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逆境出人才的事例200字(十一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逆境出人才的事例200字篇一
在从政之前,林肯从事过许多艰苦的工作。1832年,他失业了,变显然使他很悲痛,但他下定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之后,林肯着手自我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
随后,林肯再一次决定圣驾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期望,认为自我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能够成功了!”
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
1836年,他得了神经衰弱症。
1838年,林肯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
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林肯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未婚妻去世,竞选败北。
但林肯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要是失败了会怎样?”的想法,而是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终最终当选了。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我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
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笑钱。林肯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头指出:“当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接连又是失败两次。然而,林肯没有服输。1854年,他竞选议员,但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林肯尝试了11次,失败了11次,但他一向没有放弃自我的追求,他一向主宰着自我的生活。1860年他获得了生命中的第二次成功,当选为美国总统。
逆境出人才的事例200字篇二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科学家,有俄罗斯航天之父的美誉。他生在俄国梁赞省的一个美丽的村庄。在父亲的培养下,康斯坦丁从小就养成了谦虚、节俭、热爱劳动及自立的习惯;小康斯坦丁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爱幻想。
8岁那年,母亲送给小康斯坦丁一只氢气球,并且叮嘱道:“小康斯坦丁,要拿好了,不然气球会飞走的。”康斯坦丁留意地接过这只红红的氢气球,高兴极了,氢气球一下子就飞了出去,飘飘荡荡地越飞越高,很快飞到了天空深处。
“康斯坦丁,妈妈刚才叮嘱过你了,怎样还是让气球飞走了”妈妈嗔怪道。
“妈妈,”小康斯坦丁望着越飞越高的气球,苦有所思地说:“氢气球飞到哪里去了呢”
“大概到星星上去了吧。”妈妈说。
“那么,我能像氢气球那样飞到别的星星上去吗”小康斯坦丁好奇地问妈妈。
“那是不可能的。”妈妈回答道。
“如果我乘一只氢气球呢就能够了吧”
“也不行。”
童年的康斯坦丁就是这样地喜欢幻想,喜欢问很大奇怪的问题。
可是生活对小康斯坦丁这个小幻想家来说,却是不幸的。10岁时,小康斯坦丁不幸患上了猩红热,由此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使他几乎完全失去了听觉。从此,他成了一个半聋的孩子。由于耳聋,小康斯坦丁上学时,听不清楚教师讲的资料,他常常招致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康斯坦丁逐渐与人们拉开了距离,他无法继续在学校读下去了,只好辍学回到家里。母亲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对小康斯坦丁的教育上,教他读书写字,常常夸奖他出色的想像力。
可是,灾难接踵而来。两年后,母亲去世了。小康斯坦丁陷入了人生最痛苦、最忧伤的时刻。可是,这些都没有击倒他,反而使他更加发愤地读书,以幻想的方式忘却痛苦与烦恼,从而使他走上了独立思考、立于善与思考的道路。
康斯坦丁透过刻苦的努力,学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之后,他又爱上了设计各种模型,以此来检验自我学到的知识。在制作这些模型的过程中,小康斯坦丁学会了木工、钳工和使用其他工具的技能。
之后,康斯坦丁一边教书,一边做独立的研究工作。1883年,他在一篇名为《自由空间》的论文中,正式提出利用反作用装置作为太空旅行工具的推进动力的设想,使人类几千年来关于宇宙航行的幻想最终变成了科学的可能,为后人开拓了一条通往星际空间的广阔道路。
1957年,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及1969年美国的登月壮举,最终使得他的理论设想成为现实。
逆境出人才的事例200字篇三
凡尔纳是一位世界闻名的科幻小说作家,但很少有人明白凡尔纳为了发表他的第一部作品,以前遭受过多么大的挫折!那里记录的,就是凡尔纳的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
1863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凡尔纳刚吃过早饭,正准备到邮局去,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他开门一看,原先是一个邮递员。
邮递员把一包鼓囊囊的邮件递到了凡尔纳的手里。一看到这样的邮件,凡尔纳就预感到不妙,自从他几个月前把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乘气球五周记》寄到各出版社后,收到这样的邮件已经是第十四次了。
他怀着忐忑不安的情绪拆开一看,上头写道:“凡尔纳先生:书稿经我们审读后,不拟出版,特此奉还。”
每看到这样一封封退稿信,凡尔纳心里都是一陈绞痛。这次是第十五次了,还是未被采用。凡尔纳此时已深知,那些出版社的“老爷”们是如何看不起无名作者。他愤怒地发誓,从此再也不写了。
他拿起手稿向壁炉走去,准备把这些稿子付之一炬。他妻子赶过来,一把抢过书稿紧紧抱在怀里。此时的凡尔纳余怒未息,说什么也要把稿子烧掉。
他妻子急中生智,以满怀关切的语言安慰丈夫,“亲爱的,不要灰心,再试一次吧,也许这次能交上好运的。”听了这句话以后,凡尔纳夺书稿的手,慢慢放下了。他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理解了妻子的劝告,又抱起这一大包书稿到第十六家出版社去碰运气。
这次没有落空,读完书稿后,这家出版社立即决定出版此书,并与凡尔纳签订了20年的出书合同。没有他妻子的疏导,没有“再努力一次”的勇气,我们也许根本无法读到凡尔纳笔下那些脍炙人口的科幻故事,人类就会失去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逆境出人才的事例200字篇四
贝多芬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的恺撒。可有谁明白,贝多芬25岁时患耳疾,45岁时失聪。贝多芬的音乐给后人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可他却不能在生前享受到自我创作的作品。
请注意这个天生的音乐家
1770年12月6日,贝多芬诞生在波恩市的一个音乐世家。他4岁时就会弹奏羽管键琴,8岁起就登台演出,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10岁时,他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12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是贝多芬“音乐仆役”生涯的开始。
17岁时,贝多芬去拜访音乐大师莫扎特,受到热情接待。莫扎特在听完贝多芬弹了几首钢琴曲子后兴奋地说:“各位,请注意这位年轻人,不久的将来他就会博得世人的称赞!”莫扎特还答应给贝多芬上课。可惜此后两个月,贝多芬母亲突然去世。对此,贝多芬父亲意志消沉,终日酗酒,贝多芬不得不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再次回到原先的歌剧院当钢琴师。
19岁那年,法国大路程爆发,贝多芬满怀活力地写了《谁是自由人》的合唱曲来表达他对自由与民主的渴望。之后,贝多芬经过人介绍,认识了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他很欣赏贝多芬的才华,收他为音乐仆役。贝多芬也很快以自我的即兴钢琴奏迷住了维也纳人,其音乐旋律时而如细水潺流,时而如惊涛骇浪,时而如鸟语鸡鸣,时而如暴风骤雨。有人曾评论贝多芬的即兴曲“充满了生命和美妙”。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30岁时,贝多芬爱上了一个伯爵小姐朱丽叶.琪查尔迪,但她父亲嫌贝多芬出身低贱,硬是把女儿许配给一个伯爵。这给了贝多芬极大的精神刺激,据说他的名曲《致爱丽丝》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创作的。
失恋固然令他悲痛,但更令他悲痛的是他的耳朵开始发聋。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要是干别的职业,也许还能够;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最可怕的遭遇!”贝多芬曾竭力治疗,却无济于事,他搬到维也那乡下去疗养了两年。结果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了,就连窗口对面的教堂钟声都听不到了。
绝望中,贝多芬多次想到了死,但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他坚信仅有音乐才能拯救他。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容它毁掉我!”贝多芬立志要在余生中从事音乐创作。从此,维也那的官廷乐会少了一位出色的钢琴弹奏家,但世界乐坛却诞生了一位不朽的作曲家。
贝多芬从32岁起开始音乐创作,在近两年的彷徨与探索后,他最终创作出第一部具有自我鲜明特点的作品--《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音调跌宕起伏,时而沉静凝思,时而愤慨咆哮,令人情绪激愤。贝多芬创作《英雄交响曲》,本来是想献给拿破仑的,但他听到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的消息时,怒不可遏,愤而涂去原先的献词,而是把它改成:《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作。
贝多芬仅有一
1809年10月,法军占领维也那,趋炎附势的奥地利贵族们争向占领者们献媚,其中也包括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他强迫贝多芬为法军军官弹奏钢琴听,这使贝多芬忍无可忍,他操起一只凳子向公爵扔去,并在当晚离开了伯爵家。行前留下一张纸条,上书:“公爵,您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所造成;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是由于我自我。公爵此刻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仅有一个!”
另一次,当贝多芬与歌德一同散步时,迎面撞见了皇后,太子和一群贵族们。应对他们,歌德立刻让路,而贝多芬则坦然地说:“让路的应是他们,而不是我们!”但歌德还是摘下礼帽,躬身立在路旁,而贝多芬则背着双手,阔步向前。结果太子认出是贝多芬,连忙脱下礼帽向他致意,其侍从们也毕恭毕敬地分列两边,目送贝多芬挺胸而过。那次,贝多芬真正感到了做人的尊严。
贝多芬54岁时,创造出《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他前后用了六年时间来创作、修改这部曲子。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首次在维也那卡德剧院演奏。贝多芬亲自指挥演奏,他既不看眼前的乐谱,也听不见丝毫的琴声。他全凭自我的记忆来指挥这场演奏。结果听众们兴奋若狂,不时爆发出热烈的喝采声,鼓掌次数多达五次!而皇族成员出场也可是鼓掌三次。
贝多芬自励人格的心理分析
从心理学上讲,贝多芬之所以会在极度困苦的状况下,一再创作出辉煌无比的音乐篇章,这与他的自励人格有极大关系。自励人格的突出特点是能很快将生活中的压力转化为自我励志的动力,并在不断的奋斗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自励人格的人还很善于升华个人的精神痛苦,他们会把每一次生活挫折都当成个人成长的契机,从而磨练个人的意志。
贝多芬的可贵在于他每每生活失意时,都会在音乐创作中寻求内心的平衡。例如,贝多芬因失恋而谱写出《致爱丽丝》,因向往自由而谱写出《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因失聪而谱写出《第九交响曲》(《欢乐颂》),他的音乐创作都饱含对人生的深刻感受,又充满了活力。他最大的名言是“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一生的努力去向世人证明他有这个本事!
贝多芬的可贵还在于他永远傲视达官显贵,不因自我出身卑贱就去刻意巴结他们。他在音乐创作当中也突出体现出他的傲骨,他谱写的旋律可比惊涛骇浪,可如气壮山河,充满了个性特征。
一个失聪之人,却能写出人类最动听,最振奋的音乐篇章,这是贝多芬自励人格的不朽传奇。
逆境出人才的事例200字篇五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是俄国著名的科学家,有俄罗斯航天之父的美誉。他生在俄国梁赞省的一个美丽的村庄。在父亲的培养下,康斯坦丁从小就养成了谦虚、节俭、热爱劳动及自立的习惯;小康斯坦丁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爱幻想。
8岁那年,母亲送给小康斯坦丁一只氢气球,并且叮嘱道:“小康斯坦丁,要拿好了,不然气球会飞走的。”康斯坦丁细心地接过这只红红的氢气球,高兴极了,氢气球一下子就飞了出去,飘飘荡荡地越飞越高,很快飞到了天空深处。
“康斯坦丁,妈妈刚才叮嘱过你了,怎样还是让气球飞走了?”妈妈嗔怪道。
“妈妈,”小康斯坦丁望着越飞越高的气球,苦有所思地说:“氢气球飞到哪里去了呢?”
“大概到星星上去了吧。”妈妈说。
“那么,我能像氢气球那样飞到别的星星上去吗?”小康斯坦丁好奇地问妈妈。
“那是不可能的。”妈妈回答道。
“如果我乘一只氢气球呢?就能够了吧?”
“也不行。”
童年的康斯坦丁就是这样地喜欢幻想,喜欢问很大奇怪的问题。
可是生活对小康斯坦丁这个小幻想家来说,却是不幸的。10岁时,小康斯坦丁不幸患上了猩红热,由此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使他几乎完全失去了听觉。从此,他成了一个半聋的孩子。由于耳聋,小康斯坦丁上学时,听不清楚教师讲的资料,他常常招致其他小朋友的嘲笑。康斯坦丁逐渐与人们拉开了距离,他无法继续在学校读下去了,只好辍学回到家里。母亲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对小康斯坦丁的教育上,教他读书写字,常常夸奖他出色的想像力。
可是,灾难接踵而来。两年后,母亲去世了。小康斯坦丁陷入了人生最痛苦、最忧伤的时刻。可是,这些都没有击倒他,反而使他更加发愤地读书,以幻想的方式忘却痛苦与烦恼,从而使他走上了独立思考、立于善与思考的道路。
康斯坦丁经过刻苦的努力,学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之后,他又爱上了设计各种模型,以此来检验自我学到的知识。在制作这些模型的过程中,小康斯坦丁学会了木工、钳工和使用其他工具的技能。
之后,康斯坦丁一边教书,一边做独立的研究工作。1883年,他在一篇名为《自由空间》的论文中,正式提出利用反作用装置作为太空旅行工具的推进动力的'设想,使人类几千年来关于宇宙航行的幻想最终变成了科学的可能,为后人开拓了一条通往星际空间的广阔道路。
1957年,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及1969年美国的登月壮举,最终使得他的理论设想成为现实。
逆境出人才的事例200字篇六
他很不幸,出生刚刚8个月,就因一场疾病失去了光明,使自我彻底陷入了黑暗的世界,以至于长大后,在他的脑海里竟没有一丝影像和颜色的记忆。除了无边的黑暗,他什么也看不见,不明白世界是什么样貌,不明白花儿有多美丽,甚至连看一眼自我的妈妈都成了平生最大的奢望。
他的童年是苦涩的,没有人能体会他的内心有多么自卑,有多么脆弱,有多么痛苦。他觉得自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怜、最不幸的人,别人一生下来,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就能够看见世上的一切,而自我连爸爸妈妈长什么模样都不明白。因为看不见,他常常被碰得鼻青脸肿,常常被摔得头破血流,常常被别人嘲笑和欺负……他不明白自我将来还要面临多大的痛苦和磨难,未来对他来说实在太可怕了,他的眼里一点儿期望也没有。
每每看到他孤独、绝望、无助的样貌,母亲的心就碎了。从内心讲,哪个做父母的,不期望自我的孩子健健康康、快欢乐乐呢?可是,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只能理解现实,扬长避短,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够独立生活的人。母亲忍着眼里的泪水,鼓舞他说:“孩子,虽然你看不见阳光,但你能够让自我的心里充满阳光;虽然你不幸失去了光明,但你还有双脚、双手、鼻子、耳朵和嘴巴,更重要的是你还有一颗聪慧的脑袋,你完全能够靠自我的努力养活自我,甚至取得事业的成功。”
妈妈的话让他幡然醒悟,尽管他看不见任何东西,但他的触觉和听觉十分好,记忆力也相当不错,完全能够利用自我的长处,过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于是,他开始主动配合妈妈,跟着她学穿衣服,学走路,学煮饭,学做家务,学读书,学写字等。虽然他付出了常人数倍的努力,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但他最终学会了行走和照顾自我,他十分开心,也渐渐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在母亲的教育和引导下,他的性格变得乐观而坚强。有一次,他跟着奶奶到外地去玩,一群不懂事的小孩追着他喊:“小瞎子,看不见!小瞎子,没出息!”奶奶听后心里十分难受,想找那些小孩的家长算账,但他微笑着对奶奶说:“奶奶,算了吧,我本来就是瞎子,他们没有说错,就让他们这样叫好了!”
8岁那年,父亲给他买了一台电子琴,他欢喜异常,爱不释手,每一天都要弹上好几个小时。他的音乐天份极高,一首曲子练习几遍,就能准确地弹奏出来,并且还能弹出从收音机里听来的歌,音符和节奏都很到位。母亲十分高兴,还专门给他请了一个音乐教师。可是,随着课程的繁复,学习的深入,难度的增加,他开始懈怠了。毕竟练琴是辛苦的,枯燥的,泛味的,更何况他还只是一个几岁大的孩子。
见此,母亲问他:“你喜欢练琴吗?”
他点点头说:“喜欢。”
母亲说:“既然你喜欢,就应当坚持到底,做到有始有终,不要一遇到点困难就想到退缩放弃。如果你不能坚持,怕苦怕累,那你做别的事情也会如此。这样下去,你就会一无所长,那将来能干什么呢?”
他听后,惭愧地拉着母亲的手说:“妈妈,对不起!我明白该怎样做了。”
从那以后,他学会了控制自我的情绪,始终如一地做一件事情。十几年后,他最终闯出了一片属于自我的天地,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明星。
他就是集作词、作曲、演唱、乐器、模仿、主持等众多才艺于一身,被誉为艺界奇才的盲人歌手杨光,2007年他获得了《星光大道》的年度总冠军,2008年他受邀参加了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演出,同年还参加了春节联欢晚会演出,2010年他又参加了广州亚残会开幕式演出。一路走来,杨光用歌声告诉大家,虽然他看不见阳光,但他的心里充满了阳光,只要自我不抛弃、不放弃,没有什么能阻挡你成功。
逆境出人才的事例200字篇七
他学习成绩很稳定,从上学第一天开始,总是在倒数几名徘徊。
整个小学生涯,都没有异常擅长的科目,以致于今时今日采访他当年的同学,大多数人对他都没什么印象,太普通了,成绩也不好。好在有一个同学还记得他——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他的脸上都是阴天。
小学的几年中,他被生物学深深吸引,甚至在学校养过上千只毛毛虫,看着它们变成飞蛾,这算是他给人最异常的记忆,只因在当时引起教师同学的强烈反感。
15岁时就读于伊顿公学,如愿读上生物课,这是他最喜欢的课程,可是,他的生物课成绩在250个男学生里面排行倒数第一,其他理科成绩也牢牢垫底,被同学讥笑为“科学蠢材”。当学科的成绩是最终一名的时候,还梦想将来要做这个学科的科学家,确实让人觉得荒谬可笑。
他的教师加德姆写了一份报告:“我相信他有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但以他此刻的表现来看,这真是万分的荒谬可笑”。这位教师还觉得他“无法明白最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继续教他“简直是浪费彼此的时间”。
尽管自我成绩很差,教师也认为坚持下去没有期望,但他自我没有放弃,继续自我的想法,他觉得哪怕不能成为科学家,也要满足自我的爱好。
中学毕业申请牛津大学时,由于成绩不佳,他被古典文学研究系录取。招生主任找到他,跟他说,牛津能够录取你,可是有两个条件:第一,必须立刻来上学;第二,你不要学习入学考试的科目。
也就是说,牛津大学录取他的条件,是不允许他研究生物专业,或许在教师看来,以他的成绩,真的不适合做科学家。不如去学习他所有成绩中看起来相对还不错的古典文学,这或许是教师对一个孩子的关心,坚持固然重要,但错误的方向,只会让人离成功越来越远。
可是,他仍然对生物学情有独钟,在牛津大学学习一年的古典文学后,他申请转入生物系,再次被教师拒绝,教师听闻过他的生物成绩,不愿意他的加入。尽管不被人们相信,他还是坚守自我的爱好,曲线选择了动物学研究,这跟生物学,有莫大的关系。
这一次,不仅仅是教师,连一向支持他的母亲,也反对转系,在母亲看来,英国的古典文学,是世界出名的专业,放着这么好的课程不学习,选择一个冷门的动物学,还是他成绩很差的专业,简直是一件疯狂的事。
他有点倔强,一如既往坚持自我的意愿,拗可是的家人,只得放任他的选择,如愿所偿,他最终开始自我喜欢的科研生涯。此后的时间,他把所有精力交给了生物研究,可是,他还是“太笨了”。一批的同学,有的生意兴隆,有的出版了小说,甚至在生物研究的专业也有同学出了成绩,仅有他,还是默默无闻,不明白在折腾些什么。
喜欢的兴趣,而不是成绩的指引,让他能顶住所有的压力,最终在生物学领域“化茧成蝶”,1958年,在完成博士学位时,他从蝌蚪细胞提取出完整细胞核,成功克隆了一只青蛙,一举成名,被称为“克隆教父”。在牛津读完博士后,他又在加州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从1971年开始,他一向在剑桥大学工作,如今,79岁的他此刻仍坚持全职工作。2012年,他以在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方面的先驱性研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约翰·伯特兰·格登,以往最差的学生,64年以后的今日,成为公认的同时代最聪明的人之一,在他此刻工作的剑桥大学办公室,还挂着当初教师给予的那份最差报告,他用此告诉自我:应对爱好,即使失败也不要放弃。
喜欢,就坚持奋斗下去,哪怕你是最差的那一个,无关成功,因为喜欢,便是最好的理由。
逆境出人才的事例200字篇八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流到法国,他要报考巴黎音乐学院。考试的时候,尽管他竭力将自我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状态,但还是未被录取。
身无分文的青年男子来到学院外不远处一条繁华的街上,勒紧裤腰带在一棵榕树下拉起了手中的琴。他拉了一曲又一曲,吸引了无数人驻足聆听。饥饿的青年男子最终捧起自我的琴盒,围观的人们,纷纷掏出钱来,放在了琴盒里。
一个无赖鄙夷地将钱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青年男子看了看无赖,最终弯腰拾起地上的钱递给无赖说:“先生,您的钱丢在了地上。”
无赖接过钱,重新扔在青年男子的脚下,傲慢地说:“这钱已经是你的了,你必须收下!”
青年男子再次看了看无赖,深深地对他鞠了个躬说:“先生,多谢您的资助!刚才您掉了钱,我弯腰为您捡起。此刻我的钱掉在了地上,麻烦您也为我捡起!”
无赖被青年男子出乎意料的举动震撼了,最终捡起地上的钱放入青年男子的琴盒。
围观的人群中有双眼睛一向默默关注着青年男子,就是刚才的那位主考官。他将青年男子带回学院,最终录取了他。
这位青年男子叫比尔·撒丁,之后成为挪威小有名气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是《挺起你的胸膛》。
当我们陷入生活最低谷的时候,往往会招致许多无端的蔑视;当我们处在为生存苦苦挣扎的关头,往往又会遭遇肆意践踏你尊严的人。针锋相对的反抗是我们的本能,但往往会让那些缺知少德者更加暴虐。我们不如理智去应对,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那时你会发现,任何邪恶在正义面前都无法站稳脚跟。
有的时候,弯下的是腰,但拾起来的,却是你无价的尊严!
逆境出人才的事例200字篇九
在美国,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即使在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都不够买一件像样的西服的时候,仍全心全意的坚持着自我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
当时,好莱坞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逐一数过,并且不止一遍。之后,他又根据自我认真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自我写好的量身订做的剧本前去拜访。但第一遍下来,所有的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应对百分之百的拒绝,这位年轻人没有灰心,从最终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他复又从第一家开始,继续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
在第二轮的拜访中,500家电影公司依然拒绝了他。
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这位年轻人咬牙开始他的第四轮拜访,当拜访完第349家后,第350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答应愿意让他留下剧本先看一看。
几天后,年轻人获得通知,请他前去详细商谈。
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这位年轻人担任自我所写剧本中的男主角。这部电影名叫《洛奇》。
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就叫席维斯·史泰龙。此刻翻开电影史,这部叫《洛奇》的电影与这个日后红遍全世界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逆境出人才的事例200字篇十
他是天生的侏儒,身高仅有100厘米。
1962年12月28日,他出生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他的到来不仅仅没给家里带来欢乐,反而给父母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家里人对他的未来充满了忧虑。因为他患上了罕见的“成骨发育不全症”,这种病人体内钙质无法固定在骨骼上,所以骨头有如玻璃般易碎,也就是俗称的“玻璃娃娃”。
他的父亲擅长吉他和电子风琴,受家庭的影响,他还在很小的时候,就对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7岁那年,他在电视上看了一场钢琴音乐会,着迷到神魂颠倒的地步,向父亲提出自我也想要一台钢琴,父亲满足了他的要求。
可是,一个手脚无力,行动不便的人,要想学习钢琴谈何容易。每次他都要依靠别人抱着才能上下钢琴座。有一次,父亲刚把他抱上座位,有事临时出去了,他一不细心,从座位上摔了下来,脚被摔成了骨折。
心疼他的父亲提议他学点别的,可是他死活不一样意,就认定了钢琴。无奈之下,父亲想出办法,在琴上安装了一个特殊的辅助器,使他的脚较容易牵动钢琴踏板。虽然如此,他还是在练琴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意外的情景,以致于经常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但他却不管不顾,凭着顽强的毅力,近乎疯狂地练琴,这一练就是五年。
他13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父亲获悉一个剧团急需招聘一个丑角兼配角,觉得他很适合,于是送他去了。剧团内有一个名叫布鲁内的小号演奏家,在跟他合作几次之后,发现他在钢琴方面有着特殊的悟性,就推荐给打击乐演奏家洛马诺重点培养。在两位音乐家的悉心培养下,15岁时,他推出了个人的第一张专辑《闪光》。优美的曲子震撼人心,轰动法国音乐界,使他一夜之间成为“巨星”。
他第一次公开演出时,先是在台前离观众最近的地方,站了足足3分钟。最终,他笑着问:“都看够了吧?”在全场发出会意地笑过之后,才开始表演。听完他的演奏,观众被他的音乐震憾了,先是短暂的沉默,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事后,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先站三分钟,他说:“很多人是因为好奇我的身材才来的,先让他们看个够,才会仔细听我的演奏,才能看到我灵魂的高度。”
置身于神奇的音乐世界中,他忘却了残缺肢体带来的痛苦,变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对于取得的成绩,他仍然不满足,坚持每一天练琴的时间增加到11小时,每年的独奏音乐会超过180场。有时,超负荷的训练量甚至令他的指骨折断,他也在所不惜。他的钢琴越弹越好,名气越来越大。1987年,他推出的另一张专辑《乐曲》,成为他音乐行程中决定性的转折,让成为世界级钢琴大师,他的足迹遍及纽约、米兰、东京、巴黎等著名音乐城市。所到之处,都是一片赞誉之声。这时,所有人都已经不再对他的奇特身材好奇了,而是带看钦佩的心在仰望他灵魂的“高度”。
然而,再伟大的人物也有沉浮之时。自《乐曲》出版后,他的事业开始落入低潮,因为焦急,有一次甚至晕倒在酒吧的阶梯上。苏醒过来后,他说:“我的骨头那么脆弱,这次却竟然一点伤都没有。我告诉自我:时间还没到,上帝还不想让我去死。”
乐观的心态让他对未来仍充满信心,坚持每一天练琴11小时以上。果然,过了不久,他的事业又迎来了辉煌的时刻,不仅仅签约了新的唱片公司,并且出的唱片一张比一张好,广受欢迎。尤其是与另一名法国爵士乐手格拉贝蒂合作的唱片销售量突破10万张。
有人以往问他成功秘诀,他引用一位哲人的话说:“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优秀和缺陷并存。有的人缺陷比较大,那是上帝异常偏爱它的芳香,而我就是那个格外芳香的苹果。”
1999年1月,他因肺炎病逝于纽约,年仅36岁,他留给人间最终的一句话是:“如果我真的高大,那是矮小成全的!”
他就是法国的贝楚齐亚尼,世界钢琴史上最著名的侏儒,一个乐观向上,勇于理解命运的挑战,克服身体的巨大障碍,奏出人间最美妙乐章的残疾人。他的身材虽然矮小,但他灵魂的高度,足以让世人仰视。
逆境出人才的事例200字篇十一
1791年,法拉第出生在伦敦市郊一个贫困铁匠的家里。他父亲收入菲薄,常生病,子女又多,所以法拉第小时候连饭都吃不饱,有时他一个星期只能吃到一个面包,当然更谈不上去上学了。
法拉第12岁的时候,就上街去卖报。一边卖报,一边从报上识字。到13岁的时候,法拉第进了一家印刷厂当图书装订学徒工,他一边装订书,一边学习。每当工余时间,他就翻阅装订的书籍。有时甚至在送货的路上,他也边走边看。经过几年的努力,法拉第最终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渐渐的,法拉第能够看懂的书越来越多。他开始阅读《大英百科全书》,并常常读到深夜。他异常喜欢电学和力学方面的书。法拉第没钱买书、买簿子,就利用印刷厂的废纸订成笔记本,摘录各种资料,有时还自我配上插图。
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丹斯来到印刷厂校对他的著作,无意中发现法拉第的“手抄本”。当他明白这是一位装订学徒记的笔记时,大吃一惊,于是丹斯送给法拉第皇家学院的听讲券。
法拉第以极为兴奋的心境,来到皇家学院旁听。作报告的正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法拉第瞪大眼睛,十分用心地听戴维讲课。回家后,他把听讲笔记整理成册,作为自学用的《化学课本》。
之后,法拉第把自我精心装订的《化学课本》寄给戴维教授,并附了一封信,表示:“极愿逃出商界而入于科学界,因为据我的想象,科学能使人高尚而可亲”。
收到信后,戴维深为感动。他十分欣赏法拉第的才干,决定把他招为助手。法拉第十分勤奋,很快掌握了实验技术,成为戴维的得力助手。
半年以后,戴维要到欧洲大陆作一次科学研究旅行,访问欧洲各国的著名科学家,参观各国的化学实验室。戴维决定带法拉第出国。就这样,法拉第跟着戴维在欧洲旅行了一年半,会见了安培等著名科学家,长了不少见识,还学会了法语。
回国以后,法拉第开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不久,他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1834年,他发现了电解定律,震动了科学界。这必须律,被命名为“法拉第电解定律”。
法拉第依靠刻苦自学,从一个连小学都没念过的装订图书学徒工,跨入了世界第一流科学家的行列。恩格斯曾称赞法拉第是“到此刻为止最大的电学家”。
1867年8月25日,法拉第坐在他的书房里看书时逝世,终年76岁。由于他对电化学的巨大贡献,人们用他的姓——“法拉第”,作为电量的单位;用他的姓的缩写——“法拉”作为电容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