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企业年终主题总结报告(三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年终主题总结报告篇一
公司系统1-11月份完成上网电量6.37亿千瓦时(包括香格里拉公司合并纳入增加0.2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8.27亿千瓦时下降1.9亿千瓦时,同比降低22.97%;平均上网电价244.6元/兆瓦时(含税),比上年同期245.11元/兆瓦时(含税)降低0.51元/兆瓦时,同比下降0.21%,电价下降的原因是香格里拉公司新投产电站电价较低所致;1-11月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33亿元(包括香格里拉公司合并纳入增加366万元),比上年同期1.73亿元下降0.4亿元,同比降低23.12%。
公司1-11月份主营业务成本7897万元(包括香格里拉公司合并纳入增加454万元),比上年同期7502万元增加395万元,同比增加5.27%,主要原因是职工薪酬、办公费、差旅费等增加。
公司系统1-11月份财务费用2622万元(包含香格里拉公司合并纳入增加306万元),比上年同期2767万元减少145万元,降低5.24%,主要原因是利率下调减少财务费用所致。
公司系统1-11月份实现利润总额4471万元,比上年同期10019万元降低5545万元,增幅为55.34%。
总体来看,生产经营的各项指标完成的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有:一是受干旱天气严重的影响,发电量大幅下降;二是受经济危机及地方电网鼓励用电及优惠电价政策的影响,市场遭受冲击;三香电司格登电站在年初的枯水期及第三季度的上网电量及电价均受到一定影响;受地方电网装机容量大、用电负荷小的影响,电站8月份投产后,出力受限,也造成了一定的电量损失;四设备运行不稳、故障率较高也是不利因素。
(二)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安全形势得到了持续保障
1、狠抓安全基础工作。公司认真贯彻集团公司20_年安全生产一号文,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到突出的位置来看待,始终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指导全年安全生产工作。一年来,在抓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狠抓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了“三项行动”、“三讲一落实”活动、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春季安全检查、防汛安全检查,秋季安全检查、“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6s管理等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反事故措施,加大对老旧设备的改造力度,通过这些基础管理工作,有效的提高了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夯实了安全基础,防止各类事故发生,保障了公司安全生产局面稳定。
2、狠抓隐患排查工作。针对各电厂,特别是白水河、中山包设备老化、缺陷较多、运行稳定性差等实际情况,加强了设备的修理技改管理,加大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和技术改造力度,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健康水平,确保了机组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发供电。
3、狠抓防洪度汛工作。公司制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成立防汛工作组织机构,下设防汛办公室及相应的应急组织机构,全面负责公司的防洪度汛工作;督促指导各电站加强和水文部门联系,制定相应的防汛措施,编写防汛预案、并根据预案进行演练。公司全面落实防洪度汛工作,确保防汛安全,同时充分利用汛期的水力资源,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化。
4、安全生产工作业绩突出。在公司强力的组织和领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20_全年全公司未发生重大设备及以上事故,未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未发生生产设备重大损坏事故和电网事故,未发生人为误操作事故、火灾事故、交通事故实现人身伤亡事故“零”指标;安全生产的稳定形势得到了持续保障。
(三)加大了设备整治工作力度,提高了设备健康水平
今年公司在设备整治方面下了很大力气,加强修理技改的管理,加大技改投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设备运行状况明显好转,非计划停运大幅下降。针对各电厂,特别是白水河、中山包设备老化、缺陷较多、运行稳定性差等实际情况,加强了设备的修理技改管理,加大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和技术改造力度,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健康水平,确保了机组的稳定运行和安全发供电;积极推动技术改造,投入资金309万,完成了技改项目18项,项目完成率为100%;逐步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确保全年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四)加强了人才培训与开发的力度,切实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
高素质高水平的员工队伍是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_年公司进一步加强了人才培训与开发的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发了员工的潜能,壮大了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公司制定了详细的人才培训计划,组织了各个层次各个专业的培训班,鼓励并安排员工积极参加政府部门的人才资格评定和职业技能鉴定。20_年有6人通过高级工技能鉴定,1人通过中级工技能鉴定;7人通过了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认定;有1人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资格,1人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同时及时安排相关员工参加集团公司、分公司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及专业调考,督促各控股企业加强员工的工作技能和业务能力培训,其中总部举办培训班_届。
认真检查梳理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制度,重点完善对资产管理、项目招投标管理、“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领导干部评廉述廉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制度10多个。
努力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建立涉及公司安全生产、资产经营、员工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的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风险防范的预警机制和监督考核的评价机制;开展了工程、项目招标管理效能监察和节能减排专项效能监察工作。一是健全“大监督”组织体系。各党支部建立“大监督”工作机构,公司各级主要负责人对监督工作负总责、亲自抓。二是建立重大事项决策制度。重点抓好对各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和经营管理关键环节的监督,凡属“三重一大”必须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今年我们重点抓好“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单位做到“三重一大”事项组织程序正确、议事资料翔实完备。三是重点抓好项目建设、大修技改、设备物资采购过程的监督。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做到工程安全、质量优良、造价合理、进度按期、干部队伍廉洁。在工程项目、设备物资采购招标过程中监督到位,严格执行“三分离原则”(即:推荐投标人员不参与评标,评标人员不参与定标,监督人员参与全过程),保证项目和设备招标公开、公平、公正。
(六)初步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企业文化是配合硬性制度的软性管理,对于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年来,我们充分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坚持“以人为本,民心为天”,大力营造“干群一心,同心建家”的企业文化氛围,有效地增强了公司的活力和凝聚力,有力地激发了广大干部员工的战斗力和创造力。
以《中国集团公司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办法》为指导,把企业文化建设和创建文明单位结合起来,使“干群一心、同心建家”的理念深入人心。积极配合集团公司和分公司的“创牌行动”,开展同心文化理念和集团公司标识的宣贯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公司贵阳办公室、兴义办公楼的门牌、办公用品等的规范使用,同时,结合安全生产部开展的“6s”活动,兴义的几家电厂厂房已经基本实现设备标识标准化。
(七)工会、共青团等开展有声有色的工作,民主管理的精神得到体现
20_年4月份,公司成立了工会和共青团,6月份成立了女工委员会,各自健全了内部组织机构,召开了会议,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工作。组织了民主测评,对班子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同时为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给员工提供参政议政的平台;组织各类活动,安全知识竞赛、排球比赛、自助旅游等丰富了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员工的参与管理和主动工作的积极性。
二、今年取得的基本经验
一是只有紧紧围绕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为核心工作,上下一心,精诚团结,坚决贯彻执行公司的决定,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显著成效。事实证明,哪个部门或子公司的执行力贯彻力强,哪个地方的工作业绩就突出;安全生产方面的卓有成效就说明了这一点。二是大胆创新才能打开新局面。人才引进与培养、党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会共青团工作、经营管理工作只有大胆创新,积极主动,开拓进取才能取得成效。三是紧紧围绕经济效益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技术工作、设备整改、精神文明建设、企业党建工作等都要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条主线展开,服务于生产与经营工作,才能劲往一处使,形成整合力,冲击电力市场才有力量。
三、把握形势,研究政策,坚定发展信心
20_年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不够理想,没有完成年初的计划;但这些成绩仍值得肯定,是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克服种种困难取得的,是发展中的问题。20_年,随着金融危机的减弱和经济的复苏,电力需求市场也将越来越大,我面将面临更大的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要把握形势,研究政策,坚定发展的信心,树立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雄心。全公司上下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都是充满波折的,呈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特点,随着事物继续向前发展,中间的矛盾终将会解决,摆在面前的终将是一条光明的道路。
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眼前的挑战,金融危机还将冲击电力市场,地方电网的竞争还会相当的激烈,天气干旱等自然原因还有很多不可预测因素的干扰,我们自身的资金缺乏等因素还会影响下一步的生产和经营,对此我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积极的心态和创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企业年终主题总结报告篇二
岁末年尾,又是企业年度工作总结报告时。
大多数企业的年度总结报告,是一年来企业成就和业绩的汇总,其目的多半是为了论功行赏;几乎没有企业会将一年来工作上的失败/错误/教训,作为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的主题。中国传统文化向来偏好于年终算帐、论功行赏的喜庆气氛,过去的一切失败、错误和不愉快,都在辞旧迎新中划为了一个句号。事实上,企业可能由此错过了一个最有力的检讨自己的机会。
危机感不是用“嘴”承担起来的
危机意识对于今天面临如此激烈竞争的企业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危机感不是用嘴承担起来的----企业不需要天天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需要用行动来证实企业危机的存在。
习惯于满足以往成就的管理者,不会被危机感的道德教育所感动、而是会震惊于已经发生的事实。在美国一个大公司里,愤怒的采购经理采取了一个戏剧性的举动:他在董事会的会议桌上,摆放了___种企业为员工采购的手套,一些相同的手套来自不同的供应商,价格差距之大从几元到十几元不等,看到手套的企业高层首先是感到震惊,接下来是哑口无言。在这位采购经理看来,在未来的五年时间里,企业可以把成本降低__亿美元,而不是区区的_%,这就是美国领导变革大师科特在《变革之心》中带给我们的故事。
显然,披露企业危机的“行动性”力量被忽视了,至少是做的远远不够,对于一只泡在温水里的青蛙来说,期望它跳出渐渐发烫的温水的方法,并不是循循善诱的劝告、而是需要猛然的一击。人们由于某些长时期的习惯,而对一些错误现象习以为常、熟视无睹,企业又常常缺乏用“事实”披露危机和改变传统习惯的行动,所以危机常常被隐藏在了事实中,危机意识也由此昏昏沉睡。
企业危机意识的启动,不是来自于口头教育、而是来自于具体行动。这些具体而微的“行动”,应该是一些正式的与非正式的管理行为,正式的启动危机感的行动,包括了类似于“年度错误教训”的总结报告,它应该成为一项制度化的或约定俗成的行动;而非正式的启动危机感的行动,应该是一些日常管理中的沟通行为,它包含了在一些具体事件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相互的震动与启发。
一般来说,企业成就与危机意味应该成反比例的关系,就如同高速行驶的汽车需要关注的不是油门、而是刹车一样,一个企业的业绩成果或成就越大,反而越是要启动企业的危机意识行动;而一个企业处在弱小时,其危机是如此的显而易见,企业反而越是需要自信心的建立与鼓励。然而,在现实中,这个“反比例”的关系被颠倒了,企业现实成就越是突出,越是高高在上的俯视市场与消费者,充满了狂妄自大的满足感,而一些弱小的企业反到因时时感受到生存的危机,而时时谨小慎微导致了人心离散。
发现企业里潜伏的危机需要“向后看”
企业的危机不仅仅来自于竞争对手,更多的是来自于不确定性的“未来”,由此,企业常常得出这样错误的结论:试图准确预测和把握未来,由此消除企业潜在的危机。
一种习惯性的管理错误是:传统企业管理理论总是认为未来不但可以预测、而且必须预测,于是,各种各样预测企业未来的方法和模式,就忙不迭的纷纷出笼了。事实上,自半个多世纪前诞生的战略与决策理论,无论是战略与决策的设计学派、计划学派、能力学派、资源学派等等学派,还是用于战略与决策的产业分析模型、swot分析法、价值链模型、基准化分析法等等方法与模式,总是围绕着试图消除“未来”不确定性和危险性来进行,它的前提是:未来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是有害的。
这显然是不可思议的结论,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对于未来,我们确定的就是它的不确定性。以静态的眼光、确定性的态度,看待瞬息万变的社会未来,本身就是滑稽可笑的。企业家并不是算命大师,他们并无法准确的预测未来----假如未来可以被准确的预测,那么企业未来的商机就事先预定了。事实上,当未来的一切都变得按部就班、清晰可见时,这个世界将变成机械的、僵化的死水一潭,商机也就同时消失了----商机是蕴藏在未来的不确定中。
正是未来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的未来充满了商机;一旦不确定性消失了,商机也就不存在了。事实上,“未来”不是用来预测的、而是用来适应的----无论“未来”如何的变化,企业都能很快的调整和适应,这才是企业正确的应对之策;而一个企业判断是否具有适应未来的“适应性能力”,的方法并不是向前看、而是需要“回头看”,因为在已经发生的管理事实中,任何的失败/错误/教训,都是预示着企业组织本身潜在的错误或危机。就如同火山爆发一样
,所谓的“突然爆发”,只是因为我们忽略的不起眼的、蛛丝马迹的爆发前的先兆。
这也正是企业组织“向后看”的价值----只有在过去的、已经发生的管理事实里,才会发现企业组织适应未来能力的强弱;而已经发生的管理失败/错误/教训,常常是企业危机爆发前的蛛丝马迹的先兆。实际上,企业组织基业常青的能力,并不是来自于现有的强大或是什么预测未来、而是来自于企业自身与未来之间匹配的“适应性机制”,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管理观念。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企业自身经常性的或是制度化的定期检讨,就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管理工作。
“个人的错误”里隐藏着“企业的错误”
企业不肯做“年度错误/教训”检讨报告,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可能会演变为对于失败或错误者个人的批斗或惩罚。
无庸讳言的是,企业组织常常很狭隘和目光短视,企业家也并非总是胸襟开阔,“小心眼儿”的管理者并非是极少数,更何况企业组织里复杂的权利斗争,缺少的就是这种“年度错误/教训”检讨报告的导火索。但这一切,并不能成为企业检讨一年来工作错误和教训的借口,因为问题不在于年度检讨本身,而是在于管理者将“企业年度检讨”变成了“个人年度检讨”,换成一种正面的说法是:需要年度检讨的是企业组织、而不是个人;企业需要通过检讨个人的失败或错误,发现企业组织自身的失败和错误。
一个真实的事例是;在某生产消费品的企业里,一个地区销售经理因为没有得到企业的奖励,于是采取非正当的手段获取个人利益,企业发现后在愤怒中将其交给了司法部门解决。显然,这位销售经理的行为确实是个严重的错误、甚至是一种犯罪行为,但作为企业组织来说,处罚其个人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和价值,因为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罚个人、而是为了不发生类似的错误----企业需要通过这样的个人错误事件,检讨企业自身的过失和错误。
事实上,企业组织的市场策略、人力资源政策以及奖罚条例度等等规章制度,其正确性、适合性以及完善性,并不是来自规章制度本身的设计、而是来自其实践性成果的检验。理论上设计完美无缺的规章,如果在实践中的应用状况很差,原因往往不是组织成员的问题,而是规章本身的不切实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于企业各种运营制度和机制的检验,个人的行为失败或错误,提供了的验证标准;企业某些看似宏大或宏观的策略,最终是通过细微的个人终端表现出来。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企业的“年度错误/教训”检讨制度,其目的是通过“个人的错误”发现“企业的错误”。企业需要一种鉴别能力,即区分出纯粹个人错误和个人错误中隐藏着的组织错误----企业不要过度关注纯粹意义的个人错误,而是要去关注个人错误中隐藏的企业组织的错误----当一个企业大量人才流失时,仅仅责怪人力资源经理并没有意义,而是需要去检讨企业组织的人力资源策略;当一个企业销售不利时,需要检讨的不仅仅是销售部,而是包含了产品研发、生产质量等等部门或环节,一个市场销售人员是无法把市场狭窄、质量低劣的产品卖出去的。
年度错误检讨需要“允许失败”的支撑
一般来说,如果企业没有“允许(包容)失败”企业文化的支撑,想要实现企业年度错误/检讨报告制度,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因为直面企业管理出现的失败或错误,首先意味着对待失败和错误的正确态度----这是一个管理上的必然逻辑关系。如果一个企业宣称其价值观是“创新”,但在管理运营中却采取严厉的奖罚制度,我们几乎可以认定它是公开的谎言,因为越是强调“创新”,越是意味着勇于承担责任;而越是勇于承担责任,由此所造成的失败的机率就会越高----只有不创新、不承担责任,才不会出现所谓的失败。事实上,企业管理常常出现类似的逻辑错误,如果一个企业宣称建设企业的“适应性机制”,但同时又宣称企业组织以“稳定”为目的,那么就是一个谎言,因为适应性需要流动性与淘汰制的匹配,表现出来的恰恰是企业组织的“不稳定”。
因为害怕失败,所以人们就想当然的认为,失败只有负面效应,这是一个习惯性的错误认识。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为价值标准,所以,失败或错误常常成为了见不得阳光的阴暗物;失败者本人似乎也在羞耻心下,紧紧包裹着自己的失败。当我们重新认识和审视失败后,我们就会发现,失败本身是具有正面价值的,而且是其它管理要素所无法替代的价值。事实上,每一个倒下的失败者,都以其悲壮的方式刻下了这样的警示路标:“此路不通”或是提示“前方是险路”。一个失败者,足以让成百上千的人不再失败,而这失败一份足矣----这就是失败的价值所在。
建立“允许(包容)失败”的企业文化,就是要给责任承担者以“失败的权力”,让承担责任的失败者能够“安全着陆”。事实上,当我们表达“允许或包容”失败时,其本质就是将失败限制在了可控制的风险范围内。在企业的日常管理的运营中,当我们说起“决定、拍板、表态、签字”等等一系列管理词语时,它不但是承担责任的一种显见符号,同时也意味着可能由此带来承担责任的风险和失败。假如一个企业不能包容失败,由此导致“不决定、不拍板、不表态、不签字”等等不敢承担责任或是拒绝承担责任的行为,所造成的责任缺失和责任空白将是多么的可怕?无人承担责任所造成的责任缺失和责任空白,比勇于承担责任而可能出现的失败,其后果更加严重和恶劣,因为它直接导致了企业组织责任体系原则的缺失和崩溃。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企业有必要形成“年度失败错误/教训”的检讨制度;或者,至少在回顾企业年度成果后,需要这样新的开场白:“让我们谈一谈一年来的失误和错误吧!”----其前提是检讨企业组织的错误、而不针对个人错误的惩罚;同时,主持会议者要事先声明,因为承担责任而善意的失败者,应该得到包容和鼓励、甚至是得到奖励;当然,仅仅这些还不够,企业需要进一步的说明:年度检讨的目的,是因为未来是如此的不确定,企业需要为此做好制度/机制/策略等等方面随时变革的准备,而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都可能因此而付出代价----这是必要的成长的代价。
企业年终主题总结报告篇三
20_年是公司行政在党委和工会的协调配合下,紧紧围绕公司奋斗目标,抓机遇、求发展,全体员工齐心协力,顽强进取,大干快上,各方面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全体员工充分发扬了“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大力倡导“精、细、实、高、新”的管理理念,同心同德、真抓实干,超额完成了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各项主要指标均达到了历史水平。公司全年生产尿素吨,比上年同期增长;完成产值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完成销售收入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利税突破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工业增加值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员工年均收入为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并对_届二次职代会所提出的17件提案,全部予以落实。完成上述指标,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20_年,公司在环境管理工作上有了较大突破,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公司加大了环保投入,环境纠纷赔偿额比上年下降了25%,同时,为了实现工业废水“三年内达到零排放”的目标,在相关部门通力配合下,完成了《工业废水与循环水综合治理工程》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修订工作,并列入国家的环保治理专项资金项目。
2、整合“两大体系”,提升企业形象。
“质量是生命线,环境是健康源”,这句话深植于每个员工心中。20_年,公司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绿色经营之路,建设质量、环保型化工企业,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公司在通过iso9001—_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后,从年初就着手两个体系的整合工作。编制了《质量环境管理手册》,并于七月份发布实施,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于10月份进行了内部审核,对查出的18个不符合项和30个观察项进行了评审整改。在11月下旬北京中质协对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监督审核后,公司被推荐继续使用两大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形象。
3、坚持技改不停步,扩大生产创效益。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生产长周期运行,公司坚持技改不停步,向技改要效益。20_年公司共投资600余万元,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分别对一、四车间冰机冷却系统、尿素合成塔、循环机等8个项目进行技术改造,既降低了能耗,又达到了增产和环保的目的,保证了生产长周期安全运行。通过技改后,年可新增产值1400万元,可创利润400万元,尿素日产由上年的320吨增加到345吨。通过技改,降耗、增产效果十分明显,20_年全年5次打破日产记录,3次打破月产记录。
4、强化内部管理,夯实发展基矗
(1)节能减耗降成本,狠抓质量上台阶。
20_年,公司面对生产原、燃、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和设备严重老化的挑战,着力于节能减耗降成本,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从节约一滴油、一方气、一度电做起,加大现场管理的监督力度,严格管理,精心操作,减少跑、冒、滴、漏。公司在做好节能降耗的同时,严格按照体系要求,紧紧围绕“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主题,坚持每天对产品质量以及包装重量进行抽查,决不让不合格品流入市常经过一年的努力,公司尿素产品一级品率达到98、3%,优等品率达到63、5%,合格品率为100%。
(2)完善制度建设,加大执行力度。
制度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公司发展至今,一是抓住机遇,靠灵活机动的生产、经营战术,二是靠广大员工的支持和严格的制度管理。20_年,公司结合经营管理实际,新制订了《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企业方针目标管理办法》、《市场营销管理办法》,修订了《劳动用工、工资福利待遇管理办法》。同时还要求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在每个月末的办公会上就公司经营、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在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发动全体管理人员对制度的修订完善,使公司制度建设更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执行制度上坚持人人平等、奖惩逗硬,同时结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人本管理机制,把情感管理融入管理的全过程,不断提高管理质量,真正实现把约束机制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3)加强财务监督,保障资金需求。
为了保证生产经营、发展、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20_年,公司进一步对资金使用实行分级计划、分层把关,总经理严格审核,保证资金统筹安排合理运用,同时,加大资本运作力度,用好用活资金。一是对银行贷款及时采取先还后贷,避免了贷款的逾期;二是加强了存货资金的管理,对库房材料实行了定额管理,原材料实行以耗定进的办法减少存货资金的占用;三是加大了对应收账款的清收力度,坚持每周一对应收账款明细逐一核查,编制销售周报表,督促销售人员对货款的回收,使应收账款降到最低水平,减少呆坏帐损失,加快了流动资金周转。四是由于20_年尿素价格持续上涨,公司利润逐月上升,公司强化资本运营管理,通过科学论证,先后控股、参股的几家企业运营正常,投资回报前景看好。五是资金及时支付,利用办公信息自动化系统、网上银行的功能,准确、及时、安全、高效保障资金需求渠道畅通。
(4)推行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改变传统的办公方式,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公司在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管理的同时,加快了计算机信息化工程的进程。与重庆宏声新思维公司一起完善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统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和财务接口管理等模块,并要求员工尽量“事事都在网上做,少费纸张少用墨”,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20_年11月,公司通过了重庆市信息产业局组织的信息化工程验收,使公司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现了新的跨跃。
(5)切实加强物资供应,保证采购物资质量。
为了确保正常生产和20_年初制定的一系列目标指标的实现,供应处全力以赴,认真做好库房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库房物资数量的动态情况,尽量减少物资压库。在采购中,千方百计实现比质比价采购,对采购市场进行咨询了解,逐一排查,分析掌握生产厂家资质和技术力量,从产品的实用性等多方进行比较,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始终坚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进销差率。通过努力,20_年供应处全面完成了年初提出的计划,外购物资按时到货率达到了98、46%,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9%,进销差率>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