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和我的家教学反思 我的家教学反思与总结(9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和我的家教学反思 我的家教学反思与总结篇一
今天《品德与社会课》上,请同学们交流呵护鸡蛋的过程,体验和感受。由此思考家人养育自己的不易,形成共鸣。
同学们踊跃发言,交流自己呵护鸡蛋的过程、感受和体验。前面的一些同学都是带着鸡蛋玩、吃饭、睡觉等,鸡蛋全都是完好无缺。这时,我插了一句话,“你们保护的鸡蛋都没破吗?”
接下来交流的同学全都是保护鸡蛋没有成功。有的是吃饭时放在地上,不小心踩破了;有的是玩着玩者忘了,挤破了……
听着同学的发言,我提醒大家,一定要真实地说出自己保护鸡蛋的过程和感受,保护成功就是成功了,不小心弄破了也没关系,只要是真实的,能从中体会到家人养育我们的不易就达到目的了。
接下来的一位同学交流:
星期天,他和妈妈一起到姥姥家,姥姥给了他一个生鸡蛋,他把鸡蛋放到裤兜里,一整天都小心地保护者,到了傍晚,他突然感觉裤兜里的鸡蛋不对劲,(这时我想,他的鸡蛋一定是破了,感觉裤兜里粘糊糊的。)一看,鸡蛋孵出了小鸡。
听到这里,下面的同学议论开了:
“不可能,一天不可能孵出小鸡!”
我也耐心地开到他,说出当时真实的情况就行了。
“老师,真的孵出了小鸡。”
“孩子,一天是孵不出小鸡的。”
“老师,我姥姥和妈妈都看见了孵出了小鸡。”
“孩子,鸡蛋破没破,都没有关系,当时是怎么回事就怎么回事,你照实说好吗?”
“老师,真的孵出了小鸡,不信,你可以去问我妈妈。”
我无言以对,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说?如果你在家根本没有保护生鸡蛋,你可以找时间体验一下,老师不会说什么。如果你在保护生鸡蛋时,弄破了鸡蛋,也没有关系,咱可以感受到保护一个生鸡蛋都这么不容易,那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养育我们有多么的辛苦。我们有了这种感受就可以,我们呵护生鸡蛋这个活动就达到目的了。孩子,我真的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说?
我和我的家教学反思 我的家教学反思与总结篇二
家是幼儿生命的摇篮,也是幼儿每天栖息的港湾,幼儿在家里可以享受无穷无尽的甜蜜,也可以发泄自己的委屈与不满。家与幼儿是息息相关。因此,在开学的第一个月里,我们与幼儿开展了《你的家,我的家》主题活动,以此来整合幼儿对家的认识。在本次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带领幼儿从认识、了解家的结构入手,逐步探析家的甜蜜与温馨。孩子们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关心,萌发了初步对家人初步的感恩之心和对家的责任感。
本主题的活动目标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内容也都紧紧围绕家展开,课程计划中安排的教学活动都比较好,因此没有作任何调整。
幼儿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对家的外观和内部结构有了更明确的了解。如:通过美术活动“家的样子”,让幼儿了解不同的家不同的外形特征,并让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法创作不同特征的房子,更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家的认识;通过社会活动“我的家”,帮助幼儿了解家的内部结构,知道不同房间的功能。科学活动“甜蜜的动物家族”,帮助幼儿了解家庭生活及家庭成员的责任,知道动物家族与人类家庭的异同;活动“散散步”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家四周的环境,并积极参与了观察记录和统计活动。健康“阳台上的安全”让幼儿有了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健康“天黑我不怕”通过黑夜游戏发展平衡能力,提高了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幼儿通过制作邀请卡,剪贴美丽的家园,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在《你的家,我的家》主题中,我们重点指导幼儿玩娃娃家游戏,让幼儿利用邀请卡请一些客人来娃娃家做客,学习一些简单的主客礼仪。在超市游戏中增添了服装专柜,幼儿可以在超市购买到衣服。建构游戏中重点指导幼儿搭建各种房子,美工区重点指导幼儿绘画房子和用彩色纸剪贴房子。
《你的家,我的家》主题墙只要分为三个内容:一是“美丽的家园”,主要展示幼儿用不同材料制作的房子。二是“奇趣全家福”,主要展示幼儿绘画作品,三是“我家在这里”,展示了幼儿的学习单。
在本主题中,我们发动家长收集了各种衣服,还找出了家长小时候的照片,请家长收集墨镜,另外,我们还发动家长来配合我们这次的主题活动,在家里协助幼儿完成学习单,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家中的空间分布情况。
通过这次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对家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我和我的家教学反思 我的家教学反思与总结篇三
《我是小音乐家》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音乐家”。
虽说此歌短小精悍,但涉及知识点较多,如:认识吉他、提琴、法国号三种乐器,并了解音色;感受歌曲旋律起伏的特点。但同时也有一定难度,表现为速度快、后十六分音符频频出现和弱起节拍,学生在演唱时不容易找准强拍和出现吐字不清楚的现象。
针对以上问题,我首先选择了一首具有明显旋律起伏的特点的美国乐曲《库乞乞》作为本节课律动音乐,通过这一环节,孩子们直观形象的感受到了乐曲波浪行、上行的特点,同时为本节课做了铺垫。
接着导入本课,聆听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并让学生带着欢快的情绪复听歌曲,并提出问题:“歌曲中演唱了哪三种乐器?”可以说,不出示曲谱让学生倾听并找到答案是我在本次较严重一次大胆的尝试,主要是想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从而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这个方法果然有效,同学们个个很认真,而且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很快找到答案。
有了同学们默契的配合,本课教学更加顺畅了,认识了乐器,了解了音色,知道了演奏姿势,更重要是通过:“beng、di、du”的模唱加深了同学们对乐器音色的印象,通过读词解决了弱起节拍这一难点,并在老师的引导与指导下,学生学会了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砰砰砰”。
对歌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再次聆听会有进一步的感受,我又让学生拿起手和我一起画旋律线,用动作表现,为歌曲表演做了进一步的铺垫。在学唱歌曲时,学生很快掌握歌曲演唱方法,而且情绪高涨,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这次教学尝试是比较成功的,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感受、体验音乐的教学理念。但也有不足之处:模仿乐器姿势的动作可以加在歌表演中,读附点音符不准确时,应用专业术语告诉学生附点音符应读得稍长,因为平时接触过,学生会很快读准确。
通过这一次教研课,我对自己的教学技能有了进一步的领悟,理解到音乐不仅是唱和跳的结合,也是开拓和发展学生思维、升华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和积累,努力为学生上出一堂真正的好课。
我和我的家教学反思 我的家教学反思与总结篇四
《我的家》是一篇表达对爸爸妈妈爱的短诗,在我上完课后并在黄老师的指导下得出了以下几点反思。
首先是好的地方:
一:识字教学
对于一年级语文来说识字应该是很重要的环节,所以我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充分渗透字的规范,如: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字的笔画笔顺的重要性,包括笔画笔顺的名称、共有几笔以及第几笔是什么,通过不断的重复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趣味比赛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什么方法能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又能够学到知识呢?我想到了比赛的方法,在课堂上采取加分的比赛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为自己的小组赢得荣誉。加分视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和完成度来加分,几堂课下来,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很高,都想着为自己的小组加分。
还有几点不足的地方:
一:课堂纪律
一年级的学生变现欲强,上课容易没有纪律,因为我采用了课堂加分比赛的方法,在其中一组进行比赛的时候,其他三组的学生会有不认真听,讲话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不能一味关注正在比赛的这一组,也应该多观察其他组的表现情况,给予认真听的组加分,表现不好的组扣分,保证课堂秩序。
二:上课形式
虽然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认真听讲,有些学生容易浑水摸鱼,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指名回答的方法能更好的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也能培养其他学生认真听的习惯。
三:朗读课文问题
《我的家》这篇短诗表达了对爸爸妈妈的爱,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要有感情的朗读,什么才是有感情的朗读呢?一年级的学生还不能理解这个抽象的词,可能认为就是大声的朗读,所以出现了比谁读的大声的情况,课堂秩序也变得很差。跟着录音读是其中一种方法,最好是能够给学生标出句子中的重音,轻音和停顿,避免比大声的情况。
以上是我的几点反思和改进,今后的路还长,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保证有好的教学成果。
我和我的家教学反思 我的家教学反思与总结篇五
1、初步认识吉他、提琴、法国号。
2、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绪。
3、介绍并演奏自己的乐器。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件小乐器。
2、教师准备一件手工制作的小乐器,课件等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几个会唱歌的小朋友来给大家认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歌声,猜猜他们是谁。(随后,我播放课件中吉他的音乐,学生很快猜出答案。)
生:这是吉他的声音!(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以提示,在黑板上贴上“吉他图片”)
师:那么你知道吉他是怎样演奏的吗?谁能模仿吉他的演奏姿势?(学生开始有模有样地摆出吉他的演奏姿势。)
2、师:第二位小朋友是谁?(播放了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小提琴协奏曲片段)
生:这是小提琴!(在黑板上贴上小提琴图片)
学生合着音乐模仿演奏小提琴的姿势。
3、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猜最后一位小朋友是谁?(播放圆号音乐片段,对于圆号的音色,学生可能会出现一脸的茫然)
师:你们认为这件神秘的乐器是属于吹、拉、弹的哪一种?
(生讨论)
师:这种乐器采取吹奏的演奏方式,它起源于古代的猎号……(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圆号的来历。)
二、寓教于乐
1、第一遍聆听
师:有几个小音乐家会演奏这几样乐器,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分别是在哪里演奏这些乐器?
(播放课件,在伦敦、巴黎、柏林三地风光照片背景衬托下,聆听本课音乐,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音乐。)
2、第二遍聆听
师:谁能把黑板上歌曲中出现的乐器名与地名正确地连接在一起?
(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可以清唱歌曲的前半部分,让学生在无伴奏演唱中感受歌曲的节奏以及加深学生对于歌曲中三段歌词的记忆,有助于表演。)
3、第三遍聆听
师:这些小音乐家们在演奏时候的心情怎么样?演奏的音乐美妙,在歌曲中找找它们的声音吧!
(演奏时的心情很高兴、愉快地,演奏的声音是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哟,唱哟,跳哟,唱哟,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这里教师解决后半部分的衬词)
4、第四遍聆听(结合动作模仿)
师:大家羡慕这些会演奏美妙音乐的小音乐家吗?让我门也来当一会小小音乐家吧!(随音乐带上前面模仿乐器的姿势进行律动)
5、张口默唱。
6、随琴声轻声跟唱。(如果有错误,及时纠正)
7、完整演唱歌曲。
8、表演唱(加入拍手动作及乐器模仿的动作,或者也可以按顺序跟老师走出位置围成一个大圈,进行表演)
三、创造表现
1、师: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回家用身边的东西来制作一件小乐器,乐器都带来了吗?
(在第四册中已出现让学生自己根据身边的物品制作沙球等打击乐,这里学生应该会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须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
师:老师今天也带了一个小乐器,是用一个空酸奶杯和三根橡皮筋做的,我把橡皮筋系在空的酸奶杯上,两头固定好,拉动两头的橡皮筋就会发出响声,而且两头的声音都不一样。“老师想请几个做得比较好、有创意的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自制小鼓:在空月饼盒的旁边穿根绳子系上结,可以挂在脖子上,再用两跟筷子做小鼓捶。用一个空的纸巾盒,几根橡皮筋,把橡皮筋系在纸巾盒上,拉动橡皮筋就会发出声音。)
2、师:我们看了几个同学的小乐器,你们能不能给自己的乐器起个名字,然后把你的乐器名与歌曲的乐器名称换一换。我是一个小小音乐家,住在奉化,我拉起我的小响筒,能奏起美妙的音乐,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哟,唱哟,跳哟,唱哟,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
3、学生小组进行编创。(学生纷纷像小鸟似的叽叽喳喳为自己的乐器编歌词。)
4、上台展示。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拿起你们的小乐器为自己编的歌曲伴奏吧!(孩子们合着伴奏音乐高兴地拿起自己制作的乐器,唱着自己编的歌词,陶醉地唱起来。这个时候,我们老师也可以拿起酸奶瓶,和孩子们一起唱一起跳,让我们就在这愉快的、充满成就感的音乐里结束这节难忘的音乐课。)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了解乐器的这部分。没等我演示完乐器演奏的姿势时,学生们都能很快的反映出我演示的是什么乐器,这说明学生对乐器的熟悉,也说明我的演示是像模像样的。等学生回答出来之后,我再让个别学生来体会,学生们都非常活跃,反映很灵敏,而且课堂秩序活而不乱,这说明学生们已经被我的音乐课吸引了,也说明了学生的训练有素。看到学生这么有兴致的参与音乐活动中来,我鼓励他们:音乐来源于生活。只要有心,每个人都能成为小音乐家!
对于新教师来说,这节课是成功的,但是也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通过大家的讨论,得出我的课堂调控能力还有待加强,我与学生的互动还做得不够。很感谢大家对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克服这一点,争取早日成为一个名师!
我和我的家教学反思 我的家教学反思与总结篇六
《我是小音乐家》是人音版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五课的歌曲。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的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的心声“我是小音乐家”。虽说此歌短小精悍,但是也有一定难度,表现为速度较快,节奏有点难度,弱起和后十六分音符频频出现,因此学生唱时容易出现吐词不清楚的现象。
课后我也反思了本节课的优缺点,总结如下:
我首先用分段聆听的方式进行导入,我问学生:刚才的三位音乐家来自哪里?都演奏了哪些乐器?接着自然引入到第一个听辩活动。整堂课始终围绕在这个特定的情境当中,学生在很宽松、美好的情境中进行着学习。
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因此不管是歌词的设计,还是节奏的创编,到进一步打开思路,自编歌词,都是学生自然生成的自我尝试和探究欲望,最终达到在实践中即巩固了本课的节奏内容,拓展了学习。
在创编活动中,我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各组组长汇报成果。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动”等要素,让学生去体验音乐的情绪。因此整堂课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1)教师授课中语速太快,学生还没听清就过去了。
(2)讲解难点节奏时,应让学生多感受练习节奏,而不是一味的老师讲。
(3)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创编歌词展示时显得有点仓促,应该让更多地学生展示创编成果。
最后,感谢校领导及同仁们对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争取更上一层楼!
我和我的家教学反思 我的家教学反思与总结篇七
今天,我执教了二年级音乐课《我的家在日喀则》,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藏族舞蹈的动作,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藏族音乐,能准确地、有感情地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通过学唱《我的家在日喀则》了解藏族歌曲的风格,培养学生对藏族文化和藏族歌曲艺术的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为了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一开课就让学生跟随音乐去旅游,通过引导学生伴随欢快的音乐律动,欣赏西藏的美丽风景,使学生知道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加深对藏族的热爱之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享受音乐,感受生活。也为下面学唱藏族民歌《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学跳藏族舞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学生在无意注意中,形成了有意注意,所以学起来非常快。学生在学唱的过程中,逐渐带入了情感,提升了歌唱表现能力。
然后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合学生并有一定代表性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学会,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跟着歌曲的音乐边唱边跳,在舞蹈中充分感受音乐特点。
最后,我根据学习情况把学生分成三组:合唱组,舞蹈组,伴奏组,通过展示,让学生充分的表现自己,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课堂最后形成了一个小高潮,结束本课。
课后我也仔细的反思了一下,有不足之处需要以后备课时在细心准备,第一、在介绍日喀则及西藏的风光这一环节,我可以找一段视频,学生印象会更深刻,效果会更好。
第二、在学唱歌曲前,可以先进行节奏训练。比如,从“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陕西。”入手,教师有节奏地提问,学生按老师的节奏回答,进行节奏模仿练习,进而自然地过渡到歌曲教学,学生学唱歌曲的愿望会被大大激发。
第三,教学语言组织不够完整,这也激励我今后在教学中,多注意教师自身的形态,语言,真正让学生受益,最后孩子们随音乐出教室都能唱着这首歌走出教室,看到他们都学会演唱歌曲,并且很高兴,我觉得我这节课上完学生真的受益了,我也感到很高兴。
总的来说,在本堂课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将音乐与舞蹈等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较好地展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不但获得了愉悦和美的感受,而且文化视野变得开阔,人文素养也得到提高。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探讨和改进。
我和我的家教学反思 我的家教学反思与总结篇八
我很爱旅游,西藏是我向往的地方,我喜欢藏族舞蹈,韵味十足,带有浓浓的情结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一课。在备课时我就想,藏族是一个古老神秘的民族,而西藏的音乐舞蹈与它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在学生了解音乐的同时,也要适当了解一些西藏的人文风情,这样,学生也更容易理解西藏的音乐。但是西藏本身的文化过于厚重,而我的学生只是一群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介绍过多他们根本无法理解,因此我确定让他们也在课堂上来一次旅行,让孩子们欣赏西藏的美丽风光,听藏族欢快的音乐,跳有代表性的藏族舞蹈,进而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日喀则”是地名,在藏语中是“如意的庄园”的意思。全曲热烈欢快、充满谐趣,具有很强的舞蹈性。唱起这首歌,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群身着彩艳盛装的藏族人民跳着欢快舞蹈的热烈场面,歌词中的衬词“啊嗦啊嗦马里拉”贯穿全曲,使歌曲的欢乐气氛更为热烈。西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个陌生、神秘、遥远的地方,怎样让懵懂无知的孩子们了解民族大家庭中的藏族,并在课堂中学习藏族的歌曲和舞蹈?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在视觉、听觉的冲激下进入今天的音乐课堂。开始部分我设计了一段很有藏族韵味的音乐做律动,让孩子在律动中初步感受藏族音乐的特点和韵味,然后我用一段非常美的藏族舞蹈吸引孩子的视觉,激发孩子学习藏族音乐的兴趣,接下来我让孩子们又在优美地藏族音乐中欣赏一组很具有藏族特色的图片,加上老师优美地语言介绍让孩子们走进藏族,利用视觉图像法创设情境,在听觉地刺激下使学生初步了解西藏,及藏族的风土人情。并且设计悬念,在藏族小朋友的歌声中知道日喀则,不只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更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音乐的学习。让孩子们在无边界课堂中充分了解藏族的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充分感受我们民族文化中最自然最贴近生活的元素,激发孩子们对西藏的向往与热爱之情。我想这应该就是对知识无边界的培养。在学习歌曲中,我创设了学生二声部创编,加入衬词使歌曲更加欢快,这是对音乐的横向拓展,让学生增加知识的融通性,让课堂更具活力。最后在舞蹈的欢乐中结束本课。让孩子们通过本节课学习,感受到音乐课不仅仅只是学唱,它可以无限地学习到与歌曲相关的知识,也可以用欣赏、聆听、学唱、创编、舞蹈等等多种不同地形式来体验感受歌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知识的无边界,思维无限界,体会到音乐内涵无边界。而我们所提倡的无边界课堂也不会止步于此次教学展示,它将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日常教学,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提升音乐素养,感悟音乐的魅力;它将带领我们的孩子们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音乐教学应该使课堂真正成为培养热爱生活和情感的摇篮。反思《我的家在日喀则》的教学,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的机会,从而能够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
本节课的教学,我努力创设了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玩、唱、跳、想象和创造,孩子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新课标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本节课注重了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俗话说“好的开头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学中也是这个道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否在导入部分就抓住孩子的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因此,为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一开课就让学生跟随音乐去旅游,用一组精选的草原、海子、雪山的图片,配合音乐《走进西藏》让学生欣赏,学生被美丽的风景所吸引,在大草原上闻花草的气息(呼吸训练),在湖泊边模仿微风、牦牛的声音(发声练习),在雪山脚下行走、飞翔(律动),经老师引导有了想去看看的想法,为下面学唱藏族民歌《我的家在日喀则》和学跳藏族舞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要点。本课把感知放在重要位置。听,是感知与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也是艺术实践最重要的过程,因而要从听入手,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熟悉音乐的旋律,再引导学生从歌词中感受歌曲的情感,通过想象和模仿感受歌曲所反映的生活。最后通过学生的感知,引导学生从唱、跳、伴奏和创造等方面来表现音乐的美。另外,本节课也给了很多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学生既是创作者又是表演者和欣赏者。
在演唱歌曲环节,我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感受音乐的速度、情绪、拍子,感知踢踏舞的音乐特点,了解“日喀则”、“啊索啊索马里拉”的含义,在理解了歌词的基础上,自然能体会藏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及赞美,这时再让学生来演唱,情绪也就喷薄而出,将歌曲表现得很到位。
学习歌曲的自然过渡,学生的思维也很自然地跟着音乐活跃起来,仿佛真正来到了高原,立即就想加入锅庄的表演,藏族舞蹈的学习也就顺理成章了。我没有直接搬出动作来学习,而是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播放藏族舞蹈《我的家在日喀则》视频,使音乐得到延伸,让学生细心观察有特点的动作,引导学生模仿、体验和感受舞蹈动作,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学生主动接受舞蹈的学习,自然而有效。
但本课教学中我还有很多的遗憾!首先教师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导致上课音乐出了问题。其次,在学跳藏族舞时,我的示范、指导不够,也未能调动学习舞蹈的学生的示范作用。还有在歌曲二声部创作时,没有想象中的效果学生没有很好地呈现出来。我想,如果让我再来一次这样的“旅行”,我一定会更全面把握课堂,让孩子们“玩”得更开心!
我和我的家教学反思 我的家教学反思与总结篇九
出示:家乡的动、植物和旅游景点图。
师:看完这些图片后,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甲:我县旅游资源丰富,
生乙:动、植物种类繁多……
师:美丽的畲乡,多情的畲乡,令人向往,曾被誉为华东地区的“香格里拉”,我们诚邀远方的朋友、游客来观光,赏雪花飞瀑、体验大均漂流、品茗惠明绿茶……有朋自远方来。
游客(1):哎!张强,我们终于到景宁了,……
游客(2):是啊!我感到真有点累!不过,……
友情客串:哇,都是这两张地图惹的麻烦?
师:同学们,地图到底惹的是什么麻烦呢?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知道。
师:那么,让我们一起为游客排忧解难好吗?
生:好。
出示:两名学生所画地图。
师:(分组讨论)通过讨论和观察知道麻烦究竟在哪里了吗?
生:①图上没有标出方向;②没有标出比例尺;③图例和注记没有说明,而且不统一。
师: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生:①一般定向法;②指向标定向法;③经纬网定向法。
出示:景宁县政区图。
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并说说位于鹤溪镇的什么方向?
甲生:我家在大均,位于鹤溪镇西南方向。
乙生:我家在景南,位于鹤溪镇的正南方。
丙生:我家在渤海,位于鹤溪镇东北方向。
师:地图上表示比例尺的方法有哪几种?
生:①文字式;②线段式;③数字式。
师:根据实际需要,比例尺又可以分为大、中、小比例尺;下面我们用比例尺来计算自己的家乡与鹤溪镇之间的距离。
师:通常在任何一幅地图上都有统一的图例和注记,国家也有规定,常用的图例符号一定要统一。大家请看我县地图册和中国交通地图册,它们有何相同点?
生:都有一张单独解释图中所出现的符号和注记的图例。
师:人们常说地图有“语言”,那么,它的“语言”究竟是什么呢?
生: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师:展示学生量、算出来的结果。
师:又有哪位同学知道你的家处在哪个社区呢?
生:老师,什么叫社区?
师:就是指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里,有一定的人口数量,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有某些共同的看法和相关的利益,来往较为密切的社会生活的共同体。
出示:鹤溪镇平面图。
师:哪位同学知道鹤溪镇共有几个社区吗?全县又有几个社区呢?你是和在哪一个社区里?(城南、城西、红星和仙童四个社区;全县共有27个社区,除鹤溪镇有4个社区外,其余每个乡镇均一个。)
生甲:我家住环城西路55号,属于城西社区。
生乙:我家住复兴东路23号,属于红星社区。
师:畲民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员,一年一度的中国景宁畲民族自治县畲乡文化节即将来临,为了让更多国内外的朋友了解畲乡的文化、习俗、旅游资源、野生动植物等我建议每个同学以自己的社区为中心,来画一张旅游图或平面图。同时建议同学们在所画旅游图或平面图写上一、两句反映我们家乡的广告词,使远方的客人看了都想到畲乡来旅游观光。
师:今天这堂课,全班同学的表现都十分出色,我希望全体同学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把小组的作品,在充分讨论和交流后署名。在我们学校的网站上向全球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