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幸福的方法》个人读后感500字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500字(4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幸福的方法》个人读后感500字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500字篇一
一:前言:幸福是一门科学
二:至中国读者
三:探讨幸福的疑问---识破“幸福的假象”
四:协调此刻与未来
五:解析幸福―幸福的人不必当总统或亿万富翁
六:至高财富―幸福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
七:设定幸福目标―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
书中作者从用心心理学的角度,结合他自己的人生经历论述了何为幸福,如何追求幸福等资料。
细细的品读本书,无论在读的过程还是读完之后都让我感悟良多。幸福,人生在世,人人都在追求,都渴望拥有。关于幸福的定义,自然犹如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人心里或许都有各自的看法,书中作者的认为幸福就应是快乐与好处的结合。除了赞同作者的观点外,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承认幸福是一种感觉,是心灵的一种愉悦,是一种惬意的感受与状态。即幸福主要是精神的范畴,影响的因素包罗万千,但有时却可能就因为一两个因素而让人感到幸福。物质的的多寡并不是幸福的决定因素,锦华衣服,钟鸣鼎食的人,未必就是很幸福;粗布衣履,粗茶谈饭的人,也未必就是很幸福。但是也不可否认物质对幸福的影响,至于其影响程度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幸福有时也很难凭借我们的主观意识能够决定出来,那些我们以为活得很开心的人,不必须就幸福;那些我们看上去觉得活得很忧愁的人,也不必须就不幸福。幸福没有贵贱,不分等级,不同阶层的人们都能够平等地沐浴着幸福的光华,成功人士和失败者,富有之人和乞讨的盲丐感觉幸福的权利都是平等的,那些我们认为活得很卑微的人,其实也会很幸福。幸福从来就不是奢侈品,也不是务必在我们个人及社会的问题都解决之后才能追求的东西。
现实中主要受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许多人觉得幸福就是能够做自己喜欢的做的事;幸福就是不断的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许多人生目标;很多坚信只有获得成功的那一刻才是最幸福的,只有在取得各种各样的荣誉和成就时才会得到幸福。书中将这类人称之为忙碌奔波者。继而作者从用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很多有过以上经历的人的心理感受得出结论:其实上述的人到最后并不是都能感到幸福,更多的是“幸福的假象”之中。他们错误地认为成功即是幸福,坚信一旦目标实现后的放松和解脱即是幸福,因此他们不停地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相反,当他们获得成功,取得最终成就的那一刻反而感到失落,并没有感到预料之中的那种幸福。因此,作者推荐我们就应学会在努力过程中追求和体验幸福,不要只看终点而忽略过程的幸福,要避免陷入忙碌奔波型的人生,一生苦苦地忙碌只相信成功会幸福,很多时候痛苦的消除不是幸福的来临,而且从来
没有规定,成功必须要以牺牲快乐为代价,记住幸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切记为了追求所谓的终点幸福而感受不到过程的幸福。这使我联想到最深刻的是我们学生学习,据我观察,很多同学深受社会舆论,家长,老师的影响,从小学一向到大学都苦苦地努力学习,苦苦地追求考试成绩排行和奖励,相信只有考得好成绩,得到奖励就会快乐,就会幸福,忽略了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和幸福。其实我的经历告诉我学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个性是在校学习的过程,能够享受到同学之情,老师之情,恋人之爱,能够体会到知识给人带来的欣喜和充实,感受到校园和学生时代的相对纯洁,而成绩的好坏并不代表着人生的失败,毕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应试教育下的学习,每一个排行也只有一个位置,人生只要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有好处的事并能为之付出实践就好。也就是只要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去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事,期间虽然也会有困难和挫折,但一样式心甘情愿地付出。
现实中也有一些人由于错误地将努力与痛苦,快感和幸福等同化了,总是寻找快乐而逃避痛苦,盲目地满足欲望,从不认真思考后果。书中作者称之为享乐主义者,认为他们的生活完全没有挑战,不可能获得幸福。还有一些人作者称之为虚无主义者,他们放下了追求幸福,不再相信生活是有好处的,沉迷于过去,被过去的阴影所缠绕。对于这两类极端主义者,在我身边所认识的人中还是比较少的,因此我也无法感受到太深入,在此也不作过多的评论。在作者看来幸福者能够平衡眼前和未来的幸福,同时告诫我们:如果企图永远幸福,可能只会导致失败与失望。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能够同时为我们带来此刻与未来的幸福。有些时候,我们确实需要牺牲一点快乐,去换取目标的实现,有些琐事是无法避免的。就像学习,攒钱,努力工作都不容易,但确实能够带来某种程度的长期成果。重点是,就算当我们务必牺牲一些眼前的快乐时,也不要忘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仍然不断地去发掘那些能为我们带来即时的和未来的幸福感的行动。
在谈及为何追求幸福时,作者认为是因为幸福是生命的一种基本需要,幸福在所有的目标中是至高无上的,其它所有目标的终点都只是去往幸福的起点。而我个人觉得追求幸福是人生好处所在,幸福能够带给我们许多美妙的东西,幸福的感觉更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幸福有时却很简单,简单到只因一件小事,一句简单的话语。我们追求幸福更多是因为追求一种生活的方式和态度,为了享受幸福所带给我们的完美感觉和满足感以及愉悦感,或实或虚,让我们体验到人活着的好处。
书中作者不仅仅论述了何为幸福,如何追求幸福,还提出了一些追求幸福的方法。比如,追求幸福从建立好的习惯开始,为此作者还在书中设计了表达感激的练习,首先让自己能够有用心的人生态度。第一个练习,就是从表达感激开始,经常想想那些让我们值得感激的事情,让我们感激的人。那些让我们幸福的事情和体验,以及这些事情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让我们去改变?去感受爱和被爱,给你爱和爱你的人写感恩的信等。更多的练习是,寻找自己真正最想做的事情,建立学习计划,让自己成长,简化自己的人生路线图,让自己去做想做而没有去做的事情。又如,作者在许多章节的后面设计了反思和练习的资料,推荐读者按照其所提出的反思和练习的资料去做,就会越来越品尝到幸福的甘露。对于书中作者推荐的获取幸福的方法,我颇有同感,其实只要我们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包括期间的所听所闻,都能够体会到作者的许多思想,况且作者在“至中国读者”中也说明用心心理学的核心元素很多都是来自于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因此,作为中国的大学生我们就应更加容易理解,感悟更加深刻的。我自信的认为自己从出生到此刻活得都是比较幸福的,即使我的家境不富裕,比起许多同龄人也没有个性优越的成长条件和环境。读完《幸福的方法
》后,我就在思考,思考我一向以来幸福的原因。最后我总结出是我之所以感到幸福是与许多因素有关的,包括家庭,人际,物质,学习,信仰,理想等等,但最主要是因为我基本上能够按自己的内心的意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注重享受过程,对于而结果无论成败与否,我都懂得知足,懂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道理,因而能够常乐,能够时常体验到幸福的滋味。这个结论完全贴合书中作者的观点,从而也使我更加坚定地去深入学习用心心理学的知识,在延续自己的幸福人生的同时为身边的人享受到幸福带给行之有效的推荐,与他们分享的幸福人生。
有句话说得好:越单纯越幸福,越简单越幸福。很多时候,幸福真的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遥不可及,不可触摸,复杂难懂。细细地留心生活,你会发现一个美美的懒觉,一顿温馨的晚餐,一个健康的身体,一颗良好的心态,一杯清香的早茶;母亲抚摸着怀中熟睡的婴儿,轻声地哼着儿歌;朋友之间一条问候或祝福的信息;推掉无谓的活动或工作,蜷在图书馆里读一本喜爱的书或者躺在床上彻底放松地聆听着喜爱的音乐,甚至日夜劳累为自己热衷的事业奋斗,勤奋地为自己理想的学业努力付出这些都能够成为我们幸福的源头。
幸福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所以不必去等待什么,我们随时都能够启程,去赴这份完美的邀约,给自己一份幸福感觉。
《幸福的方法》个人读后感500字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500字篇二
一开始听,有种云里雾里,好像讲得很玄乎。后面再听,慢慢地知道,享乐主义是不顾以后的幸福;忍辱负重是不幸的全程,苦尽甘来可能只是当下忍辱负重的催眠,却终究是不幸的始终。但今天再细细回味,才知道,整本书总结下来只有四个字:知足常乐。
我以前一直混淆了“享乐主义”和“知足常乐”这两个概念,总觉得都是要追求“我现在是快乐的”这种状态。直到有一次,家里需要钱,我却没有一分积蓄可以帮得上忙,妈妈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了一句:你有没有想过以后怎么办?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谁知道我能不能活到你说的那个时候。
这个是我给她的答复。有些中二,但也是我的真实想法。在我看来,妈妈就是那种觉得“要是能怎样怎样,就会幸福”的人,所以她一直对现状都能找到一些她不满意的地方。
而我恰好相反。
有句话不是这么说的吗?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把时间轴拉长,我们俩就是不同类型的不幸。
对于我以前对于“当下幸福”理解的片面,因为这本书的剖析,让我开始意识到了。虽然醒悟得太晚,但是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享乐主义”,跟“及时行乐”的抓住每一个机会来寻欢作乐,让自己快乐有些类似,但是却有些过了,过了就会透支。因为这种状态,容易会把“快乐”当作目标,那么就要找一切让自己快乐的方法,很容易就会变成找刺激了。
“知足常乐”,知道无论是哪种“欲”都是无法完全被满足的,所以,不要奢求去填满自己的“欲”,而是满足于自己现在的状态——工作有工作的成就感,失业有失业的沉淀期,婚姻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有各种唠叨和摩擦,单身也有被催婚的烦恼。但是,如果在工作时想着诗和远方,那么休息时也必定会焦虑;如果婚姻和生活只想到家务和摩擦,那么多热烈的热情都会被浇灭;如果单身只烦恼着脱单,那么就少了一人吃饱全家不用愁的自由。
不管如何,生活像是行舟,漂流时享受风浪,靠岸时享受安定,但是随时为下一次出发做好准备。共勉!
《幸福的方法》个人读后感500字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500字篇三
说起来,和这本《幸福的方法》也够有缘分的,我一直对翻译过来的著作提不起太大兴趣,总感觉加了译者的思想就没有原来的味道。但这本书实在噱头太大——“哈佛大学排名第一的课程”以及纽约时报、王石、冯仑、曹景行的鼎力推荐,再加上漫漫长夜也不急需睡眠,自然这本书就成为我的榻上读物。
作者泰勒博士本人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入手,展示了和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并无二致的心理历程:每一个人都曾在学生时代就努力想要成为比赛中的冠军,想要跻身考试排名的前列,我们相信坚强才能胜利,相信胜利能带来幸福感。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这样的幸福感,却来得越来越不容易。
作为80后,同时也是在中国填鸭式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我们,肯定都会有如此的心境,将成就感当作幸福感,将父母的期待视为努力的方向,以为作为人上人,幸福就会环绕你左右。
其实,关于幸福的追问并不止于此。泰勒博士最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他所讲述的生活,都和我们每一个平凡人的感同身受且如此接近:忙碌奔波型的蒂姆、享乐主义型中的歹徒心理、幸福型中的哈佛大学学生……他们的心境都曾经存在于我们的成长轨迹,有过的困惑都曾萦绕我们的心头。泰勒博士所述的一切如师如友,娓娓道来,故事似曾相识,发问直击心底,而解答却在直观的图表、有趣的解释和温馨的建议中令人茅塞顿开。
在对“幸福是什么”和“如何实现幸福”的两大命题进行深入解析后,泰勒博士给我们带来了有关幸福的七大冥想:爱自己和关爱他人、幸福强心剂、超越短暂的快乐、自己的光去照亮世界、想象幸福、从容生活和幸福的革命——看起来依然和充满口号和标语的成功学讲坛没有太大区别,但泰勒博士的与众不同在于他春风化雨一般的亲切讲述里,让我们自然而然跟随他的脚步,反思我的“幸福强心剂”是什么?什么领域会因为时间压力而感到幸福感消失?要做出什么改变才能更接近幸福?泰勒博士不仅在讲述在教授,他更多的是以具体化的问题和练习,发动我们一起参与反思,做出行动,在每一个问题都找到专属于自己的答案,在每一个练习中找到自己的处理方案,不同的人会在这同一本书里得到不同的幸福密码。
《幸福的.方法》给读者带来的心灵洗礼,并不是我们读完就能马上体悟到的,这需要我们在物质横流的世界中静下心来慢慢思考。网上有评价说泰勒博士所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课堂上,“其奇妙之处在于,当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都迈着春天一样的步子。”我想,合上书本的我们,脸上也会挂起从容的微笑。
《幸福的方法》个人读后感500字 幸福的方法读后感500字篇四
这本书里提到四个汉堡模式,对应四类人: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虚无主义型,感悟幸福型。
里面讲了好多试验,方法,提供练习,提到了养成好习惯,冥想,亲密关系,记录时间,意义优势等等,非常值得仔细阅读
本书作者泰勒·本·沙哈尔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讲师,其幸福课视频在各大公开课的网站上点击率长踞首位(20__年已超过1亿)。
当本课程引入中国时,它在网易公开课也获得了最高点击率。 作为最受欢迎的哈佛幸福课程图书版,这本风靡全球的畅销书《幸福的方法》能够帮助每一个人开启智慧,通过运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达到幸福的彼岸。
在本书中,作者不仅把人生分为四种类型:忙碌奔波型、享乐主义型、虚无主义型、感悟幸福型,更深刻地解读了大多数人不幸福的深层原因。
作者提出,只有找到自己的真正使命,激发出自己的潜力,从事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体现出自己的核心价值,幸福即在眼前。
本书以充满智慧的语言风格,将幸福的秘密如沐春风般地带入到读者心灵深处,引领读者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实现个人幸福、家庭幸福,乃至国民幸福。 这不仅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将在宏观层面上解决“全民焦虑”的大问题,安定民心,共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