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教学心得体会10篇(十一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10篇篇一
1、“先吃后尝”策略
学校制定本校课堂教学改革计划及具体步骤,组织部分教师先行动起来,让这部分教师在行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认识。“吃”—行动,“尝”—提高认识,观念转变。
2、“边吃边尝”策略
学校适当放低速度,让部分教师进行尝试性的改进,组织定期反思和总结,并及时进行激励和表扬,并定期组织课改交流会和观念转型座谈会,给这部分教师提供展示的机会。
3、“先尝后吃”策略
对观念保守,“顽固不化”的教师,可组织教师到课改成功的学校去观摩和学习,并谈谈体会,组织教师俺家高端培训,从专家的先进理念引领观念改变。
4、明确“心转”路径,实现深度转型。及学习观、教师观、师生观、教学观、评价观和教育观等方面的转型,在教师观,教师由“蜡烛”变为“打火机”;在师生观上,师生由“对手”走向“伙伴”;在教学观上看,教学要由灌输知识走向点燃智慧。
心得:对于“先吃后尝”策略的理解和自我对照,我认为在行动之前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好教学计划的详细准备,在这方面我还有些欠缺,还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对于“边吃边尝”策略我会积极参与定期的课改交流和观念转型座谈会,并及时反思和总结,学会尝试性的改进。
“先尝后吃”策略虽然相对保守,但我愿意去多抽时间观摩和学习,向专家请教,我认为模仿之后定会创新。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10篇篇二
21世纪,网络信息化时代。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以不可阻挡之势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一时间,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新宠,制作和使用课件在校园里蔚然成风,特别是公开课时。于是,许多学校的领导者响亮地喊出了“教学无纸化”、“让粉笔和粉尘远离课堂”这样的豪言壮语。但是我认为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信息,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从而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课件的灵魂就在于课件体现的教学思想,遵循的教学原则及规律。通过模拟实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加深,学会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讲授问题时,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和电影片段,可以将教师从传统的费时费力又不出效果的教学方法中解脱出来,借助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课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参与与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学生的实践经验的不足。对于联系实际较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实物展示、操作流程演示的课程,利用课件辅助教学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教师要说明的问题,使学生通过通俗易懂的画面,快捷、高效地接受新知识。
多媒体课件可通过音像媒体帮助学生自行掌握有关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包括社会文化,政治等信息,从而达到取代教师部分课堂面授的目的。集多媒体图、文、声、化的策略,以便于最大程度地达到提高教
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利用多媒体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准确地做出学习计划,完成个别化学习所需的大量工作。对学生来说,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10篇篇三
通过《教师的教学技能》,我体会到:如何选择、运用用教学方法
的技能是很重要的,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技能是指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结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诸如讲授法、讲述法、讲解法、讲演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欣赏法、发现法等等。教师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何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恰当运用教学方法,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
(一)能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一般都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方面目标的实现,都需要有与该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来予以保证。
(二)能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一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年龄不同,学习的心理特点也
不同,因而适合于他们的教学方法也不同。
(三)能根据学科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学科特点不同,教学方法也有所区别。语文课宜采用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对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精华要继承,但在实际运用中要有所发展和创
新。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既要考虑教师的“教”,又要考虑学生的“学”;既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学是师生双向活动的过程,教与学必须协调一致。
总之,教师的教学技能就应根据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不能干篇一律地使用一种方法。实践证明。那些胸中装有丰富而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教师,在指导学法中往往是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使学生借风行舟。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10篇篇四
只有不断地改革,才能不断地进步,因此新的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为了响应课改的号召,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本人尝试着从多方面来进行改革,同时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从响应课改的精神到付诸于实践,作为一名站在课改浪尖上的语文老师,通过中心学校组织的多次课改培训,我受益匪浅,有了较深的体会:
一、注重学习、转变教师角色,是推动新课改顺利进行的关键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
此次课改中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
在课改实施以前,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有时真的感到非常悲哀,也非常内疚。众多的学生喜爱读课外书籍,也喜欢谈论看过的某一篇小说之类的文章,却不喜欢语文课。究其原因,是不是自己所上的语文课不够吸引学生呢?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分析中心思想…….单调老套,虽然有时也尝试用现代的多媒体,引进一些新颖的内容,但也只是一时的。长此以往,语文课堂就变成了无聊乏味、缺乏新意的课堂了。试问你所教的学生,课堂上学到了什么?再看一看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给了学生什么东西,除了用来应付考试,还能做什么呢? 您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语文素养就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教学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工具性知识,它还负载着丰富的人文性内涵,它更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水平。《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一个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他才有动力,有激情,而当他想到的事情准备付诸行动时,那就激活他创新,所以在课改中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
3、进行三个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手段的转变;
4、采取四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在获得知识、增加技能的同时,思维活跃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而教师也将在新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中,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10篇篇五
英国作家萨克雷曾说:“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教师教书育人也是在播种,而学生的成长则是对教师播种乃至耕耘的诠释。短暂的顶岗已所剩无几,回想自己的经历,唯一不后悔的就是我努力让学生们喜欢上政治课这一做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我做到了。以下是我的一点点见解:所谓的两粒种子,便是兴趣和方法。
素质教育不是让学生成为一个考试拿高分的机器,而是一个喜欢学习会学习的人,因此教育的出发点应是先让学生爱上学习。可能政治对很多中学生来说就是一门上课勾勾画画,考前死记硬背的学科,尤其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山区(这些地区深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离新教育理念仍有一定差距)。仿佛它成为一门边缘学科,永远不能和语数外相提并论,学生上政治课积极性降低,成为无聊课程之一。但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能良好的道德品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只是为了考试,形同虚设那就违背了课程设置的初衷,教师开展教学也会难上加难。因此,当我登上讲台的第一步就是先培养学生对政治的兴趣,改变他们以往一贯的定性认识。
每节课我会利用仅有的几分钟时间和学生们分享最新的时政热点。当讲到国际热点,例如叙利亚,一带一路等我会请班里画画好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个中国地图,结合图像,并且会让同学们谈谈感受,自由发言,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带着好奇和热情参与到其中,最后将其和所学知识点结合,升华主题,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当然,时政的主题不一,不限地区,不限人物,不限角度,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们会发现上政治课可以让你便知天下事,可以开阔视野,可以增长见识,可以放眼世界,可以以一个主人公的身份参与其中。
播种兴趣,可以收获习惯。有时当课堂进度较快时,留下几分钟自由时间,学生们会问我:“老师,你和我们说说叙利亚最近怎么样了?”“最近又发生什么国家大事了?”“我假期回家看新闻联播了。”······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很欣慰,用兴趣播种的关怀世界的幼苗正在成长,“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习惯正在养成。
任何学科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寻,政治也不例外。首先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对案例的分析能力。这在平时的时政热点讲解中可以适时启发诱导。例如一次讲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争触及到别国利益,最后又伤害到美国自己这一案例,让学生思考我们所学的哪一知识点验证了这一现象。话音刚落,一男生脱口而出“经济全球化。”说明他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这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关于学习政治的方法,答题方法,审题技巧等,会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政治乐在其中,轻松自如,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通过兴趣和方法的播种,你会发现有许多的时政爱好者,水到渠成,政治分数也会逐渐提高。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其中还有很多学问,作为初出茅庐,初为人师的我还应在摸索中总结,在实践中反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10篇篇六
本学期我们备课组能根据县研室的要求和学校教科处以及教学大纲,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教学质量上新台阶,所开展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1、我们组继续认真学习第三次全教会会议精神及有关文件,明确减负增效的现实意义。
2、本学期我组能认真系统地学习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领会其实质,汲取其精华,根据高中教学的实际,进行借鉴。
3、我们组还继续学习了《课堂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4、继续认真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师徒间经常听课交流,认真评课。集中备课,共同商讨教材等。
我们组重点抓好备课和上课两个环节,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和智慧,共同探讨,相互协作,做到集体备课,资料共享,信息传递。树立“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的意识,全面实施目标教学,切实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益。
本学期进行了两次阶段性调研测试和期中、期末考试,我们能认真进行复习迎考工作,共同商讨复习策略。考试后加强补差工作,力争每一位学生都不掉队。
1、各位教师每周举行公开示范课。
2、10月份我校举行市级公开课教学活动,我们组积极筹备,认真对待,为此,我们多次进行集体备课,认真选题,共同探讨,分析教材,确定重点难点,及重点难点的处理办法,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策略等等,做到心中有大纲,心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我们的目标是尽自己的努力展示的课给全市的同行。我组刘洪玉老师上了市级公开课,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3、我们还采劝走出去”的形式,与兄弟学校教师进行交流。积极开展教学研讨,观摩活动,相互学习。
4、高一数学第二课堂活动也积极开展工作,吴成老师向学生介绍数学史有关的内容,姜加乾、顾乃春老师为数学竞赛进行了一些培训。
以上是一学期来我们高一数学备课组的总结。恳请领导予以核实!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10篇篇七
语文教学是件非常有趣值得探讨的事,回顾这一学年的教学,我总结了许多教学的心得,现将语文教学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新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李时珍》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有的说:“文中第一、和末尾自然段中的‘著名’、‘药’、‘立志学医’‘一边行医、一边采药’‘编写本草纲目’这几个词就把李时珍的情况特点及优秀品质都介绍给我们听了,她不愧是我国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我为他深感骄傲。”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让他们对语文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根据优生与中下生接受能力和学习要求的不同采取了一些不同方法,就是运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和事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更喜欢学习语文。鼓励他们多开展有益身心的读书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多读课外书籍,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因为只有语文水平提高,他们才能提高同学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对成绩优秀的同学很有好处。
首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从作文的选题入手,以写童话,想象文为主,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另外,积累大量的语汇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借助故事,作文佳作,让学生边听边记好词好句。平日每天轮流,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摘录好词好句,要求其余学生读读记记。做好家长和学生的工作鼓励他们图书馆办借书证,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到这些大型的图书馆阅读和借阅大量的书籍。经过一学期的尝试,本班学生的词汇量大大增加,语句通顺了,阅读兴趣浓了,写作能力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10篇篇八
11月8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学区举办的新入职教师教学交流会, 9位新入职的教师对这两个月内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不足和改进方向。我们彼此分享自己的经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解决方案。给了我们新入职教师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让我们更快的熟悉教学工作。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这次交流会我感触颇多,自己在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路上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会上以新入职教师的分享作为开始,认真倾听完各位老师的经历与感悟,很多地方都感同身受。分享结束后,3位教研骨干教师给我们新入职教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方向。郭校长“年轻就是资本”给予了我们新教师无限的期望。
既然选择做一名人民教师,就要肩负起教师的责任。学生之间的确存在差异,教师应该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时常关注学困生,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去发现他们学习上的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加以肯定和激励,尽最大的可能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
全面备课,研读课标,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备课不全面,课堂随机性大,把控度低。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不仅对自己所教年级教材熟悉,还要对其他年级的教材有所了解。熟悉各阶段的课标。多与老教师交流沟通,听取建议。翻阅相关的名师书籍,网上观看名师课堂实录,在摸索中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过程中每课结束后对自己这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课堂上哪超过了预期目标,哪设计效果不好,是教法方面还是学生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反思改进方法,为自己下堂课吸取经验。
新入职教师经验缺乏,各方面还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进,这次交流会上老师给了我们很多细致的建议,行为的规范,批语的形式,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的把握,对学生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的表现形式,各年龄段的行为习惯的了解,从而学会沟通管理学生等等。让我们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对于新入职教师,经验不足是我们的缺陷,而这些不足正是激励我们不断探索,勇于挑战的动力。这次交流会不仅让我学到了经验知识,也给新入职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彼此交流,取长补短的机会,让我们吸取更多的宝贵经验。更好地把握教学工作的方向,促使新入职教师更快的成长。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10篇篇九
音乐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类心灵深处情感溪流的流淌,是灵魂的语言。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听,都关联着人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如果从儿童时期就接受音乐教育,那对每个孩子而言都会终生受益。在长期的音乐教育实践中,我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发展学生音乐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节奏和旋律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求,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是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节奏被称作音乐的骨骼,是音乐情绪和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使学生能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节奏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充满节奏,如下雨的哗啦声,动物的叫声,走路的笃声,拍球的咚咚声等。在课堂中,我告诉学生,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叫做节奏,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节奏,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很快就举出各种各样的节奏:火车的隆隆声,啪啪的打枪声,闹钟滴答声等,每当学生发现一种新的有节奏的声音,就感到特别兴奋,常会自豪的说:“这是我听出来的”。由此,主动地到周围生活中去寻找各种节奏的兴趣更浓了。我将这些声音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型,用拍手和敲击物体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反复倾听,感受和理解,使他们形成节奏意识。
音乐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和技巧,会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引起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因此,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都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活动。如通过律动、舞蹈及使用节奏乐器伴奏等活动,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进行音高、音色的训练等等。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创造性音乐活动中,学生对音乐形象、声响、旋律与节奏,逐步产生兴趣,并在活动中探究音乐的奥秘、感受和体验音乐创造的快乐。我主张在音乐活动中满足形式本身对探究、创新的需要,如探究声音的和谐美、追求节奏乐队的普通美,表现舞蹈动作的姿态美等。
(1)营造教育环境,创设音乐氛围。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完全没有音乐感觉孩子是罕见的,几乎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和享受音乐”。因此,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各种环境下体验音乐、理解音乐,活跃音乐思维,培养他们的感受力和创造力。根据他们无意注意为主的心理特点,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与氛围,发挥音乐对他们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不是急于教音乐,而是触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萌芽。音乐是“动”的艺术,这正好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只要合理引导,几乎每个人都会从不同角度对音乐产生兴趣。在平常的教学中恰当地,不断地提供音乐刺激,让他们自然地接受音乐熏陶,生活在音乐的天地中,以激起愉悦的情感和兴趣。
(2)引入情趣因素。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引入情趣因素,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音乐感受力、想象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师生交流,以和蔼可亲的态度,鼓励表扬的词语来培养彼此间亲密情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同时,因为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加上学生有意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直接受兴趣支配,所以应把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趣味化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教法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以情感染、以趣引导,在情趣中不断激发、挖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这是音乐教学活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3)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感受力。
以往音乐教育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学生只能在教师的指挥下千篇一律地唱、舞,限制了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感受力潜能的发挥。我们应彻底地摒弃这一阻碍学生发展的教法。在音乐教育中,不拘任何形式,只要能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是最佳的教育方法。所以要创造和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利用音乐多媒体课件等不仅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了解背景的手段之一,更重要是提高学生对乐曲的感受能力,即直观、又能使学生记得牢、学得快。在教学中,通过画面给学生新的感受。为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另外音乐教室的布置会给学生产生感知的第一印象,看到墙壁上的音乐家的肖像,会使学生产生崇敬之感,音符时值的比例图片,会使学生感知到音有长短之分,看到钢琴、电子琴,会使学生犹如听到优美悦耳的琴声。意识到音乐在人的生活中所产生的魅力。
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的、很好的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才能真正使学生感受美、体现美,在艺术的空间中尽情遨翔,驰骋!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10篇篇十
这些学生是奔着我们学院来的、是奔着我们系来的、是奔着我们教师来的。他们带着家庭的期望,带着数倍于公办院校的学费来到我们学校,他们信任我们,他们相信能够在这里学到真本事,我们不能辜负这一个个家庭和学生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最有用的知识教给我们的学生,使他们将来有能力过上好日子,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的工资、我们的各种福利待遇都是来自学生的学费,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我们应当知恩图报,我们要加倍努力,以自己出色的工作使学生感觉到他们的学费没有白缴。
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一定要相信学生能学会。我们有些教师一遇到困难就报怨学生基础差,入学分数低。其实这不是学生的问题,是我们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我们用常规的方法,用教本科生的方法来教我们的学生,他们当然学不会。我们要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我们要想办法将讲授的知识贴近他们的生活,使学生感觉到你讲的知识并不难,他们生活里天天在应用。比如:“晶体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在电子技术课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我在上课时以自来水管为例,我问学生:你们早晨洗漱时如何控制自来水的流量,学生回答:控制水龙头的开关,用水时打开开关,不用水时关上开关,用水多时开关开得大一点,用水少时开关开得小一点。我告诉同学说:三极管的基极就相当于水龙头的开关,发射极和集电极就相当于自来水的入水口和出水口,我们想要三极管通过大电流,就把基极电流增大;想要三极管通过小电流,就把基极电流减小;不要三极管通过的电流,不给基极通电流就可以了。因此,只要控制基极电流的大小,就能控制通过晶体三极管电流的大小;在讲“稳压管稳压电路中稳压管与限流电阻之间的关系”时,我向学生提问:三峡水库为什么能够保证长江中下游水流稳定?学生思考后回答:汛期时水库把多余的水存起来;枯水期水库把存水放出去,这样就可以保证长江中下游水流稳定。我对同学说:稳压电路中的限流电阻就相当于三峡水库,稳压管就相当于水库的闸门,如果电源电压升高,稳压管使限流电阻两端的电压自动升高从而保证用电电路的电压稳定;如果电源电压降低,稳压管使限流电阻两端的电压自动降低从而保证用电电路的电压稳定。
“中断”的概念是单片机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果用教科书上的语言讲述,学生大多听不明白。我在上课时用发生在班级的真实案例告诉学生什么是“中断”:“有一天,方楚辉同学正在食堂吃饭,我去找他要另一个同学的电话号码,方楚辉同学停止吃饭,将这个同学的电话号码说给我,然后继续吃饭。”我对同学们说这就是“中断”。紧接着引入单片机“中断”的概念,给同学们讲述什么是中断允许寄存器,什么是中断控制寄存器。那堂课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在笑声中理解了什么是单片机的“中断”,掌握了“中断”中两个重要寄存器的使用。
我认为,能把基础好,入学分数高的学生教好是对一个大学教师的基本要求。能把基础不好,入学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教好这才是一个大学教师教学水平试金石。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我们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但是你要下功夫,你要钻研教学方法,你要经常揣摩什么是“学生能够理解的方法,什么是通俗易懂的语言”。我现在备课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用在教法上。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心里有学生,只要我们对学生有信心,只要我们的教学方法正确,哪些基础不好,入学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是能够教好的。
在实训或实验教学中,一定要避免让学生盲目去做,教师一定要先行示范,把正确的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做给学生看,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这就好像体育运动项目的教练员训练运动员一样,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规范的技术动作,然后让学生去模仿。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如果让学生盲目去做,一旦形成了不好的操作习惯就很难改正。因此,无论是实验课还是实训课,任课教师一定要在上课前自己先将实验或实训的项目做一遍,在做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问题,你会总结很多教法,你会感到心中有数。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原则,自己没有做过的实验和实训不要让学生去做。我的所有实验和实训项目都要在上课前做一遍,包括焊接实用电路。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一定要有扎实的操作基本功,要不断自我加压,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有一句电视广告词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其实好学生也是夸出来的。作为老师你要对你的学生有信心,同时你也要帮助你的学生树立信心。(我们的学生普遍信心不足)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正是有了强大的自信,刘国梁才能在奥运会乒乓球决赛场上,面对自己以前从未胜过的对手一举夺得冠军。
对学生一定要多赞扬、多鼓励、在教师的潜意识里一定要认为他能学会。我在带09级汽电专业《汽车单片机与局域网技术》这门课的实训时,当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做项目3时,有一位学生还在做项目1。我没有批评他,更没有瞧不起他,我在班上表扬了他。我说:“这位同学锲而不舍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他不糊弄自己,不懂的东西他一定要弄懂。你看他做的很慢,其实他很扎实。”结果在做到项目5时,这位同学完成了超越。
我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对学生取得的点滴成绩都大加赞赏,在各个场合进行表扬,我要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比本科生差”。我经常组织课堂竞赛激发学生的进取心,鼓励他们做到最好,激励他们不甘人后。我通过各种经典案例告戒他们:遇到困难不要灰心,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只要你有信心,只要你百折不挠,你就一定会成功。
我经常自问 “如果这些学生是你的孩子你会怎样对待他们?”我一定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把最有用的知识教给我的学生。
我希望我们年轻的教师也能经常自问“如果这些学生是你们的弟弟妹妹你会怎样对待他们?”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10篇篇十一
实现自主性发展是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格局
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中心环节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传统的课堂体育教学存在如下弊端:一是重知识轻方法;二是重技术轻素质;三是重应试轻应用;四是重继承轻创新。这些传统的教学弊端严重阻碍了当前的体育教学发展,因此必须打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格局的束缚,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课堂教学格局,以确保学生“自主学习”。
1、教师要实现角色变换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当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否实现,主动权还是掌握在老师手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了当今时代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实现,教师也才能比传统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做,引导学生善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如此,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才能把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教学手段要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的课堂教学格局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并必然会被现代的教学技术所取代。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象,将极大地增加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又可以使体育课堂教学发生深刻的变化,它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和处理知识的能力,它可以创造超时空的课堂,它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将是教学领域突破性的变革。
二、创建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时机地加以正确的指导和引导;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真正看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努力创设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放开他们的手脚和大脑,让学生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人,不迷信老师。我想,如果我们真正能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自然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乐于参与,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
三、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步骤、程序、规则、方式等,包括教法与学法。教法起着组织、控制、激发、引导、示范、说明、概括、评价等作用,学法起着主体、目的、内化、发展等作用。教法和学法是有机联系不可侵害的整体,有什么样的教法,就会有某种相应的学法,或者为了建立某种新的学法,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教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场地为阵地,以教材为内容;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学生主体作用不明确。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大多采用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练习、复习的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另外,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往往还存在只注重对教法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学法的研究,致使学法的目的、作用不明,严重影响了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学生主体作用的确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这些过分注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和忽视对学法研究的现象就显得十分落后了,必须冲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创建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够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学方法。
实施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按照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提高国民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要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必须从改革教学观念入手,从根本上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创造性,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