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十五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篇一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4课时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师: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美好的。砖缝里顽强生长的瓜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童安静?这一幅幅画面无不展示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并且还深深的打动着我们。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交流关于“生命”这个话题的相关内容。
二、明确目标,准备发言
(一)自读关于口语交际的提示,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生自读并购化相关要求)
(二)全班交流,明确方向。
1、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2、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3、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三)组织学生一起回顾本单元的内容。
(四)仔细阅读课内的文字资料和课外搜集的关于生命的资料。
(五)根据自己最感兴趣的或者准备最为充分的话题,确定角度,选择材料并拟定思路。
(六)自己轻声练习讲述自己准备发言的内容。
三、不同层面交流,加深理解
(一)组内交流。
在每个小组长的带领下,个小组每位同学自由发言,要求注意倾听,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并推选出一位最佳选手。(教师同时巡视指导,并注意及时评价和调控)
(二)全班交流。
1、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补充、辩论。
四、总结评价
(一)自我评价,主要从:自己是否准备充分,是否积极发言,发言时条理是否清楚,声音是否洪亮;与同学相比较,自己有何优点,又有什么差距。
(二)班级评价:本节课发言的过程中,谁的发言最棒?为什么?你和他的差距在哪里?
(三)教师评价:肯定和表扬同学们在课堂表现方面的有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
第二、三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入
师:生活中只要细心的观察,把自然界中小生灵的某种生存方式,放在自己的生命历程里“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就能发现那些卑微的生灵,一样有许多让人类敬重学习的很多方面。那么,把我们上一节课口语交际的内容结合实际,认真揣摩小生灵与人生的某种联系,写下来肯定是一令人深思的美文,让人读之耳目一新。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用文字记录下我们的思考。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一)学生默读习作提示,勾画出本次习作的要求。
(二)明确要求:
1、主题关于“热爱生命”。
2、可以写身边的那些热爱生命的故事。
3、可以写身边热爱生命的人。
4、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5、内容要具体,要写出真实的感受。
6、习作的题目由自己定,写完后认真修改。
三、方法指导
(一)选才指导。
1、记录身边的人热爱生命的事。(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热爱生命的人: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治病救人的医生、护士,忠于职守的警察叔叔?他们用劳动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也使自己的生命充满光彩。)
2、观察小动物,从小动物开始,写热爱生命的故事。
3、观察植物,从描述花草树木的特点开始,写一些关于生命的故事。
4、从遵守交通法规方面谈一谈热爱生命的意义。
(二)指导构思行文。
写好这次的作文,构思方面,课文中告诉我们一些小窍门。
1、如果你写生活中的事情,可以这样来构思:叙事→说明道理。
2、如果你写小动物,可以这样的来构思:描写小动物的习性特点→联想生命现象。
3、如果你写植物,可以这样构思:描述植物特点→联想生命内涵。
四、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一)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二)修改作文。
1、请同学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2、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3、按照小组提出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4、选择学生例文,师生共同进行修改。
5、学生揣摩集体修改方法后,再次自行修改并朗读。
五、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指名上台朗读自己的优秀习作,并请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道。
六、誉写作文,制作墙报。
(一)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二)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佳作欣赏:
生命我想对你说
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
谁,是谁拨动了我生命的琴弦?是什么翻开了我的生命的又一页?
生命,我想对你说,请不要怪罪于我。我知道人生路漫漫,无论长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布满了荆棘与岔路。我摔了一百次后满身都是伤痕,第一百零一次爬起来了,但在第一百零二次我真的无力爬起,像慢慢凋谢的花朵,像悄悄地蒸发的水。
生命,我想对你说,我不是有意和你说拜拜。是篱笆那边刺眼的太阳,逼我离去;是那星空高高挂起的忧郁的月儿,送我离去。就算我再不想离开,又能怎样,我用尽全身的能量,也无能为力。
生命,我想对你说,你不是永远张开的弓,当箭射出的那瞬间,你张着,当箭无情的离开弓的那一瞬间,你回复了往日的平静,像大海的潮头,不可能永远咆哮,潮涨也会潮退。时间不会永远定格在你辉煌的那一刻。
生命,我想对你说,好想拥抱你,好想与你牵手共行。思绪漫飞,亲吻着时光的沙滩,抚摩着薄薄的溪水,牵着过去的过去,拥抱昨天的期望,守护今天的明亮,幻想明天的闪烁。多想永恒地拥抱着你,这是我的愿望,而神圣的意旨却拉开你我的距离。也许距离可以带我到你的梦里做客,让我们亲昵地相拥。
当地球不再转动,当你走的不留痕迹,当我也悄悄地走了,用轻轻的脚步上到天国的阶梯,去重拾我的梦。
可是,有人说: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奋斗搏击。”是啊,随波逐流有什么好,逆水而行才显英雄本色!挑战风浪,闯过难关,找回真正的自己,生命的天空才会活力无限。
“假如生命是水,不要故步自封,要做奔腾的活力之源,摧天拆地的去投奔大海。”是啊,我是水就应该流动,为什么要像那只坐井观天的蛙。我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我应该有自己的目标,迈向我的未来。
“假如生命是棵小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犹豫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绿。”是啊,我不怕渺小,我不能自卑。只要能够为大地增添一点绚丽的色彩就心满意足了。
生命,我想对你说,你奔腾不息地向前,我紧随在你的身后,生命主宰了我,我也应主宰你。你,像瀑布,那样纯净,那样飘逸;你,像高山,那样坚贞,那样不屈。我,看到,听到,悟到。我不愿再透支你的活力,你的青春。
我不再埋怨生命的短暂,我只求把握今天,我从不感到生活的艰辛,就算前方布满荆棘,也要勇往直前。我会学习你的坚强,或许将来的一天,可以从第一百零二次爬起。那样的有强度,那样的有力量。
我会铸造自己的幸福。
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
蝴蝶的生命
属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是蝴蝶却像脱胎换骨接受了第二次生命的到来。
也许一条浑身长满毛而又丑陋的毛毛虫实在是令人讨厌,可是一只飞舞在花儿上的蝴蝶又是那么光彩照人。这就是一个生命的两种结果。
一条毛毛虫是可悲的,它遭受着人们的指指点点,谁能保证它听不懂人话呢?它或许会问自己:“为什么自己那么丑,受到同类的歧视,受到人类的指责和侮辱?”
然而一只蝴蝶,它一定会为自己喝彩,为自己重获新生而喝彩,为自己的生命喝彩!因为它不再是一条悲惨的毛毛虫,它不必再过爬行的生活,它可以自由在空中翩舞。
人和蝴蝶从表面上看,是不一样的,可从内在看,却是一样的。人为何不为自己喝彩一下呢?它可以代表着你高兴时的心情,也可以代表你成功时的喜悦。
托马斯·布朗爵士曾说过:“生命是一束纯净的火焰,我们依靠自己内心看不见的太阳而存。”蝴蝶从丑小鸭变成天鹅,在人们眼中是常见的,当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你会为自己喝彩的。兴许毛毛虫看见的是一片光明,看见自己内心的快乐,所以上苍赋予它崭新的外表让它化成束最完美的火焰。
所以呢?我们也是可以做到的,把自己融入快乐中,让自己沉浸在成功的喝彩里。我们会为自己喝彩,同时也要为别人喝彩,让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被人生遗忘,让他们去感受被喝彩的滋味。
请让我们为蝴蝶柔弱的生命喝彩,它尝到了美的喜悦;让我们为花儿喝彩,它将最美丽的一瞬间献给了万世万物;让我们为蚂蚁喝彩,它学会了团结就是力量,学会了自强不息?
最后,请让我们为自己喝彩吧!
第四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交流较难书写的字词。
3、听写其中的词语。
二、我的发现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我们可以发现课文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值得我们去细细体会。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么?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二)交流明确方法。
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三)将方法用到实际中。
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三、日积月累
(一)出示日积月累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二)学生补充自己搜集到的,并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1、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2、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3、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大斯基
4、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5、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四、成语故事
(一)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二)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三)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四)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五)学生交流自己积累到的相关成语或者讲类似的故事。
五、作业布置
(一)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名言,另外背诵三句课外积累的热爱生命的名言。
(二)搜集关于学习的成语故事。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篇二
《我家的杏熟了》和《小木船》这两篇习作都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分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且在这些习作例文中,都具有批注。这些批注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我家的杏熟了》
事情的起因:邻居家的小淘淘嘴馋偷摘“我”家杏子,从树上摔下来。
事情的经过:奶奶拿了棍子打了许多杏子,分给小淘淘和他的伙伴们,并嘱咐“我”要分果子给乡亲们吃。
事情的结果:我听了奶奶的话,每年杏子熟了的时候,都分给乡亲们吃。
文章主旨:通过描写“我”和奶奶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的不同态度,以及“我”对小伙伴的态度的转变,表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质,揭示了“学会分享,就会感受到快乐”的道理。
《小木船》
事情的起因:因为“我”和陈明是一年级同班同学,所以“我”和陈明成为了好朋友。
事情的经过:“我”不小心将陈明的小木船弄坏了,陈明气急之下也将我的小木船弄坏了,我们的友谊破裂了。
事情的结果:陈明在离别之际,送了“我”一只小木船留作纪念,“我”和陈明的友谊又恢复如初。
文章主旨:《小木船》这篇例文围绕小木船,写了“我”和同学陈明的友谊形成、破裂和恢复的过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不应当为小事斤斤计较,只有互相谅解,才能建立起更加真挚的友谊。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课文是怎么把奶奶“分杏”这件事写清楚的?
提示:课文先通过动作描写,写奶奶拿竹竿挑熟了的杏儿往下打,然后再写奶奶将杏儿分给小伙伴们吃,最后告诉“我”要把杏儿分享给乡亲们尝鲜,果子大家吃,才会更香甜。
2.“我”和陈明的矛盾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课文只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一句话加以交代,你觉得课文有没有把事情写清楚?和同学交流。
提示:这篇课文中,“我”和陈明友谊破裂的过程与“我们”和好的过程是重点部分,作者将这两部分的内容讲述的很详细、很清楚。“我”和陈明矛盾持续期是对故事主线影响较小的次要内容,可以一笔带过,交代一句即可。这样就做到了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所以我觉得课文把事情写清楚了。
详略得当:故事的主要情节要详细,次要情节是略写。
1.写法指导
第一步:审题
本次习作是一篇记叙文,要求写一件令自己印象深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第二步:立意
根据所选事例表达出自己的某种情感,或说明某一道理。
第三步:思维导图
第四步:写作的基本思路
写之前可以先列一个提纲,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注意要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第五步:提纲
2.范文展示
3.互相评价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篇三
这项活动是让学生自主发现汉字具有偏旁表义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学习伙伴的提示,点明了编写意图,对学生的自主发现是一个指引,教学中经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汉字特点,掌握识字方法。
出示打乱排列的12个字,开火车读字、组词。
小组合作把这些汉字分成三类,学生汇报分类结果,教师出示按偏旁分好的三类字。
自由读字,边读边观察字形,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交流发现。
⑴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会的可请教别人)自己想办法读准生字字音。
⑵ 同桌抽卡读字、组词。
3、扩展练习:
找朋友。为 再各找几个朋友。看谁找到的多。
猜一猜。出示生字“瞪、沥、锌……”猜一猜,它们的意思和什么有关?
这项活动包含数量词运用、积累词语,读背儿歌等三项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学会给数量词搭配事物名称,巩固生字,积累词语,扩大阅读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积累的愿望。
〖过程建议〗
1、我会填:
⑴ 出示数量词,要求学生读后自主填写。
⑵ 组内交流不同的答案。
2、我会读:
⑴ 出示词语。要求学生自由练读,把不会读的做上记号。
⑵ 同桌互相读词语,互相帮助。
⑶ 组内检查读、打量。
⑷ 指名做小老师领读词语。
〖过程建议〗
1、自由朗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把儿歌读通顺。
2、组织交流。你都读懂了什么?
3、同桌互读儿歌,然后在组内展示读。
4、指名读儿歌,大家评议。
5、练习背诵儿歌,开展“我会背”比赛。
这次口语交际是讲合作做成的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应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言行,学会合作、学会欣赏、尊重、谅解他人。
〖交际准备〗
课前划分小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一件事,必须做到组内人人参与;每组办一期关于团结合作力量大主题的小报(以搜集词语、谚语、警句为主)。
〖组织过程〗
1、举例启发:
教师先讲一个关于合作的故事,让学生讨论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启发。
2、组内交际:
先想想自己和其他组员合作完成了什么事,是怎样合作完成的,再在组内以对话方式进行交流,可一人先说,大家随时补充。
3、全班交流:
各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其他同学评出哪组做得最好,评一评谁讲的好,并说出理由。
4、展示小报:
各组出示合作完成的主题小报,说说是怎样完成的,并全班自由下位进行参观交流。
这次“词语擂台”中要求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谚语。教师在课前可结合口语交际活动提前布置搜集,整理工作。
1、各组展示关于“团结合作,力量大”主题的小报,介绍小报特色。
2、比比哪组搜集的有关团结合作的词语多。(可搞“词语接龙”赛。)
3、交流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词语、警句等。
4、互赠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自由写到黑板上,全班交流。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篇四
本设计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教师成了平等中首席。教师启发谈话以激发习作兴趣,指导交流以引发思维,拓展思路,采用比赛、游戏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有趣快乐。
1.了解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归类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2.乐府诗《游子吟》,诗的大意。
3.展示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
4.体验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父母对自己的爱。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父母。
教师准备:识字卡片,挂图等。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口语交际
1、教师谈话:先讲述关于父母之爱的动人小故事,然后激情导入: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世界上最亲情的爱是父爱。我们每一天对生活在快乐的日子里,在父母的关怀下健康成长。能不能告诉老师,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呢?
2、教师提示:爱的方式不同,如生活中的爱、生病时的爱、学习上的爱、游戏中的爱等等。你愿意介绍哪一方面父母的关爱呢?
3、教师激励:请同学们准备一下,今天我们就来一个口语交际大赛,说一说父母是如何关爱我们的。比一比谁说得好。有信心吗?(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1、想一想父母关爱自己的事情。把事情的过程想完整。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3、小组交流。每人说一件事情,谈谈父母的关爱。
1、教师提示:
(1) 比赛主题:谈谈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2)比赛方式:个人介绍。
(3)教师提示: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提醒学生口语交际中应注意的问题,如,谈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可以只谈具体的事情,也可以结合感受来谈。其他学生当评委,等同学讲完后,评价一下他讲的如何。
2、学生比赛
3、学生评价。
1、教师启发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父母这样爱我们,我们应该如爱自己的父母呢?
2、分小组讨论:谈谈应该怎样爱自己的父母
3、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4、集体讨论:如果自己在向父母表达爱时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应该怎么办?
① 不会向父母表达爱,怎么办?
② 自己想向父母表达爱,但父母不同意怎么办?
③ 你在向父母表达爱时,遇到什么困难或问题,说出了,大家帮帮你。
④ 如父母不在了或父母不在身边,你应该怎么办?
5、大家互相交流,想办法,出主意。
生活拓展
自己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感动一次。
与自己父母一起交流一次,体验爱和亲情。
动手做一件小礼物,在父母生日时送给他(她),让父母惊喜一次。
[设计意图]
本设计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教师成了平等中首席。小学生的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小学生动脑、动嘴的能力。
第二、三课时 习作教学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进行了口语交际的练习,每一个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把自己的心里话用优美的语言写出来,就是很棒的作文了。大家愿意写出来吗?
2、指导阅读习作提示
1、习作前小组学生充分交流,说说自己最想写什么?
2、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把思路打开。
强调:在习作时,想想自己最想写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如何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完整,写清楚。要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写出自己心里的有新鲜感的语句
3、再读习作提示,拓展思路。
[设计意图]
启发谈话以激发习作兴趣,指导交流以引发思维,拓展思路,使学生想写、乐写。
1、范文引路
①出示范文
生日礼物
今天是我的生日。
以前,每年过生日,爸爸妈妈总是给我买来许多好吃的和好玩的。可是,今年却不同了,我过生日这一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地球仪。难道这就是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吗?我瞧了一眼,很不高兴。
晚饭后,妈妈拿出地球仪给我讲了起来。妈妈指着地球仪告诉我哪里是高山,哪里是大海,哪里是南极,哪里是北极,哪里是中国,哪里是我的家乡……我越听越有趣。啊,多么好的生日礼物啊!
原来爸爸妈妈是为了让我开阔眼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我高兴地说:“爸爸、妈妈,我明白你们为什么给我买这样的礼物了。”
老师点评:由不喜欢到喜欢,写出了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自然贴切。爸爸妈妈的爱是多么有价值啊!
我给妈妈买礼物
平时,都是妈妈给我买礼物。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决定拿出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妈妈买礼物。
到了商场,一看,东西真多啊!我一个柜台一个柜台地去挑选。最后,我看中了一枚胸花。这枚胸花是白颜色的,四周镶着一颗颗亮晶晶的珠子,看上去闪闪发光。我想,妈妈带上它一定非常漂亮。于是,我就把它买了下来。回到家,看见妈妈正在厨房里。我连忙走上前去,双手托着胸花,说:“妈妈,这是送给您的节日礼物。”
妈妈高兴极了,伸出双手接了过去,说:“唉呀!真是太漂亮了。谢谢你,我女儿长大了。”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真高兴。
老师点评:开头交代了买礼物的原因,亲切自然;中间写了买礼物的过程,十分具体。结尾写了事情的结果,妈妈见到礼物后的高兴心情和对我的夸奖,十分有趣。
2、教师点评和小结: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点评习作的示范作用。
[设计意图]
范文引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指导评说,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写作的智慧,酝酿写作的情趣,打开写作的思路。
1、教师提示:
①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较啦清楚。
②要注意把事情经过 写具体。人物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神态有什么变化,心情有什么变化等,要写具体,力求写得活灵活现。
③结尾要自然,要写出自己的快乐心情。
2、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
1、把自己的习作读给父母听,并请父母提出修改意见。
2、在家长提出建议的基础上,自己修改文章。
3、 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自己先说说自己的文章最得意的地方或特点。
3、读自己的习作。
4、同学初步评价习作,合作批改。选出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的文章,并说说好在哪。
5、教师推荐一篇有明显优点也存在问题的文章,引导大家读、修改。修改后再读一读。
6、自己修改习作。
[设计意图]
动笔之前,就组织学生就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交流交流;写完后,根据学生习作情况,又让学生把自己的习作读给父母听,并请父母提出修改意见。对习作的修改,在家长提出建议的基础上,师生合作共同来完成。这样,小学生就能够表达真情实感,同时又能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自改和互改,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习作水平。
第四课时
1、我们的汉字最有趣,有的字就像孙悟空一样,会变化意思。读一读下面的巨资,你能够理解带点的字的意思吗?
2、指导学生读句子。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明亮的月光,照在静静的原野上。
弟弟把我的零用钱都花光了。
3、组织小学生讨论,练习句子理解字的意思。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在第一个句子里,“光”是“只、单”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里,是“光线”的意思;第三个句子里,是“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的意思。】
4、拓展练习:此外,“光”还有多个意思,(出示小黑板)(1)景物:如,风光;(2)光彩;荣誉:为国增光;(3)比喻好处:沾光;(4)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5)明亮;光明;(6)光滑;光溜:这种纸很光;(7)身体露着:光着头。谁能根据其中的一个意思来说一句话呢?比一比谁聪明。
5、下面我们理解第二组句子。
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纸,展开来读。
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赶车人把鞭子一抽,马儿就飞跑起来。
6、组织小学生讨论,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在第一个句子里,“抽”是“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来”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里,是“(植物)长出”的意思;在第三个句子里,是“打”的意思。
7 、拓展练习:关于抽字,还有有一些其他的意思。如“抽”还有:(1)从中取出一部分:抽查;(2)吸:抽烟;(3)收缩:这件衣服刚洗了一次,就抽了不少。【出示小黑板】谁能根据其中的一个意思来说一句话呢?比一比谁聪明。
8、我们再来读一读上面的句子,看自己能否发现这些特点。你能否可以仿照例子说一些类似的句子呢?(让学生试着说一说。)
【预设:如第一组:“妈妈不光为我做饭洗衣服,还教我读书。”“明亮的灯光,洒在我的作业本上。”“我很快就把饭吃光了。”第二组:“爸爸从书架上抽出了那本他最珍爱的书。”“小麦抽穗了。”“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 】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联系句子,进行讨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解字的意思,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恰当地进行拓展练习,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使学用学会应用的方法。
(一)读读认认
1、谁能正确地读一读下面的短文中的字。
① 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字音。
② 同桌互相检查。
③然后教师抽查本班学生认读情况。
【指明学生读,开火车读等】
2、比一比谁聪明,谁能说说认识的字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认识的字基本上是带“木”字的形声字。
3、看一看谁细心,谁能说说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
【“桐、桑、棕、橡”是后鼻音,“桑、棕”是平舌音】
4、赛一赛,谁读的准。
5、自由读韵文。比一比谁先背诵会。
6、说一说你在读韵文的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关于树木的常识。
[设计意图]
采用比赛、游戏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有趣快乐。
1、出示古诗课件
2、教师点拨提示:乐府诗《游子吟》,诗的大意是,孩子要离开母亲远行,母亲一针一线仔细地为他缝制衣衫,针脚缝得密密的,担心他不能早日归来。母亲的关怀就像春天的阳光,哺育了小草,这样无私的母爱,做子女的如何能报答得尽?
3、自由读诗句。
4、说一说对诗句意思的大致了解。
5、练习背诵诗句。
6、拓展延伸: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让学生课前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内容】
1、激发情趣、启发谈话
我们班级里有很多小能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今天我就给大家一个机会,让每一个人都展示自己风采。你可以朗读,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还可以展示自己画的图画,还可以唱歌或表演舞蹈等等。我们先分小组展示,大家可以在小组内演一演。
2、分小组展示。每个活动小组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让学生在全班汇报之前进行组内“演练”。
3、组织交流、展示风采
①学生展示。
②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注意要以鼓励为主,同时巧妙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争取做得更好。
4、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
①自己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
②小组同学帮助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表演中展示,学生一定会情趣盎然,一定会快于表达。引导每个活动小组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根据本班教学实践,灵活选择展示的方法和方式。在展示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把成果展示与对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回顾本次活动的过程,把活动成果与参与程度、态度、合作意识等各方面结合起来,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同时巧妙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争取做得更好。这样,学生就成了学习的主人。
[教学反思]
本设计力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如习作、展示台等教学环节的设计,试图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感悟到了生命的精神世界,拨动了学生情感思维的琴弦,打开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发出属于自己的心声,产生自己的思想,充满了创造发现的魅力,显现出生命的多姿多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应该只是一个教师教知识、学生学知识的场所,它同时应该是一个教师、学生生命得以激扬的精神家园。理想的语文课堂,能激活生命的潜能;语文课堂的理想,则能提升生命的意义。我们的教学应进入学生生命的领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在课堂上应选择恰当的触发点,激发学生从各个角度求答的创造性热情,通过联想、补充、借意发挥,以求掌握作品的广度和深度。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教材在呈现时出于某种考虑,留下一定的空白,这就为学生驰骋想像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已有知识水平和可接受能力,来点拨学生思维的方向,鼓励学生展开大胆而又合理的想像,予以补充。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突破重点难点。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生命个体间的各个方面都充满着差异,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将这种差异作为一种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感悟,激活学生的情感思维,创造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篇五
1、懂得将学到的民间故事和家人、同学进行分享,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体会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练习将情节说得更具体。
3、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重点: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难点:
1.学习怎样把一个情节写具体;
2、学习《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用简练的语言将节日写具体的。
2课时
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本单元我们读了特别有意思的民间故事,都有哪些故事呢?(生答:《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
2、读到好的故事,同学们是不是忍不住要跟别人分享,讲给别人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文园地三。板书:语文园地三
二、交流平台
1、民间故事流传很广,你想讲的故事别人可能听过了,为了让故事更有新鲜感,同学们可以来点儿小创作。那么有哪些好方法呢?请大家齐读p45交流平台中的句子,再来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2、通过交流,学生明白有三种方法:
(1)可用第一人称来讲;
(2)可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
(3)也可进行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3、分小组讨论,先确定要用哪种方法来讲,在小组内说一说,互相提意见,教师巡视。
4、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复述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评议。
三、词句段运用
1、先出示课本中相关部分左边的词语,让学生读一读。再出示右边的词语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左右两边的两组词语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2、思考:左右两边的词语表达的意思一样,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学生交流。(左边的是六字或七字成语,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右边的是四字成语,意思简练。)
3、教师出示七字成语,让学生猜四字成语。
打破沙锅问到底(刨根问底)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
心有灵犀一点通(心有灵犀)知人知面不知心(口是心非)
四、小结
同学们要想创造性讲好民间故事,就要动脑筋多思考、多想象,把情节说得更具体。本节课学习的成语,让我们领略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请大家课后多多积累这样的成语吧!它会让你的表达更精彩、生动哦!
第二课时
一、回顾旧课,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创造性讲述民间故事的几种方法,也了解了意思相同的几组成语,体会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另一个新的内容——如何把一个情节说得更具体。(板书:把情节说具体)
二、词句段运用
1、教师先出示p46的第一个片段,学生先读一读,再说说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师再出示课本中的第二个片段,全班齐读后思考:这个片段讲了一件什么事?对比这两个片段,你有什么发现?生举手交流回答。
(两个片段都是写狼把小羊吃了。第二个片段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加生动、具体。)
3、师小结:是的,我们要把一个故事情节写得具体,就要充分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就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
4、练习:把牛郎和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四人一小组进行练说,互相补充。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派代表讲述,评出优胜者。教师及时表扬、小结。
三、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乞巧》(板书:乞巧),师正音,指导朗读(注意读音:乞、霄、尽;区分“气”和“乞”,“霄”和“宵”)
2、了解作者
林杰(831年-847年),字智周,唐代诗人。福建人,自幼聪慧过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死时年仅十六岁。《全唐诗》存其诗两首,其中《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板书作者)
3、同学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哪个节日吗?(七夕)
4、师: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古代,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
5、大家知道题目“乞巧”是什么意思吗?
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6、请同学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意思理解对即可。
7、齐读全诗,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想想这首诗要表达什么情感?
8、师小结:《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9、再次齐读并练习背诵。
四、小结
民间故事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不仅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而且大多都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学们课后可搜集更多的民间故事,并且把故事和家人、朋友分享,尽量讲得生动、具体、传神。
五、布置作业
1.练习如何把情节说得更具体;
2.朗读并背诵《乞巧》。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第一人称添油加醋续编故事
乞巧
看碧霄渡河桥追求幸福
穿红丝乞巧学习巧手
1、学生通过创造性复述故事、将情节说得更具体的练习,初步掌握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来把事情的经过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积累了民间故事和写节日的古诗,明白祖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一、成功之处
1、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进行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3、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4、较好的处理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教学中,注重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
5、在教学中,遵循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适当选择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需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上下功夫,使学生尽早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2、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语文。
3、学生的学习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4、还需进一步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借以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5、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能使学生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6、加强写作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在“我的发现”中了解句号、问号、感叹号在句子中的作用,并初步学会运用。
2、在“读读认认”中能用换偏旁的方法进行识字。
3、在“我会连”中练习搭配词语,鼓励学生积累运用。
4、在“读读背背”中了解二十四节气。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与“?”的用法。
2、学会新字新词。
3、能正确搭配词语。
教学准备:
有关二十四节气的物候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语文园地五》,相信大家又会有新的收获。
二、我的发现
1、学生齐读题目。
师:请同学们齐读小男孩的话,小男孩的话还没说完,谁来帮帮他?
2、学生自由朗读句子。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读书上的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指名朗读,引导学生根据标点符号正确朗读。学生先读句子,再说说这两句话的读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读?
4、学生说发现。引导学生说一说每组中的两个句子的意思,进而明白标点符号不一样,句子的意思也就不同。
(1)第一组句子练习,理解句号和问号的区别。
师:在这两句话的读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读?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生1:“这书上有字。”这句话说的是书上有字,读时句末干脆利落,并带有肯定语气。
预设生2:“这书上有字?”这句话是问书上有没有字,读时可在“这书上”后面稍作停顿,并带有疑问语气。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句号和问号的不同用法。
(2)运用相同的方法学习第二组句子,引导学生了解感叹句的用法。师:通过朗读之后,在这两句话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预设生1:“你的玫瑰没有白栽!”这句话说强调了你的玫瑰没有白栽,读时句末停顿。
5、出示几组句子进行练习。指定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根据所读的语气,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⑴今天老师没来
⑵明天是你的生日
今天老师没来明天是你的生日
6、齐读句子,感受标点符号的作用。
师:现在男女生分开朗读句子。男生读
1、3句,女生读
2、4句。在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
三、日积月累
1、完成“读读认认”
(1)师:同学们,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学了哪些识字方法?谁能举些例子?预设生:①加一加②减一减③换一换······
(2)学生自由朗读生字,要求读准生字。师板书生字:
财、栏、抖、喉、拌、榜、馒、租
(3)分组朗读生字。
①师:
1、2、3小组读左边的生字,如“材、材、木材”。
4、5、6、7小组读右边的生字,如“财、财、财产”。有节奏地朗读。
②交换朗读。
(4)谈一谈自己的发现。
师:刚刚同学们读得很不错!那么,谁来说说看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①它们是形声字。每组中的两个字形旁换了,声旁不变,音节相同,只是有些字声调不同(如慢—馒,祖—租)。
②偏旁不同,字的意思也就不同了。
如:把“木材”的“材”字的木字旁换成贝字旁,就是“财产”的“财”,应为它与宝贝有关(或它所指的东西很多很多了,把木材也包括进去了)。
(5)用换偏旁的方法快速记住生字。(给2分钟时间)
(6)“开火车”游戏,巩固生字。
师:记完的同学请坐好,我们的火车马上就要开起来了,哪组坐得的最好老师就邀请哪一组。再别人读的时候,请你们竖起耳朵认真听。
选一小组进行开火车。
师:火车火车开起来,×列火车开起来!(学生有节奏朗读生字并组词)
(7)学生齐读生字。
师:刚刚某小组读得很不错!现在请同学们看黑板,大家一起来。
(8)抽学生朗读生字并组词。
师:刚刚我们又学习了一些生字,请同学们课后进行巩固练习,再去积累一些类似的生字。
2、完成“我会连”
(1)指名读词语,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师:现在请大家看到“我会连”,老师想请两名坐的好的小朋友来大声地、准确地把这些词语读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认真听。
(2)学生连一连,读一读,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连一连,待会老师请同学来说一说他是怎样连的?
师:在别人说的时候,请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连对了没有?
(3)学生交流,引导发现。
师:刚刚同学们再连词的时候有什么发现?谁来说说看?
引导学生明白第一组词语是动词搭配上名词,搭配完后,表明一个动作完成。第二组词语是名词前面搭配上形容词。说明这种事物怎么样。
(4)学生举出类似的词语搭配。
师:谁来说说看类似的词语搭配还有哪些?如:指点方向发行邮票采摘葡萄······成串的葡萄深红的地毯古老的故宫······
3、完成“读读背背”
(1)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节气歌》,这首节气歌包括了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请同学们在书中找到这二十四个节气,大声地齐读一遍,注意要把字读准了。
(2)师过渡:为了帮助人们能够更快更好地记住它,我们的古人把这二十四个节气编成了一首歌谣。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准字音,读好节奏。
(3)指名朗读,纠正字音,并把握好节奏。
师:在别人读的时候,请大家仔细听。说说他读得好的地方在哪里?你有什么建议?
(4)引导学生理解歌谣。
师:刚刚同学们歌谣也读了,二十四节气也知道了。现在老师有问题想考考大家,在这节气歌中,每一句里面都包括六个节气,大家再仔细看一遍,待会一齐告诉老师?
学生分别说出每句中所包含的节气。
师:刚刚同学们都说对了,那么现在谁能帮忙回答小男孩的问题?“秋处露秋”是指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师:说得很好!同学们你们听清楚了吗?
(5)简单介绍二十四节气。
师: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历,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历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立春是在2月3—5日,清明是在4月4—6日,立夏是在5月5—7日,冬至是在12月21—23日,其他节气的时间大家可以课后去了解一下。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6)熟读成诵。
①师:请同学们再次有节奏地自由朗读节气歌,待会我们一起来背诵。
②分大组开火车背诵《节气歌》,每大组背诵一句。
③全班齐背《节气歌》。
4、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们课外去了解一下每个节气的具体时间,并把今天学的《节气歌》背诵给爸爸、妈妈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目标:
1、感知动物世界的奇妙,产生了解动物的兴趣。
2、能说出自己知道的动物的生活习性、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过的趣事,能把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下来,主动展示自己所学、所了解到的自然知识。
3、感受到自然界中动物的多样性,知道一些人和动物的关系。培养学生主动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养成留心大自然的奇异现象、了解自然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写出自己所熟悉的动物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部分
1、“口语交际”训练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动物世界看一看。
(2)学生自由默读短文,回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自由默读短文,要求把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在读之前,老师提两个问题,奇妙的动物世界写了哪些动物?这些动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预设生: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运东西;经过训练的狗能为盲人领路?
师:大家知道读得可真仔细,一下子就找出来了。
(3)同桌交流
师:动物世界真可奇妙!那你的身边有哪些动物,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吗?你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仔细想想,和同桌交流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把自己了解的动物和与动物之间发生的事说出来。在别的同学说的时候,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师巡视指导)
(4)组织学生,班内交流
师:刚才,我看到同学们交流得很热烈,从你们的表情中老师可以感受到你们的交流一定很精彩。现在老师想请几名同学在班上进行交流,让我们一起分享动物世界的奇妙。
①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学会倾听,适时进行评价,有疑问的同学在听后可以提出自己不明白、想知道的问题,讲的同学要给予说明,其他同学也可进行补充。
(5)动笔写话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特别好,老师听的津津有味。大家的小手告诉告诉老师,你们还有很多话想要说,可时间有限,怎么办呢?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写出来,让更多的小朋友们都来了解它们。
①引导学生明确写话要求。
师:请大家看到“写一写”的要求。大家在写话的时候可以写动物可爱的样子,可以写动物的生活习性,也可以写自己可以写自己和动物之间发生的事情。
②学生根据要求练习写话,师巡回指导。
③全班交流。指名读自己的一段话,集体评议。师:请大家认真听,他的话好在哪里?你有什么建议?
(6)总结延伸
师:刚刚我们彼此分享了动物朋友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回去后,和家人一起讨论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物。
二、“展示台”部分
1、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进行了口语交际的练习,是锻炼你们说话表达的能力,现在又到了我们的“展示台”时间了,那么,今天大家要展示的又是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展示台”的提示。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1)收集气象、气候方面的农谚、俗语;
(2)地形、地貌等地理方面的有关知识;
(3)动植物、岩石等方面的标本和有关知识资料。
3、全班进行交流。
气象谚语:
1、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
2、云绞云雨淋淋
3、早阴阴,晚阴晴,半夜阴天不到明
4、蜘蛛结网天放晴
5、西北天开锁午后见太阳
6、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
地形、地貌等地理方面:山脉:山脉是沿一定方向延伸,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因像脉状而称之为山脉。构成山脉主体的山岭称为主脉,从主脉延伸出去的山岭称为支脉。几个相邻山脉可以组成一个山系。
丘陵: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丘陵一般没有明显的脉络,顶部浑圆,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丘陵在陆地上的分布很广,一般是分布在山地或高原与平原的过渡地带,在欧亚大陆和南北美洲,都有大片的丘陵地带。
海滨:海滨位于陆地与大海之间的前沿线,它更正式的说法是潮汐中间的地带。水的运动形成了海滨的界线,海浪打击的最高点是海滨的上界,它的下界是由低潮的最底线形成的。海滨是很多海洋生物栖息的地方。
师:今天的展示环节就到这里,请同学们课后再去搜集一些资料,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讨论。
三、“宽带网“部分
1、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到的自然现象。
师:请同学们仔细回忆一下我们本单元所学的内容,都了解了哪些自然现象?想好了就举手回答。
2、引入“宽带网“的学习。
师:刚才同学们谈到的大多是课文中所了解的自然现象,是啊,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宽带网”,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有趣的自然现象。
3、学生自由朗读短文,想想短文所介绍的知识以及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短文,在读的过程中,想想书中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知识以及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4、指名说说所了解到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1)短文介绍了两种植物:一种是是冲的植物“猪笼草”,它是怎样食虫的;一种是适应在热水中生活的鱼。
(2)明白“看书看电视时,我们要留心大自然的奇异现象”的要求,明白怎样日常生活中拓宽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知识。
师:刚刚两位同学回答的很完整,同学们都找到答案了吗?
5、全班交流。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自然界其他奇异现象。
师:那除了课文中所给我们介绍的自然奇异现象之外,你了解的自然现象还有哪些?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又进一步了解了自然界的奇异现象,收集了许多关于自然界的知识的资料。在课后,我们还可以继续对神奇的大自然进行探究,去发现大自然的更多奥秘!
就是在日积月累的连线那里,可以适当的让学生照样子说几个词,讲节气歌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说说对节气的了解,你可以找些关于节气的资料,到时可以介绍给学生,让他们稍稍了解一下。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篇七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3.具体生动的讲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资料。
收集关于爱父母的名人名言。
1.师动情讲述故事《妈妈的礼物》。
2.师述:同学们,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小故事呢?
生先小组里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父母之爱的动人小故事,再举手交流。
例:《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血乳》等
3.小结:听了这么多感人的故事,大家心里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
1.师述:同学们,你的爸爸妈妈向你倾注了无限的爱意,今天你可以给大家谈一谈,可以从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说;也可以结合你的一些感受来谈;还可以一边说事情,一边加入你的感受。
2.学生小组交流。
3.请代表上台交流。
1.师述: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如此的爱我们,可是我知道,有的同学在家里稍有不如意的地方,便经常和爸爸妈妈大吵大闹,随意乱发脾气。但我也知道,有的同学在家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通过综合性学习,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爱我们的父母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师述:你以前是怎么做的呢?
4.师述: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做了哪些关爱父母的事情?你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感受呢?
1.师述:有一个小朋友以前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他不知道父母究竟有多么的爱他,可是有一天他终于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好,可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去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你能帮助他,给他想个好办法吗?
2.生讨论交流,推举出小组的优秀建议。
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交流,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在综合性学习中,你已经了解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你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次习作,就请你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一写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
1.哪一件事让你感触最深?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事情发生的地点,事情中的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在整个这一件事情中,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同学之间交流交流,注意把事情交代清楚。
1.师述:下面就请同学们动笔起草,注意写一写自己在整个这件事情中的心情。
2.学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回家将这个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
1.师生共同评议。
2.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1.让学生了解一字多义的现象,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2.归类认识槐、梧等八个字。
3.积累名诗句。
1.学生小声读课文中的两组句子。
2.实物投影显示,学生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3.师总结:
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他的意思是不同的。这就是汉字的一字多义现象,我们要知道汉字的准确意思,就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
1.自读韵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自学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同桌互相检查,教师抽查认读情况。
5.自读韵文,了解树木的常识。
1.学生自读古诗。
2.自由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3.师谈谈古诗大意。
4.学生背诵古诗。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篇八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4、背诵积累古诗《望岳》,提高记忆力,感受泰山美景。
与中国的“世界遗传”有关的音像图文资料,搜集有关文物保护的资料,搜集泰山风景图片资料。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资料搜集的范围。
1、方法展示台
你是采用什么方法搜集资料的?遇到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教师随机板书:
随时摘抄、剪贴、或复印;
查阅或购买书籍、杂志、碟片;
查找相关古诗;
登录网站查找;
调查访问亲朋好友;
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
2、资料展示会
展示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简要谈谈搜集的过程。
3、老师的建议:
(1)建立资料袋,分类收藏;
(2)组成合作小组进行收集与整理;
(3)要纠正一些不当作法。
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为专题展示活动准备。
1、长城,是华夏儿女的骄傲!然而,她却正在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出示相关报道。
2、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口语交际――保护文物
1、4-6人为一组,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建议。一人主持,一人记录,人人发言,充分讨论。教师巡回倾听,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2、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并组织评议。教师适当板书要点,引导把建议相同或相似的归为一类。
3、自由发言:由保护长城开始,交流各人了解的其他文物古迹被破坏的情况,说说怎样加以保护。
◆创设情景,模拟交际
交际过程当中,教师要通过点拨、组织评议等方式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具体。
1、有一批外国游客专门到中国游览“中国的世界遗产”,我们要成立“导游团”评选十佳导游,大家愿意吗?
2、要求:
(1)熟悉景点风光,了解有关故事,明确注意事项;
(2)写出并熟悉导游词。
1、你想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遗产”重点介绍什么?
2、说说你最有特色的内容;
◆阅读范文,借鉴写法
教师出示一篇导游词,让学生自主发现如何写,再默读教材中的揭示语,进一步明确写法与要求。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篇九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学习扩写段落。
4、积累古诗词。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2、体会相同意思的不同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3、积累古诗词
学习扩写段落。
课件
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这一单元,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板书:语文园地三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1、交流平台(出示课件2)
同学们,你给别人讲过故事吗?你讲故事的时候是不是增加了一些内容?是不是对故事进行了创编?今天,我就教大家怎样创编故事。
板书:创编故事
(1)师:同学们,你知道怎样创编故事吗?你知道创编故事的要求吗?现在,老师就跟大家谈一谈。(出示课件3)
a、可以换一种人称讲。根据讲述的需要,我们可以改变原文的人称。
b、可以对故事“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这样会让故事更加生动。
c、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这样会使情节更加完整。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故事的方法,指导他们的'习作,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要点,把课文中的例子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在自学的基础上把握词语、段落的特点,提高他们对词语运用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2、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体会左右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4)
a、大声朗读词语。
b、寻找左边词语和右边词语的差别。
c、体会表达效果。
生总结、汇报
(出示课件5)
左边的词语是俗语,比较口语化;右边的是成语,较为简洁。在表达效果上,口语化的语言更贴近生活,显得更为生动。
板书:口语化的语言更生动
成语较为简练
如:一毛不拔铁公鸡
胆小怕事顾虑太多杞人忧天
拿不定主意举棋不定
(2)仿照例子,把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出示课件6)
a、读44页两段文字,比较二者的不同。
师:我们读文中给出的例子,发现原文比较简洁,而改写的文章较为生动。这是因为在改写过程中,加入了作者的合理想象,把狼和小羊的对话描写得非常详细。但是小羊的结局并没有改变,这说明改写的同时也要忠于原文。
b、师总结:我们在写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时候,也要加入合理的想象,把他们的语言、动作描写得详细一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诗歌的意思,从而达到对诗歌的理解。】
3、日积月累
学习《乞巧》这首诗。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度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1)指导朗读这首诗。
(2)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7)
林杰(831-847):字智周,唐代诗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六。《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3)板书:说说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8)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白了俗语和成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明白了怎样进行创编故事,还学习了古诗。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创编故事
语文园地三口语化的语言更生动成语较为简练
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反思:
1、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抓住词语、句子的重点,让学生在品味词语的基础上,体会俗语和成语的表达效果;在“故事创编”这个环节上,我引导学生发现原文与新作的不同,从而让他们明白创编故事的要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我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摒弃了以往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旧模式,鼓励孩子们自己学习,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同时,让孩子们多读,达到当堂成诵。效果较好。
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对《乞巧》这首诗的背景介绍得不够详细,致使同学们对我国这个传统的节日了解得不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尽力做到讲解详细,让同学们获得更多的知识。
备课素材
古诗相关资料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这首诗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乞巧:中国古时风俗,是七夕节最普遍的风俗。农历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民间各地乞巧的传统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篇十
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我们来写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1、学生搜集、整理有关我国“世界遗产”的资料;
2、教师撰写范文《颐和园导游词》,准备录像短片。
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教学难点: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1、播放课件录像——北京颐和园导游员迎接游客时的情景。
导游: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你们到北京颐和园来游玩,我是颐和园旅游公司的导游,大家可以称我为“小廖”,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在我的陪伴下,能让您度过愉快的一天,也能让您真正感受到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的魅力。
2、师:录像短片中的小廖是干什么的?
生:导游员。
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板书:导游词)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开篇语”。(板书:开篇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板书:学写)
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
设计意图:现在,出外旅游是一件很普通、时尚的事情,但很多学生对“导游员” “导游词”只是初步的认识、了解。导课一开始,我就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录像给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和回忆了旅游的真实情境,对导游词的开篇语有了初步的认识。
3、演示文稿:《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
指名读,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4、出示习作要求,教师讲解:
(1)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
师:从资料袋中,我们知道了我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的景观,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为自己介绍的对象。
(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还可以说一说这个景点的传说及相关的故事。)
(3)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师:要适时提醒游客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设计意图:在习作开始之前,先让学生明确这次的写作要求,帮助学生审清、理解题意很重要,加之教师的讲解,重点一目了然,有利于学生自我审题习惯的培养,导游词的写作纲要基本呈现。
1、出示范文《颐和园导游词》(附后)
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风光简介”“××的传说”等。
2、学生自行阅读,思考:
(1)导游词有哪些内容?
(2)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3、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1)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开篇语、景点简介、选取景点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开篇语 ,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录像中小李讲的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
景点简介,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写出这个景点所处的位置,建筑面积,现在的景色和它在历史上的地位。(例文第2自然段)
选取景点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移步换景,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形象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之余,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例文3———6自然段)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例文的最后一段)
(适时板书:开篇语、景点简介、选取景点分述、结尾)
(2)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具体、形象,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先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板书:写作内容真实、语言生动、具体、形象,地点转换有顺序、适时提示安全、文明)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首次接触到导游词,所以给出一篇符合本次习作要求的范文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阅读与方法相联系,直观、形象地学到了导游词的协作方法,对写作步骤了如指掌,并将写法灵活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3篇描写名胜古迹的文章,颐和园我们刚才看到了,现在,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口头编写一篇《秦兵马俑导游词》,该怎样写?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
集体汇报、讨论。
教师分别请每个小组出一名代表,就“开篇语”“ 景点简介”“ 选取景点分述”“结尾”部分进行口头作文。教师评点,适时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该怎样写。
设计意图:这次口头编写任务,充分发挥了小组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动性,组员在本组交流、学习中可以充分表达,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通过集体汇报和教师的即兴评改,学生可以进一步感悟到导游词的写作方法,同时也可以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学习别人的表达方法。另外,《秦兵马俑》是本单元的略读课文,学生对其语言已较为感兴趣,选它作为训练内容,有利于本次习作难点的突破。
师:导游词是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另外,风景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因此,在导游词中加入这些内容,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
除了《秦兵马俑》,你还想介绍哪些景点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选材方面的指导。
师: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吧,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异彩纷呈,妙趣横生。
设计意图:教师的小结针对学生口头练习中的问题进行,是对习作的进一步指导,强化了学生的认识,由于口头表达的基础,学生会感到写导游词不是一件难事,兴趣浓厚,下笔如有神。在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化的指导,有利于“特色内容”的选择,教师当堂简单、适当的点拨,轻松地帮助学生选好了习作材料。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篇十一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
1、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2、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
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article/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听写其中的词语。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article/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4.鼓励学生课下将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格言制成书签。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篇十二
1、引导学生积累语言,了解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能够熟读成诵。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拟。
3、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1、对于儿歌能够熟读成诵。
2、丰富知识,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把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拟。
4、练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并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
一、“日积月累”的教学
1、导入。
师:同学们,您们喜欢儿歌吗?谁会背?
指名学生背儿歌。
师:同学们背得真不错,老师也学会了一首新儿歌,想听吗?
2、老师背儿歌。
“正月梅花香又香。……”
师:好听吗?想不想学?咱们就一起学一学。
3、学儿歌。
学生初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
(1)指名读,及时正音,再自由读。
(2)了解儿歌中各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师:你从儿歌中了解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重点讲解正月是指一月。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好。
5、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二、“成语故事”教学
(一)引入
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1、指名学生说一说。
(二)学习“胸有成竹”这个成语。
1、初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学生读成语故事,及时纠正字音。
3、了解寓意。
师: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老师相机加以说明:“胸有成竹”这一个成语出自文与可的故事,是说他在画竹子之前,心中先有一个他要画的竹子的大概形象,比喻我们做事前心里已有全盘的考虑及妥善的安排,因此才有成功的把握。
4、作业:背诵儿歌;把这个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三、习作教学
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内容。
2、学生分小组自由谈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在全班交流,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本单元描写植物的课文的写作方法,注意表达的顺序。并举一反三,体悟描写其他事物的方法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
4、生习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四、习作讲评
1、回忆作文要求。
2示较好的习作,欣赏评价,说说好在哪里。
3、出示中、差两种层次的作文,评讲,集体帮助修改。
3、学生动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 近来,你留心观察了什么事物了吗?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的发现?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趣事?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出来吧。
2、根据习作提示,让学会僧无拘无束的小组交谈中,捕捉习作内容,激发习作兴趣。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对观察日记和写法和格式稍作指点
学生试写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
(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 找出12种花名,联系句子说好所各种花的特点或了解到的 其他内容。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歌谣导背诵: 抓住花的特点
(6)抄写歌谣
第五课时
一、趣味语文
二、词语盘点
1、读读写写
2、读读记记
3、听写词语
三、完成同步单元练习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篇十三
习作要求:
长城、索桥、秦兵马俑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遗迹,我们来写写介绍遗迹的导游词。先确定自己要介绍的景点。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还要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写好以后,可以根据所写的导游词,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我国遗迹的资料;搜集熟悉的遗迹导游词。
教学目的:
1.学习导游词的格式和写法,会写导游词。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世界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点:导游词的格式及写法。
教学难点:将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中的实用性语言。
教学过程:
1、导游:各位广东来的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首都北京,我姓张,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非常高兴今天能够陪同各位一起游览从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请大家跟我走。
2.谈话:刚才我模拟情景中的小张是干什么的?
师: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导游员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导游员引导游客游览时的讲解词,称为导游词。(板书:导游词)刚刚同学们听到的那几句话,就是导游词的开场白,也称前言。(板书:前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导游词的写法。(板书:学写)
谁来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
3.演示文稿:《语文园地五》习作要求。
指名读,认真听,说一说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4.教师讲解习作要求:
(1)确定自己要介绍的遗迹。
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同学们已经对我国的一些遗迹有所了解。可以从中选择一处,作为自己介绍的对象。
(2)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一个景点,可以介绍的东西很多,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
(3)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师:可以适时提醒游览时的注意事项,或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设计意图:习作前明确写作要求很重要,是对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教师对每一条要求进行适当的解释,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写作要求,了解撰写导游词的基本方法。
1.出示范文《秦始皇陵兵马俑导游词》(附后)
师:导游词的题目,一般都是景点的名称,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按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同学们可以选取景点中最有特色的内容写,不一定面面俱到,因此题目也可以是:×××导游词××风光简介××的传说等。
2.学生自行阅读,思考:
(1)导游词有哪些内容?
(2)导游词在语言上、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
3.交流讨论,教师指导写作方法:
(1)导游词的具体内容,一般有前言、总述、分述、结尾四个部分。
前言,是导游员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如模拟情景中小张讲的那几句,既简短、亲切,又有引出下文的作用。(例文中的第1自然段)
总述,是对游览景点的一个总的介绍。(例文第2、3自然段)
分述部分是导游词的重点,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观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使游客尽情饱览景点风光,领略世界文化遗产的艺术魅力与风韵,留下美好回忆。(例文47自然段)
结尾,在游览结束后,应对游览的内容作一小结,并向游客表示感谢和告别。(例文的最后一段)
(适时板书:前言、总述、分述、结尾)
2)导游词的特点:内容真实,语言生动,按游览顺序叙述,适时对游客提出注意事项。
为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这个景点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板书:内容真实、语言生动、言之有序、适时提示)
设计意图:导游词是应用文的一种,是学生首次接触,给出一篇符合本次习作要求,格式较为标准的范文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可以从阅读中直接感悟写法,并将写法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4篇描写名胜古迹的文章,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是铁索桥,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们编写一篇《铁索桥导游词》,该怎样写?
学生小组讨论,研究有关铁索桥的资料。
集体汇报、讨论。
教师分别请每个小组出一名代表,就前言总述分述结尾部分进行口头作文。教师评点,适时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该怎样写。
设计意图:口头编写同一篇导游词,可以体现较强的训练功能。第一可使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第二通过集体汇报和教师的即兴评改,可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导游词的写作方法;第三,通过同一内容的不同汇报,可使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从同伴那里学习多角度表达。另外,铁索桥是本单元的精读课文,学生对其语言已较为熟悉,选它作为训练内容,有利于本次习作难点的突破。
师:导游词是游览时的讲解词,是为口头表达而写的,因此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另外,风景是可以直接看到的,而景点名称的由来,风景背后的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却鲜为人知。因此,在导游词中加入这些内容,也能增加旅游的神秘感。
你打算介绍哪一处世界遗迹,介绍其中的哪些有特色的内容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适时给予选材方面的指导。
师:同学们,拿起笔,写下你独具魅力的导游词,并用你生动的讲解,向人们展示祖国优秀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吧。相信这些自然文化景观定会因为你的解说,更加绽放异彩,妙趣横生。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篇十四
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在搭配词语、读“节气歌”中巩固识字,积累词语,并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能把说的内容写出来。
4、通过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
1、让三个同学扮演句号、感叹号、问号,介绍三种标点符号的形状特点,再各说一句话,表示自己扮演的标点应表达的语气。
感叹号:同学们,我是感叹号。(手指头饰)这就是我的形状,小棒槌下加个点儿。我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
问号:(一副沉思状)我的形状像只小耳朵,大家叫我小问号。当你写了一个小小的问题,我马上跟在句子的尾巴上。要是没有我来发问,怎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句号:我是小圆圈--句号。当你写完一句话,就得把我放在句子末尾的右下角。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了我,话就是说个没完没了。
2、自读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
3、组内读句子,比比谁读得好。
4、说出发现。说说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5、游戏强化。每组派两个人参加比赛,俩人背对背,师指句子,一人读,另一个人写出标点,大家用掌声鼓励获胜小组。
1、读读认认。
a.轻声读读8组形近字和生字带出的词语。
b.小组交流识记10个生字的方法。
c.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识字方法。
d.变序抽取字卡,以竞赛的形式认读、扩词。
2、我会连。
a.明确。
b.动手连一连。
c.同桌交换,互相订正。补充练习:
追赶 羽毛
搅拌 羊群
抖动 水泥
晴朗的馒头
香甜的财富
宝贵的天空
3、读读背背。
a.看课件或文字补充材料,了解二十四个节气。
b.读节气歌和二十四个节气。
c.借助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节气歌”的意思。
d.背诵“节气歌”。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篇十五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辨认六组形近字,并正确书写。
3、了解“吗、呢、吧”的用法,练习用他们说疑问句,发展语言。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儿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辨认六组形近字,并正确书写,了解“吗、呢、吧”的用法,练习用他们说疑问句,发展语言。
【教学准备】
苹果贴树,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辨认六组形近字,并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玩游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田地去玩几个有趣的游戏。
二、游戏一:摘苹果(我会认)
1、出示苹果树贴图,树上贴有三种苹果:红苹果、黄苹果、青苹果,三种苹果背面分别贴着带有言字旁、单人旁、口字旁的字,共22个。
激趣:多漂亮的一棵苹果树!谁能准确地叫出苹果背面的字朋友的名字,摘到的苹果就送给他。苹果背面的字朋友就藏在语文园地五的“我会认”中。小朋友们赶快读一读、记一记,等一会儿比比哪个小组摘的苹果多。
2、学生自由练读、识记,(忘了可以查查生字表)
3、四人小组互读,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4、做游戏。
在苹果树的一侧贴出分别写着言字旁、单人旁、口字旁的三个大苹果贴图,(红、黄、青三种颜色)介绍游戏规则:摘下一个苹果后,先领大家准确地叫出背面的字朋友的名字,然后把字卡揭下来,贴到相应的大苹果后面,读准了,贴对了,就能得到这个苹果。
做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互相正音。
5、归类识记:
找出三组字各自的字形特点。
小组齐读,全班齐读。
6、变序抽检。
教师变序抽取三组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
7、扩展训练:这棵树还会长出哪些苹果?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带有这三个偏旁的字,鼓励在生活中识字。
三、游戏二:吃水果(我会读)
1、大屏幕出示纵向排列的草莓、葡萄、橘子、西瓜、香蕉等五种水果图案,五种图案中隐含着12个词语的五种不同排列方式,鼠标点击一个图案,该图案后面即出示一组词语。
介绍游戏方法:想吃哪种水果,就要又快又准确地读出水果后面的词语,都读对就能得到一张水果贴图。
2、同桌练读,小组练读。
3、做游戏,教师适时正音。(指名选读,小组选读,男女生分别选读)
四、游戏三:帮字朋友找“兄弟”(比比写写)
1、出示12张生字卡,指名读、开火车读。
2、游戏:在这12个字中,有六对兄弟,小朋友能不能找出它们?
请6名学生分别上台找一找,把找到的摆在一起。
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兄弟”?它们哪儿长得像,还有哪儿长得不像?
全班交流。
3、扩展训练:在你认识的字朋友中,还有这样的“兄弟”吗?
4、书写指导
教师用黑板上的田字格示范书写“马、鸟、四、两”。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要求书写正确,把字写匀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解“吗、呢、吧”的用法,练习用他们说疑问句,发展语言。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儿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语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玩了三个有趣的游戏,把这些字朋友、词朋友记得更牢了。来,跟它们再打打招呼。(变序抽取“我会认”、“我会读”、“比比写写”的字卡、词语卡,学生开火车读)
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到语文园地参加两项比赛。
二、读句说句比赛(读读说说)
1、指导读句子。
出示三句话,教师范读。
指名读。
2、找找这三句话的共同点。
读了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同桌互相读读、问问。
3、说句子比赛。
小组合作,用“吗、呢、吧”分别说句子。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比赛方法:各组选择三个句子参赛,每个组员都要有说的机会,由小组长自主安排,可以一人说一句,也可以两人一起说一句。
评议,选出本项比赛的冠军小组。(用得准确,说出问句的语气)
说得不理想的学生再试一次。
三、朗读比赛(我会读)
1、教师范读《天上的小白羊》,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像。
2、交流感受:听着老师朗读,你好像看见了什么?
3、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出不会读、读不好的字相和没学过的字。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各自遇到的困难,互帮互学。
5、指导朗读。
各组提出自己小组还没有解决的困难,请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帮忙。
教师指导朗读。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站、躺、凉、肥、才”五个字及多音字“着”,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读出与白云交谈的语气。
6、朗读比赛:
小组合作练习朗读。
第一轮比赛:各组派一名代表参加。
第二轮比赛:小组集体参加。
评选朗读比赛的个人冠军和小组冠军。
7、扩展训练。
讨论:天上的白云有时像成群的小白羊,有时又像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和平时的观察,试着改编这首儿歌,如:《天上的小白兔》、《天上的大白鹅》……
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