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论文(十四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论文篇一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整个数学学习活动中重要而又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基础之基础。数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造一切活动条件,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创设什么样的情景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只处于整个动机层次的第一、第二阶段即学习是为了得到好分数、不想落人后、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为了得到奖励等等。据此,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把教材和从学生生活实际能获得的有关信息联系在一起,编成学生喜欢的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在故事中出现一些问题。
案例1:苏教版第一册的认位置可以这样操作——帮小朋友分东西,帮小动物找家,把迷路的小朋友送回家等等类似的问题,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可以采用的办法很多。第四册确定位置,题目是游乐场的小狗,小猴,小兔,小松鼠玩转椅时间过长,辨不清方向拉啦。“那位小朋友能帮帮他们?比一比谁是最好的向导。”就是从这样一点点小事中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他们渴望被表扬,渴望象大人一样作好多事,体验成就感。只要将他们的劲头提起来,潜力是无限,有时是成人所不能及的,
二、利用现成的材料展开实践活动。
案例2:第三册 统计与可能性,这部分内容经常出现在生活中。我是这样做的:当时学生学具没带齐,急中生智,用彩色粉笔。找了四个纸袋,两包粉笔,分四组,每个袋中有两种颜色的粉笔,每种数量不等。规则:小组为单位,每人摸一次,统计这组完成的结果,并分析原因
十五分钟之后的结果:
组别 人数 红色 绿色 蓝色 粉红 黄色
一 6 2 4
二 6 5 1
三 6 3 3
四 5 3 2
原因:两种颜色数量不等,多的被摸到的可能性大,少的被摸到的可能性小。让学生经历这样的实践过程可以增强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我们的学生天真活泼,但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也有着丰富的生活,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丰富的生活内容。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融入到当前学习内容中,创设生动有趣又有知识性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这样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进入角色,去理解和掌握知识于技能,启迪数学思想和学用数学的方式方法。
如何用教材教呢?根据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我选用不同的方式.
1、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属于纯知识性的东西,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形成一定的技能。“认图形”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时常可看到,我是这样操作的:
案例3:(1)大家每人准备三张纸。(教室里比较乱,有借的,有自己找的)足有三分钟时间。
(2)师:取出三张纸,开始折四边形,六边形。(这时准备好纸的同学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老师折什么,并模仿) 我听到一个声音:“我知道老师要做什么啦!”
(3)都备齐以后。找一张长方形,正方形给大家看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四条边)大家找一找教室里有四条边的物体,并用手摸一下,有什么感觉。教师做两个动作:划弧线,划直线,一边比画一边说,四边形的边是那一种,学生很快判断对了。
(4)“请大家给这些四条边的图形起个名字,”“叫四边形”“请大家折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四边形,老师会帮大家贴到黑板上。”结果不同的四边形排了一长条。
(5)又用类似的方法折五边形、六边形一堂课感觉很乱,但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获得不同程度得体会。
(6)第二课时,做书上的题,判断哪是四边形,哪是五边行等,做的很好。要抓住小学生的特点,具体设计新颖而又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这才是学生真正感兴趣的,也能学好会用的。
2、教材中还有一部分是知识性的内容,需要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理解,并且能掌握一些解题的技能。
平均分。设计时首先想到学生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用到平分呢?怎样才能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呢?案例4:学生分成六组,每组4人,发给数量不等的小亮片若干。要求:每个小朋友分到的一样多。分得情况:每组每人分得三个,四个,六个,还有的有剩余的情况。让学生体会“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一样多。案例5:生活中经常能遇到平均分得例子,“有四个苹果,你和妹妹分开吃,通常怎么分?” “对,你两,她两。” “这叫怎么分?” “平均分,对,说的很好。小朋友们就举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平分的例子。” 很自然而又轻松的将生活知识经验和数学概念联系到一起。
总之,我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交流这样才能将数学融入生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能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把数学学习活动也变成一门艺术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论文篇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整个数学学习活动中重要而又关键的一个环节,它是基础之基础。数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创造一切活动条件,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一、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创设什么样的`情景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只处于整个动机层次的第一、第二阶段即学习是为了得到好分数、不想落人后、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为了得到奖励等等。据此,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把教材和从学生生活实际能获得的有关信息联系在一起,编成学生喜欢的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在故事中出现一些问题。
案例1:苏教版第一册的认位置可以这样操作――帮小朋友分东西,帮小动物找家,把迷路的小朋友送回家等等类似的问题,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可以采用的办法很多。第四册确定位置,题目是游乐场的小狗,小猴,小兔,小松鼠玩转椅时间过长,辨不清方向拉啦。“那位小朋友能帮帮他们?比一比谁是最好的向导。”就是从这样一点点小事中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他们渴望被表扬,渴望象大人一样作好多事,体验成就感。只要将他们的劲头提起来,潜力是无限,有时是成人所不能及的,
二、利用现成的材料展开实践活动。
案例2:第三册 统计与可能性,这部分内容经常出现在生活中。我是这样做的:当时学生学具没带齐,急中生智,用彩色粉笔。找了四个纸袋,两包粉笔,分四组,每个袋中有两种颜色的粉笔,每种数量不等。规则:小组为单位,每人摸一次,统计这组完成的结果,并分析原因
十五分钟之后的结果:
组别 人数 红色 绿色 蓝色 粉红 黄色
一 6 2 4
二 6 5 1
三 6 3 3
四 5 3 2
原因:两种颜色数量不等,多的被摸到的可能性大,少的被摸到的可能性
[1]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论文篇三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篇一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体现在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是让学生从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文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探讨:
一、创设氛围,唤起参与“实践”的愿望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教学活动安排在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可以使学生积极进入问题情境中,自觉地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上课开始,我就给学生呈现下列问题情境:
王师傅给徒弟小李一块长是20厘米、宽是5厘米的长方形铁皮,让他做一个直角边分别是5厘米和6厘米的直角三角形。如果你是小李,你准备怎样做?由于这个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一出,学生就跃跃欲试,纷纷拿出纸片,动手量量、画画、剪剪,小组议议。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总结出:截取长6厘米的长方形铁片;沿剪下的长方形的一对角线剪开。这样,既感知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又唤起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愿望,还在实践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从实践过程中学会了学习,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打下了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从实践中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注重在实践中获取知识。
二、指导动手操作,创造学生实践机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实际,创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想多动中理解知识、加深印象。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内容时,教师可提前一天就在班上布置学生准备好明天上课用的学具,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课前五分钟复习和创设问题情境,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在学习新课环节,教师要观察和指导学生利用手中学具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猜想的探究过程。在学生动手探究过程中,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全班学生都充满兴趣,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胆交流,最终探究出圆锥体积等于三分之一与其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这一正确结论。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实践,不但能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精心组织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要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往往被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所难住。因此,课后就要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
1.设计动手操作的课外作业。如在讲圆锥体积之前,留作业:(1)用书后提供的材料,分别制一个圆柱和圆锥。(2)观察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相同点。(3)在圆锥里装满沙子或大米、小米,倒入圆柱里,反复几次,你发现了什么?(4)如何求圆锥的体积?这样的作业,不但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合作意识。
2.组织实地测量活动。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组织学生到操场、田地里去实际丈量,师生一起估算、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圆锥体积计算后,让学生测量砂堆,计算体积、重量;教学“正比例应用题”后,组织学生测量校内的旗杆、教学楼、大树的高等。
3.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如,讲百分数应用题,讲到银行存款、利息等知识,留实践作业:(1)银行的功能是什么?(2)在本地区有几家银行?(3)本金、年利率、利息、利息税等词是什么意思?(4)从银行拿一张取款单和存款单。这样,学生既学会了知识,又懂得了存款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时间,同时受到了金融知识的教育。
四、利用考试导向,落实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教师要充分利用考试积极的、正面的导向作用,在考题的形式和内容上寻找突破口。考题中要适量增加一些应用性、操作性、创造性的题目。另外,根据所学的内容,可把一些动手操作、贴近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社会调查等,作为开卷考查学生实践能力的内容,并纳入期末成绩。如,学习“长方体、正方体”后,可个人或分小组用直尺度量实物的实际长度,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分。学习“圆锥体体积”后,可让学生测量沙滩的高、周长,计算它的体积、重量等作为考查内容。这样能考出兴趣、考出信心,营造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氛围。
总之,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之重要的一项任务。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自身在实践中富有创造意识的积极探求,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选择的素材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能提供充分展开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下一页更多“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论文篇四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篇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与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因此,学生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和能力。
兴趣:激活实践能力的发展
1 创设情境,激发实践兴趣。
在教学中设计一定的情境,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的兴趣。如教学“怎样滚得远”一课时,播放伐木工人运用斜坡运送木料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木料滚出的远近。并猜测木料滚出的距离与斜坡坡度大小的关系。在学生猜测出各种不同答案的情况下,教师激励学生可以自己试着用实验的方法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出结论,培养了动手实践的能力。
2 引导参与,提高实践兴趣。
在教学中,引领学生人人参与实践、个个动手操作。能调动和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提出问题:“我将36根小棒分给三个小组,第一小组分得这批小棒的三分之一,第二小组分得这批小棒的六分之二,第三小组分得这批小棒的九分之三。同学们想想看,这样的分法合理吗?谁分多了?谁分少了?”学生马上进行探究,人人参与到实践的活动中去,最后总结出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实践的兴趣。
3 合作交流,升华实践兴趣。
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仅要学会个人学习,还要学会合作学习,因为有些实践活动是需要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如教学“角的认识”一课时,除了设计一些学生能独立完成的问题外,还应设计一些需要互相合作的题目让学生课后去完成,从而使他们明白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合作、实践的兴趣。
平台:演绎实践能力的发展
1 提供“议一议”的平台。
“议”是实践活动中一种很好的参与方式。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便于交流的情境,尽量让想说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鼓励学生倾听与接受他人的观点,重新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议”也是一种实践能力。
2 提供“触一触”的平台。
让学生在动手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等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如教学“体积的认识”一课时,概念中的“空间”、“物体占空间”、“物体占空间的大小”等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课桌的空抽屉,理解“空间”的含义。然后在抽屉里放一些书本。再摸一摸,使学生理解“物体占空间的大小”。
3 提供“做一做”的平台。
实践活动的创设。既可以在课堂内,也可以在课外;既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如教学“千克、克、吨”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生活中常见的重量单位,并让学生走进超市观察各种产品包装上印刷的商品重量。学生在果冻、瓜子、巧克力等小食品包装袋上找到了“克”,在洗衣粉、食用油等商品包装上找到了“千克”,并在收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了记录和归类。学生在整理信息时就会想到较轻的物品一般用“克”做单位,较重的物品一般用“千克”做单位。在这个过程,学生初步感知了质量单位,并真切体会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策略:助推实践能力的发展
1 实践的内容要有弹性。
实践活动的内容一定要富有弹性和可塑性,形式上可多样化,答案不惟一,可彰显学生的个性,促进实践能力的形成。如: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怎样制作使得体积较大?这题仅凭想像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只有通过实践、操作、再实践才能找到答案,并且实践的弹性较大。通过这样一道实践题,使学生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空间观念,体验了从实际生活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及综合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实践的过程要有层次性。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主体在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产生的;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途径,实施适应性的实践要求。如教学“统计”一课后,给学生布置两项实践性作业:一是将自己六岁至今的体重或身高情况制成统计图,并预测自己今后的生长情况;二是选择一个年龄段,统计班内同学的身高或体重情况,并且进行分析。又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一课时,先要求学生用三角板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角和边,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感知,再让学生用学具(钉子板)围长方形、正方形。最后,运用学具做游戏,让学生按要求拼一拼,看谁拼得又对又快。学生通过分层操作,不仅提高了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3 实践活动的问题要有开放性。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要有开放意识。因此,实践活动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选择学生感兴趣与切实可行的内容。同时,教学设计要更具有开放性,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一课前。布置这样一个开放性的任务:“明天学习‘百分数’,你们先找找哪些物品上有‘百分数’,并想想是表示什么意思。”课堂上,学生纷纷汇报了自己调查的结果,并通过投影展示出来。通过课前的调查,学生对百分数的表现形式和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样的实践活动,在形式、内容上都具有开放性。开放性问题不仅可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拥有自己学习和思维的空间。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论文篇五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篇三
提要: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学生在试图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可以得到培养。孩子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把握好时机和方式,利用学生这种特有的内需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并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联系实际、应用拓展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发现问题 实践尝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近年来,创造和创新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求知欲,而一旦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因此,将问题贯穿教育过程,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目标,也是现代教育追求的理想。爱因斯坦说:“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
在培养创造性人才越来越受到国人关注的今天,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孩子开始学会说话时,总是围着大人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无穷无尽的问题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但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逐渐淡薄呢?有些学生只会机械地、模仿性地解决问题,原因何在呢?
一、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淡薄的原因分析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靠“灌输——接受”的模式来完成。忽视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不能或不善于发现问题,不敢或不愿意解决问题。严谨的教学结构、高密度的练习设计、一环紧扣一环的教学环节,教师追求的这种高密度、快节奏,势必会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渐渐地,一些学生失去了提问题的习惯。
现在有的教师改变“满堂灌”为“满堂问”,课堂上虽然也有一些火热的场面,看似学生不断思考,其实是通过问答的形式,老师在牵着学生走。火热的场面实质上反映的是教师自己的思维过程,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学生听听就懂一做就错的原因所在。在整齐划一的答案面前,学习没有了悬念,学生没有了疑问。教师的过度“指导”,实际上变成了对学生的主宰,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学生的质疑能力得不到培养,也就发现不了有价值的问题了。
另外,有的教师追求所谓的课堂“高效率”,对学生发现的问题不以为然或敷衍了事。比如,我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课题为《估算》。练习中首先让学生估算14+25、36—18两题,然后让学生比较估算值与精确值,意图是让学生归纳出估算值接近精确值的特点。学生a回答:因为14接近的整十数是10,25接近的整十数是30,所以14加25大约等于40,而14+25=39,估算的结果40非常接近计算的结果39。学生b接着马上提问并反驳:不对!如果是14+24呢?14接近的整十数是10,24接近的整十数是20,14加24大约等于30,而14+24=38,那么估算的结果30和计算的结果38相差的很多。当我听到学生发现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时,精神为之一振,而老师生怕讲不清楚或影响上课进度,只是敷衍了事:“同学们,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研究,下面我们继续练习……”唉,我们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就这样被扼杀了。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二、组织“以问题为灵魂”的教学活动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有疑,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得,才会产生兴趣,形成动力。可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教育的起点。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现实生活和周围事物,从而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其数学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正如爱因斯坦说过那样: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所以,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首先发挥的作用应该是努力创设这样一种情境:让学生成为数学问题的发现者与解决者。
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步骤,而且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情境和参与的机会,从现实生活中选取观察的素材,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问题的真正存在,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1、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真正表现自己,创造性的发挥潜能。如果教师冷漠生硬,过多指责,课堂气氛必然会趋向紧张、严肃,学生产生的是压抑感,小学生的自尊心理必然使他们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性的思维也就无从产生。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或是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或不切主题、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应给予赞许的目光、鼓励性的语言。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点点智慧火花,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失时机地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的成功和乐趣,而当他们的才能得到老师的认可时,就会产生一种发挥更大才能的心理,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就得到了提高。
2、引导学生从自学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这里所说的自学,是指学生看书自学。在教学新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书自学,从以下几方面提问题:从与旧知识的比较、联系上提问题;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定律、特征和公式上提问题;从算理、解法或关键字词上提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提出问题。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先请学生看书自学,在看书过程中要求学生会提出问题给大家讨论、商量、解决。学生提出:1、划去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应该先划去哪一处呢?2、划去小数点后变成了什么除法?3、能否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全部去掉?4、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有的学生已经完全看懂了;有的搞懂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没有弄清楚;还有的则疑感不解……,但这样的教学,已经调动了大多数同学强烈的求知愿望,那些带有疑问的学生会做到有的放矢,在后面的教学中,对自己没有看懂的那部分知识会学得更仔细,想得更深入。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的后续教学也围绕这四个问题展开,随着问题一个个妥善解决,学生已不知不觉,顺利地掌握了所要学习的内容。
3、引导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教师在课堂中可放手让学生进行尝试,当尝试中发现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或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见解时。适时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最小公倍数”时,当学生学会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有的学生就提出怎样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呢?教师适时出示两个例子让学生尝试,学生练习情况如下:
a. 2|6 8 10 b. 2|6 10 18
3 4 5 3 5 9
6、8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 6、10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
2×3×4×5=120 2×3×5×9=270
然后让学生分别写出每一个数的倍数进行验证,学生很快发现,a题求出的120是6、8和10的最小公倍数;而b题求出的270并不是6、10和18的最小公倍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应该是90。学生在尝试中产生了困惑,并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为什么用同样的方法a题的结果是正确的,而b题的结果不正确呢?(2)为什么270不是6、10和18的最小公倍数呢?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很快验证出一个数是否是另外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求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与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肯定有所不同,那么区别在那里呢?……通过在尝试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随着问题的最终解决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了新知,在情感、意志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4、组织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动手操作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必要手段。概念知识中,有许多抽象的内容较难理解,如果让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质数与合数”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准备了一些形状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让学生用不同个数(5个、9个、12个、17个等)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拼法。学生在动手拼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1)为什么用5个、17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而用9个、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却有多种拼法呢?(2)这与小正方形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3)是否给的正方形个数越多,能拼出长方形个数的方法就越多呢?然后针对学生产生的问题引导学生研究这些“个数”的特点,学生在交流与探讨中发现其中隐含的知识点:当小正方形“个数”的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时,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当小正方形“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约数时,能拼成多个长方形。从而引出了质数与合数的定义。这样在操作实践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把原本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促进了概念的形成。
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以往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并尝试采用观察、动手、探究等教学策略解决发现的问题。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
数学中的解决问题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解决数学学科问题,二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的实际问题。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寻求自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1、提供足够的问题解决活动时空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活动过程,只有经过学生自己主动参与、探索、发现,新知识才能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当学生已积极投入问题解决活动中时,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只有给学生提供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途径,才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问题的由来,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数学知识的应用以及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以及良好的数学情感体验。
2、引导学生用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还应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数学课程标准》所说: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如三角形按边的特征可以分几类?可以借助学生手中的尺。跟据测量结果,探索规律,教学中,首先应该学生思考,从图形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每条边的长短)、比较(不同三角形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3、发掘有价值的专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会看问题,会想问题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实践活动、作业,也可以通过模拟现实,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如在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内容时,首先布置课前任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量一量自己教室的长、宽、高以及门窗的长、宽、高,并作好记录。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分工合作,分别算出地面、天花板、四周墙面以及门窗面积,然后告诉学生正方形地砖的边长以及价格、一桶油漆能粉刷的面积以及价格,让学生当一回“装修工”,算出在教室里贴地砖大约需要买多少块?粉刷的面积是多少?买油漆需要花多少钱?通过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开放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数学开放题与那些具有唯一正确答案,甚至唯一正确解法的“传统问题”相比,由于自身的开放性质,不再是条件充分、结论唯一,决定了学生不可能按照既定的模式机械的去从事解题活动,而必须主动地、积极地去进行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用动态的眼光,用活现行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如相遇应用题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甲、乙两村相距3000米,小张和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相向而行,小张每分行80米,小王每分行70米,几分后两人相距300米?” 在这一题的练习中,首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请两位学生上台走一走,在实践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题目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两人没有相遇,两人还相隔300米没走;另一种可能是,两人首先相遇,又各自往前走,然后相距300米。学生经过尝试、讨论、交流得出了两种可能性,及多种解法……
可能性一:
(1)(3000-300)÷(80+70)=18(分)
(2)解:设x分后两人相距300米。
80x+70x=3000-300
x=18
(3)解:设x分后两人相距300米。
(80+70)x=3000-300
x=18
可能性二:
(1)(3000+300)÷(80+70)=22(分)
(2)解:设x分后两人相距300米。
80x+70x=3000+300
x=22
(3)解:设x分后两人相距300米。
(80+70)x=3000+300
x=22
在教学中,通过多角度思考,获得多种解题途径,甚至产生不同的解题结果,可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和情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成功的教育,不在于选择适合教育的人给予教育,而在于给不同的受教育者以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孩子得到自身应有的发展;不在于一枝独秀,而在于各擅其长;在丰富的体验中各不相同,在大量的机会中各得其所。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关键,教师的点拨是保证。教师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地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以小组合作形式,帮助每一个学生成长。另外教师还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有意识地捕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肯定和称赞,让其在评价中产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把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培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
看过“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论文”的还看了:
1.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培养论文
2.关于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3.浅谈在计算教学中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论文篇六
小学科学教学中实践能力培养初探论文
摘要: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教师的启迪中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为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实践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实践能力。在实际应用中,让学生积累科学实践经验,养成将科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践能力;实践精神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研究的问题来源于实践、研究的方法取决于实践、研究的过程依赖于实践、研究的成果服务于实践。可见,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没有真正的实践参与,科学的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一、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在启迪中萌发
小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不是生来具有的,科学实践能力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科学的初步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认识的趋向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效果和科学实践能力的形成。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开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引导学生学好第一课,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欲望
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科学课的起始年级,也正是八、九岁的孩子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认识科学的启蒙阶段。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三年级第一节课往往习惯性地给学生们规定一些条条框框:上课前需要准备什么,课上遵守什么样的纪律,课后怎样完成作业,学好科学给予什么样的评价等等,或者有的老师按照教学进度直接开展教学活动。教师的这种做法,不仅让学生感到学习科学的繁琐,而且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科学的兴趣,更谈不上对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教学中,我会安排一至二节课让学生参与如下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亲自体验科学实践中的乐趣,听老师讲科学家创造发明的故事等活动来启发学生认识科学、感受科学、学习科学、实践科学的兴趣。我曾给学生们演示过“发射自制水火箭”、“云的形成”、“美丽的彩虹”等小实验。通过演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奥妙,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曾带领学生们亲历大自然,感受风的声音、倾听大山的回音。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明白科学知识不是仅仅存在于书本中,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蕴藏在生活实践中;曾给学生讲过“爱迪生发明电灯”、“法拉第发明发电机”、“张衡发明地动仪”等故事。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解,让学生明白科学实验不仅需要有严谨、认真和重视科学实践的态度,而且更需要拥有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精神。教师不要急于给刚刚接触科学的孩子们灌输科学概念,也不要教给孩子们具体的学习方法,更不要向学生们提出学习要求什么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自己思考科学是什么,体会学习科学的具体方法。这样不仅引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阅读科普类书籍,为培养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只凭短短的几节课提升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是现实的,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贯穿在整个教学中,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课本延伸到课外书籍中。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给学生推荐一些科普类书籍,让学生进行阅读。如推荐《昆虫记》、《海底两万里》、《走进自然》、《科学改变人类生活100个瞬间》、《大科学家讲的小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及马小跳365科普系列等书籍,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欢的书去读。要求每名学生每学期必须读两本科普类书籍,每两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读书活动。在读书活动中学生要向同学及老师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介绍自己的读书经验。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以及知识应用的科学原理;其次让学生介绍自己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再次让学生相互谈谈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最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筛选出有价值的学习成果,向全班学生推广。这样交流的不仅仅是读书心得,更多展示的是科学小发明。比如“自制羽毛球”、“自制手电筒”、“自制自动给水器”、“自制风力电动车”、“自制简易电风扇”、“自制易拉罐压路机”等小发明。这样的读书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动手实践能力,为学生后继学习科学和科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三)启发学生观看科教类电视节目,培养学生科学实践精神
为增加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科学实践精神,我经常启发学生在周末或节假日时间看一些科教类电视节目,然后把所看的节目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要求学生写出看的是什么电视节目,节目中主要叙述的是什么,这个节目的内容对你有什么启发。在查阅学生日记中,看到有一位学生曾这样写道:“老师曾多次嘱咐我们,让我们在休息时间多看一些关于科教类电视节目,还给我们推荐了《我爱发明》、《自然传奇》、《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节目。当时我觉得老师特别爱管闲事,连看电视都管,而且看完节目还要让我们写日记,多么烦的老师。既然有任务就执行吧,试着看过几个节目后,我改变了对老师的看法,而且逐渐喜欢上了这些科教类电视节目。在众多节目中我最喜欢的是《走近科学》,因为《走近科学》不仅让我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让我明白科学来自生活、来自于大自然,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科学,科学改变着一切。最初引起我兴趣的是《走近科学》的‘灭蚊之战’。提到蚊子,想必大家都熟习,之前我也被蚊子咬过,过几天就没事了。但看了‘灭蚊之战’这个节目后,让我对蚊子有了不同的看法。蚊子虽然身躯弱小,但它们很凶残,每年伤害人类数量超过其它所有动物数量总和。蚊子伤害人的手段就是叮咬皮肤,传播多种疾病。比如疟疾、登革热、寨卡病毒的罪魁祸首都是蚊子。为了防止蚊子伤害人类,我们想尽了办法,用蚊帐、诱蚊灯、点蚊香、喷洒药物等方法来对付蚊子。这些方法只能防止一部分蚊子对我们的伤害,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那该怎么办呢?科学家们最有办法。军事医学科学院的专家们研发出了带有喷射装置的躯动车和大载重量的飞行器,它们工作效率高,喷射面积大,专门消灭蚊子。令我最佩服的是科学家们在实验室养着一大批特殊的蚊子,这批蚊子体内存在着‘沃尔巴克氏体’。挟带这种细菌的蚊子不但可以阻挡登革热病毒的袭击,而且还可以获得登革热病毒的天然免疫,这种抗病毒能力在雌蚊生下的后代中会继续遗传下去,科学家把它们称为‘蚊子部队’。科学家们还发现,抗登革热病毒的雄性蚊虫与自然界中的雌性蚊虫交配后产下的卵,竟然不会再繁衍后代,科学家把这样的蚊子称为‘绝育蚊子’。科学家们把这批特殊的蚊子投放到蚊子肆虐的城市,解决了蚊虫侵害人类的难题。看完这个电视节目后让我受益匪浅,让我认识到科学是多么的伟大,科学创造不仅可以解决人类中的难题,而且还为人类带来了快乐和幸福。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长大以后像科学家一样去研究创造,为人类奉献我的力量。”通过学生的这篇日记,可以看出科教类电视节目对学生学习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迪了他们的智慧,培养了他们的科学实践精神。
二、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在实践中提高
学生学习科学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还得有一个历练成长的环境。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首要任务就是给学生创造实践历练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实验、制作、调查,把学生的眼、耳、手、脑、口充分调动起来,参与到科学实践活动中。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一课时,师生共同设计好考察方案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充分投入到实践中去采访、调查、实验、分析、总结。为了全面考察家乡的水域,学生们亲自调查了家乡周围的河流、池糖中的水质,还采访了周边的居民。学生从水域周围的环境、污水排放、水中微生物、水面漂浮着杂物以及水的颜色、气味、浑浊度几个方面细致地描述了家乡周围水质情况。之后学生还进行了取水样,然后带回实验室进行观察。这样的实践学习,学生不仅自己学会了过滤、沉淀观察水的方法,而且准确地得出自然水域的水体变黑、变臭,主要是人类排放污水、倾倒垃圾、城建填河等不良行为造成的结果。面对这些调查现象,学生感慨万分,还主动提出了有效保护家乡水域环境的措施与方法。这个教学案例说明,只要适合学生自主实践的科学活动,教师就要积极的去为学生创造条件,这样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才会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历练。
三、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在应用中形成
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可以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就会在实际应用中得以形成。在科学教学中,所有的科学知识基本上都在实际生活中或学习中都可以得到应用。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我看到了什么》一课,虽然此课是教科版三年级小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第一课时,但在学生观察校园大树时,引导学生通过眼看、鼻闻、手摸、耳听、心想、语言描述等方法,观察大树的样子。学生从树的颜色、结构、树上的枝叶、树干上的疤痕、树干及树杈上寄生的小动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之后再引导学生从小就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并把积累的经验运用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在实践应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调动各种感官器官进行观察事物,而且还学会了借助放大镜、小铲、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测量。这样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但养成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良好习惯,而且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也得以形成。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学生多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给学生营造一个历练提高的环境,让学生在浓厚的实践活动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实践活动的具体方法,养成参与科学实践活动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论文篇七
企业管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论文
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在各种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及时迅速的作出判断,对事件进行有效及时的控制,这是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企业管理人员要对任何事物做到冷静的分析观察,保持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在企业管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强化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提高学生独立思维和深入分析的能力。在课堂教学时,老师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这十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通过启发性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科学的思维模式,经过诱导性的训练使学生学习到深入思考的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贯穿于整个企业管理教学当中,为日后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做出应对准备。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具有敏锐的思维能力,还需要具备细微的观察能力,对于企业内任何事物仔细全面的观察,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所存在的弊端,这有利于做出合理科学的判断,从而保证企业平稳运行,避免造成经济损失或其他损失。而培养学生优秀的观察能力需要在日常的实践学习中长期锻炼,并不是短期内可以达成的效果。在学校中开设企业管理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便在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时得到更好的适应和发展。在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训练,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有计划的实行教学,不仅注重整体观察,还要关注和考量细节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在《劳动生产率与经济效益》的学习中,教师在讲授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时,应重点讲解因传统的生产方式改变而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改变问题,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引导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问题,观察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各种因素,通过事例分析和观察寻求解决方法,这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建立学生的整体系统观念
企业管理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都具有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更应该在企业管理中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教师在企业管理的教学中应该使学生了解到整体系统观念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因素,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整体系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学生整体系统的观念有利于梳理杂乱的信息,在大规模且复杂的信息之中寻找有用合理的信息,具有整体性的观念是正确处理信息的.基础能力,加强学生的整体性系统性观念,有利于提高学生系统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一个企业就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企业内部的部门就是子系统,两者之间是独立存在又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教师在讲解系统观点时应采取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性的概念,有效培养学生的整体系统观念。
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企业中管理者不仅需要优秀的管理能力,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一个企业的运行需要各个环节各个人员的配合,企业管理也不是单独某个管理者可以完成的,需要不同部门的人员团结合作,个人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是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在企业管理教学中,在注重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提供给学生交流合作的平台,给予学生锻炼写作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前适应企业的运作管理模式,在实践行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企业管理课程的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利用实际案例来讲解企业管理知识,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理论概念的理解,提高对理论知识的运用,使学生对企业管理了解更加透彻。例如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法,讲解德国现代企业形成和发展的成功案例,将其与我国企业案例做深入分析和对比,将案例中相似点与不同点讲解分析,尤其是企业从困境中如何改革转型,一步步走向成功,通过这些实践经验的分析引出企业文化的重要概念,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在进行案例讲解时,也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要引导学生在今后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灵活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例如《劳动就业与合同》中的教学中,书本中的知识理论比较复杂混乱,学生往往会产生迷惑和抵触情绪,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劳动合同纠纷案件来讲授合同中各种理论知识,对于案例中出现的合同意义和各项权利做重点讲解,使学生理解劳动合同的具体意义。
六、结束语
在企业管理课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建立全面系统的整体观念,使学生具有实践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论文篇八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学贵而疑”。“疑”之所以贵,就是因为它是大脑思考、分析的产物。“疑”就是问题,“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使学生由学“记”向学“问”转化,最根本的是教学观念的转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乐于质疑、善于质疑,从中激发学生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但实际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在传统教学思想的支配下,学生的学习都是事先由教者拟定和计划好的,上课时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问题走,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这种教学的特殊性,使得学生不会主动质疑。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要从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做起。
一、创设情境,激发质疑动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要注意创设情境,启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教师要给学生设置诱因,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动机。例如教学《简便算法》,先出示一组题请学生“考”老师,从中任选一题,教师都能直接说出结果,让其他学生笔算验证,都算对了。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抢着力求难住老师,当老师都能准确迅速地计算后,学生的好奇心就化成了求知欲,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奥秘,从而激发了学生质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指导方法,明确质疑方向。
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要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研究知识的结构,在关键处示范提出,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为以后学习的正确迁移、独立质疑作好铺垫。例如《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教学,教师可这样设计提问,①这个例题的特征;②计算步骤;③部分积的定位方法;④计算结果如何得到。为学生学习后面的例题及《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的质疑活动提供问题格式,明确质疑的方向。
三、学习迁移,尝试质疑。
当学生明确了质疑方向,知识内在结构的学习又为学生的迁移奠定了基础,这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质疑的尝试。由于学生质疑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教师首先要鼓励程度好的学生质疑,对于一般学生的尝试质疑应表示肯定,给予引导。例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教学,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对照《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质疑方法,进行类比迁移,并由此引发讨论,然后经教师的“过滤”,学生自能顺利地自己质疑,自己解疑了。渐渐地学生可脱离教师的指导,独立质疑,质疑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四、把握契机,组织辩疑。
组织学生辩疑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由于小学生上进心强,喜欢表现自己,因此,当学生各自获得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后,教师可常用“他的解法或说法正确吗?”“你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等话语激发学生去讨论或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理解概念,揭示规律,提高质疑能力;从而克服小学生循规蹈矩、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思维习惯,形成辩论激烈,各抒已见、乐于求异求佳的好学风。例如解答应用题:“枫叶服装厂接到生产1200件衬衫的任务,前3天完成了40%,照这样计算,完成这项生产任务一共要用多少天?”学生都能这样解答:1200÷(1200×40%÷3)。但有位学生提出可以用“3÷2/5”解,可一时又讲不清道理。我也不忙于裁决,而是叫他想一想为什么?并让其他学生去讨论、辩论。有的说:“算式不对,得数巧合。”有的说:“没有道理。”同学们议论纷纷地加以否定。但有位同学听了大家的意见,很不服气地说:“我说是对的。因为,已做的天数:一共的天数=2/5。所以,一共要用的天数是3÷2/5=7.5(天)。”还有个同学说:“因为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成正比例,可直接列式为:3÷40%=7.5(天)。”还有个同学说:“因为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成正比例,可直接列式为:3÷40%=7.5(天)。”同学们深有所悟地说:“想法真行!”可见辩疑能赶走盲目从众、温顺听话的小绵羊,请来敢于批判、敢于创造的新型人才。
五、积极评价,激励辩论。
心理学的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念。”同理,一个学生如果提出一个问题而受到了教师的赞扬和鼓励,那么他便会更加主动积极地提出各种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与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用一些:“说得真好”、“你真行”、“太棒了”、“你真聪明”等赞扬、鼓励性的话语来调动学生质疑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质疑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去创新的精神。
六、以致用,形成能力。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除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外,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到浩渺无际的知识太空中遨游,来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发展智力。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自学,培养学生:一是“有不懂的地方主动请教”;二是“自己理解的可考考同学”;三是“考考自己能否提出有质量的问题”。让学生的潜在能力能到发展,让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都有机会得到发展,长此以往,既能真正使学生学会质疑,善于质疑,并学会应用各种方法解决疑难,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方面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到能随机应变,相机指导,并且有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特别是要自觉地把此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积极地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能够质疑的时空条件与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既乐于质疑,又能够质疑,并善于质疑,其质疑的能力才会逐步提高到一个理想的境地。因而,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才能充分得到发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培养与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论文篇九
新的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以及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确的说明。所以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简单的认识:
一、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我有几点自己的看法:
1、让学生敢于提问。
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学生习惯于解决教师或教材提出的问题,而不习惯也没有机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有意识地设置“问”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减法时,我首先出示了商店里的一角里的物品以及价钱,问学生,看到这些,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在思考后提出了如下问题:一个羽毛球和一枝钢笔一共多少元?一本书比一个练习本多多少元?一个乒乓球比一个篮球便宜多少元?三个羽毛球和三个乒乓球一共多少元?等等。这些问题有学过的加法的问题,我就及时解决,复习了旧知识,而也有新知识,可尽管这节课无法一一解答这些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提出来的,他们渴望将这些知识弄明白,因此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知识。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心理上的疑问,形成悬念问题。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给课堂教学增添无穷魅力。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先出示利用各种不同颜色的图形组合成的一个个漂亮的图案,在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让他们动起来,组成了一幅画,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在学生欣赏这幅画的同时,让学生说说图中有些什么,从而激发学生产生深入了解的欲望:“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我们也来做一幅吧”。进而争先恐后地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
2、让学生善于提问。
首先要教给学生寻找问题的方法,如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也就是要在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知识的“结合点”找问题,也就是要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发现处处有数学问题。
其次,鼓励学生在比较中提问,比较是在思想上将对象和对象的各部分,个别方面和个别特征仔细辨别,确定它们的异同及其关系的思考方法,教师应让学生习惯于比较这两种事物的异同点,从而提出问题: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再次,交给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从结论出发,追溯到必须知道的条件,或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结论。如,要求这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些条件?根据这些条件,能解决什么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为提问而提问,要逐步提高问题的质量,尽可能清楚明白地表述问题,鼓励学生提出具有独创性的问题,使提问切实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3、让学生乐于提问。
适时进行正面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乐于提问。教学中,学生即使提出一些很简单或根本就没有什么意义的问题,教师都必须根据情况作出积极的评价,并抓住时机进行引导,教学生如何分析题意,怎样问才有意义。对问得不好的同学,千万不要责备,讥笑,也决不允许班上其他同学取笑,尤其对学困生,只要他们提出问题,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表扬和鼓励,注意保护这些学生“问”的积极性,他们为了追求一次一次的成功,积极思考,全心投入,只要有机会,有疑问,便会毫无拘束地抢着提问,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扎实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国内外历来的数学课程都把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的目标。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的名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表达了问题在数学学科中的重要。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之所以成为数学教育研究中的经典,也正说明解决问题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一直努力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也做了一些自己的尝试:
1、问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的训练
掌握数量关系是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依据,学生不会审题,不理解题意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加强对学生进行基本数量关系的强化训练,就会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基本数量关系、正确合理地解题,如在教学两步应用题时,结构特点是只给出两个已知条件,但在解答过程中,有一个已知条件要用两次,这是解答两步应用题中的难点,如果数量关系掌握不好,常常导致计算的错误,如: “红花有10朵,白花比红花多6朵,一共有多少朵花?”在解答这道问题的过程中,“10”用了两次,可是有的学生竟错误地把算式列成 10+6=16(朵),结果是一共有16朵花。怎样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呢?可以把题拆开,把拆题和数量关系的分析有机结合,先给时间进行分组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的机会进行训练。
2、利用线段图帮助分析,讨论汇报,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上要组织学生合作讨论,它是让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时机,采用多种形式,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在做应用题“饲养小组养 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养了多少只兔?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在线段图中,白兔的只数怎么表示?这一问题是解决本题的难点,留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这条线段怎样画,才能使白兔比黑兔多6只?”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开阔了思路,得出了结论。这种抽象的问题通过讨论,转化成直观的线段图,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升华,发挥了学生间优势互补作用,提高了参与的效度,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行探索的兴趣。
3、在观察比较,辨别异同中解决问题。
在低年级中,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是学习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出能突破难点的具有对比性的练习,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形成新旧知识矛盾冲突,激起他们寻根问底的认知心理趋向,如教学两步应用题,设计了复习题:饲养小组养了10只黑兔,16只白兔,一共养了多少只?例题:“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养多少只兔?”把第二个条件改为:“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多少只兔?”理解新知后,教师有计划地在黑板上出示这三道题,引导学生观察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在比较这三题解答方法的异同点。通过分组讨论,自主地解决问题,突破了难点,掌握了知识重点。
总之,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教师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发现问题让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去寻找解题方法,那么,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发展,学生才能自觉地走上创造性学习之路。数学教学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数学素养就会全面得到提高。
看过“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联想能力培养论文”的还看了: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论文篇十
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心得体会
在认真听取博兴一小宋春景老师的精彩分析后,我收益匪浅。实践活动课是非常花精力的课,需要准备材料,组织室外纪律,提高教学效率都是大家需要想到。如果组织好了,学生可以说终身受益;反之学生只是放放风而已。
因此,数学实践活动课需要广大教师加以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的综合体。
一、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以数学知识为支点,以丰富的生活实际为背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调查、猜想、验证、推理等,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的简单应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如实践活动中测量学校的一草一木让学生感受到100米的到底有多么长,小红的身高是多少……”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以富有个性的方式解决问题,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领悟了数学学习的用处之大。
二.培养合作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较课堂中数学学习有很大不同,更能体现小组合作的价值,在遇到富有挑战性,学习独立学习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往往需要合作,提高活动的`效率。如:实践活动“测量男女生的脉搏”,在学生掌握脉博的检测方法后,需要通过互助合作完成,在活动前,要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协作,做到人人有事做,个个口、心、脑并用。同学之间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合作能力,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三.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能只在一朝一夕,更不可能依靠课堂短短的40分钟来实现。数学实践活动能张扬学生的个性,较好地体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结束后,让学生用所学的平面图形拼成一些美丽的图案,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知识的能力,更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受到很多的困难,从中培养了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其次,学生通过对一些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够作出比较客观的判断,形成了正确的情感道德观。如对居民节约用水情况的调查分析,及我国乃至全球水资源情况的调查分析,就能使学生明白节约用水的目的和意图,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这样让学生早点接触社会,融入了社会中学习数学,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我们在培训中更清楚地认识到实践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论文篇十一
如何培养小学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的素质,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来把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性,进一步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质量,是新课标改革下对语文学习的新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丰富教学形式来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一定培养之后能够对实践技巧得到掌握,从而对自己的社会能力有一定的提高。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一、重视语文积累,扩大学生的知识范畴
语文来源于生活,学生要对语文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有所了解,才能够对语文学习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材资料、生活中与语文相关的事件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语文可利用的资料,教师要让学生对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关键素材进行摘抄,并有计划地进行查看,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进行积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力度越来越高,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同时要对课堂问题设计的合理性有一个深入的思考,教学的重点把握在对学生阅读的方法、技巧的传授上,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朗读课文、认识字词、分析语句、理清结构等方面有一定的认识。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学习,还要根据课文知识对分析文章的技巧进行掌握,课外的时间也要合理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书籍进行合理的阅读,语文阅读教材的选择要有针对性、选择性,要结合实际情况,高效地进行知识积累,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二、营造学习气氛,激活学生的实践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人去认识、去实践并获得成功的内在因素,是成功的先导。”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很多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小学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进行营造的方式来把学生对新知识进行积极主动探究的欲望激发出来,有效地应用新颖别致的教学方式。例如,在对《长征》这篇课文进行学习时,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较浅,并不能深刻理解诗中提到的历史事件,且年代过于久远,导致学生不能对课文含义准确理解。如果教师只是运用传统教学的方法对课文进行讲解,再解释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并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知识,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就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对知识进行理解。教师在课前对炮火纷飞的战争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例如图片、视频等,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插件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对其情感有所体会,从而推动课堂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是由兴趣激发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便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
三、设计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记笔记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通过记笔记能够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发散,从而进行创新。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关键词、中心句、优美文段等进行摘抄,并对其叙写目的进行感悟,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其次,设计板书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活动,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能力能够通过板书的质量来反馈,教师可以设立板书设计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板书进行设计,学生通过设计板书能够有效地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本知识让学生们进行话剧表演,小学高年级的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丰富的教材内容对人物进行模仿来诠释教材知识。这种方法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对《郑人买履》这篇课文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个课本剧,让学生分角色组织表演,并在表演之后对课文知识进行总结。这样的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质量,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对语文进行学习时善于积累语文知识,通过对课外知识进行阅读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学会感悟文章内容,锻炼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小学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实践性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论文篇十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论文
摘 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动手操作,它是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师应结合具体的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协调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操作能力 动手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探究数学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它与小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是矛盾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不仅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使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活动中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再引导学生到生活中验证、运用。这样,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协调发展。
一、动手操作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1.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从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真正掌握理解知识,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形象的物体的知识。这样的操作活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使学生在操作中动得其所、动有所获。教师创设合理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学习就会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2.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操作时手与眼协同活动,在动态中感知事理情节,又与大脑的活动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观察与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抽象的公式、定理、法则得到验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有条理地陈述操作过程,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及时提供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鼓励学生把自己在操作过程、思考过程中得出的结论讲给大家听,能够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动手操作中显示出来,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3.动手操作有助于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数学来源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点点滴谪,所以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又将服务于生活,落实在学生上,这就要求学生“会思考”、“会应用”、“会解决实际问题”。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身经历,手脑并用,无形中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认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
1.课前收集操作活动材料,获得新知识
要为学生准备和提供合适而充分的材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把学生生活中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一种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材料,为每个学生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同时让学生参与操作材料的收集与提供。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收集不同形状的物体,扩大了自己主动参与和亲身动手操作的空间。
2.辅以直观实物和实践活动
在动手操作之前,要鼓励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提出自己的问题,述说独到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进一步验证猜想。例如:学习“认识钟表”时,让学生自己拿出实物钟面,同桌一人说时间一人拨,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加深了对知识的巩固与应用。
3.自制学具,设计小方案
利用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提出实际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方案。例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后,让学生用纸剪一剪,再以这些图形做材料拼成自己想象的图案,在班中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审美价值和创造力,更促进了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动手操作与学生的所学知识紧密结合,需要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理解并获得数学知识,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负担,也可以减轻学生的理解困难,体验数学知识,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黄桂兰数学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08)。
[2]孙有珍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学时代(教育研究),,(08)。
[3]刘沛峰小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论坛,2011,(23)。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论文篇十三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赵生武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九州小学)
基于数学学习中枯燥难懂、脱离实际的现状,教师必须意识到数学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数学认识结构形成的首要作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寻找、挖掘教材的实践因素,使学生的所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下面就我在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实践意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课前预习,开展社会调查,初步自学、应用
在教学中,我觉得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实践意识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好学生的课前预习,对课堂教学必能起到事倍功半、引水入渠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银行利息这一节课时,鉴于学生对利率、利息、利息税这方面的知识比较难理解,我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课前实践,让学生替父母到银行存一笔钱或取一笔钱,通过存钱和取钱的体验过程,留意每个银行的利率、存款产生的利息、上交的利息税等,在课堂上学生分别谈自己所了解到的利率、利息、利息税;还让学生谈到自己零花钱、压岁钱的存取,他们通过比较、质疑、补充、肯定,最终理解了利率、利息、利息税等概念。本节课的知识点学生通过互相帮助全部解决了,学习的兴趣之大是我前所未能想到的。这样的课前预习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在调查中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在实践中反思感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增强了学生的数学实践意识。
又如,在教学“吸烟有害”一节实践活动课前,我让学生调查家庭中吸烟的人数、香烟品牌、香烟价格,同时调查一名学生一年的学费多少钱,核算抽烟浪费的钱可以资助多少失学儿童,使学生通过对浪费在抽烟上的钱数和失学儿童一年的学费钱数的对比,加深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课中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全身心参与
数学本身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社会实践,所以,学习数学知识,不仅仅是掌握,还要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课中精心设计游戏活动,强化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践性
教学活动中,游戏活动的加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我安排“开商店”游戏,让学生分组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情景,使学生在卖和买东西的过程中认识和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这个实践活动的设计,比单纯的人民币计算效果好得多,使学生在游戏的玩乐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实践性比较强。
(二)课中强化实践操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实践活动操作就是把手和脑有效地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以动手操作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当学生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后,可安排学生亲手剪一些漂亮的具有对称特征的剪纸。安排这个实践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使学生体会到了对称美。
(三)课中注重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思维,获取方法的多样性,由此可见多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性。
例如,在学习完了几何图形的面积后,我出了一道数学趣味题,题目如下:
一块长方形草坪,长155米,宽95米,中间有两条宽5米的道路,一条是长方形,一条是平行四边形,请你帮开发商算算草坪的面积。
大多数学生都想用大长方形面积减去道路面积,便可求出草坪面积;还有的学生想分别算出四块小草坪的面积,但都比较麻烦。还有少数学生用平移的方法,将图中四块草坪平移,拼在一起,组成一个长宽各少5米的`长方形草坪。
面积是(155-5)×(95-5)=13500(平方米)
学生用多种方法算出了草坪的面积,深深感受到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后强化,优化课堂知识,注重实践,体验学习乐趣
课后作业安排得合适、恰当,可以促进知识向技能的顺利过渡,发挥课后作业这一环节的最佳效能。
例如,在讲完“比例尺”这部分知识后,我给学生安排了以下作业:分三组,第一组学生在地图上量出最喜欢的两座城市间的图上距离,求出实际距离。第二组学生量出兰州至香港的图上距离。第三组学生量出兰州至台湾的图上距离,利用比例尺知识算出两地的实际距离。第二天学生汇报作业,个个兴趣盎然,乐此不疲,谈得头头是道,就是因为实践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面对21世纪的信息时代,未来世界的高科技竞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主动转换人才观念,使学生成才后真正成为“行动的巨人”,积极适应和投身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高传文,李丙京。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j].教育科研论坛,(11)。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论文篇十四
把学生被动的学生知识,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具体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做法。
1 让学生学会看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看书,从教材中获得知识,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条主要途径。
1.1 激发学生看书的兴趣
为此,在看书之前,教师要以趣激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看书,寻求答案,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1.2 指导学生掌握看书的方法
在让学生看书之前,教师都要出示提纲,注意提纲的,有 陛。
1.3 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看书习惯让学生做到“三看”,即课前看,了解所学知识的大概;课上看,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课后看,巩固运用所学的知识。
2 让学生说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和语言有着密切联系。思维表现于语言,而语言的发展又促进思维的发展。所以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口述训练,在发展他们语言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
在学习时,要求学生边看边说,把看到的,想到的,弄明白的,都有条理地说出来,或者和同桌交流一下,并引导学生对自己说出来的语言进行组织调整,以表达准确的概念。学生的思维也就得到了锻炼。
看书后,让学生相互把看书的结果汇报一下,对于不同的看法,可以互相讨论,这时候主要是引导学生把话说准确,说明· 43 ·白,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促进表达能力的发展。
3 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的操作能力手的动作可以促进脑的灵活。为了培养许的操作能力,教师应该经常引导他们勤动手,多动脑,从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对于某些教学内容,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形式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比如,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时,先让学生准确大小不同几种长方体,上课时让学生观看这些图形,并动手摆一摆,使他们真正理解物体的表面积是物体的总面积的概念,之后,在让学生找出这些物体的特征。这样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观察比较和独立思考,使学生深刻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并掌握了它们的特征。
4 让学生批改,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判断正误的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教师在课堂练习后,出示答案,让学生对照答案通过自检和互检的方法进行批改,并且自我订正。对于某些典型题目,组织学生讲评,通过讲评,不但使他们明辨施肥,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在讲评过程中,由于学生要表白自己的看法,所以表达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