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五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篇一
教学要求:
(1)认读7个生字,学会本课9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用“坚持、渴望、漫山遍野”各写一句话。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课文中哪些情景让你感动,跟同学交流。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一起朗读课题,学生质疑课题。
3、过渡:是啊,课文中描写的山为什么满山都是灯笼火把呢?他们举着灯笼火把是为了做什么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指名认读生字,口头组词。
4、出示文中的词语:
艰苦坚信渴望喧哗悠长哆嗦焦急挣扎抽搭援救幸亏盲目
5、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
6、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并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请文章的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各个小组在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主要介绍了我的家庭情况和我的成长地是在四川农村。
3、你知道“我”的父母当时为什么把我“我”送到乡下吗?
五、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第一课时,我们知道了文中的我因为父母常年在野外工作,他们无法照顾我,所以把我送到乡下外婆家。我是和那儿的孩子们一起长大的。
六、作业布置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至3自然段
1、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评价朗读情况。
2、学生自主学习本段。
3、反馈学习情况: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质疑呢?
4、当时的环境怎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5、从这两段中找出人们关心我的语句?(第三句)
6、我当时是怎样坠入那口土井的?当时的情形怎样?找出具体的语句。
7、指名朗读2~3自然段,注意读出当时环境的恶劣以及我坠入土井时的慌乱和无助的感觉。
三、学习第4~5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我为什么不再挣扎了?我又为什么不再哭喊了?
2、师生共同评价:是否正确、流利,是否读出我的当时坚定的信念。
3、那么,我为什么不再挣扎了?我又为什么不再哭喊了?
4、那么请用一些词语来形容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读了这段,你认为我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
6、指导朗读,要读出神气、独特的感觉。
四、学习课文6~8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结果怎样?亲人闷是否像我坚信的那样一起来救我呢?
2、“泪如泉涌”是什么意思呢?我为什么会泪如泉涌呢?请联系课文内容谈一谈。
3、你是怎样理解“……只有眼泪在不停地流着,是热的”这句话的?
因为时间太长了,天又下着雨,很冷,我都冻僵了,所以只有泪水是热的,另一方面是说我太感动了,有那么多人们来救我,我流出了激动的泪水。
五、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2、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亲情是伟大的,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周围,我们的身边,将处处充满温情,充满阳光!
六、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完成课后练习3。
3、用“坚持、渴望、满山遍野”各写一句话。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篇二
《猫》
教学目标
1.掌握13个生字,理解“无忧无虑、任凭、丰富多腔、遭殃、责打”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和它小时候的可爱。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挂图。
2.认识猫。(家猫、波斯猫)
3.学生介绍猫。
4.师予以师纳。(猫: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色。据说猫还是老虎的师傅呢?)
5.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
二、学习生字词
(一)自学生字词后出示生字卡读、记。
(二)形近字练习。
虑()稿( )要( )
虚()搞( )耍( )
三、学习课文
(一)理清条理
1.作者分别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
2.每个自然段都写了猫的什么特点?
第一自然段:写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第二自然段:写大花猫的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情。
第三自然段:写大花猫又胆小又勇猛。
第四自希段:写大花猫小时候很淘气。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自学第4自然段,读懂什么就说什么?
生汇报读懂的内容。
学生a:读懂了小猫很淘气,好玩。
师引导:哪些句子描写小猫淘气,好玩?找出来,读一读。
引导朗读:要读出小猫的可爱。
学生b:读懂了小猫很勇敢,很坚强,不怕摔,不怕疼。
师引导:把这些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坚强、可爱来。
学生c:读懂了小猫很淘气,折腾得花草枝折花落。
师引导:对,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读出淘气来。
2.归纳引导。
(1)这么淘气的小猫,如果是你家的猫,你会怎么评价它?根据老师的指示说说。
这是一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舍老生又是怎样评价它的,从文中找出两个词语来评价它。
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3)你读了课文和老舍先生产生的感情一样么?说一说。(喜欢、喜爱)
(4)大家一起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喜欢的感情。
五、小结
一只可爱的小猫,全身都洋溢着淘气与生气,它长大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明天再学。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完成思考·练习第1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巩固词语。
忧虑呼唤 抓痒 遭殃 责打 生气勃勃
2.昨天,我们学了小时候的猫,现在大家来完成一项练习。
小时候的猫很(淘)(气),它是那样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非常(喜欢)它。
3.今天我们来学习长大了的猫。
二、讲读第1—3自然段
1.讲读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哪一句话写?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大花猫的古怪性格体现在哪?找一试,用画出来。学生汇报。(师相机辅导)
(3)师肯定引导:对,大家一起读一读句子,注意要读出猫的古怪来。(又老实又贪玩)继续汇报。
(4)师引导:说得对,现在大家再读一读这些句子。
(5)解词:谁来说说“尽职”与“屏息凝视”的意思。
“尽职”指尽到责任。
理解“屏息凝视”的站起来说一说再做一做。
一生讲并演示以加深理解小猫的尽职。
“屏息凝视”:指控制呼吸并专注地看。
(6)现在根据老师提供的练习来说一说猫的古怪性格。
大花猫的性格真古怪,它又又 又。
(7)师相机板书
(8)这样的猫,大家喜欢么?喜欢的站起来读一读。
2.自读第2自然段。
(1)刚才大家学了第一自然段,谁知道老师是抓住哪一句话来讲的?(第一句话)
(2)现在我们自学时也要抓住重要的词、句来学习,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分钟自学,讨论)
(3)评讲:读懂第二自然段的举手。
学生汇报。
归纳引导:文中的“几朵小梅花”能否改成“几个小脚印”?(不能,“几朵小梅花”写出了老舍先生对大花猫的喜爱之情。)
师归纳引导:大家说得对,这高兴与不高兴变成反义词怎么说?
高兴──生气
师:这高兴与生气时的表现也是猫的性格,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生气,这只大花猫的性格有什么特点?(古怪)
(4)对,大家把这只古怪的大花猫读一读。
(5)这只古怪的大花猫给你什么印象?说一说。
这是一只(古怪、可爱)的大花猫。
3.独立学第3自然段。
(1)总结前两段的学习方法,迁移独立学第3自然段。
(2)师检查辅导;
①找也一对反义词。
(害怕)──(勇猛)
②把体现害怕与勇猛的句子读一读。
③这害怕与勇猛也是大花猫(古怪)性格的表现。
三、小结
这只大花猫真(古怪),真(淘气),真(可爱),真讨论(喜欢)。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2、3题。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篇三
《成长的脚印》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的过程。
2、能列举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点滴,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
课前准备:
学生:描画自己的“小脚丫”,寻找自己的照片,收集自己的故事。
教师:动画演示课件,背景音乐,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园
1、师:小朋友,你知道这些都是谁的脚印?
(显示一组小动物的照片及其脚印,对号入座)
2、师:大家都找对了,小动物们都跑出来向你们祝贺呢!
3、出示一系列动画故事:
小鹿的成长:吃奶--吃草--奔跑--自己独立生活
小象的成长、小狮子的成长、......
4、小结归纳:是谁养育了他们?爸爸妈妈
二、聪明豆
1、师:我们小朋友们是谁养育的?爸爸妈妈
2、(出示一个个小脚印从小到大,同时配上音乐)
看,小小脚丫,天天成长
3、比较“小脚丫”
师:你的小脚丫,现在多大了?
学生拿自己画好的“小脚丫”与书本上的“小脚丫”比一比
师:你想说些什么话?(生回答:我想告诉大家......)
4、小结归纳:小小脚丫,天天成长。
三、七色光
1、看书上的照片,说说丁丁的故事
吃奶--学走路--看病--逛公园--学识字--外出旅游
2、说说自己各阶段的故事
婴儿阶段:
请你把从爸爸妈妈那里听来的故事告诉大家。
(展示婴儿照片,体现父母的辛苦,孩子长得健康)
幼儿阶段:
你记得照片里的故事吗?
(展示孩童照片,感受父母关爱,孩子学会走路,学会说话)
儿童阶段:
进了小学,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展示近阶段照片,父母教育孩子,使其更聪明、健康)
3、情感交流,体验父母的“爱”
儿歌展示:教我走路,教我说话
使我聪明,使我健康
交流:你看了照片,听了故事,想对大家说些什么?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
小结归纳:其实,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让我们齐声说:“谢谢你们的爱,我会报答。”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篇四
《母鸡》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读自悟和理解感受方面的学习能力,本文内容浅显而且贴近学生生活,再加上语言风格上的独特魅力,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课文内容。只是在揣摩写作特点时会感觉比较难,需要教师加以适当点拨、引导。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教法学法
教法:“情景设置法”、“质疑引读法、”、“朗读感悟法”、“提问法”、“点拨法”等。
学法:“圈点标注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朗读法”、“质疑法”。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上一篇课文我们到认识了性格古怪而又淘气可爱的猫。其实老舍先生家还有一只动物——母鸡。他是不是也像喜欢那只猫那样喜欢它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老舍先生家的《母鸡》。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序,勾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2.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再读给全班听一听。
3.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三、阅读质疑
1.通读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句子读一读。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一向讨厌→母鸡←不敢再讨厌
过渡:是什么原因使作者态度发生如此变化呢?
四、自主探究
(一)指导探究一至三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是什么原因使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呢?划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汇报
(1)讨厌的原因有那些?(指名回答:母鸡的无病_、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
重点语句解析: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这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讽刺了母鸡的炫耀。聋子本来是不怕吵的,作者用“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讨厌母鸡的情绪。)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读: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它那嘎嘎的叫声总是——(没结没完)特别是到下蛋的时候,母鸡差不多是——(发了狂)
3.揭示总分的写作方法。
请同学们看板书:作者先总说讨厌母鸡,再分别叙述了讨厌母鸡的理由,你知道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吗?(总分)
4.请用讨厌的语气齐读课文1、2、3自然段。
5.老舍先生对待母鸡的情感,前后是怎样变化的?
(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二)指导探究四至十自然段。
1.讨论:是什么让作者“一向讨厌母鸡”?又是什么让作者“不敢讨厌母鸡”?
2.交流重点语句:
(1)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这三句话都是在写母亲,对母亲的赞颂之情在逐句加深。作者为母鸡身上所表现出的母爱所震撼,认识到天地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英雄。这是对普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
(2)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是情感的升)
(三)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的写法特点
1.两篇文章的结构都非常清晰。
《猫》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构成,并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母鸡》可以明显分为母鸡孵鸡雏以前和孵出鸡雏以后两部分,以过渡段使文章浑然一体。
2.在叙述动物的特点时,作者善于用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它的表现。写母鸡时,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个方面。
3.在表现小动物的特点时,作者用事实说话,通过对点滴小事生动具体的描写,使笔下的动物呼之欲出。
4.在情感的表达上,《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而《母鸡》则写了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5.在语言的运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贯的无雕饰的生活化的语言风格。在《母鸡》中,运用的几乎都是群众口语,有着浓郁的“京味”,如,“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咬下一撮儿毛来”,“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读这些文字时,使人感觉不是在读,而是在听街坊邻居说,是那样的生动鲜明而又通俗易懂。
6.总结: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篇五
《长城》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能力要求:在学习中展开联想;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重点难点: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的联想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方法;一边朗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理解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教具准备:中国地图,长城的图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我们刚刚欣赏了被誉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的美景,体会到了大自然的伟大神奇。今天我们又将一起登上长城。那些同学去过长城?
2、 请几位同学说说长城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书上的词语)
3、 出示中国地图,找出长城的东西端各在什么地方?长城经过哪些地方?
二、 介绍长城
三、 仔细看图,从图上你了解到了什么?
四、 自学生字,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
五、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读第一段,你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2、老师肯定学生发言。这段是作者从远处看长城,是从整体上看长城像一条长龙,突出了长城的长,请同学一块读读这段。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登长城,站在雄伟的长城上看看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请一位同学做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吧!读读这段课文。听的同学从文中找一个词来概括长城给你的印象。
2、大家说得真好!下面我们边看图边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到长城的高大坚固。
小结:本段具体地给我们介绍了长城的结构,从长城的建筑材料,城顶的样子,城墙的外沿的垛子,射口的构造和作用,城台的样子和作用等方面做了具体说明。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如同实实在在看到了长城,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站在这样的长城上,作者想到很大,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己读课文,标出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说什么?学生讨论后发言。
三、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你对“伟大的奇迹”如何理解?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补充相关内容,加深对“伟大奇迹”的理解。
四、出示相关图片,把感情融入课文朗读。
五、喜欢哪一段课文?尝试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