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科学教学计划一年级 科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1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学计划一年级 科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篇一
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1、整体学习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习科学兴趣很高,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习惯于常规课堂学习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
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本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
“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
“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
“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
“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
“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1、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2、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3、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4、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教学计划一年级 科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篇二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助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原因限制,有一部分教学班级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本册共五个单元,共22课。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选取了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生命世界的内容作为开始,在学生经历了探究有关动植物形态、习性、升值等方面的过程后,本单元讲引领学生综合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等四位方法和能力,通过观察、调查、资料收集等活动,展览、实验、绘制关系图等设计活动,以及记录、交流、制作等活动对生命世界的构成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该单元以能量为核心,整合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和地球宇宙中的相关内容,从系统的较粗了解什么是能量,认识多种形式的能量,探究能量的转化和控制。
第三单元宝贵的能源,该单元以能源为线索,通过分析的能量的来源体现了“结构与系统”这一组统一概念。
第四单元太阳家族,本单元从认识太阳系的结构开始,分别研究了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并未进一步学习天文学的知识点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五单元海洋资源作为最后一个结束单元,再次从系统的角度引导的学生综合运用查阅资料、讨论和举办地展示会等多种形式,了解各种类型的海洋资源,感受海洋资源的丰富和美丽。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了解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到的植物进行分类。
2、归纳某一类动物的特征。
3、了解食物链和光合作用的含义
4、了解细菌和病毒真菌的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5、认识不同形式的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6、了解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
7、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四季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1、指导学生大胆利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物和现象进行有根据的推测,作出假设性解释。根据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推测它们生活的环境等。
2、指导学生认真收集数据,意识到要尊重数据,用严谨的态度得出结论,如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
3、本册中的很多内容适于动手操作,材料简单易得,要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保证学生能真正地动起手来进行探究学习,这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参与。
4、建立能量概念,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在学生三年学习的积累上进行的,要注意充分利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梳理、提升,形成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
科学教学计划一年级 科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篇三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一)全册内容情况:
新编《科学》五年级是在四年级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作为上一线索的延续,本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生物与环境”、“在阳光下”、“材料”、“健康生活”等单元,
(二)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1、生物与环境单元:着重引导学生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2、在阳光下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的知识;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的主题活动,通过讲“关于太阳的故事”,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
3、材料单元: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常见材料的显著特征;能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开展研究活动;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工具;通过对材料特征的研究,意识到周围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通过小组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意识;对研究材料特征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知道周围的材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知道周围的物品是由材料构成的,能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
4、健康生活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或查阅资料、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等方法,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及功能,培养学生通过间接的手段获取有关人体内部器官知识的能力、查阅资料进行对照的能力;使学生懂得保护消化器官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知道怎样爱护消化器官,促使学生自觉地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注重饮食卫生;
(三)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各单元都要求学生亲身经历过程,这一过程也将延续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略)
科学教学计划一年级 科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篇四
本学期主要通过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个基本的了解;通过实践操作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网上收集、交流信息的基本操作;通过程序设计初步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初步学会把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转换为程序。除此之外,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国家有关因特网管理及信息安全的法规;让学生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抵制不良信息,正确使用信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刻苦钻研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学习任务。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图文并茂,但难度增加,这部分的内容对学生的数学知识、逻辑推理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对于村镇学校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2、教材内容:八年级的《信息技术》总共有六个模块的内容,模块一是《多媒体素材的获取与处理》,模块二是《演示文稿》,模块三是《flash动画制作》,模块四是《网页设计与制作》,模块五是《qbasic程序设计》,模块六是《智能机器人》。
3、重、难点:重点在于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了解及应用;难点在于对模块二的内容要在学会操作之外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针对以上几点,主要措施如下:
1、关注学生发展,注重学习过程的精细化。采用“平时分积分制度”。
2、注重教学活动过程的精细化。机房的机器基本上可以实现每人一台电脑进行操作。在上机时,要求每位同学严格按照学号坐在自己的坐位上。详细制定机房纪律在班上宣布,如上机时不得下位、调位,不得大声喧哗,有问题时举手提出来等;如有违反则扣除平时分。
科学教学计划一年级 科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篇五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教学重点:
1、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3、研究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和食物网。
4、认识到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5、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以及怎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6、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7、交流实验设计方案和按计划进行实验操作。
8、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从地形图中发现整个地球地表地形地貌的分布和特点,知道并描述各种地形地貌的特点。
2、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3、实验方案的进一步完善,使之更科学、合理。
4、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
5、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6、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二、教学目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
1、“生物与环境”单元,让学生对研究生物特征及其行为产生深厚兴趣,学习用简单的控制实验获取事实的方法,用图画和文字记录动植物特征的方法,体验在实验过程中详细记录收集数据的必要性,经历进行简单实验设计的过程并运用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交流和探讨。
2、“在阳光下”单元,围绕着太阳与地球、太阳与人的关系展开研究,引领学生“将太阳作为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光和热的提供者)”来认识,来开展活动。
3、“材料”单元,从方法上指导学生如何研究材料的特征,让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利用材料、创造材料。
4、“健康生活”单元,让学生关注健康,学习有关身心健康的科学知识,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过程与方法:
1、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2、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根据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
3、观察描述常见地形的特点,会看简单的地形图,能在地形图上指认如高原、平原、谷地、山脉、河流、海洋等的地形。
4、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2、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3、培养对地球表面地形研究的兴趣,能自觉关注和收集相关的信息。 4、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三、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五年级二班共有53人,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
五、教学内容检测与评价:
1、要综合关注学生科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与方法的习得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
2、依据学生的记录单,评价学生观察、实验、收集信息的水平和态度。
3、评价学生坚持长期观察活动的情况,如观察种子萌发活动中的表现。
4、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
5、与家庭生活保持联系,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所学知识经验的应用。 六、综合实践活动安排:
1、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2、做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3、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 4、科学游戏、参观访问、竞赛。
5、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
6、角色扮演、科学幻想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七、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9、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10、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11、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12、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科学教学计划一年级 科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篇六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学习,科学教科书也将展示一系列新的内容,引导学生们开展更为丰富多彩的过程与方法活动。为更好的开展科学教学活动,我对本册教材、班级学生情况等方面作了细致地学习或分析,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今年我任教的是五年级1个班,每周2节课。五年级学生应该已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如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再加上儿童与生俱来的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对科学学科的学习肯定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内容概要: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含8个教学活动,原则上每个教学活动的时间为1课时,共约32课时,再加上弹性内容和复习检测约8课时,本学期授课时间约为40课时。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对生态瓶的制作、观察,探究生态系统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光》单元首先引导学生们观察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和反射)特点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接着指导学生认识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阳光下物体得到的热与受到的光照强弱有关系,也与物体本身的性质有关系。最后通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综合运用相关知识。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运动和力》单元内容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了解重力、弹力、反冲力,让学生用这些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并研究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第二部分学习测量力的大小,认识力的单位,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好技能准备。第三部分认识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动手实践,设计和制作一个小车。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2、在理解探究以及培养探究技能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具体包括:强调实验前后的推测、解释要有充分的依据;进一步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技能,并学习实际控制变量实验;运用模拟实验探究自然事物发生的原因、变化及规律。
3、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平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认真钻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力做一名称职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科学教学计划一年级 科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篇七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这几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学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习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习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几年来的学习,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习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还将了解浩瀚的宇宙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工作。
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科学教学计划一年级 科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篇八
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结合科学组教学特点和本校科学任教现状情况,本学期科学组教研活动是以新课程的理念来指导科学课的教学,以“学生主体、学习本位、学教合一”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践行“学本课堂”为目标,以“实验教学”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重点,紧紧围绕“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的主题展开教研活动。更新教育观念,扎实做好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抓好科学组的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现任科学老师各自的优势,使教研活动真正成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加强教学流程管理,关注课堂,关注学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教研组活动,以培养习惯、激发兴趣为目标,追求科学教学的最优化。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求知欲,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
1、成员情况分析
我组现有两名专职教师(一名专职教师请产假),三名兼职教师,全组教师责任心强,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积极钻研教材。他们乐于进取,敢于竞争,能虚心求教,组内教师能积极交流讨论。能认真备课,深入学生,课前准备充分,重视对学生能力和道德思想的培养,教学中能结合当地情况和学生实际,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并同学生家庭、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同时每位教师能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能经常互相学习,重视对新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钻研,大胆创新。当然,我组教师也难免存在不足之处,相信会在以后的工作之中积极的改进。
2、本学科特点与本校实验设备分析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我校实验器材经过上学期的补充,现在已较为完备,但由于学校场地的限制,只有一个实验室,很多时候学生科学实验都会与其他班发生冲突,这些都给我们科学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不过,学校和我们组的老师都积极的通过各种途径解决。
1、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实验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组内教师的师德修养。要认真学习学校下发的政治学习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水准,敬业爱岗,踏踏实实地工作,不断提高认识,振奋精神,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2)继续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研讨,认真做好新教材的钻研工作,引导教师吃透新教材,全面把握新教材编写意图。
(3)以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课堂教学,改进学科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尝试以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建构多元化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更新课堂教学与评价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进修,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1)利用每次活动机会,学理论,统一教育思想;学教法,更新教学手段。组内互相交流,互帮互助,从而提高业务水平,继续加强学科教学常规的学习,全学期组内集中学习活动,安排好学习内容,组织好学习活动,记录好学习过程。
(2)定时、定点、定内容,形式多样的开展教研组活动,积极撰写札记、教后感,反思教学得失,切实提高教学水平。高度重视科学教师的理论创新,要不断鼓励科学教师,依托自己的教科研实践,认真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3)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项教学活动,借鉴先进经验,争取在教学上有更大突破。认真组织科学教师参与各类教科研征文竞赛活动,力争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论文在各级教育报刊杂志发表获奖。
(4)要求每人每学期经常翻看专业报刊杂志,开阔视野,努力把握教学方向。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效率和质量。
3、经常了解和分析各年级教学情况
(1)关注科学教师的教学,在科学教师中努力倡导"转变观念,敢于实践,争出成果"的教学风气。经常了解和分析各年级教学情况,贯彻好上级精神,组织和辅导好学生开展各类活动,重视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交流学习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心得体会。
(2)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学习文件精神,了解最新课改动态,共同备课、交流、总结经验,并进行阶段性总结,进一步部署下一步工作。
1、要体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就要放手让学生去探索,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在老师的一步一步的牵引中学习。但学生的自行探究应该是有序的,是让学生在交流中、在碰撞中积累自己的经验。
2、以各种活动帮助科学素养的提高,针对小学生的实际,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开展各类社团活动,以点带面:
(1)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常规科技活动,把好的想法转化为科学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2)在中高年级学生中结合科学课后的自由研究,开展科学小课题研究活动,指导学生做好观察、实验的记录,并撰写好课题报告。
(3)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多看看科普知识,开展科学知识小竞赛,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3、纠正学生的偏科思想,转变学生只重视语、数的观念,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素养。
周次 时间 活动内容 参加对象
1 8.31-9.6
开学工作
2 9.7-9.13
教研组预备工作会议
全体教师
3 9.14-9.20
区学科教研组长会议
区小学“三小”活动——网上优秀科学观察日志评比
教研组长
学生代表
4 9.21-9.27
教研组会议暨传达区文件内容
校集体备课活动(一)
全体教师
5 9.28-10.4
国庆节
6 10.5-10.11
区小学科学教研联盟活动(一)
全体教师
7 10.12-10.18
关于“实验教学中的难题与策略”的研讨活动
全体教师
8 10.19-10.25
区小学科学物质领域研讨专题研讨活动(一)
全体教师
9 10.26-11.1
区小学科学第三届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一)
研修班成员
10 11.2-11.8
区小学科学教研联盟活动(二)
全体教师
11 11.9-11.15
区小学科学物质领域研讨专题研讨活动(二)
全体教师
12 11.16-11.22
区小学科学第三届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二)
研修班成员
13 11.23-11.29
区小学科学教研联盟活动(三)
全体教师
14 11.30-12.6
关于“实验教学中的能力培养”的研讨
全体教师
15 12.7-12.13
校集体备课活动(二)
全体教师
16 12.14-12.20
区小学科学第三届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三)
研修班成员
17 12.21-12.27
读书交流分享会
全体教师
18 12.28-1.3
元旦
19 1.4-1.10
校集体备课活动(三)
全体教师
20 1.11-1.17
区小学科学第三届骨干教师研修班活动(三)
研修班成员
21 1.18-1.24
期末总结工作
22 1.25-1.31
期末考试
科学教学计划一年级 科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篇九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二个班。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本册书25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1---5)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二)、我们怎么知道:
(6---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三)、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10--14)课,以“学生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四)、水的科学:
(15---19)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五).我们周围的空气:
(20.-22)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六).
(23、24)课,以“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单的器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种养,植物外部特征与生长情况的观察,以及生活中其它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了解等,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的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教材主要围绕“走近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周次日 期内 容19月3日—9月7日1玩具里的科学29月10日—9月14日2我们周围的动植物3科学在我们身边39月17日—9月21日复习49月24日—9月28日4怎样认识物体5给文具分类510月1日—10月7日6哪杯水热水7水温的变化610月8日—10月12日8哪杯水多9有趣的不倒翁710月15日—10月19日复习810月22日—10月26日10认识水11有趣的浮沉现象910月29日—11月2日12改变浮和沉1011月5日—11月9日13水面的秘密1111月12日—11月16日14水往高处走1211月19日—11月23日复习1311月26日—11月30日15天气与生活16今天的天气1412月3日—12月7日17我的雨量器1512月17日—12月21日18我的风向仪19一周的天气1612月13日—12月19日复习1712月20日—12月26日20空气在哪里1812月27日—1月2日21空气的成分191月3日—1月9日22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201月10日—1月16日复习211月17日—1月23日复习221月24日—1月30日学期结束工作,1月26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寒假开始
(一)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二)成立互助小组,由班级中优秀学生辅助学困生。
(三)建立学习组织,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人尽到自己的努力。
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根据学校及教研组的安排开展听评课活动,采取个人讲课与听课相结合的方式,讲公开课不少于1节,听课不少于15节,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授课水平。
(一).第一周学习学校教学计划与教研组计划
(二).第二周学习本册科学教材
(三).第三周学习科学课程标准
(四).第四周—第二十周学习给教师的建议1—17条
根据学校及教研组的安排:第九周拆装玩具 第十四周 科学探索故事
科学教学计划一年级 科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篇十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由三种类型的八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模型与解释”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指导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共8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共四课含1、探索自然2我发现的环境问题3、问题银行4、发现问题宝藏;第二单元五官兄弟共2课含1、游乐场2、瓜果交易会;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共2课含1、寻找秋天2、果实累累的季节;第四单元有趣的动物共3课含1.寻访蚂蚁2.动物怎样过冬3.上夜班的动物;第五单元 蚯蚓小导游共四课含1、探访蚯蚓的家2.蚯蚓的房前屋后3、蚯蚓的邻居4、落叶到哪里去了;第六单元飘呀飘,飘下来共2课含1.自转旋翼2.降落伞;第七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1.科学,生活的朋友2、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3、美好的展望;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共3课含第八单元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2、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3、我也能当科学家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周次
教学内容
1
第一单元 第1课《探索自然》
2
第一单元 第2课《我发现的环境问题》、第3课《问题银行》
3
第一单元 第4课《开发问题宝藏》
4
第一单元复习
5
国庆放假
6
第二单元 第1课《五官兄弟》、第2课瓜果交易会
7
第三单元 第1课《寻找秋天》、第2课《果实累累的季节》
8
第四单元 第1课《我们要做最棒的》、第2课《动物怎样过冬》
9
第四单元 第3课《上夜班的动物》、第二、三单元复习
10
第五单元 第1课《探访蚯蚓的家》、第2课《蚯蚓的房前屋后》
11
第五单元 第3课《我是理财小能手》、第4课《落叶到哪里去了》
12
第六单元 第1课《自转旋翼》
13
第六单元第2课《降落伞》
14
第七单元 第1课《科学生活的朋友》、第2课《科学改变生活》
15
第七单元 第3课《展望美好未来》、第6、7单元复习
16
第八单元 第1课《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旅行》
17
第八单元 第2课《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
18
第八单元 第3课《我也能当科学家》
19
复习总结
20
期末考试
科学教学计划一年级 科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篇十一
1、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1、能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滑轮、斜面、齿轮等是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通过观察、分析资料发现动物、植物有着多种繁殖方式;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做出有根据的假设;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地球表面的变化;设计制作能完成一定任务的工具(包括简单机器、机器人等)。
2、能始终保持对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达到平衡状态的兴趣以及对未解之谜和生物技术的好奇,并积极关注相关研究的进展;感受生命延续过程的复杂多样,进一步树立珍爱生命、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能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学会并初步形成分工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能运用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3、能通过收集资料、亲历科学实验列举简单机械的使用,体会到利用简单机械能帮助人们提高工作效率;举例说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发现生物的许多特征是遗传的,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分析实例找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能描述温度、风、流水、植物对地表改变的作用,能说出岩石主要是由各种矿物组成的。
4、能感受一些工具和简单机械的运用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能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并能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技术的运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利弊;能提出保护环境、保护矿物资源的建议;能讲述科学家(如达尔文)的故事,关注工具发明和使用的发展史。
本册共分为六个单元,共22课。第一单元巧妙的用力: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学生探究简单机械的作用及简单的原理。学生在研究简单机械中观察两种力相互作用的过程,感受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现象,并认识到当两种作用力相等时,物体间将达到平衡状态即可。第二单元生命的延续:本单元将在学生已有认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类相关资料,观察、比较并描述相关的现象等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来进一步感悟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培养对生命的珍爱,学习植物和动物不同的生殖方式,了解生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第三单元生物的进化本单元继续引领学生带着许许多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讨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第四单元地表缓慢变化本单元将引领学生尝试提出有根据的假设,通过相应的模拟实验,逐步使学生感悟到各种自然力量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帮助学生认识到地表变化是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意识到保护地表的重要性,适时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世界,欣赏自然美的科学精神和态度。第五单元矿产资源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岩石、矿石制成的生活日用品等入手,懂得地球母亲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这些矿产资源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因此保护矿产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第六单元工具与技术本单元以工具和技术为主题,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及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整合起来。激发学生对机器人开发研制的兴趣,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机器人。
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1、注重搜集信息、现场考察及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2、专题研究,注重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及讨论辩论。
单 元课 题 课时巧妙的用力 8课时生命的延续 6课时生物的进化 3课时地表缓慢变化 5课时矿产资源 4课时工具与技术 2课时
探究法演示法
参观法实践法
讨论法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科学教学计划一年级 科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篇十二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科学》五年下册由“沉和浮”、“热”、“时间的测量”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通过五年级的学习,学生对科学和科学探究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册教学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所需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以及科学素养的其他方面都获得进一步发展。
1、“沉和浮”单元,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有关物质的密度,他是物质固有的特征之一。密度是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他是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关。
本单元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具体概念:当把物体放入一种液体,相同体积下物体与液体重量的不同将决定作用在物体上的浮力的大小。相同体积下,比液体中的物体会下沉,比液体轻的物体会上浮。
学生通过本单元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2、“热”单元,本单元继续观察探究物质在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不易察觉的变化,主要是热胀冷缩现象,以及热量转移(传递)的过程。
3、“时间的测量”这个单元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中到机械擒纵器,在制作计时工具的时间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4、“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共有8课,前5课的教学内容,主要研究地球的自转,后面3课,研究公转和与地球运动相关联的现象:四季和极昼极夜。最终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在逆时针自传和公转,自传产生昼夜现象,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产生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五上的学习,小组合作能力有所提高,制定实验方案的能力还是处于模仿为主的阶段,而且大部分同学对实验还是停留在动手为主,思考缺乏的状态下。o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关键是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善思”的学习习惯。
本学期在合作学习及记录习惯的养成方面仍旧不能松懈,继续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及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重点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的习惯。在此基础上确定本学期为突破重难点的具体措施是: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坚持积累每一粒“沙”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3、通过控制材料来调控学生先想后做,做了再想等学习习惯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通过表扬奖励等方法正面引导学生养成敏于思考、善于倾听、乐于交流等良好的合作学习的品质。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放大课堂,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课堂外的学习探索,以减少“动手饥饿”,培养学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6、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7、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8、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注:以上仅为参考,具体教学进度将根据学校工作,机动安排。
科学教学计划一年级 科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篇十三
1、学生的年龄特征:
三年级共有学生42人,他们年龄大都在9周岁左右,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活泼好动、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与渴望,想了解身边的各种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探求知欲。
2、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状况
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总是瞪大好奇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使劲用脑子想但好像总也不明白,所以老是有“咦,怎么会这样?怎么会那样?”等看似荒唐,但却很认真的问题,有时候家长或老师也会被问的难以解释;同时他们具有了一定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这都为“科学”这一对他们来说新的学科的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也有少数学生观察事物不全面、不仔细、不认真,满足于一知半解
3、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情感态度:
他们喜爱主动参与、善于观察,为学好本科的课程打下了基础。通过本学期的“科学”课的学习,培养学生都能热爱科学、学会观察、学会提出问题、学会简单的探究方法。
1、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地位描述:
本册教材本册教材注重学生对周围世界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和需要,承担着科学启蒙任务,对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他们了解科学,培养兴趣,对探究科学打好基础。
2、教材编排体系:
教材的编排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出发点,而不是从知识体会出发。将会对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到难、循序渐进,有机地学会科学课程的各位目标,本册教材向小学生提供了开放的、有趣的活动的思维空间,探索学习内容丰富多彩。
3、本册教材共设计了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是《我们都是科学家》,引导学生走进科学殿堂、了解科学。重难点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探究”,我要成为科学家的信心。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引领他们走上科学之路,点燃他们爱科学之火。
第二单元《我们眼里的生命世界》重点是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试验等方法收集证据,经行比较分类;了解常见的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分类方法;难点是让学生学会怎样观察,怎样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第三单元《生命之源—水》,认识水在动、植物、人类生活中的巨大作用;重难点是,从一系列的动手实践中去探究水的有关性质,体验实践过程的乐趣,从全新广阔的角度去认识水。
第四单元《它们是什么做的》通过学习与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物体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组成的;重难点是掌握材料探究的方法(收集证据、探究者之间的合作、交流),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第五单元《提出问题》,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活动的步骤,学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不能研究的问题转化为能够研究的问题。
1、认真研究教材、钻研课程标准、深切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用好教材。
2、仔细阅读有关本教材的资料,学习课改新理念,落实好“三环节”教学模式,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做好笔记,多学习促进步。
3、尊重孩子、呵护孩子的好奇心,以身边发生的“小”事为切入点,让孩子真切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4、全方位多角度的给每位孩子进行科学评价,既关切学习成果,更注重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品质。
5、加强培优转差,获得总体丰收。
6、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大胆提出问题、勇于探究;培养主动参与合作的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扩大学生视野,紧跟科学前沿。
科学教学计划一年级 科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篇十四
科学新教材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促进了课程综合化发展,较好地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交叉整合,而不是作简单的拼盘式处理。
科学新教材图文并茂,大量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生动的文字相结合,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的展示出来,而不只是缺乏生气的抽象文字符号。
科学教材重视探究学习与实践活动等学习方式,鼓励独立思考,强调解决实际问题,克服课本中心和知识中心倾向,不单纯强调获取间接经验。
科学新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科学信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留出发展空间,而不在于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多少,更不要求学生掌握系统而连贯的知识。
以上特点,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现代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实践创新精神。
教材安排的顺序是科学入门、观察生物、地球与宇宙、物质的特性,组成了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次的物质系统。考虑到学生刚刚接触到这门课程,虽然有一定的知识作铺垫,但不能过难过深,所以还是以比较直观的描述性内容为主,较少出现需要抽象推理的内容。同时没有出现公式,也不要进行定量计算。
《科学入门》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初步掌握实验、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形成测量的基本技能;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温度计和托盘天平。教学难点是:刻度尺等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及读数,科学探究意识的形成。
《观察生物》的教学重点是:学会分类方法,知道合理的分类有助于科学研究;体验生物的个体组成与群体组成与其它物质一样都是有层次性的;学会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观察;了解简单的探究过程;知道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知道细胞的结构、分裂、生长、和分化,知道动物与植物的区别,知道多细胞生物的组成,知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学难点是:显微镜的操作技能,生物分类的理念的建立,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等生理活动,组织、器官、系统以及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能力。
《地球与宇宙》的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探究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方法,通过观察人造卫性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和比较赤道半径与极半径差值,阐明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球体。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图表,知道经纬度和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通过地球仪和经纬网的阅读,了解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位置的方法,通过活动课,制作小型地球仪并进行讨论和评比;通过观察平面经纬网图的制作,了解地图的绘制,通过各种常用地图的阅读比较,了解地图三要素;学习使用常用地图,开展地图上的“假想旅行”;通过活动课,绘制平面示意图。学习掌握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学习找北极星;使用活动星图,观察四季星空;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日食、月食的形成原理和类型;通过望远镜观察和图片观察,了解太阳活动类型、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了解月面上的环形山。通过观察图片等,了解九大行星的表面特征。教学难点是:地球形状的证明;东西半球划分界线的观察判断;小型地球仪制作中地轴倾斜的判断和地球仪评比要素的归纳;经纬网地图投影的观察理解;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平面示意图绘制的步骤;活动星图的制作;使用活动星图观察四季星空;探究和理解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理解日食、月食的形成原理;理解太阳活动和月球上的一些物理现象;建立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空间概念。
《物质的特性》的教学重点:晶体的熔化、液体的汽化;物质的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是:晶体熔化、凝固和液体沸腾时物质的温度不变,但要吸热或放热;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图象;分子及分子运动图象的建立;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科学是一门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测试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七年级1、2班的科学教学任务,共有学生66人。这些学生来自于农村,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1、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科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科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地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和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概念,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
2、加强实验教学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节约药品。
3、积极开展科学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科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科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科学知识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注重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结合
教师应当认识到,只有使学生将进行科学探究与学习科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提高科学素养。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在亲身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感受科学过程,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5、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造各种条件和形式,开展学生之间的交流。例如: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观察和实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鼓励他们运用口头、书面、绘画、图表、数学公式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在学生之间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培养学生提出论据、回答质疑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对彼此的科学解释提出批评和质疑,要引导学生学会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更合理的科学解释。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协作性的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尝试中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
①采取多层次教学、因材施教,运用奖励机制,要求学生做到:课堂内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积极开动脑筋,并大胆举手发言,发言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回答问题完整、不含糊、不罗嗦,并能对其他同学的回答作评价。
②教育学生认真思维,不懂发问,鼓励学生认真自学,培养能力。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从正面引导为主,树立榜样、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竞争性,采取同桌竞争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发挥工具书的作用。预习要同桌检查,教师经常抽查。
7、课前钻研教材,上好每一节课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科学教学计划一年级 科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篇十五
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搞好科学教学就至关重要。下面对下一学期的科学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五年级学生科学学习成绩一向不错,在几次考试中平均分数在40分左右。学生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愿意动手动脑进行试验探究,十分有利于科学的学习。本学期,我将继续发扬学生的优点,提高科学的教学成绩。
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运动和力”、“时间”、“生物与环境”、“地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弹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发展对探究的兴趣。第二单元要让学生在“创造”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感受人类对“时间”的认识过程。第三单元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联系进行重点研究。第四单元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极昼和极夜现象。
1、掌握四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和内容。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1、每课的讲解中教师要紧扣知识要点,做到以点带面,以知识引领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每课的知识要点,教师要给学生画出来,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重点理解和验证。
2、重视的科学的探究过程,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教师要悉心指导,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自然得出画出的知识要点。
3、给学生划分小组,让其在小组的合作、交流、研讨活动中学习科学,培养科学的思维。
4、鼓励学生对旧知识不断进行归纳整理,从而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