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劳动仲裁超过时效起诉有无胜诉权

劳动仲裁超过时效起诉有无胜诉权

时间: 2024-08-21 16:14 小编: LWY

在劳动争议中,仲裁时效是一个关键因素。通常情况下,劳动仲裁申诉期为一年,自知道或应知权益受损之日起算。这意味着如果超过了一年的时效,你可能无法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争议。然而,对于欠薪争议,时效限制并不适用,但劳动关系解除后,必须在一年内申请仲裁。如果错过了这个期限,你将失去通过仲裁获得胜裁的权利,但仍然可以提起诉讼。了解这些法律程序对于确保你的权益至关重要。

一、劳动仲裁超过时效起诉有无胜诉权

按照现行法规,针对劳动仲裁的申诉期设定为一年,即仲裁时效始于,且必须在当事人明确知晓或应当清楚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那一刻开始算起。在此范围内,如果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因为欠薪而引起的劳动争议,那么劳动者在提出仲裁申请时,是不受仲裁时效的具体制约的,换句话说,劳动者可以随意选择合适的时间来提出仲裁。

然而,一旦劳动关系解除,那么劳动者必须遵守以下期限:从劳动关系彻底终结的那个日期起算,限制为一年的时间里。如果过了仲裁规定的申请有效期,这并不代表劳动者就完全失去了通过仲裁程序去捍卫自身权益的机会,但是劳动者的确丧失了"胜裁权",即无法通过仲裁程序来维护自身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超过仲裁的法定时效,劳动者仍然享有"胜诉权",即他们仍有资格对这项劳动争议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超过劳动仲裁时效后果是什么?

当劳动仲裁时效超越了规定期限后,将会导致以下后果: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此种情况下的个人或组织已失去通过仲裁途径寻求解决纠纷的权利。

此类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豁免期均设定为一年时间之内。

具体的计算方式如下:

自当事人知晓或者在预见其权益遭受侵害之时开始计时。

然而,前述规定的仲裁时效也可因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主张权益、或向有关部门寻求权利救济、或是得到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等事项而产生中断效果。

在此类情形下,仲裁时效的计算将从中断之时起重新启动。

此外,若由于不可抗力因素或具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无法在前述所规定的仲裁时效内提出仲裁申请,那么仲裁时效则会暂时中止。

直至从中止时效的原因得以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才能重新开始计算。

如存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而引发争议的情况,劳动者则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申请,不受到前述条款关于仲裁时效的限制;

然而,若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当事人仍然应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关于劳动仲裁的申诉期限的规定往往设定为一整年,从当事人明确知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正在遭受损害之日起开始计算。然而,对于拖欠工资的争议问题,其时效性并无特殊要求,但是在劳动关系解除之后,必须在一年内提出相关申请。若超过此期限,当事人将丧失“胜裁权”,但仍然保留着“胜诉权”,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诉讼解决。

劳动仲裁超过时效起诉有无胜诉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最新资讯
最新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