找到了他们,就感觉回到了家,心里开始踏实。
我还是:先叫一声妈,再叫一声爸。后来的几天里,发现母亲的精神状态是一天比一天好,饭食一天比一天多。我们的心头有点喜悦了,心里感谢医院的治疗,感谢医生的医术与仁德,也感谢母亲的意志,感谢最小妹妹的日夜照料。
回家后心里开始舒缓了,也开始睡得起了。难得做梦,也是看见母亲健康的样子,母亲风风火火地去了田里,去地割蔬菜,去地攀玉米,去地……母亲又在灶前灶后忙碌了,煮饭烧饭了,饭菜快要烧好的时候,母亲开始打电话给我了。
电话真的来了,是最小的妹妹的,妹妹一脸苦相。她告诉我:老娘又住院了。母亲生病了,我的母亲即使生病,也总是挑我不在老家、不在她身边的时候,这是为什么?我想问问我的母亲,可我未问,喉咙就哽咽了。
我非常惶恐,想开车去医院。妻子说,我们打的去,有交通卡。节约一世的妻子突然大方。我知道:打的的意义已经超越了金钱,留下的全部是情,是爱。
我还是先叫了一声“妈”。母亲的脸上有点笑意,是淡淡的歉意,我读懂了。可这是不对的,生病是身体生存的法则,由不得我们自己。对于八十开外的老母亲来说,随时生病是有可能的。关键是我们没有这个想法,我们少有这个想法。可我们这样想是不错的呀!
医院里的母亲天天打滴,我们天天问询医生,医生说什么我们听什么。后来的一天,最小的妹妹说,医生让老娘做一个核磁共振,如果查出来没有啥,还是可以早点出院。感谢上苍!愿母亲还是无大碍。我也没有说什么。母亲却叮嘱我别去找医生,这个话我听懂一半,另外的一半,我们娘两都藏在心底了。我背后问妹妹,老娘的饭量如何?妹妹告诉我,和在家里一样,有增无减。我听了,心里就有了底了,我相信传统,包括用传统的观念和做法判断母亲的病情,这饭对于人,依旧是钢。
母亲确实恢复得比较快,这右手很快有了力气,这人也感觉有点力气,而且核磁共振的结果也是令我们比较愉快的,母亲的脑梗程度很浅,是一小块,一点点。只需要药物治疗,加之自己注意保养就行了。
我们再次迅速回家。
我和以往一样,到家后,见着父亲,再次叫了一声“爸”。
母亲坐下了,村里来了许多的人,都说想不到我母亲的身体恢复得如此之快,说老祖宗积德。母亲在一句又一句的安慰声中,接受了祝福。她笑了,笑得很灿烂。当村里人离开我们家的时候,母亲一一送别到我们家场地转弯的地方。我们担心想上去搀一把,最小的姊妹说,别,医生说,母亲就是要多走!搀了,母亲感觉不好。
是的,感觉对眼前的母亲很重要!
我们小坐了很长时间,也说了很多的话,父亲提议我们可以回家了,母亲说,是的,早点回去吧。
我自然站起,立到双亲面前:叫了一声妈,叫了一声爸。
回家的路 散文篇二十二
村村通公路从镇上通到我们邻村,邻村到我家的一里路是土路。每次回家,车行驶在那段土路上就会颠簸,我总摇下车窗,将路两旁那些熟悉的景色尽收眼底。
路两旁的地里,矗立的几棵柿子树长出了叶片,挂上了涩果。年幼时,我和小伙伴常在这几棵柿树上“摸树猴”,在树枝间攀来爬去。还在树下捡“小柿儿”,用外套兜一兜,柿子汁儿染到外套上留下的污渍洗不掉,回家被母亲责骂一顿还乐呵呵的。有时候,我牵牛绳哥哥拉车,我们往地里送牛粪,牛猛地一蹿,车翻到路边地里……
紧临路面两侧长了好多酸枣树。小时候,这些枣刺都被村里人杀去,扎在庄稼地边阻挡牲畜,路两边的杂草也被牛吃得精光。自从有了机械化耕种设备,村里人不再养牛,路边的枣刺疯长起来,斜伸向路面。父亲自觉承包了杀枣刺的工作。
忆起母亲周年忌日那天,太阳热辣辣的,之前连下了一周雨,我们只能将车停在邻村。刚一下车,遥见父亲弯着腰正在卖力地杀枣刺,我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父亲那天穿了一双蹩脚的深筒胶鞋,鞋筒口有点破,鞋底各粘带了一大块泥巴,步子显得那般沉重。父亲依然黑瘦,裤腿和屁股后面溅了好多泥点。我接过镰刀杀了几根,嗡的一声惊起了一窝马蜂,父亲笑道:“常见到,蹲下别跑。”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不是怕马蜂蜇到……
五六月,正是植物疯长的季节,路两旁的枣刺被杀倒了,我们走在杂草上,脚上几乎不挂泥。六十多岁的老人,五六月的闷热天气挥镰斩刺为孩子们修路,一定流了不少汗。
父亲经常修这段路,填平路面上大车轧过后的车辙,往路面上撒些沙石,杀路两边伸向路面的枣刺,在方便孩子们开车回家的同时也方便了行人。
父亲上了年纪,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只是默默地把孩子们回家的路修畅通,期盼远方的儿女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