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薪酬管理答案 薪酬管理的试题及答案(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薪酬管理答案 薪酬管理的试题及答案篇一
选择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 形象问题 连连碰壁。挣钱养家 的担子落在了他那 白领 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止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 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 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每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 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 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 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渐渐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传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 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 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亮光。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题目
1、第⑥段中画横线句子属于_________描写,表现了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2分)
2、揣摩第④、⑨段中画曲线的两句话,回答问题。(2分)
(1)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他已做好的 最坏的打算 是什么?
3、第⑧段中作者把___________比喻为 潮水,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2分)
4、从全文看,父亲的 选择 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5、你对文中人物有什么评价?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少于20字)(3分)
答案
1、外貌(或神态、表情)父亲渴望被儿子关爱(或:想和儿子住在一起。或:无奈、凄凉、痛苦。)
2、(1)怕妻子因此大吵大闹,与自己离婚;(2)如果妻子真提出离婚,就答应她的要求。
3、父爱给自己的感动 内心受到的感动很深、很强烈、不可抑制。(或:父爱 父爱的博大精深)
4、(1)为让儿子过得安宁去住老年公寓;(2)要为儿子捐献角膜。
5、(略,答案只要围绕文中人物的表现进行阐述,言之成理语言顺畅即可)
上面的选择的阅读答案对于大家掌握这篇课文非常有帮助效果,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薪酬管理答案 薪酬管理的试题及答案篇二
多选
1,企业在进行薪酬水平决策时。必须考虑企业薪酬水平的企业外部和企业自身的有关因素以下项目中属于这些因素的是(abcde)
a,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b,地区,行业同行的薪酬水平,c,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d,企业的负担能力e企业的经营战略与价值观
2,从企业角度分析,薪酬的功能主要包括(abc)
a,资本增值功能b,人员配置功能c,改善绩效功能d,激励功能e,统计与监督功能 3,绩效薪酬的优点主要体现在(abde)
a,明确的导向性b,有效激励员工c,有利于预算d,节约企业运营成本e,体现个人价值 4,在通常情况下,薪酬调查所设计的薪酬信息包括(abcde)
a,基本薪酬及其结构b,股票所有权计划等长期激励计划c,各种补充福利计划d,年度奖金和其他年度现金支付e,薪酬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5,根据福利的提供是否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可以分为(ab)a,法定福利b,自愿性福利c,全员性福利d,特种福利e特困补助 6,(abc)属于以绩效为导向的工资结构
a,计件工资b,提成工资c,效益工资d,岗位工资e,技能工资
7,岗位工资的特点主要是(bcde)a根据业绩支付工资b可观性较强c以岗位分析为基础d对岗不对人e根据岗位支付工资 单选
1,西方国家的利润分享制度包括现金利润分享和(递延式利润分享)2,职位评价的对象是(a)
a职位b职位上的人c职责d职权
3,下列不属于个人绩效奖励计划的主要形式是(b)a绩效加薪b福利c一次性奖金d月浮动薪酬
4,(薪酬冻结)是指当人工成本过高时,不是直接降低薪酬,而是使薪酬水平保持不变 5,按照员工服务期的长短而支付或增加薪酬支付方式是(年功工资)6,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不包括(d)a激励性b透明性c合法性d绝对公平
7,采有薪酬领袖政策的企业通常具有的特征是(a)
a规模较大b投资回报率较低c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较大d薪酬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高 8,下列哪项报酬属于外在报酬(d)a参与决策b活动的多元化c挑战性的工作d股票期权
9,根据(d)理论,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经过努力所获得的报酬绝对数量,而且也关心自己的报酬与其他人报酬的关系
a需要b期望c比较d公平
10,薪酬的内部一致性最终要落脚在货币报酬上,即通过薪酬关系体现出企业内部不同职位或技能的是(b)
a薪酬水平b薪酬水平差异c薪酬总额d薪酬总额差异 11,根据双因素理论。成就感属于(a)因素 a激励b保健c自我实现d自尊
12,劳动分配率等于人工成本总额/(增加值纯收入)*100% 13,采用(领先型薪酬策略)的企业通常具有这样的特征,规模较大,投资回报率较高,薪酬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低,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少.14,薪酬变动比率通常是指同一薪酬等级内部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与(b)之间的比率 a最高值b最低值c平均值d标准值
15,准确的(a)可以有利于确保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薪酬支出受到一定程度的协调与控制、a薪酬预算b薪酬调整c薪酬冻结d薪酬统计 16,以下不属于技能薪酬体系的优点是(d)
a促使员工注重能力的提升b帮助企业留住专业人才c使企业适应多变的环境d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同工同酬
17,员工的(a)工资应与企业的经济效益。部门业绩考核结果和个人业绩考核结果挂钩 a浮动工资b固定工资c基本工资d岗位工资
18,在同一个企业中连续服务的年限的增加会使(a)所产生的基本薪酬在员工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得到累积a绩效加薪b月/季浮动薪酬c一次性奖金d特殊绩效认可计划
19,在群体绩效奖励计划中,根据对某种组织绩效指标的衡量结果来向员工支付报酬的一种绩效奖励模式是(b)
a收益分享计划b利润分享计划c成功分享计划d班组奖励计划 20,(d)是达成薪酬系统公平性的重要手段 a只为设计b职位再设计c职位分析d职位评价
21,相邻等级间薪酬区间的重叠程度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薪酬等级内的(b)。二是薪酬等级间的区间中值级差
a薪酬比较比率b区间变动比率c薪酬区间中值d区间渗透度
22,某薪酬区间中值是3000元,以中值为基础的薪酬变动比率为20%,则据此计算的薪酬区间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2727-3300)
23,适用于那些岗位划分较粗,岗位之间存在工作差别,岗位内部的员工之间存在技术熟练程度差异的企业或部门的岗位工资类型是(b)
a一岗一薪工资制b技能工资制c一岗多薪工资制d提成工资制
薪酬管理答案 薪酬管理的试题及答案篇三
3薪酬制度的比较与选择
工作导向性的薪酬制度模式优点在与职务晋升 薪级也晋级 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不足在于:
一是,如过一个员工由于上级职务数量有限,尽管其工作出色。长期也得不到提升,于是收入水平很难有较大的提高,影响工作积极性。
二是,职务导向的薪酬制度更看重内部职务价值的公平性,对薪酬在企业之外的人力市场供求比的公平性注意不够。
技能薪酬制度优点 在于员工注重能力的提升,就容易转换职务企业员工培训成本降低。不足在于高技能员工未必有高的产出,要看员工是否投入工作。界定和评价技能不容易,管理成本高。员工着眼与提高自升技能,可能会忽视组织的整体需要和当前工作目标的完成。对已达技能顶端的人才激励效果不大。
能力资格薪酬制度通过对员工综合能力的评价来确定员工的薪酬等级和薪酬标准,而不管员工的这能力是否得到发挥。是否为企业创造了效益。而这一点在岗位薪酬制度下是不存在的。但能力资格制的优势也恰恰是其的缺点所在,即在员工能力资格的科学和公平认定上存在较大困难。倘若对此把关不严,直接后果就是其他岗位的员工怨声载道,企业分配制度就失去了公平和效率。因此,能力资格制在现实运用中效率较低。
年功序列制虽然有利于稳定员工队伍,使员工预期将来有较高的待遇而甘心接受开始工作时的较低薪酬,而且有利于阻滞雇员,特别是工作经历长的老员工离开企业,稳定雇佣关系,从而增强雇员对企业的依赖感和安全感,但对同等能力和学历的人来讲,无论贡献大小,薪酬变动只能决定于企业工龄的累加是不公平的。对学历和能力不同的人来说,工龄也会成为掩盖其他劳动差别的主要因素。因此这种薪酬制度极易造成雇员薪酬和劳动质量和数量的脱节,并形成起点薪酬低,薪酬差别大的薪酬结构,不利于薪酬激励功能的发挥。协议薪酬制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可以通过薪酬策略吸引和留住关键人才。
二是,企业可以通过调整那些市场供求比较大、替代性强的人才的薪酬水平,从而节省人工成本。
三是参照市场定工资,这样会容易让员工接受,降低员工在企业内部的矛盾
薪酬管理答案 薪酬管理的试题及答案篇四
薪酬管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最先提出需要层次论的学者是()
a、阿尔德佛 b、马斯洛 c、麦克利兰 d、麦格雷格 2.工资等级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从劳动质量的角度来区分劳动的差别。b、反映各种工作的劳动质量或职工的劳动能力 c、不能反映实际劳动消耗
d、反映当前的文化、科学、技术和管理的先进水平3.工作工资制的特点是()a、既对人又对事 b、对人不对事 c、对事不对人 d、既不对人也不对事 4.社会主义薪酬分配的基本原则是()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c、按需分配 d、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相结合 5.岗位工资制是--------的一种具体形式()。a、能力工资制 b、工作工资制 c、组合工资制 d、年功工资制
6.我国劳动部制订的《企业最低工资规定》明确指出,用人单位所支付的薪酬低于最低薪酬标准的,视欠付薪酬时间的长短时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欠付一个月以内的,支付所欠薪酬的--------赔偿金。()
a、100% b、75% c、50% d、20% 7.一般来说,最低等级工资标准高,工资等级表的幅度应 a、大一些 b、小一些 c、无关 d、不变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薪酬构成的是()a、津贴 b、奖金 c、补贴 d、福利 9.劳动分配率=人工费用÷()a、固定费用 b、流动费用 c、附加价值 d、销售额
10.不只考虑工作结果或产出,还关注实际工作效果的薪酬形式是()a、计时薪酬 b、计效薪酬 c、业绩挂钩薪酬 d、利润挂钩薪酬 11.对职工在特殊劳动环境下工作所给予的附加薪酬是()a、奖金 b、补贴 c、津贴 d、职工福利
12.适用于工作的技能要求和对职工的劳动熟练程度要求比较高、工作内容不固定的单位或者产品繁杂、职工人数不多、工作内容变动频繁、专业分工不细的企业的工资制是()a、技术等级工资制 b、岗位技能工资制 c、组合工资制 d、岗位工资制
13.薪酬平均率的数值越________,则实际平均薪酬越接近于薪酬幅度的中间数,薪酬水平越理想。
a、大于1 b、小于1 c、接近1 d、接近0 14.某公司年薪酬总额为200万元,其当年的全部营运成本为800万元,则该公司薪酬占营运成本的百分数为()
a、40% b、25% c、20% d、15%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常规福利的是()a、非工作时间报酬 b、津贴 c、服务 d、医疗保险
16.当人工成本过高时,不是直接降低薪酬,而是使薪酬水平保持不变的是:()a、薪酬控制 b、薪酬冻结 c、延缓提薪 d、薪酬调整
17.阿尔德佛的erc需要理论将人类需要划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归宿需要和()a、安全需要 b、社会需要 c、发展需要 d、尊重需要 18.提出公平理论的学者是()
a、斯塔亚·亚当斯 b、戴维·麦克利兰 c、道格拉斯·麦格雷格 d、赫兹伯格
19.维克多·弗鲁姆提出了()
a、期望理论 b、y理论 c、x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20.某一等级的工资标准同最底等级工资标准的对比关系是()
a、工资级差 b、工资级差比 c、工资级线 d、工资等级系数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题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抑制人工成本一般可采取的方法有()
a、直接降薪 b、薪酬冻结 c、延缓提薪 d、延长工作时间 e、控制其他费用
22.下列选项中,属于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的是()
a、工作的成就感 b、工作的挑战性 c、个人晋升机会d、工作条件 e、人际关系
23.一般来说,组合工资制的主要构成有()
a、基本生活工资 b、职务(岗位)工资c、技能工资 d、年功工资或工龄津贴 e、奖励工资或效益工资
24.戴维·麦克利兰认为在人类生理需要进本满足的前提下,人类的三种基本需要是()
a、安全需要 b、权力需要 c、社交需要 d、发展需要e、成就需要 25.赫兹伯格认为可以对员工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a、公平因素
b、保健因素
c、效率因素
d、激励因素
e、尊重因素
26.常见的薪酬调整主要有()
a、奖励性调整
b、生活指数调整
c、效益调整d、工龄调整
e、行政调整
27.企业员工奖励方式包括()
a、全勤奖金
b、收益分享
c、利润分享
d、员工持股计划
e、绩效评核奖金
28.计效薪酬的主要构成要素有()a、劳动计量与报酬支付的技术标准
b、单位时间的劳动定额或工作两标准
c、特定单位时间的薪酬标准
d、计件形式
e、计件单价
29.计算最底薪酬标准的办法多种多样,比较通行的是()a、恩格尔系数法
b、比重法
c、比较法
d、调查法
e、理论估算法
30.衡量企业支付能力的方法主要有()a、销售额与人工费用比率基准法
b、劳动分配率基准法
c、损益平衡点基准法
d、自上而下法
e、自下而上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薪酬总额的计算通常考虑的因素。
32.简述实行组合工资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33.简述业绩挂钩支付薪酬的优点。
34.简述薪酬调查的程序。
35.简述在确定工资标准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论述制定工资等级制度的基本原则。
37.论述职务工资制的优缺点。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8.某公司在2000年、2001年、2002年三年的薪酬水平分别为200万元、238万元、270万元,试计算该公司的薪酬变化率。
39.某公司的固定费用为2000万元(含人工费用1200万元),临界收益率为40%,当年计划利润目标600万元,试计算相应的目标销售额和人工费率。
薪酬管理答案
一、1、b 2、a
3、c
4、a
5、b
6、d
7、b 8、d 9、c 10、c 11、c12、a 13、c 14、b 15、d 16、b
17、c 18、a 19、a 20、d
二、21.bcde
22.abc
23.abcde 24.bce
25.bd
26.abcd 27.bcd 28.bcde 29.ab 30.abc
三、简答题
31.(1)组织的支付能力
(2)员工的基本生活费用
(3)一般的市场行情 32.(1)必须和工资形式相结合
(2)加强对职工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的定期考核,职工的职务(岗位、技能)工资随着考核结果升降。
(3)劳动环境恶劣的工作应建立岗位津贴制度。
(4)企业的组合工资额还要与经济效益挂钩,随效益的增减而上下浮动。33.(1)将激励机制与实现目标和主管认可的业绩质量相联系,薪酬与可量化的业绩挂钩,更具有公平性。
(2)当员工业绩可以量化,而相应的业绩报酬也足以激发进一步目标的努力时,企业向业绩优秀者作报酬倾斜,此举会因目标集中而节省薪酬支出。
(3)业绩优秀者会支持业绩挂钩薪酬体系,因为他们意识到了薪酬与努力成正比。(4)突出一种关注绩效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将个人努力投入到企业的活动中去。34.(1)选择调查对象
(2)争取其他公司的合作
(3)选择代表性的工作以便比较
(4)决定资料内容
(5)收集资料
(6)资料的整理与统计 35.(1)经济实力
(2)职工的基本生活费用
(3)劳动质量与强度(4)劳动力的供求状况
(5)已达到的工资水平和本地区同行业的工资水平
四、36.(1)正确区分和反映劳动质量的差别
(2)与劳动组织形式、生产工艺、工作性质等相适应,能够反映其劳动特点,从而有助于计量劳动消耗。
(3)既要反映当前的文化、科学、技术和管理的先进水平,又要考虑到职工的现实劳动力素质状况,做到先进合理。
(4)工资差别应该反映劳动差别(5)简单、明了、易行 37.优点: 1.实现了同工同酬,实际是按劳分配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
2.有利于按职务系列进行工资管理,同时使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 3.有利于鼓励从业人员提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缺点:1.当采用职务工资制时,会抑制企业内部人员的配置和职务安排。2.由于职务与工资挂钩,因此当员工在企业内晋升无望时,也就没有机会提资,这样,这些员工就会丧失进取的动力,劳动积极性会受到很大的挫折。
五、38.该公司20014年薪酬变化率为:(238-200)÷200×100%=19% 该公司2002年的薪酬变化率为:
(270-238)÷238×100%=13.4% 39.该公司的目标销售额为:
(2000+600)÷40%=6500(万元)人工费率为:1200÷6500=18.5%
薪酬管理答案 薪酬管理的试题及答案篇五
关于“四个选择”的答案
(简要答案,仅供参考)
一、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被列强欺凌,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首先奋起抗争的地主阶级的先进知识分子,如林则徐、魏源,他们疾呼“开眼看世界”,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军事技术,抛弃“天朝上国”的包袱,掀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潮。
后来,地主阶级的洋务派把林、魏的思想付诸实践,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由于洋务运动没有否定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封建制度,因此,它的命运只能是失败。地主阶级救国救民的道路不可行。
然后,不屈不挠的中国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抗争。这次领导救国救民斗争的是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如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维新变法,主张学习日本,在中国实现君主立宪。由于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这种尝试失败了;孙中山主张向美国法国学习,在中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领导了辛亥革命,达到了初步目标。可是,由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反动势力勾结,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封建军阀窃取。
由此,地主阶级之后,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尝试也失败了。中国人陷入深深的困惑当中。后来,陈独秀等激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中国思想文化是阻碍社会进步的罪魁祸首。于是,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打出了“打倒孔家店”的旗帜,把西方的“民主”与“科学”作为挽救中国的最后一根稻草。正在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进行当中,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传到南方的中国,中国人民顿时受到启发,找到了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于是,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后来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在这一指导思想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
由上可知,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这是历史的必然。
二、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
中国曾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直到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先后两次发动鸦片战争,打败和侵入中国,中国内部又发生了历时14年最终归于失败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才使中国社会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先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推动洋务运动,企图在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以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
后来又有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维新变法,冀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通过推动自上而下的改良,以实行资本主义化的政治和经济纲领,结果只维持一百来天,就遭到保守派的残酷镇压而彻底失败。
然后又是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辛亥革命,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冀求实行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制度,但最终的成果却被袁世凯窃取。历史表明,无论是旧式农民起义、封建统治阶级自强,还是资产阶级改良
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没有在中国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这是因为:一是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从19世纪下半期开始萌芽,但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始终没有发展为独立的力量。民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未完全断绝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联系,在政治上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力量,他们所具有的软弱性、动摇性,决定了没有彻底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能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来寻求生存和发展。中国没能发展成独立的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状况并没有因国民党的执政而改变。国民党取得政权后,既没有兑现它所许诺的“平均地权”,也没实现它所声称的“发展民族工商业”,倒是依附于帝国主义、具有封建性的官僚资本和“四大家族”聚敛了大量财富,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对国民党政权的完全失望,使中国的普通民众和知识界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一边。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中国共产党改造旧中国、开辟新道路的政治、经济主张。甚至连主张第三条道路的知识分子也不反对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赞同,得到了各民主党派的拥护。
二是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的新特点促使中国人民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正处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中国要完成近代以来两大历史任务,实现自己的发展,必须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必须同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毛泽东同志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保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状况。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决定了中国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0世纪30年代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信仰恐慌,使得资本主义的吸引力不断下降。而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蒸蒸日上,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华经济掠夺,日本更是悍然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社会主义苏联为中国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制度选择和新的社会样板。中国知识分子大多把苏联的成功归因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因此,走俄国人的路,成为许多先进分子的共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迅速扩大,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三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决定了中国必然走社会主义道路。完成中国近代以来的两大历史任务,首要的是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从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特性来看,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的最大力量,但由于他们的经济和文化条件而带有分散性和某些落后性;民族资产阶级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愿望,但由于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能力;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最革命、最有组织性的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天然领导阶级。因此,中国的民主革命只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理所当然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而没有其他哪个政治力量能够提出正确的纲领,团结一切进步力量,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问题,解决中国实现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问题。无产阶级作为领导阶级、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者,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必然要把这一革命引向社会主义方向。正如毛泽东同志说:在这两个阶段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走
社会主义道路。
三、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共产党?
鸦片战争,打破了长期封闭的中国社会,使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而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因而,要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反动统治的任务,就不能不经过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过程。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人民进行了近80年的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其中包括太平天国革命、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等,这些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但最终都失败了。
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没有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行到底,最终以同旧势力妥协而告终。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给人们以重要的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最终胜利,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必须有新的阶级领导和新的思想指导。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迅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考察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两者走向结合的初步实践,表明建立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已经具备,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她与以往任何政党不同,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表示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也是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她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井且把被外国列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毛泽东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由此可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四、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
今年(2008)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
当年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改革开放到底怎么样,要看30年。现在确实到了应该认真总结的时候了。回顾过去,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哪些经验值得肯定,哪些教训需要汲取,有利于我们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正确方向继续前进。因此,今年我们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是非常必要的,是具有重要历史
意义的。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的必然。当时,形势的发展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对此,胡锦涛同志在今年(2008)《求是》第1期发表的《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一文作了分析,他指出,我们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时,存在国内国际两大背景。从国内来看,“文化大革命”十年造成的混乱、危害和损失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政治上激烈动荡,思想上极端混乱,经济上发展迟缓,社会秩序很不安定,文化上遭受的破坏就更大,传统文化、古书古籍、文化遗迹等被破坏殆尽。广大群众急切希望改变这种状况。从国外来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特别是70年代后期,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夕阳产业转移到了亚洲等发展中国家。60年代初,我国与一些国家如日本的差距还不大,但到了70年代末,日本依靠科技发展迅速地超过了我国。这种国际形势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压力,也迫使我们必须变革。
在这种情况下,不改革国家就没有出路,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迫切要求,是人民的正确选择。邓小平同志的巨大贡献就在于,他作为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清醒地看到了这一历史现实。邓小平同志以惊人的勇气和胆略,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和人民的愿望出发,抓住了这一历史契机,带领党和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使我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饮水不忘掘井人,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们首先应该牢记邓小平同志的伟大贡献。当然,这一理论、这条道路能够一直坚持下来,能够发扬光大,是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是全党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国人民正确选择的结果。
注1:第四个答案为邢贲思同志的回答,见2008年第9期《求是》。
注2:邢贲思,祖籍浙江嵊州,1930年1月生于杭州。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毕业于中共中央俄文专科学校。历任中共中央俄专、北京俄语学院教师。1953年,学校选送邢贲思去中央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前身)深造。1955年,从中央党校毕业回到学校继续执教。1978年出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1982年任哲学所所长,并担任中国社科院院务委员和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88年7月,邢贲思被任命为中央党校副校长。是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
附:对“三个选择”的简要回答
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三大选择”的必然性与进步性。
1.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及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求先进理论。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而五四运动促进了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所以这种全新的社会力量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必然的。
正确性:(1)马克思主义使得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社会科学主义。(2)当时经济文化落后,军阀混战,帝国列强侵略下的中国只有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才能找到真正的解放之路。(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它联合了工人农民和士兵等,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4)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思想条件,其理论也成为共产党党内的指导理论。历史证明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2.选择共产党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因辛亥革命失败而迷茫的人民群众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他们的斗争开拓了通向胜利的新航道。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
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一开始便旗帜鲜明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并且深入到工人中做群众工作,它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是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根本对立的;它掌握着马克思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为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指出了一条基本线索,指明了走向胜利的道路。中国共产党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是为他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它就敢于相信、发动和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采取群众路线的革命方法,这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也不可能采取的。它解决了其他党派、团体所解决不了的中国革命的对象和动力问题,采取了其他党派、团体所没有采取过的依靠群众的革命办法。这个情况表明,它能够胜利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责任。
3.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也是是中国国内封建势力所不允许的。总之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进步性: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最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能最大限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消灭了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