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度国庆中秋(三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欢度国庆中秋篇一
对中秋节最鲜明的记忆就是五仁月饼了。北方有这样的习俗,说是娘家人思女心切,每年都会给出嫁的女儿送去月饼。因此,每到中秋,舅舅会带上一提五仁月饼来看望妈妈,却着实让我们姊妹几个解了馋。
印象中的五仁月饼是用油蜡纸包起来的,外面再系上细细的麻绳,一提五、六个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掰开一个,细长的青红丝、饱满的瓜子和花生、油亮的黑芝麻、大块的冰糖……拈一小块放嘴里咂吧,尽是青红丝的橘味儿、花生瓜子的清香和冰糖的甜蜜。一个月饼我们姊妹几个分着吃,别提有多美味了!
如今,月饼种类越来越多,豆沙的、蛋黄的、枣泥的……但每到中秋节买月饼,还是会选上几块五仁味儿的,虽然没有和弟弟妹妹分着吃,但仍然心怀小时候品尝五仁月饼的那份纯粹,好像只有吃上一口五仁月饼,才能使我这个异乡人一解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在节日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提到中秋,怎能少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农历八月,北方早已入秋,不同于南方的多雨,这个时候的北方气候最是宜人。中秋节前后,月朗星稀的晚上,我们几个孩子便会搬着小板凳,围着奶奶团团坐下,嚷嚷着要听奶奶讲故事。当然,嫦娥奔月是奶奶的“必备曲目”,讲到动情之处,奶奶指着月亮说“你们瞧瞧,月亮上是不是有黑影呀?那就是嫦娥娘娘和她的玉兔嘞!”我们几个小鬼赶紧扬起脑袋,煞有介事盯着月亮看,好像真的看见了嫦娥玉兔似的。这个时候,妈妈会在旁边咯咯地笑:你们几个傻娃娃……
如今,妈妈有了孙辈儿,她也走上了奶奶的老路,也会抱着小侄女儿讲嫦娥奔月的故事,也会告诉她月亮上住着嫦娥和玉兔。我想,嫦娥奔月的故事大概就是这样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吧。
每逢佳节倍思亲。转眼又是中秋,我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故乡,再尝一尝记忆中的五仁月饼的味道,再找一找住在月亮上的嫦娥和月兔……
欢度国庆中秋篇二
众所盼望的中秋节终于来了,我们放假了,每个人脸上都有美滋滋的笑容……想知道我们家的中秋节是怎样的吗,那就接着看吧!
一大早,爸爸就从深圳赶了回来;
老天爷似乎知道我的心愿,来了一个大大的晴天,这下我可就蹦蹦跳跳、乐的不亦说乎。早上,我正在津津有味的做美梦,就被妈妈和爸爸的声音吵醒了。我穿上衣服,叫他们陪我一起去玩,他们放下了手机,同意了。
爸爸骑着单车载我和妈妈去了滨江公园。我们一起上坡,一个不小心,我们一起摔了个四脚朝天。爸爸和妈妈异口同声地问:“你怎么样了,我的宝贝?”我像个没事人似的笑呵呵的对他们说:“没事,你看我还能跳呢!”我们一家人一起在草丛里滚来滚去,不亦说乎。
到了吃lunch【午餐】的时间,我美滋滋地想:奶奶会准备什么“山珍海味”呢?回到家一看,“哇,样样都是我喜欢吃的,这下我可以饱口福了!”说完,我拿起碗和筷子,各式各样的菜都夹一点,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爸爸妈妈看见此情此景也加入了我的队伍……
这就是我家的中秋节,你家的呢?
欢度国庆中秋篇三
中秋节,是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日子,也是属于亲人团聚的节日。
在古代,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苏轼一家在中秋节这天吃月饼、赏月,大家其乐融融。可是,苏轼却独自一人在窗子边,想念自己的弟弟苏辙,苏辙和苏轼手足情深,从小一起读书,一起睡觉,长大后却各奔东西,他们已有数十年未见面了。苏轼心想,为什么这月亮,偏偏在人们分别的时候圆呢?回过来一想:也是,人生有太多的不如意,苏轼低头,不禁吟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的情况,和他差不多,不过,不是一个人思念,而是有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古代,中秋节与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并列为四大节日,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又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郎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又称“团圆节”。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承认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园之义。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青天”,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一起“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