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差错处罚办法解读(五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医疗差错处罚办法解读篇一
医疗差错,是指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确有过失,但经及时纠正未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或未造成任何后果的医疗纠纷。
依《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医疗事故的后果必须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如残废、伤残、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对于没有达到事故程度的医疗过失,均应认定为医疗差错。换言之,医疗差错与医疗事故的特征基本相同,两者之间的唯一不同是损害后果程度上的差异。
例如,某医生为一胸腔积液的病人施行胸腔闭式的引流术,术前未认真检查器械,结果术中将金属吸引器抽口掉入患者胸腔。后开胸取出抽口,病人恢复良好。本例手术医生疏忽大意,未检查器械,应认定为确有过失,但只是给病人造成了增加痛苦、延长治疗时间等后果,没有导致功能障碍以上的损害,不符合医疗事故的特征,仅构成了医疗差错。根据所造成的后果不同,又可将医疗差错全分为一般医疗差错和严重医疗差错。
1.一般差错。一般差错是指未给病人造成任何后果的差错。
例如,某护士在治疗中误将甲床的80万单位青霉素给乙床病人注射,而将乙床的8万单位庆大霉素给甲床病人注射,出现了交叉治疗的错误。注射后及时发现,立即报告医生,做好紧急抢救的一切准备,医护人员守候在乙床病人的身边。恰逢乙床病人对青霉素不过敏,一场虚惊之后,病人安然无恙。从护理技术方面来说,这种药物的交叉注射是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的不细心或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只是未给患者造成任何不良的影响,故属于一般医疗差错。如果患者乙对青霉素过敏,那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那就不属于一般的医疗差错了。
一般医疗差错,是在诊疗过程中,因医务人员的过失,发生了一般性的错误,但责任者能实事求是地及时报告和处理,对患者未造成危害,无任何不良后果者。
2.严重差错。严重差错是指医疗过失已给病人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后果的差错。后果可表现为各种方式,如增加痛苦、延长治疗时间、扩大经济支出、遗留手术瘢痕、出现不适症状、产生轻度并发症或后遗症等。
例如,某医院产科助产士,在给一产妇接生时,由于业务能力一般,临床经验不足,虽然产妇出现了一系列较为明显的子宫破裂的先兆,但该助产士仍然没有想到有子宫破裂的可能,也未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病人子宫破裂。幸被上级医生及时发现,经紧急手术,缝合了破裂口,母子平安,没有出现严重后果。本例助产士有技术失误,但经上级医生的弥补,没有给病人造成严重的损害后果,只是增加了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属于严重医疗差错。
严重医疗差错,是在对患者的诊疗过程中,确因技术水平不高或技术设备不足,发生 误诊,延误治疗时间,给患者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未酿成不良后果者;或出现医疗方面的过失,但被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虽未造成后果,然而就医务人员的工作而言,也是一种严重差错。
区别严重医疗差错和一般医疗差错的关键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造成一定影响的属严重医疗差错,未造成影响的属一般医疗差错。
医疗差错界定标准
1、临床科室 一般差错:
(1)应邀会诊科室或医师接到会诊通知单8小时内、急诊会诊30分钟内未到申请科室会诊者。
(2)未及时执行上级医嘱指示,对诊断、治疗有影响者。
(3)体检遗漏重要阳性体征或未认真观察、记录病情变化,对必要的辅助检查不及时而导致误诊者。
(4)未记录有药物过敏史,或漏开过敏试验,而导致误用过敏药物。(5)申请单书写不规范,申请目的不明确,导致误检、漏检者。
(6)检查、治疗中,因技术和责任因素造成断针、断管等未取出,但对人体未造成影响者。
(7)伤口、体腔内留置引流条(管)未适时取出者。严重差错:
(1)拒收、推诿患者,致使病情恶化,增加患者痛苦或延误患者检查、诊断、治疗者。(2)各种诊疗操作(如胸、腹、骨髓穿刺,内窥镜检查等),未按《常见疾病诊疗规范》进行,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3)各种检查或术中误伤重要组织、器官者。
(4)因误诊或主观臆断而致治疗原则差错,延误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5)对急症、危重患者未能优先诊治,或对危重患者随意转送而延误诊治者。(6)对危重病员实施抢救或特殊检查,出现危象时医师不在场者。(7)用药过程中,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而未及时停用者。
(8)对术前检查准备不充分或手术指征掌握不准,而轻率地实施手术。(9)外科手术止血不完善,导致术后继续出血较多,需经二次手术止血者。
(10)体腔或软组织内遗留纱布、器械等异物,但在未离手术室前发现而拆开伤口取出者。(11)病理标本丢失,影响诊断治疗者。
(12)错下医嘱(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床位、药名、剂量、用法、部位)已执行。(13)对院领导和上级医师的指示不执行,违反规定影响诊疗工作的。
(14)急诊、危重患者会诊、抢救中,接到会诊通知单或电话不及时参加会诊、抢救者。
2、麻醉科 一般差错:
(1)低位椎管内麻醉未按常规操作进行致平面过高,出现呼吸抑制,经处理未发生不良后果者。
(2)硬膜外麻醉未按常规操作进行,致穿破硬脊膜或麻醉导管遗忘体内带回病房。(3)因麻醉插管未按常规进行,致患者牙齿松动、脱落,咽喉部严重损伤;(4)麻醉不全,严重影响手术进行。
(5)急诊手术通知单送达后,30分钟内麻醉医师未做好麻醉准备者。严重差错:
(1)麻醉科医生临床抢救患者时,遗忘重要器械、药品影响抢救者。
(2)麻醉科医生因术中玩忽职守致患者出现呼吸循环骤停,经抢救顺利恢复者。(3)因麻醉穿刺未按正规操作造成气胸。
(4)麻醉科医生因不负责任造成无氧供给或二氧化碳潴留者。
3、手术室 一般差错:
(1)主要手术器械、药品准备不全,影响手术进行者。
(2)体腔关闭前未认真查对清点敷料、器械,增加探查次数而延长手术时间30分钟以上者(体内找到为医师差错)。(3)使皮肤压伤或出现水泡者。
(4)因责任心不强,用热水袋或电极造成轻度灼伤者。严重差错:
(1)因未严格查对,术中输错血或用错药。(2)接送患者或手术前、后坠车、坠床。(3)因交接班不严而误用未消毒物品。(4)病理标本丢失,影响诊断治疗者。
(5)值班人员无故停止、拖延或推诿手术,影响手术按时进行。
3、检验科 一般差错:(1)丢失或损坏标本不能检查者。
(2)错查、漏查检验项目或填错检验结果者。搞错标本而标本已处理不能复查者。(3)错配或用错试剂,检验项目与申请项目不符合、报告结果错误者。(4)未按规定时间发出报告,检验单填写不清或不规范。(5)使用变质或未经校正的试剂,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者。严重差错:
(1)所查项目不按规程处理,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及时性以致延误诊断、治疗者。(2)因工作粗疏,错发或遗失检查结果,影响诊断及治疗者。(3)因不负责任损坏或丢失血、骨髓、脑脊液等标本者。(4)贵重仪器因使用、保管不当,造成主要部件损坏者。
(5)值班人员拒查、推诿、拖延各种检验影响急诊治疗、抢救者。
5、药剂科 一般差错:
(1)工作粗疏,遗漏或发错品种者。(2)因未按操作常规,自制制剂不合格。(3)毒麻精神药品未按规定管理或帐物不符者。
(4)药袋或药瓶上的姓名、剂量、用法书写不清或贴错瓶签者。(5)处方不符合规定,把关不严或擅自发出超限量药品者。
(6)因工作不慎,配错处方、发错药品,但及时追回而未用于顾客者。严重差错:
(1)注有“急”字的危重病员的处方,未立即配发而影响抢救治疗者。(2)凡配制大输液含有杂质,致顾客使用后有严重输液反应者。(3)毒、麻、精神药品因管理不善、丢失或错发并已用于顾客者。(4)因保管不善,造成药品/中药饮片发霉、变质、过期和失效。(5)投、发错药(包括品种、剂型、剂量)已用于顾客者。(6)临床药师审发不慎,造成不良反应。
6、理疗科 一般差错:
(1)开错处方,错误执行医嘱者。
(2)治疗时错置电极、部位或漏电,但伤及顾客较轻者。
(3)未遵医嘱而扩大紫外线照射范围,其红斑范围超过2cm2以上或6个生物剂量者。(4)因查对不严,用错药、打错针、电极极性错误,但无严重后果者。
(5)针灸遗漏主穴、配错穴位或针灸完后忘记取针带回病房或家中者。(6)治疗中出现二度烧伤、电灼伤,面积大于0.5cm2,小于1cm2者。(7)因封闭、针灸治疗造成小血肿(面积<2cm2)或轻度感染者。严重差错:
(1)针刺治疗中造成气胸,不需外科治疗自行吸收者。(2)治疗中出现二度烧伤、电灼烧,面积大于1cm2者。(3)对诊断明确的禁忌患者进行错误治疗者。
(4)因保管、使用检修不当,造成贵重仪器主要部件损坏而不能使用者。
7、护理差错 一般差错:
(1)错抄、漏抄医嘱影响患者治疗者。
(2)错服、多服或少服药物、延后或提前两小时服药者。
(3)漏做皮试或观察结果,需再做者。错做或漏做各种临床处置者。
(4)采集血标本时,错抽、漏抽、抽错量、未加或加错抗凝剂、标本容器不干燥、溶血、凝血、以及标本未及时送检或损坏、丢失而需重新采血者。(5)发生二度以下褥疮、烫伤,经治疗痊愈,未造成不良后果者。(6)术前应禁食而未向患者交代,延误手术者。(7)未备皮或备皮划破多处,影响手术、检查者。
(8)手术取下活体标本或各种急查标本未及时送检,影响诊疗者。(9)由于手术物品准备不全,影响手术,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10)供应室发错治疗包或包内遗漏主要器械、发放过期物品或器械清洗或灭菌不彻底,培养有细菌生长等,未造成不良后果者。(11)损坏或丢失重要标本,需重新采集者。严重差错
(1)未做皮试注射青、链霉素等,皮试前未询问过敏史或阳性皮试结果未及时记录,已发生过敏反应但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者。
(2)错用或使用毒麻或特殊剂量的药物超过中毒剂量,出现毒性反应未造成严重后果者。(3)将过期、污染、霉变的药物输入体内,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4)用血标本采集错误并已送血库者、取错血、输错血,未造成严重后果者。(5)静脉注射时,将刺激性药物漏出血管,造成局部轻度坏死,面积小于3*3cm。(6)发生二度以上褥疮、烫伤,面积小于体表面积的0.25%者。(7)错写、错挂新生儿姓名、性别牌,导致新生儿错抱者。(8)接产准备不及时、观察不仔细,导致产妇在待产床上分娩者。(9)无菌操作中,使用未经消毒或过期物品,经及时处理未发生感染者。(10)擅离职守或抢救配合不及时,有一定后果者。(11)错用、漏用关键性药物,造成明显后果者。
(12)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未采取必要的措施,发生坠床,造成一定后果者。(13)手术未认真清点纱布或器械,在未离开手术室前发现,需拆开伤口取出者。(14)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造成环境或物品污染,影响工作者。
所以,医院、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不能因医务人员的诊疗护理过失,出现差错。否则,就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延长治疗时间,增加医疗费用。
不能因为差错,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争议。
医疗差错处罚办法解读篇二
陕汽医院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处罚办法
各科室:
为规范我院医疗质量管理,提升我院医疗质量的可控性,保障我院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责任心,杜绝医疗事故,尽可能的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率,全面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控制,建立患者就医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流程和安全管理体系,以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为依据,保证质量控制和安全措施的落实,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二、贯彻措施
为了有效地控制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严防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的发生,我院成立医疗差错及医疗事故处理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王金社
成员:王军、赵新刚、桑文敏、成建峰、宋彩梅、李亚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医务科主持日常工作。医疗差错医疗事故领导小组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对全院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检查、指导。
2、开展医务人员安全和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杜绝医疗事故,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3、检查和指导各科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质量管理方案,落实安全质量管理目标、制定医疗差错考核标准和奖罚措施。
三、错处罚办法:
1、医疗事故的处罚办法按照医疗事故的分级(四级)和责任认定(由卫生行政部门认定),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2、医疗差错处罚规定: ①严重差错,扣当事人100元。② 一般差错,扣当事人50元。
③小差错,对当事人进行通报批评和教育。
3、实行科主任负责追究制。科主任一定把好技术准人质量关,各科室严格按照医疗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对本科室监管不到位或者疏于监管的医疗差错,对本科室科主任进行追责。对本科室医疗差错进行隐报、瞒报或者其他不利于医疗差错处理的各种行为均加重处罚。
医务科 二〇一五年三月三十一日
医疗差错处罚办法解读篇三
《酒泉市理赔业务规定及差错处罚办法》
为规范公司救援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不断促进公司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是公司救援工作的基本准则,各级工作人员必须遵守。
一、理赔指标
1、报案及时登记率99% 定义:出险后及时报案登记的案件数占所有报案案件的比值。出险后及时报案登记的案件是指在统计期间内报案时间与出险时间差值在2天内的案件。
公式:报案及时登记率=统计区间内及时报案登记的案件数/统计区间内报案件数
2、第一现场查勘率92% 定义:是指在进行现场查勘的任务中有第一现场的任务占比。
公式:实际进行第一现场查勘件数/现场查勘件数 难点:查勘员完成现场查勘任务并在现场查勘界面勾选“第一现场”,方能被统计为第一现场查勘。
3、及时立案率95% 定义:是指统计区间内及时立案案件的占比。公式:及时立案率=统计区间内所有[(立案日期-报案日期≤n天)]立案案件件数/统计区间所有立案件数
4、立案绝对估损偏差率≤20%
定义:是指在统计区间内已决案件的已决金额与立案金额之差的绝对值之和与已决金额之和的比率。
公式:∑(∣已决金额-立案金额∣)/∑已决金额
5、报案结案率≥85% 定义:是指统计区间内报案并结案的案件占统计区间内报案案件的比值。
公式:报案结案率=统计区间内报案并结案件数/统计区间所有报案件数
6、报案结案周期≤42天,其中2000元以下车险赔案,报案结案周期≤20天,5000元以下车险赔案,报案结案周期≤30天。
定义:是指已决案件从报案到结案的平均时间。公式:报案结案周期=∑(结案时间-报案时间)/统计区间已决件数。
7、案均赔款2853元
定义:统计区间内所有已决案件的平均赔付金额 计算公式:案均已决赔款=统计区间内已决赔款/统计区间内已决件数
8、历年制赔付率 定义:历年制赔付率是指统计区间内的已决赔款加上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提转差与相应的已赚保费的比率,不考虑保单与赔款的匹配,未考虑ibnr。
公式:历年制赔付率=(已决赔款+期末未决赔款-起初未决赔款)/(当期净保费-期末未满期保费+起初未满期保费)*100%
二、根据上列理赔指标,特制定下列处理办法
1、查勘
(1)要求:到达现场(时限要求:市区30分钟内)查勘人员应按规定认真做好查勘记录,查勘时要拍摄事故现场及损失情况,相片必须包含拍摄时间,车辆号牌,驾驶证,行驶证,车架号,事故现场整体及分项损失部位等关键信息,查勘工作结束后,及时填写《查勘报告书》,并由当事人和查勘员双方签字确认。查勘员需双人签字,不得代替他人签字。
凡专线调度的现场查勘任务,查勘人员进行系统操作时必须将“现场类别”选择为“第一现场”,最后填写“查勘情况说明”,全部项目填写完毕,点击“提交”,再到查勘定损任务列表中处理查勘任务,即便不是第一现场的也这样选,该任务需在当天完成。
(2)处罚:完不成的,一次处罚50元。
2、立案
(1)要求:及时立案是指报案到立案在3天内,为了更好的完成指标,查勘任务调度在谁的工号下面就由该人负责,由派驻负责人进行监督。
(2)处罚:完不成的,一次处罚50元。
立案金额是指估计损失金额根据理算规则计算出来的预计赔付金额。绝对偏差率是衡量理赔估损准确度的重要指标。说明立案估损偏差的相对波动程度的高低,绝对偏差率越高,说明单个案件理赔估损的的准确度越低。立案人员操作时,应充分考虑该次事故损失金额、事故责任比例、是否互碰自赔、是否加扣免赔率等理算因素分险种进行立案,减小案件绝对估损偏差率。
3、定损(1)要求:
在被保险人要求定损的情况下:
1.事故损失5000元以内的当日完成定损; 2.事故损失20000元以内的两日内完成定损; 3.事故损失50000元以内的三日内完成定损;
4.事故损失50000元以上的正常案件四日内完成定损; 定损结束后在24小时内将定损项目录入系统并提交下一流程。核损退回的案件(包括车损案件,人伤案件),应在当天与核损员进行沟通,无法处理的案件,及时汇报理赔分管领导。
4、缮制赔案(1)要求:
核损完毕的案件,资料齐全,缮制核赔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提交核赔前应检查资料是否齐全,ebao系统附加文档里,现场照片(无现场除外)、定损照片、驾驶证、行驶证、体检单、交警裁决、车架号、发票等核赔案件需要的手续,避免因缺少资料而核赔退回的案件,如果核赔退回应在当天与核赔员进行沟通,无法处理的案件,及时汇报理赔分管领导。
5、ebao系统支付平台一律由缮制人员操作,省公司核赔通过后在一个工作日内打出赔款计算书,经分管领导签字确认后,在当天做支付提交。
三、重大赔案(1)要求:
①实行重大赔案报告制度,凡属于重大赔案范围的赔案,一律按要求认真填写《车险重大赔案报告单》,及时上报上级理赔部门。
②查勘员到达现场后,发现事故损失超过1万元,要及时电话联系理赔分管领导参与现场查勘。
(2)处罚:完不成的,一次处罚50元。
四、未决赔案的管理(1)要求:
未决赔案主要分为新发案件,人伤案件,外地代查勘案件,诉讼案件。
① 各支公司指定未决管理岗,负责日常未决管理工作。
② 指定报表统计岗,负责与派驻负责人的数据对接。③ 指定法律诉讼岗,负责诉讼案件的跟踪与上报。④ 指定人伤案件跟踪调查岗,负责人伤案件的立案,人伤案件专项管理,加强人伤案件跟踪调查,提高调查能力和水平,对于车险人伤案件要在易保系统中及时进行人伤跟踪提交,及时更新赔款准备金,建立人伤跟踪记录台账,对于每一个涉及人伤案件登记在册,实行定期跟踪。新发人伤案件在当天跟踪一次,并且立案处理,一个月以内的,最少每个星期跟踪一次,一个月以上半年以下的,最少三个星期跟踪一次,半年以上的,最少一个月跟踪一次,以上跟踪都需要在台账记录和ebao系统里处理。
⑤ 新发车险案件,由车险查勘员负责跟踪案件情况,直至案件结案。
⑥ 建立报案登记台账,对于每一个报案都需要登记,方便案件流转查询。⑦ 建立委托外地案件台账,对于每一个非本公司查勘的案件登记在册,专人处理,负责催促受托公司查勘定损处理,并且在3天内立案。
医疗差错处罚办法解读篇四
医疗事故及差错处罚规定
1、医疗事故处罚规定(甲、乙分类细则附后)
(1)一级甲类:辞退第一责任人或降级使用三年,扣科室当月劳务费,扣
有关领导及院长、书记当月劳务费。其他相关责任人根据情节轻重进
行处理。
(2)一级乙类:第一责任人降级使用一年,3年不得普升高一级职称,扣
科室当月劳务费50%,扣有关领导及院长、书记当月劳务费50%。
(3)二级甲类:第二责任人降级使用2年,3年不得普升高一级职称;扣
科室当月劳务费50%,扣有关领导及院长、书记当月劳务费30%。
(4)二级乙类:第一责任人降级降职使用半年,2年不得普升高一级职称,扣科室当月劳务费50%,扣有关领导劳务费25%。
(5)三级甲类:第一责任人降级降职使用2年;2年不得普升高一级职称,扣科室当月劳务费50%,扣有关领导劳务费50%。
(6)三级乙类:第一责任人降级降职使用3个月,1不得普升高一级职称,扣科室当月劳务费25%,扣有关领导及院长、书记当月劳务费25%。
(7)四级甲类:第一责任人一年不得普升,降级降职使用3个月,扣科室
当月劳务费25%,扣有关领导、院长、书记当月劳务费25%。
(8)四级乙类:第一责任人降级降职使用2个月,3年内不得进修,1年
内不得普升,扣有关领导及院长、书记当月劳务费10%。
(9)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处罚规定:
① 医疗事故,扣当事人300元。
② 严重差错,扣当事人200元。
③ 一般差错,扣当事人100元。
④ 小差错,扣当事人50元。
⑤ 造成医院经济损失的,个人按10%赔偿,属甲类科室赔偿20%,乙类科室
赔偿15%。
⑥ 凡年内有一般差错或医疗事故责任人或留用察看的人员年内不能评优。
2、一般不能下口头医嘱,如当班医师不检查或不看望病人而开口头医嘱者,扣当班医师50元,扣执行护士10元;若紧急抢救需护士执行口头医嘱的,护士在执行口头医嘱前,必须复述,医生在抢救结束6小时内必须补写医嘱,否则扣当事人10元。
3、实行科主任、医务科、业务院长负责追究制。科主任、医务科科长、业
务副院长一定把好技术准人质量关,新开展技术项目(院内、科内及个人新项目),个人新项目必须根据个人或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严格有关法律法规,严把准人关,对不负责任的审批而造成医疗事故,审批人员负相关责任,不申请,有由当事人负全责。
4、由进修生或实习生引起的医疗事故及差错由带教老师负责,根据责任归
属,由派出单位负50%责任,接收单位负50%责任。
5、如果医疗事故赔偿数达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的,则由院办公会讨
论决定具体承担比例。
医德医风、工作质量考核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行风建设,对职工医德医风、工作方面发生违反规章制度,造成病人投诉,影响医院行为的加大处理力度,实行考核扣分制,并与
考职称普升、聘任、进修学习等挂钩,具体规定如下:
一、医德医风考核(总分50分)
职工违反医德医风规范出现下列情况予以扣分:
1、索取病人(或家属)钱物,私自收取诊疗费、处置费现金,扣30分。
2、开搭车药品和收取药品促销费,私自接收药商支付的消费娱乐、旅游,扣20分。
3、私自行医和私自介绍病人到院外、个体诊所检查和治疗,扣10分。
4、利用工作之便为他人开假证明、假报告,扣10分。
5、推诿病人,延误抢救时机,扣20分。
6、在公共场所与病人家属发生争吵或顶撞、挖苦病人,公然叫病人投诉,扣10分。、7、因语言,行为不慎造成医患纠纷、病人投诉,扣5分。
8、开职工大会无故缺席每次扣5分。
9、电台、电视台、报刊批评曝光,每次扣20分。
医德医风考核按50分计算,当年被扣10—19分不得评优;被扣20—29分,取消当年和次年普升、进修学习资格;被扣30分以上,考核为不合格,并给予解聘。
二、工作质量考核
1、医疗工作质量(50分)
医计人员违反工作制度出现下列情况予以扣分:
(1)发生严重差错、事故,按当事人责任扣15—50分。
(2)危重病人不及时报告,不交接班,延误抢救,扣10分。
(3)出现丙级病历一份,扣10分。
(4)明显违反用药原则,滥用抗生素,每例扣2分。
(5)发错药或发已过期、变质药品及有异物的液体,扣5分。
(6)搞错标本,发错报告或配(发)错血,扣5分。
(7)因个人责任问题造成病人重复检查或处置2次以上(含2次),扣
5分。
医疗工作质量按50分计算,当年被扣10—19分不得评优;被扣20—29分,取消当年和次年普升、进修学习资格;被扣30分以上,考核为不合格,并给予解聘。
2、护理工作质量(50分)
护理人员违反工作制度出现下列情况予以扣分:
(1)发生严重差错事故,扣当事责任人15—50分。
(2)使用抗生素未按医嘱做皮试或打错针、发错药,扣10分。
(3)执行治疗过程中,因未认真检查,液体内有絮状物、胶塞等,扣5分。、(4)在治疗过程中因液体外渗,致皮肤坏死,扣10分。
(5)未如实填写病人所用得费用,如材料费、氧气费、心电监护记录等,造成多收费、病人投诉,扣5分。护理工作质量按50分计算,当年
被扣10—19分不得评优;被扣20—29分,取消当年和次年普升,进
修学习资格;被扣30分以上,考核为不合格,并给予解聘。
3、机关后勤工作质量(50分)
机关后勤人员违反工作制度出现下列情况予以扣分:
(1)工作失误,造成医院经济损失,扣10分。
(2)未执行科领导、院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或不按质量完成的,扣10
分。
(3)因工作拖拉(无客观原因)影响临床医技工作正常运行,扣10分。
(4)本班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如失窃、失火等),视情节、后果,扣30分。
(5)未按时执行“院务公开”制度,扣10分。
(6)利用工作之便将公共财产占为己有、公车私用等行为,视情节、后果,扣10—20分。
(7)财务人员收错钱,造成纠纷或医院损失的,每次扣5分。
机关后勤工作质量按50分计算,当年被扣10—19分不得评优;被扣20—29分,取消当年和次年普升、进修学习资格;被扣30分以上,考核为不合格,并给予解聘。
保健质量管理制度
1、保健部要负责全区妇幼保健工作的指导任务,保健科要有月、季、半年
工作计划;有专题小结,半年、全年工作总结。要求按计划实施各项工作,做不到扣20元/项。
2、保健部人员要按要求规范填写各种表卡,同时指导收集事整理统计上报
各种报表。各种报表整洁、无差错、缺漏项和不规范≥5%,扣5元/份。
3、儿保科要掌握全县托幼机构数、托幼机构基本情况,建立托幼机构园长、保健员名册档案。定期指导托幼机构开展营养膳食。
4、保健部访视人员要做好县级医疗单位的访视转卡管理工作,同时做好辖
区内的产后访视工作。要求规范,按时访视。凡有投诉或检查未得到访视(无故),扣20元每例。
5、保健部负责妇幼保健具体工作。努力完成各项指标任务,各项指标达不
到全区基层妇幼保健工作评比前五名的扣保健部10元/人。
后勤、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1、后勤科负责司机、门卫、仓库保管员的考勤登记,上班期间,各类人员
去向要明确,有事向科主任请假,否则按旷工论处。
2、安装设备及各种维修,随叫随到,暂时不能解决的作好解释工作,如借
故推诿者,当事人按被投诉处理,造成损失或影响业务正常开展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3、电路、医疗器械、水、汽管等发生故障时,有关人员接到通知后10分钟
内到达现场处理,无故不按时到达者按失职处理,扣当事人100元。
4、救护车由医院后勤科统一调度。司机接到救护紧急用车通知应立即做出
反应,并保证在10分钟内出车,如无故不按时出车扣责任人每次50元,造成不良后果,由责任人负全部责任。
假期待遇管理制度
1、工休假由科室安排,原则上当年假期当年修完;本内累计事假在20
天以上的不享受工休假;职业假不发劳务费。
2、探亲假、计生假、婚假、丧假、产假期间,在国家机关政府规定期限内
工资福利按相关政策发给。
3、请事假的工资待遇:请假一天扣发一天的金额工资和劳务费,请假2天
扣2天,以此类推。3天事假(含3天)扣当月劳务费,请事假一个月(含一个月),请假期间各种保障费用由本人承担。
4、请病假的工资待遇(工资计发基数按固定工作、活工资计发):请假2个
月以内,发100%工资;超过2个月从第3月起,工作不满10年发90%的工资,工作10年发100%的工资,超过6个月从第7个月起,工作不满10年发70%工资,工作满10年发80%的工资,病重住院,确因生活困难,经本人申请,院领导审批,可发给适当补助。
以上所有的休假均按请假制度执行。
奖励制度
1、出满勤者,每人给予全勤奖(年终奖、目标管理奖),迟到、早退超
过十次,不坚守岗位四次,旷工累计3天以上、调离单位、无故不服
从工作安排一次的不发全勤奖,违反者不超过规定次数的,按实际次
数扣发全勤奖;年内不完成岗位工作的任务60%,不发全勤奖,年
度考核被为不合格。
2、对医德医风高尚,医疗技术高而得到病人及家属公开表扬信、感谢信、锦旗的科室或个人,经核实后每次奖励科室100元,个人50元(奖
励金额由医院支出,不扣科室成本)。
3、评上自治区市、区集体的分别奖励,职工评上自治区、市、县优秀党
员、优秀护士、先进工作者分别奖励300元、200元、100元,评上
本院先进工作者奖励100元。
本院职工直系家属、临时工优诊待遇规定
4、直系亲属住院治疗(不系医保),全额收取药费、血费、材料费,其
他按75%收取,要求出院立即结账,超过15天不结账,不能享受优
诊待遇。
5、本院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和在我院工作的临时工在门诊治疗的,免收挂
号费、诊疗费、肌肉注射费、静脉注射费、透视费及大便常规。收全
额的药费、血费、材料费。各种功能检查、检验、治疗等费职工直系
亲属和临时工按70%收取。
注:
(1)直系亲属指本人的父母、配偶、子女。
(2)本院职工的直系亲属,凡有单位或享受医保、劳保、保险者不属
于我院看病优惠之列。
(3)属优诊对象的直系亲属和临时工在门诊看病、欲取得优惠,须由
职工所在科室的领导在检查申请单上签字认可,方能优惠。签字的领导必须负责人,如不了解乱签字造成损失的,损失部分由签
字人赔偿。
医疗差错处罚办法解读篇五
丢人的医疗差错
我们都想当然地认为,医护人员不会犯错误,至少在为我们看病时不会犯错。但是,医生、护士、理疗师、药剂师等医务人员都是人,具有人的共性,像其他人一样,都有可能犯错误。当然,没有人在早晨上班时就成心想犯错误,事实上,医务人员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避免犯错,但医疗差错还是时有发生。本章我们将讨论犯错的原因和如何避免犯错。
所有人都会犯错误,有时只是出于疏忽,比如买了东西却忘了带回家。“我忘了” 并不能让孩子他妈消消气,但忘了就是忘了,没什么理由。又如你上学时,有一次大考,经过夜以继日的准备,你胸有成竹地就去了。考题也不难,答完后你还有时间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才交卷,在离开考场时,你还信心十足呢。但考试成绩却大大出乎你的预料。原来你忘做了几道大题。你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你自认为自己办事认真专注,有决心有毅力,但还是犯了大错,成绩很不理想。我在大一时,期末数学考试就干了这么一次傻事。我确实会做,但再怎么说也没用,分数太差了,直到今天我对这件事还耿耿于怀。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在犯错之前能够防范,或刚刚犯错的时候能够及时发现。比如,我们计算一列数字的和时,若计算时是从上向下做的加法,检查的时候就应从下向上再算一遍,假如检查时还是从上向下计算,就会很容易重复错误,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系统。但我在数学考试时就忽略了这点,后悔呀。医院里面也需要类似的系统,防止出现医疗差错。目前这样的系统是有,但还要改进,以尽量减少可以避免的错误。
我在下面将举一些医疗差错的例子,这些情况不该发生,因为犯错的医生头脑又清楚又敬业,而且还把病人的利益放在心头。但不幸的是,这的确发生了。一个弱小的早产儿住在新生儿监护病房,由最好的医护人员治疗,因为他们的培训记录良好并且经验丰富。早产儿用着呼吸机,静脉输着液,还插着胃管。凌晨五点左右,护士常规更换了气管插管、静脉液路和胃管,以减少感染机会。一天里就这段时间要干的活最少,孩子的父母都回家了,医生没在,电话也知趣地没响。早晨6 点半,护士忽然发现孩子的心率增快。护士不清楚原因,赶紧把儿科大夫叫来,但医生也没有弄清楚原因。
大约一小时以后,有人发现婴儿的胃管和静脉液路接反了,该灌到孩子胃里的营养液直接输入了静脉。凌晨五点发生了什么呢? 那晚的值班护士已经有12 年护理早产儿的经验,非常受人尊敬,一向是新护士学习的榜样,从不迟到早退。当时也没有被分心的事,没有急诊,也没有接电话,工作量不大,也不是因为有人休假、吃夜宵或出差而替人值班。实际上,那个夜班一切正常,犯错误没有任何客观理由。这“仅仅” 是一个人为的失误,却造成严重的后果: 孩子死了。
这个意外给我敲响了警钟,让我开始关注医疗安全。当时我是医院的副院长,很快要成为那家知名医院的院长。医院里刚上台了一位新董事长,他说在每一次董事会他会去医院转转,加深对医院的了解。第一次董事会后,我们去了新生儿监护病房,护士长带着我们巡视了一圈。进门后第一个房间是早产儿病房。护士长说,肯尼迪总统夫妇40 年前死去的孩子就是早产儿,现在几乎所有早产儿都能够活下来,以后生活不受影响。
我们又往里走,把三个房间都逐一看了一遍,越往里面走,孩子就越小。到了最后,我们看到的婴儿真的就是“小不点儿”,还不如一个成年人的手掌大小。说实话,即使全力以赴,这些小家伙能活下来也不容易。董事长站在育儿箱旁边,低头看着一个婴儿问: 这孩子能活吗? 护士长回答道:“ 当然可以,这个婴儿并没有先天的毛病,我们只需要帮助他呼吸、输液、用胃管喂几个月。一切都会好的。”
我和董事长都啧啧称奇。董事长的心情好极了,作为医院的管理层,他为医院的发展 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此时他觉得“他的” 医院真是太伟大了。
但两天以后,我接到电话,他们告诉我有个早产儿死了,就是董事长看过的孩子,死因是管子接反了。我知道我必须要告诉董事长,但我没有勇气拿起电话,这对他而言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我怎么能够说出口“这只是疏忽”? 但“结果是人死了,我们不是成心的?” 虽然我早就认为到医院必须要重视医疗安全,但还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也没有做实地调查,现在我意识到,作为医院的院长,必须要广泛深入并且要坚持不懈地抓医疗安全。虽然我们都口口声声地说“医疗安全很重要” 和“病人的利益至上”,但在我看来,我们绝大多数人并不明白自己的职责,也不明白如何加强医疗安全。我一会儿再谈这些问题,让我们再来看一些教训。
位于波士顿的dana‐farber 肿瘤中心名震全国。有一个肿瘤内科专业的低年资的医生在那里培训(在美国,医学生毕业后,需要当三年的内科住院医生,并通过资格考核取得医师资格,还应在医院内进行三年的培训,因此,美国的医生即使经过了良好的培训,也需要有较长的工作经历)。他为一位乳腺癌广泛转移的病人制订了治疗方案,方案中环磷酰胺的药量非常大,因为有一项试验的方案就是这么定的,病人需要同意参加试验才能使用。药剂师认为剂量过大,一定是医生算错了,于是给那个医生打了个电话。医生又重新算了一下,确信无误。药剂师还是觉得不妥,又叫来另外两名药剂师一起把试验方案仔细看了一遍。最后认为试验方案规定的剂量有些含糊,但医生根据方案计算的量没有错。
药物备好了,但护士对剂量又产生了疑问。药剂师解释说已经经过确认,因此护士就给病人用了药。试验方案规定每天用药一次,连续三天,病人完全按照治疗治疗方案接受了治疗。后来,病人发生了心力衰竭,不幸去世了。同时另一个病人也接受了同样的治疗,也出现了严重的心力衰竭。没有人怀疑剂量问题与这种严重不良事件有关。但第一个病人是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的记者,她的同事经过调查,连续写了好几篇文章,引起了轩然大波。此时,医院才发现,尽管药剂师和护士曾核对了剂量,两名病人应用的药物剂量实际是试验方案规定剂量的3 倍。
我有一个朋友是外科医生的,有一天他打来电话说: “斯蒂芬,我要向你道歉,我为医院抹黑了。” “胡说,逗我呢吧?” 我说。“我给病人好的一侧做了手术。” 他解释说。他这段时间一直在给一名业余拳击手看病,拳击手的肩关节有问题。医生认为需要做关节镜,做法是在关节附近做一个小切口,伸进一个镜子观察关节内部,必要时进行修补。这名外科医生的技术是公认的,总能把病人治得舒舒服服的。他按关节镜的操作常规进行了手术,做完后就能回家了。他术前判断关节的软骨有损伤,但术中医生发现关节好好的。当无影灯熄灭的一刹那,他突然意识到,他刚才的手术做错了肩膀,应该做另外一侧。他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错误,一向很小心谨慎,但为什么还会犯这样的错误呢? 而且为什么护士和其他人也没有发现他手术做错了肩膀呢?
位于市中心的儿童医院的急诊科内,一个小孩疼得乱喊乱叫。医生开的处方是静脉滴注0.5mg 的吗啡,之后再输一次。一会儿工夫,小孩死掉了。因为有人在准备吗啡时,把0.5mg 看成了5.0mg,一个小数点读错了就导致了悲剧。我们是否可以把这称为“致命的小数点”?
一位47 岁的妇女一天早晨醒来后觉得髋部很疼,都下不了地,更别说走路了。骨科医生的诊断是椎间盘突出,建议卧床休息,开了止痛药物,让病人回家观察,认为不需要手术治疗。几天以后,她的疼痛再次发作,但这次她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便秘。每个人都可能发生便秘,但她的便秘非常严重,需要应用多种通便药物,包括泻药、灌肠和人工除去嵌顿(一种委婉的说法,就是将戴手套的手指伸入直肠,取出在直肠下端坚硬的粪块。这种活儿常交到实习学生的手里)。为什么会出现便秘? 因为所有的止痛药都会减慢肠蠕动。长时间使用止痛药需要配用泻药或者灌肠,尤其是还得卧床的病人。而医生在 2 开处方时显然是忘记了。
有一名先生因腹痛去看内科,最后转科做了手术。一切都很顺利,但一周后,病人开始发烧、咳嗽,医生听诊肺部有啰音,怀疑为肺炎。医生告诉护士,病人需要去拍个胸片,还需要用抗生素。医生又去看几个病人,回来后开始开抗生素。但他没有找到病历,病人带着病历去放射科拍片子了,医生拿了一张空白的处方写上了病人的姓名和住院号,开的抗生素是青霉素类的。
如果病历在的话,医生就会注意病历首页上用鲜红色的字标着“青霉素过敏”,这还是一周前他亲笔写在病历上的,但在开药时他早就忘到九霄云外了。这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所幸,护士在用药前发现了问题,打电话让医生换了药。
一名老年妇女多年来尿频,偶有尿失禁,常带着尿不湿以防万一。她听说,几百里外的大城市有个妇科医生能做这类手术。她赶紧做好了安排,请邻居帮助照顾宠物,手术前一天晚上到那儿找旅馆住下,早晨6 ∶ 30 到医院做术前准备,7∶ 30 做手术。儿子儿媳请了假,孩子也请假不上学了,一家三口从沿海地区飞到了母亲的身旁,准备术后第一周照料母亲。
一切就绪,病人麻醉成功,手术就要开始了。但突然发现还缺一种手术需要的特殊器械。供应室手忙脚乱地找了一遍也没有。最后,一名机灵的护士打听到本市一个大型教学医院有一套,才赶紧派人乘出租车取回来,但还要等着消毒。不管怎样,医院的人员费了很大力气,最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病人和她先生没有白费工夫,子女的苦心也没有白费。
但换一个角度看,假如手术被取消,病人还得再来一趟,肯定会一肚子的不满意。而且,病人麻醉时间比预期延长了两个小时,明显增加了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危险。能避免的医疗差错知多少?
以上只是我知道的几个医疗差错,有些发生在我们医院,有些在别的医院。但它们是意外吗? 还是经常发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很有名气,1991 年该杂志发表了一项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作者是卢希安· 列普博士及其同事。他们发现,在所有住院病人中,有2% 的病人发生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不到1% 的病人发生药物相关的并发症,总体而言,住院期间有4% 左右的病人出现的意外或多或少与治疗有关[1]。
英国著名的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andrew s 等人的研究结果。他们观察了两个监护病房和一个外科病房住院的1047 例病人。结果发现,每个病人在住院期间平均发生了4畅5个不良事件,最多的一个病人共发生52 个!毋庸置疑,没有发生不良事件的病人平均住院9 天,出现任何不良事件的病人将住24 天[2]。
健康咨询理事会(health advisory board)分析了美国医院协会(american hospital association)的数据,发现有17% ~ 30% 的病人曾经出现过一个或者多个严重事件。美国的社区医院一般有350 张床位,每年大约可以收治14 000 名病人,手术量约5 400 台,以此发生率计算的话,每年发生的严重不良事件将高达4 000 件,其中,884 例与药物相关、816例为医院感染(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696例与手术有关、544例需要再次住院、408例为褥疮、299例死亡、204例在医院内摔伤、163例与麻醉有关[3]。
因此,医疗差错在医院里是件常事,我们不可能全部避免,但许多是可以预防的。
人孰无过
1999 年,美国医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medicine,iom)的报告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每年有44 000 ~ 98 000 人因医疗差错而死于院中,而这些医疗差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4]!这个数字高得令人难以置信,许多人都不相信。但退一步讲,即使只有一半或者10% 的人是死于医疗差错,还是太多了。甚至有研究还认为 3 iom 低估了医疗差错。iom 报告的题目“人孰无过” 是再恰当不过了,即使你的学历再高、经验再丰富,还经过再三检查,但是人就会犯错误,而且还会一错再错。
iom 的报告还指出,医疗差错致死的人已经超过艾滋病、乳腺癌或车祸等因素。在致死的医疗差错中,药物相关的失误最常见,其次为手术相关的失误。报告发表后,人们意识到现有模式的局限性,普遍认识到需要建立医疗差错报告系统、增强防范意识、开设安全课程、进行集体培训和模拟训练。
iom 的报告发表7 年了,目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许多医院采取了措施减少了医疗差错。但医疗差错还是在无时无刻地发生着,我们缺乏一个真正的长效机制,距离消失医疗差错的目标还有十万八千里。就拿医院的管理层来说吧,医院董事会就没有把医疗安全放在心上,医疗安全永远也不如医院的创收重要。我认为迄今最大的进步莫过于行政干预,这还要归功于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ca ho)。医院的管理层要切实地做好医疗安全工作[5,6],以下我将重点阐述具体的措施。
转变医院的文化氛围
很不幸,普遍缺乏医疗安全意识是目前医院的诟病,这是医疗差错的罪魁祸首。如果我们直说,医院里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医疗差错,医务人员就会加倍小心了。没有什么比掩盖真相更恶劣了,但医院的氛围是鼓励遮遮掩掩,知而不报。因为没人希望自己低人一等,也没有人愿意被投诉,更不消说是被取消行医资格了。那么,犯一次错是不是就无可救药了呢?
虽然我们一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惩罚犯错误的人,但更需要的是建立一个事前能够发现、事后及时改正和有助于有效预防差错的长效机制。我们应当鼓励坦诚布公,把医疗差错和问题摆上桌面,充分交换意见。医院的管理人员要身先士卒,反复强调医疗安全的重要性,评价医院的管理也不能只看经济效益,医疗安全指标也是重要的一环。
在现代社会中,医院就如寺庙,不仅要普度众生,还要兼顾经济效益。医院里的情况错综复杂、病人病情多变、治疗方案繁复,医护人员之间需要相互协调和配合,人对技术的依赖性也增加了复杂程度。制订方案时需要参考大量的信息,很难面面俱到,现代医院复杂化趋势明显。
很多病人每天需要用十多种药物,潜在风险大大增加。手术室配置了众多医疗器械,已成为医院的印钞机,同时也是大部分研究披露的严重医疗事件的发源地。即使手术的疗效不容置疑,术后病人在医院内感染,医务人员也难咎其职。
为提高医疗安全,院领导首先必须有医疗安全意识,视医疗安全为己任,兼顾技术升级和人性弱点。医院的管理层不仅应承诺改变医院的氛围,还必须体现在制度上,安排人员来落实,腾出时间来讨论,并在经济上给予保障。对待医疗差错的态度不能是惩罚,而是坦诚相见,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现漏网之鱼,进一步分析发生错误的根源。为加强管理,院长对医疗安全负主要责任,各级医务人员也负相应的责任。
在医院内部,应提高科室内的管理水平、互通有无、加强培训。具体方法可让人事科调配人员,提高科室的团队合作意识、统一思想、建立表彰制度,让制度成为每个医务人员的共识,注重制度的实施过程和每个人的表现。提高医疗安全需要转变观念,持之以恒。医疗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所有人员步调一致,包括核实病人、安全用药、控制感染、规范手术和科室配合等。
医院的组织应该具有高度公信力,并对医疗安全保持一贯的警觉,持续提高安全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定期考试和检查、授课,建立淘汰制度,让每个人都无条件地各负其责[7]。
好的氛围和合理的人事安排是医疗安全保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实行各项措施,进一步保证医疗安全。没有好的工作环境,一切免谈。防范医疗差错首先要注意用药问题 4(包括血液制品)、手术及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院内感染。我们应保证:
· 医院、外科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进行的手术应有数量要求,即重视经验;
· 在监护病房工作的人员应有重症监护的培训经历,即经过专科培训,不能照单全收;
· 严格管理住院医师和接受培训的人员。
向同行取经
在其他行业中,航空业和核电站也将安全性视为重中之重。安全性问题压倒一切,体现在管理层和所有员工的考核指标、激励制度和问责制上,组织框架和文化氛围均围绕着安全做文章。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危险无处不在,所以鼓励报告工作中的疏漏,把发现问题看成是降低风险的机会。发现情况能够立即解决,而且一旦发现漏洞就刨根问底,问题解决后则将防范措施整合入现行体系中,避免重蹈覆辙。
这些行业考虑到人性的弱点,不相信人有记性。因此,降低风险的方法是强制执行,而不是教育和培训; 对新员工,采取全面强化而且卓有成效的培训; 对老员工,采取定期培训进行知识体系更新。注重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能力,把标准化落实到实处。
这些行业的文化是: 态度和行为决定一切、安全重于效率、保证资源配置和坦诚面对问题的心态。从头到尾的工作流程,从入口到出口的人流,所有信息、技术,甚至包括问责制,都以安全为中心。安全就是行业标准,安全就是文化,这些铸就了核电站和航空业的安全神话[8,9]。
但现在大多数医院还不是这么做的,也没有这种文化氛围。是需要采取行动的时候了。
与药物有关的错误
药物相关的医疗差错在医院中最为常见,因此必须引起格外的注意。用药过程有三个环节,各不相关,每个环节内还有很多细节。具体过程是: 首先医生开药,其次药房配药,最后由护士给药。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坚持在多个步骤中反复地进行检查和核对,以保证在这些环节中不发生错误。
大多数医院中的现状
开药
医生以龙飞凤舞的书写著称。先不管药开对了没有,书写不清楚就可能拿错药,要么得费劲儿再去问医生到底要什么。在一些医院里,医生口头开药,由秘书记下来再交给药房。秘书再认真,也不是专门学药的,很可能写错药名。
有些医院用传真机把医生开的药直接传给药房,省了秘书抄抄写写,减少了写错的机会也加快了速度。无论怎样,护士都应该在处方交到药房前反复核对,但有时忙起来护士有可能顾不上,护士也可能看错。
在所有用药错误中,大约有60% 是医生写错了或是其他人看错了。在我的医院,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检查了处方,发现不清楚、需要核对的处方竟然高达42%!有时护士或药剂师只需简单问一下,有时需要核对药物的剂量和是否存在过敏反应。一般没有问题,但还是需要进行核对。想想看,要是一开始处方就不正确、不清楚或根本看不出来是什么,得浪费了多少时间呀。
但也有好处,护士和药剂师有义务反复检查医生的处方。
药房配药
当今医院的药房里会核对药名和剂量来确保药物安全,但错误还是难以避免。药剂师有时看不清处方。我当院长时,有一次问药剂师能不能看懂医生的处方。他的回答是:“ 很多时候看不懂。”
“可以给我举个例子吗?” 我问道。“看看今天的方子就知道了。” 他回答道。第一张处方就是天书,基本上不知道写的是什么,至少第一眼看不出来是什么。睁大眼睛仔细看了几遍,我大概猜出来是肾移植术后的用药。这些药物的药性很强,用不对的话就是毒药。
“你给医生打过电话吗?” 我问。
“没有,我们医院做的肾移植手术很多,我们很清楚这药该怎么用,而且我们对他的笔迹早就习以为常了,药是不会错的。”
是吗!? 我在心中暗暗想道。一般他们看不清楚药方,就会给医生打电话。但若是医生不在,病人着急,或药剂师自认为没问题时,药可能很快就发出去了。
今天的许多药物都由厂家预先封装好了,每片药物的剂量与病人常用剂量几乎一致,不用我们再用量筒量一下,保证了药物的准确。西餐馆中的奶酪定量装在一个小纸盒中,既卫生,又能减少浪费。药厂的做法与之相似。
药房内不同剂量的水酊剂按照字母顺序摆放在药柜中。假如医生的处方是metoclopramide,每天三次。药剂师来到药柜前,取出三管药,核对标签,然后将药物放在药盘中发给了病人。但很多包装的外观相似,很容易被混淆,给病人的药可能是从别的药柜里拿来的。给这个病人的可能是硫酸镁乳剂。病人一天吃三次后,第二天要是到野外露营可能就会倒霉了。这个错误并不严重,但也给别人添了麻烦。(注:硫酸镁是一种泻药---译者)
有些药物必须溶开了才能用。用的时候需要先从架子上取下盛放这种药物的小瓶,用注射器抽出正确的剂量,打进输液的瓶子。虽然药名相同,但有可能浓度不同,不同厂家的产品采用自己的标志,这也会导致错误。一旦拿错了药物,高浓度的药物混入输液的液体内,病人用的药可能是致命的剂量。
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避免犯这种错误,把高浓度或有毒性的药物单放,省得没有经验的人帮倒忙。比如,高浓度的氯化钾会引起心脏骤停,因此这种药物不能与其他药物放在一起,以免他人误取。这种方法看似简单,还真管用。不管怎样,这种错误是比较常见的。
药片通常也是以“包” 为单位放在塑料袋中,外面有标签,一包内的药物够病人吃一星期或一个疗程。药剂师在发药时,不用从大盒子里面分装出几片药给病人。工厂生产的药物也可能是水泡眼包装的,有标签说明药名和剂量,放在一个盒子内。这种包装也有可能让我们犯同样的错误,设想两种药的药盒看起来非常相像,尽管药盒上的标签不同,但还是非常容易取错药,因为有时我们并不注意,我在一个社区药房就见过这样的事情。
25 年前左右,我治疗过一位病人,她服用多种药物,其中包括治疗焦虑的阿普唑仑(xanax,aprazolam)。一天,她打来电话说很不舒服。在诊所里,她看起来有脱水的表现,但找不到任何原因。病人住院之后,继续应用她平常应用的药物以及输液。第二天,病人感觉好了很多。但我们还弄不清楚原因。病人回家后第二天打电话说,她又觉得不好了。在问过她一些问题之后,她觉得可能是阿普唑仑的问题。
“我记不住药名,都是化学名,每次吃完后我都会再买回来,看起来都有点不一样。你还记得我在心脏病发作后给我用的利尿药吗? 我上周在药房取回的阿普唑仑和那些药物非常像。我还以为这是新包装的阿普唑仑呢。”
我让她开车把这些药拿来我看看。你猜怎么着? 就是利尿剂。难怪病人会脱水!药剂师拿错了药,把它当作阿普唑仑发给了病人。病人本来想找药剂师算账,但后来想到自己也会闹得不愉快,也就算了。
用药
让我们再次回到医院中。药剂师配好药后,就把它们拿到了科室。每个病人的药就放在护士站的托盘上或小抽屉里。米勒先生的所有药物放在一个托盘上,格林太太的放在另一个上。托盘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面放当天必须应用的药物,后面放备用药(如安眠药或者止痛药)。
护士在给药时必须核对发药单,取合适的药物。发药单上会标明病人的过敏情况或其 6 他注意事项。在给病人发药时,护士还需要再次核对药物,直到万无一失。发药单上还会有给药的剂量和用法,这是从医生的处方上抄下来的。如果有任何事情对不上,护士必须查医生原始的处方,如果还有问题或者发现不对劲儿的地方,就需要找医生。一旦确认无误,护士就可以把药交给病人了,然后记下药物已发。根据情况,护士可能要看着病人服药。下班或换班前,药物应当全发下去。所有的这些步骤都是为了安全起见。
但错误还是一样会发生。药物放错了托盘,或护士在发药的时候拿错了托盘,看起来没问题,药就发下去了。或者护士忘记了病人有明确的过敏史,也可能医生在最开始开药时就忘了。或者病人的肾脏出现了问题,原来的用药已经不适合了,但医生还没有调整用药。护士知道这些情况吗?
在这个问题上我有发言权。几年前,我的妈妈摔伤了髋部,住进了当地医院。医院离家约40 英里,一名骨科医师为我妈妈看了病。当我知道她住院的消息后,我打电话给另一位骨科医生,问了问给我妈看病的那个医生怎么样,得知那人口碑还不错,我就放心了。第二天,我妈就要做手术,我和爸爸坐在病房里陪她聊天。一会儿护士来了,准备在术前给我妈用抗生素。“氨苄青霉素。” 护士一边加药,一边说。
我差点晕了过去。我妈知道她对青霉素过敏,并已经将这件事告诉给了医生和护士。病历的最前面专门有一栏用大号的红色字标出来了,我半小时前还在护士站亲眼看见了。氨苄青霉素属于青霉素类药物,他们还给我妈妈用了氨苄青霉素!当着父母的面,我没有火冒三丈,我说我妈妈有过敏史,你最好做好准备,万一出现反应也好尽快处理。
所幸,我妈妈没有出现过敏反应,尽管我们在随后的几分钟里面担心极了。错在哪里呢? 原来医生在手术台上,通过电话开的氨苄青霉素的处方,他忘记了病人过敏的事,护士也没想到,对青霉素过敏和对氨苄青霉素的处理是一样的。(事实上,氨苄青霉素作为髋部手术的预防性用药并不好,这点我不在此详述)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减少这类的错误呢? 人孰无过,因此仅仅是加强培训和监督还远远不够。在操作时反复检查和核对是正确的,但还不够好。我们需要采用新方法,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防止医务人员犯错误,即使有问题,也最好能在造成危害之前察觉出来。
建议采取的措施
开药
医生全通过电脑开药。
医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能看到病人的全部信息。对于某个病人而言,只有指定的医生才能开药或改变治疗方案。其他人只能够看到药方,但不能改动。医生的处方中包括剂量和用法。计算机将对用药进行核对。
就拿治疗肺炎应用的抗生素来说吧。如果病人有过敏史,电脑将不让药方通过; 如果剂量与病人的身高和体重不符,电脑将予以提示,并让医生计算正确的剂量; 如果病人的肾功能有问题(电脑会根据抽血化验的数值自动计算出来),电脑也会提示医生应调整药量; 如果病人正在接受其他药物的治疗,并且这些药物可能与处方中的药物有相互作用,电脑也将通知给医生; 如果选用治疗肺炎的抗生素并不常用,电脑也会有提示,甚至会建议另选药物。电脑应付这些问题绰绰有余,非常方便。在计算机软件中,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信息内嵌警报系统(alerts and built‐in knowledge)。
但会有新的问题。首先,这是一个新的系统,需要不断地升级换代。但基本的硬件就能运转良好,还是添加了新的元素。很明显,电脑打印完全没有书写错误,不会漏掉过敏史,会明显减少犯错的环节。通过在电脑软件中增加关于药物相互作用、肾功能和抗生素选择等方面的“知识”,医生得到的帮助将更多,而且可以边学边干。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学习的效果远远要好于医生在家里死读课本,比如,怎样选择最佳的抗生素治疗肺炎的问题。
药房备药
医生在电脑上开药,药剂师就不会看错。这是减少错误的重要一环。药剂师能审查处方,看看是否根据肾功能调整了剂量,有没有合用药,剂量是否符合病人的身高体重。如果电脑一再提示,医生仍执意按原有方案用药的话,电脑也会提醒药剂师。药剂师不需要再把药方重新输入药房的电脑内,医生的开的药方会自动传过来。
药物包装上都有类似超市里商品条码,可以扫描核对信息。不仅仅药物放进病人专用托盘时需要把信息记录进条码内,还需要反复核对。检查药物对吗? 剂量对吗? 每天应用次数对吗? 一旦药剂师或者药房工作人员拿错了药,读码器将向电脑报警,发药过程自动终止,这样就会最大限度地避免用药错误的风险。而且,电脑通过核对小瓶中药物的浓度,可以计算出所需药量,提醒建议药房工作人员发放正确的药量。
药房可以用机器人进行整包装的药片、胶囊和液体制剂的存放和提取工作。由计算机向机器人发出指令,执行医生的处方,就像药剂师核对和确认,机器人在药房内找到处方所列药物,检查条码,将药物放在病人的托盘中。当然,机器人有机械臂能抓住药物,并把药物移到病人的托盘上。
事先需要设定机器人的程序,使它能根据药物的条码和包装存储药物。机器人记录位置后,就能找到病人所需药物,取药前再次核对药物包装上的条码,它能找到放错的药物,并运到制定位置。
发药
另一个新措施是配专用的发药车或发药箱。不是谁都能打开这种发药车或发药箱,而是有其自己的特点。首先,机器人或药房工作人员用病人的药盘把药装进发药车,发药车与电脑联在一起,电脑内存有病人的处方,也能识别药房放进的药物。
护士推走发药车,但不能随便打开,必须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密码和某个病人的姓名后才能打开,而其他科室的护士打不开。接下来,护士输入要取走的药,电脑和护士确认后,病人的抽屉(只有那个病人的抽屉)自动打开。护士拿走所需的药物,然后在发药车的读码器上扫描条形码进一步确认,才能取走。
护士来到病人的床边,扫描病人手腕上佩戴的身份条形码,得到电脑的确认,这个电脑可以是手提电脑,也可以是放在马达驱动的小推车上的电脑,能通过无线方式与院内临床信息系统联系,包括医生为病人开药的软件。电脑确认后,护士发药,系统记录发药完成,护士也不用在纸上记录了。
发药自始至终的各个环节都在进行核对,包括所有涉及的人(医生、药剂师、药房工作人员、护士)、记录任何改变(为什么改? 谁改的? 经过了谁的同意?),以保证药物正确、发药时间正确、病人正确和剂量及用法正确,还记录发药或服用的时间。除此以外,如果有错误,电脑会纠错或报警,并记录在案。
下面的问题很有意思。由于航空业允诺匿名报告错误,飞行员愿意上报错误或失误,个人不会留下污点。这样,医生、护士及药剂师就愿意应用电脑发药,而不用担心因犯错而受到处分,医院就可以收集到这些有价值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找到反复出现的常见错误以做出调整,还有助于我们了解是否某个医生老犯同样的错误,这时可建议他注意自己的问题,但实际上违背了匿名原则,我们还需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院内感染
手术相关的感染
手术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略低于3%,估计美国的医院每年大约有780 000 例病人因手术感染。感染的病人住院期间死亡风险增加,感到很不舒服,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也增加约3000 美元。消毒是手术室的工作重点,术前需要消毒手术间,及所有的器械,外科医生、手术助手和护士都需要反复刷手消毒和手术时穿消毒隔离服,戴消 8 毒手套。但感染还是时有发生。
预防性地应用抗生素对一些手术有效,如开胸手术、肠道手术和创伤相关的手术。有一个问题比较常见,术中应该用静脉抗生素,但很多医生没有用。应用抗生素的最佳时间是术前20 分钟左右,这样血药浓度才能在关键时刻达到最高。但没有用抗生素、应用太晚或太早等问题相当常见,借口常是“忘了”,因为要做的重要的事太多了,这是另外一个“孰能无过” 的例子。
指望麻醉师记住用抗生素没戏,最好能用什么办法提醒应用抗生素。采用存储有病人病历的外科计算机信息系统可有提示作用,还能记录是否用药了。
还有一个应注意的问题,最好将手术部位的体毛剪掉,而不是剃掉。长期以来,剃毛是术前的常规,好处是可以将手术位置的体毛剃干净,但会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小的皮肤损伤,容易导致感染。最好的方法是剪掉体毛。另外一个问题是病人在术中会觉得很冷。一般情况下,手术室的温度设定得偏低,因为照明很好,手术室的设备也散热较多,而医生和护士穿着消毒衣、戴着手套,如果太热了会非常不舒服。但寒冷会增加病人感染的风险。我们可采用一种简单的新办法,给病人盖上一个特殊的毛毯,毛毯内有循环的热空气,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有些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必须把体温控制得低一些。如在心脏手术中,低温能使心脏更加耐受停跳。而糖尿病病人需要在术中监测血糖。过高的血糖也会增加术后感染的危险。
病房内感染
感染有多种原因: 愈合情况差的手术伤口可能感染; 静脉输液处可能感染; 插导尿管的病人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应用呼吸机的病人出现肺部感染; 药物也可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的风险,如治疗肿瘤的化疗药物或者器官移植术后的抗排异药物。
预防感染的措施没什么了不得的,但也不是那么容易: 术后勤检查伤口; 必要时拔掉或更换静脉输液管; 缩短导尿时间; 每隔几天更换气管插管,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每次巡视和检查病人之前洗手。
医生进入手术室后,必须仔细刷手,然后再穿消毒衣、戴手套准备手术。这是手术室的常规,每个医学生或者实习护士去手术室之前都背得滚瓜烂熟。而且总有一个严厉的护士盯着你刷手,总能挑出你的毛病:“ 还不够十分钟!” “多刷两遍!” “指甲没刷好!” “别偷懒!” 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你要是不守规矩,全体同僚都会冷眼相看。
但外科医生要是在普通病房查房时,并不经常洗手。为此医院专门做了很多工作: 在每个病房里安上水管---没人洗手; 在每个病房门口安上水管---还是没什么人洗手。无论是内科医生,还是儿科医生,所有医生都这样。护士相对好一些,但也相差甚远。如果我们在检查每个病人之后都要洗手的话,可能会导致手的皮肤皴裂,更糟糕的是,细菌可以从皮肤裂口处侵入。
1973 年,我在巴尔的摩国家肿瘤研究所任主治医生,我曾想让我手下的医生在早晨查房前都洗手。我先用花了两个月苦口婆心地讲洗手多么重要,尤其是我们治的是癌症病人,他们在应用强效化疗药物后抵抗力都非常差。我尽量在查房的时候带头,让每个医生都看到他们的头儿说到做到。但后来我出差了三个月。回来后,我的所见所闻让我哑口无言---整整一个月内,只有一个医生偶尔洗了一次手!
当然,这些医生都非常聪明、敬业并且值得信赖,打心眼里他们自认为自己是为病人着想的,但对洗手却不屑一顾。的确,当时水龙头不多,但即使水管就在手边也没人用,缺水管只是借口而已。又过了一个月,我又敦促大家洗手,每个医生又能遵守规定了。因此,医生还是愿意洗手的,只是没人管,而且也没有明文规定在何时应洗手。如果不洗手会被同事看不起,这事也就好办了。洗手事虽小,但事关医疗安全,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因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方面,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池。另一方面,同时,总用肥皂洗手会让手上的皮肤变得非常干燥。强生公司(johnson and johnson)在30 多年前有款产品叫“intercept”,可以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大小和医生用的笔型手电筒差不多,有一个夹子,可以插在白大衣口袋里。用的时候,取出按下按钮,就会流出一种类似于刮胡膏的黏稠物质,内有多种物质,有抗菌的功效(如接触性杀菌的酒精),还含有手霜,酒精就不至于让皮肤更加干燥。肿瘤中心曾对这个产品进行过多次验证,发现它可有效杀灭细菌,作用持续时间长,不损害皮肤,应用简单。
用一次,医生的手能保持无菌一段时间,能坚持检查几个病人,但我从没有建议医生这么用。总的来说,医护人员用intercept 的情况也不好,但要比去洗手池洗手好一些。后来,厂家由于销量不好,不再生产了,我经常后悔,为什么有货的时候没多存一些。
最近,市面上出现了相似的产品,如你可以买到一种以酒精为主的产品,包装是不同尺寸的小瓶,也可能是压力喷罐(有人把它放在厕所内,有人出门旅行时随身携带)。由于使用起来简单快捷、不油腻,也没有无刺激性,我们最好也把它放在每个病房中,或放在病房门口,这样医务人员在出入病房时,可随时使用。产品中还含有护手油,不会使皮肤干燥皴裂。早期的试验结果还不错,时间长了大家会逐渐认可的。在洗手或者手部消毒有明文规定之前,还要靠医务人员的自觉。
我认为大多数院内感染是可以避免的,但还是发生了,其原因是我们没有采取简单有效的措施,如洗手、剪体毛和术前正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如果正确应用的话,感染将大幅度减少,而一旦感染,病人的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严重时甚至死亡。我们怎样才能减少感染呢? 这最好用人的行为模式来解释。能得到奖励的事,我们愿意做; 遭受惩罚的事,我们不愿意做。这就好比是超速行驶,我家附近新建了一条公路,新路比老路到医学中心的距离远了一英里,新路上没有红绿灯,老路上有很多十字路口。新路限速55mph,在交通好的时候,肯定能开得快一些,虽然路标上清楚地写着“55”,但许多人都不理。因此州警察定期在路上巡逻,每天都设置超速陷阱,真的抓住了一些超速驾驶者,这种方式的目的不仅要抓超速者,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每个人注意限速标志。他们很了解人的行为模式,并能因地制宜。每个人都能看到限速标志,但只有意识到超速的严重后果时,超速标志才能发挥作用。
医院里也是这样。告诉我要洗手的重要性,又能怎么样呢? 但只有当我知道了如果我不洗手,就会被抓住当典型,我才会上心。在医院里我们需要更多的像“警察” 一样负责的护士长、主任和认真的员工,无时无刻地进行监督。人本性愿意偷懒、得过且过,医院里也存在这个问题,管理层可能觉得这些标准费时费力,不想推进,这需要改变。
提高手术室和整个医院的安全性
我退休后,开始帮助军方设计方案以提高手术室内的医疗安全。我用了10 个月走访了美国多家医疗中心的100 多名员工,包括医生、麻醉师、护士和后勤人员,他们在手术室工作或与手术室工作有关,如在术前准备区、恢复室或供应室等附属科室。我开始有了一些想法。
在手术室内(从更大的范围来讲,也包括导管室和胃镜室等可以做小手术的地方),从事的工作非常复杂,经常超速运转、工作人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人员之间的沟通不满意,医生虽然技术高超,但基本上都是单打独斗。沟通的技巧在于“复述”,比如在飞机和军舰上,如果你收到指令“ua122 航班,右转15 度”,你应该回答“ua122 航班收到,右转15 度”,医院里还没人这么做。飞机起飞时反复核对,医院里也做不到。护士和技师在看到医生的手术有问题或动作危险时,医院不鼓励他们对医生提出质疑,他们说:“ 虽然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干活,但各自为战,不能算成是一个团队。”
手术室危机 ■ 至少20% 的医疗差错与手术有关
■ 病人被麻醉(对减少医疗差错没有任何帮助)
■ 超速运转
■ 工作环境复杂
■ 各自为战
■ 沟通问题很大
没人愿意报告错误或失误。医院从没想过医务人员会犯错误,一旦发生而且还被上级逮住的话,尤其是护理部看到护士出问题,那这人可要倒霉了,小则挨批评做检讨,大则可能被解聘。护士即使亲眼目睹犯错,或看到一个显然没有经过新设备培训的医生正在瞎鼓捣时,也不愿意报告,因为每天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谁想得罪人啊。而且,院领导为让医护人员高昂的新设备尽快转起来,还会对医护人员不断施压,因此这是一种“注定” 失败的文化。
我们能做什么呢? 为提高医疗安全,需要做到四个基本的环节,说起来非常简单,可做起来并不容易,这包括: 改变院内工作氛围,将报告错误和失误定为标准流程,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如信息系统和模拟器材)。航空业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
向机组人员学习
飞机机舱就像一个手术室,尽管这种比喻并不恰当,但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机长不仅飞行经验丰富,也是最高领导,拥有绝对的权威。长期以来,他(女性很难达到这一职位)在飞机上职位最高、技术最好、领航能力出众,广受机组人员的敬畏和尊重,训起人来让人战战兢兢。敬畏是因为机长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了让人梦寐以求的特权。尊重是因为机长是经过了多年的磨炼、知识渊博、操作娴熟,让人心服口服。令人胆战心惊是因为机组成员等级森严,级别低的人只需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敢挑战权威或质疑机长的能力,即使他们认为机长已经犯了错误,质疑权威只会给自己抹黑。但这种情况在30 多年前开始改变,因为人们清楚地意识到,绝大多数空难可归结于飞行员的失误,主要是机组人员的沟通出了问题。
听起来多像是现在的手术室啊,做手术的主任是“机长”,这是他多年来摸爬滚打的结果,在医院里打拼的任何人都认为自己必须无条件服从。没有一个小大夫敢质疑他们的“头儿”,给你几个白眼还是好的,有时运气差到极点,连难得的手术机会都没了。护士和技师就更插不上话了,进一步验证了手术室内缺乏沟通和协作。
机舱内已经发生了变化,飞行安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机组人员面貌一新,人员变动减少。其实,最重要的变化是加强团队合作、信息沟通、颠覆等级观念、对问题的综合处理和根据事态制定决策,以及不惩罚报告失误者(15 年内高达50 万份报告)。这些变化鼓励报告自己的错误,最多会出安全考虑,让报告者暂时休息一段时间。只有这样,医疗安全才能真正的有起色[9]。医疗安全的文化氛围
每个医院的院长都知道,手术室和心脏导管室、胃镜室等进行小手术的地方是为医院创收的主要科室。他们还应该知道,这些科室也是医疗差错的好发之地,是最危险的地方,最需要投入时间、人力和资金加强管理。如前所述,首先要改的就是不惩罚医疗差错,其次是报告错误应作为常规,倡导开放式的讨论。
无论是否匿名报告错误,都应尽快予以分析,找到错误的根源,并及时反馈,但应注意方式。而且,医院必须根据分析结果改变体制,防止员工再次犯错。简而言之,领导必须要知道孰能无过,而且要将预防或避免犯错视为己任。(机组资源管理一词也来源于航空业,指沟通推广到了整个机组人员,中心是鼓励良好清晰的沟通。---译者)
其次,积极推广“ 机组资源管理(crew resource management)”,讲授如何进行简报(briefing)、沟通(communication)、坚持己见(assertion)、互相检查(cross‐checking)、查证(verification)和决策的技巧。通过培训和反复练习,每人的水平都会有提高。教学最好是一个团队进行集体培训,强调有效沟通、解决分歧和携手攻克难题。
我以简报为例说明。简报主要是介绍,而不是长篇大论,重点是把关键点传达给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定下基调,交代任务的基本步骤,以及何时收手等重要问题。简报的作用是把众人组织起来,分配任务,建立团队,实际上也承认了每个人的能力。简报过后,整个团队就有了共同的目标,每个人遇到问题都可以直说,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通过应用简报和机组资源管理的其他策略,我们有可能减少错误,提高士气,避免护士和其他人员的流失。此外,已发生的错误会更多地拿到桌面上来讨论[9]。
最后,医院也必须采取一些技术手段防止医务人员犯错。
前面讲的电子处方系统(computer entry medication order)、应用数字化的医疗信息和条形码(即射频识别器材,rfid)会有一定的作用。通过术中视频记录手术过程,术后就能回放和分析。有些医生可能在起初会反对录像,但想想足球比赛就知道了,每支队伍在赛后都会回放比赛录像,寻找失误、技战术问题并加以改进。
模拟器材能迅速提升个人能力。虽然目前还不能像飞行员那样全面进行模拟训练,但医院里已有一些针对特殊操作和技术的模拟器材。我前面提过,fda 最近审批通过了一种新型颈动脉支架时,同时规定,准备用这种支架的医生必须在附送的模拟器材上证实其能力。我想,模拟器材将普遍用于医生的练习与评估,这一天已经为期不远了,住院医师培训将始于模拟器材,而不是病人。
很快,机器人也将会使医疗安全进一步提高。医生不是让机器人独立工作,而是控制机器人做辅助性工作,补充人手的不足; 或根据立体定向原理,让机器人帮助我们准确地将一根穿刺针、一根探针或一个手术器械送入体内; 或者让机器人帮我们预防操作不当[10]。
这四个步骤关注的是医疗操作的安全性,会使医疗环境更加宽松,在这种环境中,每个人都愿意主动上报错误,公开讨论; 良好的沟通技能不但能减少医疗差错,还能让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帮我们及时获取数据,发现问题; 手术录像能让术者回顾手术的得与失; 模拟器材将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技能。但首先,院领导和科主任必须要坚持不懈和广泛深入地抓好手术室、导管室和胃镜室等相关科室的医疗安全问题。只要合理应用我介绍的四个方面,医务人员会更加和蔼可亲、技术精湛和爱岗敬业,失足的危险也会大大降低。
医疗差错的处理情况
让我们再看看本章开头的例子。
早产儿的胃管插进了静脉 在给董事长打电话前,我想多了解一下情况。我让他们尽快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一个小时后,我得知那天晚上一切正常,没有让护士分心的事情,如急诊和电话打扰。其他人都在岗,没人出去取药。自始至终这件事完全是疏忽,没有诱因。护理部建议解聘这名护士,因为这个错误太低级了。
我以前提到过,这件事给我敲响了警钟。我的意见是不解聘,而是为她提供心理咨询,因为事后她快崩溃了。确保已通知并安抚了患儿家属,真诚地进行了道歉,尽快给予经济补偿,不扯皮。深入分析事件根源后,我还向医院提供了一些建议,在事件发生前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工作,才能避免这一事件。
后来,护理部认为全体医护人员应伸出手帮帮这名护士,她并没有犯罪,而且这件事对今后防范类似错误有帮助。其实预防方法非常简单,输液管和胃管外观上不同,但还是有些相似。事后,我们再用的胃管上从头到尾有了一根蓝线,使胃管更加醒目。胃管也 12 不用圆形接口了,而是用三角形接口,这样胃管的三角形接口根本不能插进静脉输液管的圆形接头。我问护理部,我们早就可以这样做,但为什么没有做呢? 答案真是让我脸红了半天。
“院长,您是否记得您的节约方案? 有蓝线和三角形接口的胃管要贵出好多。我们只是事先不知道还有这种问题。”
从此我们一直用新方法。但我得给董事长去个电话,告诉他认为能活就是奇迹的孩子死了。
使用错误剂量的高毒性肿瘤化疗药物 要是在10 年前,这件事准能引起轰动,相关人员会被骂的体无完肤,而且州护士局有规定,尽管由医生开药,药剂师的仔细核对,保证药物剂量正确仍是护士的责任,因此肯定会有很多护士的执业资格面临被取消的危险。虽然科室主任没有直接参与这件事,平时还深受敬重,还是被迫辞职,他被认定是主要责任人。恐惧的气氛立即笼罩了整个研究所。错误是要被惩罚的,但院领导经过深思熟虑和深刻反省,详细分析了发生错误的背景,认为只有建立新体制,才能避免重蹈覆辙,这种良好的心态也能促使员工在汇报自己的问题时更加轻松。
手术做错了边 外科医生深深地陷入了自责之中,他说在25 年的行医过程中,他从来没有犯过如此愚蠢的错误。就像那名护理早产儿的护士,他需要帮助,需要有人帮他认识到这个错误是人性使然,也并不能说明他不称职。今天,医院靠体系来防止类似错误,病人、护士和外科医生在术前共同确认手术部位,并用笔进行标记。而且外科医生要在病人被麻醉和铺巾之前亲自做“标记”。
在应用麻醉止痛药时忘记开通便药 这个医生一般在医院里看病,病人的肠道问题通常是由医院里的住院医师和护士管理。但这次他是给朋友帮忙,去病人的家中看病。他忘记了让病人卧床和用止痛药物后,病人有可能发生严重的便秘。药剂师在发药时应强调便秘问题。药物说明也应该有这一条提示,保证病人和家属知晓,就像有些药在包装上会标出药物应在吃饭时服用一样。
对抗生素过敏 在这个例子中,医生知道病人对青霉素过敏,但是在开处方时忘记了。医院里常用的方法是在病历前面醒目的位置上标出过敏史。但当时病人带走了病历。医院里还有两道关,但也都没发挥作用。第一,护士去药房取药前通常会看一下药物是否合理,但由于病历不在,护士也不清楚过敏史。第二,给药的护士在用药前会看一下用药单,用药单上写着病人的药物以及过敏史,这是由接诊护士或医生记录下来的,一般情况下是能防止病人应用过敏的药物。但偶尔还会发生这种错误。
这个例子特别适合说明我前面提到的电子处方系统。从医生一用电脑开药,医生就马上会得到提示,病人对青霉素过敏,电脑拒绝执行命令,防止了医生开药错误。电脑还能告诉医生,治疗院内感染时,他选择的药物不是最有效的,而感染专科医生一般会选择三种药物,你只要选一种就好了。
这样医生很快又学了一招儿。如果病人的肾功能有问题,电脑可以帮助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如果所选的抗生素与已有的药物有相互作用,电脑还可以建议医生换药。用药几天后,电脑会提醒医生,病人使用抗生素的疗程已经足够。
医生开完药后,处方通过网络直接传到药房,药剂师将在药房用药物信息系统审核处方。系统会再次核对药物剂量、药物间相互作用和该病人是否需要用这种药物。随后,如果药物需要混合,系统会对药房的技师予以提示,或直接让机器人取出药物,放在病人专用药盘中。
在病房里,护士在病人床旁用电脑通过无线方式再次核对,先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再输入病人的姓名,盛放病人药物的小抽屉会自动打开。护士取出贴着条形码的药物,在读码器上刷一下,确认药物正确后,再去病房与病人手腕上的条形码核对都相符时,护 13 士才会把药物交给病人,电脑会自动记录用药已经完成。
以上过程将大量地节省医生、护士和药剂师的时间,有利于医疗安全,不仅保证了用的药正确,还能保证用的是最合适的药,并帮助发药过程的很多人避免无意的疏忽。虽然目前只有几家医院使用了这个系统,但我相信,在今后的5~ 10 年中,很多医院将常规应用这种系统。系统内储存的“知识” 将远远超过我的描述。
手术室没有准备手术器材 关键的手术器材没有准备,手术室的人一通手忙脚乱,最终从其他的医院借了一个相似的器材,导致手术推迟了。这种情况还容易导致手术取消、外科医生心情不好,病人发脾气,同时还要考虑到病人家属往返路费不能报销、宠物需要有人照顾、子女请假不上班不上学,还要飞回家照看术后的妈妈。
在今天的手术室里,这种类型的错误数不胜数。在提高医疗安全和效率方面,信息技术及其相关技术很重要。改善的方法是让系统自动运行,保证所有的设备和器材都已就位,手上处理每个病人的方案都是合理的,手头总能调动充足的人员,一旦有急诊或突发事件,后备梯队能马上待命。此外,所有医疗器械上均有rfid 标记,我们对关键物品的位置了如指掌,万一某件重要设备出了问题,我们就能预先发现,还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备用件。有些医院正要上马这种信息系统,还有些医院正在研究rfid 技术。我预测,这些系统早晚会普及,但可能需要10~ 15 年。
读错了小数点导致麻醉药的剂量错误 这是一种在备药时常见的错误。数字一般不太容易看清楚,有时我们的大脑仅仅想看见预期的剂量(5.0mg 是成年人的常用剂量; 0.5mg 似乎不对,因此被我们换成了自己预期的剂量)。因此也需要用电子处方系统。因为在急诊科,电脑中可能没有存孩子的体重,但年龄不会弄错,电脑 将拒绝执行5.0mg 的指令,避免用错剂量。
医疗安全的大趋势
医疗安全越发重要,但人们还缺乏应有的重视,资金投入远远不足。但我预计董事会最终能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在减少医疗差错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由于人的本性难移,从院长开始就应该负起责任并进行评定,比如董事会直接定下规矩: 我们将根据本院的医疗安全状况对院长进行测评,进行奖励(或者不奖励)。我们还可以采用简单明了的基本方法提高医疗安全,如转变医院的文化氛围,对报告错误的人不惩罚而是分析,这一做法很快就要实行了,但还是推进得太慢。机组资源管理是有效的,虽响应者寥寥,然而这一天迟早也会来到的。
一些新技术新手段令人振奋,能明显减少医疗差错。在今后的几年里,电子病历、视频辅助技术、rfid 技术和条形码会起到重要作用。电子处方系统、药房机器人、药物条形码管理也将有积极的作用。我相信模拟器材是一次真正的技术突破,将从根本上改变医务人员的培训模式,以后再也不会是“看见一个病人,做一次手术,教一个病例”,而变成“在模拟器材上练习,直到你觉得能行”。只有到那个阶段,你才能允许在病人身上做手术,而且还会有人监督。最后,机器人将提高准确性,弥补人手和眼睛的不足。最后一点可能最重要,病人需要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jca ho 等机构要进行定期检查,看看我们能否一贯坚持我们上面提到的方法。
你应该知道
无论你的医生、护士或者药剂师多么聪明、多么有爱心或多么敬业,还是会一再犯错。他们和你一样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与其错了就要惩罚,还不如把错误拿到明面上讨论,最终达成谅解。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体系,帮助那些没有恶意的医务人员,让他们不犯错,或造成伤害之前能及时发现。医院很大,环境错综复杂,无论是院领导,还是所有员工都需要有医疗安全意识。一些简单的手段能克服人性的弱点,还有一些技术能帮我们减少犯错。
我想,每个人,包括你在内,都希望医院重视医疗安全,而不仅仅是事后诸葛亮,应当把医疗安全作为首当其冲的责任感。这需要花费精力、时间和许多资源,但很明显我们有很多机会减少医疗差错,减轻对病人的伤害。医院及其全体员工将尽最大的努力为你服务,因为病人也是顾客。
付诸行动
如果你要住院,你应该知道些什么呢? 首先,记住你有选择权。因为这是你的身体,你要看病,你是顾客,你可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因此,如果你需要做手术,了解一下推荐给你的这名医生,看他是否做过很多的你要做的手术。成功率怎么样? 并发症多吗? 有些是常见的外科手术,因此医生可能会有一些病人的记录,你可以问一问。
有些外科手术可能并不常见,但你还是应该弄清楚,在这一地区内,你的外科医生做这种手术是不是最多的,当然是相对而言了。如果你需要结肠镜检查,问问医生做过多少例,并发症出现过多少。是否发生过穿孔? 是否有过其他问题? 你尽可以放开问。实际上,医生一开始就应该告诉你这些。
去医院检查的时候,最好找个人陪你去。你可能会紧张,甚至可能把魂儿都吓出来。亲朋好友会帮助你记下医生和护士说的话。我们在紧张时,经常会丟三落四的,因为我们一下子记不了那么多,尤其在医院里非常紧张!因此,事先写下你的问题,当医生或护士来的时候,你可以问一下他们,才不会漏下什么。
当护士让你吃药时,问问这是什么药,是治什么病的。记住是你要吃药,核对一下非常重要。如果要给你输液,也要问一下。如果医生没对你说过,就别用!医生没有任何借口向你隐瞒什么。记住这是你在治病,而不是医生。
去检查或接受一项操作时也要问。“医生让我领您做pet 检查。” 这句话是远远不够的,你应该知道为什么医生让你做这项检查。简单地说,你必须捍卫自己的权利,让你的家属也帮你一起了解目前的情况以及原因。
上面的做法能让你直接保护自己的安全。但你还应该了解一下,你去的那家医院对报告医疗差错的态度。有人分析错误根源吗? 发现问题能在制度上改进吗? 医疗安全是否被提上医院的日常工作日程? 董事会是否真的关心医疗安全吗? 如果你需要心脏手术,弄清楚这家医院是否做过大量的类似病例,而不是只有你的医生会做。也就是说,是否这个医院的员工对手术了解很多,技术很让人放心?
如果我被送进监护病房,我要问: 医生是否经过专业资格认证? 还是我原来的主管医生吗?(虽然你对你自己的医生很了解,也很尊重,但是监护病房内很复杂,你最好由重症监护的专家治疗)。24小时都有重症监护专业的专科医师吗?(夜间或者周末出的问题最多)。这家医院用没用电子病历? 如果用的话,是否自动检查过敏史、药物剂量和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和输血时用条形码吗?
你可能认为要问的问题太多了。但我的目的是想鼓励你,在住院期间积极一点。这对你自己和你的亲人来讲都太重要了。对于医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