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数学方法(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高一的数学方法篇一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掌握学习方法,能够帮助大家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你知道都有哪些学方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学生学习数学学习方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对众多初中数学学习的成功者,进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却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对学生弱小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创伤,加上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学习成绩的整体滑坡,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学习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高中的数学语言与初中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符号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形语言等。高一年级的学生一开始的思维梯度太大,以至集合、映射、函数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玄”。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由于很多老师为学生解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确定了常见的思维套路。因此,形成了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这是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在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这也使很多学习被动的、依赖心理重的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
因此,学生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整体集装”,如表格化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请体会下面几种学习方法:特殊到一般的类比法,由一例到一类,由一类到多类,由多类到统一;一般到特殊的特例法,使几类问题同构于同一知识方法进行发散思维等。
二、优化学习策略,强化成就动机,科学地进行学习。高中学生不仅要想学,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计划先由老师指导,再由自己完成,既要有长远打算,又要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练学习意志。
(2)课前预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学然后知不足”,把老师补充的内容记录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提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长期坚持使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8)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我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2、循序渐进,积极归因,防止急躁。
由于高一同学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同学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同学们要学会积极归因,树立自信心,如:取得一点成绩及时体会成功,强化学习能力;遇到挫折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策略,更加努力改变挫折,循序渐进,争取在高考成功。
3、注意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其中运算能力的培养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只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也不行,学习中进行一题多解思考,优化运算策略;逻辑思维能力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使用归类、网联策略,区别好几个概念:三段式推理、四种命题和充要条件的关系;空间想象能力对平面知识的扩充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立体几何,体会图形、符号和文字之间的互化;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要重视应用题的转化训练,归类数学模型,体会数学语言。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习的四个环节(预习、上课、作业、复习)和一个步骤(归纳总结)是少不了的。
总之,高一数学教学要立足课本,重点问题重点学,常考问题反复练,合理利用单元复习,提高学习效率和自信心。高一数学学习是学生人生的一次磨练,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当目标,长计划、短安排,增强自己战胜困难的信心,数学学习自然会获得好的成绩。
高一的数学方法篇二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高一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习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之后第一个跟斗就是栽在数学上,表现在数学成绩不理想,数学学习屡受挫折。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的学习方法不得当,从而造成成绩大幅度下滑。所以在这里谈谈高一数学的学习。
对高一新生来说,在刚开始的数学学习中可能存在着以下几个常见问题:
1、高一新生大都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自己能考上全市重点高中,就说明了自己在学习上有一套。自己初中怎样学,高中还怎样学,就一定能成功。不知道改进学习方法的必要性。
2、甚至认为,刚上高一,适当对自己放松一下,奖励奖励自己前一段的苦学,一两个月以后再追,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这是一种不求上进,甚至釜底抽薪的想法。
3、新生面临着新的学习任务,缺少迎难而上的思想准备。暑假期间,疯玩疯闹。基础知识大滑坡,基本技能大退步,头脑时常出现空白。学习时跟不上教学的进度与要求。
4、对高中课程的学习特点,缺少全面准确的了解。对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方法,缺少系统的学习和掌握。
结果:进入高一之后感到老师的教学进度太快了,一节课讲的内容太多了,课外作业太难了。
针对以上几点,我们来谈谈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不同。(表现在)
1、数学语言更加抽象,符号化的特点更明显
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符号语言、函数语言、图象语言等。数学语言从形象变为抽象。
2、思维方法更加理性,思维的层次更深、更广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一切依样画葫芦即可,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还要求学生有更高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创新能力等,要能做到举一反三。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总感到数学很难,甚至导致成绩下降。
3、知识内容数量、难度增大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一个旧的知识点刚刚入门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又接踵而来了。而难度也增加了不少。
4、初高中数学考试的主要区别:
初中数学的考试方法,基本上是学什么考什么。高中数学的考法,考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题目很多是生疏的题目,是考生不能依赖模仿加以解决的问题。学生最感困难的是没有思路。分析不出所要解答的题目的问题结构。学生感到什么方法都学过,就是分不清,什么时候该用哪一个。
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我们在上了高中之后的学习方法就要有所改进,而不能还是照搬初中的那一套,老是跟着老师转,而是要自己自主学习,制订好计划,做好预习、复习的工作,才能提高成绩。(那具体怎么操作呢?)
二、提高高中数学学习成绩的主要方法:
1、注重预习。
不等于浏览。要深入了解知识内容,找出重点,难点,疑点,经过思考,标出不懂的,有益于听课抓住重点,还可以培养自学能力,有时间还可以超前学习。
2、认真记课堂笔记
因为初中数学的难度相对较低,许多同学不记笔记也可能考一个不错的分数,但到了高中就不同了。我在这里介绍一个学习很好的同学的笔记方法:每一门课都要备一本笔记本(可以挑一本漂亮点的笔记本记数学笔记,以便增加数学学习的兴趣),每一页都用线划分成两部分,三七开即可,左边用来记上课的笔记,右边写上学习心得,预复习情况,不懂的问题等等。这样笔记本价值很高,便于高三复习。
3、先看笔记后做作业。
有的高一学生感到,老师讲过的,自己已经听得明明白白了,但是为什么自己一做题就困难重重了呢?其原因在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的理解,还没能达到教师所要求的层次。因此,每天在做作业之前,一定要把课本的有关内容和当天的课堂笔记先看一看。能否坚持如此,常常是好学生与差学生的最大区别。尤其练习题不太配套时,作业中往往没有老师刚刚讲过的题目类型,因此不能对比消化。如果自己又不注意对此落实,天长日久,就会造成极大损失。还有,必须要独立完成作业,有些同学可能会偷懒,直接表现就是抄作业。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抄作业和自己做作业的区别,刚开始可能看似考试成绩差距不大,但到高二高三时效果就出来了。
4、主动复习总结提高
进行章节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时是教师替学生做总结,做得细致,深刻,完整。高中是自己给自己做总结,考试往往是讲到哪,考到哪。
怎样做章节总结呢?
(1)要把课本,笔记,单元测验试卷,练习册都从头到尾阅读一遍。要一边读,一边做标记。要养成一个习惯,在读材料时随时做标记,告诉自己下次再读这份材料时的阅读重点。长期保持这个习惯,学生就能由博反约,把厚书读成薄书。积累起自己的独特的,也就是最适合自己进行复习的材料。这样积累起来的资料才有活力,才能用的上。
(2)把本章节的内容一分为二,一部分是基础知识,一部分是典型问题。要把对技能的要求,列进这两部分中的一部分,不要遗漏。
(3)在基础知识的疏理中,要罗列出所学的所有定义,定理,法则,公式。要做到三会两用。即:会文字表述,会图象符号表述,会推导证明,同时能从正、反两方面对其进行应用。
(4)把重要的,典型的各种问题进行编队。要尽量地把他们分类,找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总结出问题间的来龙去脉。
5、准备错题本,重视改错,错不重犯
一定要重视改错工作,做到错不再犯,特别是作业中、考试试卷中的改错。初中数学教学采取的方法是,把各种可能的错误,教师都告诉学生注意,只要有一人出过错,就要提出来,让全体同学引为借鉴。这叫“一人有病,全体吃药。”高中数学课没有那么多时间,除了少数几种典型错误,其它错误,不能一一顾及。只能“谁有病,谁吃药”。如果学生“有病”,而自己却又忘记吃药,那么没人会一再地提醒你应该注意些什么。如果能及时改错,那么错误就可能转变为财富,成为不再犯这种错误的预防针。但是,如果不能及时改错,这个错误就将形成一处隐患,一处“地雷”,迟早要惹祸。有的学生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上不去,是因为自己做题太粗心,而且自己特爱粗心。其实,原因并非如此。练习的数量不够,往往是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大家一定要看到,如果自己的基础背景是地雷密布,隐患无穷,那么,今后的数学将是难以学好的。
6、理性选择参考书
高中数学光看课本是不行的,参考书是学习数学的助手,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好工具。对于那些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建议买一些提升空间大的参考书,对于初中数学成绩一般或者不理想的同学,建议你买一些基础性比较强的参考书。一句话:适合自己的参考书才是最好的。
7、加强学习交流。在平时学习中,有不懂的就要问。不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也不问。要加强与老师和同学间的交流,这有助于你提高数学成绩,并且可以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好数学的核心就是悟,悟就是理解,为了理解就要看、做、想„„.看笔记,做作业后的反思,章节的总结,改错误时的找原因,整理复习资料,在课外读物中开阔眼界„„,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悟”。要自觉去“悟”,就要提高主动性,做好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好自己的长期的、短期的目标。只要同学们与老师积极配合,逐渐提高你的悟性,你的数学成绩就能突飞猛进,取得巨大的成功!
另外,中考结束之后,准高一学生即将迎来两个月的假期,在暑假如能适当做一些预习工作,无疑
有利于新学期的学习。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新高一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了解必修1的主要内容
高一第一学期学习必修1和必修2两本书。期中考试之前学习必修1,期中考试之后学习必修2。
必修1的主要内容是三部分:
集合:数学中最基础,最通用的数学语言。贯穿整个高中以及现代数学,都是以集合语言为基础的。一定要学明白,学扎实。
函数的性质:通过初中对具体函数的学习,在其基础上研究任意函数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等。这一部分相对有一定的难度,比较抽象,而且与初中的联系比较紧。
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和对数的运算以及利用前面学到的函数性质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这部分知识有新的计算,并且需要应用前面的函数性质学习新的函数,难度比较大。
二、适当预习第一章集合和第二章函数的性质这两章的内容
1、要重视读。就是逐字逐句地阅读这一节课的授课内容,弄清中心问题,明确目的要求,力求了解新知识的基本结构(如定义、定理、解题方法等)。
2、要重视查。数学知识连续性强,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后面的课程无法学下去。预习的时候发现学过的概念不明白,不清楚的,一定要在课前查阅有关内容搞清楚,力争不留问题,确实不懂的可以做记号,留待上课听老师讲解。
3、要勤于思考。对所预习的内容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引入方法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证题的方法到证题的依据等。预习时应思考: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概念,定理,公式有什么含义?有什么条件?公式如何运用(正用,逆用,变用)?对于课本的例题,也尝试先做一做,再与课本的解答对照,思考这个问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或更简捷的做法,如此既是自己在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又是在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知识准备不够,只要设法补上,自己也就进步了。总之,预习的时候要多思考,要学会质疑。
4、适当做一些练习。在预习过程中,动手写一写,做一做,概念是否明白,方法是否掌握,可通过练习进行自我检测。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题都是为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出的。预习中可以试做那些习题,之所以说试做,是因为并不强调一定要做对,而是用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预习效果好,一般书后所附的练习是可以做出来的。
高一的数学方法篇三
高一数学学习方法
高一数学学习的五个不良学习状态
1、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学生依赖于套用教师提供的题型“模子”;第二,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用的“模子”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也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学生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制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思想松懈。有些学生把初中的那一套思想移植到高中来。他们认 为自己在初一、二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初三临考时才发奋了一、二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重点中学里的重点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高
一、高二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三临考时再发奋一、二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学生是大错特错的。中考的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拔性,但高考就不同了,目前我国还不可能普及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可以说还是属于一种精英教育,只能选拔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去读大学,因此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拔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一、二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就会后悔莫及。
3、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学生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学生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4、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5、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值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数变量的讨论,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