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假如我是学校管理者(五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假如我是学校管理者篇一
行为是一个人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当前,学校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满嘴脏话、粗话、庸俗话; 买饭不排队;考试作弊;上网不文明,在网上说脏话,乱发电子邮件;在校园内抽烟;破坏宿舍公物…… 二.不文明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造成学生出现不文明行为的原因很多,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生生源素质偏低,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学校有10%的学生来自外地,有 9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农村家庭,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缺乏礼仪文明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导致道德普遍滑坡现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家庭影响很大,外地借读生和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文明程度不高,就决定了学生接受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和训练层次较低,内容也是不全面的,因此导致学生文明意识的下降。
2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受到经济体制改革中遗留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是网络资源的开通使学生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频繁,社会上的各种思潮都会给学校带来影响,特别是一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非文明现象严重腐蚀学生的灵魂,造成学生道德素质的下降。
3.意识教育和文明行为培养的措施不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老一套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加上教育方式单一呆板,理论脱离实际,教学过程中空洞教学,没有真正去解决学生思想意识中深层次的问题,再加上一直以来学校把不文明行为存在的原因过分地归结在学生生源素质低等主观原因上,没有很好地进行教育引导和教育管理,没有把教育和管理很好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导致学生认为讲文明都只是讲讲而已
4.学生对提高文明素质的认识不够。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成绩,其它都是次要的,错误地认为文明礼仪都是些小事、琐事,无碍大局。其实这些“小事”确实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学生的认知与行为、观念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从现实情况看,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同其基础文明修养的程度不成正比,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认知与行为之间、观念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学生对文明与否的判别标尺失准。部分学生盲目地追求“自我”,错误地把许多不文明的行为当成了“有个性”、“有性格”、“潇洒”,如有的学生认为散散漫漫、不修边幅、浓装艳抹、奇装异服等是追求个性发展,是一种新潮,甚至认为是“有品位”;有的学生认为几个要好的聚在一起时,脏话连篇,才显得“哥儿们”,才有兄弟情,才够人情味。殊不知这些都不是高尚文明的行为习惯。
矫正学生不文明行为教育的对策 1.加大高雅文化进校园的力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作用。
校园环境是中学生成长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精神活动起着规范、引导、示范、激励和约束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个文化文化景点都对学生的教育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学校应该重视校园的文化景点的建设,并对文化景点的内涵进行宣传,让学
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同时,要加大高雅文化进校园的力度,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大力开展以诚信教育、情感教育、感恩教育、民族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报告会、学术讲座、大讲堂、演讲比赛、辩论赛、文艺汇演、高雅音乐欣赏等为主要形式的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追踪和引导校园热点,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促使学生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意志与情感等方面受到感染。
2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教育引导
以学校宣传栏、广播站、校园网、阅报栏、报刊、学生文学社刊等舆论阵地为依 托,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及时准确地向学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事等 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观,勤奋学习,文明修身,并通过总结校园内的典型事例和各种争创活动,如在学生当中开展每月班级之星的评选、优秀学风班的评选、优秀学生的评选、优秀学风班宣讲会等活动,宣传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使更多的学生崇尚文明、追求进步、争当先进。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解决大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的课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应发挥的作用。首先,转变观念,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也改变学生“背多分”的思想。把理论教学与是实践教学相结合,把中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把学生的思想与社会的实际、与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行为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起来,鼓励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教育;再次,开设基础文明课程,如根据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开设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就业指导教学、心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文明礼仪等课程。
4.加强教育管理,狠抓落实,培养学校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1)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校纪校规学习。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行为,教育是前提,管理是关键,只有把教育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教育卓有成效。
学校必须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制定和完善本校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并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学生班风、学风建设等活动规范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懂得在校遵守校纪校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作为一名中学生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让他们行动有规矩、办事有准则,做到知之而行之,并将学生掌握和遵守校纪校规的情况纳入学生素质拓展考核的内容。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习惯,不断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如成立文明督导检查小组,深入学生生活区、教室进行检查,把学生的文明行为纳入学生考核和各班工作评比的考核体系中,促使大家都重视学生的基础文明教育。
(2)发挥学生“三自”作用,突出学生文明习惯的培养。文明行为教育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必须以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要内容,如礼貌习惯、守纪习惯、卫生习惯等。要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积极主动性,特别是学生会、食堂管理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学生文明督导检查小组、班委等学生组织的作用,通过他们开展各种各样的文明评比活动、监督检查活动、学生文明工程教育等,在学生群体中倡导自律自爱的同时,能使学生自觉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并最终将其内化成自己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5.以教职工的表率作用影响学生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一个对社会有益的全面的人才,而在培养人的过 程中往往培养者对被培养者的影响非常的重要,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教职工的表率作用。教职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水平甚至衣着、交往、言行举止等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每位教职员工,包括专任教师、行政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甚至是学校饭堂的员工都应该自觉担任起育人的责任。并把这些责任体现到自己的行动中,真正以优良的工作态度、优质的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优雅的个人行为、言行举止来影响、教育和引导学生,把对学生的教育作为每个教职员工的责任。
假如我是学校管理者篇二
学校管理者行为之我见
“向管理要质量,出效率”是如今叫得最响的口号,大家都有这么一个共识: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学校工作的成败。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运动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367~368页)。学校管理能否象一个乐队那样,协调一致,演奏出和谐或激动人心的乐章,无疑是取决于学校教育管理者的素质的高低。
一、重视人文关怀为基础
作为学校管理者,我深有体会:得人心者得天下。管理者的职责就是服务教师。通过服务教师赢得教师的心。人心齐,泰山也可移。如何凝聚人心呢?我的理解是: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关心爱护、以心换心、尊重理解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
有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行人因为觉得春意上身,始而解开纽扣,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学校领导者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就是要尊重和关心下属,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使下属真正感觉到领导者给予的温暖,从而去掉包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关怀——这是学校产生凝聚力的必经之路,也是一种领导者不可缺少的管理行为,这不是懦弱的表现,也不是小恩小惠笼络人心,是一人心换取众人心的同心举措。学校慰问退休老教师、探望生病住院的教职工、给每位教职工送生日贺卡等形式都不失为有效的做法。
坦诚——在学校管理中,在与教师交住中,始终以诚待人,以心换心。我认为: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不搞“防人之策”,公正待人,信任同志,以真诚爱护教师,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尊重——尊重教师,这是管理人员最基本的素养,教师不是交由我随意指挥役使的“兵”,他们是我志同道合的同道、支持者,是成就我事业的同道和得力
1助手。学校在出台改革方案前,反复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吸纳其中有益的成分等做法,都是尊重教师的表现。
多年的管理工作经验也告诉我们:以关心教师作为出发点,充分尊重教师,跟教师坦诚交换看法,这样的谈话往往是成功的,而且对教师的行为有持续的促进作用。
二、创设组织氛围为重点
我曾经写过一篇《基于开发教师工作潜能的思考》的文章,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创设,有一番认识,文章中写过这么一段话:对于管理者来说,人际关系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创设和谐的工作环境;反之,紧张的人际关系,将极大地阻碍管理工作的进程。现实情况是:有的学校人际关系紧张,表现为:领导与领导、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职工之间的关系紧张,由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马克思曾经提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515页)。也就是说,人的发展,自始自终都是在群体的影响下进行的。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重的组织氛围,这对于主体意识突出的教师们将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更要强调学校管理者的“设计师”角色,淡化“指挥家”角色,尤其是要创造一个尊重的环境。反之,会极大阻碍领导、教师潜能的发挥,极大影响青浦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今天看来,这段话还有他的现实意义,借此文重提旧话。
不容讳言,学校是人才集聚的场所,教师喜欢思考问题,这是教师群体的优势所在。但也有部分教师善于扩大事态,将小问题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加以看待,把问题复杂化,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当将创设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工作难点,想办法破解难题,争取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
三、完善规章制度为保证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必需的。马克思认为:管理工作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是人们共同协作劳动的产物。人们为了共同的目标,在一起协作劳动,就要有管理。要管理,就要按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学校管理也是如此,大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所与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通过立规矩、建标准来实现制度管人,这正是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前提,这正是管理者懂得管理艺术的一种体现。但是,我们绝不
能把规章制度当作是惩罚人的工具,绝不能把规章制度当作是制约人的法宝,绝不能把规章制度当作是发泄私愤的凭借。
应当指出的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形式固定下来,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说是动态的,需要不断地充实完善,使之适应学校的改革发展,更好地为学校发展服务。
当然,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管理者要做的是:尽力使学校规章制度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为好的制度。好的规章制度应该有一定的衡量标准,我个人认为,好的规章制度,应该能让团队成员感觉到规章制度的存在,但并不觉得规章制度是一种约束;好的规章制度,应该是团队成员逐渐形成的行为习惯及办事规范,是团队成员自发的一种积极状态;好的规章制度,应该是一个团队的行为风格与准则的体现;好的规章制度,应该是一个团队健康成长、发展壮大的保障。
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与法制的社会,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管理者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制度建设与人本管理的最佳结合点,推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四、分权协同管理为原则
讲究分工合作,就是要求管理者依据一定的模式,将管理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相关责任人,让相关部门或责任人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例如:我们按照能级管理模式管理学校,就要切实地明确校长的职责是什么,副校长的职责是什么,各部门及部门负责人的职责是什么,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是什么,班主任职责是什么,科任教师职责是什么等等。当然,作为学校管理者本人,角色定位要准。每一个干部就像足球场上的运动员一样,要十分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后卫”,还是“前锋”?自己这个位置活动范围有多大?自己在这个活动范围内要完成哪些任务?什么时候不能“越位”?什么时候需要“补位”?什么时候加入“助攻”?这些,都要求保持清醒的头脑。
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明白,实施集体领导,倡导团队合作,在学校构建一种“团结、和谐、合作、宽松、上进”的浓厚氛围,是现代领导成功的一大特征;此时,作为主要领导一定要学会“弹钢琴”,善于分配,善于分权,有所为,有所不为,牢牢把握住学校阶段性工作目标的重点。
五、奖优罚劣艺术为机制
首先,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利用手中的权力,在评先、评职、增资、福利待遇等方面,对教师的发展性要求进行积极的引导,让自己的学校形成一种“敢干事,肯干事,爱干事”的良好氛围。从另一方面说,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力就是学校的创新力。学校的创新力就体现在教师的创新上。教师的创新来源于“敢干事、肯干事、爱干事”的实践之中。管理经验告诉我们:激励机制是一个学校能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原因就在这里。
再次,学校管理者要正确地使用批评这个武器。心理学家也研究表明,适度的惩罚可以使人产生适度的紧张不安感,激发人的学习、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当然,批评武器要慎用,在管理中应该树立“表扬用喇叭,批评用电话”的思想。批评时要讲究对事不对人等“批评要素”,考虑被批评者的心理承受力、批评实施的场合、批评的语言等“批评策略”。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应该注意研究:对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可以采取“热炒热卖”的“热定塑”式的批评,对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可以采取“放一放”的“冷处理”式的批评;对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可以采取“疾风暴雨”式的批评,对什么人、在什么场合可以采取“和风细雨式”的批评;等等。通过这样的研究,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我们的批评艺术才会得不断的提高。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管理经验和智慧才会因此得到不断的丰富。我们也因此才会成就我们的事业,我们也因此才会完成好我们的历史使命。
管理者要求教师“做人民满意的教师”,而作为管理者应该首先考虑“做教师满意的领导”、“做善于管理的领导”。要把“向管理要质量,出效率”作为经常督促自我的信条,时刻提醒自己、完善自我行为,较为出色地管理好学校,则人聚校兴。
假如我是学校管理者篇三
“搭便车”行为之我见——读《集体行动的逻辑》的一点启示
搭便车,是一句俗语,意思是自己不出钱而坐上他人的车并由此达到自己方便的目的。也泛指一切自己不付出而坐享他人之利的行为。1965年,美国教授曼瑟尔·奥尔森出版了《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首先从理论上对“搭便车”现象进行系统研究。
奥尔森最独特之处,在于他对研究集体行动问题的执著。他一生专门研究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个人的理性行为往往无法产生集体或社会的理性结果?奥尔森看到的是亚当·史密夫所推崇的“看不见的手”的失灵。社会科学家往往假设: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为实现这个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但公共选择理论奠基者奥尔森教授却发现,这个假设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集体行动的结果,许多合乎集体利益的集体行动并没有发生。相反,个人自发的自利行为往往导致对集体不利、甚至极其有害的结果。“看不见的手”为什么会失灵?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大家的理想为什么常常无法实现?原来,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体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包括那些没有分担集体行动成本的成员。
对此,奥尔森专门研究了罢工行为。他说,工人们为了增加工资而奋起罢工。有人积极组织甚至成为这种行动的领导者,有人积极参加成为这种运动的中坚力量,另外有些人却徘徊、观望直到胜利在望时才加入这种行动,也有些人虽然加入了行动却始终没有出力,等等。后来,罢工胜利了,工人们获得了加薪。加薪作为这种罢工的胜利成果,当然是全体参加者集体行动的公共产品。在奥尔森看来,凡是参加这种集体行动的成员都可以而且应该享受这种公共产品,在分享这种集体行动的公共产品时,那些出力甚少甚至根本没有出力的工人都可以而且应该享受加薪的胜利成果。但问题在于,参加罢工这种集体行动的成员有人出力多些,有人出力少些,有人甚至根本没出力。可是在享受公共产品时这些没有为集体行动“付出成本”的成员不仅也享受了一份,甚至他享受到与那些出力多的成员同等的待遇,即他获得了与那些出力多的成员同等的加薪机会和成果。这就出现了所谓“搭便车”。那些出力甚少甚至根本没有出力的工人为什么要搭便车呢?或者说他为什么对于这种不出力而享受公共产品的行为安之若素丝毫不感到愧疚或不安呢?奥尔森认为,这是由于人的自私本性所决定的。在奥尔森看来,社会群体中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单独生活的,是完全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个体,因而必不可免地追求自身的利益。因此,在分享罢工胜利而加薪的集体成果或公共产品时,每个人都会自觉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为自觉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这种自私性,他在这种集体行动中必不可免地成为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搭便车正是其经济人本性使然。
就像奥尔森本人所说“尽管我只是一个经济学家,但这一研究所作出的结论不仅是对经济学家是有用的,而且对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也同样有用。”
生活中普遍存在搭便车现象。例如,厂家就经常采用此策略,一些弱势产品跟进强势产品,借力“铺货”,最大限度地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的阻力,使新产品快速抵达渠道的终端,从而尽快与消费者见面。传媒市场上也存在搭便车的例子:比如,一部《穿越时空的爱恋》电视剧的高收视率,各种穿越剧便接踵而至,从《寻秦记》到《神话》,从《宫心锁玉》到《步步惊心》,一部部穿越题材的电视剧和小说便进入广大人民群众的视线中;再如,歌手海鸣威就借助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名著所具有的影响力,创作《老人与海》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并凭借其获第六届劲歌王颁奖典礼暨第六届全球华人乐坛总选颁奖典礼“最具潜质歌手”。
搭便车行为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古代有,现代更甚。这样的行为如果泛滥成一种社会现象,就会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极大危害。那么,如何消除搭便车行为呢?在奥尔森看来,必须在集体行动中或者说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中实行相互作用的两种“激励”:一种是“集体性激励”,即通过各种积极办法激励全体成员竭尽全力地参加这种集体行动,并由此而使他们共同分享这种公共产品。比如,通过各种办法使工人们完全明白这种罢工对于自己利益的厉害关系,并由此而消除一切徘徊、观望尤其是参加而不出力的行为。另一种是“选择性激励”,即通过各种办法使全体成员明白,如果你不参加或不能积极参加这种集体行动,你将不能得到或者失去这种公共产品的分享。
奥尔森的理论合理地解释了滥竽充数的搭便车行为产生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消除这些行为的途径和方法。准确理解和完善搭便车理论,最大可能地消除搭便车行为,是我们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
假如我是学校管理者篇四
管理者行为决定企业文化形式,并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企业管理者在文化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管理者不断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传达企业的价值观与理念。总的来说,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成为企业价值观的载体。根据企业管理者在公司的职责分工及定位,我们可以从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及基层管理者三个层次展开分析,探讨企业管理者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定位问题。
管理者行为决定企业文化形式,并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企业管理者在文化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管理者不断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沟通,传达企业的价值观与理念。总的来说,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使自己的行为成为企业价值观的载体。根据企业管理者在公司的职责分工及定位,我们可以从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及基层管理者三个层次展开分析,探讨企业管理者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定位问题。
高层管理者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倡导者,秉承跨越沟通的重大事项,在诸多场合需发挥精神领袖的作用。
设计师:由于高层领导在企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他们对企业的理念和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一般说来,企业文化理念,离不开领导者的总结、归纳和加工。企业高层领导者在萌发构想、提炼升华、形成等过程中起到总设计师的作用。
倡导者:建设企业文化,要求领导者成为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实质。作为倡导者,需要坚定自己内心的信念,要把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等时刻铭记在心中,以实际行动倡导企业文化。领导者不应满足于一般性号召,不应只是通过文告和集会才向员工倡导,而是利用一切机会,通过一切手段去倡导企业文化。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传扬者,发挥以身作则,积极培训、指导部属的作用。传扬者:建设企业文化,要求领导者成为员工的示范者,被认同的对象、模仿的榜样,做到表里如一。领导者需要做到言行一致,忠实于自己的承诺,带头践履文化价值理念。作为企业文化的传播者,需要领导事事做员工表率,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指导者:建设企业文化,要求领导者成为团体和员工个人的指导者。团队和员工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困惑和问题、冲突与挫折,对新的文化价值观会感到难以适应,对旧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会感到难以摆脱。因此,领导者应当帮助团体和员工,给予他们及时而有力的指导。作为中层管理者,需要善于集中员工的经验和智慧,用员工自己成功的经验去指导员工,提高员工,解决员工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管理者,更多的担任培育的角色、一线指导员,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做到学以致用。培育者:建设企业文化,要求一大批企业文化的培育者,需要营造有利于企业文化骨干成长的条件,藉此获得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的机会,扩大文化视野。企业可以因人而异地发挥企业文化骨干作用,发挥其特长。在交往互动中,亲自给员工以指点、开导、启发和感染。变革者:基层管理者,最能深刻感知环境变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需要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推动企业文化的变革,不断保持创新与进步。当管理者发现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需要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时,必须积极地推动企业文化的变革,使企业文化不断创新与发展,确保企业文化与外部环境要求以及自身发展要求保持一致。
总的说来,领导行为决定文化形式。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领导的性格、气质、能力、个性倾向等方面决定的领导行为对企业文化的方向、内容都有很大的影响。企业领导者不仅要经常设想如何面对未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情况而稳步前进,作为优秀的领导者还要从实际出发,从长期战略方面思考,确定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带来企业文化的相应改变。
假如我是学校管理者篇五
教学行为改变之我见
西定乡小学杨杰
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前的准备、课堂的教学与课后的反思等教学环节。因此,教学行为的转变不能仅仅体现在课堂的教学中,还要体现在课前与课后等教学环节之中。
(一)课前教学行为的转变
我国以往的课程目标更多的体现了社会的要求,各学科的目标大都是为升入高一级的学校而设置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重视不够。在具体目标上偏重认知能力的发展,造成了学生知识面过窄,缺乏个性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缺乏等片面发展的现象。
新课程根据时代发展对人才素养提出的要求,对传统“双基”进行了重新确定。新课程将教学目标确立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不仅是为了加强教学目标的基础性,更为了学生未来发展;过程与方法注重的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目标不仅超越了传统课程目标,也顺应了21世纪的人才需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渗透到各个具体目标中,通过学生的个体参与去体验,目的是关注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目标的多维性使教师从各个方面关注学生,也就是说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从“三维”的角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原有统一的教学设计思想,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思维方式去关注每个学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二)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这种以教师讲为主体的教学,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程中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认知需要和发展需要出发,遵循学科的学习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 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四、课堂后教学行为出现的新特征
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观察和思考,它可以沟通教师“所倡导的理论”和他在实际教学中“所采用的理论”,从而达到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目的。
教师通过对实际教学的反思,意识到自己教学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关于教师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看自身,反思自己的思想是否与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经过这种分析,教师会对问题情境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在通过分析观察认识了问题的成因之后,教师重审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针对特定的教学问题,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再进行验证。在这样的反思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会更符合新课程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