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张晓风散文读后感600(3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600篇一
以前读散文感觉都是比较肤浅的小故事,只有看见有意思感兴趣的才会仔细品味一番,所以不常读散文。而张晓风的散文却显得截然不同。
读张晓风的散文会让我身不由己,有一种幸福而无以言表的感觉。她的散文语言深奥,却优美如画,细细赏读会有身临其境之感。生动的内容,朴实的语言,深刻的道理,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不需要灿烂的背景,依然扣人心弦般地带我们走进故事中,让我刻骨铭心,久久难忘。
我最喜欢张晓风散文《春俎》里的《山月》这篇文章。这是一篇描写并赞美山月的文章,虽然短小,但是精炼,所谓“浓缩才是精华”。认真品味、细细品读后就能够了解其揭示的深层含义,她用很简单的词句把山月的美藏在一字一句之中,一直围绕着“山月”二字,把山月那种寂寞、伟大、平凡、无情、孤傲的美描写得淋漓尽致,仿佛自己是山月一般冷漠却又很伟大。
在我们眼里,看似平凡,看似渺小的事物,在她的笔下却能栩栩如生,让我们学会放低眼界,观察事物,学会用放大镜看待事物,学会用笔写出精彩文章。
张晓风的每篇散文我都很喜欢,读后的感觉就是意犹未尽。我学会了很多写作方法和技巧,我还从中收集了很多好的句子和词语,相信会让我的文章更生动有趣。
用心读张晓风的书,会让人了解到这世上不同人与不同物不同方面的心态,以及天地人合的真谛!其实写作并不难,难的是要我笔写我心!张晓风就是这样!
这就是我读完《张晓风散文》的感想,虽然没有大师般的水准,但至少是我用心写出的读后感。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600篇二
落了许久的雨,天忽然暗了。心理上就觉得似乎捡回了一批失落的财宝,天的蓝宝石和山的绿翡翠在一夜之间又重现在晨窗中了。阳光倾注在山谷中,如同一盅稀薄的葡萄汁。——这是张晓风散文《画晴》中的一段。
张晓风生于1941年,原籍江苏铜山,笔名晓风、桑科、可叵。作品多以散文戏剧为主,旁及童书、评述和小说、诗作,曾获中山文艺散文奖、吴三连文学奖等。
散文作为文类,时常叼陪末座。它是作家进入文坛的入场券。似乎无人不能。可是在所有文类中,散文最是易写难工,尤其在中国,在白话文兴起之后,散文写好更难。
《画晴》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从清晨到中午到傍晚再在晚上观察一天的变化。
张晓风向往那种“富贵于我如浮云”的风度。几只羊依旧低头择草,恍惚间只让她觉得它们嚼的不只是草,而是冬天里半发的绿意,以及草场上无边无际的阳光。
“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是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和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后在张晓风散文中的让我平静得感动的话。
一扇轩窗倚靠,便可以静静的守在阳光下看树荫一寸寸的移动。这一定不是那种汲汲名利的人可以做到的。看窗外的树木在阳光的照射下,影子一点一滴的移动。待到夜阑静处,月牙上梢才焚明香,淡月观书。只是短短一句话,就悟出了对生命永恒的本真领悟。
偶抬头,只见微云掠空,斜斜地徘徊着,像一首短诗,像一阕不规则的小令。看着看着,就忍不住发出许多奇想。记得元曲中有一段述说一个人不能写信的理由:“不是无情思,绕青江,买不得天样纸。”而现在,天空的蓝笺已平铺在我头上,我却苦于没有云样的笔。如果有人学会云的速记,把天上的文章流传几篇到人间,却又该多么好呢。
张晓风散文读后感600篇三
如果不是学校的推荐,还真难遇上张晓风这样的奇女子,读到她这样有才情的文章。这一回,我真算得上是孤陋寡闻了。作为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名声绝不局限于岛内。张晓风的散文,实在值得我细细品味。
这本集子令我心有触动的,如《平视,也有美景》、《生命,以什么单位计量》、《许士林的对白》等篇章,令我心生怅惘的,却是那篇:《不识》。
文中写道:两个人坐着谈话,其中一个是高僧,另一个是皇帝,皇帝说,你认得我是谁吗?……
不,不识。在高僧看来,人与人其实都是不识的。谁又曾真正认识过一个人呢?
张晓风继而想到,就连我们自己,也未必识得自己吧!
几年前,一位长着曾对我说:“夫与妻之间,朝夕相处,日夜相伴。在离婚那一天,才发现,许久以来,他们并不认识对方,所谓的结婚、生子,原来也是一场错误。”
一个人,走在人生的路上,经历曲折、起伏、欢笑和泪水。多少年后蓦然回首,那个不谙世事铸下错事的少年是我吗,那个在池塘边凝视水面的孩子是我吗,那个追逐妈妈直到将鞋子跑掉的人是我吗?
是你,不是你;你知道,你不知道。
人生的河流,就这样流淌,顺势而下,激起水花时,被石块绊住脚步的我们会思考:我认识我吗?将这样的困惑拿来纠缠自己,真是幸也不幸。
张晓风这样思考:从宗教意义言,肉体只是暂时居住的房子,屋主终有搬迁之日。回族有这样的生死观:生是死的起点,死是生的结果。
而苏轼说,人生如梦。
讨论“识”与“不识”,想想“死生一矣”,的确有些宗教哲学的意味。
阅读使人思考,思考促人参悟。如果悟不透,那也是参悟的前兆,抱着这样的信念,自然更有兴致将这本书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