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推荐一本好书的演讲稿600字(7篇)
演讲稿也叫演讲词,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演讲稿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演讲稿模板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本好书的演讲稿篇一
你们好!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叫___,能在这里跟大家谈谈自己心爱的读物,我深感荣幸,且十分开心。
书是智慧的钥匙,是我们无声的老师。要想成为一名有文化、有知识、有修养、会做学问的人,仅仅学会课本里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读好书、多读书,广泛涉猎,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而有所成。
这些故事来自于我今天要向大家推荐的一套好书《感悟童心的300个感恩故事》。这套书告诉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应对自己得到的一切好好珍惜,心存感恩!学会了感恩,我们的内心就会豁达开朗;学会了感恩,我们眼里的世界就没有了尘埃,心会变得洁净而透明,心灵的空间装满了快乐的因子。
同学们,让我们赶快打开这套感恩故事书,学会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吧!
一本好书的演讲稿篇二
大家好!我是来自峨桥中心五(1)班的桂宇泽。
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也是人类精神的天堂。多读书,读好书,这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还开拓了我们的眼界。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科普读物是《昆虫记》。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在《昆虫记》第一卷问世之前,法布尔已经研究昆虫20多年了,所以他记载的情况真实可靠,详细深刻。他笔下的小虫子们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昆虫记》全书共10卷,介绍了100多种昆虫的习性和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种种经历,让人大开眼界,百读不厌!
阅读《昆虫记》让我认识了一种名叫“圣甲虫”的昆虫,如果你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相信你一定听说过它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屎壳郎。它是蜣螂的一种,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它居然以动物的粪便为食。当你漫步在乡间小道时,往往会看见一个滚动的粪球。仔细瞧瞧,才发现,原来是两只昆虫在搬“宝贝。它们的行为十分奇特,通常雌虫在前面拉,雄虫在后面推。它们配合默契,十分有趣。如果没有它们的存在,地球将会变成一个超级大粪球,所以它也赢得了“地球的清洁工”的美称。
也许你也跟我一样不喜欢蝉,一到夏天就会被蝉那没完没了高亢歌声吵的心烦意乱。直到看了这本《昆虫记》我才知道,原来蝉的一生非常“坎坷”。蝉的幼虫要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生活好几年,才能爬出地面,再历经四次痛苦的蜕变,才能成为真正的蝉,可之后它只能生活不到五个星期就会衰老而死。
然而整本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对“狼蛛”的描述。它属于蜘蛛的一种,因善跑能跳,行动敏捷,性格凶猛而得名。在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突然它纵身一跃,扑向胡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毒牙狠狠地刺进胡峰的颈部。胡峰后腿用力蹬了几下便死在狼蛛脚下。”这段话很精彩,非常具有画面感,由此可见狼蛛毒性之大。
《昆虫记》不仅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以及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深受读者欢迎。这本书中还介绍了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昆虫,比如:松毛虫、绿蚂蚱、豌豆象、天牛等等……可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昆虫百科全书”。如果你也对昆虫感兴趣的话,就一定要读读这本书,让我们一同畅游昆虫的世界,去探索昆虫的奥秘吧!
谢谢大家!
一本好书的演讲稿篇三
;一本好书,我们往往会先把它买下来,然后抛诸脑后;
一首好诗,我们总是先把它收藏起来,然后再难想起去细细品味它。我们似乎占有了很多东西,但这些东西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以现象为基础的观点型材料作文题。审这类作文题时,可以以句子为单位,在理解单句句意之后,再去寻找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这样可以避免因断章取义或眼中只有“关键词”而出现偏题、套题的情况。
该材料一共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列举了两个具体的生活现象:购买书籍但不看,收藏诗歌却不细品。第二句话对这两个现象做了一个抽象概括:我們“占有”很多东西,材料没有接着说“却没好好利用它们”,而是直接提没有好好利用的结果“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这就使得第二句话不再仅仅停留在现象的概括上,而是暗含了一个观点:我们占有事物的目的应该是用它来丰富我们的心灵。因此,这个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不是让我们讨论“占有而不利用”这一客观现象,而是指引我们去思考“占有却从未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这一带有价值判断的问题。
对于这一价值判断,考生可以有不同的回应。第一,完全不认同。这就需要考生找出有力的论据来彻底推翻这个观点,证明“占有”的目的不是丰富心灵,并且给出自己的见解。但这样的立意对考生的思辨力和论证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第二,完全认同。这需要考生充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同时结合材料给出的现象去做分析。比如,大家没有利用占有物来丰富我们的心灵,是没能真正懂得这个道理,还是道理都懂但做不到?如果是前者,我们的论证是否可以讲清这个道理?如果是后者,那么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让大家做到?第三,基本认同,但有自己的补充或对观点有存疑之处。这就需要在第二种情况的分析论证基础之上,阐释补充的观点或提出质疑。
第一,辨析相近概念,强化观点。通过对相似或相关概念的比较,可以更清楚有力地阐明观点,也可以使我们的表述更为简明。例如一位考生写道:“占有一本好书获取的仅仅是书的外在物质形态,而享有一本好书是读后对书中内涵的领悟,是精神的洗礼,是心灵的共振。如此看来,占有而不享有岂不是舍本逐末的愚蠢之举?”考生通过对“占有”和“享有”的比较,强调了“享有”的重要意义,观点表述简明而清晰。
适用素材
王阳明《传习录》。
运用示例
我们往往占有很多美好的东西:一本书,一首诗歌,或是一朵花,但它们从来没有真正丰富过我们的心灵。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只有当我们真正关注一朵花,它才会向我们呈现出它作为花的意义。可惜,当代社会很多人却不懂这“看花”之理。
———一考生
适用素材
袁枚《黄生借书说》。
运用示例
“书非借不能读也”未尝不是对自己的鞭策和对文字的尊敬。倘若自己占有一本书,然后将它束之高阁,白白让美丽的文字上落满灰尘,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倘若没有占有,自然也不会被“虚假的充实”迷惑。“占有”并非充实的表现,将知识汲取从而丰富身心才能达到“充足”。
———一考生
适用素材
荀子《劝学》。
运用示例
荀子言,蟹六跪而二螯,却只有寄居的结局,归因于其用心之躁;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可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归因于用心一也。人之高贵所在,是其身体虽仍存动物性的一面,却能用理性对其管控。无人能够否认内心深处的贪念与躁动,可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都能证明:人,能做到“用心一也”。抛却占有的诱惑与欲望,从现在起,拿起一本好书,或是挑选一首诗词,读懂它,钻研它,与作者的灵魂产生共鸣与交流,吸收其作品的精髓,纳为己有,让其真正属于自己。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被切实地浇灌、充实,形成一个不被他人同化的独特灵魂,找寻到真正的自我,从而不会在喧嚣浮躁的社会中迷失。
———一考生
占有抑或拥有
一考生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古以来人类便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本能。这种追求影响了人们价值观的树立和心灵世界的圆融,鞭策着人们世世代代凭借这份深切的渴求,不遗余力地奋斗着、求索着。
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当下,我们对事物的获取变得非常容易,小至一本精美的诗集,大至一处安全感十足的居所,我们已具备了充分的财力、物力和心力去“占有”许多东西。之所以称为“占有”,是因为这是对外物简单直接而不经个体加工处理的获取。但如果我们的认知也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那便只能收获转瞬即逝的满足感和喜悦感,内心世界却依旧是无尽的空虚和苍白。古人借书苦读之境十分艰难,仍不免束之高阁,任蠹虫啃食;
今人买下新书,转眼抛诸脑后,收藏好诗却不愿细细品味咀嚼,占有很多,拥有很少。
拥有是什么?与占有相对,它代表着对外物吸收贯通后而取得真正丰盈心灵的存在。苏轼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苦之;
孔子读《易》至韦编三绝,乃知微言精义;
王阳明获知“格物致知”的理论后,于实际“格”竹子格了三天三夜不废止,虽对理学的造诣并无裨益,却开拓了他探寻心学的通途。这些伟人获取的事物不尽相同,且方向各异,却因思想的深度在黑暗中熠熠生辉。他们对于我们的启发在于,如何化已知与占有为深知与拥有。
化占有为拥有,得从源头上下功夫。即除去本能地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须知获取外物的主要驱动力何在。在实用主义盛行的当下,我们总是有某种错误的惯性思维:既已得到,便总有其实用价值。于是更为深刻的探寻终止了,正如彻底得到的时刻亦是尋找过程永恒终止的时刻,这亦是追寻宿命的可悲之处。史铁生曾经说过:“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塌陷。”我们看待事物的片面性、表层性和功利性,让我们产生了某种错觉:此岸已经完满———事物的价值在此已经终止,彼岸于是塌陷。因而,在得到之后,我们要拥有。拥有是更为深层次的境界,是透过事物表象获取其本质。正如一本装帧精美、口碑甚佳的书,它的精神内核是什么,我在其中见识了怎样的世界观,这一世界观又怎样影响着我对生活的理解。在这样深思慎取的过程之后,我们才能做到真正拥有与内化。我们追寻外物,不是为了经济适用,而是为更深远的精神境界所服务的,我们不停歇地探索追求,为的就是得到人生意义的圆融和真正丰盈充实的内心世界。这种追求永无止境,这种拥有才真正具有意义。
去拥有而非占有吧,不要沉溺于占有很多的表象之中!我们奋力拥有、奋力内化,来填补和丰富自己的心灵,从而抵达理想的彼岸。
名师点评
这篇作文观点明确,论证层次清晰,灵活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来阐释自己的观点。文章的一个亮点在于通过“占有”和“拥有”两个相似概念的比较,既揭示了占有行为的本质———“对外物简单直接而不经个体加工处理的获取”,也强调了自己的观点———不是占有而是拥有,即“对外物吸收贯通后而取得真正丰盈心灵的所在”,体现了作者具备比较分析的意识及高超的概括能力。(忻微宏)
细品深思而非占有
一考生
如今,人们获取美好事物的方式变得越发便利。看到一本好书便可随手买下,看到一首好诗亦可在网上轻点收藏,却鲜有人会在占有之后去细品深思,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变得更为丰富。这一现象不免令人唏嘘。
对许多人来说,努力想要占有美好的事物,意味着他们对美好事物尚且有判断力,知道其价值,并有心去领略美好以丰富心灵。然而,若是想要发挥美好事物的价值,占有仅仅是第一步。
为什么很多人止步于此呢?有人说,是因为当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在现实困境压迫下,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我认为这终究只是一个借口,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背后实则是人趋易避难的惰性,占有只需要随手就可完成,而细品深思却是对人心智的考验。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碎片化的、娱乐至上的时代,人们习惯于浏览轻松的短文、翻看搞笑的图片,已经渐渐失去了阅读长文的专注力、品味诗歌的审美力。如果说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不足的不是时间和精力,而是细品深思的能力。
当然,在占有的过程中,有些人的心态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他们渐渐遗忘了占有的真正目的,反而被占有欲和因占有而骄傲的炫耀心理控制,陷入占有欲和虚荣心的怪圈,只顾占有,无暇品味感悟,更遑论丰富心灵。
故此,真正用心去品味、静心去沉思、化其为己用以充实内心方为良策。我们要对美好的事物进行吸收、内化,甚至根本不必在意是否占有着它。
袁枚在其《黄生借书说》中,直言自己少时贫困无法占有过多书籍,故而每有得书便拼命研读,然在功成名就藏书无数后,反而束之高阁。是书的价值变了吗?显然不是。书还是那些书,变的是人心。虽然书的客观价值仍在,但因占有过多而使其在人心中的价值下降了,人们不会产生珍惜之心,也不会有迫切阅读的愿望,而且当一个人占有太多事物时往往会陷入迷茫,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最终一无所获。减少占有,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也许这才是我们需要做的。
名师点评
本文举出现象后,并没有急于批判,而是先肯定了占有的积极价值,体现考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第三段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趋易避难的本性,然后继续分析背后的社会时代因素,提出现代人真正缺乏的是专注力和审美力,层层推进,简洁有力。最后一段再递进一层,现代社会占有已经不如过去重要,呼吁大家把重心放在细品深思上。最后两段充分体现了考生的思辨力。(忻微宏)
相关热词搜索:;
一本好书的演讲稿篇四
我在学校里曾看过一本书,它的名字叫做《汤姆·索亚历险记》,小说的主人公名叫汤姆·索亚,是个聪明顽皮、好奇心强、喜欢冒险、向往英雄业绩的孩子。对于家庭中死板严格的生活和学校枯燥乏味的功课,他感到厌烦透了,于是便离家出走,和它的小伙伴哈克贝利·芬一道去冒险,一心要做个统帅众强盗的首领。
在这部作品中,汤姆·索亚的灵动活泼和周围现实生活的陈腐刻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故事向人们展示了一些社会弊病和黑暗现实,揭示了宗教的虚伪性,无情地嘲讽了庸俗的小市民习气。
本书作者马克·吐温,原名塞谬尔·克莱门斯,是一位杰出的美国幽默讽刺作家。
书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物的刻画十分细致逼真,充满幽默诙谐的描述,人物更是写得清晰、生动,呼之欲出,整个故事的叙述十分自然流畅,人物的对话生动逼真,特别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身份。
在这本书中,马克·吐温从中汲取营养,将真实材料与幽默手法揉和在一起,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但幽默并不是他作品的惟一特色,在他幽默背后贯穿着他对美国当时社会生活的严肃看法和鲜明立场。
不少作品批判了教会的伪善,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谴责了种族歧视,殖民政策等等。
作者常常以天真纯朴的人做故事的主人公,以便揭示幻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他对中国人民非常友好,曾说“中国人民是优秀的民族,诚实勤劳,可靠可敬”。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一本书,这本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的人性的黑暗,让我们一超去跟作者听汤姆的故事吧!
一本好书的演讲稿篇五
大家好!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本书,把我们带入浩瀚的天地;没有一匹神奇的骏马,能像一本书,带我们欣赏人间美景。我是一个“小书迷”,读过的书不计其数,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像四大名著,《昆虫记》,《安徒生童话》等等,我都爱不释手,但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还要数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
《西游记》出自清代小说家吴承恩之手,是一本老少皆宜,中外欢迎的一本神话小说,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师徒四人在迢遥的西方路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经过和妖魔鬼怪斗智斗勇,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方取得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这本书,故事扣人心弦,让人入迷,我恨不得一口气读完。我最喜欢“大闹天宫”这一章了。写的是孙悟空多次乘筋斗云到天庭上偷喝仙酒,偷吃蟠桃,又私自放御马,到太上老君那里吃光他的金丹,踢翻炼丹炉,害的大火四处蔓延。玉皇大帝知道后,连忙派各路神仙带着法宝来降服孙悟空,可孙悟空却并不害怕,他拿起金箍棒和他们打得天昏地暗。最有趣的是和二郎神比七十二变,一会儿变成猎物,一会变成庙宇,有趣极了!“大闹天宫”最后以如来佛祖把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收场,但孙悟空并未放弃,他以顽强乐观的精神在山下生活了五百年。后来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克服重重困难,永不言败,最终取得成功。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孙悟空那永不放弃、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感动。它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要有一颗执着的心,不怕困难,敢于拼搏,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这就是我喜爱的一本书——《西游记》,这本书还有太多曲折精彩的故事,同学们不妨在课余闲暇时看一看,读一读,相信你们也会和我一样喜爱这本书。
一本好书的演讲稿篇六
大家晚上好!
我是来自807班的参赛选手***,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是由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写的《加入给我三天光明》,从这本书中,你就明白如何学会感恩。
“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聆听乐曲的妙音,鸟儿的歌唱,管弦乐队的雄浑而铿锵有力的曲调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耳聋的厄运。抚摸每一件你想要抚摸的物品吧,犹如明天你的触觉将会衰退。嗅闻所有鲜花的芳香,品尝每一口佳肴吧,犹如明天你再不能嗅闻品尝。”多么感人肺腑的言语。或许只有海伦,这些失去身体某部分的人才有如此深的体会吧!
人啊!为什么总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呢!为什么总要如此贪心,极少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却渴望那些我们所没有的东西!也许,你总认为,上帝赋予我们这些美好的东西,甚至生命,都是理所当然的。可你有没有想过,当某一天,你拥有的东西,甚至生命,都将失去,你会是怎样,后悔懊恼,还是如果是这样,那就太可悲了。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心灵上像别人一样自由!”20世纪,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以勇敢的方式震撼了世界,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吉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创造这一奇迹,全靠一颗不屈不挠的心。
海伦接受了生命的挑战,用爱心去拥抱世界,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终于在黑暗中找到了光明,最后又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我想:海伦有如此成功的人生,得益于她有一颗健康向上、自由乐观的心。
心灵是灵魂的主动脉。一旦封锁心灵,你的躯体就是一个失去思想的空壳。在此我想对众多身体有残疾或人生郁郁不得志的人也包括我自己说,切勿让灰尘落在你的心灵上,因为心是用来观察触摸这个世界的!打开心灵的枷锁,追求心性的独立、自由吧!
“忘我就是快乐。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作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作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作我的快乐。”我想,我已经大概读懂了出版此书的目的。
海伦以真实、自然的笔触再现了自己丰富生动、真实而伟大的一生,告诫我们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乐观、坚强地面对和战胜一切困难等深刻的道理。虽然这部伟大的作品,距现在已有百多年,但重读这部着作,我们依然能领略到其闪耀的光芒——人类的精神远远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书中人物所展现出采的品质,意志、耐力等强烈的震撼着我们,给蒙尘的心灵以洗涤。
一本好书的演讲稿篇七
大家好!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智慧背囊》。这本书汇集了上百个幽默小故事,使我一笑之后回味无穷,得到了启发。更加以一颗快乐的心去面对生活,开创生活。
它来的突然。是我妈妈为了我们的安全,主动当了几天爱心家长,老师便送给了她这本书。
我喜欢这本书的第一个原因是它可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而且语言幽默风趣、简短精炼。比如说:这本书中的《海里的新闻》,写了一个人去买鱼,他拿起一条鱼在鼻子上闻了闻,卖鱼的人怕他闻出鱼不新鲜,就生气地说:“你不买鱼没关系,你别闻啊!”他回答道:“我在跟鱼谈话。”那人问:“你问什么?”买鱼的人说:“我在问它知不知道海里最近的新闻,它说不知道,因为它说它已经出海很久了!”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人不能为了争强好胜而违背事实,让他人和自己都不愉快。
读完这本书后我懂得了拐弯抹角、曲折暗示地说话,是一种非常必要而且有用的人际交往方式、当机会来临时,一定要好好把握、努力总比懒惰要好,但问题在于,只要有正确的做法存在,你那种按错误的方法进行操作的行为,是不管怎样努力,都不会博得人们的肯定,更不会让人“录取”你,等上百个大道理。
同学们,阅读是一种辛福,阅读是一种情怀,阅读是一种享受!让我们在阅读中成长,在书香中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