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7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篇一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之一就讲到注意力集中倾听的习惯。可见,学生注意力集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和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注意是学习的门户”。门开的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因此,注意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我校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实际情况,开学初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注意力”为题的小课题研究。经过一系列的上课、听课、评议、交流、探讨、实践等形式的活动开展。就“培养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如下总结:
“学习即责任”。这是作为老师首先要向学生渗透的一种思想,要让学生潜意识里有一种认识,“学习就是作为一名学生的责任,而不是凭兴趣想学就学”。老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农民的责任是种田收割,学生的责任就是学好知识。只有当学生真正的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份责任时,他们才能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目标明确以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增强对目标的重视,增加对完成目标的重要性与有用性的认识。只有对目标对象、责任明确了,重视程度提高了,注意力也就可以集中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他对学习或某一事物染上兴趣后,就会集中精力努力去做好。那么,如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兴趣呢?
首先,学习动机是决定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什么?为了得到家长的奖励、为了完成家长交给的硬性任务、或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还是真正认识到学习就是自己的责任。只有让学生真正的从内心深处萌发出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有支撑他学习的动力,也才有学习的兴趣。
其次,积极合理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之一。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他们有不足的一面,也有闪光的一面。作为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务必做一个有心人,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善于捕捉他们学习生活中闪光的点点滴滴并及时给予表扬或鼓励,即使是学生通过努力没有取得成功的一些事儿,也应及时地合理地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来自老师的认可。这样他们的心灵就会得到慰藉与满足,他们也才有信心、有兴趣投入到学习中。
第三,构建宽松和谐、丰富多彩的课堂。
学生在没有压力、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所释放出来的学习能量是最大的。学习环境是否和谐,决定课堂教学效益的好坏。一堂课就是一个剧本,老师就是导演,学生是剧本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要导演“悲剧”或“喜剧”,一切皆由老师掌控。因此,老师要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每一堂课,老师都要精心设计。复习、导入、传授、小结,每一环节都应考虑周到,井然有序。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及学生实际,设计丰富多变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讲究教学艺术,不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是以无意注意(自发的、不需要努力的)为主的,这就决定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注意力就会发生转移。因此,一堂课学生不可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注重劳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合理有趣的教学活动,辅助教学,从而不断培养学生有意注意(自觉的、有目的的,需要一定的努力)的学习品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教学亘古不变的主旋律。在培养学生注意力的过程中,同样不可缺少来自老师对学生的爱,只有当学生真正爱上老师时,他定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这就要求老师要自身形象(外在的言行举止、内在的气质涵养)、基本功(教学语言、教学机智)过得硬的同时,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更重要。因此,老师在教学工作之余,要多与学生沟通,与他们交心。老师与学生在一起,不仅谈学习,更多的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来自老师内心深处的关爱,学生就会“爱”上你,他们才更愿意主动地溶入到学习的主流当中。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在师生心与心的交流,便会生成新的教育资源,而学生的注意力在新的教育资源生成的过程中也逐步得到提升。
学生注意力集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和保证。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就等于打开了智慧的天窗。所以。老师要最大限度地培养、控制好学生的注意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篇二
中小学生体质近年来持续下降已被社会公认。造成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学校的、家长的、体育的,还有学生自身的。中小学各年龄段多数指标呈普遍下降趋势,力量素质全部下降,耐力素质大部分下降,其他素质也在下降。学生体质明显减弱,且出现近视、肥胖、体弱、患病率持续增长的现象。综合以上问题建设性地提出一些对策、措施,为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以及对相关课题的研究做出总结。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的希望。现如今学生体质呈普遍下降趋势,特别是城市学生下降幅度较乡村学生更大。学生近视、肥胖、体弱、患病率持续增长等等。以上问题如不切实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中结果呢?青少年的健康发展趋向如何呢?这有待于我们基层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共同思考的问题。
发展应以人为本,人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国民体质状况是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民精神紧张、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环境污染等因素所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在全球的不断蔓延,导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地扩大。从总体国民体质上看,成逐年下降的趋势。为了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适应形势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迫切需要以及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必须从青少年儿童和学生的健康抓起。
根据许多研究人员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同样呈逐年下降的趋式。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弱等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还不只如此,又出现了青少年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肥胖青少年明显增多,体弱多病的儿童骤然剧增等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但身体形态指标有较大增长,特别是在身高、体重、胸围等方面增长幅度较大。
1、学生、家长重智轻体的观念,对体质健康意识的淡薄。
近年来,学校教育一直受到"高考和中考"指挥棒的束缚,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为了争取好成绩,把智育教育作为重中之重,体育教学就更不用说了,放在了若有若无的位置之上。加之学生从小在家长重智轻体的影响下,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有辉煌的前程。家里家外、校里校外,形成统一"思路"。家长认为子女的体质健康只要平时注重增加营养,参加体育锻炼用处并不大。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反映出家长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的认识还存在很大问题,对于体质健康的认识还非常缺乏,重智轻体的观念占重要地位。
2、学生课余时间少,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影响体质健康的提高。
学校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缠身令",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为此教师不断加重学生的课业量,学生因为要做作业,做完作业后还要完成家长布置的额外作业。等作业全部完成后,睡觉时间也差不多就到了;部分学生晚上或周末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提升班,学习各种技能,因此除了只能在学校参加一些体育课或活动课规定内容的锻炼外,很少有时间再参加一些课余体育锻炼,只能在完成所有学习任务后才会有极少时间安排锻炼活动。这样学生严重缺乏体育锻炼,阻碍了学生体质的提高,影响体质健康的发展。
3、教育、教学观念落后,阻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目前,全国中小学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然而,受"应试教育"观念的消极影响,现在的升学考试、毕业考试,还是以"分数线"、"及格率"作为评价标准。一些学生在主课老师眼里成绩不理想,所以占用他们的体育活动时间也就理所当然了,殊不知,这些在文化课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健康体质也是不容乐观的。所以如此的恶性循环,不仅阻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其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无法按制定的计划完成。如学校有什么重大的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在班主任和学生的要求下,只能在体育课上练习。体育教师不得不放弃上课的内容去完成不是体育课上的任务,教学质量则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因枯燥无聊的练习,不能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学校的活动课或课外活动,基本流于形式。学生缺少了教师的教,没有了教师的组织,没有了锻炼内容上的指导,也就失去了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用务实、求真、求实的态度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要牢固树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与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4、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很喜欢体育课。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体育课看法也有所不同,有的认为自己"体质不错"没有锻炼的必要;有的认为体育课"毫无意思"不想上;还有的认为"长大了还在蹦蹦跳跳不象样子"怕丢人等等。体育锻炼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要想有强健的体魄,并非一朝一夕。教师应该让学生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将运动融入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体育老师还应该从自身的专业素养出发,认真的执行学校交给的任务,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体育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兴趣的激发者。体育教师丰富的理论知识,高超的运动能力,优美的示范姿势以及恰当的教育语言,都能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另外,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也能唤醒学生对体育课的重新认识。
5、校外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缺乏的影响
校外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是青少年锻炼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面向大众开放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非常有限,虽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各类体育场地设施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但都用于本单位职工健身娱乐,面向群众开放的机会和时间非常有限(其重要原因一是管理方面的不便,二是器材的维护),由于社会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少,造成双休日学生无处去锻炼的现象,也就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学生体质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互动,形成良好的风气和促进学生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合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形成家庭带学生,学生促家庭的体育健身格局,促使家庭,社会形成科学正确的教育观念。
6、体育硬件设施和师资的不足,也是影响学生提高体质健康的原因。
目前尚有不少学校运动场地面积与学生人数比重严重失调。同时体育教师心中还要提心吊胆,生怕学生人数太多发生碰撞,会出现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所以遇上这种情况,教师有时只能采用占地面积不大的体育项目,久而久之学生的运动量受到限制,无形中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再有专业体育教师仍然缺乏,只好请其它任课教师兼任,这对指导学生正确参与体育锻炼是很不利的,无形中减少了学生增强体质健康的机会。
俗话说"亡羊补牢,尤未晚矣"。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近年来的持续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学生体质的下降不是一种偶然,是由客观存在的社会的、学校的、家长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因素造成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只有真正和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家长的意识培养、社会大环境的改变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得以实现。只要家长、社会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使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场地器材得到切实解决,体育教师敬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当学生养成了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学生的体质自然会增强。学生的体质增强了,有利于学生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审美观念的形成。
学生的成长阶段是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将加强学生体育锻炼这一工作放在应有的高度给予重视。这也正符合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要求。我们相信在国家正确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在学校、家长和学生本身的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督促和确保学生每天至少坚持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大力开展快乐体育、成功体育,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实现学生的强健体魄将指日可待。
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篇三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要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基本形成了面向基层、针对岗位、强调应用、注重实践的教育教学特色;并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方面取得了进展,在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为主题的教育质量管理模式改革等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果。
然而,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教学活动还没有引起普遍足够的重视,现行的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知识本位”模式,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能力本位要求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甚至在很多方面严重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主要表现是:
1、对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新型教学模式缺少系统研究,对其本质、地位、功能的认识不到位,仍然没有摆脱知识型教育的束缚,没有真正构建起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教学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和盲目性。
2、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有待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脱节。经过多年教学改革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形成了以培养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的教育教学模式,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接近或超过1∶1,但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在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方面还存在缺陷,教学活动不注重知识的迁移和综合应用,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目前还是采用过多课堂上的理论讲授,由于其直观性差、无法操作,学生难以接受,教师需要反复讲解,从而浪费了时间,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的局面。
3、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学生厌学风气有蔓延之势。高职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接触实际,他们对直观、形象的知识会产生深刻印象,而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因而有厌学情绪。学校和老师越强制学生学习,越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形成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并相互传染,使厌学风气不断蔓延。
4、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学生无法做到“无磨合期”就业。由于校内实训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校外实训又流于形式,学生不了解企业的情况,更不知道会计各个岗位的具体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无法实现到工作岗位上立刻上手。
5、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现有教学模式造成了资源浪费。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目前还是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再到实训基
地进行实训,校内外实训基地和理论教学教室都有闲置,负责实训的教师也因此需要等待,造成资源浪费。另外,校外实训基地由于时断时续的学生实训影响了企业长远计划的实施,也浪费了企业的资源,加上企业会计资料属于商业秘密不能外泄,使得企业不愿意安排会计专业学生实训。
6、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模式落后。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现有教学模式除了重视知识掌握,也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关注程度还不够。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活动,采用的模式只是停留在巩固知识的层面,或者只训练了一部分能力,现有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毕业生遇到新问题时,不具有创新能力,不能创新地解决这些新问题,这与企业用人要求存在差距,也显示出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
7、对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质量评价不到位。多数院校对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的教学活动没有规范的质量评价体系,分析和评价工作薄弱。这就严重地削弱了分析、评价的反馈调节和激励作用。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研究和实践探索,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办学宗旨的新教学模式。对于充分发挥反馈调节、导学促教等教育教学功能和质量管理功能,强化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职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深化高等职业教育已取得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强化人才培养质量管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完全实现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建立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质量的信任为根本出发点,遵循教育规律和质量管理规律,运用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和方法,从高等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及其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质量形成的教学技术作业过程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策划、控制、改进、保证等管理过程,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具体情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开展课题研究,构建会计专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的新型教学模式,取得可供同行借鉴的成果。
在长期的教学改革实践中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教学模式既对于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控制、改进与保证具有重要作用,又对导学促教、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改善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而对于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必须依靠实训基地对学生进行职前的良好训练,才能使他们获得适合企业要求的职业技能。针对高等职业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所以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要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活动要求零距离、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既注重教学质量又注重教学效率、重视创新的原则,将教学模式改革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子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从高职会计专业实用人才的目标定位出发进行研究。
1、选择辽宁省内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进行实地调研,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搞清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利用实训基地进行教学的现状,找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中制约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并准确地把握高等职业教育本质特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以加强技能、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明确改革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及其目标。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高等学校管理学、教育测量学、教育评价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深入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利用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教学的理论应用研究,探索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并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实践。
2、在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提高的基础上,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以实现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能力和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3、在专业层面上,选择沈阳农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教学改革基础好的会计专业作为改革试点专业,按照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活动要求零距离、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既注重教学质量又注重教学效率、重视创新的原则,对会计专业各门专业课程进行总体设计,
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篇四
有效教学不仅是个理论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行动研究的实践问题。新课改的推进离不开教学的主渠道课堂,而当今的课堂教学中又广泛的存在“学生学的艰苦,教师教的辛苦,导致教学低效的现象,在对个别班级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校对教与学这对矛盾进行了认真统计及分析,并聚焦课堂,追求到问题的焦点——“方式决定效率”这个真问题,为更好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了通过有效教学的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上学年末,学校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开题后,课题组对课题进行了分解,本年度主要对其中的三个子课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尝试性研究,“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有效的作业设计”、“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三个子课题通过立项后,各子课题组分步实施,按照子课题研究方案开展工作。
本课题主要进行“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行动研究。
其主要目的有:一是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建构有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二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三是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业绩。
1、关注学生。
主要表现在:①有效教学必须坚持教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与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习题集的关系,即要作到“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②转变学习方式,强化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中的主角。③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是评等中的首席。
2、关注发展。
主要表现在:①在教学中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而奠基。②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品质的发展。③关注教师的发展,我们提倡“在教育教学中享受人生的真谛”,“滤布与学生一起成长”的新理念。
3、关注过程。
主要包括:①关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过程;②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③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性格体验;④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心理承受能力;⑤关注教师的反思过程等。
4、关注研究。
教学与研究同步,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师要在教学中深入研究学生的学情、心态和个性特点,学生也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发现问题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一直围绕将理论学习转变为教学实践;将领导牵动研究转为教师主动研究;将面面俱到的研究转为有侧重点的研究;将普遍关注教学班的研究转变为重点关注实验班的研究。本着“以点带面,以点穿线,以点连块”的思路,将学校的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热情普遍调动起来的基本思路,从以下三个层次展开实验研究的。
(一)、全面调动教师积极性,推行课题研究。在科研室的统筹安排下、教研组及子课题组分关实施。《有效的作文教学设计的研究》由孙灏老师任组长,杨中华、尹万双两位老师任组员;《有效的作业设计的研究》由赵兴聪老师任组长,何翠华、张惠茗两位老师任组员;《有效的教学设计的研究》由杨富文老师任组长,张红英、昝松兰两位老师任组员。
采取的形式有:例会,反思等形式。
1、周例会:
每周利用星期一例会时间,由子课题组负责人选定发言题目,通过各参研成员和各位教师在本周班级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将实验深入到良性循环轨道。
各位老师在会上各抒己见,对成果和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交流。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由于注重学生的体验、探索,留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体验,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由于在学习中重视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同学发言,有疑问敢在小组乃至全班提出,乐于与同学、老师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压滤机滤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运用新型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情感都得到较和谐的发展。
2、反思:
为卫及时改正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便于教师及时反思和总结经验,进行教学、实验反思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校的教学反思总是结合研究课、示范课、汇报课进行的,有一次教学研究活动,就必然进行一次教学反思,另外,我们还鼓励教师经常对自己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有一位老师在他的教学反思中这样写道:当我每一次备课时,都会重新思考这节课我要教会什么,学生要学会什么?带着这个不变的问题,尝试着一堂堂不同的教学。
(二)、以有效教学研讨课为契机,展示课题实验阶段性成果,推进实验研究。
本次研讨课,我校共有实验班、非实验班共计15位教师主动展示“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探讨的进展情况。全体做课教师围绕有效的作文教学设计的研究;有效的作业设计的研究;有效的教学设计的研究三个内容展开设计,通过组织全体老师的学习和观摩,发现在我们的课堂中,教学方式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变了,课堂学习气氛更浓厚,课堂师生互动增进师生相互了解,师生关系也更融洽。”
(三)、定期召开阶段性总结会,汇总研究成果,总结经验不足,推广实验研究。
08年4月学校召开阶段性总结会,汇总研究成果,总结经验不足,推广实验研究。
本次表彰会共有15位教师代表学校做了有效教学的展示课,由各子课题组长做了各子课题的工作汇报。我们知道,任何教学改革都离不开课堂教学,所以新课程的改革理应根植于课堂。我校立足于基于学生、为了教师、根植于学校的出发点,致力于开展““有效的作文教学设计”、“有效的作业设计”、“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三项内容的研究,通过班科任会诊和同课异构磨课活动的校本研修方式开展有效教学课题研究,希望通过我们教学方式的改革进而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我校课堂教学的完全有效,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办教师自豪、学生幸福、社会满意学校的目标。
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篇五
本学期,我们素描习作课题组全成员,按照学期总课题组的计划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前行在用课例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总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的道路上。这学期来,我们课题组成员忙碌着,也幸福着,一路汗水,一路花香。现将这一学期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做如下总结:
随着xx版新课标的推行和实施,每个学段都有了更加丰满的要求,对于习作更是提出了发展学生能力的具体细则,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而这种发展的落脚点则是全面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对我们课题组的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课题组虽然只有三个人,但我们善于发挥“团队的力量”,我们常常在组长的带领下研究我们“素描习作”的相关知识。“好书分享”是我们这学期进步的源泉。《小学语文教师》等书籍是我们组过了成员平日里学习和研读的必备材料;虽然我们组三个成员在不同的学校,但qq成了我们交流的平台。这一学期,我们课题组进行了两次次集中理论学习和两次“好书分享”活动。通过学习,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另外,我们课题组还开展了一次主题式对话,在交流中,课题组成员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所谈体会不空洞,不流于形式。
执教研究课始终是课题组活动的生命线。我们明确仅靠课题组中三个成员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联合了“链接习作组”,展开了一次温暖的牵手。从第一次分小组磨课到第二次大组磨课,一路走来,更多的是言辞犀利的辩驳与否定,从上课老师的设计思路到听课成员的实践,一次次推翻,再一次次重建,思路越来越明晰了。这一学期,本课题组有两位教师上了研究课。
王惠粉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教材内容《——的自述》,这是一篇童话色彩的习作,描写语文书所经受的折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教师采用对比、创设情境等手法,引导学生充分地说,再结合他们生活的经验,学生说得兴趣盎然,说的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怎样说具体,说生动”,学生学得有趣,写得有味。
黄静静老师执教是人物外貌描写的习作,黄老师把猜人物的游戏引入了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选择的猜谜也是有代表性的,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来体现,为学习习作埋下伏笔,再结合已学过的课文中人物外貌的描写,结合学生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体现习作指导的过程。通过这节课例也延伸一个讨论的焦点:对于不同的年级段,该如何有效地执教“同一个习作主题”,从而达到迁移、运用的目的?寒冷的冬日,大家却内心澎湃。
这一次的牵手,让我们两个组的成员对于“习作教学”有了更饱满的认识,温暖和团队力量,让我们前进的道路更加坚实。
这学期来,我们组虽然力量微薄,平时教学工作又繁重,但我们仍坚持着乐于创新、团结合作,共同进步。我们还注重利用一切的习作相关的活动,丰富课题的活动研究。比如开展了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习作交流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交流、成长。黄静静老师辅导班上一名学生在常州市“中小学作文竞赛”中荣获二等奖;本学期,我们课题组每一位成员都围绕课题撰写了教学论文,在 “小语年会”活动中,其中杨霞银老师和黄静静老师的论文分别获得常州市三等奖;方琳老师一篇论文获金坛市二等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课题研究工作苦乐相伴,下学期我将充分利用网络和其它机会,继续加强交流和积累,将本着“勤恳、团结、交流、成长”的原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这学期,我们课题组能理清要求,团结协作,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课题研究的阶段工作,一路走来,挥洒着汗水,收获着幸福……
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篇六
教育科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在区科研部的指导下,已进入了深入研究阶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工作做一个简要回顾总结。
为提高我校科研水平,调动教师全员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科研促教研,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月坚持自学,并做好3000字以上的学习笔记。同时要求每位教师每月撰写课题研究案例、教学反思等等。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参加省、市、教育学会组织的科研论文征集工作课题研究培训活动,拓宽自己的研究研究思路。
“科研兴校”一直是我们办学指导思想,为使课题的研究工作能真正落实到实处,我们在加强教师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计划性,着重要求教师们将课题研究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
(1)我校组织教师按照课题实施方案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各课题小组结合学科特点从多元角度拿出方案并认真实施。
(2)教师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继续围绕课题进行小课题研究活动,小组成员间相互听课,研讨交流。
(3)由课题组统一领导,落实好本学期的实验研究工作。学校科研室跟踪指导,带领各小组不断修正补充完善。
(4)每位课题组成员每月上交案例分析、课题研究反思等。
(5)、本学期学校开展了“青蓝杯”青年教师课题课教学大赛活动,青年教师结合学校的研究课题进行教学大赛,相互交流学习,推动了课题研究的进行。
2、我校将“小课题研究”活动纳入常规工作当中,已开展多年,以学年组为单位的“小课题”研究活动,有效的促进了老师香胡交流和提高。
3、积极进行课题研究构筑有效生命课堂。有效的教育、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追求,也是我们教育科研的最终目标。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是教育科研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围绕“有效生命性”这一主题开展教科研研究。我们精心研究备课教案;要求各教研组能结合理想课堂的构建,针对教学中的困惑、难点确定教研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理论学习、集体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研讨活动。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就科研工作制度而言,本校从xx年起开始制订有关教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并逐年修订、补充、完善。确保了我校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在参加学校“十一五”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每位课题成员都能根据自己收集到的实验材料按时做好课题的阶段性总结。学校及时总结并将过成材料归档。
我校的课题研究虽然开展充分显示了它的生命力,收到了显著的成果。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更新较快,特别是一部分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了学校科研工作的骨干。“十一五”科研期间,我校以省、市、县级的征文活动为契机,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投稿。许多教师把自己在教学中收集到的点滴写成论文并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评比。我想,只要我们为之努力,争取了,我们才有可能得到丰厚的汇报。
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报告篇七
我们的研究方向是从生活入手,配合现在国际环保的要求,我们选择了这次的主题。与此同时,虽然是第二次研究我们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在制定实验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身为组长要有掌控能力,由于我不很得心应手研究便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一拖再拖。所以针对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应该事先制定出一份详尽的时间表,然后应该严格按照时间表来执行。只有在这样详细的规划下,我们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虽然我们的报告成功完成,但由于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一些详细的工作没有完成的很好。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也得到了许多收获与财富。 首先便是知道了“规划”的重要性。世间万物皆有规律,而计划就是一个能时刻跟随规律,调整规律的时间表。只有在严格的规划下,才能完成高质量的课题和项目。
身为研学的组长,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研究,而不是浪费在个人享乐上,这就是责任的意义。同时还要确立责任意识,只有当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处于领导地位,这样他所带领的小组才能在纷繁混乱的环境中有一片立足之地,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没有效率,就如同浪费时间。有的人能在学校便把作业都作完,而有的人第二天背着未完成的作业一起赶到学校,这就是差距。而这差距就在效率。有了效率,就相当于有了三头六臂,一个人可以处理好多事情。而专心就是效率的保证,只有当自己处于一个专心的状态,会感觉时间像是停滞了一般,“效率”也就“不请自来”了。
每个人都有爱好,但各位同学中极少当成爱好的。当然,我也并不把研究性学习当成一个爱好,因为研学,也是学!但是,如果我们转变自己的看法,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学习和自己一切不喜欢干的事,就一定会找到一个有趣的切入点。有了兴趣,什么都好说。
整整一个学期,研学给我带来最大的感觉,便是那巨大的压力。当看着周围的同学们相继完成了实验,写完了报告,我们组的试验还只停留在纸上,我充满了压力与危机感。也正是这样的危机感,为我加速,促使我按时完成了任务。而有些人,遇到压力瞬间就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自乱阵脚。我们应该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下去,总有完成的时候。当有了这种压力的时候,我们的动力和潜能才会被真正地激发出来。
“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而一把筷子却很结实”——这便是小学时候老师给我们解释“团队精神”时所举的例子。没错,之所以大多教育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是为了增加我们的团队精神和能力。在被划分成研学小组的同时,这种精神便更加的到了锻炼。如果是以班级为单位,僧多粥少,不是每个同学都有锻炼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往往被班级中少数几个“积极分子”所掌握,锻炼的机会总是在他们身上。而因为有了研学小组,每个人得到锻炼的机会近似均等,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团队精神的平台。有了团队精神,当我们在社会上加入某些团体后,我们要有在团队中协调等能力,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创造性,同时将能力最大化,也就是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团队中,每个人不但能力能发挥出来,同时还有可能超常发挥。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群龙无首的精锐部队那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如果一个团队中大部分人不听从指挥,那么这个团队也就无异于“群龙无首”。大吵大闹地反对,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非但不是在帮助自己,恰恰相反,那是在对自己,对大家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所以,听从指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