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的春节满分作文(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春节满分作文篇一
除夕夜来了,大家欢欢喜喜地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奶奶点起了红蜡烛。在蜡烛的映照下,那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显得更加美味可口。在相互祝福声中,我们吃完了年夜饭。
按习俗,晚上应该守岁,可姑姑和大伯要回自己的家,爸爸妈妈也要到姑姑家睡觉,我怕爷爷奶奶太孤单,坚持要留在奶奶家,陪爷爷奶奶守岁。
爷爷奶奶都快八十岁了,习惯每天看完新闻联播就睡觉。我可没早睡的习惯,怎么也要熬到十点多吧。大家一走,我就不断地看墙上地时钟,我急切地盼望着春节联欢晚会和20xx年地到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春节联欢晚会终于开始了,我惬意地躺在火炉旁边,目不转睛的看。第一个节目是盛世大联欢,由于今年是鸡年,节目里自然少不了可爱的小鸡,我也属鸡,所以看的时候兴奋不已,嘴里忍不住念道:“太好了,真可爱!”精彩的小品逗得我捧腹大笑,美妙的歌声让我陶醉﹒﹒﹒﹒﹒﹒最让我感动的是《千手观音》,那精美绝伦的表演,整齐划一的动作让人觉得简直是一个人在表演!可谁能猜到那精美的舞蹈竟是一群聋哑人在表演呢,他们该付出了多少辛苦啊!
十点多的时候,奶奶催我睡觉了,我恋恋不舍的关了电视机,等着明天看重播吧。在朦胧中,我听见鞭炮声此起彼伏,我知道,新的一年已经来临了。
我的春节满分作文篇二
我喜欢端午节,喜欢儿童节,喜欢元宵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
今天,我们一家人忙得不可开交。我和妈妈一起包饺子,弟弟和爸爸则布置家里,妈妈弄好了馅,开始包了。我包饺子时总是把皮撕烂,妈妈看见了,就耐心的教我。我看着妈妈的动作做起来,左手拿皮,右手弄馅,到了包皮的时候,我应该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捏皮的,可是却成中指和拇指捏,我想:妈妈肯定会说小错终会酿成大错。可是,妈妈并没有这么说,只是笑。包好饺子了,该下锅了,我突然记起还没放钱,妈妈说:“我放了。”妈妈可真是细心。我放饺子,我一手拿木板,一手弄饺子,我小心翼翼的放,生怕烧到手。
下完了饺子,该去看看爸爸、弟弟的工作了,爸爸和弟弟简直是艺术家呀!把客厅装饰得就像童话王国。父子俩来“请功”了,有力的说:“看着客厅多漂亮,都是我俩的功劳,给我们点奖励吧。”妈妈鬼笑着说:“好,奖励你们吃一碗饺子如何?”“好!”父子俩齐声说道。开始吃饺子了,爸爸拿着蒜瓣,吃的满头大汗。突然,弟弟“呀”的一声叫起来:“吃到钱了!”我问妈妈:“妈妈,你包了几个钱?”“一个。”“什么!”“那有什么,弟弟吃到了,我们应该恭喜他呀!”
吃完饺子我们去楼下放鞭炮,我和弟弟胆小不敢放,只好看着别人放,不过我们还是很开心。听鞭炮“咚咚”的响声,可真害怕呀!
这是我家的春节,我爱我家,希望我家更幸福!
我的春节满分作文篇三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的来临,意味着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意味着里历史将翻开崭新的篇章;意味着我们也将长大一岁。
在中国过春节,大家都会提前准备年货,我的家乡也不例外。差不多在冬月的初旬,家家户户都开始备年货了。大家会买许多肉,有些灌成香肠,有些则把肉腌制后挂在阳台,经过长时间的晾晒而制成腊肉,留到过年吃。
过了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家里就开始忙了。必须进行一次大扫除,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还要准备一些糖和水果之类的年货,用于过年时招待客人。
小年一过,除夕很快就到了。除夕在农历十二月三十,是一年之末。在这一天,大家都要穿新衣,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窗花和“福”字。“福”字还要倒着贴,意味着“福到了”!这些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福。
除夕夜吃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桌上摆满了丰盛可口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看着春晚,一边举杯欢庆、互送祝福。当然,还有我们小孩最喜欢的——发压岁钱。长辈们把压岁钱封在红包里送给晚辈,祝福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成长。
除夕一过,便是春节。大街小巷满是火红的炮纸,像是铺上了红地毯,在迎接春节的到来。而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待在家里休息。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会走亲访友去拜年,也会在家中接待客人。亲朋好友们互送祝福,欢乐与幸福洋溢在我们的周围。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这一天,人们吃元宵、赏花灯。花灯各式各样、十分美丽,有的做成鱼,寓意“年年有余”;有的做成莲花,寓意“出淤泥而不染”;有的做成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里威武的龙,寓意“龙腾虎跃”……在里面点上灯,瞬间变得五彩缤纷,美丽极了。
元宵节一过,热闹的春节也将进入尾声。大人们又开始忙碌地工作了,孩子们也要重新背上书包去上学了。
这便是我家乡的春节,一个温馨和睦的节日,一个家人团聚的节日,整个大地都弥漫着幸福与欢乐。
我的春节满分作文篇四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名除夕。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这就是关于春节来历最通俗的解释之一,光是这一个故事就接连描述了四个春节习俗:贴红对联、燃放爆竹、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走亲串友道喜问好。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习俗,如:扫尘、逛庙会、观社火、贴门神、祭灶神、倒贴福、长辈给小辈压岁钱……这些习俗都是经过了千百年延续的,中国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样的,每年欢聚一堂。古今的春节也是有差距的,要知道古代可没有那些高科技产品,春节和现代的春节相比,即不免有些无趣。
光是文天祥的一首诗就足以证明: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但是随着娱乐项目的增多,好多传统节日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好像春节只不过是一个比周末更长的假期,供人们娱乐、休息。除夕夜在一部分现代人看来的唯一作用就是:让人们有个借口和家人一起吃顿饭,看一会春节联欢晚会。这是令人悲哀的,我们中国人怎么了?怎么会由原来那精神无比高尚的种族变成这样了?是在现代社会的纸醉金迷中堕落了?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迷茫了?是在地球变暖的环境下失落了?是在……不管怎么说,中国人现在是没有以前的那种精神了。
时代在进步,而我们中国的精神却是在退步:我们的精神就像是一座雪山,贪婪、堕落、欲望、自私、血腥、残忍、疯狂、嫉妒……就像是无数个太阳,它们每时每刻都在释放着自己的能量,中国人的精神被疯狂的摧毁。我相信如果中国人不再觉醒的话,这座冻结了千百年的雪山也会被阳光晒到坍塌,化为无数的雪水,再逐渐变成水汽,我不希望这样的假设成为事实。
我的春节满分作文篇五
春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大扫除是春节前必做的事情,将家里里外外清理一遍,除旧迎新。同时,还要准备各种年货,吃的、喝的、用的,每天街上的人都络绎不绝。
春节的.前一天是除夕,相比就轻松多了。早上边逛街边买来对联、灯笼、鞭炮和烟花,回家后便三下两下扯下旧对联,小心翼翼地贴上新对联,换上新灯笼。除夕晚上,除了万不得已,都要去长辈那儿吃团圆饭。团圆饭也称分岁酒,因为除夕是新旧年交替的分界线,吃分岁酒,意思是新旧岁由此夜而分。分岁酒一般有十盘冷菜,每盘上都有一小片切成薄片的红萝卜放在顶端,以示讨彩。在中途上的大菜中,绝对不会少了芋头、鱼和年糕。芋头的“芋”谐音为“余”或“裕”,表示吃了芋头会在新的一年中家庭收支有余,逐步富裕。吃鱼也是象征“年年有余”的意思。而第一个上的菜一定是年糕,表示“年年高”,有时也用面条,因为面条又长又瘦,谐音“长寿”。
然而对于小朋友来说,最感兴趣的自然是吃分岁酒时长辈给的压岁包。压岁包,其实是压祟包,因为“岁”与“祟”是谐音,所以大家都念压岁包。“祟”指鬼怪害人,“压祟”便是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晚辈得到压岁钱便可以平平安安度过这一年。
吃完分岁酒,便各自回家。一般除夕晚上大伙都不睡觉,要“守岁”,迎候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凌晨,家家户户都争先恐后地开始放鞭炮和烟花,放眼望去,整个天空都是五彩缤纷的烟花,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震耳欲聋,象征着送旧迎新和接福,俗称“接年”。大年初一这一天是不出门走亲戚拜年的,这一天还不能洗澡、洗衣服。从正月初二开始,才可以走亲戚、拜年。
一转眼,到了正月十几,街上过年的喜庆渐渐淡下去了。大人们开始上班,小孩子们也准备开学了,一切慢慢走上正轨。
我的春节满分作文篇六
今天是大年三十,在姥姥姥爷家吃年夜饭,体会着新年的喜庆和团圆。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菜肴:有姥爷自己做的,煮的,海捕大虾,清蒸的,全家福,,,还有虾馅的饺子和菜馅的饺子等等。各种各样的菜肴,令人食指大动。
“开饭了!”妈妈突然喊道,筷子在餐桌上飞舞,大家举起杯子,互相敬酒,紧接着大家互相祝福,一句句祝福语在餐厅回荡,一阵阵暖流流进心窝,令人感到了新年的温暖和团圆。
购买春联
春节即将来临了,我非常喜欢过春节。因为春节可以放寒假、贴春联、看、要红包、吃年夜饭……
今年春节快来临时,我在外面买对联,我站在一旁看大人们写对联,只见他们手拿一支毛笔,在墨水里蘸了蘸,然后就在红纸上写了几个大字。具体内容我已记不清了。那一幅对联写得非常工整,我看了很喜欢,可是挑来挑去还是没能决定下来买那副,只好问了买对联的叔叔,那副更有寓意,叔叔给我指出了一副对联,上面写着“龙戏宝珠辞旧岁,蛇衔瑞草贺新年”横批是幸福安康,于是我高高兴兴的把对联买回了家。
以上就是关于春节的满分作文6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我的春节满分作文篇七
家乡的春节
一进入腊月,我的家乡就进入了过年的状态,猪杀起来了,购起年货来了,大街上人头攒动起来了,好不热闹。黄瓜、青菜、萝卜,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身价都翻了几番。
村里村外,家家户户,邻里街坊,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活跃来了。腊月二十三,扫房子,扫去一年的灰尘,干干净净迎接新年的到来;腊月二十五,家家都争着蒸面食。在我的眼里,那冒着热气的锅永远充满了诱惑。那只有在过年才能见到的发糕、馒头,嵌着红红的枣,散发着诱人的香味,让我不知流了多少口水。今年,妈妈蒸了三屉馒头,我在上面用红豆、黄豆、绿豆雕琢了一番,有像太阳的,有像小老虎的,个个活灵活现,可爱极了。妈妈还做成鱼一样的馒头,预示连年有余。
风里带来些熟悉的家乡的气息,混着蒸馍味儿,都在冰寒彻骨的空气里酝酿。雪静悄悄地从天空降落,柔柔的,白白的。马路上,田地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走着,笑着,踩两脚雪,打几回雪仗,堆几个雪人,滚几个雪球。手红彤彤的,雪软绵绵的。
不错的,瑞雪兆丰年。丝丝寒意,阻挡不了股股暖流在心间荡漾。
在家乡,大年三十贴对联是件传统而又隆重的事情。构思对联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妈妈出示内容,我执笔,我家的对联出笼了,上联是“迎新春笑接四季鸿运”,下联是“庆佳节喜纳八面祥风”,横批是“饱蘸憧憬,蕴含希冀”。妈妈说春联是对新的一年的祝福,是人们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快乐幸福,我们把内心的愿望也寄寓在里面了。贴春联是我和爸爸最拿手的,我抹胶水,爸爸负责往门上贴,我在旁边瞎指挥,一会儿说这边高了,一会儿又说那里低了,就像在表演“贴对联秀”。爸爸还将“福”字倒贴在门上,边贴着边说着“福”到我家了。我们都笑了。
中午团圆饭、晚上年夜饭,这两顿饭里凝聚着不少父母的辛苦。吃完这些好吃的,仿佛是完成了一项使命,肚子里满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琼浆玉液。屋外,成千成百的鞭炮声噼噼啪啪地响着,大大小小的孩子窜来窜去。烟花满天是:杂样儿,见过的,没见过的,遍布于空中像玛瑙,像钻石,还闪呀闪的。
家乡的春节像一支彩笔,把村里村外勾勒得更加绚丽多彩;家乡的春节像一只快乐的小鸟,让家家户户充满欢乐;家乡的春节像一坛酽酽的老酒,让人滴滴难舍。
名师点评
1.开头扣题,结尾明旨。本文以“一进入腊月,我的家乡就进入了过年的状态”作为文章的开头,不仅扣题,而且起到了引出下文人们购年货、蒸面食,为过年做着各种准备的情景,结尾以排比句作结,既归纳上文,又点明了本文的主旨。
2.内容具体,条理清晰。文章从进入腊月人们便争先恐后准备年货写起,先后介绍了“扫房子”“蒸面食”“贴对联”“中午团圆饭、晚上年夜饭”等春节特有的习俗,行文井然有序、条理清晰,而且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3.仿写语句,趣味盎然。作者于文中多次模仿朱自清《春》一文中的句子,如“猪杀起来了,购起年货来了,大街上人头攒动起来了,好不热闹”“雪静悄悄地从天空降落,柔柔的,白白的。马路上,田地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烟花满天是:杂样儿,见过的,没见过的,遍布于空中像玛瑙,像钻石,还闪呀闪的”等,让人读来无不感到趣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