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精神病专项工作汇报材料(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精神病专项工作汇报材料篇一
督导组一行3人,深入包干检查镇,首先听取镇党委、政府对该镇第二季度以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情况汇报。然后,查阅有关台账资料,查看各镇对第一阶段检查督导存在问题的整改完善情况,有没有将此项工作纳入镇(街)今年工作要点,有没有建立工作领导小组,有没有成立工作专班,有没有将工作经费列入镇(街)财政预算,有没有建立及时有效的动态排查监测机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没有建立方便快捷对疑似患者的确诊分类和评估分级工作机制,有没有收治救治工作流程和强制医疗快速判决机制,有没有将患者家庭纳入低保及残疾人管理并享受相关优惠,有没有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康复服务,有没有建立监护补助工作机制,落实监护人和协助监护人,有没有患者肇事肇祸事件情况等。再次,深入镇卫生院现场检查专门工作室及上墙制度和患者档案资料建立情况。最后,对包干检查镇,每个镇随机抽取2个村(居)委会进行工作检查,并听取村干部建议意见和部分患者家属座谈听取意见等。
二、主要成绩
从检查督导的情况来看,每个镇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中,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基本上能按照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部署落实,具体情况有:
(一)领导重视,认真部署。大槐、横陂、那吉3个镇党委、政府均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把此项工作纳入镇维稳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均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分管领导亲自担任领导小组长和工作专班负责人,从而加强了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使日常工作协调好、管理好,并制订了相应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案。横陂镇由党委领导,综治办牵头卫生、民政、公安等部门到所辖村(居)逐户走访,摸底排查所有确诊及不确诊的个案,全面提升档案准确性。
(二)基础设施和管理制度较为完善。3个镇的卫生院均设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工作室,并安排专职医护人员负责,均有动态排查监测机制和疑似患者确诊分类和评估分级工作机制,均建立患者档案并做到一人一档。其中大槐卫生院工作室制度上墙、工作流程、档案资料完善规范,各方面工作出色,成效突出。那吉镇在档案室规范化建设上较第一阶段督导时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三)救治救助工作基本上得到落实。3个镇均对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管理及救治救助,为患者申请特殊门诊卡和残联取药卡,患者吃药基本不用自己出钱,对符合救助条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城乡低保。目前,享受低保、五保的精神障碍患者,横陂镇有78人,占患者总数的33%;大槐镇有28人,占患者总数的24%;那吉镇有29人,占患者总数的21%。
三、
存在问题通过本阶段的检查督导,我们也发现大槐、横陂、那吉3个镇在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中仍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有:
(一)没有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纳入镇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对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情况不够具体、细化、明确。
(二)镇的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排查掌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数据不一致,有较大的出入,部门之间工作还不够协调。
(三)横陂卫生院缺少独立的工作室、档案室,上墙制度及工作流程不够明细和规范,工作环境仍未有较大的改善。
(四)没有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康复服务行动计划。
(五)尚未建立监护补助工作机制。
(六)建档工作不够完善。村(居)委会普遍没有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名册及档案。
(七)精神障碍患者群体享受低保、五保的比例较低。
(八)存在人户分离的监控救助救治盲区,部分患者户籍仍在本地,但人实际住处不在户籍地或不知去向,无法形成全面监管。
(九)政府救助资金投入缺乏持续性,免费治疗只包括第一期治疗,第一期治疗结束后,二期治疗需要患者自费。
2012年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
总结
2012年我区基本按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以及相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确保我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顺利开展,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为做好下一步的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完善机构、落实职责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作为十项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之一,已纳入了卫生工作重点,疾控中心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张建安主任任组长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立了由疾控人员参加的精神疾病防治组。同时对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在项目工作中的分工和职责进行明确细化,突出三项制度的落实(排查制度、随访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使之趋于常态化和制度化,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将重性精神病的管理纳入医院管理目标,年末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了评分评估。
二、全面落实工作措施,加强网络管理
组织医疗卫生单位,与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沟通协调,逐户上门走访,做到逐人见面、逐人筛查,确保不遗不漏。对排查发现的重性精神病人,以及被评估为高风险等级、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全面采集信息和照片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同时制定救治、服务等措施。共排查重性精神病人2555例,纳入网络系统管理1699人,其中残余性精神病3例、单纯性精神分裂症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125例、非分化型精神分裂症40例、分裂情感障碍50例、缓解状态双相情感障碍5例、混合型躁狂抑郁症4例、混合型发作双相情感障碍2例、紧张型精神分裂症147例、精神发育迟滞(精神障碍)94例、精神分裂症81例、精神分裂后抑郁276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177例、偏执型精神病36例、其他分裂情感性障碍3例、其他精神分裂症7例、其他双情感障碍1例、青春型精神分裂症78例、轻或中度抑郁发作双相障碍91例。’
三、加快资源整合,建立、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
医疗卫生单位互通信息、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发挥整体优势,切实将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查、救治、服务、管控等工作落实到位,形成了卫生、民政、公安、妇联和教育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格局。
四、广泛宣传,加强培训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形式,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农村地区以提高乡村医生对于常见重性精神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和跟踪随访治疗能力为主,重点培养乡镇卫生院兼职人员,熟悉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宣传要点和核心信息,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对农村常住及流动人口、乡镇企业工人等进行宣传教育。
城区主要依托健康教育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积极倡导社区居民对已经患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给予理解和关心,平等对待病人,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以集中培训为主,采用分层、分级、自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参与精神疾病防治的专业技术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以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管理、患者规范化治疗、个案管理、计算机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患者家属护理教育、民警和居委会工作相关知识与技能等为主,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有力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强化长效管控机制
积极与市精神病卫生中心配合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确保随时送达、随时接收;同时加快重性精神疾病预防救治体系建设,严格做到“病能有医、疯能有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督导检查,一是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定期对相关单位上报的各种报表、数据等资料进行审核、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反馈意见。二是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督导小组,对相关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确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泰安市岱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精神病专项工作汇报材料篇二
2012年上半年重症精神病工作小结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国农村卫生会议工作精神,认真做好我镇精神病防治工作,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按照(巩固健全网络,解除关锁病人,巩固治疗效果,达到康复目标)
我镇实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以来的做法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我镇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精神病工作,把精神病工作当成一个重要工作,全镇上下形成了乡、村及组织网络 2指导规范 网络健全
建立了以精神病院为中心、卫生院为阵地、村级为骨干 3调查摸底 建档
2012年6月28日我院进行摸底,排查,最后又确诊10例
4开展培训,提高素质 5措施得力
效果明显
我们在做好以上工作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012年精神病确诊50人,管理率100% 5人体检,40人全部建档,,10人正在录入中
精神病专项工作汇报材料篇三
杨村镇卫生院
二〇一三年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为落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以及相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为确保我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顺利开展,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根据卫生部《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办法》和《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目标
(一)功能完善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
(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范围:全杨村辖区范围内实施。
(二)实施内容
1、培训: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宣传。并做好入户访视工作,了解病人身体 情况。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病诊断,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 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病防治专业机构。
2、收集确诊病例资料。统计在档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历信息
3、病情评估: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重性
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身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 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 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 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
4、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 4 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 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 上,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 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
5、患者报告: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形象行为者为疑似精神疾病 患者时,应立即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务的人员送往就近或者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6、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 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讲解精神病 人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
2013年1月
精神病专项工作汇报材料篇四
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总结
一、建立健全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组织管理网络。
成立了“道真自治县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残联理事长担任;成员由县财政局、公安局、民政局、卫生局、药监局局长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残联内)负责日常工作,14个乡(镇)、85个村(居)都成立了精防康复领导小组,组织网络管理基本健全,并积极开展工作,制定了道真自治县精防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由县人民政府下发到各单位,同时制定了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效果明显,受到病人及其家属的好评,县政府及时规划地盘,重新修建 6000平方米的精神病康复医院,并匹配资金5万元落实康复经费。按照上级检查验收标准,组织对各乡(镇)进行自查评比。通过总结经验,推广先进、找出差距、及时解决问题,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二、建立健全全县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网络。
十一五实施方案颁布后,县精神病医院作为全县精神病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在县卫生局的指导下,调整充实了各卫生院技术人员,负责各乡(镇)精神病防治工作的技术指导,村、居成立以卫生院为主的指导小组,对已确诊为精神病患者,由基层卫生人员、村(居委)干部、病人家属组成三位一体的家庭看护,以县精神病院为中心,乡(镇)街道、村(居)委三级技术指导网络逐步健全,为全县精神病康复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县技术指导中心和各技术指导小组制订了工作制度和职责,各级之间相互联系、互相配合,定期总结评估,从而保证了精防康复工作有序地进行。
三、加强精神病防治康复专业工作队伍培训。
十一五实施方案以来,县残联十分重视培训精防工作人员。2007年以来,举办了三期基层专(兼)职工作人员培训,培训期间,均由残联干部和精防技术指导人员授课,讲授内容为精神医学概况、精神病症状学,常见精神病诊断和治疗,常用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医学心理咨询、儿童多动症、精神发育迟滞、社区康复等等,参加培训人员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方法,学到了不少的精神卫生知识;此外,县残联打算今后有计划地把乡(镇)技术指导人员分期分批到县精神病院学习,进一步提高技术指导队伍的素质,保证基层精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组织开展精神病人的调查确诊,建档立卡工作。
为全面掌握精神病人现状,从2007年3月以来县残联专门组织了培训班,集中学习精神病诊断分类标准,学习全国统一表卡的填写和统一操作规范,然后分为14个乡(镇)分别对每位确诊者均进行了建档、立卡。
五、开展多层次的精神病治疗康复工作
为了使已确诊的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和良好的康复,除了发挥县精神病院的积极作用外,加大社区康复的力度,针对不同病人和病情,开展多层次的康复治疗工作。
1、对重度急性期精神病患者,及时收入县精神病院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开放、半开放管理,开展心理疏导、工疗、娱疗、促进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尽快恢复,帮助患者逐步回归社会。
2、对病情不严重且不稳定,无条件住院的患者,建立家庭病床,由乡(镇)、村(居)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指导康复训练,由家庭成员负责护理好病人。
3、对出院返家的病人,由基层卫生人员、村(居)干部、患者家属组成看护小组,定期随访、记录病情、监督按时按量服药,开展心理疏导,解决生活困难,防止意外发生。
4、对发现关锁病人、县精神病院及时派车,解除关锁接往医院治疗。由民政、残联解决住院治疗经费。
5、开展精神病防治彩票公益金救助活动,对一部分长期患病、家庭经济困难的精神病患者,实行免费住院治疗和免费服药治疗,住院治疗3600元/人,免费服药400元/人,2007年已有5名住院治疗和100名服药治疗的精神病患者得到了照顾,受到了社会好评。
六、宣传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精防康复意识。
县残联组织开展了“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宣传活动,组织专家街头进行宣传,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全社会都来关心、理解,帮助精神病人。
七、逐步建立精神病防治康复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体系。
县残联和县技术指导小组,充分利用培训班和下基层查访工作的机会,详细讲解全国统一表卡的使用和填写方法,并积极利用全县电脑化管理(我县14个乡(镇)残联都配有电脑)逐步实现全县电脑联网、各级之间定期反馈信息,学会运用表卡、数据科学地评估和监控精防工作的开展,逐步建立起全县精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体系。
八、精神病康复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精防工作试点在我县起步晚,因而在精防工作中存在不少差距,如精神病人检出率偏低,个别乡(镇)、村(居)精防管理机构组织不健全,监护小组工作不落实,随访工作不到位,技术网络不够健全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努力加以改进、完善和落实。今后,我们要在省、市、残联和县委、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努力工作,落实精防康复工作“十一五”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计划任务指标,把我县精防康复工作抓实、抓好
精神病专项工作汇报材料篇五
孟石岭卫生院
2014年重性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和《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技术指导方案(试行)》等相关规定,为确保我院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确保重性精神病患者得到免费治疗,减轻精神病患者家庭负担,排查新发病患者,防止精神病患者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结合我院实际工作,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按照服务规范和指导方案的要求,做好村防保人员培训,制定培训工作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精神病防治专业人员、患者家属等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家属护理和技能,防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二、定期对所辖精神病患者排查,发现新患者。接受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关培训村医对辖区人口进行调查,收集在医疗机构进行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癫痫所致
精神障碍、重性精神发育迟滞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并做初步筛查工作。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病诊断,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病防治专业机构。
三、为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及时为每一名新发现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讲解精神病人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
四、每季度为管理的精神病患者做病情评估。防止患者发生伤人毁物事情发生、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由县级及以上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为
确定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并做危险性评级。评级共分五级,对三级以上的患者重点管理,监督其及时服药、必要时住院治疗。
五、对精神病患者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知识、用药和家庭护理技巧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
六、重性精神病送药。由专业精神病医院确定患者服用药物,卫生院定期指导患者监护人,明确服药次数、数量按医嘱服药。每年至少四次给精神分裂病病人发药。
七、对危险疑似精神病患者管理。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行为者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时,应立即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务的人员送往长春市心理医院或者其它省内专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明确诊断。如确定为精神病患者,进入精神病患者管理程序。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申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11年》,进一步促进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顺利开展,做好重性精神疾病人员的管理治疗工作,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掌握所建档案居民患重性精神疾病人员情况,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一)对所有的重性精神疾病人员建立电子化管理信息档案;
(二)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和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治疗。
(三)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接受康复服务指导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00%.
(四)开展以倡导体质健康、心理健全为核心内容的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
二、工作范围和内容
(一)工作范围
在有专业指导下社区已建立电子居民健康档案的人群
中开展工作。逐步扩展至全办事处所有居民。
(二)工作内容
1、建立和完善当地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队伍,负责管理治疗工作的指导检查、重性精神疾病的评估、管理治疗、随访、管理和相关资料收集整理。
2、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依据己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对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进行登记,并由精神科医生诊断复核和进行危险性评估。
3、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对相关人员开展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知识和技术的培训,规范重性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标准,提高追踪随访重点病人的能力。
4、定期随访。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至少每季度随访1次,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了解治疗情况,对用药、康复等进行健康指导;每季度对管理的患者进行1次评估。对患者的全年随访及管理率需达到100%,提供健康行为指导的比率达到100%。
5、开展宣传和健康教育。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加强精神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促进居民对此项工作理解、支持和配合;通过大众化的信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倡导体质健康、心理健全的生活方式。
三、相关要求
参考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申对患者的登记、随访、治疗等方法和标准开展工作。
四、实施时间
自2014年起,依据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开展情况和专业机构条件情况,逐步完善相关工作,覆盖全乡100%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五、工作评估和绩效考核
按照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申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对管理治疗率、随访率等相关指标进行评估考核。
孟石岭卫生院
2014年月日
精神病专项工作汇报材料篇六
2014年牡丹区小留镇中心卫生院
重性精神病患者工作计划
为落实《牡丹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方案》以及相关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为确保我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项目顺利开展,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
一、目标(1)基本建成覆盖全镇、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系统。至2013年底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90%。(2)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
二、范围和内容(1)范围:全镇范围内实施。(2)实施内容
1、信息收集:接受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对辖区人口进行调查,收集在医疗机构进行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并做初步筛查工作。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病诊断,但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
2、病情评估: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由县级及以上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
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复意见等。
3、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
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
4、患者报告: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形象行为者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时,应立即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务的人员送往就近或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5、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讲解精神病人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
6、技术指
导:接受市、县级专业技术指导组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技术指导。
xx卫生院
2013年12月30日
精神病专项工作汇报材料篇七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精神障碍与心理障碍患者的人群明显增加,精神卫生问题日益显得重要,人民群众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迫切。在医院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在全体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一定的成绩;同时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因为本人接管精神病管理工作才一个多月,现就前精神病管理者及我对这一个多月的精神病管理工作做个总结,向各级领导汇报,并就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存在的问题、日后努力发展的方向等向各级领导建议,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便于在工作中改进。
一、精神病病人督导管理
2012年全镇管理重性精神病病人158人,死亡3人,总共155人进行规范管理率,仅完成国家精神病防治机构发给任务的57%,督导管理是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我们主要通过村卫生室人员对病人进行服药指导和督促及定期进行随访。由于他们和病人居住场所比较近,服务的对象又主要就是本村居民,因此相对比较熟悉病人的情况,比较容易和病人沟通交流,督导起来比较便利。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精神病防治工作基础较为薄弱。这不仅严重影响精神病病人的发现率也严重制约了整体的精神病防治工作。
2、精神病培训指导力度尚嫌不足:培训指导的内容、频次和力度上还须加大。
3、精神病防治宣传力度还需加强。虽然开展了一些初步的精神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但是无论在宣传手段、对象和宣传的区域上还是太过于单一和局限。
4、多数患者家庭经济困难,收入低。这样导致患者家庭无经济条件治疗患者,导致很大一部分不稳定患者的出现,这样对精神病的随访人员带来了安全隐患。由于这个原因,患者的随访记录、一年一度体检记录的真实性不高。
5、由于国家的录入系统问题,录入时间长,导致部分资料未能及时录入系统。
三、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建议
1、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对我们医院的相关医务人员及社区卫生站医生进行培训。特别是对随访有打、砸行为的患者时,人身安全方面的培训特别重要,因为只有保护了自己才能有效的为更多患者进行服务。如果有精神病方面的专家对国家规定的6大重性精神病的诊断标准进行培训,这样就能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发现率有所提高,即能有效的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又能对精神病患者的服药及生活进行指导。让他们更快回归社会。
2、增加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相关医务人员及社区卫生站医生的福利。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的工作危险性高于其他工作岗位人员,希望能增加福利待遇来引进、留住人才,壮大精神病防治的队伍,才能更好的为医院乃至国家交给的任务。
中心卫生院 公卫部档案室
2012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