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行动计划(三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发展,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吧!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行动计划篇一
1、科研项目少
在本学期的绩效考核中,我们发现李宝莹老师的科研项目较少,在要求线边缘,这远远达不到考核要求,达不到绩效考核的目的。
2、教学内容不充足
根据几项绩效可凭结果分析,发现您的教学内容并不充足,使得教学效果一般,不能让学生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
1、加强培训。
根据您教学内容不充足、科研项目少的问题,我们将会安排您参加培训。 通过培训可以改善个人的绩效,依据学院需求以及个人的问题进行培训,进而改善部门和整个组织的绩效。我们将从方面进行培训:
(1)、工作过程中培训;
(2)、短期时间专业培训。
2、读书交流会
我们将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安排与您绩效考核结果类似的老师与您共同参加读书交流会,增进您的读书机会与促进您交流经验。
3、明确目标。
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那么通常会比较迷惑、彷徨,没有方向感,当然工作效率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会为您设计绩效考核目标,以便您能更好的得到提高。 员的沟通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绩效考核就是一本个人行为记录本,它记录你的计划,计划执行情况,一切的失败与成功,让你有机会不断的反省,不断的进步!希望您能得到不断地提高。
行动计划篇二
阅读是成长的基石,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 “书香伴我成长”行动计划旨在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读书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为家长和宝宝提供一个读书、交流、展示、共享的大舞台,让亲子阅读成为每个家庭最温馨、最美好的时光。
1.通过“书香伴我成长”系列活动,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增强教师的人文底蕴。
2.鼓励幼儿接触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激发其早期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书香伴随孩子的美好人生。
3.调动家长积极参与阅读的兴趣,增强家长的读书意识和对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改善家庭的阅读环境;让“书香活动”跨越幼儿园,辐射家庭,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4.通过阅读创建“学习型班级”、“书香幼儿园”,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传统,共同创建一个充满书香的'班级。
沐浴书香,快乐成长
幼儿 家长 教师
幼儿的活动:
1、图书角,每学期为孩子们投放新书,供幼儿阅读,与同伴分享。
2、表演区,结合幼儿学习的读本,投放相应的道具,让孩子进行故事表演。
3、利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空闲时间,开展幼儿讲故事、颂诗歌、念童谣活动。
4、图书漂流活动。开展“献一本书,读百本书”的图书漂流活动。每个月的15日为图书漂流日,第一次家长可以为宝宝带来一本书,在书的扉页上写上赠书人的名字和给其它小朋友的赠言。以后每次宝宝都可以用漂流的书来和其他小朋友交换。
5、一次书签制作比赛活动。
6、参加全县幼儿讲故事比赛,评选“讲故事小明星”。
7、脱口秀比赛。可以说广告、儿歌、点评时事新闻等。时间为六月。
8、绘制小书。各班建立幼儿制作小书的展示区,让家长和幼儿随时看见小书作品,进行展览、评比,评出创意奖、设计奖……
(二)家长活动:
“亲子阅读”让我们以阅读为纽带,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使孩子的心灵得到更多的关爱,为孩子朗读构建了平台,让孩子浸润在书香中,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渴望,使他们热爱上读书,并乐于读书、迷恋读书。活动中孩子和家长都体验到了亲子阅读的乐趣!家长朋友们也通过活动达成了共识: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会有奇迹,要把为孩子朗读当成一种终身乐趣和生活方式。
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我们向家长们提出了四点建议:
1、从自己做起,为孩子做出榜样;
2、为孩子营造一个家庭书香环境;
3、经常带孩子去书店,每学期至少带宝宝参观两次图书馆。
4、每周为幼儿讲故事最少两篇,并填写“亲子故事回馈单”。
5、家长阅读征文。以“分享阅读带给孩子的变化”、“我与孩子同读书”或与读书有关的其它题目,家长就自己给孩子读书的体会或读书有感,以文章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各班博客中发表。六月底前交。
6、利用班级博客、班级家教专栏、小型家长会开展亲子阅读经验交流。
7、参加“书香家庭”评选活动:
评选条件:(1)家庭成员爱书藏书,订阅报刊杂志,有一定的藏书量。家庭成员均热爱读书活动,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深厚的阅读兴趣,能在班级阅读活动中起模范带头作用。
(2)在家庭中为孩子创设安静、优雅的读书环境,孩子有自己独立的书架。父母每天至少有30分钟与幼儿一起进行亲子阅读。通过亲子共读,孩子能够热爱书籍,阅读、表达能力均有大的提高。
(3)家庭成员读有所获,能在班级博客里发表有关分享阅读的文章。
(4)幼儿有自制的小书2本以上,图文并茂。
(5)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书香伴我成长”各项活动,积极与更多的家长分享亲子共读的感受。
行动计划篇三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教育大变革的时期,也宣告了以校为本的到来。20xx年9月,我区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校为本的各种发展策略逐渐出现。伴随着课程改革,以学校为核心、以学校人力资源的整合以及社区资源的运用为主要手段的校本教研在我区各校随之展开。回顾四年来我区的校本教研,我们有行动,也有思考:
校本教研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研究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目的在于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新课程的推进,建设学习型的学校,营造研究氛围和创新文化。
校本教研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最终体现在以教师为主体的研究活动之中。校本教研的基地是学校,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必须以各学校扎实有效的活动为基础。几年来,我们在继承传统教研方法的基础上,探索运用了“课例分析”、“案例调查”、“联校交流”、“网络互动”等多种教研方式,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以培养教师团队精神为目标的“合作教学研讨式”。
“合作教学研讨式”是以教师“自主钻研、共同设计、分工行动(上课、说课、评课)、集体评议”为流程的教学研讨方式。这种合作教研,打破了教师各自为阵、孤立无援的局面,有利于教师间的互动、互助、互通,也有助于学科间的整合和交融。如,雨花台中学广泛开展的推磨听课和评价交流活动,由于这种教学研究是集体式的,一人上课,不仅代表个人,而且备课组教师的设计水平;一人说课,不仅说个人思路,而且要说合作群体的设计策略;一人评课,不仅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要综合整组教师的观点。这样的一种看似个体,实为群体,看似分工,实为合作的教研方式,有利于教师走出狭窄的自我天地,学会与同事共同研究教材,共同设计教学,共同反思得失,从而达到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团队精神、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2、以改进课堂教学实践为目标的“课例教学研究式”。
校本教研以新课程实施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宗旨在于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课例教学研究式”以“教学问题”为核心,“自主设计”为基础,“教学行动”和“交流反思”为重点,围绕一个个的课堂教学实例展开反思性研究。这些教研课例,课前带着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课中针对提出的问题探求策略和方法,课后围绕教学问题反思提高。如,小行小学的课堂教学研讨,始终突出《小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这个主题,一段时间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这些问题都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从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筛选出来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组织教师结合课例、围绕问题撰写教学日志,利用学校博客开展交流,还组织教师与专家、教研员进行参与式对话,形成课例教研侧记,从而促成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20xx年8月,小行小学方玉春老师在区教研室指导下撰写的《地铁中的数学问题教学》发表在《小学教学设计》第7-8期上。
3、以审视教学行为、分析教学缺憾为目标的“教学案例反思式”。
教学是一门永远有缺憾的艺术,教师的教学闪光和教学缺憾影响着教师生活的幸福。由于教师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是教学生活,教师是唯一真正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因此,教师生活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生活是否幸福,取决于师生交往是否愉快。校本教研引导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教学生活中的闪光和缺憾用“教学叙事故事”、“教学片段实录和反思”、“教学随笔”等形式记录下来,留下研究痕迹,可以帮助教师获得成功,并由此感受幸福。如,雨花实小针对新教师的课堂教学常规问题,开展课堂观测反思活动:组织学校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制作成教学录像,利用周三业务学习时间,学校教学委员会成员、教研组长和新教师们一道看录像,观测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教学状态,并围绕教学常规进行沙龙式研讨。无论是上课教师还是观课教师,既讲成功的地方,也讲教学的缺憾,使案例反思真正落在了实处,使新教师找到了问题所在和解决方法,同时也感受到同伴互助的快乐与幸福。
4、以解决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为目标的“深度对话会谈式”。
教师的实践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横向的交流和纵向的专业引领,那么就很可能造成低水平的重复。所以一段时间针对教师近期教育教学问题开展的深度对话或会谈式评议是必要的。“深度对话会谈式”校本教研,一般有专家、教学顾问或有经验的教师等参加,采用“问答、商讨、会谈”等形式促使合作团队和全体教师的对话,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对话的方式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是网上互动。如,板桥中学开展的“三种对话”活动,即:教师与自我的对话--自我反思,教师与同行的对话--同伴互动,实践与理论的对话—专业引导,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再如,共青团路小学多年来聘请特级教师詹明道老师为学校的数学导师,每学期到学校对老师进行新课程专题讲座,和教师们面对面深度对话。春江学校本学期聘请了原市教研员韩素珍、孔祥鸿两位老师做学校的教学顾问,帮助学校培养青年教师,协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通过特级教师和专家的不定期地与教师的会谈,缩短了教师成才的时间,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素养。
1、名校辐射带动——以课例教研观摩活动为抓手,共同提高。
我区的中小学近三分之二是省级实验学校。在这些省级实验学校中,区课改
学科教学研究基地学校是学科教学研究的领头羊,这些名校积极开放自己的教研活动,随时接受区内学校教师的“推门听课”。教研部门每学期都要组织基地学校开展“课例教研观摩”活动,充分发挥基地校的示范、辐射、指导的作用。如雨中、共中、西中、实小、共小、行小、铁小、等学校多次向区内学校开放“合作教学”、“有效教学”、“课例教研”、“专家讲学”、“联片研讨”等校本教研活动,主动通知区内周边学校参与,创设了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
2、名师引领驱动——以师徒教师结对子为形式,携手同行。
我区有一批名师,也有众多的市、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虽然他们分散在不同的学校,但是他们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名师们不仅向区、校教师做公开课或做专题讲座,还与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对子,经常深入到徒弟教师课堂进行指导,帮助教师进步。同时,徒弟可以随时听名师上课,请教教学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
3、骨干带头促动——以积极参与校本教研为标志,切磋技艺。
校本教研中的专业引领不能缺少“外援式”的“洋专家”,也不能缺少自己培植的“土专家”。因为这些“土专家”式的教学骨干长期战斗在教学一线,与教师更贴近,也就更能理解教师的困惑和需要。他们不仅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还和名师一道承担起引导青年教师学会听课、说课、评课的任务,并能在校本教研活动中,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大胆切磋、商讨、协作。
三、我区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我区校本教研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本教研缺乏深入认识,缺少理论指导。
(2)校本教研缺乏专家引领,缺少课题引路。
(3)校本教研缺乏制度保障,缺少推进思路。
(4)校本教研缺乏合作机制,缺少互助热情。
(5)校本教研缺乏学校特色,缺少互动平台。
2、对我区校本教研的思考。
(1)提升校长校本教研的能力。
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一个学者型的校长才能带出一支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建设一个学习型的团队。校长要为教师、教研员和专家的沟通和联系经常性地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使教师们的困惑能够及时得到回应。同时,校长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要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给教师予人文关怀和专业支持,尊重教师的专业选择。并积极创设学校的学术研究氛围,构建学校教研成果奖励机制,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率先垂范。
(2)打造校本教研的骨干队伍。
校本教研的骨干队伍有名师、学科带头人、“土专家”,还有教科研人员。校本教研的主力军在学校,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靠学校的骨干队伍。我们不能忽视教研部门专业服务和支持协作,要重视教科研人员对校本教研的指导、引领和提升的作用,教研员的专业引领是实践和理论的对话,有利于学校校本教研认识理论的升华。
(3)加快校本教研的制度建设。
课程改革,“改到深处是制度”。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制度是校本教研有效推进的保障。随着课改向纵深发展,校本教研就更加需要有清晰的推进思路、健全的组织机构、可行的运作策略和一系列保障激励制度。要让校本教研制度“从档案袋里走出来,从墙上走下来”,关键就要看它能否成为校长的管理行为和教师的研究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