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2代数式(2教案(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3.2代数式(2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和作者所产生的幻想。
2、感受意境,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喜欢夹竹桃。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夹竹桃的韧性和作者所产生的幻想。教学流程
一、预习反馈,确定目标。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夹竹桃>。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夹竹桃在季羡林先生的心里有很高的地位:(出示、齐读)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作者为什么觉得夹竹桃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呢?除了因为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 映,景象奇妙有趣外,还有什么原因呢? 老师相信,通过昨晚的预习,大家都从课文中找到了原因。
2出示、齐读:这样的韧性,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二、抓住要点质疑问难。
1同学们,读了这句话,你们有哪些疑问呢?
2预设:夹竹桃的韧性指什么?夹竹桃为什么能引起作者的幻想?引起了作者的那些幻想
三、活动导学,精讲点拨,感受“韧性”,体会“幻想”。活动一:
自主学习,感受夹竹桃的“韧性”,1、同学们刚才问得好!夹竹桃的韧性表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出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讨论作者是怎样表现夹竹桃的韧性的,用自己的朗读把这种韧性表现出来。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3全班交流。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的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①你们听出夹竹桃的韧性了吗?
②能不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样听出来的?(抓住:悄悄的,一声不响,又,又)
③你真会听,悄悄地、一声不响表现了夹竹桃韧默默无闻的奉献,又开出、又长出表现了夹竹桃的生命力顽强、韧性十足。你也用朗读来表现吧。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①你找的非常正确,可是夹竹桃的韧性表现还不够,大家来帮帮他,怎样读就能表现夹竹桃的韧性了?(抓住: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②你们都体会到了吗?老师出个填空题考考大家。
夹竹桃不怕
,不怕
,也不怕
,它无日不迎风吐艳,它的韧性就表现在。
③一起来体会体会夹竹桃的韧性吧 c生读: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①你读的真好,能否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
②“无不奉陪”的意思是什么?
③它到底奉陪什么呢,请大家读读第三小节,如果用文中的成语来形容作者院子里的花,用哪些比较合适。
④出示填空:春天,夹竹桃奉陪着
,夏天,夹竹桃奉陪着
,秋天,夹竹桃奉陪着。
⑤课文第三小节一百多字,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写到夹竹桃,那么,能否把它省略呢?
3、同学们,夹竹桃的韧性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你能用下面的句式夸夸夹竹桃吗?
啊,夹竹桃我要赞美你,不论是
,还是,你都始终如一,你的 让人敬佩!
4、同学们,夹竹桃悄悄的,一声不响,从春天一指到秋天,目睹了百花争艳的繁华美景,又亲见了百花无奈凋零,但它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默默无闻,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顽强生命力让我们想到许多许多,你们想到什么呢? 活动二:
合作探究,想象画面,体会“幻想” 夹竹桃的韧性我们了解了,那么夹竹桃又令作者产生哪些幻想呢?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美妙的幻想呢?
1、小组学习。
2、交流汇报,说说你脑中产生了哪几幅画面?是什么使你产生如此美妙的幻想呢?
3、如果你是作者,看到这样的美景,又会 产生怎样多奇妙的幻想,拿起你手中的笔把你的幻想写下来。
4、这么美的文字,把它背下来,说说怎样背的效率高?(教学机动,如时间允许安排此教学内容。)
四、练习运用,迁移创新
活动三:
练习运用,迁移创新。
1、我们了解了夹竹桃的韧性,又知道了它令作者产生许多美妙的幻想,怪不得作者会爱上夹竹桃,相信你也会和作者一样爱上夹竹桃的,一起读最后小节。
2、大自然中其实还有许多的植物也有夹竹桃这样的韧性。如(菊花、梅花、雪松、小草、竹子)拿出你手中的笔,把你所喜欢的那种植物的韧性写出来。(可以是一个小片段)
板书设计:
19、夹竹桃
韧性
留恋
回忆
地图荇藻墨竹 7
幻想
3.2代数式(2教案篇二
3.2 代数式 教学目标:
1目的与要求 了解代数式的意义,知道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会说出单项式的系数。
2知识与技能 通过同一个代数式常常可以表示不同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好处?
2、填空
(1)小明100m赛跑时用了ts,那么小明跑完100m的平均速度是
(2)长方形的周长是16cm ,一边长为acm,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3)某校七年级有m名学生,其中女生人数是全年级学生人数的51%,则女生人数是
二、探索新知
1、指出:像以上
等式子是代数式。
注: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师生共同完成课本的议一议
3、基本概念
(1)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
(4)多项式
(5)多项式的次数
(6)整式
例
1、下列各式,哪些是代数式?
例
2、指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
三、课堂随练
1、完成课本的练一练
2、单项式-5πx2y的系数是
,次数是。
3、长方形的宽是acm,长是宽的3倍,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
cm2
4、中间一个奇数为2n+1的三个连续奇数的和为。
5、举例说明75%a表示的意义
6、某品牌空调降价30%后,每台售价为a元,则该品牌空调原价为
元。
7、已知数据 , , , …试用正整数n的代数式表示第n个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思维拓展
1、观察下列等式
×2= +2 ×3= +3 ×4= +4 ……
设n表示正整数,用关于n的等式表示这个规律
2、图甲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结这个三角形的中点得到图乙;再分别连结图乙中间的小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丙,按此方法继续下去,请你根据每个图中三角形个数的规律,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丙(1)将下表填写完整: 图形编号 1 2 3 4 … 三角形的个数
(2)在第n个图形中有
个三角形(用含n的式子表示)
3.2代数式(2教案篇三
主备人:陈庆玲
审核人:
单位: 罗庞塬小学
班级:五年级
姓名:
时间:2014年12月
③层次清楚,有条不紊。场面描写既要全面顾及特定场合下的各个方面,又要重
开国大典(第2课时)
视场面气氛的渲染,常常出现人多、事多、物多、景多的情况。因此,先写什么,怎样写才能使人感到层次清楚,就成为值得注意的问题。常见的写法有总分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某一场面的描写究竟采取怎样的顺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教师寄语:我的课堂,我做主、我交流、我提高。
【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2、我能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感受开国大典中,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3、我能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学习重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知识连接:
关于场面描写 特定的地点、一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的综合就构成了场面。而场面描写是这三者有机结合的动态描写。那么,怎样进行场面描写呢? ①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场面描写必须首先写出某一个特定场合的整个面上的情况。这如同电影中的“大全景”拍摄。场面描写不是写出面上的情况就行了,也就是说场面描写既要写出总的轮廓,又要写出具体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②突出重点,写出气氛。既然是场面,必然会有很多人物,因此,就要分清主次。详写主要人物的神情动作,略写次要人物,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此外,还应注意把握场景,写出气氛。众多人物活动的场面,无疑会营造出种种不同的气氛。有热闹的,有冷清的,有欢乐的,有悲哀的。真实地再现某一特定场合下的特定气氛,有助于表现所描绘的场面的特点。
【预习案】
一、预习导学(课外)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词来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的热情。
2、勾画细读场面描写的句子,看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预习自测】-----我努力,我充实(5分钟)
[1]、词语点将(根据意思写词)。
1、来势凶猛,声势浩大。()
2、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3、精神振奋,欢腾雀跃。()
4、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
5、恭敬、庄重地立着。()[2]、课文内容回放:
(1)年 月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 举行典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2)理清典礼过程: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宣布新中国成立---
主备人:陈庆玲
审核人:
单位: 罗庞塬小学
班级:五年级
姓名:
时间:2014年12月,----。
【训练案】
一、当堂检测——我成功,我自豪(10分钟)
1、阅读下面的句子,写出你的理解和体会。
(1)“人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从“直奔”这个词语,我能体会到
(2)“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这个句子写的是群众在 时的表现,用到了(3)课文按照 顺序叙述,着重写了开国大典的四个场面:
1、2、典礼盛况3、4、。
【探究案】
自主、合作、探究(课内)
【合作交流】——我参与,我快乐
1、勾画并细读场面描写的句子,看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修辞手法,我从中体会到:。
(3)“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里的“两股红流”指,“光明”不仅指,更象征着。
2、交流场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说它“庄严”
3、摘抄你喜欢的好词佳句。是因为 ;说它“雄伟”是因为。
(设计意图:(以检测的形式总结全文,让学生对所学的重点知识加以梳理)拓展延伸
1、完成本课练习册。(必做题)
2、小练笔:用自己学到的场面描写的方法,选择一个熟悉的、较为盛大的场面,4、利用所学的场面描写的方法描写一个片段。
进行描写(如六一活动、运动会、开学典礼等)(选做题)
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门广场上…… 【教(学)后反思】
3.2代数式(2教案篇四
《荷塘旧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荷塘旧事》是北师大教材六年级上册‚往事‛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写景叙事散文。本文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外祖母家过暑假,在荷塘边度过的一段美好生活。文章中,作者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恰当地使用了描绘颜色的词语,渲染了荷塘的美丽景色。同时,还叙述了发生在荷塘里让作者深深铭记在心的往事,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通过美景旧事,使作者认识到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纯朴的爱。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抒发了作者赞美自然,赞美人类纯朴的爱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品中作者流露出的感情。
2、通过研读探讨‚旧事‛,体会小伙伴憨直、淳朴的性格,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悟出写作方法,体会作品中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小伙伴们的性格特点并领悟文章的主题。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从作者童年的回忆里,见到了让他至今记忆犹新的荷塘。在那里,我们感受到了那份‚大自然和谐的美‛(板书:和谐的美)。老师这准备了几幅图画,咱们一起来欣赏荷塘那美丽的景色好吗?(播放课件)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边看边说说看到这副图,你想到了哪些句子,可以是课文中的,也可以是课外积累的? 课件1:出示荷塘美景的图片(指名回答)
师:看来上节课同学们都学得很认真,现在让我们配上音乐再一次美美地把荷塘的美景读出来。课件2:出示2—4自然段,播放音乐
2、师:同学们读得真美,老师仿佛也看到了那开满荷花的荷塘,碧绿的叶,粉红的花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娇嫩而洁净,像披着青纱的少女。同学们,如果你到这美丽的荷塘,你最想到做什么?(游泳、戏水、采莲花等),看来同学们都是想到要去做各种不同的事,但不管去干什么都要注意安全。
3、过渡:那么,在这美丽的荷塘,作者究竟经历过什么事,以致于在多年后,这美丽的荷塘还时时浮现在作者的眼前?
二、整体感知,初谈感受 ㈠、整体感知
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童年旧事,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5—17自然段),想想文中回忆了几件事?(用学过的方法概括小标题)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㈡、初谈感受
1、作者回忆哪几件事?你用什么小标题来概括这几件事的?(指名回答并上台板书)
2、这三件事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指名回答,并板书)狗刨比赛——有趣 打水仗——激烈 溺水获救——惊险 ㈢、深入研读,回味旧事(1)交流:溺水获救
1、过渡语:这三件事中,哪件事作者写得最详细?(溺水获救)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惊险‛呢?(指名回答)
2、出示课件3: 可是这壮举刚开头,水便一下子没了我的头顶。顿时,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紧紧地攫住了我。
我挣扎出水面,凄厉地嚎起来:‚救命啊……‛ ‚咕噜‛,一口水进了肚。
我晕头转向地一个劲往上挺,每次冒头只能喊:‚救……‛,便‚咕噜‛喝一口水。
我双脚够不着底,身子像铅块般地往下坠,只觉得眼前金花乱冒,耳朵里嗡嗡作响,脑袋涨得几乎要炸,水还一个劲往嘴里涌。)
3、师:谁能用一个词形容当时的情景。(危在旦夕、千钧一发、岌岌可危……)
4、‚我‛当时是什么心情?(害怕、恐慌、紧张……)
5、指导朗读。(指名同学读出我当时的心情。评读、齐读。)
6、原来溺水是这么恐怖的一件事情,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小伙伴们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课件出示4:(突然,我觉得有人抓住了我的手腕,接着一股力把我拉出来。原来,小伙伴们在水中排成一队,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
7、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这是个比喻句,把小伙伴手拉手比作铁链般,也看出了小伙伴们机智、勇敢、团结)
师小结:小伙伴发挥集体的力量这样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既保证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又能将溺水的我安全救起。以后,我们遇上需要你见义勇为的时候,可要像小伙伴一样急中生智,切不可鲁莽行事。
8、过渡语:一场虚惊之后,作者被救上来吓得哇哇大哭,一个劲呕水。
课件出示5:当我安静下来的时候,我心里会想______。小伙伴们围着我哈哈大笑,此时他们会想______。(以后要注意安全……可把你救上来了……)
9、师:可见,小伙伴们在哈哈大笑?这是嘲笑吗?
师小结:这不是嘲笑,而是小伙伴救人后的轻松的笑,这是善意的笑,这也是憨直纯朴的笑!所以,作者说,那笑声是多么憨直淳朴,我一直留恋那笑声!这就是小伙们淳朴的爱。(板书:淳朴的爱)
10、现在,作者总算是化险为夷了,老师想请大家帮小作者想想他遇险的原因是什么呢?不听警告越过边缘线。
①、怎么理解这里的‚边缘线‛啊?界限——深水区和浅水区的分界线。
②、在我们课文中的丁丁说:‚城里人和乡下人心里也有一道‚边缘线‛,这个边缘线又怎么理解啊?‛
城里人骄傲看不起乡下人。
③、在课文中作者心中是否有这样的 ‚边缘线‛呢?如果有请把相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我却根本没把这些警告放在心上。我一个城里的孩子,见识比他们多多啦,我才不怕呢!
该城里人向乡下人炫耀了,我想站起来,再向小朋友骄傲的喊上一声:‚你们看!‛)
师指着板书小结: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城里人和乡下人心中是存在边缘线的,但文中小伙伴们却用他们淳朴的爱来化解了作者心中的那条边缘线。
(2)交流:打水仗及狗刨比赛
(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处理)
1、师过渡:刚才我们在学习‚溺水获救‛这部分时,抓住重点句中的重点词语来品读进而分析句子,这种方法就是‚品词析句‛(板书)经过这么惊心动魄的事情后,下面也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来交流交流另外两件事,感受小伙伴的淳朴。课件出示6:
温馨提示:
1、可以抓住某个句子或句中某个词语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或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时可以这样说:‚我从什么句子读懂了什么或我从什么词语知道了什么‛)
2、预设:交流打水仗
①动作:击、闹、射、撞击、撩水、混、响、吐、击----写出了打水仗的热闹,也看出了小伙伴们的自由与快乐。
②拟声词:哗哗、呀呀、扑扑 师: ‚哗哗‛、‚呀呀‛是什么词?如果把这两个词去掉,我们一起来读读,会有什么不同?(男女生对比朗读)你觉得哪句话好呢?为什么?(拟声词,‚哗哗‛、‚呀呀‛,很形象地把我们在水中嬉戏打闹的情景表现出来了。)后两句话,也用了一个拟声词‚扑扑‛,可以看出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时的快乐和他们的亲密。
③写打水仗,作者只要写‚打水仗‛时的水线、动作、声音进行直接的描写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写塘边树上的鸟呢?(这是侧面描写,侧面反映了我们打水仗的激烈,而且表现了我和小伙伴们的自由自在和快乐。)
④小结:这里作者运用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写出了打水仗的热闹。我们习作中注意运用这样的写法。能读出热闹的场面来吗?指名读.3、在打水仗结束后,他们哈哈大笑起来,从这个笑当中你能体会到些什么?(小伙伴们亲密无间、无拘无束的快乐。)
4、预设:交流‚狗刨比赛‛
①、谁来说说‚狗刨比赛‛是怎么回事呀? ②、你从哪感受到狗刨比赛的激烈?
③、生:从‚有时,我们排成整齐的横队,有人发一声喊,只听得‚扑通通‛‚扑通通‛,像哪个鼓队敲乱了套似的一阵乱响,身后翻着大菊花似的浪。‛体会到狗刨比赛的激烈。
④、生:我从‚‘刨’到岸边,人人都气喘吁吁,仰面倒在柔软的沙滩上。太阳热烘烘的,晒得我们昏昏欲睡,驾云似的。‛体会狗刨比赛的激烈过后,大家已经很累了。
⑤、指导朗读此句,读出‚气喘吁吁、昏昏欲睡‛的样子。
5、师小结:是呀,我们没来戏水时,荷塘是恬静的,我们来戏水时,荷塘是喧闹的,我们没来戏水时,荷塘美的!我们来戏水时,荷塘因有了我们才变得更加的美丽动人。
6、课件出示: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一条条‚黑泥鳅‛在水中钻来钻去。水流像母亲柔和的手,轻松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
师:你从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作者在这用上比喻,把荷塘比作----(生齐说摇篮)把整片荷塘的水比作-----(母亲的手)写出了这里是我们玩耍的天堂、乐园,就像睡觉时躺的摇篮。我和小伙伴们在荷塘里游水感觉是多么的——-(师生齐说快乐、舒服呀!)
请同学们带着愉快、舒服的感觉再读这句。
7、小结:无论是快乐的比赛、击水游戏还是因逞强溺水,都展现着小伙伴的亲密无间、无拘无束、憨直淳朴,都给作者留下了快乐,这些回忆都深深的铭刻在作者的脑海中,久久难以忘怀。
(4)总结
1、师问:童年生活中那么多有趣的事,作者为什么偏偏选取了这几件事来写?而且有趣的游戏反而写得简略,而溺水获救却写得如此详细,这是为什么?
2、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在小伙伴们的笑声中戛然而止,文章至此也可以结束了,为什么还要加最后一段?
3、围绕板书总结:这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这不仅有一片绿叶与粉红的荷花的和谐的美景,还有令作者终生难忘的这美丽的土地上养育着一群快乐、勇敢的小伙伴,难忘他们憨直淳朴的笑,难忘他们那份真诚纯朴的爱,所以课文结尾说——
课件出示:(文章最后一段)我怀念那荷塘,在那里我认识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淳朴的爱。全班齐读
这也是课后问题1——为什么多年后,那荷塘仍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的原因。
师补充:因为作者难忘的不仅仅是美景,更是那些淳朴无华憨直可爱的小朋友,友情难忘,令人永远铭记在心。)
三、拓展迁移,总结写法:
师:荷塘旧事不仅让作者终生难忘,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咱们通过自己的研究、自己的智慧,发现了其中的奥妙,谁来谈谈学了本文,你学到了哪些写作方法?对你写作方面有哪些指导作用?(学生谈收获)
四、布臵作业——小练笔:童年是每个人人生的起点,作者回忆童年时是如此真切,那么你们想不想将你童年的欢笑和泪水与大家分享呢。请你用学过的方法写下你童年往事的一个片段(或是有趣的或是惊险的……)
五、板书设计:
荷
塘 和谐的美
品词析句
旧 淳朴的爱 狗刨比赛(有趣)
事 打水仗(激烈、热闹)
溺水被救(惊险)
《荷塘旧事》教学反思:
首先感谢我们年段兄弟班的老师不吝赐教,给我指点迷津,在我备课深感困惑时,她们三个老师仔细帮我阅读教案,并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从中深受启发。本来我也上网查阅了好多教案,都设计得挺好,但总觉得缺少些什么,原来是不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想要生搬硬套,但又怕‚东施效颦‛,适得其反。于是,我便反复地从‚实际‛和‚实效‛这两方面入手,不断修改教案。
‚实际‛即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出发和平时上课的实际情况。(由于刚接的班级,担心学生与老师不能默契配合或是焦点总是聚集在某些比较突出的同学身上,于是,我在设计问题时考虑各个层次水平的同学,力求学生参与面广泛些。)
‚实效‛即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来在备课时也考虑到了听课老师的感受,便设计了比较多的‚花草步‛,但,仔细分析后,总觉得这样‚华而不实‛,虽然上课是热闹了,但——学生真正学到了些什么呢,是否有预想中的好呢?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于是自己又深入研读教材,发现《荷塘旧事》是一篇写得很美的文章,也很适合教学生习得写作方法,于是我想‚一课一得‛,就从写作及阅读方法的渗透与指导入手,采用‚方法渗透,方法领悟,方法小结,方法运用‛的教学模式,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师生配乐朗读描写荷塘美景,营造情境。)
二、学生整体感知,初步谈感受。
三、深入研读,回味旧事(走进文本,品词析句)
四、拓展迁移,总结写法
但由于时间上的把握不够准确,及老师过多的‚不放心‛(学生回答完后老师总是喜欢再复述一遍)以致于学生在交流‚狗刨比赛‛及‚打水仗‛这两件事时,时间比较紧张。另外,老师对学生的朗读评价也比较欠缺。
俗话说,‚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经过这次教研我更清楚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努力的方向了。
3.2代数式(2教案篇五
《山雀》教学设计
建昌实验小学 王敏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字词,会写本课6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4.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重点难点
1.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依据。2.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的想象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指导书写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和词语朋友。还记得他们吗?瞧,他们来了。
1.示词语花篮(指名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
师: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非常好!这节课还有几个要求我们会写的字宝宝在等着我们!2.出示我会写
指名读生字 观察字形
师:好,孩子们现在仔细观察这些字,看看哪个字比较难写,提醒咱们的小伙伴怎样写才能把这些字写的既正确又美观呢? 教师范写 学生写字 评价
二、导入课文 激发兴趣
孩子们,上学课我们还认识了两只可爱的小山雀,相信大家都很喜欢他们,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对山雀做进一步的了解。齐读课题 再次看到这个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指导学习课文(1—3自然段)
师:文中的我和山雀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在读文之前先让我们看一下自学提示
(1)出示自学提示一:
1.自由读课文1一3自然段,找出作者观察到的山雀是什么样的?
2.通过上下文找出作者是按什么的顺序观察山雀的?
3.找出被 “我”拘禁的山雀面对危险有哪些表现?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
师:大家自学的怎么样呢,下面我们我们来交流交流!师:作者观察到的山雀长什么样呢? 指名汇报(这两只山雀都是瓦灰色的,白色的两颊鼓鼓的,面有几个黑斑。)师: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看出作者抓住了山雀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学生汇报(颜色特点)
师:是啊,作者观察的多仔细啊,他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 自由汇报 师:这样的顺序叫由远到近
(3)出示插图,创设情境。
1.师:在远处用望远镜观察到这两只山雀在树干上找虫子吃,走到近处“我”用手掌把其中一只堵在了树洞里,被我堵住的这只山雀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学生汇报
师:是啊,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小山雀怕极了,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体会小山雀的恐惧。
师:一动不动,纹丝不动,像死了似的,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学生汇报
质疑:小山雀真的死了吗? 他是在(装死),师:想一想当我们遇到危险时,总是会很害怕很慌张?而山雀不是一味的害怕而是选择了用装死来迷惑文中的“我”。质疑:为什装死呢?
引导:小山雀的举动让我们感受到他的(机灵可爱)读一读。指导朗读
过度:被拘禁的小山雀,他自己除了用装死来面对,别无选择,那么此时那只自由的山雀又是怎么做的呢?
(二)指导学习课文(4—13自然段)(1)出示自学提示二:
1.默读课文第4——13自然段,要求用“——”画出自由的山雀说的话,用曲线画出拘禁中的山雀说的话。
2.小组合作探究面对危险的时候,自由的山雀是如何帮助它的伙伴的?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
师:当危险降临的时候,自由的山雀,完全可以独自逃离,可是他是怎样做到的呢? 指名汇报
师:是啊,他选择了想办法救自己的伙伴。谁来说说他是怎样帮助自己的伙伴的? 自由汇报
师:是的,此时的他应该是在劝告他的朋友吧!
指导朗读
师:文中的我没有被自由的山雀引走,还是站在原地,此时自由的山雀又是怎样应对的?
指导朗读
(3)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并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
师:为什么前面写另一只山雀“劝告”它的朋友,后面又“警告”呢? 小组汇报(4)分角色朗读山雀的对话。
师:多么精明的小山雀啊,可是文中的我早已看出了他们的想法,一直不肯离去,过了很长时间,他们终于忍不住了,又说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山雀的话。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山雀紧张、着急而又无奈的心情,从而体会山雀关心同伴的感情,感受山雀的可爱。
(5)师:山雀真的会说话吗?课文中出现的这些山雀的对话是哪来的?
汇报:是作者的想象 板书:想象
引导:作者这样丰富的想象师源于作者的(认真观察)板书:观察
(6)组织讨论:看看文中的“我”是根据什么猜想到这两只山雀的对话内容的?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自由汇报
四、拓展练习
师:不止小山雀,其实许多动物都是通过叫声以及动作来代表语言,向同伴或人类表达它们的想法。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几个新朋友,根据它们的叫声动作,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会说什么?,五、总结课堂。
1、如果你在小山雀面前,你想对小山雀说些什么?
2.我们能看出作者对动物的板书:喜爱。作者喜欢小山雀,老师也喜欢,你们喜欢吗?那喜欢它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呢?不光要保护山雀,大自然的其它动物我们也应该爱护。2.通过学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老师也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在困难时能相互帮助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六.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想想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根据它们的叫声动作,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会说什么?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七.板书设计
5山雀
样子
远
装死
近
课时分配说明 观察
想象
大纲要求本课完整为3课时,根据大纲要求,我认为第一课时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重点把握字词教学,并让学生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三课时主要学习这篇课文的写作方法。第二课时结束我会留一个小练笔,为第三课时打下基础。3课时当中,我认为第二课时教学是否成功尤为重要,在这一课时中我将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通过创设情境,分角色读课文等活动吸引孩子们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方法,激发他们观察动物的兴趣。更进一步培养他们保护动物的意识。下面是我设计的第二课时完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