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学工作总结小班上学期(11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工作总结小班上学期篇一
如在第一课用“中国表情”来引导学生思考自尊是怎样获得的;在第三课用“如此依赖”来展示依赖的危害性;在第四课用“双响炮”中的片断和“残疾女孩夏雨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自强的含义及表现,以及自强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用“生命的强音”来引导学生战胜挫折;……学生基本上能够通过录像来感悟知识,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主要采用两种形式:
1、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初步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然后再用小品的形式把自己理解的知识表演出来,并提出问题引发其他小组同学的思考,达到同伴互助的效果;
2、以教师事先设置情景为依托,引导学生续编小品的发展和结局,并把它表演出来。
这样不仅发挥了他们的智能优势,还为学生发展他们的智能弱势提供了机会,因为,编小品的过程必然要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使他们通过语言和逻辑推理来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的智能弱项得以提高。
使学生在分组讨论续编故事发展和结局时能够优势互补,尽可能让语言文字智能较强的同学来叙述故事的结局,而让肢体运作智能较强的同学来表演故事的发展,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大家运用数理智能运用推理的方法来续写,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的智能弱项的发展,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学生的人际智能和自省智能
在实验中我发现,采用“优势互补”的原则虽然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发展,但是,却不利于个体的良性发展。在小组活动中,我发现那些思维较活跃,语言智能较强、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往往是小组讨论中的最活跃的分子,而语言智能较弱,人际关系智能不强的同学,在小组讨论中总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于是,我打破了常规的分组方式,根据本班的学生智能情况,采用“强强联合”“弱弱联合”的方式进行分组,而且组分得较小,故意在分组时出现单数,三人一组,而且每次活动的分组情况都不一样,这样一来,几乎没有固定小组,迫使学生在一个学期中要和不同的个人取得联系,扩大了学生的交际面,弥补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较弱的情况;同时,由于初中学生的好胜心理较强,在强弱的对比明显的情况下,较弱的小组很容易投入到活动中,积极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使得原来不爱发表观点的同学一改常态,活跃起来;而能力较强的小组,看到较弱的小组成员的状态也不敢放松,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利用和挖掘。
虽然做了一些尝试,但由于本班人数较多,还不能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智能测量的结果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所以,在实际操作时,分组的结果和预期结果有时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
为了使上述情况能够得以好转,我认为,在每学年初都应该对学生的智能做重新的测量,并且在测量前和学生讲明测量的目的和意义,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测量时能够真实反映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便使教师得到真实有效的数字,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比较学生的智能发展情况,利用老师对数据进行分析,考察实验的效果,为新的研究提供一个努力的方向。
鉴于此,我想在新学期开学时,对学生做一次智能测量,与初一年级的测量做一个对比,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再制定新的实施方案。
教学工作总结小班上学期篇二
如在第一课用“中国表情”来引导学生思考自尊是怎样获得的;在第三课用“如此依赖”来展示依赖的危害性;在第四课用“双响炮”中的片断和“残疾女孩夏雨的故事”引导学生发现自强的含义及表现,以及自强对个人成长的意义;用“生命的强音”来引导学生战胜挫折;……学生基本上能够通过录像来感悟知识,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主要采用两种形式:
1、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初步了解教材中的知识,然后再用小品的形式把自己理解的知识表演出来,并提出问题引发其他小组同学的思考,达到同伴互助的效果;
2、以教师事先设置情景为依托,引导学生续编小品的发展和结局,并把它表演出来。
这样不仅发挥了他们的智能优势,还为学生发展他们的智能弱势提供了机会,因为,编小品的过程必然要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使他们通过语言和逻辑推理来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的智能弱项得以提高。
使学生在分组讨论续编故事发展和结局时能够优势互补,尽可能让语言文字智能较强的同学来叙述故事的结局,而让肢体运作智能较强的同学来表演故事的发展,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大家运用数理智能运用推理的方法来续写,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的智能弱项的发展,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发展学生的人际智能和自省智能
在实验中我发现,采用“优势互补”的原则虽然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发展,但是,却不利于个体的良性发展。在小组活动中,我发现那些思维较活跃,语言智能较强、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往往是小组讨论中的最活跃的分子,而语言智能较弱,人际关系智能不强的同学,在小组讨论中总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于是,我打破了常规的分组方式,根据本班的学生智能情况,采用“强强联合”“弱弱联合”的方式进行分组,而且组分得较小,故意在分组时出现单数,三人一组,而且每次活动的分组情况都不一样,这样一来,几乎没有固定小组,迫使学生在一个学期中要和不同的个人取得联系,扩大了学生的交际面,弥补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较弱的情况;同时,由于初中学生的好胜心理较强,在强弱的对比明显的情况下,较弱的小组很容易投入到活动中,积极思维、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使得原来不爱发表观点的同学一改常态,活跃起来;而能力较强的小组,看到较弱的小组成员的状态也不敢放松,形成了一种良性竞争,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利用和挖掘。
虽然做了一些尝试,但由于本班人数较多,还不能真正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同时,由于学生的智能测量的结果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所以,在实际操作时,分组的结果和预期结果有时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
为了使上述情况能够得以好转,我认为,在每学年初都应该对学生的智能做重新的测量,并且在测量前和学生讲明测量的目的和意义,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测量时能够真实反映自己的实际情况,以便使教师得到真实有效的数字,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可以比较学生的智能发展情况,利用老师对数据进行分析,考察实验的效果,为新的研究提供一个努力的方向。
鉴于此,我想在新学期开学时,对学生做一次智能测量,与初一年级的测量做一个对比,然后根据比较的结果再制定新的实施方案。
教学工作总结小班上学期篇三
小班幼儿年龄小,接受能力不太好,那么老师如何才能把一个儿歌教好,又如何才能让他们学好呢?对此,我经过研究实验发现,孩子们在学习儿歌时,有其自身的学习特点与规律,针对这些特点与规律,我作了一些总结:
我发现合乎心律的音乐,会引起幼儿的心理快感,激起幼儿的情感共鸣。
因此,为儿歌选择合适的音乐,会使儿歌本身的音乐性更强、意境更美、情感更浓,而且更加便于幼儿理解、接受、记忆。
小班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性思维阶段,他们的学习必须是在具体的感性的活动中,通过多种感官进行。采用设置情境的形式来学习儿歌,可以使幼儿容易了解作品内容,体验角色的情感特征。
有的儿歌很适宜创编动作。动手、动脚、动嘴、动眼、动耳、动脑可以使幼儿更有兴趣、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同时为幼儿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如儿歌《等爸爸》:“小月牙,天边挂,我在门口等爸爸。我的好爸爸,工作辛苦啦,我要请他快坐下,喝上一杯茶。”孩子们用小手比划着,指着天上的月亮、双手放在大腿上做等爸爸的样子。教师表演,幼儿朗诵;或幼儿表演,教师朗诵;或幼儿之间交换进行,动作与语言相辅相成。
有些儿歌可以与游戏结合起来学习。如儿歌《顶锅盖》:“顶锅盖,油炒菜,辣椒辣了不要怪,噗,一口风,噗,两口风,噗,三口风。”在教学中我们边朗诵儿歌,边做这样的游戏:一个幼儿伸出手掌作锅盖,另一个(几个)幼儿伸出手指顶住锅盖,儿歌说完了,“锅盖”就去抓“手指”,抓住了交换角色玩游戏,幼儿边游戏边学习儿歌,兴趣盎然。
教学工作总结小班上学期篇四
时间飞逝,转眼一学期已经过去了。在这半年中,我们班的四位老师,以团结协作、共同努力的良好风气,共同做好班内的各项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我班幼儿大部分都是刚入园的新生,在幼儿刚入园我们班四位老师进行了个别面访,在面访中,我们对每一个幼儿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调查,使我们就对他们的情况有了一个了解,为幼儿入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入园以后,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为了缩短幼儿的分离焦虑,我们班三位老师齐心协力,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玩耍。在游戏:我是小司机、大家都是好朋友等活动,引导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同时在家教园地中,指导家长做好幼儿的入园的各项工作,使家长们能够在家也帮助幼儿尽量缩短分离焦虑,通过一系列活动我班大部分幼儿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家长们也都放心的把幼儿放在这里。
本学期刚开始,幼儿年龄小,走路不稳,情绪波动大,每次到了午睡时间,我们都忙得不可开交,四位老师任劳任怨,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去安抚每个幼儿的情绪,让她们逐渐适应幼儿园的午睡环境。平时,我们以大局为重、积极工作、不分彼此,处处以幼儿园的工作为重,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杨老师不但要负责本班保育工作,还要兼任园里接送车老师一职,但她还是兢兢业业、工作抢着干,从不叫苦叫累。我和陈老师、涂老师每天早早到园把教室内外打扫的干干净净,尽职尽则的把工作做好。正是由于老师们这种高度负责的责任心及奉献精神,半年来,我班的孩子快乐茁壮地成长着。
本学期,我和陈老师、涂老师负责教学工作,学期初,我们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
幼儿园是幼儿生长学习的场所,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易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围绕这一纲要精神,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本学期针对幼儿自我服务意识不强的特点,开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和陈老师、涂老师紧密结合、互相沟通,针对我班幼儿的情况,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团结友爱教育,使幼儿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针对家长们的意见并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我们班推出了幼儿演唱、幼儿英语律动等活动,大大提高了我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英语律动的兴趣,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和关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班的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家长们也都很满意。
1、卫生保健
由于我们教室空间有限,上课、吃饭、午睡都在一个课室,卫生打扫工作带来很多麻烦,杨老师尽心尽责地进行卫生保健工作,她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执行各类物品的消毒工作,踏踏实实从不因接送老师的工作,给我们带来的不便而影响班里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因为我班幼儿刚入园,所以我班的卫生保健工作一向也较为细致。我们四位老师每天都兢兢业业、细心、耐心的观察记录。如:晨检时注意观察幼儿脸色,幼儿有不舒服现象及时通知家长,因小班幼儿还不能及时的表达需要,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脸色及表情及时了解她的要求。特别在幼儿吃饭方面,我们四位老师更是细心照顾,不怕麻烦,引导幼儿吃好吃饱。半年来,我班幼儿基本上都学会了独立吃午饭,养成了良好的进餐习惯。在幼儿喝水方面,家长们也比较关注,我们开展了“喝水干杯”的活动,每天保证幼儿喝够三杯以上的水。让幼儿明白口渴时应及时补充水分。
2、常规教育
我们十分重视孩子常规的培养。在幼儿入园后不久我们进行了一日常规教育,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如:入厕、喝水、吃饭、午睡等都有秩序的进行。此外,我们还教幼儿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由于我们四位老师统一要求、统一管理,我班的幼儿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个好的班级离不开老师们的密切配合,更离不开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为此,我班把家园配合工作作为重点来抓。通过面访、电访、家长会等方式,让家长们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在早晚接待中,及时与家长沟通幼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在家教园地中,把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及时解答,得到了家长的好评。
在这个学期中,我班四位老师尽心尽力,较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尽管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新的学期中我们会更加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进步!
教学工作总结小班上学期篇五
总之,紧张而繁忙的工作又将告一段落,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面对以上的种种不足,更深入学习《纲要》的精神,以人为本,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以便我的各方面在下学期更能提高进步。
一串串辛勤的脚印,伴着我们的汗水在忙忙碌碌中给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本学期教学工作在围绕园工作及《纲要》精神的引导下,在教师们的团结协作和每位教师认真负责的实际行动中,本学期继续以多方面促进幼儿发展,深化教育改革,着重全面提升我园保教质量和水平而进行。
提升我园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都与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离不开,首先要转变观念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所以本学期我们保证园内每周的政治业务学习时间来学习幼儿园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要求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并坚持以德为首,重点加强教师师德建设,通过这样的学习来提升教师的职业修养和道德行为,让教师们树立正确的人格形象,注重自己的言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们也通过走出去的学习方式来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如:去一幼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学习的活动,参观她们幼儿园的环境布置、主题活动等等。通过这样的观摩学习,拉进我们幼儿园与一类幼儿园的教学差距,学习她们的教学模式、相关理念和剖析典型教育实例,吸取新的幼教信息。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帮助教师从现代化教育观念出发,而优化一日活动。
科学的管理是为幼儿园提供适宜发展的保障条件,所以科学管理是确保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依照幼儿园的制度监督各班级教学工作的开展,认真检查教师备课情况,每月检查教师教学笔记和幼儿出勤记录、晨午检记录等需要填写的表格,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做好教学档案的后期整理工作,以及在一日活动中合理的督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丰富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扎实的落实保教常规,保证每天的教学巡视和随堂十节的听课,把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改进的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本学期我们根据《纲要》继续开展渗透领域课程,在课程中更加的注重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充分发展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经验,把握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从易到难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注重一日生活的渗透,关注一日生活中不同环节,让孩子获得整体经验。
1、创设与幼儿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根据课程的开展的内容,教师利用自己的时间布置了班级的环境,在环境中让孩子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教师更加注重区域的实操性,教师在布置上多体现了培养孩子独立能离的发展,扣一扣呀!贴一贴,让孩子了解周围的生活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
2、注重课程的学习,孩子能力的培养。针对新课程教师在教研中进行研讨,特别是对教材的把握更加的详细,并针对课程中教具的使用进行研究,通过课程关注孩子的现实生活,要求教师具有以孩子为本的教育理念,善于捕捉孩子活动中的问题,从孩子生成的问题设计主题,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留意课程动态生成过程,有效利用日常生活和常规中的偶然,让孩子参与其中投入到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活动之中,并在学习中更加的注重知识的逻辑性,依据孩子个体的发展,体现不同的挑战和完成不同的任务,每一阶段教师对孩子各种能力进行测查,针对孩子的发展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促进孩子全面发展。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孩子的特长给孩子提供展现自己的机会,如:开展跑步比赛、兔跳、跳远等比赛,增加孩子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更加喜欢参加各种的活动,并给所有孩子参与的机会,让孩子在不同程度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以教研为手段,从转变观念,领悟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完善新课程开展多层次的教学研究,教研只是教师们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一种手段,通过教研让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化的理论水平。
现在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家园一致,注重家长的沟通,切实用多种形式方法进行家长活动,有效地丰富家长的家教理论,提高家长关注幼儿园发展的主动性。开学初期各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在学期末进行教学汇报,教师们充分准备。结合本班年龄特点,设计多种多样汇报形式,让家长进一步的了解孩子在本学期的发展与进步。此外,教师们在努力完成教学内容的同时,还给孩子展现自己的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具体活动来陶冶幼儿情操,培养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在六一期间我们准备了一台精彩 “六一”的汇报演出,孩子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引来了家长的阵阵掌声。教师们还通过电话访问,家访工作来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做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教学工作总结小班上学期篇六
鄂伦春自治旗克一河小学开展小班化教学实验以来,从自身实际出发,以“小课题研究”为羽翼,以“分层教学管理模式 ”为抓手,扎扎实实的开展小班化教学研究与实践,逐步形成了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特色之路,下面我来具体汇报我校的《小班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工作特色管理和特色教研的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发挥学校自身的教学管理的优势,充分发挥教科研在小班化教学中的作用,优化落实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大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的落实力度。我校的一部分教师申请了小课题,人人一个小课题,人人做研究,使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并充分发挥教研基地学校的教研平台作用,促进了各学科教育教学发展。
1.教师小课题研究的选题
研究始于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反思梳理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座谈交流问题,也可以通过学生讨论反映问题,或者通过家访沟通发现问题,还可以通过请人听课提出问题等等。教师们建立了自己的“问题库”,从“问题库”中筛选出个人研究的“小课题”。有的教师是通过学科组教师座谈交流,再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工作实际从某一个微环节切入,确定自己研究的个人小课题。
2.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流程
(1)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教师沙龙,交流当下“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教师建立自己的“问题库”,并进行自主选题。
(2)教师申报小课题。
(3)教导处审定并发文公示。
(4)集中开题。
(5)教师开展实践研究: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实践应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包括:查找相关的理论文献与资料、收集他人成功的经验与案例、记录自己的教学体验与反思等)。
(6)教师撰写结题报告。
(7)学校开展结题答辩与鉴定。
3.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管理
实行个人、教导处、学校“三级管理”机制,以个人自我管理为主。具体说来,个人负责自主选题、课题申报、实践研究、结题答辩等。教导处负责课题推荐、开题把关、过程管理和全程评价。学校则负责组织培训、课题立项、答辩鉴定、成果展示和经费支持等工作,学校成立“教师小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业务副校长牵头、教导处负责计划推进安排,教导处、各学科组、各教师分头开展小班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工作。
总之,我们学校教导处严格按照制度进行课题实施,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制订计划,扎实过程研究,重视课题资料的积累。课题组能够认真做好课题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工作,包括方案实施、活动论文、案例积累、理论学习材料、阶段性情况汇报、研讨课教案、专题总结等内容,使每个研究课题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导处再对课题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使课题资料积累更规范。课题组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创设条件、搭建舞台,全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教师队伍。各课题成员在研究与实践工作日常化的基础上,上好课题研究课,并组织课题组老师针对研究内容有目的地进行讨论和评价,使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能够有机的结合起来,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思想的延伸。分层教学是目前学校在大班额教学条件下解决学生差异发展问题的现实选择和有效途径。我校虽然是小班额教学,但也实施了分层教学管理。因为在实际操作中,小班额仍然面临着如何公平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施教,怎样的施教模式才更有效、如何更好地进行过程管理等困境。为此我校在部分学科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不是所有的学科都需要进行分层教学,是在对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由学校研究决定的哪些学科在什么时候进行分层教学。我校的分层教学是在数学、英语等科目中实行的。
分层教学的施教:明晰目标,有的放矢。在分层教学中,任课教师对学科的共同目标和层次目标要清晰,是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分层备课,针对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行教学设计。然后采取不同的教法,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精选配套练习和作业,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使实际施教有的放矢、针对性强,保证了分层教学目标的落实。
一般来说,对a层学生是以“放”为主、“放”中有“扶”,既要夯实基础,又要鼓励创新,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探究能力,促进其知识、思维、能力的综合提升。对b层学生是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我们发现教师在实际施教过程中,容易出现对b层学生定位偏低。b层学生之间往往差异性也比较大,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分层教学中,学生的发展仍然不是均衡的。因此,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也充分考虑到所教学生的整体情况,对本层表现较好的学生仍然要进行适宜的引导,从而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而且我们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变化,进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调整。
1.作业实施分层布置
作业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能反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又能达到初步巩固知识的目的。b组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a组做基础作业和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的题目。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从而调动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批改上,对b层学生尽可能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订正,集中的问题可利用放学后组织讲评,反复训练,真正掌握。成绩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可以采取抽查、互改等处理。
2.对学生的辅导进行分层
在课后的辅导方面我们准备采取了教师辅导和学生之间相互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做法是,分在a层的同学有老师辅导。b层的同学由a层的同学具体辅导,每人辅导2-3个同学。b层中较好的同学再辅导1个b层中稍差的同学。尽量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辅导他人的过程中自己得到发展和提高。
3.评估测试分层
成功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差等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的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为了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考查中,学困生做基本达纲题,中等生加试综合题,优等生再加试提高题,让各组学生在考查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水平和能力。允许在测验中未达标的学生在一星期内再进行第二次平行性达标测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小班化教学环境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实践,我们切身意识到了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同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部,分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采用分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在授课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
围绕课题研究,我们主要抓了课堂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总结。学校每个教师都能围绕课题进行自己的子课题研究,都能不断地总结经验撰写教学论文。一年来,教师的研究论文数篇获得各级各类奖励,现在还有若干篇论文正在评审中。
教学工作总结小班上学期篇七
一学期来我们多渠道挖掘教育资源,把环境建设、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纳入同步发展的轨道,开辟了一条统筹规划、分布实施的绿色教育新路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使以后的工作更好地取长补短,作以下总结: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园领导深知环境育人的道理,因此在整体规划时,我园就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统筹规划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并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融合全体教师的智慧,精心打造,处处体现了环保理念。为了让这种绿色环境不仅仅是一种摆设,更营就浓厚的绿色环保文化。我们小班组给每种树木“挂牌上岗”,每种植物的别名、习性都清楚地标示在形状各异的树木标牌上。“小草微微笑,请您绕道走”,“让花儿含笑,让草儿传情,让心儿绽放”等这些我们精心设计的“温馨提示牌”,用无声的语言让幼儿在美的环境中接受环保教育,营造了浓郁的绿色文化。
优美的环境彰显了绿色的氛围,绿色的环保理念更是渗透进园长的办学理念、教师的教育思想中。小班组不把创绿工作看作是新工作、新战场,而是把“绿色学校”所倡导的环境素养和行为习惯与德育工作中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行为习惯、人文素养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渗透、融合、互补。也就是说,“创绿”不仅不会影响我们的素质教育,相反,“绿色学校”还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补充。我们力求通过绿色理念的渗透来强化师幼的环保意识,培养其环境素养,从而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了提高教师的环保素养,在“世界环境日”,幼儿园专门邀请了有关领导来园做讲座,教师聆听讲座,感受到了肩头沉甸甸的责任感,在平时的教育中,都自觉地渗透进了环保教育,做到环保教育全方位。
结合创市“绿色幼儿园”,小班组教师向全体幼儿家长征集了“节水节电金点子“和 ”我为绿色学校“献一计活动,并且号召全体幼儿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这些活动使大家更清楚地看到了幼儿园环境上的不足和自身行为习惯上的缺陷,统一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久而久之,绿色的环保理念在全体师生心中扎了根。
幼儿园把创建“绿色幼儿园”看作是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为了更有效地保证工作顺利开展,幼儿园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创绿”工作管理体系。在幼儿园的领导下,我们小班组在“创绿”工作中采取了“教育组长统管,责任到人”的工作方式。同时又采取和实行有效的措施,加大监管力度。组织部分具有环保意识、又有组织能力的幼儿在老师带动下成立“环保小队”。在环保小组基础上,组织监督小组,对全园师生、家长的日常行为进行文明监督。总之各项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
为了使每个幼儿都成为环保小使者,我园重视幼儿的绿色体验活动,让他们在实实在在的活动中感受环保的重要,从而提升环保素养。
1、结合相关环保纪念日开展活动。在敬老节的时候,我们小班年级组织了幼儿到敬老院给爷爷奶奶们送自制的礼物,给他们锤锤肩敲敲背,为他们献上甜蜜的歌声与优美的舞蹈。敬老院里充满了老人和孩子的笑声。在假日里,我园还开展了争当“环保小卫士’的活动。特别针对有些幼儿爱吃泡泡糖、口香糖的习惯展开教育,使他们了解了相应知识,少吃口香糖,不乱扔口香糖的残渣物。总之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开展环保主题教育活动。为了持续强化幼儿的环保意识,学校举行了环保主题系列活动。内容包括节水节电金点子有奖征集,分年级段举行环保活动,包括环保绘画比赛、环保儿歌朗诵,环保知识竞赛等等。孩子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环保创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有的用充满绿色的画来设计未来的家园;有的用各种废旧材料作成了实用的环保袋,配合国家发出的限袋令。幼儿在这些主题活动中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作为地球小主人应该有的环保行为。
3、利用各种教育阵地,开展环保知识教育。幼儿园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橱窗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唤起幼儿的爱园意识和爱护环境的自觉性,幼儿园还抓好主题活动这个主阵地,挖掘教材中包含的环保教育资源,让环保教育渗透到每各领域,渗透进每堂课中。
4、实践日常清扫制度,开展好日常环保活动。为了让幼儿的环保意识转变为良好的环保行为,我们注重从常规入手,引导幼儿学做值日生,从小事做起,并进行强化训练,使之成为习惯。这一系列扎实的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了环保的重要,体验到了绿色世界的可贵。
小班年级组作为幼儿园的一部分,虽然无法去改变社会环境的现状,但是,我们在幼儿心中播下了一颗颗绿色的种子,相信一颗种子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千万颗种子必将撑起我们为之奋斗的绿色家园!
教学工作总结小班上学期篇八
为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个性及创新和实践能力,我们20xx年制定了《实施小班化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课题的实施方案、计划,并进行了详细分工、具体到人到班,做到有目标,有过程、实践,有总结,加大科研投入,使小班化教学活动规范化、科学化,为学生个性张扬、和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教学环境
使整个教室不再是一个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环境,而是一个以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2、教学模式
首先,小班教学由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师站在教室最前面,学生面对黑板听教师讲课的形式,改为学生人一组围坐在一起,或听教师讲课,或小组讨论学习。其次,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安排的变化。在大斑教学中,一堂课时间里教师的讲课起码占三分之二左右,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的自学讨论时间不到三分之一。但是在小班教学中,40分钟时间里,教师的讲课最多占二分之一,学生的自我学习、小组讨论约占二分之一,课堂上学生的操作、交往和自学活动比大班学生明显增多。第三,是小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据观察,在大班中,如果是一位好教师的授课,最多约有五分之三的学生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主要指学生上课发言、上台演示等活动)。而在小班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很显然,小班学生上台做题、阅读、演示以及表演的机会比大班学生大大增加。对学生而言,这一切极大地刺激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性。第四,教师的教学准备(备课)比大班教学复杂。由于小班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多,学生的独立性强,教师为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和实施分层教学,教师一堂课一个教案的传统备课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必须准备几套教学方案,随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计划。
3、教学管理
首先,教师改变了以往的批改作业方式。小班教师基本上是一对一的“面批面改”,作业有了错误及时订正,作业全对的及时表扬、鼓励。这种及时反馈形式无疑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极大的促进和帮助。第二,在班级教学中弱化教师的管理,强化学生组长的作用,锻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由于小班教学突出小组活动,因此小组长的作用尤其重要。作为小班教学教师课堂上更多的时间不是面对全班学生,而是参加学生的小组讨论活动,帮助小组长激发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1、实验教师的培训
我校在开展实验之前,对实验教师进行一定时间的学习和培训,把转变教师观念作为实验教师培训的首要任务,帮助实验教师从“小班教学只是学生减少了”的初步感性认识,逐步树立更为牢固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观念,更新他们的学生观、发展观和教学观。
首先,正确认识学生的差异性。在小班教学中,教师面对每一个孩子的机会更多,对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各方面的发展差异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必须在差异性的基础上为学生的主体性创造发展的条件,为每一个学生参与教学、发表见解创造机会。第二,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和平等性原则。由于班级人数的减少,使教师给予每一个学生以充分的关爱成为可能。教师必须改变过去只抓尖子生而放弃大多数学生的不平等做法,在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方面比大班教师做得更好。第三,教学过程本身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出。由于小班教学中师生交流的密度和融洽度明显高于大班,如何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情感与认知,知识、能力与潜能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更好的综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就成为小班教师教学观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2、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
教师从传统的由教师单一指向学生的“传授”式教学模式中的“授”的角色,转变成了教师成了学生小组交流、讨论中的一员,或者成了某一个学生的问题的帮助者,或者到学生当中去成了班组集体活动中某个角色的扮演者。
3、小班教师的工作内容
(1)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有的实验老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状况,为每个学生制定了个体发展档案。
(2)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更大限度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比如,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语言、手势以及眼神等争取和每个学生都有交流,使学生真切地感到教师对他的关爱。
(3)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加强教学的前期准备,提高教学的个别化和个性化程度。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速度、学习能力倾向,对采取何种教学组织方式(比如是小组学习还是全班授课)、如何为学生提供主动积极的活动方式、采取何种措施实现课堂中的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运用何种教育技术、制作何种教具、使用何种教学反馈形式以及教学进度等等,在备课中预先准备多套方案,视学生的需要适当调整,充分满足学生的个别需求,为每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
(4)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成为小班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个性发展”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也对降低班级规模的全球化趋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实践证明:我校的小班化教学,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把创造还给了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的小班化教学将更有特色的长期开展下去。
1、学生数量多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
2、学生之间群体意识共性与个性发展之间的矛盾。
教学工作总结小班上学期篇九
眨眼间20xx年的工作接近了尾声。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回想起这一学期与他们共同生活的点点滴滴,忙碌、紧张却又充实而快乐。现对本学期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汲取经验,发现不足。
这学期我们根据本班孩子的情况,结合《纲要》和新教材的要求,认真制定了学期工作计划,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这些活动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同时我们积极组织的社区活动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班级内,我们注重教室的环创工作,定期更换班级主题墙内容,充分利用班级内的娃娃家、区角等游戏场所,为孩子们开辟了动手动脑的小天地。
这学期我们班注重保教并重,从幼儿的点滴生活做起,关心每一位幼儿,为他们提供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每天按要求配合保健医生做好保健工作,严格做好班级日常消毒和卫生工作,组织好孩子们的一餐两点,管理好孩子们的一日生活。
这学期我们建立了家园沟通责任制度,利用晨接和放学的时间跟家长一一交流,让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园的情况。同时针对存在问题比较严重的孩子,我们积极制定了应对策略,通过电话、家访、座谈等形式,及时与家长交换意见,取得了一致的教育理念。这些细节和有效的沟通方法,让我们更深入了解每一个幼儿在家的情况,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幼儿教学工作。这学期的家园联系工作,我们与家长之间建立了和谐友好的关系,赢得了家长们的信任和支持。
1、通过这学期幼儿在园生活和师幼互动,培养我班幼儿性格活泼开朗、有礼貌、主动与人打招呼的好习惯。同时班级建立了良好的生活常规、活动区常规、课堂常规、各项活动的开展井井有条。
2、巩固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有重点、有目标地对幼儿进餐、午睡、入厕、玩具收纳等环节的习惯培养,提高幼儿的自理和自律能力和意识。
3、根据我班幼儿节奏感发展较弱的特点,这学期我们设置了表演区,结合组织的主题活动,开展幼儿歌曲表演、舞蹈等活动,同时通过沙锤、鼓等乐器,锻炼了孩子的节奏感。
1、由于我班幼儿为初入幼儿园的孩子,幼儿的存在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堂纪律意识差、回答问题声音不够响亮等问题。
2、幼儿各种行为习惯不够自觉,应坚持不懈,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1、精细动作的加强和培养。下学期我班将通过穿编游戏、手工制作等方式训练幼儿的精细动作。除了每星期美工课外,利用晨间活动前、离园前等时间进行练习。从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开始,逐渐增加难度,慢慢过渡到剪直线、圆形、动物轮廓,并制定出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
2、幼儿自信心的加强和培养。针对我们内比较内向的幼儿,我们要多利用时间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每天坚持给孩子一个充满爱心的拥抱,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同时给孩子创造各种环境和机会,让孩子们得到充分的锻炼。
孩子开心的笑容,是对我们工作的鼓励,家长满意的眼神,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这学期即将结束,留给我们很多思考和总结,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继续努力,取长补短,争取把班级的工作做得更好!
教学工作总结小班上学期篇十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课堂教学改革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伴随着我校小班化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我对一学期来自己在教改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总结如下。
1、从理论上讲,小班化教学的实施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和理解课堂所学的知识。此外,由于小班化教学扩大了学生参于课堂教学中的各项学习和讨论活动的时间,所以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学习,学习动机能够得到很好的增强。
2、对于小班化教学环境,教室的布置也特色鲜明、分为浓厚。教室内设置了“两栏” “两展”。“两栏”即学生古诗文背诵晋级栏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栏;这两栏是我校氛围布置的两大亮点,有效指导、促进了各班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活动和评比,成效显著。还有学生作品展示栏,学生精彩的个人小展示、书法剪纸、贴画都在里面闪亮展出。
3、小班化“百分百”课堂教学模式取得很大成果。
教学中,我应用四个百分百对学生进行训练,师做到了百分百关注、百分百作业面批,生做到了百分百发言、百分百互动。教师在教学中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以平等的态度去关注学生;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互动交流,然后踊跃展示、发言。
在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实施中,我认为自己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小班化教学中落实四个百分百不够充分,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时,个别学生参与小组活动相对比较被动,思考问题跟不上节奏等等。
今后,我要继续钻研小班化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反思、提高,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们敢于在参与中自我表现,是他们的自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学习的兴趣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和创造性。
教学工作总结小班上学期篇十一
为进一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探索“学为中心”的小学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新模式。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教师单打独斗的问题,一个语文老师包干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班级之间的教学相对独立,同年级班际间的差异较大。其次,由于班额的规模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成了一种口号。如何开发教师这一课程资源,发挥教师间的优势互补?如何根据学生差异实施合适的教学?这已成为语文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我校利用小班化的优势,充分挖掘语文教师的优势,以教师协作的空间不同开展协作教学:“班内协作”和“走班协作”,以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在“班内协作”中,“主教”和“助教”各司其职,实施分层教学,最大程度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不足。“走班协作”则是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打破班级界限进行同质分班,实施分层教学。它实现了教与学的平衡,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突显小班化教育的核心理念——发展每一个。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教师单打独斗的问题,一个语文老师包干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学,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教学相对独立,同年级班际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其次,由于班额的规模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成了一种口号。如何开发教师这一课程资源,发挥教师间的优势互补?如何根据学生差异实施合适的教学?这已成为语文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利用小班化的优势,充分挖掘教师的优势,开展协作教学,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协作教学是教师之间,教师与其他相关人员(研究人员,试验人员,教辅人员,其他专业人员)就某个特定施教目标组成团队或搭档进行协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他们相互协调,相互学习,互为补充,共同提高,共同完善。”小学语文小班化协作教学就是在小班化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教师的团队协作,团队教师共同分析学生情况,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共同选择教学方式,共同监控学生学习进度,共同评价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资源的优质互补,更好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
按协作时间来分,小班化小学语文协作教学可以分成以下几种形式:
课前协作——主要指同一年级组的协作备课,共同研读教材,共同研究学情,共同设计教学环节,共同制作课件等。这种协作方式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它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但它属于“纸上谈兵”型,因为同一份教案经过不同老师的演绎,教学效果是各不相同的。
课后协作——主要指课后研讨,即共同出席教研活动,共同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共同解决集体备课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这种形式的协作虽能激起教师团队的智慧碰撞,但它往往停留于“教研活动”的层面,与常态语文课堂教学有一定的距离,带有明显的“打磨”痕迹。
课中协作——海外较为常见,那就是两位教师同上一堂课,一位是主教,一位是助教。助教协作主教开展教学,帮助主教维持课堂纪律,指导小组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但它的不足还是未能实现分层,也未能发挥助教的教学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我们综合上述三种形式的优势,以教师协作的空间不同,选择班内协作和走班协作两种方式。
(一)班内协作——共享教师资源
班内协作是指两位语文教师同在一个班同上一堂课,一位老师任“主教”,由他开展课堂教学,另一位教师则辅助其更好地开展教学,我们称其为“助教”。两位老师共同负责40分钟的教学,通过“主教”和“助教”的和谐协作,实现“三个提高”:提高小班学生的受关注度,提高小班化学生的个别辅导机会,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从而,实现提高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下面以一年级下册《识字3》为例谈谈班内协作。
(二)走班协作——尊重学生差异
“走班”协作是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打破班级界限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重新分班,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进行同质分班,两位老师各教一个班开展分层教学。这种协作要将两个班的语文课安排在同一课次,且两个班的教学进度要保持一致。最重要的是,课前得对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课前的知识测试和学情分析。下面以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为例,谈谈走班协作。
首先根据课前预测和学情分析,将102和103班的学生进行同质分班:a班和b班。a班由周老师执教,b则由李老师执教。执教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中的
“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2、优势分析:
布卢姆曾指出:“个别学生要达到掌握的水平可能需要类型质量不同的教学,其结果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学到同样的教学内容,达到同样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而“走班”协作是实现分层教学的最佳途径。走班协作意在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这种“协作”教学立足学生的学情,突显小班化教育的核心理念——发展每一个。它实现了教与学的平衡,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种协作适合低段的识字课和语文园地及复习整理课。因为这些课的课堂结构不是那么严密,这些课的教学板块相对独立,而且孩子们在这些课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层次更加明显。如果继续按正常教学,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进行复习,不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1.研读教材,制订方案——协作教学的前提。不是每篇教材都适合协作教学,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开展不同形式的协作教学。因为协作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最优发展,它改变的不仅只是形式。同时,也不是天天搞协作,毕竟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协作教学的劳动量是平常教学的一倍,不适宜天天协作。所以,制订协作方案是协作教学的基础。协作方案包括协作时间、基础教学内容、协作教学内容、协作教学的方式和协作理由阐述五项内容。在集体备课中讨论通过,成为开展协作教学的行动指南。
2.共同备课,优化教案——协作教学的基础。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一个人备课只是一个人的理解,而协作教学中的共同备课则是集多人智慧于一体。智者萧伯纳曾经说过:“你有一种苹果,我有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就能产生多种思想。”共同备课就是针对协作教学方案中制定的篇目,年级段教师经过“个人自备——集体研讨——整合修改——反思跟进”四个步骤开展共同备课。共同备课不仅促进教师间的情感交流和思维碰撞,而且有效地整合了教师的集体智慧。从而提高备课的含金量,优化了教案,还丰厚了课堂教学内涵。协作教学下的共同备课往往是以年级段为单位,在彼此都熟悉该段的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对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想学生之所想,疑学生之所疑,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共同备课出来的教案必定是适合整个年段的共享教案。
3.扬长避短,精诚协作——协作教学的关键。“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在协作教学中教师必须扬长避短,把各自最优的一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协作教学中的语文老师在期初都要填写一张自我诊断书,比较客观地剖析各自的教学优势与不
足之处,然后在小组里进行自我推荐,积极主动承担适合的教学任务。而且,协作成员在互相欣赏之余,在共同备课及协作后的反思研讨中,还能各抒己见,为着共同的目的群策群力。
4.“助”“教”协作,和谐教学——班内协作的必备条件。两位教师必须同时进教室,根据课前的沟通与教案中事先规定的事项进行和谐协作。置身于同一课堂的教师都扮演着两个角色。当一个老师在执教时,另一个老师就是他得助教;当另一个老师在执教时,刚才那个执教的老师就成了他得助教。助教不仅要听课记录,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协助执教者处理突发事件,维持课堂常规。这一切既不影响执教者的正常教学,也不能干扰学生的学习。
5.有序“走班”,安全为先——走班协作的有效保障。协作教学中的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时间意识,严格执行协作教案中规定的时间进行协作,切不可出现两个班“走班”时间不一致的现象,如果一个班级提早走班,一个班级走班滞后,那么,教学效果不佳不说,还会使“走班”陷入混乱,缺乏安全保证。“走班”步调一致,有序开展协作教学。
小班化小学语文班内协作与走班协作为小班化语文教学洞开了另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在小班化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拔节成长。孩子们在享受语文学习的同时,老师也在享受语文教学。小班化小学语文协作教学让“关注每一个”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