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教学设计(4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课程教学设计篇一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题的提出
1、新课程呼唤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
新课程是一场以教育价值观转换为特征的教育改革,其核心理念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在教育中共同成长”。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三维整合”的“学科素养”教学目标。通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赋予学习以学生精神成长的意义等等。新课程教学价值取向的转换,必然对传统意义上课堂教学的目标、过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准,乃至整个课堂教学结构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理念、理论转化为有效教学行为和实践的中介,是对教学过程及其要素进行的系统设想和具体策划的过程。因而,新课程对传统意义上“以知识技能掌握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呼唤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
目前,从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的现状来看,存在着新课程理念和教学行为相脱节、课程改革与抓教学质量“两张皮”的现象。这已成为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教师压力过大、教育教学效益不高,课程改革难以深化的瓶颈。究其原因,固然是多层面和复杂的,但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在新课程理念向教学实.践转化过程中,由于缺乏在具体教学技术层面的帮助指导,致使新课程教学目标难以落实,教学效益和质量难以提升。为此,研究和探索课堂教学设计是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2、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应用理论和操作有待探索。 教学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具有技术特性的教育科学。关于教学设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已逐步成熟;90年代以来,“第二代设计理论”开始崛起,目前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教学设计以现代课程论、教学论、系统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心理学、脑科学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随着上述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一方面新的理论不断涌现,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新的知识论”、“隐性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创新学习理论”“学科素养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生命生成教学论”“学习共同体理论”“教学过程三合一理沦”“情境学习论”等等,这些理论为新课程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提供了研究基础。另一方面,现代教学设计论流派纷呈,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相当丰富和系统的成果,而这些成果出于种种原因都很少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新课程教学实践需要在吸收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并根据我国国情作应用性研究。积极建构与新课程教学实践相适应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操作体系,才能为教师实施有效教学提供专业支持。因而,本课题研究也是基于发展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理论和操作的需要。
3、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专业素养的需要。
新课程实施需要教师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的“创新设计者”。因此,创造性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面。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培训中较为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或某些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在教学设计方面的培训十分忽视。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广大小学数学教师缺乏教学设计方面的培训指导。因而,多数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学科本位”的教“课本知识”的设计层面,缺乏对学习主体经验和需要,学习者建构过程。课程资源、学习情境、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习群体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因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三维教学目标难以整合,教学质量和效率难以提高,课程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学生学习主动性未能有效激发。为此,本课题研究也是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提高教学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效率的需要。
4,总结提炼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成功经验。
二、课题界定和基本理论假说
1、课题界定。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当前教学理论和实践共同关注的领域,也是一门新兴的具有技术特性的科学。所谓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情境、评价指导,及整个教学过程所作的整体系统化策划和具体安排,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在可能条件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课堂教学设计,在这里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所进行的设计。从设计范围来看,它包括对一个学习单元的教学设计,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也包括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情境的设计;从教学设计的特点来看既包括课前进行的教学设计(或称预设性教学设计,相当于备课),也包括课中进行的教学设计(或称生成性教学设计)。小学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在这里是指小学教师对课堂教学所进行的它包括第一学段(1—3年级),也包括第二学段(4—6年级),它包括新授课也包括练习课、复习课,它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也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等。
“新课程背景下”,这里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是指在新课程理念、理论的指导和引领下;其二,是指基于新课程实践的现实、动态背景中。
本课题旨在综合运用和借鉴现代课程教学论、心理科学、系统论、教学设计理论、学习理论等多学科理论,并以新课程教育理念为导向,以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教学设计的一般操作方式、方法。揭示教学活动过程、结构、方式与提高教学质量、效益、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具体关系和规律,并形成若干学科的系列化的可供教师学习、借鉴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和指导性材料。以便更好地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理论假说
(1)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和动态变化的系统,系统的要素和结构将决定其功能和效益。决定课堂教学活动系统的基本要素为:教学任务及目标、学生学习经验和需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顺序、教师教学方式和角色、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评价、教学情境和集体的气氛态度等,它们在活动中相互联系、形成结构,并随着学习-目标任务和学习者的变化而动态变化。(2)由于新课程倡导学习者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的定位,必然导致课堂教学活动系统的结构性的变革。因而,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在教学设计理念、思路以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情境、教学评价、教师角色的设计上进行创新。
本课题假设,如果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现代课程教学论、教学设计理论、系统理论和有效学习理论等为指导;改革和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思路、模式、方法,能较好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和教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1)探索并形成小学数学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应用性理论,形成若干设计模式及具体操作方法。
(2)揭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及诸因素与学生学科素养形成之间具体的关系和规律,以丰富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
(3)形成若干系列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及指导意见,作为教师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参照。
(4)在小学数学教师中普及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切实提出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2、研究内容
(1)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应用性理论研究。收集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有关理论对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涵义、特点、理念,思路、内容、一般过程、与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区别与联系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归纳,形成基本的理论框架。并在指导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2)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模式和操作方法研究
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对现有课堂教学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形成若干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及操作方法。指导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并在课堂设计实践中不断验证、调整、丰富和发展。
(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收集和积累典型的教学活动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的方式方法。形成可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参考的系列化的案例,进而形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导手册。
四、研究进程及方法
1、2005年4—6月建立课题组,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2、2005年4—10月收集有关文献资料作为课题实施的参考材料。
3、2005年9—12月课题开题并实施。
4、2006--2007年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市范围内的课题研究活动,收集优秀典型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形成《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案例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5、2007年下半年结题。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模型建构,系统分析,案例研究和教学现场研究等方法,并以课改实践为中心,努力使本课题研究更贴近教学实践和教师,使研究成果具体化及具有可操作性。
五、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本课题成员为:
小学课程教学设计篇二
-《小学自然教学论》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责任教师
林朝金
一、《小学自然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媒体
《小学自然教学论》是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一门选修的课程。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该课程为省开课,每周4学时,课内共72学时,4学分。
从2011年起,小学自然教学论课程使用由郝京华主编、陈华彬、梁玲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教育概论》一书为主教材。
二、《小学自然教学论》课程的网上教学安排
四川电大将以互联网为媒介,在四川电大开放教育网站(四川电大教学平台)小学教育专业《小学自然教学论》课程栏目中,及时提供本课程的各种辅导资料。本课程责任教师将根据教学进度的要求及时在网上发布各章的学习辅导以及平时作业实施意见,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设计方案也在网上发布。同学们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可以通过网站上该课程的课程讨论区、e—maill信箱等网络信息传输手段发问(建议同学们尽量使用该课程的课程讨论区),我校责任教师将及时在网上回答大家的问题,以便为广大学员和教师提供网上学习的环境,逐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师生可以通过因特网即时交流的网上教学模式。
四川电大远程教育教学平台的网址是http://,另外通过http://,教研室电话号码是028-87762961,每周一全天和
二、五的下午,责任教师将在教研室回答大家有关本课程教学方面的问题。
三、《小学自然教学论》课程的教学要求
该课程为省开课,期末由省电大组织命题和考试,期末考试的范围不超过课程教学大纲与主教材《小学科学教育》所限定的范围。在期末复习考试以前省电大将在开放教育网站上发布本课程的复习考试说明,以帮助各教学班搞好复习工作。
该课程应布置一定数量的平时作业,以加强对学员平时学习的辅导与检查,四川电大也印发了《小学自然教学论作业与评价》各教学班该课程的辅导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的要求向学员布置作业,按时收取平时作业并批改记分,这不仅是学好教材内容的需要,也是一种形成性考核,根据学校的规定,平时作业成绩应占期末总成绩的20%。
四、关于《小学自然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建议 1.提高对《小学自然教学论》课程重要性的认识
目前,小学科学教育(自然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由于不少地区升学考试不考这门课程等原因,使得小学科学课(自然课)的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长远的观点看,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是非常不利的。加强小学的科学教育工作,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担任这门课辅导工作的教师以及选修了这门课的学员都应当从落实这一战略举措的高度,认识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提高学好这门课程的自觉性,并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小学的科学教育工作中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向前推进。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的修订版,对小学自然的性质与任务、教学目的与要求都作了一些修改和调整,同时教育部也启动了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并在2001年7月出版了《全日制义务教育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实验稿,显然,修订后的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能够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精神,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把这些新观点向学员作介绍,但由于我们所用的教材还跟不上这些变化,复习考试可以仍以教材为依据。
2.采取自学与讲授辅导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目前,有关小学科学教育的教材非常少,参考书也很少,本课程的主教材《小学科学教育概论》选取的资料比较新、观点也比较新,在内容安排、形式体例、行文风格等方面都较为有利于学员自学。本课程的学员绝大部分都是在职的小学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学校工作经验,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可以采取讲授辅导与学员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时间安排上,可以采取讲授和看录像光盘的时间占三分之一,学员自学文字主教材、辅助教材以及完成作业大约占三分之二的时间。这不仅是时间安排上的变化,也是思想观念上与教学模式上的一种转变,把重点从怎样“教”转到学员怎样“学”上来、转到怎样指导学员学好教材内容上来,真正做到以学员为主体。在学习的具体要求上,要求学员一定要认真阅读文字主教材与辅助教材,深入研读教材内容,理解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重要的论述。本课程的主教材《小学科学教育概论》的资料与观点都比较新颖,许多内容在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不一定熟悉,对这些内容要采取加强辅导的办法帮助学员更好的掌握它。
应当要求和安排学员上网点击相关学习内容,按照教学进度阅读网上教学资料,并鼓励学员提出问题和参与网上的讨论。我们也准备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安排一两次集中的网上教学辅导和教学讨论,请各教学班根据自身的情况,提前与责任教师联系,以便约定时间,开展这项工作。总之,请各教学班务必做好组织学员上网参加网上学习讨论的工作。
五、参考书目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sts教育论
孙可平著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引领孩子们亲历科学——小学科学教育案例解读
主编 成尚荣 分册主编 张洪鸣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丛书 科技综合实践活动
丛书主编 张茂聪 吴润梓
本书主编 刘德义 周兴奎 侯京友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
小学课程教学设计篇三
篇1:小学校本课程教案
第一章认识周围的世界
【教材说明】
本章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是我们的家乡和我们的学校。教学这部分内容,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他们讨论、交流,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家乡和学校。 2.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教育。【课堂教学设计】
《我们的学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天在学校学习、活动,你对我们的学校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发言,讲自己对学校的了解)
二、组织课堂活动
1、认识学校的位置以及自己家与学校之间的位置关系。
2、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
三、
组织课堂活动四、想一想,自己每天在学校做哪些事情?
五、布置课外活动,了解更多有关学校的情况。
六、安排时间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
第二章 在大家庭中生活
【教材说明】
本章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热爱集体、尊敬师长和怎样与同龄人交往。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班集体,知道应该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懂得应该与同龄人友好相处。
2.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热爱集体生活。
【课堂教学设计】 《热爱集体》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班集体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都要热爱这个集体。
二、看图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
你认为热爱集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后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发言)
四、想一想
1.你做过那些有意集体的事情?2.见到有损集体的现象应该怎么做?
五、课堂小结
第三章 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教材说明】
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在劳动中锻炼自己。
【教学目的】
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知道人的生活离不开劳动。 2.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课堂教学设计】
《劳动创造财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人要生活,就必须劳动,因为劳动可以创造财富。
二、看图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对图片进行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一
同学们,农民为什么要种田?工人生产机器干什么用?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可指几名学生发言,教师在旁适当点拨。
四、组织课堂活动二认识其他的劳动方式。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课外活动
了解周围的人,看他们分别从事什么职业。第四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材说明】
本章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是从小培养广泛的兴趣、积极参与,形成能力和兴趣伴我成功。
【教学目的】 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兴趣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成功意识。【课堂教学设计】
《从小培养广泛的兴趣》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问:同学们请看,图上的同学正在干什么?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后回答。教师再问:你喜欢参加哪些活动?
二、组织课堂活动一
同学之间交流各自的兴趣爱好。交流结束后,请几名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组织课堂活动二
认识兴趣爱好对学习的帮助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第五章交通安全 课题 : 交通安全准则
目的 : 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我们每天上学、放学时都要在道路上行走,那么在道路上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教师讲述
1、在道路上行走,要遵守交通规则,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 2、靠右行的原则,所谓靠右行,是指行人或车辆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必须遵守靠道路右边一侧行走或行使,禁止逆行。3、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的原则。
4、确保交通安全的原则。广大青少年必须遵守“车辆、行 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的原则。
二、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参与最多的是道路交通,要维护道路 交通秩序,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必须掌握并坚持交通安全原则,这既是经验教训的
总结
,更是交通法规的要求。三、作业:交通安全有哪几条原则 ? 教后小记:学生能按要求去做,掌握了交通安全准则。篇2:小学课程教学设计2教学大纲
小学课程教学设计2教学大纲
一、技能训练名称:小学课程教学设计2
二、先修课程:教育原理、教育心理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技能训练1.2、小学课程教学设计
1、小学教育科研训练。
三、训练目的及要求:
在小学数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小学课程教学设计
1、小学教育科研训练的基础上,运用所学教育教学理论,能够在小学数学、语文教材中选定一节具体教学内容,通过本次同课异构的训练,在比较分析中,掌握小学语文、数学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的优化方法,为下学期的毕业教育实习做好准备。
1、根据教师确定的小学数学、语文教材的具体内容,参加训练的每名学生按个人报名、教师调整的方法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别对应小学数学、语文各一项具体教学内容;
2、根据本组的同一教学内容,参加训练的每位学生,潜心研究教材,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理论知识、情感体验、教材及小学生特点,设计出能呈现自己教学风格的教案;
3、根据设计好的教案,设计者在本小组模拟上课和说课;
4、根据评价标准,在教师的指导下,研讨设计教案的优劣,并修改教学设计;
5、每组推选一名设计优秀者,按语文、数学科目讲课、说课,通过交流、欣赏共同提高
6、每位参训者写出自己本次训练的总结并交流评优。
四、训练内容及学时分配:
五、主要参考资料:
1、《同课异构:小学语文新备课参考》主编:周一贯,宁波出版社,2010.4;
2、《小学数学“同课异构”的结构分析与评价》王霞 《辽宁教育》,2009 年12期;
4、《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程》,主编:李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
5、《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主编:蔡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6、《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主编:周广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
7、《教学技能培训测试教程》,主编:杨随军,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8、《教育实习指导书》,主编:顾敦沂,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
9、小学数学、语文课程标准;
10、人教版小学一至五年级数学、语文课本及教师用书。
六、技能训练方式及要求:
1、小学课程教学设计2是实践课程,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所学各门课程与教学论以及专业技能训练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小学教学的实际,教师辅导与学生练习相结合,以练为主。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技能。
2、教学设计要规范、实用、有创新;
3、小组评价要依据评价标准进行;
4、要遵守实习守则;
5、训练总结内容要具体,重点突出,不少于1500字。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考查的形式进行。采用教学设计、小组评价、个人总结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评定,教学设计占40%,小组评价占40%,个人总结占20%,按百分制给出每位学生小学课程教学设计2的成绩。
大纲执笔人:董非
大纲审核人: 2014年8月20日
篇3: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1 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劳动成果,它们来之不易。2.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美德,是尊重劳动人民的表现。情感: 1.以珍惜劳动成果为荣,以浪费劳动成果为耻。2.尊敬珍惜劳动成果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
1.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不损坏,不浪费。2.见到同学不珍惜劳动成果,加以劝阻。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社会财富,都要爱惜的道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聪聪寻宝的旅程世界。
二、演示图片1:聪聪飞过白云,飞过大地,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快乐城--北京。
师问:同学们,你们猜猜,聪聪最先到了哪里?
学生回答:故宫,长城。
师答:不是,原来他先来到了小学食堂里,他一定是饿了,已经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出示把面包吃一半扔一半的图片。
学生提问:老师,他怎么没吃完就扔掉了,这样太可惜了。演示动画:《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
学生回答:老师,我也找到一个。古诗《锄禾》,我想聪聪读了这个,一定就知道这粮食来得有多不易啦!
师问:同学们,谁能告诉我,刚才大家看的《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一共经过了多少道工序?
学生回答:11道工序。
师问:那你们想想要用多少人力和物力呢?
学生回答:很多很多。很不容易。
教师提问:那聪聪和董必武的女儿谁做得对呢?
学生回答:董必武的女儿谁做得对,因为她把掉在桌上的米饭都捡起来吃了,她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对,我们吃的米饭、面包、糖果等等都是经过好多道工序制成的,许许多多的工人、农民为此付出了劳动。不爱惜这
些东西,就是不尊重他们的劳动。我想现在聪聪也应该知道不应浪费粮食和食品了吧!
板书:粮食来之不易,勿浪费
三、同学们,聪聪又遇到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帮他分析一下,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出示问题1:当聪聪看到我们的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时,北京小朋友向他提问:“请你说说用过的东西应该怎么办?”
此时,聪聪武断地说:“扔掉。”
师问:聪聪这样做对吗?你是怎样做的,尤其是班上北京的同学好好谈一谈。
学生回答: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因此产生辩论。
师继续问:课文中董老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董必武爷爷是没有条件买新毛笔吗?为什么要自己粘毛笔头?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董必武爷爷并不是买不起新毛笔,而是他认为粘上还可以继续用。还有雷锋叔叔,我们常听说他穿的袜子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也不是他买不起,而是他觉得还可以穿,而我们小朋友总是东西还没有坏就扔掉,向聪聪那样,一点也不注意节俭,这样对吗?大家一定都知道“珍惜与节俭”可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呀!我们要不要继承和发扬下去呢?
学生回答:当然要。
板书:爱惜生活用品,要节约。
四、师问:我们看看聪聪现在到哪儿啦?快乐林--老年宫。噢!原来是一些爷爷奶奶听说了聪聪的事,正在给他讲老一辈革命家勤俭节约的故事呢?对了,同学们,记得上堂课我让大家找的呢?现在请大家分别讲出来听听。
板书:珍惜劳动成果,是美德
五、刚才大家找出了古诗《锄禾》,我们还没有看,下面我们一起跟着录像齐声背诵吧!
播放:古诗《锄禾》,学生一起背诵。
板书: 一 珍惜劳动成果
粮食来之不易,勿浪费
爱惜生活用品,要节约
珍惜劳动成果,是美德
探究活动
举办一次“体验农村生活”的活动
1、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可利用假期时间)去体验几天农村的生活。
2、或家里有农村的亲戚,去亲戚家住几天。
不浪费粮食
活动目标
教育学生懂得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懂得浪费粮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克服学生中存在的浪费粮食的一些不良习惯,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良好生活作风。
活动途径与方法
请懂得农业的长辈作报告,具体介绍粮食的生产过程,让学生有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
开展我和xx比童年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体会自己的生活在吃方面的优越性,充分调动他们珍惜粮食的情感。
将同学们日常浪费粮食的价值累计,算一算浪费粮食这笔账,用具体的数据教育学生。
活动内容(主题队会)
1.主持人朗诵古诗《悯农》导入活动?quot;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表演小品。
▲一同学放学回家后直奔餐桌,端起饭就往口里扒,很快就吃完了,然后把嘴巴一抹,扬长而去。父母过来一看,桌上尽是饭粒,摇摇头说:唉,这孩子?? ▲另一同学早上在餐厅过早,拿起一个肉包子,用手掰开,很快将肉馅部分吃掉,把余下部分捏成一团,随手往桌上一丢,然后又照此吃法吃了几个肉包子。3.组织讨论:
他们的举动是一种什么行为?这样做对不对?
主持人小结:这是一种不爱惜粮食的行为,说明他们不珍惜农民叔叔的劳动果实,是不热爱劳动人民的表现。这种做法要不得,长期下去,必然会带来极大的浪费。4.听故事。
请在我和xx比童年活动中收集好材料的同学上台讲述世界上受苦受难儿童的故事,着重介绍他们的饮食情况。
5.请辅导员介绍粮食的生产过程:育苗-插秧-除草灭虫-收割-加工。让同学们了解粮食的来历,认真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从而得出结论:粮食的确来之不易。6.要求同学们对照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今后的惜粮打算,主持人听后归纳:
▲吃饭应小心些,尽量不漏撒。
▲按量取食,争取不剩饭剩菜。
▲不能因为自己的偏好而丢弃一些食物。
7.主持人组织大家根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评选出班级节约粮食标兵。8.辅导员总结这次队会。
活动实践
请家长配合要求学生在家时行吃饭习惯训练,做到不浪费一粒粮食。说一说:
1、水稻从播种到收割,农民们付出了哪些劳动?
2、你周围有哪些浪费粮食的现象?怎样做才能体现对农民劳动的尊重?习题精选 算一算
1、算一算,我们每人每天节约约1克米,全国约13亿人口,每天节约大米多少吨?
2、算一算,我们每人每天节约1分钱,全国约13亿人口,每天节约多少钱,能帮助多少个失学儿童?
不比吃穿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生活节俭.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2.懂得和别人比吃穿是好虚荣的表现。
情感:
1.以生活节俭、不比吃穿为荣。2.反感比吃比穿的行为。
行为:
1.生活上注意节俭。2.不和别人比吃穿。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生活节俭.不比吃穿是一种美德。”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养成生活节俭、不比吃穿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选择:当你看到别人的东西(用具、玩具)比你的东西好的时候,你怎么想?
a 特想要 b 很羡慕 c 想要,但听从父母的意见学生回答并统计a、b或c所占的比例。
师问:是的,同学们都有一些羡慕或想要的心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是一看到别人的东西比自己好时就应该要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出示书中的“说一说”栏目,并谈一谈,如果你是小美,你会怎样做,为什么要那样做?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师问:同学们说得很对,要勤俭节约,不要和别人比吃穿,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面请同学朗读课本第二课的第一、二段。同学举手朗读。
师问:同学们请想一想,张俭为什么还穿着这样的衣服,他是没有钱买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小结:对,张俭不是没有钱买,而是他认为作为丞相,应该考虑如何把国家治理好,至于衣服,只要简洁干净就行,俭朴一点没什么不好。
板书:衣服要简洁干净
二、师问:张俭为什么坚持穿旧衣袍?请同学分组看一下课文第三、四段,然后组内讨论并请代表汇报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小学课程教学设计篇四
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内容选取依据
1.机电一体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机与电器技术等专业的培养目标。2.产品生产企业、各类控制工程公司的职业工作岗位。3.前后续课程的关系。
4.维修电工高级工职业标准。5.根据岗位职业发展及个人发展需求,选取最新的技术作为课程教学内容,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好的基础。6.根据课程工学结合需要,强调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培养,确保学生下企业的职业适应能力。
二、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以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的生产制造岗位及其在生产设备中的维护维修岗位所需的技能与知识为教学内容,序化知识与能力,结合典型“案例”、“项目”组织教学,在实训室、生产现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取 “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活动。将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培养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为了提高课程学习质量、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安排了工学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真实岗位上工作,理解相关职业规范与标准。
三、课程教学目标
1 .素质教育要求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3)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知识教学要求
(1)掌握单片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单片机的故障处理和维护维修的原理、方法;(3)熟悉单片机的的技术要求与选型依据;(4)熟悉单片机的原理及应用知识;|(5)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6)了解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的发展方向。3 .技能教学要求
(1)本课程计算方法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熟练的运算能力,除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外,在教学过程中安排2-3次习题讨论课,内容以交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计算为主;
(2)培养学生掌握单片机系统的基本实训方法与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安排12个实验、8个实训项目;
四、课程教学组织及实施
1 .教学方式
理论课62学时,实验课10学时,安排1周项目实训,实施工学结合。2 .教室与实践地点一体化
教学地点在中央财政支持的 “电工电子与自动化专业”实训基地的机电综合实训室及企业现场进行。
3 .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
将课堂搬到实训室、生产现场进行,教师边讲课,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融合。将工作实际经验、产学研成果设计成教学案例,以“案例”、“项目”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融合。教学过程中学生脑、手并用,迅速理解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与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学生实践时,除主讲教师外,配一位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践。技能要求高的实践内容由企业兼职教师与主讲教师、实践指导教师共同指导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1.课内学习——边学边做
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案例教学,根据学生特点、课程特点,将课堂搬到实训室、生产现场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过程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案例式、互动式、研讨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通过现场演示、多媒体、计算机仿真、网络等现代教学技术,边学边练,注重教学效果的提高。
2.课外学习——课余及双休日工学结合 在课余及双休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行开放式管理,学生先申请,经实训基地管理部门批准后,可到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工学结合”实训。实训时,学生可结合典型工程案例,自主学习,教师辅导。课余及双休日工学结合实施分层次教学,即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能力选择课题。通过学生动脑设计,动手安装、调试,培养学生学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技术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技术。
3 .超前学习——能力扩展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与实训、机电综合实训、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毕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这些教学环节均有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技能的持续提高及扩展,为适应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课程考核与评价
1.理论课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上课提问情况、作业情况、职业素养等),占总成绩 30%。其他成绩占总成绩 70%。2.实验课成绩评定
实验课采取分段考核、多种考核手段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中,学生每做完一次实验,都给定当堂课的实验成绩,实验课后学生每次实验报告给定一个成绩。阶段学习完成后,向学生列出几个综合性较强的实训项目,学生抽查其中的一个项目作为考试题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题目给分都非常详细,当堂课学生每完成一步给一步的分。最后将每堂课的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成绩、考试成绩三者按照一定的比例,作为学生本门课的最后成绩记录学生的学籍档案。
集中实验考核(占 40%),实验报告(报告评分,占 10%);平时项目实验调试结果(现场评分,占 50%)。3.课程实训考核:职业素质(占 10%);实训报告(报告评分,占 40%);实训结果和进度(现场评分,占 40%);学生相互测评(由学生测评小组完成,占 10%)。
4.综合实训考核:设计与实训报告(报告评分,占 40%);现场安装调试(现场评分,占 40%);实训小组成绩(系统运行结果占 20%)。
5.维修电工高级工考核:由省劳动、社会保障厅组织考核,并发证。
6.课余及双休日工学结合工程考核:按学院技能课程考核要求考核,通过者学分记录选修课学分。
7.下厂成绩评定
实习结束后,学生成绩由企业、系和专业教研室成立考评小组评定。成绩比例如下:(1)企业评价:50%(2)指导教师成绩:30%(3)考评小组成绩: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