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总结(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篇一
校本培训让我由衷的觉得受益匪浅。这次校本培训让我学习了知识,得到了启发,也受到了鞭策。通过学习,不仅增强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感,更深的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智慧,理论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做一名现代化不落伍的老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同时,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终身学习,不断进步,这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为人教师的重要内容。
一、转变观念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家长的意识也逐步提高,他们逐渐意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为孩子选择优质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了绝大多数家长的共识。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跟上时代的发展,做一个能适应社会并受到家长喜欢的人民教师。
二、加强学习
过去并不代表未来,要转变观念靠的是学习,不断地学习,以学习来改变自己,以学习来充实自己。本次校本培训,我更强烈地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浅薄。在专家面前我多像一只井底之蛙。所谓“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唯有学习能改变自己目前的状况。
三、学会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波斯纳也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在以前的工作中,我虽然有过反思,但从来没有很认真地把它当成一项工作去执行,只是在头脑里想想就过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而且必须要学会总结反思,以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篇二
精选范文: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共2篇)“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过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以及这段时间我们对全校教师开展的校本课程培训,我们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一、几点思考
1、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秘感
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如研究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乒乓球、篮球等)。可以说,学校里的课程都有校本课程的成分。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2、消除开发校本课程影响升学率的担心
近年来,考试试题命题正在向能力化、素质化、个性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各学科考试更体现了这一点,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正是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发校本课程不仅不会影响考试升学率,反而会促进升学率的提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对待升学率,我们的策略是“不为考试,赢得成绩”,满意的升学率应是素质教育的结果,而不是片面追求的目标。
3、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教师参与课程的目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但就教师本身而言是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所以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本身。
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言,为了有效地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学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的课程观念。这些观念包括;⑴课程制度观。三级课程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大一统的课程体系,而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观。国家只制订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宏观控制。教材则趋向多样化,学校可以选择任何经国家认定准予发行的教科书,这样就要求教师树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制度观。⑵课程价值观。在教育实践中,我国的课程价值取向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对升学是否有用来衡量课程的价值;二是过早专门化与职业化,以是否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来衡量课程的价值。这些是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但课程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增进个人的幸福,也就是说要考虑课程是不是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教育毕竟是一种造就人的事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所以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人的发展为其逻辑起点。⑶课程类型观。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基本上是单一的国家课程,三级课程的试行,意味着课程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中将是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并存。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的发挥留下了空间。⑷课程开发观。三级课程政策把部分课时留给学校自己开发,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认可的前提下要自己确定开设什么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如何呈现这些内容,教学效果如何评价等等。如此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单一的教授者、课程的消费者的角色,而要把自己定位为既是教授者同时在一程度上又是课程的开发者。与此同时,教师的课程知识得到积累,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高,即将约束在单个学科中的教师的专业特性扩大到学校教育的主体;将与课程有关的决策重点从原先的“上意下达”的方式转变为教师之间的“讨论”方式;教师既是教学的实践者同时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而大大增强了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几点思考
1、课程观念需更新
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有待进一步加强
校本课程开发中系统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实践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如何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教师、领导的课程开发技术,使之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
3、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的瓶颈
4、需要强有力的校内、校外的大力支持。即良好的校内沟通,给教师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良好的计划组织,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外部参照系,课程理论与技术指导等方面。为教师尽快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做好条件上的支持和准备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工程,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创造新世纪的人”的一项基本建设。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的火花,在选择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的能力,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这些,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校本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校本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在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中,感触良多。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共2篇)]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我 觉得当好老师需要具备三点:
一、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在学生面前,最具有说服里的是过硬的专业知识。如果你有良好的知识储备,自然会受到学生的钦佩,这样你在学生面前会更有说服力,更具威信。
信息社会发展迅猛,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也是不断增多,因此教师的知识要跟上时代步伐时时更新。
二、教师要懂得智慧的课堂技巧。
教育要研究方法与技巧。教育真的有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究,很多策略等着我们去挖掘。
做为一名教师,教学技能的应用与教学活动时是一体的,并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从表现形式上看,板书、多媒体课件、演示和实验等都是教学技能:同时它又是借助于教师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慧活动方式,如思考、判断等。
要让学生爱上、上好你的课,有很多东西你要准备,有很多东西要提前学习。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会技术含量高,趣味性浓。
三、教师要拥有良好的品质素养。
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教才是上策,言教是基础。教育学生,必须先做好自己。一位有着良好品质的教师,能够给学生起好榜样的老师,在师教方面就做得到位了。以为老师以他的言行,他的自身魅力来感染他身边的学生,这样的教育能达到事功倍的效果。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好言教,更做好身教。通过校本培训学习,使我更新了教育理念,树立了现代教育思想,优化了知识结构。我认识到关注学生个体,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我在今后着重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独特和创新之处,消除这种紧张、畏难的心理,用亲切的语气,和悦面容,鼓励的话语,激励性的评价。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多种学习方法,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篇二:参加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谭正怀
终身学习,不断进步,这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也应是新时期为人教师的重要业务内容之一。
教学是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校本培训的根本着力点就是提高受培训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为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本学年,学校从师德教育、教师的素养、基本功技能提高训练、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新课程理念、教师的素质、教育的艺术以及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培训。现将我这个学年参训体会小结如下:
首先,经过本学年的校本培训,我了解到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和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以及校本培训建设在于学校的重要性。
教育的实现依靠的是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教师素质重在师德,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理想、职业情操。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在本学年的校本培训中,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能力等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予了全方位关注,如教师的敬业精神、负责任的态度和成长目标等等。普通教师与专家的比较表明,教师的知识不仅有量与质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教师所需要的本体性知
识、条件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都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整合,而专家致力于某方面的研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可以给教师提供迅速有效的帮助。
其次,要做一名现代化不落伍的老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同时,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以前我对教师的认识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教师的工作只要讲奉献。通过这学年的校本培训后,我对这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新课程中蕴涵着爱心,有创意,能够扩展教学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产生影响是远大的;也许“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的说法已经有点过时,但若将自己拥有的那桶水变成不断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以学生为友,甚至以学生为师也是一种趋势。这样一来,教师博学更能感染学生勤学善思,更能更和谐地与学生相处,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没有理由要求每个学生喜欢我,但我必须喜欢每个学生”这是教师应有的胸怀。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通过这学年的教师校本培训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一名让领导放心、学生满意、家长信任的好教师就是要以热爱事业为核心,把热爱学生视为灵魂,在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基础上不断进取。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共2篇)]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篇三
2018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计划财务处 陈悦
通过参加校本培训,我学习了先进的教育理论,也和我校的优秀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说此次培训收益颇丰、获取匪浅。我能够虚心向一些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请教,经过培训、实践,既有知识上的积累,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既使观念更新了,也将理论有所提高,现对整个学习培训过程总结如下:
我认为,做一名现代化不落伍的老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同时,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终身学习,不断进步,这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为人教师的重要内容。
以前我的认识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教师的工作的确需要奉献。通过校本培训后,我又认为新课程中有爱心,有创意,能够扩展教学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产生影响的具有注重人文关怀的教师。也许“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的说法已经有些过时,但若将自己拥有的那桶水变成不断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以学生为友,甚至以学生为师都是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勤学善思。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和谐地与学生相处,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首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性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而是长远的,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其次,对学生胸怀要博大,情感的体验要细微,“没有理由要求每个学生喜欢我,但我必须喜欢每个学生”.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校本培训,我思想认识的提高:学习到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手段。我清楚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专业知识的增长:通过网络平台海量的知识点和例证,结合生动灵活的学习方式。通过和参加培训的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方法,相互学习和探讨,让自己长期以来的固有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升华。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篇四
精选范文: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共2篇)“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根据我们的理解,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过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以及这段时间我们对全校教师开展的校本课程培训,我们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一、几点思考
1、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秘感
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如研究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乒乓球、篮球等)。可以说,学校里的课程都有校本课程的成分。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2、消除开发校本课程影响升学率的担心
近年来,考试试题命题正在向能力化、素质化、个性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各学科考试更体现了这一点,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正是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发校本课程不仅不会影响考试升学率,反而会促进升学率的提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对待升学率,我们的策略是“不为考试,赢得成绩”,满意的升学率应是素质教育的结果,而不是片面追求的目标。
3、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教师参与课程的目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但就教师本身而言是确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所以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一系列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本身。
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言,为了有效地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学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的课程观念。这些观念包括;⑴课程制度观。三级课程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大一统的课程体系,而建立了多元化的课程观。国家只制订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宏观控制。教材则趋向多样化,学校可以选择任何经国家认定准予发行的教科书,这样就要求教师树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制度观。⑵课程价值观。在教育实践中,我国的课程价值取向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对升学是否有用来衡量课程的价值;二是过早专门化与职业化,以是否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来衡量课程的价值。这些是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但课程的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增进个人的幸福,也就是说要考虑课程是不是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教育毕竟是一种造就人的事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所以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人的发展为其逻辑起点。⑶课程类型观。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基本上是单一的国家课程,三级课程的试行,意味着课程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中将是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并存。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不同兴趣、个性和特长的发挥留下了空间。⑷课程开发观。三级课程政策把部分课时留给学校自己开发,这就要求教师在学校认可的前提下要自己确定开设什么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哪些,如何呈现这些内容,教学效果如何评价等等。如此就必须改变自己的单一的教授者、课程的消费者的角色,而要把自己定位为既是教授者同时在一程度上又是课程的开发者。与此同时,教师的课程知识得到积累,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高,即将约束在单个学科中的教师的专业特性扩大到学校教育的主体;将与课程有关的决策重点从原先的“上意下达”的方式转变为教师之间的“讨论”方式;教师既是教学的实践者同时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因而大大增强了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几点思考
1、课程观念需更新
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将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有待进一步加强
校本课程开发中系统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实践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如何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教师、领导的课程开发技术,使之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
3、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课程开发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是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的瓶颈
4、需要强有力的校内、校外的大力支持。即良好的校内沟通,给教师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良好的计划组织,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外部参照系,课程理论与技术指导等方面。为教师尽快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做好条件上的支持和准备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工程,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创造新世纪的人”的一项基本建设。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的火花,在选择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的能力,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这些,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校本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校本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在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中,感触良多。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共2篇)] 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我逐渐树立了现代教育的思想观念,努力优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努力使自己朝着成为师德高尚、素质精良、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的方向而努力。我 觉得当好老师需要具备三点:
一、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在学生面前,最具有说服里的是过硬的专业知识。如果你有良好的知识储备,自然会受到学生的钦佩,这样你在学生面前会更有说服力,更具威信。
信息社会发展迅猛,学生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也是不断增多,因此教师的知识要跟上时代步伐时时更新。
二、教师要懂得智慧的课堂技巧。
教育要研究方法与技巧。教育真的有很多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究,很多策略等着我们去挖掘。
做为一名教师,教学技能的应用与教学活动时是一体的,并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从表现形式上看,板书、多媒体课件、演示和实验等都是教学技能:同时它又是借助于教师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智慧活动方式,如思考、判断等。
要让学生爱上、上好你的课,有很多东西你要准备,有很多东西要提前学习。只有这样,你的课堂才会技术含量高,趣味性浓。
三、教师要拥有良好的品质素养。
教师要以身作则。身教才是上策,言教是基础。教育学生,必须先做好自己。一位有着良好品质的教师,能够给学生起好榜样的老师,在师教方面就做得到位了。以为老师以他的言行,他的自身魅力来感染他身边的学生,这样的教育能达到事功倍的效果。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做好言教,更做好身教。通过校本培训学习,使我更新了教育理念,树立了现代教育思想,优化了知识结构。我认识到关注学生个体,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是我在今后着重解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独特和创新之处,消除这种紧张、畏难的心理,用亲切的语气,和悦面容,鼓励的话语,激励性的评价。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多种学习方法,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篇二:参加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参加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谭正怀
终身学习,不断进步,这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也应是新时期为人教师的重要业务内容之一。
教学是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校本培训的根本着力点就是提高受培训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为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本学年,学校从师德教育、教师的素养、基本功技能提高训练、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新课程理念、教师的素质、教育的艺术以及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培训。现将我这个学年参训体会小结如下:
首先,经过本学年的校本培训,我了解到学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和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以及校本培训建设在于学校的重要性。
教育的实现依靠的是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教师素质重在师德,教师职业道德充分体现了教师特有的职业理想、职业情操。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在本学年的校本培训中,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能力等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予了全方位关注,如教师的敬业精神、负责任的态度和成长目标等等。普通教师与专家的比较表明,教师的知识不仅有量与质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教师所需要的本体性知
识、条件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都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整合,而专家致力于某方面的研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可以给教师提供迅速有效的帮助。
其次,要做一名现代化不落伍的老师,应当积极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转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同时,不断的充实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以前我对教师的认识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教师的工作只要讲奉献。通过这学年的校本培训后,我对这方面又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新课程中蕴涵着爱心,有创意,能够扩展教学资源,对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产生影响是远大的;也许“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的说法已经有点过时,但若将自己拥有的那桶水变成不断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以学生为友,甚至以学生为师也是一种趋势。这样一来,教师博学更能感染学生勤学善思,更能更和谐地与学生相处,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没有理由要求每个学生喜欢我,但我必须喜欢每个学生”这是教师应有的胸怀。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便会主动亲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使师生心灵沟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通过这学年的教师校本培训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一名让领导放心、学生满意、家长信任的好教师就是要以热爱事业为核心,把热爱学生视为灵魂,在构建师生和谐关系的基础上不断进取。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共2篇)]
校本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篇五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满怀着对教师的崇敬,对未来的憧憬,我迈入了教师行列。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中心校拉开了2010年校本培训的序幕。从8月下旬开始,中心校特地为全体教师请来了几位校长、名师做了很生动、实在的讲座。在认真聆听了校长、名师的讲座后,我有了自己的一些感触,让我对“教育”这一词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我们教师只有感恩这光辉的事业,方能对得起这光荣而神圣的称呼。在第一天的培训中,教育局的梁主任就对我们进行了师德培训,其中特别强调’’师德的本质是爱与被爱;师德的基础是诚信;师德应该远离功利----这就要求大家无私奉献。”
在目前推进素质教育和即将实施绩效工资的背景下,我愿意做素质教育的坚决践行者;
一、做一个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老师
人们把教师尊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在面对这个称呼的时候感到很汗颜,学生的灵魂究竟被我们塑造成怎样,或者有多少是我们塑造的呢?曾有专家在讲座中提到的一组数据:在所有犯罪分子当中,青少年占70%,而在青少年犯罪中,中学生犯罪又占70%。当时我就听到有老师在下面算出了49%的总占有率。这组数据我们每一位义务教育中学阶段的老师看到都应该倒吸一口凉气。虽然像我们这种农村中学的情况可能还好一点,但一届
又一届的毕业生特别是一些没能上高中的学生他们的心灵状况是怎样的呢?
因此,我愿意用真诚的心去和学生交流,蹲下身子去看待学生,不能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认真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让他们成为拥有阳光健康心理,从而远离犯罪。希望若干年后,学生的心灵深处还能有“教师”的一席之地。
二、做一个拥有高效课堂的老师
教育是一门关于’’人’’的艺术,而别的事业是人对物质,假如出现了废品,那是一种物质上的损耗,可以造一个新的。但是,我们所从事的职业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任何一个学生都不能是废品。
有的专家在他的讲座中提到有效课堂课堂的三个基本维度:“始终的注意投入”、“始终的思维投入”、“始终的情感投入”。这三个维度是从学生的角度提出的,如何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做到这三个始终,关键还是在于上课的教师。
面对新的形势,语文教学也应该发生变化,对于字词、文学常识基础知识应当常抓不懈。可以变换一些方式让学生更好更牢地掌握知识,基础知识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和使用。对于成语的积累我是这样想的,我准备每天早读课之前摘抄一个成语到黑板上,学生抄到积累本上,课后用这个成语造一个句子,然后再补充一个成语,即三个一:黑板上一个,造一个,再找一个。一天也不过就花十分钟的时间久可以;面对有限的时间,不变的教学任务,我们应该更
加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并不等于一堂课就讲个不停,而是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分层教学。充分利用好教学案,课堂上不该讲的内容坚决不再浪费时间。对学生的评价更应该及时到位,让他们在不断成功中前进。关于语文阅读更是重要,利用阅读欣赏课、课余时间、周末时间阅读,每月进行评比阅读评比,从而循环往复地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三、学做一个拥有多元化评价的老师
一次在电视上看到这么一段话:人们都认为提前学会说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当看到过了一些时间学会说话的孩子,人们也会竖起大拇指,贵人晚言。当孩子在学习走路时跌倒了,人们总会说:“孩子,别怕,我们再来”。听了这么一段话,我也感同身受,虽然我不知小时候父母是怎样勉励我的,但我知道我自己是怎样勉励自己的孩子的。这种评价方式应该就是鼓励教育吧。
在高考、中考的魔力棒挥舞下,我们又是怎样评价看待我们的学生的呢?这些学生和那些刚刚学说话学走路有什么区别呢?“分数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这种评价方式葬送了多少真正的人才啊!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功之处,所以我们应该相信他们能行,并且真诚地对他们说:“你能行,你是好样的”让他们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鼓励教育、成功教育、你能行教育、赏识教育……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应该是我们手上的法宝!当然,多元化的评价不等于不能批评学生,教育部最新发出通知,班主任在学生犯错的时候有批评学
生的权利。我愿意用好这两把尺,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所说,"溪水清清下石沟,千弯百折不回头,一生治学当如此,只计耕耘莫问收。”在学生心里教师是最有学问的人,一个学生也许可以原谅教师的偏心,但绝不会原谅教师的无知。
当然,一名好的教师还应该善于改变自己。我们的生命历程像一条河流,想要跨越生命中的障碍,达到自己的成就,也需要放下自我,有改变自我的决心和勇气,这样才能迈向未知的领域,达到生命的不断成长
新学期的脚步已经逼近,我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会很多,我只有用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