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音乐课教学策略与设计(4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课教学策略与设计篇一
从广义上讲,教学策略(instructional strategy)包括教的策略(teaching strategy)和学的策略(learning strategy);而狭义的教学策略则只是指教的策略。本书侧重于课堂层面的教学策略,主要是讲教师教的策略。教师能否设计和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研究和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自身的素质,从而形成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信服自己,引导学生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的同时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一、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质
(一)有效教学策略的含义
关于教学策略的定义,目前在教育心理学界并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看法。有的研究者把教学策略作为一种教学观念和思想,认为“教学策略可以看成是一种教学观念或原则,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得以体现”。有人把教学策略看成是达成一定教学目标的一系列教学方式和行为。还有人把教学策略看成是教学方法、技术、教学材料以及有关程序的知识。张大均认为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完成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做出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从以上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策略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和观念,在一定设想的基础上,针对教学活动所运用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教学策略可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基本教学策略,一种是特殊教学策略。基本教学策略是指为全体教师共同掌握的从事教学活动所必需的方法和技巧。特殊教学策略是具体到某一方面的教学策略,可分为两种,一是适用于不同种类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简称目标教学策略,如概念教学策略、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二是适用于不同学科性质的教学策略,即学科教学策略。基本的教学策略又可分为生成性教学策略、替代性教学策略和指导性教学策略等。
有效教学策略是针对教学策略的效果而言的,是教师在教学情境、教学过程中为最大程度地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有效教学策略的获得与实施是教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和条件。
(二)有效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教师只有在了解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是有效教学策略时,才能够选择和制订相应的策略,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什么样的教学策略算是有效教学策略呢?顾名思义,有效教学策略就是那些能够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对学生有极大帮助的教学策略。要达到真正有效,有效教学策略必须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1.针对性
有效教学策略的针对性是指有效的教学策略是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是为完成特定目标而采取的措施。离开具体的教学目标,盲目使用教学策略,就无最佳策略可言。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了解在课堂教学前如何设计教学,在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如何控制教学活动的进行,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如何对教学进行评价以及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
2.可操作性
有效教学策略的可操作性是指它具有明确具体的内容,是教学活动具体化、行为化的依据。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为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参考,教师在了解和学习了这样一些策略之后,可以参照这些策略,根据其中的程序和措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实践。因此有效的教学策略应该是既有实用性,又有可操作性。
3.系统综合性
有效教学策略的系统综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选择和制订教学策略中体现教学策略构成的综合性特征,这要求教师应针对具体的教学要求和条件,对影响教学策略构成的教学方法、形式、步骤等要素加以综合,使之成为符合教学实际需要的最佳措施;二是教师在使用教学策略时体现教学策略功能的系统性特征,即在某一范围内各种教学方式和措施要优化组合。多种教学策略整合使用,才能使教师的教学获得最好的效果,达到最高的水平。
4.教学策略的灵活性
教学策略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选择和制订教学策略时,应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先前知识和已有的物质条件,选择和制订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策略时,应依据教学情境和教学对象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改变。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策略,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策略,只有符合实际需要的、能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的教学策略才是最好的教学策略。
5.对教师的启发性
有效的教学策略除了可以指导教师运用已有策略解决当时当地的问题之外,还可以启发教师把已有的策略迁移到其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从而解决类似和相关的教学问题。在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学习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策略制订、使用的理论和原则以及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尝试自己去选择和制订教学策略。
《有效教学策略设计》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音乐课教学策略与设计篇二
课题:古诗中的创造性写作
【设计思路】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多元智能教学策略,尤其是整合多种教学策略,探索古诗中的创造性写作。本设计通过对古代诗歌的改写训练,让学生走进诗歌,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略古代诗歌的深邃意境,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祖国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在重点运用言语-语言智能教学策略的同时重点促进言语-语言智能的发展。
【教学目标】掌握古诗扩写、改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的发展。
【教学重点】运用联想和想象扩写古诗。【教学难点】迁移重组创新改写古诗。
一、课前准备
1、让学生写出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并写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2、为自己喜欢的诗歌选配一支曲或一幅画,注意诗歌内容与所选曲或画的联系。
3、让学生将自己为诗歌选配的曲或画在班上交流,同时介绍自己选配这些曲或画的理由。再让其他同学对此诗歌与选配的曲或画进行评点。然后要求学生用文字将上述内容表述出来,为课堂改写打下基础。
二、课堂操作
1、激趣导入(言语-语言智能教学策略:故事法)
有一位秀才,因书法极好,被召去为慈禧太后书写王之涣的《凉州词》。书写中,一不小心,将诗中的“间”漏掉。慈禧阅后,认为秀才讽刺自己没有文化,不由大怒,喝令把秀才推出斩首。秀才急中生智,忙说自己写的并非王之涣的诗,而是一首词,言毕当场高声朗诵出来。慈禧一听,转怒为喜,放了秀才,还给了不少赏赐。同学们知道秀才是如何朗诵的吗?(待学生讨论作答以后,教师给出答案: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秀才的聪明机智让人称赞,可同时也启示我们,古代诗歌的内蕴丰富深邃,而且多种文体相互贯通。再如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诗,就曾被人们改编成了五绝、词和戏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古代诗歌的世界,掬几朵诗歌的浪花来加以改写、描摹,创造出华美的篇章。
2、分析意象(言语-语言智能教学策略:讨论法)
训练目的:此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提取古代诗歌中的意象,为准确、全面改写诗歌奠定基础。
训练意图:古典诗歌一向以言简意丰著称。短短的篇幅中常常蕴涵着极丰厚的内蕴。其中既有优美的风景,也有真挚深刻的情感,还有启人智慧的哲理。在我们吟哦之间,其幽长的韵味便从口唇之间缓缓淌出。
操作方法: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完成后面各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提问: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和人物?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有山、雨、月、松、泉、石、竹、莲、渔舟、浣女。诗中表现的是什么季节? 师生讨论明确:秋天。
诗中景物体现出什么样的意境特征?
师生讨论明确:轻灵清新、明净素雅、纯朴自然,诗中有画。
操作说明:明确上述内容,是我们改写诗歌的前提,它可以使我们将诗歌的 内容全面地表现出来。
3、扩展再现。(言语-语言智能教学策略:想象扩写法,说一说)
训练目的:该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对词、句进行扩展,以准确地再现古诗歌的意旨。
训练意图:古代诗歌一般只有二三十字,极短的篇幅中高度浓缩了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事业等多方面的体会,如果不进行充实扩展,就很难将诗歌的意趣准确地再现出来,因而改写时须将这些精炼的语句进行扩展充实,才能还原作者的诸多感受与意味。
操作方法:阅读《秋思》,按要求完成后面各题。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扩词成句: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夕阳”分别扩写成一句话。建议可从色彩、形态、性状、声音、气味、感情等方面进行扩展充实。
(2)扩句成段: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句子发挥想象,扩展成几句语意连贯的话。
(3)扩段成篇:将上面的内容再次扩展,使其成为一篇完整的短文。操作说明:通过上述途径,让学生熟悉扩展再现古代诗歌的思路,形成完整 印象。
4、迁移重组。(言语-语言智能教学策略:改写法、即兴演讲)
训练目的:此环节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古代诗歌内容进行迁移重组,从而创造出个性鲜明的改写文章。
训练意图:所谓迁移重组,是指改写者根据自己对古代诗歌的个性化的阅
读理解,将诗歌中的有关意象进行调整、加工,组织成新的篇章。因为古代诗歌包含的内容很多,这就要求学生选取最能激发自己想象的东西作为切入点,取其一点重点突出。改写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丰富想象,大胆取舍,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操作方法: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任选一种方法进行改写,并在同学面前即兴演讲。
(1)选取精华,不及其余。(2)借题发挥,重新演绎。(3)穿越时空,嫁接现实。
操作说明:让学生获得迁移重组古代诗歌的体验,为写出具有鲜明个性的文章奠定基础。
5、再造创新。(言语-语言智能教学策略:改写法)
训练目的:这一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情节,在符合生活逻辑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古代诗歌的内容和体例进行大胆创新,改写成构思奇特、意蕴深刻的文章。
训练意图:改写古代诗歌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仅仅着眼于
古代诗歌内容的挖掘,不足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还可以通过人称、写法、结构、体裁等方面的创造来增加文章的创新色彩。
操作方法:阅读《雨霖铃》,按下列要求,改写诗歌内容,并形成书面作业。(1)变换人称:将原诗改为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2)变换写法:故事新编、情景片段、精彩对话。
(3)变换体裁:可改编为散文、小说、剧本、书信、分镜头、童话等。
操作说明:通过上述练习,让学生体验创新历程,获得成功的喜悦,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创造中去。
音乐课教学策略与设计篇三
三、三、四”教学模式(“
1、理解轴对称图形,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
2、了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对称轴及对称点;
3、了解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能力素养目标:
2、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并自己动手去创造美。
音乐课教学策略与设计篇四
教学环节:4.揭示“平面”的意义。
师:这节课,我们只研究立体图形上平平的面,我们把这样平平的面叫做平面。(板书平面)
(二)描一描,体验“面从体生”。 1.引导学生思考画平面图形的方法。
师: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搬到纸上呢?先自己静静地想一想,要是有困难的,可是在小组里一起讨论一下办法。
学生可能会想到以下的方法:描一描,印一印,剪一剪„„ 老师要肯定学生想出的各种办法。2.明确画图要求。
师:我们就用描一描的办法,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搬到纸上。活动之前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第一个要求: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立体图形,描下几个不同形状的平面。第二个要求:描完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画的图形是从哪个立体图形的哪个面上描下来的。听明白要求了吗?开始吧!
3.学生开展描一描的活动,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作品。 4.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描好了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同学描出的图形。看看哪位小朋友最会听,最会学习。
师:能说说你这个图形是从哪个立体图形上的哪个面描下来的吗?
让学生指着立体图形的面,说画法:我描出的是长方体上这个长长的面。我描的是正方体上这个方方的面。我描出的是圆柱上这个圆圆的面„„„„。
5.揭示“平面图形”的意义。
师:这么多的图形,全都是从立体图形的平面上描下来的,它们都叫做平面图形。(板书:图形)
(三)分一分,体验特征。
1.明确活动要求。
师:同学们,你能把这些平面图形按形状分一分类吗?(能)在活动之前,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第一个要求:请小组长把袋子里的平面图形卡片倒在小白板上,四人小组一起想一想,哪些图形是同一类的,就把它放在一起。第二个要求:分完后,说一说每一类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为每个小组准备各种图形若干个)
2.小组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师巡视指导,请一生到黑板上进行分类。 3.汇报、交流。
4.认识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名称。(1)认识长方形。
师:你们为什么把这三个大小一样的平面图形分成一类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手指着长方形这类图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类图形都有四个尖尖的角,四条直直的边,其中有两条长长的边,两条短短的边。(说明:由于学生还没有认识边的概念,在这里,要跟学生介绍边的意义。)
师小结特征:说的多好啊!只要有这些特点的平面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长方形。(在这类图形的上面板书:长方形。)(2)认识正方形。
师:这一类图形又是怎样的呢?(手指着正方形这类图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类图形也是有四尖尖的个角,四条直直的边,并且每一条边一样长。
师小结特征:同学们真会观察,像这样有四个角,四条边,每一条边一样长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在这类图形的上面板书:正方形。)(3)认识平行四边形。
师:这一类图形又有哪些特点呢?(手指着平行四边形这类图形)
师进一步引导:你能用手比画一下这两条边是怎样斜的吗? 学生比画并说明:这两条边都是向同一个方向斜的。
师小结特征:你真会对比啊!像这样有四个角,四条边,其中有两条边向同一个方向斜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4)认识三角形。
师:这一类图形又是怎样的呢?(手指着三角形这类图形)引导学生说特征:这些图形都有三个尖尖的角,三条直直的边。
师小结特征:像这样有三个尖尖的角,三条直直边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三角形。(板书:三角形)
(5)认识圆形。
师:最后一类图形又有哪些特征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些图形没有尖尖的角,没有直直的边,圆溜溜的。
师小结特征:像这样没有尖尖的角,没有直直的边,圆溜溜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圆形。(板书:圆形)
5.深化“面从体生”的思想。
利用课件,师进行引导:在长方体上,我们能找到长方形,在正方体上能找到正方形,在圆柱上能找到圆形,三棱柱的上面能找到三角形,三棱柱的侧面还能找到长方形,四棱柱的前面是平行四边形,上面则是长方形。
小结:同一个物体的表面可能找到不同的平面图形,我们在讲的时候一定要指明是哪个物体的哪个面是什么图形。
(四)找一找,进一步感受“面在体上”。
2.学生在小组里找一找、说一说。
3.交流、汇报。引导学生进行完整的表达。如:书本的上面是长方形„„ 4.欣赏生活中的平面图形。(课件出示)
三、
分层作业、拓展提高。1.猜一猜,白云下面是什么图形。 师:你能猜一猜白云下面是什么图形吗? 学生猜图形。
师:学生可真会辨别啊!一下子就猜中了白云下面的图形。要是老师都把他们混在一起,你还能辨认出来吗?(课件出示第二个练习)
2.填一填。(书第5页第2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5页,自己独立完成第2题,做完后请在小组里交流做法。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
3.数一数(书第5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让个别学生点着图案数出各种图形的个数。
四、创意图案、延伸创造。(书第3页第2题)。
1.师:用立体图形上的不同图形,能画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请欣赏。(课件出示图案)
2.师:请同学们用立体图形上不同图形,描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3.学生自主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在小组里交流画法。4.展示同学的作品。
五、回顾全课、畅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能说说长方形是怎样的吗?正方形呢„„
具体目标:1.知识技能:通过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分它们。
2.数学思考:在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对比、归纳、概括以及动手操作等能力。在活动中使学生充分体验“面在体上”,明确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在各种活动之前,要求学生听清要求,培养了学生理解能力和审题的习惯。
4.情感态度:通过创设多层次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并在交流、讨论、汇报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师生活动:4.揭示“平面”的意义。
师:这节课,我们只研究立体图形上平平的面,我们把这样平平的面叫做平面。(板书平面)
(二)描一描,体验“面从体生”。 1.引导学生思考画平面图形的方法。
师:同学们,有什么办法能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搬到纸上呢?先自己静静地想一想,要是有困难的,可是在小组里一起讨论一下办法。学生可能会想到以下的方法:描一描,印一印,剪一剪„„ 老师要肯定学生想出的各种办法。2.明确画图要求。
师:我们就用描一描的办法,把立体图形上的平面搬到纸上。活动之前请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第一个要求: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立体图形,描下几个不同形状的平面。第二个要求:描完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画的图形是从哪个立体图形的哪个面上描下来的。听明白要求了吗?开始吧!
3.学生开展描一描的活动,师巡视指导,收集学生的作品。 4.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描好了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同学描出的图形。看看哪位小朋友最会听,最会学习。
师:能说说你这个图形是从哪个立体图形上的哪个面描下来的吗?
让学生指着立体图形的面,说画法:我描出的是长方体上这个长长的面。我描的是正方体上这个方方的面。我描出的是圆柱上这个圆圆的面„„„„。
5.揭示“平面图形”的意义。
师:这么多的图形,全都是从立体图形的平面上描下来的,它们都叫做平面图形。(板书:图形)
(三)分一分,体验特征。
1.明确活动要求。
师:同学们,你能把这些平面图形按形状分一分类吗?(能)在活动之前,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第一个要求:请小组长把袋子里的平面图形卡片倒在小白板上,四人小组一起想一想,哪些图形是同一类的,就把它放在一起。第二个要求:分完后,说一说每一类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为每个小组准备各种图形若干个)
2.小组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师巡视指导,请一生到黑板上进行分类。 3.汇报、交流。
4.认识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名称。(1)认识长方形。
师:你们为什么把这三个大小一样的平面图形分成一类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手指着长方形这类图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类图形都有四个尖尖的角,四条直直的边,其中有两条长长的边,两条短短的边。(说明:由于学生还没有认识边的概念,在这里,要跟学生介绍边的意义。)
师小结特征:说的多好啊!只要有这些特点的平面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长方形。(在这类图形的上面板书:长方形。)(2)认识正方形。
师:这一类图形又是怎样的呢?(手指着正方形这类图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类图形也是有四尖尖的个角,四条直直的边,并且每一条边一样长。
师小结特征:同学们真会观察,像这样有四个角,四条边,每一条边一样长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正方形。(在这类图形的上面板书:正方形。)(3)认识平行四边形。
师:这一类图形又有哪些特点呢?(手指着平行四边形这类图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些图形也是有四个尖尖的角,四条直直的边,但它跟长方形、正方形不同的是有两条斜斜的边„„ 师进一步引导:你能用手比画一下这两条边是怎样斜的吗? 学生比画并说明:这两条边都是向同一个方向斜的。
师小结特征:你真会对比啊!像这样有四个角,四条边,其中有两条边向同一个方向斜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
(4)认识三角形。
师:这一类图形又是怎样的呢?(手指着三角形这类图形)引导学生说特征:这些图形都有三个尖尖的角,三条直直的边。
师小结特征:像这样有三个尖尖的角,三条直直边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三角形。(板书:三角形)
(5)认识圆形。
师:最后一类图形又有哪些特征呢?
引导学生说特征:这些图形没有尖尖的角,没有直直的边,圆溜溜的。
师小结特征:像这样没有尖尖的角,没有直直的边,圆溜溜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圆形。(板书:圆形)
5.深化“面从体生”的思想。
利用课件,师进行引导:在长方体上,我们能找到长方形,在正方体上能找到正方形,在圆柱上能找到圆形,三棱柱的上面能找到三角形,三棱柱的侧面还能找到长方形,四棱柱的前面是平行四边形,上面则是长方形。
小结:同一个物体的表面可能找到不同的平面图形,我们在讲的时候一定要指明是哪个物体的哪个面是什么图形。
(四)找一找,进一步感受“面在体上”。
2.学生在小组里找一找、说一说。
3.交流、汇报。引导学生进行完整的表达。如:书本的上面是长方形„„ 4.欣赏生活中的平面图形。(课件出示)
三、分层作业、拓展提高。
1.猜一猜,白云下面是什么图形。 师:你能猜一猜白云下面是什么图形吗? 学生猜图形。
师:学生可真会辨别啊!一下子就猜中了白云下面的图形。要是老师都把他们混在一起,你还能辨认出来吗?(课件出示第二个练习)
2.填一填。(书第5页第2题)
3.数一数(书第5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让个别学生点着图案数出各种图形的个数。
四、创意图案、延伸创造。(书第3页第2题)。
1.师:用立体图形上的不同图形,能画出许多美丽的图案。请欣赏。(课件出示图案)
2.师:请同学们用立体图形上不同图形,描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3.学生自主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在小组里交流画法。4.展示同学的作品。
五、回顾全课、畅谈收获。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能说说长方形是怎样的吗?正方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