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桥》教学反思(14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课文《桥》教学反思篇一
1、注重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生动的小故事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氛围中去。
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读文,自主识字,自我发现,大胆质疑,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共同探究、解决疑难。
3、注重学生想象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我提出了假如你是小姑娘,你会对小豌豆说什么?这一开放性的问题和“学编故事“这一拓展性作业,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由此,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首先要抓住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课文《桥》教学反思篇二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的是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述了同一时光海峡两岸的两个不一样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盼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做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直到青年的骨髓涓涓流出。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文章告诉我们,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如何更有效地选取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生命桥"的含义,习得语言,从而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我在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反复研读课文,发现作者在细节描述上多次运用比较,使故事更具感染力。
"步履匆匆"与"7。3级大地震"联系起来读,就更能想象到李博士救死扶伤的高大形象;"不清楚家人是否平安无事"与"他明白小钱期盼着骨髓"联系起来读,就更能感受到台湾青年虽心系家人,但坚持躺在手术台上的不平凡的举动。"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与"李博士的沉着","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联系起来,他们一心为小钱着想的形象跃然纸上,海峡两岸的骨肉亲情体现无余。
体会"生命桥"的含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读。一是透过自由读,看哪些细节感动了你,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冒着生命危险做骨髓移植手术。联系上下文,比照阅读,体会台湾青年和李博士博大的爱心。二是以"期盼"为切入点,老师示范朗读描述杭州小钱的第二自然段,创设情境,使学生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是一种生命的期盼,唯一的期盼。三是在理解了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后,回到来阅读描述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句段,学生的感受就会更深。经过这三个层次的阅读,手术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细节就会潜移默化的内化成一种人性的完美,植根于学生心中,海峡两岸的血脉亲情会变成学生心中一座永远割舍不掉的心桥。
对于"台湾青年的骨髓,最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一句的感悟,我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感。深入不一样人物的内心,体会就会不一样:这涓涓流淌的骨髓,对小钱来说,意味着生命的火种;对台湾青年来说,意味着浓浓的爱心;对在余震中做手术的李博士来说,意味着手术成功的喜悦;对读者来说,流出的是深深的感动。
但遗憾的是,由于课堂中安排了写的环节: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床上,他会想到谁,会想什么课堂时光没有调控好,所以没有把预先的设计完整地呈现。
课文《桥》教学反思篇三
执教本课时,本着“美文美上”的原则,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从而引导学生品出本文运思独特的散文化倾向。开始以图片展示进行导入,目的是借学生对桥之美的朴素认识,与文本内容建立联系,与吴冠中先生从画家的审美角度出发来赏桥形成比照。如此导入,不仅扣紧了文题──桥,而且又从学生知识经验的缺陷方面引发探究兴趣,为解读文本重点──桥的形式作用打下了基础。
从本文是一篇“绘画型、散文式说明文”的角度出发,“品味语言”是教学设想中的重要一环,也应该是本文的重难点之所在。意即借此引导学生探究美、感受美。所以,在引导学生突破语言赏析大关时,特地设计了“活动型赏析”,其中的谈感受、联想、绘画,也收到了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其中有几个同学的独特体验,出乎意料。其中有位男同学谈到的“高山峡谷间的索桥给人一种希望,具有一种生命的美”可见一斑。由此可见,只要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他们完全可以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感受。这也打破了我们以往认为“审美”对于说明文而言有抽象与具体之别的观点。
另外,考虑到“审美”这一术语的抽象性,教师在执教中尽量少用这个词语,因为只要唤醒了学生的这种感觉,具体的体会比抽象的概念更能触动学生的美感思维。
迁移拓展环节在课堂上展示,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在那种氛围下,学生是最容易进入情境的。此项设计有两个出发点:既让学生学习运用本文“诗意的语言美”,同时又让学生学习“多角度审美”,所以教师采用了变换审美者的角色(文学家、音乐家、诗人等),这样既拓宽了思维的宽度,又加深了思维的深度,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从而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体验美、表达美。
最后,着眼于“桥之美”的能力运用与渗透,设计了“发现并创造你生活中的美”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从而使文章的美文熏陶作用得以外现。
从学习目标的达成来看,所定位的三个目标中,第二、三个是被整合在“品味语言”的环节中完成的,因为这毕竟不是“美学”课,只要能在具体情境的创设引导下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享受乃至审美情趣也就基本达到了目标。
这堂课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为着眼点,有着独特的创意、丰富的内涵和较高的艺术品位。
《桥之美》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也是一篇美学小品。若按照传统的一般教法,无非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解决文字障碍,疏理行文思路,弄清说明方法。这样做也许无可厚非,然而课文蕴含的美学资源就因此被忽视而浪费了。本课执教者独辟蹊径,确定了通过对课文美点的欣赏和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探究美学知识、培养审美情趣的立意。课文变成了十分宝贵的审美教学资源。学生以一种崭新的眼光去观察文本,去探究和感悟文本的美学价值,获得美的享受和创造美的激情。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性质和面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因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是语文教育的神圣使命。语文教学让学生从语言品味中、从身边生活中汲取丰盈的人文精气,获得心灵的滋育,从而实现人格的完美和灵魂的升华,应当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执教者在此迈出了坚实的也是很可宝贵的一步。
初中学生审美意识淡薄,审美能力偏低,审美方法缺乏。靠空洞的说教提高审美情趣无济于事。因而执教者一方面通过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以解读文章为依托,不脱离具体生动的审美对象;一方面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科学划定“最近发展区”,以“观察美──探究美──品味美──体验美──发现美”为推进层次,由观察自己熟知的事物(如桥或桥的照片)入手,通过整体感知课文探究桥美之所在,凭借局部探究和实践活动,去品味美和体验美,最后联系生活发现美。这种推进层次由对美的感性认识到个性体验再到迁移运用,是从浅层到深层,从学得到习得的科学严密的逻辑顺序,从而完成了初步的审美思想和方法的内化,实现了抛审美实践之“砖”,引审美能力之“玉”,琢高尚审美情趣之“器”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审美的本质是自我享受,审美的过程是自我体验,因此只有充分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个性体验,才会走出把作者的个性审美变成学生的审美共性的误区,才能体现“以学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才会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执教者创设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味桥之美,以“假设”的角色去体验桥之美,以身边的建筑、景点为审美对象去发现美等情境,为学生进行个性体验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解放了学生的心灵,并使体验活动变得越来越热烈、精彩、深刻。
课文《桥》教学反思篇四
执教本课时,本着“美文美上”的原则,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从而引导学生品出本文运思独特的散文化倾向。开始以图片展示进行导入,目的是借学生对桥之美的朴素认识,与文本内容建立联系,与吴冠中先生从画家的审美角度出发来赏桥形成比照。如此导入,不仅扣紧了文题──桥,而且又从学生知识经验的缺陷方面引发探究兴趣,为解读文本重点──桥的形式作用打下了基础。
从本文是一篇“绘画型、散文式说明文”的角度出发,“品味语言”是教学设想中的重要一环,也应该是本文的重难点之所在。意即借此引导学生探究美、感受美。所以,在引导学生突破语言赏析大关时,特地设计了“活动型赏析”,其中的谈感受、联想、绘画,也收到了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其中有几个同学的独特体验,出乎意料。其中有位男同学谈到的“高山峡谷间的索桥给人一种希望,具有一种生命的美”可见一斑。由此可见,只要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他们完全可以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感受。这也打破了我们以往认为“审美”对于说明文而言有抽象与具体之别的观点。
另外,考虑到“审美”这一术语的抽象性,教师在执教中尽量少用这个词语,因为只要唤醒了学生的这种感觉,具体的体会比抽象的概念更能触动学生的美感思维。
迁移拓展环节在课堂上展示,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在那种氛围下,学生是最容易进入情境的。此项设计有两个出发点:既让学生学习运用本文“诗意的语言美”,同时又让学生学习“多角度审美”,所以教师采用了变换审美者的角色(文学家、音乐家、诗人等),这样既拓宽了思维的宽度,又加深了思维的深度,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从而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体验美、表达美。
最后,着眼于“桥之美”的能力运用与渗透,设计了“发现并创造你生活中的美”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从而使文章的美文熏陶作用得以外现。
从学习目标的达成来看,所定位的三个目标中,第二、三个是被整合在“品味语言”的环节中完成的,因为这毕竟不是“美学”课,只要能在具体情境的创设引导下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享受乃至审美情趣也就基本达到了目标。
这堂课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为着眼点,有着独特的创意、丰富的内涵和较高的艺术品位。
《桥之美》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也是一篇美学小品。若按照传统的一般教法,无非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解决文字障碍,疏理行文思路,弄清说明方法。这样做也许无可厚非,然而课文蕴含的美学资源就因此被忽视而浪费了。本课执教者独辟蹊径,确定了通过对课文美点的欣赏和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探究美学知识、培养审美情趣的立意。课文变成了十分宝贵的审美教学资源。学生以一种崭新的眼光去观察文本,去探究和感悟文本的美学价值,获得美的享受和创造美的激情。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性质和面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因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是语文教育的神圣使命。语文教学让学生从语言品味中、从身边生活中汲取丰盈的人文精气,获得心灵的滋育,从而实现人格的完美和灵魂的升华,应当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执教者在此迈出了坚实的也是很可宝贵的一步。
初中学生审美意识淡薄,审美能力偏低,审美方法缺乏。靠空洞的说教提高审美情趣无济于事。因而执教者一方面通过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以解读文章为依托,不脱离具体生动的审美对象;一方面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科学划定“最近发展区”,以“观察美──探究美──品味美──体验美──发现美”为推进层次,由观察自己熟知的事物(如桥或桥的照片)入手,通过整体感知课文探究桥美之所在,凭借局部探究和实践活动,去品味美和体验美,最后联系生活发现美。这种推进层次由对美的感性认识到个性体验再到迁移运用,是从浅层到深层,从学得到习得的科学严密的逻辑顺序,从而完成了初步的审美思想和方法的内化,实现了抛审美实践之“砖”,引审美能力之“玉”,琢高尚审美情趣之“器”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审美的本质是自我享受,审美的过程是自我体验,因此只有充分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个性体验,才会走出把作者的个性审美变成学生的审美共性的误区,才能体现“以学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才会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执教者创设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味桥之美,以“假设”的角色去体验桥之美,以身边的建筑、景点为审美对象去发现美等情境,为学生进行个性体验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解放了学生的心灵,并使体验活动变得越来越热烈、精彩、深刻。
课文《桥》教学反思篇五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人教版四年级的一篇以爱为主题的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99年的真实的故事。语言朴质而生动,洋溢着浓浓的真情。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像李博士一样的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从而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在教学时,我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教学:
本课的词语有很多。在选择时,我主要挑选了学生易错的词语如:白血病、辗转、间隔、骨髓等,尤其是髓的读音不仅是学生,就连我们大人都非常容易读错,很难纠正。课堂上我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巩固字音,为后面读文扫清障碍,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理解记住。对于凋谢、绽放、含苞等词语,我让学生用话来造句子,在句子中理解。并配以图片使学生理解他们的不同含义,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反思《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确实,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就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教学中,我设计了几处想象说话,如“在地震中,那个青年人仍在躺着,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小钱病好后和青年人见面后,他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等,并注意了读说结合,使学生在深刻感受了课文情感之后,抒发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又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自我表现的舞台。学生在经历自我与他人的行为对比、体会手术危情和感受护送骨髓的辛劳之后,也真正体会到了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最后的结束语让学生对以后的生活中会怎么做,升华主题,引发了学生对爱的思考,对人间真情的渴望。
反思这节课,还存在着不足与遗憾:虽然整堂课中在某个教学环节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涟漪,但是总感觉没有完全把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尤其是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完全溶入到朗读中,最终对“跨越海峡”也不是很明了。本节课有些环节无法预知,在处理上语言不丰富、也不够精炼,教学机智不够灵活。这些不足都有待于我不断向其他教师学习。
课文《桥》教学反思篇六
提供学生丰富的信息:充分利用多媒体,搜集不同结构、不同材料、不同用途、不同时代的桥的图片。从现代先进的钢索桥,到很久以前大石块做的碇步;从我国古代石拱桥苏州宝带桥,到现代西藏拉萨铁路大桥;从国内先进的江阴大桥到美国著名的金门大桥等,在提供给学生丰富信息量的同时,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提供学生直观的模拟实物:在了解桥的形状与结构中,同学们发现拱桥中有的拱在桥面的下方,有的拱在桥面的上方,那将各有何优点呢?通过树枝弯曲模拟做一座拱桥,学生马上体会到,必须要用力抵住拱的外推力,如果是拱在桥面下方的拱桥,就必须用物体来挡住桥拱的巨大的外推力,当用绳子充当桥板把拱足连起来后,学生发现,不需要用力来抵住这个拱的外推力,也就是绳子拉住了拱足,引申到现实的桥梁是桥面拉住了拱足,抵消了拱向外的推力
在今后的的教学中要备好课,备好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尽可能地提供丰富的直观感受,引导启迪学生思考进步。
《用纸造一座桥》是小学六年级科学《形状与结构》的第八课,这一课是对学生一单元来学习情况的一次检验。
在学习了《桥的形状和结构》一课的基础上,学生对桥的有了一定的认识,在他们的心中,对怎么去做一座桥有各自的想法。在上课之前,我先自己动手尝试了一下,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单独建一座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我决定还是动员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造纸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还串通班主任,将当天的习作练笔作业布置为写一篇小论文《建纸桥有感》。
课堂上,我在学生造桥前,先出示有关桥的图片,让学生回顾各种桥的异同,并让学生交流讨论造桥必须考虑哪些问题以及解决克服的方法,最后,在让学生根据所备的材料进行设计,最后才是动手制作。这样,同学在相互交流合作中,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由于课前学生目标明确,课堂上对每个制作过程和设计目标都进行得非常认真。第二天,我再次和班主任联系,阅读了学生的课后小记,发现有不少学生的写的习作十分生动,将建桥的过程、自己的设计理想、及建桥过程中的失误都写得总结得很到位,特别是那些在课堂上建桥成功的小组,那种得意与成就之心跃然纸上。就连个别建桥不够成功的小组,虽然他们是几个比较调皮的学生,也写了一份课后心得,他们的体会是虽然他们的桥建得不成功,但得出了今后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细致才能获得成功的心得。
将课堂上的教学目标延伸到课后,让学生从自己的动手操作经过中总结成功与创造的经验,会让我们学生得到更多的收获。
课文《桥》教学反思篇七
1、准确把握并激活学生的兴趣点
说明文相对其他文体来说比较枯燥,《桥之美》为自读课文,位于讲读课文《中国石拱桥》之后。两篇课文同是写桥,但《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桥梁专家,而《桥之美》的作者吴冠中是画家。他们分别从科学的角度和艺术的角度来写桥。在课文导入中,我从学生身边的桥讲起,又展示了课文作者即画家吴冠中的画——江苏宜兴蛟桥,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文章重点研读的环节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展示了自己根据文本内容而画的苇丛中的石桥、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形式独特的风雨桥,并组织学生点评哪一幅画好,好在哪里,虽然准备仓促,但学生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更重要的是深深地感染了作为观众的同学,这个环节结束后,整个班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因此我认为,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并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才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注重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
事实上,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和实践。古人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自子自知。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技能,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文字是情感的载体,也是美的传递者,我让学生采用了不同的朗读形式重点研读了课文的第四段,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桥美在何处。并根据课文内容,用“_____桥之美,美在____” 的句式,概述文中所说到的桥之美。“乌镇小河两岸的桥之美,美在与密密的苇丛配合的开阔疏朗。江南细柳下的桥之美,美在与纤弱的细柳配合的刚柔相济。桥之美,美在长桥与娴静的水面配合的灵动和谐。桥之美,美在风雨桥与险峻的山峰、湍急的流水配合给人的安闲、自在之感……”听一听学生的回答我明白:学生在阅读中积极主动的理解和回应,书本潜在的意义才能处于不断的被创造性的流动之中,学生的心灵才能于书本中的世界融为一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依附于课文载体实现的。它的实现需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充分关注教学对象的情感体验,效果不错。
3、重视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在这堂课上,我与学生一直处于“对话”的状态,只有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真正的民主课堂才能建立,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我和学生一起领略了自然界中异彩纷呈的桥之美,也感受了人类巧夺天工的神奇和伟大,这是外在的、有形的“桥之美”;而那种内在的、无形的“桥之美”更是我们心中永开不败的玫瑰!沟通、理解、信任、友爱等连接心与心的桥则必须用真情、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才能架设,一如那百年不遇的洪水中,子弟兵用血肉之躯搭起的人桥,一如那《斑羚飞渡》中,老斑羚用生命架设的彩虹桥,展现的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崇高之美”,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心灵深处的震撼。请学生说说这些“桥”。从有形的“桥之美”到无形的“桥之美”的拓展延伸,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我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跨海大桥的效果图,请大家发挥想象,描绘未来跨海大桥的雄姿。最后我还展示了自己拍摄的天宁寺周围的一组桥图片,引导学生结合课堂上所学的审美方法,尝试欣赏身边的桥之美。
[不足之处]
当然,这堂课在某些环节的设计上,我认为还有欠完善的地方,值得推敲。可以将前面的环节压缩一下,留下足够的时间将“写”的部分内容放在课堂上当场完成,并作点评。因为课后的写作效果往往较差,课堂上完成便于掌握情况,学生的写作是否只注重桥“结构美”,而忽视了桥的“形式美”,即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语文课的“读”与“写”如何有机的结合,是值得我反思的第一个方面。
其二,值得我反思的是,自我素质的提高。我常教导学生:“不学则退,不思则惰”,可从没对自己说: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惯于严格要求学生而疏于自我提高,在纷纭复杂的事态面前,我是那么孤陋寡闻,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又总是固步自封,学生需要什么,他们在想些什么,更是茫然无知。作者画家吴冠中从艺术的角度来写桥,对于艺术的审美,本人由于知识的欠缺实在不敢恭维,如何深入引导学生用审美视角去发掘美、品味美,开阔眼界,提高文化品位,实在难以做好。
看着别人写的教育日记,甚是羡慕。然而总以各种理由推脱没有时间,其实时间是挤出来的。现在,我终于鼓足勇气,坐在电脑前,飞快地击打着键盘,为的是记录下教学中的点滴,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我认为只要坚持“享受语文,感受生活”的教学观念不动摇,终有一天,语文也会成为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的科目。我将为此而继续努力!
课文《桥》教学反思篇八
1、准确把握并激活学生的兴趣点
说明文相对其他文体来说比较枯燥,《桥之美》为自读课文,位于讲读课文《中国石拱桥》之后。两篇课文同是写桥,但《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是桥梁专家,而《桥之美》的作者吴冠中是画家。他们分别从科学的角度和艺术的角度来写桥。在课文导入中,我从学生身边的桥讲起,又展示了课文作者即画家吴冠中的画——江苏宜兴蛟桥,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文章重点研读的环节中,我设计了让学生展示了自己根据文本内容而画的苇丛中的石桥、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形式独特的风雨桥,并组织学生点评哪一幅画好,好在哪里,虽然准备仓促,但学生的热情被极大地调动,更重要的是深深地感染了作为观众的同学,这个环节结束后,整个班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因此我认为,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并激活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才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注重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
事实上,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和实践。古人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自子自知。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技能,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教学法。文字是情感的载体,也是美的传递者,我让学生采用了不同的朗读形式重点研读了课文的第四段,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桥美在何处。并根据课文内容,用“_____桥之美,美在____” 的句式,概述文中所说到的桥之美。“乌镇小河两岸的桥之美,美在与密密的苇丛配合的开阔疏朗。江南细柳下的桥之美,美在与纤弱的细柳配合的刚柔相济。桥之美,美在长桥与娴静的水面配合的灵动和谐。桥之美,美在风雨桥与险峻的山峰、湍急的流水配合给人的安闲、自在之感……”听一听学生的回答我明白:学生在阅读中积极主动的理解和回应,书本潜在的意义才能处于不断的被创造性的流动之中,学生的心灵才能于书本中的世界融为一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依附于课文载体实现的。它的实现需要老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通过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充分关注教学对象的情感体验,效果不错。
3、重视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在这堂课上,我与学生一直处于“对话”的状态,只有在师生的有效互动中,真正的民主课堂才能建立,也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在画家吴冠中的带领下,我和学生一起领略了自然界中异彩纷呈的桥之美,也感受了人类巧夺天工的神奇和伟大,这是外在的、有形的“桥之美”;而那种内在的、无形的“桥之美”更是我们心中永开不败的玫瑰!沟通、理解、信任、友爱等连接心与心的桥则必须用真情、青春、热血乃至生命才能架设,一如那百年不遇的洪水中,子弟兵用血肉之躯搭起的人桥,一如那《斑羚飞渡》中,老斑羚用生命架设的彩虹桥,展现的是一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崇高之美”,带给我们的永远是心灵深处的震撼。请学生说说这些“桥”。从有形的“桥之美”到无形的“桥之美”的拓展延伸,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我又通过多媒体展示了跨海大桥的效果图,请大家发挥想象,描绘未来跨海大桥的雄姿。最后我还展示了自己拍摄的天宁寺周围的一组桥图片,引导学生结合课堂上所学的审美方法,尝试欣赏身边的桥之美。
[不足之处]
当然,这堂课在某些环节的设计上,我认为还有欠完善的地方,值得推敲。可以将前面的环节压缩一下,留下足够的时间将“写”的部分内容放在课堂上当场完成,并作点评。因为课后的写作效果往往较差,课堂上完成便于掌握情况,学生的写作是否只注重桥“结构美”,而忽视了桥的“形式美”,即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语文课的“读”与“写”如何有机的结合,是值得我反思的第一个方面。
其二,值得我反思的是,自我素质的提高。我常教导学生:“不学则退,不思则惰”,可从没对自己说: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惯于严格要求学生而疏于自我提高,在纷纭复杂的事态面前,我是那么孤陋寡闻,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又总是固步自封,学生需要什么,他们在想些什么,更是茫然无知。作者画家吴冠中从艺术的角度来写桥,对于艺术的审美,本人由于知识的欠缺实在不敢恭维,如何深入引导学生用审美视角去发掘美、品味美,开阔眼界,提高文化品位,实在难以做好。
看着别人写的教育日记,甚是羡慕。然而总以各种理由推脱没有时间,其实时间是挤出来的。现在,我终于鼓足勇气,坐在电脑前,飞快地击打着键盘,为的是记录下教学中的点滴,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我认为只要坚持“享受语文,感受生活”的教学观念不动摇,终有一天,语文也会成为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的科目。我将为此而继续努力!
课文《桥》教学反思篇九
这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体验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老师们从容不迫、大气自然的教学风格,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独到智慧的教学设计,充满浓浓人文关怀的交流气氛令我受益匪浅。回头再来反思我自我执教的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给我带来了许多思考。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透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同时,“生命桥”的好处又是课文的难点。在教学时,我主要围绕以下几点,展开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潜力”,教学环节中老师设计的导言、问题、引读等都不能偏离文章的主线。在这堂课上,文章的情感主线很清晰、明朗,始终围绕“台湾青年无私为大陆患白血病的青年奉献骨髓的动人故事,为血脉相连的两岸人民架起一座生命桥为主线”创设情景,到达学有目标,学有重点。
以文中描述的小钱和台湾青年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个细节做为教学的突破口,这两处的语句看似是普通的细节描述,其实是比较中突出了人物的高大形象,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因为小钱是因患了严重的白血病,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期盼着拯救他的骨髓,而台湾青年则不然,他是在余震中冒着生命的危险,为大陆青年小钱捐赠骨髓的,神情截然不一样。在教学“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的时候,教者首先创设情境:“清晨的阳光洒满大地,空气中还有甜丝丝的香气”,以这样的句子唤起孩子对所有完美事物的遐想,然后让学生想象在这样的美丽的一天会做些什么,而“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之后出示“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一句,在强烈的矛盾比较中,初步感知生命的可贵与脆弱。然后抓住重点词语“唯有”来体会生命垂危的小钱迫切需要移植骨髓,同时让学生明白骨髓难找,透过一次又一次的品读使学生们更深入的体悟了小钱的痛苦,急需爱心奉献的渴望;激发孩子对小钱的同情,学生自然明白“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原因。
在这时候,老师话锋巧妙一转,引出话题,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吸引孩子阅读和探究的兴趣。之后老师透过放地震录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震的可怕,让学生想象这样危险的状况下青年人就应做什么?让学生想象这位台湾青年家人可能遭遇的困境。并且让学生进行主角转化,透过读的方式走进台湾青年的内心世界,设计巧妙的问题使学生理解台湾青年不仅仅是自我冒着生命危险,连亲人的安危也不顾的高尚情怀。整个环节的设计巧妙自然,不是透过简单地讲解,而是创设很多情境,拓展课文以外的知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理解两个“静静地”的含义。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感悟,从而理解人物的品格,以到达突破中心与难点的作用。
在这堂课上,有多个情境的创设,如课前谈话的情境、体会小钱痛苦情绪的情境、感受地震可怕场面的情境、主角转换体会台湾青年内心世界的情境创设。情境的成功创设充盈了课堂,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使教学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视频出示地震场景,再如补充李博士资料及一天工作时光表,再如多媒体的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再透过教师激情讲解,简单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整堂课由于课前谈话、导语、过渡语、结语设计巧妙,朴实自然,所以整个课堂如讲述故事一般,娓娓道来,学生恍若在听故事中对本课进行了学习并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如:课前透过和孩子交流姚明捐献骨髓的故事,让孩子们对姚明肃然起敬,同时又对白血病知识作了必须的了解。这样的设计既为课堂教学做了铺垫,也节约了教学时光。而导语、过渡语、结语也流畅自然,如导语:当清晨的阳光洒满了大地,空气中飘着甜丝丝的桂花的香气,此情此景,你会油然而生出什么感觉?在这样完美的一天人们会做些什么?过渡语:小钱的生命即将凋零,他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在海峡的另一端,一个青年也和小钱一样,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你明白为什么吗?结束语:在生活中,很多时候很多时候需要我们去帮忙身边的人,但很少是需要我们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的,有时候,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甚至一个甜甜的微笑,都会给别人带来鼓励,带来帮忙,也给自我带来快乐,请记住: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完美的人间。无论是课前谈话,还是导语、过渡语、结语的设计都展现了教师的细腻和智慧。
这节课,我努力用真情和智慧拨旺学生的生命之火,让学生深切地感受人间真爱,感受两岸亲情,期望在他们心中埋下善的种子,植入爱的根苗,这就应是语文课的骄傲,也是语文教师的骄傲!同时也是我最大的期望。
1、这本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朗读与体会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做到这一点,由于课文容量较大,时光紧迫,对关键的句段只是仓促地形式的一走而过,没有留出足够的时光让学生带着感情去品读,去体会,。另外,指导朗读时情境设置不充分,指导的深度不够,致使学生在朗读总感觉缺少点什么,还没完全投入其中。
2、整个教学设计虽然花了超多的时光去准备,教学设计经过反复琢磨,但是整个课堂总感觉平均用力,没有出彩的地方。
3、虽然整堂课中在某个教学环节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涟漪,但是总感觉没有完全把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尤其是学生不能把自我的感受、体会完全溶入到朗读中。由于本节课有些环节无法预知,所以在处理上语言不丰富、也不够精炼,教学机智不够灵活。这些不足都有待于我不断向其他教师学习,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上一层楼。课后反思犹如照镜子,让自我的优点和不足一览无余,但这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自我今后该怎样做。
课文《桥》教学反思篇十
夜已深,但我辗转反侧,久久难以入睡,白天执教的课《桥之思》的情景,不时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自己的准备不充分,开始以《小桥流水》这首乐曲导入没有成功,就匆匆进入学生对各种桥的感知和认识,在这个环节中,事先准备的问题 “哪种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喜欢哪种桥?)也疏忽掉了。虽然是一个初步感知的问题,但削弱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与观察。接下来,根据年级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字词的重点学习。在个人、集体的朗读中,字音和字型基本掌握了。特别是在集体读词中,暴露了学生的朗读弊病。当学习第二节的时候,大家讨论了各种桥的功能之后,我又提出:“你还知道哪些桥让你难忘?”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争抢回答,有的介绍巍峨的伦敦大桥,有的介绍黄埔大桥和卢浦大桥……忽然,一名男同学提出不知浮桥是什么样的?之后,虽然学生和老师给他满意的答案,但使我觉察到备课中的失误,如果课件中显示浮桥的画面,学生对各种桥有更多的认识,不是更好吗?
我翻了个身,想到这,不禁又一次感到遗憾。
进入了第二节的学习,同学们的情绪开始高涨起来,我引导他们:“同样的语句,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这些都可以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片刻之后,同学们纷纷举起手,我请第一个举起手的男孩,他大声朗读:“幽静的公园里,碧波粼粼的湖面上,因为有了回旋别致的九曲桥,更显出湖光十色的迷人魅力。”我微笑着说:“你感觉读出桥的魅力了吗?”“为什么没有呢?”然后,大家一起加深理解了“碧波粼粼、回旋别致、湖光十色”。“谁再来读?”我环顾四周,教室里小手如林,我示意一个举手最高的女孩站了起来,她有声有色的突出了重点词,将意境“读”了出来,得到了同学们的肯定。
不过,想到第三节的学习过程,逐渐“找到”了我所期望的学习氛围。学生以实际生活的体会畅谈了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小伙伴之间用真诚构筑的心桥;借助课件理解了不同国家领导、艺术家、体育键儿的沟通,共筑了跨越大洋的心灵之桥。他们积极思维,尽情抒发内心的感受。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课本中这种 “无形的桥”也在他们的`心中也开始架构了。面对学生活跃的思维,我有时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角色。没有创设一个精彩的课堂感到内疚。
的确,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学生带给我兴奋之余,也不免有些失落。我预先准备的“点睛之语”及精彩的结束语也没了“用武之地”。我又翻了个身,直觉得身上很冷,心里有一种从未有的恐慌。
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学生都动起来了,面对一双双眼睛和一双双小手,我应该带给他们什么呢?
我又陷入了深思,今夜无眠……
《桥之思》之思
“您平时怎么对待您女儿的?”
“老师,您与您女儿之间的心灵之桥畅通吗?”
“是啊!我们也想知道……”
这是发生在周五语文课上的一幕。面对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追问,我有些措手不及。这节课上的是《桥之思》,为了解开学生共同的困惑——“无形的桥”及为什么这样的桥会令我们这个世界和谐、美好,我让学生就构筑“无形的桥”的基础——尊重、谅解、关注、信任,谈谈自己与父母之间的相处。没想到像捅了马蜂窝一样,第一位学生诉了父母的罪状后,引发了一大批学生的共鸣,眼里、嘴里满是对父母的“积怨”。继而,纷纷急切地想了解我女儿的处境。
“哈!我女儿还小呢!”我说。
“还小肯定经常犯错误的。”
“是啊!几分钟犯一个错哦!”
“那您怎么办?”
“我嘛,会批评她,也会讲道理告诉她这样做有什么不好。当然,她还不能全听懂。不过,自从上了幼儿园之后,进步很多呢!她有一点点进步,我们都大张旗鼓地表扬她,弄得她很得意噢!”
“哈……”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似乎忘了自己先前的不快。
“我女儿很有办法的,我们之间的心灵之桥一有点小疙瘩,只要下班时她扑过来抱着我叫几声好妈妈,唱几首歌,问题就解决了。老师感觉不少同学与家长的心灵之桥存在着障碍物,还不够畅通。你们是不是该学学我女儿,用行动去疏通疏通?”
望着下面那几十双似懂非懂的眼睛,我提示:“用你们的尊重、谅解、关注、信任,换取父母的回应啊!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嘛!何况,你们的父母还不是铁石心肠的。如果,你们信任老师,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告诉老师,可以打电话,写纸条。我很希望我们之间的桥畅通,也愿意为你们的心灵之桥保持通畅出力!” 这一说,倒是提醒了自己,换了泉灵通,号码还只有部分同学知道呢!于是,我重新郑重地向全班同学公布了电话号码。
铃声响了,下课了,但沟通心灵之桥势在必行,有开始没有结束,于学生,于我……
课文《桥》教学反思篇十一
如今,一些观摩活动中的公开课往往喜欢采取一反常态的做法,越来越追求观赏性。做课者过于注重卖座率,上给领导和老师看,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听课时,往往缺乏用辨证的眼光对待各种各样的观摩课,时而会盲目崇拜,机械照搬,不考虑学生、自己的实际就开始上移植课。课堂之精髓:新的设计、新的流派、新的方法……却让一线老师一脸茫然,陷入尴尬。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听课体验:听听激动,回来一动也不动。是真的不动吗?其实不然,很多时候是不知如何去动。我不止一次想过,要是有机会让我来一次全篇课文的教学,那该多好!机会来了,市教研室赵胜勇老师给我发了一个短信,推荐我在4月15日到遂昌做一次高年级全篇课文教学尝试。欣喜之余,不免陷入沉思,作为一个学科带头人,我拿什么奉献给我的老师呢?常态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该做些什么?下面,我将自己上课前前后后的一些想法作简单梳理,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甚至牺牲了自己儿子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也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文章生动感人,但由于其所叙述的事件离现实生活比较远,要使学生深入感知人物形象是有一定难度的。赞可夫说过: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传授越多,您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因此,我反复研读文本,查找了大量相关资料。努力走进文本,使自己的思想与主人公、作者产生共鸣。
同时,我分析了现有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些问题,比如:重视课文的内容分析理解,忽视字词指导的落实;重视重点句段的分析,忽视篇章结构的渗透;重感悟,轻视学法指导等现象。综上考虑,在努力夯实语文双基的基础上,将人文性渗透其中,使语文课堂成为在老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净化心灵的乐土,是我本次课堂力求达到的。
教学目标不明确,语文教学将失去方向。课时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然而,查阅教师的备课笔记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己不会独立设计教学目标,而只会盲目照搬、照抄《教参》、《教案集》上的教学目标。即使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大都形式五花八门,内容随意。走进课堂,则发现一些教学目标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归目标,教学活动归活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两张皮的现象非常突出。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课后设计的思考题出发,依据单元导语要求、文章在表达方法上的特点(特别是文章中那些有规律、有特色的语言)、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我编制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正确读写“放肆、搀扶、祭奠”等词语,丰富词语积累。
2、在引导学习课文中,培养学生据义定音以及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3、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通过抓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逐渐丰满文中“老汉”的形象,从中感受到老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格。
4、积累课文特色语言,领悟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长期以来,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比较关注“怎么教”,却很少有人关心“教什么”。课堂上,教的往往是那些没有用的或用处不大的东西。老师能选择价值大的内容进行教学少之又少。崔峦老师代表全国小语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和内容分析说再见”,意思是说再见后,我们应该做什么?也就涉及到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问题。对此,我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思考:一、从文本角度看,这篇文章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人文内涵有哪些特点,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可以选择哪些有价值的内容来教学。二、从生本看,学生学习这个文本的原有基础是什么,哪些他们已经掌握或自己能够掌握,哪些是需要重点学习的。因此,我选择确定以下教学内容:
1、通过前测发现学生课文句子中的多音字“倒、奔、没”念错,词语“祭奠”不太常用,难记。书写错误率高。因此,我把学生能根据字的意思选择正确读音及生字新词读写正确作为教学内容之一。
2、五年级上册单元导语中都有这样的阅读要求“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字样。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是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老师反映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存在很大的困难,我认为五年级下册应继续做好利用文本指导学生,有效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于是,概括主要内容成了教学内容之二。
3、课文第一部分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描写洪水的句子生动形象,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如“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短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环境描写简练、准确、生动,语言表达极富表现力,这些句子要不仅让学生知道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奥妙。
4、学习一篇文章不仅应该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还应该知道怎么写的,怎么表达。高年级注重篇章教学,本文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在叙事过程中穿插环境描写,成功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要让学生体会这些写法的作用。
5、本册课文中有三组课文都是记事写人的,学习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是一个教学的重点内容。小说《桥》高潮部分重点抓住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两个关键词“揪”、“推”。“揪”、“推”就是《桥》这篇课文中关键的“字(词)眼”,应该在这两个词上做足文章,引导学生产生矛盾冲突、思辩,让学生感受老汉——村党支部书记在灾难面前,将生的希望留给群众,不徇私情、无私无畏的崇高品质;体会把最后一丝生的希望留给儿子——父爱的伟大,体会共产党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丰富情感的人。这样抓住重点词理解感悟,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指导和训练。
确定教什么之后,如何更好把这些内容教授给学生,用什么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大限度的理解内容、领悟含义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思考再三,我决定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以读为本,体验感悟。“读”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浙江省语文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每堂课学生读书的时间应保证在10分钟以上。朗读与默读并重,能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的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课堂上,让出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读书,让学生真实地读,充分地读,有层次地读。如在自由读中整体感知,第一部分教学以读代讲,划出描写洪水和暴雨的句子自由读,理解句子中想象朗读,放回句子中读出洪水肆虐、势不可当。划出村民逃生句子读出村民慌张、情况危急。老师学生对读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精读“冒死指挥”“桥塌殉职”段落时,仍然是以读为本,默读划出感动的词句,抓住重点词句品悟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读,回归整体读。通过默读、个别读、引读、齐读等方式,用话语点拨,用评价激励,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书,让学生悄然走进文本,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形象。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主要内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阅读教学中精读感悟环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五年级上册第六组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课文,就有这样的训练要求: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父母之爱。《桥》是一篇记事写人的文章,文中细节描写到位、传神。如“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等等,本篇课文应该继续引导运用学过的一些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通过抓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逐渐丰满文中“老汉”的形象,从中感受到人性最好的品格——用自己的生命为别人换取生的希望。
1、人人参与才是有效的课堂
学生都是平等的。每个学生又都是活生生的有差异的个体。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充分注意到这些个体差异,就会使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讨论交流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一道题目都要吸纳后进生、成绩好的学生,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给足读书时间,留足静思默想的时间。课堂不能只是尖子生的表演,学生人人动口动手才是始终的追求。特别注重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譬如指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请学生讲了以后,让学生评一评,教师小结方法。这时最重要的是要采用不同的形式,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等。争取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将指导训练落实到位。总之,不让一个大脑偷懒,不让一个孩子成为听客!
2、当堂作业当堂反馈
是否每个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第6条指出:课内书面作业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每堂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浙江省编写的配套作业——语文作业本紧扣课后练习要求,是达标的底线,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好资源,我在课堂上利用6、7分钟的检测,当堂反馈。在课堂上真正培养学生正确、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的能力,同时在运用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课堂作业就不会留到课外,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变教学形式
在第一次试教中,我一句一句地呈现句子,教法单一,学生读句子后紧接着问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最后指导朗读。这样的教学,句子脱离了语言环境,肢解了文本,学生只知写了什么,却不知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在第二次试教中,关于句子比较出现五次,引导换词理解也多次呈现,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视觉疲劳,教师牵得太多。于是,最后的公开教学中,句子比较精简为两处。让学生领悟文章一大表达特色时:“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与“黎明的时候,轰隆隆的雷声又响起来,紧接着,一道闪电像划破了天空。不一会儿,黄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打在地上劈里啪啦直响。一霎时,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在比较中学生明白,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两句话。既表现出了雨之大,而且让我们感受到雨势凶猛。语言非常简洁、精炼,给我们如此丰富的画面和联想。另一处是文章最感人处:“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与“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引导学生思辩矛盾之举“揪”与“推”,走进老汉内心深处,对老汉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句子“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的教学。则根据学生对回答设疑,作者为什么不把洪水比作“野马”“受惊的野马”,却比作“一群受惊的野马呢”,来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的教学,则有意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冲、揪、吼,像只豹子”进行理解体会。
4、改教学主导问题
阅读教学,都免不了要给学生提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问题设计得好,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价值。要针对全篇、全段的内容,设计能够提挈全篇、全段的问题,以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的整体上认识课文。在第一次试教深读感悟环节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默读7至23自然段,划出描写老汉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用心体会句子中表达出“他像一座山”的丰富内涵。在感受深的句子旁边写批注。老汉指挥撤离段落学生理解没问题,到了文章高潮部分,我要学生体会出父爱如山,学生无从着手。课后一想,找出表达出“他像一座山”的丰富内涵的句子。问题表述太深奥,指向性不明。如果用“为什么说老汉像一座山?”学生思考或许就会清晰一些。于是,在第二次试教时,我根据课后思考题“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把阅读提示改为:默读课文7-23自然段,细心读一读课文描写老汉“冒死指挥、桥塌遇难”段落。用笔划出自己被深深感动的场景、句子、甚至是词语。并在感受深的句子旁边写简单的批注。这个阅读要求的设计,从课后思考题出发,指向性明确,覆盖面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就大,参与度高,较好地发展了思维能力。另外,我觉得自己多处从学生学习写法的角度设计的问题是可取的,如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写出山洪的凶猛、可怕?村民们是怎样逃生的?看看文章是怎么写的?等等。
此板书体现第二课时教学思路,扣住“一座山”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展开教学。首先,疯狂肆虐的洪水、乱哄哄的人们与老汉是站在木桥前、盯着人群对比,体会老汉镇静如山。接着,让学生想象平时老汉为村民做了些什么?老汉沙哑喊话后,村民依次奔上木桥。体会老汉威信如山。最后,抓住一对反义词“推”、“揪”,比较老汉两次“吼”感悟“父爱如山”。
课文《桥》教学反思篇十二
如今,一些观摩活动中的公开课往往喜欢采取一反常态的做法,越来越追求观赏性。做课者过于注重卖座率,上给领导和老师看,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听课时,往往缺乏用辨证的眼光对待各种各样的观摩课,时而会盲目崇拜,机械照搬,不考虑学生、自己的实际就开始上移植课。课堂之精髓:新的设计、新的流派、新的方法……却让一线老师一脸茫然,陷入尴尬。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听课体验:听听激动,回来一动也不动。是真的不动吗?其实不然,很多时候是不知如何去动。我不止一次想过,要是有机会让我来一次全篇课文的教学,那该多好!机会来了,市教研室赵胜勇老师给我发了一个短信,推荐我在4月15日到遂昌做一次高年级全篇课文教学尝试。欣喜之余,不免陷入沉思,作为一个学科带头人,我拿什么奉献给我的老师呢?常态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该做些什么?下面,我将自己上课前前后后的一些想法作简单梳理,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桥》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甚至牺牲了自己儿子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也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文章生动感人,但由于其所叙述的事件离现实生活比较远,要使学生深入感知人物形象是有一定难度的。赞可夫说过: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传授越多,您的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因此,我反复研读文本,查找了大量相关资料。努力走进文本,使自己的思想与主人公、作者产生共鸣。
同时,我分析了现有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些问题,比如:重视课文的内容分析理解,忽视字词指导的落实;重视重点句段的分析,忽视篇章结构的渗透;重感悟,轻视学法指导等现象。综上考虑,在努力夯实语文双基的基础上,将人文性渗透其中,使语文课堂成为在老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净化心灵的乐土,是我本次课堂力求达到的。
教学目标不明确,语文教学将失去方向。课时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决定着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效果的高低优劣……然而,查阅教师的备课笔记时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己不会独立设计教学目标,而只会盲目照搬、照抄《教参》、《教案集》上的教学目标。即使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大都形式五花八门,内容随意。走进课堂,则发现一些教学目标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归目标,教学活动归活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两张皮的现象非常突出。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课后设计的思考题出发,依据单元导语要求、文章在表达方法上的特点(特别是文章中那些有规律、有特色的语言)、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我编制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生字词,正确读写“放肆、搀扶、祭奠”等词语,丰富词语积累。
2、在引导学习课文中,培养学生据义定音以及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3、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通过抓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逐渐丰满文中“老汉”的形象,从中感受到老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格。
4、积累课文特色语言,领悟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长期以来,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比较关注“怎么教”,却很少有人关心“教什么”。课堂上,教的往往是那些没有用的或用处不大的东西。老师能选择价值大的内容进行教学少之又少。崔峦老师代表全国小语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和内容分析说再见”,意思是说再见后,我们应该做什么?也就涉及到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问题。对此,我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思考:一、从文本角度看,这篇文章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人文内涵有哪些特点,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可以选择哪些有价值的内容来教学。二、从生本看,学生学习这个文本的原有基础是什么,哪些他们已经掌握或自己能够掌握,哪些是需要重点学习的。因此,我选择确定以下教学内容:
1、通过前测发现学生课文句子中的多音字“倒、奔、没”念错,词语“祭奠”不太常用,难记。书写错误率高。因此,我把学生能根据字的意思选择正确读音及生字新词读写正确作为教学内容之一。
2、五年级上册单元导语中都有这样的阅读要求“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字样。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是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老师反映学生概括主要内容存在很大的困难,我认为五年级下册应继续做好利用文本指导学生,有效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于是,概括主要内容成了教学内容之二。
3、课文第一部分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描写洪水的句子生动形象,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如“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短句“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环境描写简练、准确、生动,语言表达极富表现力,这些句子要不仅让学生知道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奥妙。
4、学习一篇文章不仅应该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还应该知道怎么写的,怎么表达。高年级注重篇章教学,本文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在叙事过程中穿插环境描写,成功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要让学生体会这些写法的作用。
5、本册课文中有三组课文都是记事写人的,学习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刻画人物特点的方法是一个教学的重点内容。小说《桥》高潮部分重点抓住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两个关键词“揪”、“推”。“揪”、“推”就是《桥》这篇课文中关键的“字(词)眼”,应该在这两个词上做足文章,引导学生产生矛盾冲突、思辩,让学生感受老汉——村党支部书记在灾难面前,将生的希望留给群众,不徇私情、无私无畏的崇高品质;体会把最后一丝生的希望留给儿子——父爱的伟大,体会共产党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丰富情感的人。这样抓住重点词理解感悟,让学生形成阅读能力。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指导和训练。
确定教什么之后,如何更好把这些内容教授给学生,用什么教学策略让学生更大限度的理解内容、领悟含义就显得相当重要了。思考再三,我决定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以读为本,体验感悟。“读”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浙江省语文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每堂课学生读书的时间应保证在10分钟以上。朗读与默读并重,能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的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课堂上,让出大量的时间给学生读书,让学生真实地读,充分地读,有层次地读。如在自由读中整体感知,第一部分教学以读代讲,划出描写洪水和暴雨的句子自由读,理解句子中想象朗读,放回句子中读出洪水肆虐、势不可当。划出村民逃生句子读出村民慌张、情况危急。老师学生对读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精读“冒死指挥”“桥塌殉职”段落时,仍然是以读为本,默读划出感动的词句,抓住重点词句品悟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读,回归整体读。通过默读、个别读、引读、齐读等方式,用话语点拨,用评价激励,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书,让学生悄然走进文本,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形象。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主要内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阅读教学中精读感悟环节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五年级上册第六组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课文,就有这样的训练要求: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体会父母之爱。《桥》是一篇记事写人的文章,文中细节描写到位、传神。如“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等等,本篇课文应该继续引导运用学过的一些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通过抓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逐渐丰满文中“老汉”的形象,从中感受到人性最好的品格——用自己的生命为别人换取生的希望。
1、人人参与才是有效的课堂
学生都是平等的。每个学生又都是活生生的有差异的个体。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充分注意到这些个体差异,就会使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讨论交流要面向全体学生,每一道题目都要吸纳后进生、成绩好的学生,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给足读书时间,留足静思默想的时间。课堂不能只是尖子生的表演,学生人人动口动手才是始终的追求。特别注重学生的过程性学习,譬如指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请学生讲了以后,让学生评一评,教师小结方法。这时最重要的是要采用不同的形式,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等。争取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将指导训练落实到位。总之,不让一个大脑偷懒,不让一个孩子成为听客!
2、当堂作业当堂反馈
是否每个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第6条指出:课内书面作业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每堂课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浙江省编写的配套作业——语文作业本紧扣课后练习要求,是达标的底线,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好资源,我在课堂上利用6、7分钟的检测,当堂反馈。在课堂上真正培养学生正确、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的能力,同时在运用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课堂作业就不会留到课外,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变教学形式
在第一次试教中,我一句一句地呈现句子,教法单一,学生读句子后紧接着问你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最后指导朗读。这样的教学,句子脱离了语言环境,肢解了文本,学生只知写了什么,却不知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在第二次试教中,关于句子比较出现五次,引导换词理解也多次呈现,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视觉疲劳,教师牵得太多。于是,最后的公开教学中,句子比较精简为两处。让学生领悟文章一大表达特色时:“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与“黎明的时候,轰隆隆的雷声又响起来,紧接着,一道闪电像划破了天空。不一会儿,黄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打在地上劈里啪啦直响。一霎时,雨点连成了线,“哗”的一声,大雨就像天塌了似的铺天盖地从天空中倾泻下来。”在比较中学生明白,短短的四个字,构成两句话。既表现出了雨之大,而且让我们感受到雨势凶猛。语言非常简洁、精炼,给我们如此丰富的画面和联想。另一处是文章最感人处:“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与“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引导学生思辩矛盾之举“揪”与“推”,走进老汉内心深处,对老汉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句子“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的教学。则根据学生对回答设疑,作者为什么不把洪水比作“野马”“受惊的野马”,却比作“一群受惊的野马呢”,来体会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的教学,则有意识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冲、揪、吼,像只豹子”进行理解体会。
4、改教学主导问题
阅读教学,都免不了要给学生提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问题设计得好,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价值。要针对全篇、全段的内容,设计能够提挈全篇、全段的问题,以引导学生从不同层次的整体上认识课文。在第一次试教深读感悟环节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默读7至23自然段,划出描写老汉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用心体会句子中表达出“他像一座山”的丰富内涵。在感受深的句子旁边写批注。老汉指挥撤离段落学生理解没问题,到了文章高潮部分,我要学生体会出父爱如山,学生无从着手。课后一想,找出表达出“他像一座山”的丰富内涵的句子。问题表述太深奥,指向性不明。如果用“为什么说老汉像一座山?”学生思考或许就会清晰一些。于是,在第二次试教时,我根据课后思考题“课文中的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把阅读提示改为:默读课文7-23自然段,细心读一读课文描写老汉“冒死指挥、桥塌遇难”段落。用笔划出自己被深深感动的场景、句子、甚至是词语。并在感受深的句子旁边写简单的批注。这个阅读要求的设计,从课后思考题出发,指向性明确,覆盖面大,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就大,参与度高,较好地发展了思维能力。另外,我觉得自己多处从学生学习写法的角度设计的问题是可取的,如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写出山洪的凶猛、可怕?村民们是怎样逃生的?看看文章是怎么写的?等等。
此板书体现第二课时教学思路,扣住“一座山”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展开教学。首先,疯狂肆虐的洪水、乱哄哄的人们与老汉是站在木桥前、盯着人群对比,体会老汉镇静如山。接着,让学生想象平时老汉为村民做了些什么?老汉沙哑喊话后,村民依次奔上木桥。体会老汉威信如山。最后,抓住一对反义词“推”、“揪”,比较老汉两次“吼”感悟“父爱如山”。
课文《桥》教学反思篇十三
《家乡的桥》是本学期一篇课文,也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怀乡之作。作者怀着真挚淳朴的感情,回忆了故乡江南小桥的特点及小桥给自己童年生活带来的情趣,表达了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每一节的内容清晰,层次分明,都围绕小桥的一个方面来说,中心突出,意境深远,读起来很有一种古色古香的韵味。
在教这篇课文时,我花的时间最多的是第三节的教学。第三节主要是通过对“过户桥”和“单拱桥”的描写,突出了“家乡的桥都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这句话。描写得最为生动的是“单拱桥”,但学生却无法体会到。更不能理解的是最后一句话的描写: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这么美的意境,学生竟然说不出心中的感受。我觉得当时自己费尽口舌,也似乎无法让学生体会这“单拱桥”的漂亮和气派。现在想想,其实是教学上有些问题,如果换一种教学方法,可能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首先可以让学生根据书中的描写,自己进行想象作画;其次进行交流,畅所欲谈自己画的桥;接着出示几幅在网上找到的和课文中意境非常相似的单拱桥,让学生体会单拱桥的美。最后理解上面的一句话,我想学生就能说出一大摞心中想说的话了。
看似简单的步骤,从中却体现出教师的独具匠心,要比前面的反复说教肯定强得多。所以说“教无教法”,只有最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如果我按照上面的几步去教,既让学生头脑动起来,又让学生手动起来,还能让学生产生兴趣,通过电脑所出现的美丽的画面,体会单拱桥的美,一潭死水可能就复活了,学生的思维一调动起来,就可能摩擦出各种想不到的火花来,所以,教师的备课至关重要。
通过这篇课文对一个小节的教学设想,还使我感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只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课文《桥》教学反思篇十四
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以及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在设计本课时,抓住课文中“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和“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两句话为切入点。同样是“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但身患重病的小钱是因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苍白”“红润”这一组反义词足以说明这一点。病情的严重使他不平静。找到骨髓的不容易也使他不平静,找到骨髓又使他静静地躺在床上。引导学生理解“谈何容易”、“辗转”不仅仅说明了骨髓难找,还蕴含着医护人员及他的家人在找骨髓当中付出了许多的艰辛。台湾青年在持续不断的余震中,不顾自己的安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是因为他知道小钱正期待着他的骨髓。这里的“静静地”是他内心坚定沉着的反映,他为了海峡彼岸的小钱不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而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文中前后两个“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将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精神跃然纸上。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小钱的不平静,他生命的垂危,他对骨髓的迫切需求;感受台湾青年的不平静,是为了挽救同胞,可以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可以把自己的家人抛在脑后。通过研读,让学生感受到了平静背后的不平静和那份沉甸甸的爱。初步领会本篇课文的人文内涵,感受海峡两岸人们的血脉亲情。
《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确实,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
每一次的学生自主阅读之前,向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朗读——体会——再朗读”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一步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组织学生自主去读,去思考,去感悟,去品评,尽量避免一步紧追一步的提问教学法。通过富有激情的导语,引导学生三次朗读“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使学生一次比一次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用课外资料来丰富教材内容,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在这堂课上,我适时地补充白血病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小钱病情的严重,以及对骨髓的迫切,学生对“静静地”一词有更深的了解。当学生讲到“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时,我及时地播放了“1999年‘9.21’台南大地震”的资料,使学生更加体会到台湾的李博士和青年在余震中进行抽取骨髓手术的危险性;当学到“小钱得救了,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用课件出示几个台湾慈济医院向大陆白血病患者捐献骨髓的感人事例,告诉学生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课文写的,仅仅是其中一例。让学生感受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对理解课题中“生命桥”的含义就水到渠成了,那是用骨髓、亲情、爱心架起的生命桥。
虽然整堂课中在某个教学环节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涟漪,但是总感觉没有完全把学生的情激发出来,尤其是学生不能把自己的感受、体会溶入到朗读中。这也是我以后教学工作中努力的方向。同时,感觉自己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教学机智不够灵活。这些不足都有待于我不断向其他教师学习,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