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分享考研经验(三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分享考研经验篇一
冲刺阶段(11月-考试)
1.在冲刺阶段一定要注意好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复习,在这一阶段,需要在外面买一本关于时政的书。
2.在冲刺阶段必须做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个人感觉谁不做谁吃亏。
3.在冲刺阶段的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所总结的知识体系与思维导图联系起来,看看每个章节的思维导图之间都有什么样的联系,一定要注意学科交叉点的知识点。
4.针对不同的学科要形成不同的思维方法,研究历年真题我们会发现,马原要想取得高分必须要有理论思维,毛中特要取得高分一定要有能联系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迅速定位到知识点的能力,中国近代史纲一定要有时间轴的概念,能够清晰而又准确的定位历史事件,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定要有能够联系我们当代大学生平时日常生活的能力。
5.在冲刺阶段也需要做题,除了肖秀荣老师的最后四套题,诸如蒋中挺老师的最后五套题,任汝芬老师的最后四套题等。一方面是为了查漏补缺一方面也是为了考前的实战练习。
6.最后也要注意好大题答题方法的总结,首先要明确题目问的是什么,具体就是三步走,先答是什么,再把相关的理论全部都阐述一遍,再结合材料具体来谈。一定要做到字迹清晰,条理也一定要清楚。
分享考研经验篇二
▶英语75分经验谈
我考的英语一,75分。比起大神们的八九十还不行,可是作为一个工科院校,六级考了三次才过的学渣来说,考了七十五我已经觉得很自豪啦。下面是我总结的注意事项:
(1)单词是根本:一直到考前一天,我几乎每天都要背一会单词,单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语法从真题里学:做真题,一句一句的分析每一个句子,渐渐的就懂了。
(3)别放弃完形填空: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放弃这一题,但是我想奉劝大家不要放弃。完形填空里面很多知识都很有用,而且作为第一道题如果做顺利的话,可以提高信心。
(4)重中之重的阅读理解:提高阅读理解的方法就是反复的做真题,做完研究每一个单词,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考点。只要把真题研究透了,考试没问题。
(5)关于作文,考研英语大作文的主题就那几种:教育、环境、文化等,大家可以每个主题找几篇优秀范文背下,把经典的句子记下来,再做修改,变成适合任何主题的句式。再把这些句式总结分类,哪些做开头,哪些做结尾,哪些做过渡。最后根据实际考试内容灵活用自己总结的模版,这样不会和别人重复,而且很出彩。
小作文的话不需要模板也不要发挥,只需要写出要求的内容,符合对应应用文的格式就好了。简洁一点,字迹要工整。
分享考研经验篇三
数学如何考到135分
数学是我复习过程中花的时间最最长的科目,也是我感觉最有信心的科目。对于考研数学,我觉得两点最重要,一个就是总结,一个就是动手。
刚开始看四本课本,按照高数、线代、概率的顺序,将高数课本过了两遍,线代和概率课本一遍。过完4本课本后,就开始了我的二李复习全书。我把数一全书做了两遍。
就在做第二遍全书的同时,我也开始做《基础过关660题》,8月14号开始,每天晚上3个小时,每天40题,一共做了20多天。
数学真题是最最重要的,千万不要浪费,至少要做到两遍。我从10月3号开始做真题,两天一套,第一天模拟,第二天总结、做错题。
做真题时,仔细看看每道题到底错在了哪,哪个知识点不会,就去复习全书上查看相关的知识点甚至例题,这样就感觉自己又多了几份踏实,因为真正达到了查漏补缺的效果和目的。
其次,做错的真题题目反复做,反复做。错题至少做3次才不会犯错。而且这3次要相隔一段时间。
做第二遍真题,按李永乐真题后面的解析部分,挨个每道题都自己做一遍。
好多人把真题留到最后做,其实时间是不够的,而且真题需要研究,从10月份开始是比较适当的。很多人11月开始做真题,也可以,这样的话就给后来的做模拟题时间很少了,几乎没有了。不过把真题至少研究两遍,研究透了,不做模拟题问题也不大。
再提一点,数学要有针对自己的目标分数做出不同的努力,一般来说,数学一要想考到135分以上,那么必须达到四点:
1.对每个知识点都很清楚,包括一些生僻知识点(傅里叶级数、方向导数、散度旋度、欧拉公式、向量空间、假设检验、大数定律等等,很多)
2.常规题型必须保证非常熟练,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做出来。
3.后期必须突破2个专题:一个是证明题,一个是物理应用和几何应用题。
4.做适当的模拟题(10套左右),以保证知道如何应对难题怪题。
接下来就剩下模拟题了,我当时计划是12月份30天大概完成13套模拟题,最后一共做了10套,不过感觉8套左右就差不多了。
模拟题的选择,我用的是《汤家凤绝对考场8套卷》和《合工大超越5套卷》(这个只做了两套)。个人感觉汤家凤8套卷难度适中,适合考前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