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挪威的森林的读书心得(六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挪威的森林的读书心得篇一
我是理解书里的人的,他们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行为,我都了然于心,所以我作为一个旁观者,早已不能置身于外。
关于性与爱,关于虚幻与现实,关于我说得出和我说不出的抽象的东西。
直子的美好——当然指的是渡边君认为的美好,根本在于她的悲剧性命运。她是一个需要依赖,吸附另一个个体生长的人,一旦认准某一个,便是执着的开始,没有终结,这里面有一种偏执的情感。所以木月的自杀,使她与这个世界最后的联系断了。其实,世界没给她留活路的。
她的美好的身体是这世界赐给她的一副毒药,伴着生,夹杂着死,死即使她本身。渡边被她吸引了,这是天性,这是必然。没有人能拒绝性本身和柔弱如直子,以性为生命动力的渡边尤甚。没有欲望,就没有悲剧产生。
直子的怀疑,不安,恐惧源于没有人愿意不要求你做任何事地爱你,包括渡边。然而,直子要,她要一辈子,没人给得起,所以她走了。是必然,是唯一的选择,这是她的性格,便是她的命。
渡边即是作者本身,狂欢中寂静,疯狂后落寞,冷静中掺杂着欲望,欲望突破冷静。因为他自得其乐,所以他没死。
这是男人和女人的下场,整本书充满了烟火味,你可以回避,然而它是真实的,却不是人生的常态。
挪威的森林的读书心得篇二
最初趋使我去阅读它,是它的不可忽视般的知名度。名着名作,大多都得经过时间的洗礼,沉淀下来的,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更久远的时间里,仍能被人所称颂所推崇的作品必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这是简单的一篇回忆录。
如同常见的一段话: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你因为一首歌或路人的一个仿佛熟悉的背影,而想起了曾经的某个人。它活在你的回忆,或许不曾消失,但在被生活推着走的时光里,你却有意无意地把它隐藏了。每个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吧!那段回忆,曾是那么铭心刻骨,当时的你以为,那份感觉会一直鲜活不变地伴随你以后的人生,但它着实经不起岁月的磨蚀。唯有在某一个瞬间,一个类似的场景唤醒了你的记忆。如同,渡边君在时隔十八个春秋后,因一首《挪威的森林》乐曲而想起了记忆中那些模糊的人儿。
“我想,文章这种不完整的容器所能容纳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意念。并且发觉,关于直子的记忆愈是模糊,我才愈能更深入地理解她。”
回首往事,总有一份新的领悟以及淡然的释怀。猜不透的,在回忆里找到了答案。
最初的三人行:渡边、木月、直子。
木月是绝无仅有的朋友。他是孤独的,三人的相处里,他谈吐自若,好不潇洒。但除此之外他却无其他朋友,独自看书听音乐。这类人现实中还是有许多的,方有在自我感觉安全的圈子里才可肆无忌惮地体验真正的自由和快乐。除此之外,处处设防,怕受伤。社会关系处理不好,亲人关系也处理不好。唯有与直子这个青梅竹马的女朋友以及渡边这个谈得来的朋友相处时,才是活出自己的灵魂。
是否人死前都会有一段时间回光返照呢?前一秒还与你谈笑风生地打桌球,转眼便自行了断在自家的车库。没有半句遗言。大抵总有他的原因,让他绝望到冰冷的原因。
孤独培养出了抑郁,抑郁繁衍出了死亡。木月是个脆弱的人。他反复游行于自信与自卑两个端点。只有在直子面前他才敢真正显示自己的脆弱。反反复复地累了,心里的痛苦愈积愈多,直到有一天,承受不了了,也许死才是一种解脱。
木月死后,三人行成了两人行。渡边和直子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起。渡边爱直子,很爱很爱。即使直子因木月的死受了打击住进了疗养院,他仍表示会等到她康复那天,然后一起生活。
直子对渡边君说:“希望你能记住我,记住我曾这样存在过。”
或许直子也曾试着,去和渡边在一起。但却迟迟摆脱不了木月已逝去的阴影。在没有真爱的基础上,只会对渡边不公平。
直子在死前也回光返照过。临死前她选择与玲子见面,选择烧毁渡边写给她的所有信以及与他的所有回忆。大概也是在接受治疗时承受太多太多的折磨。其实她的病根本就治不好。她与木月是与周边的世界格格不入的两个人,他们互相依靠。渡边是把他们同外部世界连接的链条。他们尝试过融入外界,却是失败。但直子比木月坚强,她付出的努力要比木月多得多。她不断地怀疑自己,不断纠结不得解。她是最痛苦最可怜的人儿。
玲子在直子与渡边之间充当另一连接链条。在疗养院里,玲子是直子唯一难得的知心朋友,是她的依靠。玲子本身也是历经坎坷,但她活得很自在,因为她放得下。面对女学生的抹黑,她选择容忍,虽然心里也承担这巨大的压力。当承受的那发条断了,她果断地跟丈夫提出离婚。直子死后,她特意跑去找了渡边,奉劝他不要忽略了身边的幸福,成熟起来,与绿子共创未来。对于音乐,她是难得的才女。此外,她讲过一段话:“我已成为过去的人。你眼前存在的不过是我往日的记忆残片。我心目中最宝贵的东西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寿终正寝。我只是按照过去的记忆坐卧行止。”心的某部分,被扼杀了,不复存在了。
绿子是个很有个性的人,活泼调皮,也是孝顺的孩子。从朋友到恋人,她和渡边走过。明知渡边心中永远把直子放在第一位,仍不奢望什么。但在渡边因思念直子而满腹心事时她也会调皮地吃醋:“你总是蜷缩在你自己的世界里,而我却一个劲儿‘咚咚’敲门,一个劲儿叫你。于是你稍稍抬一下眼皮,又即刻恢复原状。”爱情是何等捉弄人呀!没在更早的时间遇上,于是成为不了他心中的“至爱”,却仍一心一意,愿他感受得到,愿他快乐。祈盼他有一天回过头来,可以对他说一声:“我一直都在呢。”
永泽是另一个特殊人物。他与渡边读相同的书,都为外人所不解的书。他们有共同语言。但自然他是比不上木月的地位的。永泽是潇洒而近乎冷酷的人儿了,他又是幸运到极致的人儿,他的身旁有位不离不弃的女友——初美。明知和永泽走到多远他也没有要结婚的意思(他容不得被束缚住),初美仍心甘情愿。叫上渡边的那顿庆功宴,永泽的着实是在委婉奉劝初美离开他,连渡边在过后也对初美坦白说,希望她离开永泽,找个地道的人过一辈子得好。初美最终照做了,然而婚后两年便自杀了。至此后,渡边再没理会过永泽。或许吧!伤害了多可惜的一位女子呢,只为了自己的自由,自私得可怕!渡边如此重情义的人,怎可容许?
人的一生,身边的人来来往往,真正留步的有几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病态的一面,有他人无法理解的痛苦。有些人能很轻易地把它忽视了,有些人却被它束缚了。小说开头回忆直子时,提到一口井,埋在草丛里,特意找是找不到的。人一旦不小心跌入,就无可避免地要死亡,深得可怕!问题是谁也找不到那口井的具体位置。木月与直子都遇上了那口井了,或许,那也是一种解脱吧!总还会有人撞上的,不可避免的。唯剩太多的无奈太多的遗憾,化成风吹散在草丛上,留下一声声呢喃!
挪威的森林的读书心得篇三
老舍先生是人民公认的人民艺术家,他塑造的很多任务也早已经深入人心。老舍先生早年留学英国,而他也正是在那时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而《茶馆》则是老舍先生最成功的剧本之一,这其中的故事、人物以及语言都为人们津津乐道。
读过《茶馆》的人都知道,这个剧本是通过对一个小茶馆,名曰裕泰茶馆的地方所发生的故事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中国从清末到民国的变迁。《茶馆》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各阶层人民的生存状况,不论是他们的挣扎,抑或是他们的无奈,都被拉入故事中进行生动的展示。这部戏剧仿佛是一幅万生相,将我们完全带入了那个年代。在这部戏剧中并没有绝对的主人公,各个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交织成一张人物网,共同推进着这个故事前进。老舍先生好似一个可亲的老者,脸上带着浅浅的忧伤,向我们讲述着那个时代的悲与喜。我想他生活在那个年代,他了解那个年代。
在小时候,我初次阅读《茶馆》时,并不能理解这其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哀伤。但当我长大后,再次阅读这部戏剧的时候,却生动地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在创作《茶馆》时,心中既愤怒而又无奈的悲伤。
在整部戏剧中,有两个场景是我始终都不能释怀的。我不能理解,我不能释怀,我也不能接受这样的中国人。
其一就是庞太监在买媳妇的时候,中间人克扣了人家卖女儿的银子却丝毫没有显露出一丝一毫的羞愧。最终老人用十两银子卖了自己养育多年的女儿。我不知道十两银子够不够养活一家人,但用十两银子卖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只是为了让家里人活下去。这到底是那个时代的悲哀,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悲哀?被卖的姑娘昏了过去,庞太监却依旧在旁边大声叫嚣着,“我要活的。”在姑娘醒过来的时候,庞太监大笑着说:“她又活了。”我不禁要问,这样的姑娘,到底是人还是个玩物?既是这样的玩物,那姑娘以后过什么样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想在那个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大概皆是如此吧。贫苦人家的孩子还不如富贵人家里的一只狗。就像是杜甫曾经说过的,“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人活着,竟然不如一只狗。我又不禁要问,难道只有富贵人家的孩子是孩子,贫苦人家的孩子就不是人?试问谁家的孩子不是十月怀胎呢?谁家的孩子又不是含辛茹苦养大的呢?
其二便是小花与爷爷告别的那一幕,我读到了老掌柜的无奈,也读到了老掌柜的不舍。可他为了让孙女活下去,却也只能与她告别。这一幕与前一段写老人卖女儿的那一幕又异曲同工之处,离别皆是为了过活。每每读到这里,我都忍不住眼眶湿润,但正当这时小唐铁嘴便出现了,恰如其分的搞笑将气氛重新调动起来。我想这一定是老舍先生的精心安排。但在笑过之后,心中又不免有些淡淡的苦涩。不知道到底是该笑还是该哭。正是因为这样见风使舵的人太多,也正是因为这样欺软怕硬的人太多,才使得中国久久不能振兴,甚至险些亡国。想到这些,在看到这个本应搞笑的人物,又怎能笑得起来?
当然,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的同样还有剧中充满京味的语言,每次读到老舍先生的作品我都忍不住嘴角牵动。因为在他的作品中,那些早已沉睡多年的北京土话又变得活灵活现起来。儿化音加的恰到好处,老北京人的幽默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总是在脑海里想象着一个慈祥老者的形象,将听过的故事用口语化到极点的北京土话一一娓娓道来。
在《茶馆》中,大力妈向老掌柜道别的时候说的“硬硬朗朗儿”,老掌柜在请客人落座时说的“您请着”都蕴含着浓郁的老北京特色。就像飘香的炸酱面,就像浓郁的豆汁,就像蜿蜒曲折的胡同,这都是属于老北京独一无二的味道。老舍先生作为一位地道的京城作家,作为一位血统纯正的旗人作家,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最地道、最纯正的北京。
也许有的人会说老舍先生的《茶馆》没有革命意识,没有向人们展示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我认为在那个腐朽的时代,改革的志士都被杀头,搞实业的商人都被欺压,在这样一个时代又如何看得到光明的未来?我记得剧中有一位曾经搞过实业、进过国会的知识分子到寺中念起了经文,不问世事。面对政治家的邀请,固执的坚持自己除了念经什么也不会。因为他已经对那个时代失望了,他已经对那时的政治失望了。我愿意相信这是真实出现在那个时代的场景。面对这样的黑暗,该到哪里寻找光明?我相信从始至终老舍先生斗不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真实的北京,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真实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人们看不到光明,看不到未来。下层人民生活在黑暗当中,每天都在为下一顿饭在哪里而担忧。而统治者则夜夜歌舞,时时丝竹,不关心社稷,更不担心人民的死活。试问这样的时代,又要如何看得到未来?
这一篇《茶馆》道尽了无尽的沧桑,历久弥新。而这些历史的沧桑也终将伴着我们一直走下去,如警钟长鸣。
挪威的森林的读书心得篇四
当中的故事很荒诞。
神父喝杯巧克力就升到了半空。死人从没真正的“死过”,他们寂寞就从地府回来转转。有些人的寿命出奇的长,并且一直很健康。而当布恩地亚家族里的人要么死得很突然,没有任何病兆;要么就是跟死神交谈好后,所有人都知道她会在那一刻死去。而关系更是非常的荒诞,比如当中的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第二像是他妻子的情夫,他情妇的丈夫……
然而,书中要揭示的寓意需要这些荒诞的故事。
我不知道其他人是怎样理解布恩地亚家族以及马贡多这百年来的孤独的。我也没看过别人的读后感对这个问题的解答,我觉得是当中众多的人物之间缺乏了相互之间的关爱。于健康的现实说,这是个很荒.唐的现象。
这个根基是从霍赛·阿卡迪奥·布恩地亚那里延伸下去的。他向往吉卜赛人的“新式科学”,于是利用了他那强大的创新精神开始干各种各样的“新事”。本来这是好的,但他过于沉溺居然没有真正的关心过下一代。而他们家就像被下了魔咒一样,或者直接是墨尔基阿德斯写在羊皮书上的预言,就是布恩地亚家族的后代都有很强的私欲。这种私欲作者没有很直白的写出来,但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极其自私的。只除了那个可怜的家族主心骨——乌苏拉。她倾尽全力维护家族的统一,却无力对抗那已经定下来的命运。书中,他们家族的后代都有很强的情欲,所以导致家族里几乎乱伦的关系。家族里的人之间真的是很难有亲情出现,他们每个人似乎家人就只是一个客观的外人罢了,想爱便爱,要仇恨便仇恨。直至这个家根本不是一个整体,唯一把他们捆绑在一起的只不过是他们一直重复运用的家族名称罢了。所以当中的每个人自然是孤独的啦。
而一个人与人之间不存在爱的家庭,酝酿出这一百年的孤独悲剧也就不足为奇了。而布恩地亚家族后代一直都这样冷血,于是近乎相同的命运就不断的在他们的后代之间重复,以至于乌苏拉认为时间是重复的,孤独的命运一直折磨着这个悲剧的家族。
但是,这本书在揭示了家人之间缺乏关爱导致的下场,告诫我们要多多关心身边人的同时,也让我对“孤独”这个词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我并不认为这个词是个恶魔,人有需要它的一面。“孤独是从人群中偷来的享受,她高傲、优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独,是要我们有独处的时间,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装扮、做作,不需要戴着帽子抽根烟来装深沉。”这是孤独好的一面,她诠释了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是能给你圆融和永乐的一种心态。但是当我们追求这种境界,并为之而奋斗之时,首先是要全面的认识一下她的,不然稍不留神,就走错了岔口,掉进了陷阱,以致走火入魔,堕入歪道。如果也成了布恩地亚家族的类人,悲剧的命运是绝对在所难免的。不过幸运的是,我们谁都没有被预言过,或者诅咒过,我们都是完全自由和可塑的,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就自然会把那可怕的悲剧所消灭掉。
记得曾经《读者》上有则漫画寓意了这样一句话:“当灾难还很小时,我们就要立即消灭它!”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对家人冷漠的时候,赶快好好醒悟一下吧,别让灾难成了形,不然悲剧是一定会发生的。我想,从此,我也会好好的反省一下的。
短短一周我已经走过了《百年孤独》一百年的历程,但是我想我会用很长一段时间来好好消化当中的哲理,并更深的思考和领悟当中也许我还未发觉的真谛。
挪威的森林的读书心得篇五
随着二十世纪美国现实主义文坛的长展,玛格丽特·米切尔执笔的《飘》无疑是十分耀眼的。整部作品以斯嘉丽与白瑞德之间的爱怨为主线索,成功地再现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清晰晓畅的语言组织,个性鲜活的人物塑造,都不禁令人叹为观止、拍案称快。
斯嘉丽作为在这个时代中出色的女性人物,是极其让我印象深刻的。
她乐观坚强、积极向上,为人处世雷厉风行、精明果断,有着美若天仙的容貌与魔鬼般妖艳的身材为众男性所倾慕。可越是受众男性的渴慕与追捧,她就也就越想得到艾希礼的注意,愈加疯狂地迷恋这个唯一拒绝她的男子。
出于对艾希礼迎娶梅勒妮的发泄,斯嘉丽嫁给了不爱的查尔斯,后来查尔斯在战场上不幸身亡。为了拯救身陷困境的塔拉庄园她不得不投入自己妹妹未婚夫的怀抱中去,以此经商赚钱。然而这两段并没有任何感情的婚姻并没有削弱斯嘉丽对爱恋艾希礼的执着,不顾一切地争取自己的爱情,哪怕彼此都束有婚姻的枷锁,她也要挣扎挣脱。在她的爱情观里,婚姻和爱情是可以独立的,是不受道德束缚的,是可以像无际草原上的马儿般疯狂奔放的。
富商白瑞德对斯嘉丽的爱恋最终动容了她,然而在他们的婚姻期间斯嘉丽对艾希礼的始终牵挂,从照片到梅勒妮的去世,斯嘉丽都迷惑在自己对艾希礼所谓的爱恋中,忽略了真正爱的,真正爱她的人。这一切的一切终究还是伤了白瑞德的心。当她从艾希礼的怀抱中走出,跑到迷雾中寻找白瑞德的影子时,她才恍然大悟自己真正深爱的早已是白瑞德,自己亲爱的丈夫了啊!艾希礼在她心中的完美形象不过只是曾经在众多追求者之外的独树一帜的虚影罢了,“也许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这样错误的迷恋就像气球带着她离真爱越来越远最终总会破灭。
于此,不得不说有的时候你认为你所渴望、期待的美好远在天边,因此你想要不顾一切地去得到,却忽视了近在眼前的人和事。也许,有些执着是需要思考斟酌的。
斯嘉丽回到自己与白瑞德的家后,丈夫正在收拾自己的行李准备离开斯嘉丽,让她和她心爱的艾希礼在一起。面对白瑞德的冷嘲热讽,斯嘉丽哭诉极力挽留白瑞德,告诉他自己才发觉的内心,然而白瑞德心意已决丝毫不为所动,带着自己受伤的心断然离开。望着渐渐消失在迷雾中的背影,回看身处的空荡荡的别墅,经历的种.种不幸瞬间涌上斯嘉丽的脑海,失声痛哭。
值得欣慰的是,斯嘉丽不平凡的性格造就了她奇迹般的人生,注定焕发光芒。她在阶间清醒,重拾她对爱情的执着,决定回到塔拉庄园向着新的人生勇敢前进。好像所有心灵的创伤在斯嘉丽这个奇迹般的女人面前都是要被劈斩的荆棘,她要让白瑞德重新回到他身边。
于是,她对自己说:“还是留给明天吧,不管怎么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在她的爱情观里没有什么是不可挽回的,既然相互珍惜就一定能破镜重圆。其实回归现实,倘若人们能够如斯嘉丽面对爱情这般乐观,哪里会存在那么多的悲剧。
《飘》,是唯一一部让我认为震撼人心的欧洲爱情小说,其中反映的多种现实发人深思,令人醐醍灌顶,不愧是文学中一道耀眼的风景。
于是,在任何事情面前我总能想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挪威的森林的读书心得篇六
《飘》又名《乱世佳人》,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唯一的一部作品。正是这本《飘》,让原本名不见经传的玛格丽特几乎一夜成名。自1936年问世以来,《飘》凭借着它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的确有太多值得称道的地方,然而最能感染我的,是主人公思嘉的一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思嘉任性、倔强。优雅的举止只是她的表面,那是在母亲的严厉管教下形成的,她的骨子里还是留着父亲不羁的血液。这从她的眼睛里完完全全暴露出来。那双淡绿色的眼睛纯净得没有一丝褐色,虽然生在一张甜美的脸上,却仍然是任性的,充满活力的。如小说中说道,思嘉并不是特别漂亮,男人们被她吸引更多的是因为她自身的魅力而不是容貌。
像思嘉·奥哈拉这样的一位佳人,却不幸遭遇乱世。南北战争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让这位庄园主家庭的小姐一下子失去了优渥的生活。但或许也是因为这场战争,让她迅速成长起来。战争时期在医院里当护士救助伤员的经历让她不再只是一个娇生惯养、自我中心的大小姐,而是学会了照顾别人;家中的变故又让她骨子里的坚毅性格完全表现出来,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这句话虽然只出现在小说结尾处,却始终贯穿着整本书。思嘉只说过一次,但我想她一直是这样信奉着的,这种信念让她在面对种.种不幸时,仍然坚强勇敢。
思嘉的坚强勇敢表现在勇于面对世人的眼光;成为寡妇之后,她仍然在舞会上翩然起舞;战争结束后,她独自在外面办起了木材厂;烈日炎炎下,她放下小姐的架子像一个黑奴一样在地里劳作。作为一个接受了良好家教的小姐,她的行为在同时代的人眼里是叛逆的,然而她从不畏惧别人的流言蜚语。
思嘉的坚强勇敢还表现在她面对战争时。战争来临时她本可以自己逃走,但她强忍住心中的恐惧留下来,为即将生产的梅兰妮接生;黑夜里她艰难地赶着一匹瘦马,驾车带着奄奄一息的梅兰妮和她刚出生的婴儿、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以及一个什么忙也帮不上的黑人小姑娘穿过纷飞的战火。思嘉·奥哈拉就是这样一位乱世佳人。
思嘉的坚强勇敢更表现在她遭遇不幸时。当她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塔拉庄园,却发现家里已经面目全非时,她紧紧握拳,向上天发誓将决不再饥饿;本来还是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年龄,她却已经成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在母亲因病去世,家中的顶梁柱父亲也倒下了时,她用柔弱的肩膀独自撑起了整个家。许多人不喜欢思嘉,她把爱情当作玩物,从没有认真对待过她的婚姻。正因如此,思嘉的几次婚姻都是不幸的。她一直以为自己爱着阿希礼;当她最终明白自己的真爱时,瑞德已经决定离她而去。在她不断失去了身边重要的人后,她又成了孤身一人。然而即使在最爱的人也抛弃她时,思嘉还是这样告诉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有明天就仍有希望。今天想不通的事,或许明天就会豁然开朗;今天没有办法解决的事,就交给明天去处理。或许今天过得一塌糊涂,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这样的一句话里或许也包含着思嘉的无奈,但我相信这更多的是思嘉面对未来的勇气。
是的,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即使在经历那么多不幸,即使只剩下自己一个人,思嘉仍然这样说道,那么我们在平时生活中遭遇困境时是否能有这样的勇气?
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虽然不一定会像思嘉那样不幸,但我们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要经历许多历练。有的困难很容易过去,但有的则看起来很可怕。若我们勇敢与之战斗,或许我们就能战胜它;然而若我们惧怕它,它也可能会把我们压垮。
因此即使是面对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能放弃希望。
毕竟,明天又将是新的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