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加速度说课稿提问(十一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加速度说课稿提问篇一
《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关于再别康桥说课稿要如何写?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山水神韵第三课《再别康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设计思路这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再别康桥》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这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首诗,此篇教材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高中语文教材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所面对的是高一学生。从人的认知规律看,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我准备只花一个课时的时间来教学这首诗。但高一的学生对新诗这种新的文学样式接触不多,因此,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把握可能会有些困难。针对上述学生情况,结合新诗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从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这三个方面分析诗歌的“美”。
(2)学生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两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前学生能够收集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课上反复朗读《再别康桥》,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诗歌意境和诗人心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徐志摩真挚热烈的浪漫主义个性,了解作者对母校剑桥大学的一片深情和无限崇敬
(三)重点难点
1.重点:《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以及诗人独具特色的意向选择。
2.难点:从诗人独具特色的意向选择来感知“三美”。
“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是“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先生在他的论文《诗的格律》中所强调的。音乐美强调音节,绘画美讲求辞藻,建筑美则要求节和句的匀称,这是“新月派”创作的理念,因此“三美”的感知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同时,中国古代离别诗不胜枚举,徐志摩作为一名留洋英国的学者,他对中国传统离别诗歌意象的继承和对外国诗歌意象、的借鉴必有其独到之处,因此,这也是重点之一。但是如何从诗歌的意象来感知一个诗派的创作理念,即如何从形象思维转换到抽象思维,这对于高一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者详细分析和引导。
二、教法学法
1.教法:采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这其实也是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自己主动探索知识并发现规律。因此我将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比较法、视听结合法。
2.学法: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课前找有关本课的相关资料,课堂上则要积极参与讨论,课后根据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进行巩固和迁移。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我主要的准备工作是备好课,做好ppt课件,找到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黄磊扮演的徐志摩在作别康桥时的朗诵片段,同时找到《再别康桥》的英文版朗诵和原文,并尽可能多的掌握有关徐志摩的创作情况和本诗的创作背景及与之相关的材料。在课前两天布置学生预习该课,让他们能主动地去查找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
先设置三个问题:诗歌的感情基调怎么样?从诗歌的开始到结束,这种感情有否发生变化?如果有,是怎么变化的?播放黄磊朗诵的视听结合的《再别康桥》,让学生视、听、触三觉结合,初步体会诗歌的“三美”和意境之美。
2.作者简介
听完学生的回答,老师加以引导,对作者徐志摩的经历、思想和创作情况以及本诗的写作背景进行补充式介绍(因为课前已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在这里特别要强调“康桥情结”,这样同学们能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等有一种宏观上的了解,便于接下来诗歌的整体赏析。
3.整体鉴赏
(1)朗诵全诗。
①让学生体会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②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2)鉴赏《再别康桥》。
①宏观上明确: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从每一诗节入手,我带着学生一起分析诗歌每一节的内容大意。
②微观上,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在幻灯片上列举中国古代离别诗的意象,让同学们了解意象的叠印才使得诗歌充满美感,然后由我分节朗诵诗歌,让学生找出每一诗节的意象。
分组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③从诗歌的形式入手:介绍‘‘三美”。介绍‘‘新月派”这个诗派,重点是把闻一多先生的“三美”理论进行分析。我认为在“三美”中,绘画美最难,因此我重点分析本诗的绘画美,而其余二美则由学生自己分析回答,我只加以引导和总结。
4.小结本文
5.布置作业。(知识拓展)
(1)阅读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2)运用三美理论赏析闻一多《死水》,300字左右。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进行拓展阅读能力。
6.再次播放黄磊朗诵的《再别康桥》,在朗诵中再次体会并结束这一课。
四、设计思路
这节课的设计思路首先考虑到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结合教师的介人授课风格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年龄特点来展开。在取得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同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让同学们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学到知识并发展能力。
板书设计
诗歌三美:音乐美——音节(押韵)
建筑美——匀称(句式)
绘画美——辞藻(意象)
加速度说课稿提问篇二
加速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理解加速度的定义,会用公式
道加速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解决有关问题,能区分)
3、知道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相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和能力.
教材分析
加速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高一学生最难搞懂的概念之一,教材为了减小难度,对加速度概念的要求比较低,没有区分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而是在前几节学过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等问题后学生知道了物体的运动通常情况下,速度在改变,很自然的引出速度变化也有快慢之分,进而引入加速度概念;加速度的矢量性,教材的.处理也比较通俗易懂,最后又给出一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表,给学生一些直观、生动的印象.节后又对速度、加速度做了一对比,有助于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对变化率的分析与解析也恰到好处.
教法建议
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或课件,让学生逐步体会,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在变,速度的变化需要时间,速度的变化有快慢之区别,且速度变化的快慢是了解物体运动情况的重要指标,为引入加速度做好铺垫.这里是高中物理第二次用比值定义物理量,可以让学生回顾引入速度概念的过程.加速度的单位要让学生按规定的读法读,即读成米每二次方秒;加速度的方向是个很重要的内容,但是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加速度这一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加之学生对矢量的运算又不熟悉,所以只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加以解释,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只有两个方向,与速度同向,或与速度反向,因此当规定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时,加速度的方向就可以有正负号反映,注意正负号仅仅反映的是加速度的方向.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加速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加速度概念的引入及加速度的方向
主要设计:
一、复习讨论:
1、什么叫匀变速直线运动?请举两个实例(提问)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提问)
二、展示课件,深入讨论
1、展示课件:两物体(如汽车)同时匀加速起动情况.
第一个:5秒内速度由0增到10m/s,后匀速.
第二个:2s内速度由0增到6m/s后匀速.
2、提问讨论:
(1)两物体最终速度哪个大?
(2)一秒末时哪个速度大?
(3)第1s内,第2s内,两物体速度变化各多大?
(4)两物体,哪个启动性能更好?哪个速度改变得快?
(5)怎样能描述出速度改变的快慢?
3、看书29页第一自然段,及第二自然段,讨论:
(1)加速度是描述什么的物理量?
(2)加速度的定义式如何?公式中各个量的含义是什么?如:
的含义?
(3)计算一下课件中所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练习)
4、看书29页第三、四、五自然段,讨论:
(1)加速度的单位是什么?
(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吗?请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各举一匀加速和匀减速的实例)
(3)
(4)如何从比的加速度小,对吗?图像中求物体的加速度?
5、阅读30页上部分内容讨论:
(1)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对吗?举例说明(如课件1情况)
(2)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对吗?举例说明.
(3)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对吗?
(4)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对吗?
(5)有没有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很小的情况?
(展示课件:飞机水平匀速飞行)
(6)有没有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的情况?
(展示火箭发射升空过程的资料)
探究活动
在十字路口,当绿灯亮时,大卡车和骑自行车的人同时起动,经常发现,前几米自行车在前,大卡车在后,经过一段时间,大卡车将超过自行车,请实地观察并解释所见到的现象。
加速度说课稿提问篇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理解加速度概念,区别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
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会根据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得出过程,了解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生活实例的分析说明,体现研究物体运动时加速度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利用示例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其探索的精神。
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培养学生区分事物的能力及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合作交流的思想,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展自己的主张,勇于放弃自己的错误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方向的判断
难点: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对于运动的描述,首先从物体位置变化入手。关于位置变化、位置变化的快慢,物理学是通过哪些物理量描述的?(引导学生注意用比值法研究问题的思路,为本节课定义加速度做铺垫)
二、用生活实例图片感知速度变化:
1.刘翔的110 m跨栏过程。
2.晕车的同学感知车速的变化。
红绿灯处行人、自行车和小汽车的速度变化不同。
(讲解时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图片说明)
说明生活中不同事物运动的速度变化快慢往往不一样的。
三、提出新课的学习: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加速度概念的教学,通过数据感知,提出问题
1.谁的速度变化快?(相同时间比较速度变化量)
时间
初速度
末速度
普通的小型轿车
6s
0
24m/s
公共汽车
6s
0
12m/s
2.谁的速度变化快?(相同的速度变化量比较时间)
时间
初速度
末速度
普通的小型轿车
20s
0
100km/h
旅客列车
500s
0
100km/h
3.如表格数据,该如何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呢?
初速度(km/h)
末速度(km/h)
时间(s)
末速度最大
速度变化最大
速度变化最快(加速度最大)
自行车下坡
2
14
4
*****
火车出站
0
20
100
*****
飞机在空中飞行
300
300
10
*****
思考:为了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我们引入了新的物理量──加速度,它该如何定义呢?
四、加速度概念
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表达式:见课本
单位及符号:米每二次方秒
2、提出问题:
用两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变化率做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虽然速度变化快慢相同,但速度变化情况不同,前者速度越来越大,后者则速度越来越小!
启发学生思考:只凭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率的大小)不能完全反映速度变化的规律。还得关注什么?
五、小结
1.什么叫加速度?它的定义式、物理意义、单位各是什么?
2.加速度的方向?
3.加速度的正负号?
4.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加速度说课稿提问篇四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物理教科书·物理1》(鲁科版必修1)第二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本节内容分两个课时完成。这是第二课时加速度的概念学习,在整个共同必修课程中,该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必要的。加速度是运动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物理量,是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桥梁。由于加速度概念与其他物理知识的联系性强,涉及面广,特别是在分析、解决跟动力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中经常牵涉到,因此对加速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本章后续必修模块的进一步学习,而且还将影响以后选修模块的学习和掌握。所以这一课时的内容是本章知识的重点之一,本节课的关键是促进学生对加速度概念的形成和理解。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前一课时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学生学习了用比值法来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快慢(位置变化快慢),在本节课可以让学生回顾引出速度概念的过程,用类比方法迁移到加速度(速度变化快慢)的概念学习中来,这给学习加速度这一概念降低了台阶。但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快慢的区别很难分清;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这更给学生形成和理解加速度的科学概念带来了难度。
三、设计思想
教师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运用科学思维,萌发并提炼出科学问题,使教学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用探究的方法,“走”一遍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顺序进行探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引出加速度的概念。然后从公式和图像两个方面加以理解,通过对生活中和实验中加速度和速度概念分析对比,加深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本课时教学的设计流程是:学生主观感受(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提出问题—发散类比—拓展探究—交流与合作—分析与论证。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2)理解加速度是矢量,知道加速度的方向确定方法,会区分加速度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关系。
(3)会用v-t图像求加速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及多媒体课件对生活实例中运动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感受,用类比的方法探究推理,强化用比值定义的物理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类比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难点:加速度的矢量性。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播放视频引入新课
情景1:播放城市中繁忙的交通景象。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运动物体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即运动物体具有速度。
情景2:播放公路上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
情景3:播放轿车启动和火车出站时启动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
问:轿车的启动与火车的启动有何不同?
[学情预设]
学生回答可能有多种情况,例如:
(1)轿车比火车运动得快。
(2)轿车启动所用的时间短。
(3)轿车的速度改变得更大。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肯定,经过提示、点拨,得出轿车与火车启动过程中速度改变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2.新课教学
(1)描述速度改变的快慢
教师问:物体速度的改变是有快慢之分的,如何来定量描述物体的速度改变的快慢呢?用多媒体展示同学们所采集的熟悉的4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视频。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谁的速度改变快,谁的速度改变慢(表1)。
表1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数据表来概括总结规律,锻炼分析能力,让学生联想类比前节课我们是怎样描述物体位置变化(运动)快慢的,实现物理学方法的迁移,学习体会物理学的思想与方法。
教师问:甲、乙两物体谁的速度改变快?
学生分析:甲乙两物体经历的时间△t一样,甲的速度变化量为3m/s,乙的速度变化量为20m/s,得到乙速度变化快的结论。
教师问:乙和丙两物体谁的速度变化快?
学生分析:乙、丙两物体的速度变化量都为20m/s,但所用时间不同,乙用时2s,丙用时100s,乙所用时间少,速度变化快。
教师问:甲、丙两物体速度变化不同,经历的时间也不一样,如何比较它们的速度变化快慢呢?
学生分析:可以用速度变化除以时间,得出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多的速度改变快。
教师肯定学生的分析并指出这种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并由此算出以上4个物体每秒速度变化的数值分别为:1.5、10、0.2、0,由此来看速度改变的快慢就不言而喻了。
(2)得出加速度的概念
①定义:
物体的速度变化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的时间比值,叫做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知识链接]加速(动词)
加速度(名词)
利用英文单词词性变化帮助理解加速度的含义。
③单位及符号:
[知识链接]死亡加速度
西方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500g(g=10m/)这一数值,以警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因为,一般车辆碰撞时间极短,大多为毫秒级。例如,两辆摩托车时速20km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毫秒级,能产生多大的加速度?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以上内容和动手计算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理解骑摩托车要戴安全头盔,乘坐轿车要系安全带的道理。
(3)深入理解加速度
①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
例,a车在2s的时间内速度由10m/s变为15m/s,则它的加速度是多大?b车在3s的时间内速度由10m/s变为2.5m/s,则它的加速度是多大?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感受,让学生分组讨论,让他们自主认识到加速度只有大小还不能说明具体问题,要说明具体问题一定需要另一个因素,这一因素即为加速度的方向。然后从公式角度理解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关系。最后让学生分别做出a、b两物体的初、末速度图示,通过图示法确定出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总结出加速运动和减速运
“加速度”教学设计动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关系:加速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减速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②加速度和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快慢的关系
讨论:课本26页“讨论与交流”,思考下列问题。
a.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对吗?举例说明。
b.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对吗?举例说明。
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对吗?
d.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对吗?
e.有没有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很小的情况?(展示课件:飞机水平匀速飞行)
f:有没有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的情况?(展示课件:火箭发射升空过程)
③v-t图像中的加速度
表2
例,在表2中任选一组数据用描点法画出运动物体的v-t图像。
[设计意图]给出一个匀变速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及对应时刻表格,让学生用描点法动手画此物体的v-t图像,锻炼运用图像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说明速度图像中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倾斜程度越大,加速度越大。
七、教学小结与反思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建立并理解加速度概念,在引出加速度的概念时低台阶,然后步步登高,充分激活学生思维,从易到难、从现象到本质、从形象到抽象,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可以较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强化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学会探索自然规律的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速度说课稿提问篇五
一.教学背景
本节课主要讲的是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学过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两者来学习,以加深理解加速度这个概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加速度概念、物理意义及与速度快、慢的区别,知道加速度的公式、符号、单位。 ⑵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能判断物体是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2.过程与方法
⑴利用一些生活事例,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顺暢地引入加速度的概念。
⑵在与学生进行新知识探究的同时,适当加入几道针对性练习及能力提高的题目,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通过布置研究性课题,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加速度在生活中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⑵通过研究性课题,能让学生领略到生活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⑶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并能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2.加速度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
3.区别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
4.利用图象来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
难点: 加速度的方向的理解
四. 教学方法
比较法和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那在生活中是不是只需要了解如何描述运动的快慢就足够了呢?比如,某人想买一辆汽车,现在又两款汽车,a车和b车。这两款车除了在启动性能和制动性能外其他的性能几乎相同。其中a车从静止加速到10m/s需要4s,而b车需要5s;a车从10m/s减速到静止需要1s,而b车需要1.5s。从启动和制动性能上看,a车要优于b车。在上面我们所比较的是a,b两车的速度变化的快慢,而不是两车运动的快慢。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还需要一个物理量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那么这个量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的——加速度。
2.新课内容
⑴.速度的变化量
速度是矢量:有大小
有方向
速度的变化量:指的是速度的变化,既有大小的变化,又有方向的变化,所以他是一个矢 量。
有大小,有方向;通常用字母v来表示
大小:v=vv0;
方向:矢量运算。(通常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例:一物体,初始速度5m/s,方向向北;末时速度5m/s,方向向南;求速度的变化量? 以向北为正方向,初速度v0=5m/s,末速度v=-5m/s
那么v=v-v0=(-5-5)m/s=-10m/s,方向:向南
这里负号的意思是与正方向相反。
⑵.加速度
例子:a物体在100s内速度由静止加速到100m/s,b物体在1s内速度由静止加速到10m/s, 问:那个物体速度变化的快一些?
答案是b物体。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a物体的速度在1s内变1m/s,而b物体是10m/s. 通过上面比较,我们可以总结出加速度的定义。
定义: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v,单位:2 st
矢量性: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
例:将上面的例子中加上t=10s,求:加速度? 定义式:a av10m/s==-12, 方向:向南 st10s
⑶.从v-t图像中看加速度
我们之前学过x-t图像,我们知道在x-t图像中,直线的斜率表示的是速
度;那么同理我们可以得到,在v-t图像中直线的斜率表示的是加速度。
下面让我们来证明一下:
斜率=v2v1va tt2t1
那么,我们学v-t图像的意图是让大家能够从v-图像中判断出物体的的状态。
下面,我给大家一个v-t图像,大家来判断一下物体的运动状态。
oa段:以加速度为2s2做匀加速运动
ab段:以速度v=4m/s做
加速度教学设计匀速运动
bc段:以加速度为4
s2做匀减速运动
六.教学总结
1.速度变化量是个矢量;
2.加速度是个矢量,大小av,方向与v相同; t
3.我们要学会在v-t图像里得到物体的运动状态。
七.板书设计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加速度说课稿提问篇六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变化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其国际单位是米/二次方秒。加速度有大小,有方向,是矢量。加速度与速度变化和发生速度变化的时间长短有关,但与速度的大小无关。在运动学中,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外力的合力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加速的的计算公式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有用推论vt^2-vo^2=2as。
2、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 vo)/2。
3、末速度:vt=vo at。
4、位移:s=v平t=vot at^2/2=vt/2t。
6、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7、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加速度说课稿提问篇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smasrart图形及其类型;
2、学会插入smasrart图形;
3、掌握使用smasrart图形组织信息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插入smasrart图形;
2、掌握使用smasrart图形组织信息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smasrart图形可以条理清晰地将信息组织起来,经常被用在幻灯片页面上直观、有效地传达信息或观点。本节课我们就用smasrart图形完成展现过年的习俗的演示文稿。
(二)新课教学
(一)插入流程式smasrart图形
(1)启动powerpoint软件,打开本科素材“过年”的文件;
(2)单击【插入smasrart图形】淡出【选择smasrart图形】对话框;
(3)选定【重点流程】选项;
(4)单击确定【smasrart工具】选项卡;
(5)在smasrart图形中输入“过年”“除夕”。
(二)在smasrart图形中增加一项,输入正月十五的习俗
(1)在文本窗格中的“拜年”文字后按下回车键,输入“正月十五”;
(2)单击【smasrart工具】→【设计】→【创建图形】→【升级】;
(3)单击【smasrart工具】→【设计】→【创建图形】→【降级】;
(4)文本窗格中的空白文本降级为级别2;
(5)继续在文本窗格中输入“吃元宵”“闹花灯”然后关闭文本窗格,完成smasrart图形。
(三)保存文件,关闭powerpoint软件
单击【office按钮】→保存,单击powerpoint软件界面右上角关闭按钮,关闭powerpoint软件。
四、拓展延伸
smasrart图形的优点有哪些?
加速度说课稿提问篇八
时间也有加速度
时间也有加速度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高二(4)班 朱昕阳
小时候,似乎有一多半的时间总是在盼啊,等啊――从端午就开始遥望中秋,从重阳又开始怀想春节……这春去冬来的一年里仿佛藏匿着一个个小小的轮回,轮回中的我最为祈盼的是新年的钟声,那一声声沉重、庄严、冗长的钟声,向我宣告着新春的姗姗到来。
而今,无须再盼,日子仿佛总是跳跃着前进――从端午跳到中秋,从重阳跃向冬至,最后再冲刺春节……花开花谢的一年似乎只是弹指一瞬。这一瞬真的是太快了,我还没有来得及踮起脚尖盼望,就在鞭炮声中迎来了新年的钟声,那一阵阵仓促、洪亮的响声。
为什么?同样是365个日日夜夜,从前仿佛隔世,而今恍若瞬间,难道是时间的步伐越来越快了吗?莫非时间也有加速度?
闲暇时我会常常思考着这些问题,但我不明白!我迷惑地向着时光隧道呐喊,隧道的另一头传来了悠长的回音,我似乎听到了当年那个小女孩盼望的心吉――
“还有1 0 0天就过年了!” “还有7 0天就过年了!” “还有4 0天就过年了!”“还有10天就过年了!”从100倒数到0,常常数得小女孩心花怒放,有时兴奋得连手指头都掰不过来――我是在等待“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成长,还是等待“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热闹?到现在我都无法说清。
直到现在,我都依稀记得小的时候,从除夕到春节的那一夜,鞭炮声总是不绝于耳,即使是深夜凌晨,都可以听到礼花飞天的巨响。我总是兴奋无比,直到累得睁不开眼睛才能在不自觉中睡去。可是天刚蒙蒙亮,我就摇醒妈妈: “妈妈,是不是天亮了?起来吧,我要去拜年!”一夜要如此折腾好几次。天刚放亮,我就穿上新衣,胡乱地吃点花生糖,随便咬口苹果, 便匆匆忙忙地就出去拜年了……那些走大街穿小巷的场景如今已经成为默片电影里的镜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里。
把思绪从时光隧道中抽回,现在的我真的感觉到了时间过得好快。有时仿佛是猛然间想起:“啊,又要过年了嘛!”这时我只能感叹:“我又长大了一岁!”看到街道上穿着花花绿绿的新衣的小朋友,拎着礼品袋走街串巷地忙着拜年,我的内心仍有一阵悸动。虽然我很想重温一下童年的幸福,但一米七的个子站在别人门口拜年,真觉得有些丢人――童年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呀!
是什么让时间似离弦之箭?是否因为我的时间里少了“盼望”这种元素?从前的我数着日子生活,而今从书本中猛一抬头,日历就已经翻到一年的最后一页。时间的加速度真的是快,那些从指尖流淌过的时间不会再回来,时间的疾风吹过的日历已经被堆堆书本埋葬,在日月如梭的光阴里,我真的望时间有一天能放缓它的脚步,让我再盼望一次春节,再带着宁静圣洁的心情聆听一遍新年的钟声……
【点评】
恐怕只有在成长期的孩子才会体会到“时间也有加速度”,因为日渐匆忙的生活一天天挤走了他们生活里的悠游和闲暇,让他们来不及遐想,也无暇去盼望,他们所能做的便是在师长们设定好的程序上运行。当他们有一天从堆积如山的书丛中探出脑袋,看到渐渐变薄的日历,才会透过幽幽的时光隧道看到儿时的岁月,并幡然有悟: “是什么让时间像离弦之箭?是否因为我的时间里少了‘盼望’这种元素?”而又是什么让这帮孩子生活里失去了“盼望”?文章写的是生活中小小的感触,给人的却是沉重的思考!
(王淦生点评)
加速度说课稿提问篇九
走出起点的作文,面临的当然是如何加快速度。这不是简单的一个关于写作速度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如何写和怎样写的一个问题。
面对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作文基础,但缺乏写作理论和写作经验。
因此,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我采用了加强正面的理论引导,侧面切入,全方位多点开花的教学思路。
一方面继续进行基础知识传授,帮助学生解决作文中的难题,由最基本的字词入手逐步引向句、段乃至布局谋篇,进一步夯实学生的知识功底,培养学生的能力,另一面采用多点切入激发学生自能作文的兴趣。
1、建立小组循环日记
日记是每位语文教师锻炼学生的观察,积累知识所必须采用的手段之一,而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要求每天一记不能保证质量但他们又具有好奇的特点,我们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各个班内组建“小组循环日记”一天一个人记,包括内容广泛:学校、家庭、电视、电影中听到看到的均可入记,这样一来,日记难度降低了,学生作文和欣赏他人的热情提高了,从而促动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2、积累词汇,练习口语交际
词是写作的源泉,词汇贫乏是学生写作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转变这一局面,我们在学生中建立了词汇本,从每天记十个词开始到佳句积累,开展评比,奖励。让学生把记词作为自己的一个作业来完成。同时,注重学生运用,如课前一名学生说出词,另外学生根据词造句,众人评议,在作文中强调运用好词佳句,使学生尽可能摆脱词汇贫乏的窘境。
语言是文字的基础,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作文能力,因此在各班内我们开展了课前“一分钟演讲”选手起初由各班较为优秀的学生担任,接下来在班内进行循环。演讲的内容由自己选定可以是自己写的作文也可以是优美的文章,这样做一方面练习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感,另一方面也让其他学生接触到了更多、更好的文章。为提高作文水平铺平道路。
3、以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作文教师就要朝着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简要的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地自己去探索。
叶老的论断提示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创新原则,那就是我们所说的以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这其中的读和写,都不能只是一个模式,一副面孔。应该自己探索,举一反三,因人而异,真正调动培养学生的能动性。我校做法从仿句开始,在仿中生发,仿中有创。如学习“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这个佳句,激起学生想象和仿写的兴趣以后我校教师从小鲤鱼、大金鱼这种简直置换的仿句开始提示,逐步提高到小羊、小狗、小猫这些需要改换情景等难度较大的仿句。这种置换,要切合事物的特点,不是简单套用,进而传达出自己的感情,使句子的内涵丰富起来。再如在教授学生的开头的方法时,我们摒弃了原来所提的“开头20法”“结尾18法”等而是从教材入手,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就采用了因果的写法,开头提出疑问,结尾交待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此的开头、结尾在语文书中比比皆是《挑山工》、《高梁情》写景的课文《阿里山的雾》、《清海湖、梦一般的湖》这些好文章就是很好的例子。由于是从易到难逐渐提高难度,学生仿写起来并不感觉到有什么困难,因而热情很高。而一旦在创新中得到成功的鼓励,这种热情就会化为信心,并进而转化为内动力。即使是技巧的仿写,开始也是从容易的一般的入手,然后才逐步提高难度。
总之,我经过一学期教学摸索与实践感觉到这个方法在教学中有一定的可行性,当然其中还有不足,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扬其所长,弥补其中的不足之处,让我的学生们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加速度(网友来稿)]
加速度说课稿提问篇十
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
速度时间公式:v=vo+ at。
位移-时间公式:s=vot+ at2。
速度-位移公式:2as=vt2-vo2。
其中a为加速度,vo为初速度,vt为末速度,t为该过程所用时间,s为该过程中的位移。
位移变化量-时间公式:δx=at2。
δx代表相邻相等时间段内位移差,t代表相邻相等时间段的时间长度。
加速度说课稿提问篇十一
有调查显示:70%以上的毕业生在刚刚进入职场时,会产生失落、苦闷等消极情绪,所以说:找到工作,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
如何快速的融入大连新航道企业培训?使自己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这是很多初入职场者都迫切想要掌握的!笔者就自己这些年来看到过,听到过,经历过的一些事情给大家讲讲我的一些建议,
每年总是在说,有多少学生毕业就失业,给人造成了一种感觉:就是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找工作比当年高考难多了,这就无形中造成了一种“就业恐慌”,所以很多学生刚毕业时不管什么工作,能上班再说,等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再跳槽;这就是这些年一些高校,媒体等所鼓吹的“先就业,后择业”的理论,这个理论我相信很多大学生朋友都听过,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这句话是典型的谬论,正是这句话误导了很多大学生树立了错误的就业观念,先干着,不合适再跳!这就直接导致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不良印象,认为现在大学生稳定性差,频繁跳槽,眼高手低。这就象我们谈恋爱,我对你说:“我们只是先谈谈,但我不会和你结婚,以后有比你好的我就换”,你愿意吗?记住:忠诚永远是企业用人的第一标准!
自信心永远是必备的条件,就业恐慌是不假, 但这么多年也从未听说过有哪个大学生因为找不到工作饿死的,事业还是那句老话:虽然道路是坎坷的,但前途还是光明的!大学生就应该朝气蓬勃,自信但不自大;笔者做hr已经七年了,我们同行在交流时普遍认为自信心强的人在企业潜力更大,抗压能力更强,可塑性更强;当然自信是来源于实力,刚参加工作时要注意多观察,多积累,自信是在一次次的成功中慢慢积累的,成功的次数多了,你的自信心自然就强了!
要了解你公司、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领导的风格,很多企业在新员工入职培训时会有公司简介这堂课,但一堂课的时间你不一定能很清楚的了解到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刚进公司,多看公司资料,多问老员工公司的发展史,多了解各主要领导的特点,以便于以后和他们交往时需要,要学会接受公司的文化,把心态从学生转变到职业人是很重要的,转变的早一点,你成功的就早一点,
做为职场新人,一味的埋头苦干是不够的,酒香也怕巷子深,你没有看到连五粮液也要打广告的吗?所以你干的好还不行,还要让别人知道你干的好!要做到这一点,和上级打交道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要善于把握一切能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去表现自己,如培训,公司聚会等时机;领导永远只提拔自己熟悉的人,对这句话不要有意见,因为领导不熟悉你,他更不可能知道你的水平,不知道你的水平,他又如何对你委以重任?
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做一个有礼貌、有素质的人在任何企业、任何时候都是必须的,给本部门同事、其他部门的同事、公司客户甚至是公司清洁工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对你都是有帮助的,现在很多企业都用“360度考核“的方法来评价一个员工,别人对你的评价至少可以反映出你沟通能力的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