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美篇(1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美篇篇一
此次大赛主要分为赛课、现场问答与才艺展示三个环节,几天里,我们一共观摩了来自12个县区的12堂优质课,12堂问答与才艺展示。无论是“概念”教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还是才艺展示,各位老师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总感觉不够形象、生动。听取冷水滩区马坪学校周建华老师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才认识到数学课可以如此生动。在感知“间隔”与“间隔数”时,她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左手,像老师这样,张开的5指间有几个空隙呢?(4个)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隙叫做‘间隔’,4个间隔,间隔数就是4。4根手指呢?3根手指呢?2根手指呢?老师与学生有效地互动,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了数学的概念。
参赛老师具有很好的教师素养,基本功扎实,能灵活的把握教材,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关注学生的表现,促进数学知识的动态生成。如:我县骥村中心小学雷云香老师教学的二年级数学《找规律》,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活起来了。她围绕物质循环排列规律这一重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猜一猜(空盘子里应摆放什么水果)、摆一摆(学生动手按规律摆图形)、游戏(男、女同学各4名,按规律排队进行比赛)。环节目标的细化、落实,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个课堂教学充实、扎实、有效。
每一位参赛教师都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来服务数学。如:运用四川雅安7.0级地震的情境进行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六一”联欢会布置(彩旗的排列顺序)引出找规律的概念等。既丰富了课堂教学过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新课改强调体验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用身体去亲身经历、体察,用头脑去思考、探究,用心灵去意会、感悟,让知识得到内化。如:江华县桥头铺镇完全小学朱隆邦老师教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中,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画图的需求,在画图时,给孩子们留下了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尽情让学生思考、研究、探索在合作中借助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数学课堂中,在关键问题的探索中有的学生确实“慢”,但是优秀的老师总会“等待”。同时这堂课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让我认识到教好数学需要增强策略意识。
在大赛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数学教师的才艺展示环节。没有想到数学老师的才艺也能如此丰富,而且还能与数学联系起来。在才艺展示环节中,教师展现的形式有:数学故事、数学魔术、数学情景剧、数学简笔画、脱口秀、舞蹈书法与数学融合、数学图案剪拼,伴着轻快的音乐,我们回味着数学教学路上的历程,一切是那样熟悉而感动。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有:双牌县江村学区张玲老师表演的《数学小魔术》。她借助52张扑克牌中的数字,运用“循环排序”这一数学规律,进行了神奇的数字表演。看来魔术也是很好的数学素材。
江华县沱江镇一小周丽君老师展示的瑶族长鼓舞,从鼓声中的节拍中与数学的找规律联系起来,让我领略到了数学的美,感受到了瑶族的风情。
1、如何改变一问一答式的数学传统教法?
2、如何打破沉闷的数学课堂?
3、老课新上,怎样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4、教师如何做好评价,做到不忽略学生的错误,及时、准确、有效评价?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美篇篇二
利用这个寒假,我读了《人民教育》编辑部主编的《教学大道——写给小学数学救师》这本书,是一本写给小学数学教师的书,读完后我感受颇多。读了这本书,体会到:一节好课在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独到的解读,在于对学生精准的理解,在于对教育理念的深刻的把握。
《教学大道——写给小学数学救师》这本书,给我们指出了我们在数学这条道路上,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数学是什么?我们应当思考的几个数学问题是什么?我们应当有怎样的专业素养?我们应当关注什么?书中用鲜活的实例,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对数学的思考,其中提到的问题正是我日常教学中经常遇到并也在不断思考、讨论的。
翻开书的第一篇,就是数学家张景中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们的《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作者在文章开头就指出小学生学的数学很初等、很简单。尽管简单,里面却蕴含了一些深刻的数学思想。
作者谈到“函数思想”。他说:最重要的,首推函数思想。就如文中讲到的“加法”就包含了函数的思想。函数思想和方程的方法,是一个事物的两面,都是大智慧。他又说,当然不用给小学生讲函数概念,但教师有了函数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变量和函数的思想,潜移默化,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就有好处。
接着又讲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他说:数学要研究的东西,基本上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数和形的联系几乎处处都有。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往往是学数的时候就讲数,到了学几何的时候就讲几何,缺少把两者联系起来的意识。他说,在数学当中,几何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所有重要的数学概念,最初都是从几何中来的。所以我们不妨可以把几何与代数结合起来教学,让数形结合的思想发挥其特殊的作用。他还说,几何语言的早期渗透可不可能,值得研究。
最后他强调了寓理于算的思想。他说,小学里主要学计算,不讲推理,但是计算和推理是相通的。他说,数学活动中的画图和推理,归根到底都是计算。推理是抽象的计算,计算是具体的推理,图形是推理和计算直观的模型。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和推理的关系,从计算发展到推理,是很重要的。
文中还提到了陈省身先生的观点,数学可以分为好的数学与不好的数学。好的数学指的是能发展的、能越来越深入、能被广泛应用、互相联系的数学;不好的数学是一些比较孤立的内容。比如,方程就是好的数学。据此指出,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寓理于算的思想,都属于好的数学。这些思想是可以早期渗透的。早期渗透是引而不发,是通过具体问题来体现这些思想。就我的理解,好的数学就是指的这些数学思想。
引用日本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说过这样一段话:“学生们在学校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职业,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地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作用。”理论研究和人才成长的轨迹都表明,数学思想能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人受益终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思想的渗透,潜移默化,这样无疑有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无疑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但收效甚微,我们也在不断思考,他们为什么学不好数学?有着什么样的问题?怎样的帮助才是有效的?在读了俞正强老师的《对学困生问题的20年思考与感悟》之后,自己也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有的学生,面对某个知识点,无论你怎样教,总是掌握不好,但过一段时间后,会突然发现这个知识点他也掌握了,自己也会感到奇怪,原来这是学生的“成熟”。有些学习困难是暂时的,是由学生暂时的不成熟引起的,等一等,不要着急,给他成熟的时间,自然他就会了,这也是对生命的等候。《圣经》中有句话“治一个人的病,先抚摩他的心”,对于学困生,如果自己不能改变他的学习状态,使他进步,那我不能伤害他,要给他持之以恒的关怀与守侯,让他处于一种等待的状态,等着可以改变他的人出现。
对于技能教学,在自己的教学中,经常性的是把总结出来的规则教给学生,认为这样学生不易出错,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在读了《可否给技能教学来一次革命》后,我对文章中提出的“相机诱导”有所感触,文章中说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好为人师的我们往往会做出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弗雷登塔尔说:泄露一个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的秘密,那是“坏”的教学法,甚至是罪恶,而“相机诱导”也并不是一时半刻就会的,需要我们有深厚的功底。对于课的处理,离不开教师个人的见识,而要形成见识,则要靠数学的功底,更要靠教师的使命感、职业意识和责任心。我们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让学生在对概念与原理的深刻理解中学习技能,而不是单纯的记忆与模仿。
学习使人进步,读书使人增长知识。这本书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得更远。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老师很好的经验,之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运用到教学当中。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美篇篇三
1、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口算情况,制定本学期训练的具体目标。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由于第四单元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些20以内进位加、特殊的口算题,如:25×2、25×4、15×2、15×3、15×4、15×6、14×5、12×5、16×5、125×8、125×4、17×3、45×2、24×5
2、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笔算除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数?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
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如:21×4 28×6 ( )×658
125÷5 96÷8 63÷3 360÷3
对于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千克、克、吨》、《周长》、《年、月、日》,教学时可让学生寻找身边与知识有关的事物,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不断加深理解,从而达到概念的强化。
如:《千克、克、吨》通过实物让学生掂一掂理解1克、1千克有多重,再估一估1吨有多重,经过观察---掂---估后,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学生、多媒体已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三大要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没弄好不仅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连最起码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认知、求知的内驱力少年儿童天性好奇,当他们接触新事物时,往往产生探索的欲望,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起点,也是发展智力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电教形式,把书本上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图形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辩析能力,从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爱学。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情境,不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习兴趣,激起了求知欲,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表象,降低了学习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规律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如果采用课件动态图象演示,在动中引路,动态地显示事物演变的过程,把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演示出来,而且其动态的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上次在龙三小观摩了老师们上公开课,例如:在《图形的运动设计》课件中,利用计算机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并茂放大细节,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教学内容,在创设情境中用计算机演示转动的风车,对称的蝴蝶不停地在挥舞着翅膀,小船平移的运动,实现教学的优化,由多媒体演示,旋转后的图形及平移和旋转的区别,通过风车转动动态,清晰地旋转过程,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平移、旋转图形,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兴起盎然。
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易溜号,只有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技术为实现练习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方便。在内容上可以设计具有情景的趣味题,便于操作的游戏题,朗朗上口的儿歌题等;练习形式可以创设游戏性、娱乐性较强的数学游艺宫、脑筋转转弯、数学擂台赛、数学灯谜会、幸运大抽奖、看谁中大奖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寓学于乐,从而由“被动型”学习转为“主动型”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的容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可以建立题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实施因材施教,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时、适量、适当的训练,实现“尖子生”吃得铇,“中下生”吃得了,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美篇篇四
20xx年5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大方县小学数学工作室举办的小学数学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心里很高兴,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技能,得到了很多新的启发,获益匪浅,现将自己的一些收获、心得简单总结如下:
通过听了陈阳老师的公开课,我感触颇深,陈阳老师上课很有特色,首先,她的普通话非常标准、且语言精练,用词准确,流利,教学过程中不说废话,而且课程安排很好,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流畅,且衔接巧妙。教学中,她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另外,她的课件制作得很好,板书工整简洁,一目了然,值得我们学习。
大方二小曾影老师上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也非常有特色,除了和陈阳老师一样,有标准的普通话,精练的语言之外,最重要的是曾影老师的教态非常自然,非常和谐,说话具有吸引力\有磁性。提问也恰当,有艺术性。听她的课,就是一种享受,没有疲惫感。
大方一小张青老师上得也不错,她善于抓住教学的重难点进行讲解,一针见血,突破知识点,让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其次,她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层层推进,把学生的思维推到了极点,让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下午的学习中,大方一小的刘刚老师给我们讲了微课的制作。刘老师上课很有趣,说话诙谐幽默,下面听课的老师积极性很高,他善于抓住老师们的心思,放了很多有趣的视频给听课的人听,但遗憾的是,在讲到微课制作得关键步骤时,却因为电脑的原因、或许是准备不足吧而出现了一些故障,致使讲授的课程无法继续下去,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些许的遗憾。
接着我们听了大方教育室杨明江老师的“小学数学课程听课技巧”。杨老师说话流利,用词准确,一针见血,直击重点,没有过多的废话,听了他的课后,我才深深地觉得自己的不足,原来听课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原来的我听课就只是把授课老师的授课过程简单地记录下来,听课的目的也多半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但通过这次培训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听课具有如此大的意义,有如此多的学问、技巧。在以后的听课中,我一定要认真地听,把学到的听课技巧运用进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做一名真正有实力的老师。
以上就是本次培训的一些简单收获和体会,收获不小,以后,只要有机会,我一定要多参加培训,多学习,努力提高自己。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美篇篇五
一直以来,我都在不断反思、探索,寻觅一条如何才能使学生学好数学,通向高考成功之路。在一段时期的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几点问题:
1、很多问题都要靠我讲他们听,我讲得多学生做得少,同学们不善于挤时间,独立动手能力比较差,稍微变个题型就不知所措,问其原因,回答不会,做题没思路,一没思路就不想往下做。平时做题少,很多题型没有见过,以致于思维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做起题来有困难。
2、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有些该记忆的公式没有记注该理解的概念没有理解,尤其是立体几何基本问题的求法,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等,导致做题时不知该用哪个公式,还得去翻书。
3、上课听课的效果不好。大部分同学都说,课堂上我讲的东西极大部分能听懂,但一到自已做题就不会。其实这部分同学听懂的只是对某一道题表面上的东西,其实质的东西,它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没有融入到大脑中,不会举一反三,没有从问题的表面看到本质,思维没有得到升华,课下又不巩固复习,导致讲过的题型仍然不会做。
4、现在有少数学生比较懒,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问题他知道思路后,就只知道说不动手,数学课桌子上不准备草稿纸,以致于每次考试都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得不了高分。你最好的选择!!
对于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我借用了以下的一些基本办法:
1、关爱学生,激起学习激情。我知道热爱学生,走近学生,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鼓励的话,都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激活学习数学的思维。
2、每天除了把资料书的作业做完后还做3道典型的高考题,当天批改,对没有完成作业进行批评教育直到其改进为止。
3、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对一些重点知识、一些性质进行不定时的测验,及时检查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因材施教。
4、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课前尽量认真备课,把可能遇见的情况逐一解决,并时常练一些题同时归纳近几年高考的主要题型和所有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我尽量把一些解题的主要思想方法和基本技巧,比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的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选择题中的直接法,排除法,特殊值法,极值法等教给他们,既使他们不能立刻学会,但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就能把方法融入解题当中了。
5、高三复习注意到低起点、重探究、求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抓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信息点、易错点、得分点,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养成规范作答、不容失分的习惯。课下个别辅导,通过辅导能知道哪些知识存在问题,或者是我上课遗漏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6、认真分析数学临界内的临界生和临界外的临界生的学习数学的状态。比如说每次测试都能在90分以上的同学,应建议他们课后可做一些适合自己的题目。对一些数学“学困生”,鼓励他们多问问题,多思考。采用低起点,先享受一下成功,然后不断深入提高,以致达到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进步和提高。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美篇篇六
20xx年4月xx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在我旗举办的市级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的观摩学习活动。此次学习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旗县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
这次比赛活动中,安排了小学阶段一直六年级各段的课程,一共有21位做课教师,活动安排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有3分钟演讲,5分钟粉笔字,以及做课教师对于课堂设计等方面的答辩等几个环节。充分且全面展示了教师各方面的深厚的基本功情况。下面就自己参加这次活动听的两节课以及当天做课的几位教师其他方面的基本功展示之后一点想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听石老师上的《鸽巢问题》这一课后,有以下的想法:
1、 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石老师从让学生在自己手中动手抽出扑克的游戏引入新课,创设合理的疑问,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奥秘,从而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本课新知,然后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石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又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等方式合作探究,最后让学生汇报想法,然后归纳最终结论,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主人,教师是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探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解决这一类问题方法策略。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与此同时石老师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
二、是xx区的邢老师的图形的运动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邢老师教学《图形的运动》中,几乎整堂课都始终让学生围绕着本课的重点——旋转三要素,进行活动与探索,而不急于给出它们,让学生从自身进行学习活动与合作探究中去感悟出描述图形旋转运动需要说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这样就很好的降低了学生对于这几个词的理解与接受难度,既突出了重点,又解决了难点,巧妙的设计渗透出教师深厚的教学基本功。
还有她和学生交流互动起来感情色彩都是分外浓的,很能让学生放松下来,潜心思考,勇于探索。听起来就如同听人聊天一般。邢老师的课件并不华丽,但是对于本课重点的体现却十分明显。基本的素材全是生活中的实际。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与引导的作用,为学生接下来的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在这次活动中,两位教师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的想法真特别”“你真聪明”“你表达的真完整”“你的回答很有价值”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参赛教师特别关注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没有把小组合作这一环节流于形式。而且老师的数学语言也规范到位,这也是数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之一。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观摩参赛教师演讲、粉笔字书写以及答辩等方面的基本功,使我深深体会到自己在这些方面基本素质的不足与差距,在以后课余时间除了备课,还需重视加强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
活动虽然很短暂,但对于我们的影响应该是深远的,以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素质展示中为标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细细品味反思每堂课中的闪光的亮点供自己参考、学习、借鉴,俗话说有比较就会有鉴别。通过听课学习,使我认识到教育方面的改革体现为新的学习理念,也就是将学习看作是通过积极的活动参与建立自己的理解的过程,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从这一思路出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体现探究、合作和对话的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学习是一种享受,反思则是进步的最好方法。让我也在自己的教学中慢慢的尝试吧!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美篇篇七
学生的情感总是在老师的感染下逐渐萌发的,教师一定要用激情点燃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充满自信、充满热情地学习数学。因而教师要融洽与学生的关系,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入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一位老师教学“圆”,从童年时代的推铁圈到现在的呼啦圈,从奥林匹克的五环旗说到苏轼笔下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老师充满激情的配乐感怀,使全班学生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老师的“侠骨柔情”感染了学生,他们对生活中的“圆”感到不再陌生,并且有了急切了解更多的关于圆的知识的愿望。于是老师请大家动手制作圆的模型,不失时机地讲授了“圆心”、“半径”、“直径”等知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室里始终播放着《春江花月夜》的音乐,把客观的“圆”演绎成人间情感的故事。
小学阶段的孩子好奇、好动。动手操作活动具有具体形象,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并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先请学生准备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有的拼成了长方形,有的拼成了正方形,还有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然后让他们观察拼成的图形与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教学,比看老师拼、摆,听老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这样既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又能发挥学生的数学潜能。
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在沉闷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只会是“情绪低落”“一筹莫展”。他们在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情绪方面,并不墨守某种固定不变的模式,而是营造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抓住小学生喜欢争论的心理特点,通过争论有效地刺激兴奋点,一步步地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进入角色,这无疑能收到较佳效果。一位数学老师把数学课上成语文教材里的口语交际,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了下面的争论话题:三分之四是不是最简分数。甲方观点:三分之四是最简分数。乙方观点:三分之四不是最简分数。一场激烈的争辩开始了,双方利用最简分数的概念展开舌战。乙方认为,三分之四,分子与分母是互质,符合最简分数的命题,但考虑到三分之四不是真分数,所以一直强调三分之四不是最简分数,而甲方抓住最简分数只要符合分子和分母互质这个必要条件,不考虑最简分数是否是真分数或假分数,向乙方展开攻势。最终,乙方败在甲方有理有据的事实面前,双方最后握手言和,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师评价了甲方不仅对数学知识把握得很好,而且能通过机智的提问帮助同学理解概念,称赞甲方才思敏捷,能言善辩。接着幽默地夸奖乙方,告诉他们许多事实都是约定俗成的,如果你们发明一项规定:只有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互质时,才叫最简分数,说不定以后教材就变了。并鼓励乙方积极动脑筋,不断探索,数学这门功课就是奇妙无穷,只要你们不懈追求,耀眼的奥数明星也许就会从我们班上诞生。教室里始终洋溢着轻松、快乐的气氛,学生的情感如同决堤的江河,直泻千里,他们的思维在碰撞,激情在燃烧。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促使他们喜欢学习数学。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可以尝试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并交流计算方法后。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会掌握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就连下课铃响了似乎都没人听到。一旦让数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它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自己不能把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利用好这些经验,学生就会对数学由熟悉而变得亲切,由亲切而变得喜欢学习数学了。通过一些有效的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些知识没有办法直接利用实物进行演示教学,但如果不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又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寻找生活中的模型,利用模型帮助学生树立表象意识,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如在教学解决“行程问题”时,因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就可以找来两辆遥控玩具车,让两位学生分别操纵,在教桌上进行演示,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该如何解决。在教学“认识圆柱”时,可先在课前让学生每人设计一个“圆柱”。全班同学放学后都积极行动,用硬纸板、包装盒、彩纸等材料制作起来,不懂的地方向老师请教。在亲自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很多问题,学到了很多知识,课堂上的踊跃表现让前来听课的教师至今难以忘怀。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自然科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探究、掌握并运用数学规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如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小明家有黑山羊8只,绵羊5只。一共有羊多少只?学生肯定立即回答是13只。这时再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顺势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设计一个“骑圆形轮胎的自行车”比赛(其中甲骑的车轴在圆中心,乙骑的车轴不在圆中心)的情境。先让学生猜一猜,哪种自行车骑得快?为什么?接着用课件展示比赛,结果,乙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还是落在后面,甚至几次摔倒,而甲却轻松获胜。这一生活情境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认识圆的特征――“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做好了铺垫。
数学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加以训练,从学生感兴趣的实物、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才能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采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课堂的生活情境。设置引人入胜的悬念,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更便捷地沟通书本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把4根小棒用线捆成一个长方形,在带领学生测量、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后,随手一掌把这个长方形打歪了,有的学生肯定先是一愣,然后就会突然醒悟(长方形一歪,不就成了平行四边形吗),很多学生立即联想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可以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接着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这样使得整节课学生学得轻松而有效。这些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真实再现了现实生活,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增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幅度提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来自生活、回归生活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要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寻找身边的数学,让教学回归实践,回归生活,那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而且能很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迅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美篇篇八
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以及这学期听了在座各位老师的示范课,我总结出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验。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引发他们兴趣的学习情境。当然在情境设置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情境设置的一些要点。
首先,必须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要为教学服务。如果是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就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学生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来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是做秀,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其次,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为老师,在做课程设计之前,必须充分的了解学生。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级,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下面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教学情境之特点,我觉得非常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兴趣是学习之最重要的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对故事、童话、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学是大有用处的。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
总之,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增进学生的交往,体验情感,提高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美篇篇九
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结束,静下心来反思这一学期的数学教学情况,有苦、也有甜。日常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有不少的体验与反思。为使以后的数学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为总结经验,以备以后更好的进行数学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特在此对一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本学期,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数学课每周调整为四节。如何利用好这四节数学课,既让学生掌握好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又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张扬自己的个性,培养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此,我在备课方面,认真做到两点:
1、 认真编写教学案。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学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2、 认真编写导学案。为了更好的做到数学教学的前瞻和后延,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学校的统一要求,认真编写导学案,做到导学条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让学生根据导学案,就能做到自己能学会的自己学会,自己学不会的带到课堂解决,切实做到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小组长的产生。首先在全班范围内选出小组长,小组长是小组管理的核心,小组长的选拔是小组管理的核心。小组长的人选必须具有:①数学学习优秀。②在班级内有一定的威信。③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2、小组组员的分配。把除小组长以外的学生按学习成绩、基本素质等情况分成a、b、c三等。按照自由组合、教师调控的方法由小组长和每一等级中的一名学生组成四人小组。
3、小组一旦形成,小组一旦形成,具有稳定性,不能随便调换。假如某一个同学想到其他组去,必须取得本小组组长的同意和想去的小组组长的同意,再取得老师的同意才能调换。如果某一同学由于某种原因,本小组一致同意不要他了,这个同学必须自行联系其他小组到其他小组中去。这样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珍惜本小组的荣誉,为本小组的荣誉做出自己的贡献,争取其他同学对自己的认可和尊重。
4、小组学习指导:
① 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学习要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学习的过程,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组讨论之前,要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并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把自己的探索,发现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交流
② 小组长要做好调控:小组讨论、交流时每个成员必须发言,让差生先发言,防止小组讨论时优生发言,差生无言的局面。
③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在小组学习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听别人的意见,在训练中让学生意识到倾听别人发言,既是一种尊重他人的礼貌行为,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并且收获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这样做较好地融洽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强调了合作精神。
④ 让小组组员间相互检查知识的掌握情况,成为一种习惯。组员利用课余时间,相互检查近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相互当老师的意识和习惯。让小组始终处于学习相互督促,共同提高的氛围中。
1、课前相互提醒本小组成员做好上课准备。
2、上课过程中相互提醒并制止本小组成员上课说话、走神等违规行为,保证本小组成员把全部精力集中到课堂上。
1、我们学校采用学案导学的方法。在课前,老师把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自主预习新课。课堂上,小组长带领本小组成员对课前导学案的研究探索情况进行讨论交流,把本小组研究的成果统一认识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把本小组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提交到全班研究讨论。
2、上课过程中遇到的新生成的问题,由小组长带领全组研究、讨论,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小组任何组员的发言都代表本小组,是小组共同研究的成果。
3、由小组长检查某一部分知识本小组成员的掌握情况。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竖式的简便写法这部分知识,通过小组研究、交流、汇报,教师精讲点拨后,是不是全班同学都掌握了呢,特别是差生也掌握好了呢?这时我安排各小组看书质疑,相互检查。小组长就会根据平时的学习情况,重点检查本小组可能没有掌握的同学是否学会了,如果不会,全小组的同学就合力把他教会。这样就达到了小组共同提高的目的。
4、在自习课上,老师把练习题、练习卷等放给小组,让小组独立完成后小组合作检查,有弄不明白的问老师。这样老师帮学生解决的都是小组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
1、作业的布置。我们的课外作业分两部分: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小组布置的作业。老师根据上课的安排,布置少量的必须的巩固作业和预习作业(例如导学案)。小组作业是小组长根据本小组组员的学习情况,和本小组成员共同协商,自主安排作业,可以是课本上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小组安排的作业往往是最有效的。
2、作业的检查。小组对于课外作业特别是本小组布置的作业,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对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全组协商解决。对于检查出的错误,由小组长负责督促改正。
3、实际问题研究。每个小组都有一个小组共同研究的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在课余空闲时间,就聚在一起,相互交流自己的探索思路。研究结束,根据本小组的研究情况,填写研究情况汇报表。
小组长掌握本小组每一个成员的家长联系电话,当本组组员取得成绩或出现错误时,小组长及时将情况通报给家长,以便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情况,并对孩子的表现做出及时的反应。当家长想了解自己孩子的在校表现时,也可以直接拨打电话询问小组长,会得到自己孩子的最真实细致的情况。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评价时应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对学生的评价,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产生更高的学习动力,是否了解自己的不足而勇敢的改正自己的不足,是否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为此,我对小组的评价采用了小组点评和定量评价的办法。小组点评,定期举行小组点评会。
1、组内点评: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向本组其他成员介绍自己做了那些工作,在哪一方面取得了那些成绩,在哪一方面取得了那些进步。小组的其他成员对他做出肯定或否定评价。
2、小组长点评:由小组长对本小组成员进行点评,点评的主要内容:①本小组在本段时间里做了那些工作,取得了那些成绩。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美篇篇十
对于低年级儿童数学教学,主要任务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思维较强的学科。对与刚从幼儿园毕业的一年级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并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我这几年来一直是担任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这几年的实践与尝试,也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首先,我觉得要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重要。在课堂上,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我在每节课上都尽可能的去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一、故事导学,诱发兴趣
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喜新、好奇,学习目的性、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情节,诱发学习兴趣。如,在教“认识时间”这一课时,我在课的引入部分就加入了一个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由于是谜语,所以满足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争先恐后地要回答,课堂上的气氛很活跃。
二、联系生活,增添兴趣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必须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三、加强操作,提高兴趣
动手操作既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教学时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爱玩、好动等思维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机会。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拆一拆、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变抽象为直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由表象到认识,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促使知识内化。
例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数出11很小棒、并一根一根地摆好小棒,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摆才能让人们一眼就看出是11根。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摆法:左边摆5根,右边摆6根;左边摆5根,中间摆5根,右边摆1根;左边摆10根,右边摆1根;左边摆5个2根,右边摆1根;左边摆9根,右边摆2根……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第二种到第四种,这三种摆法虽然不一样,但实质都相同,都是先摆10根,再摆1根。为了更清楚方便,我们可以把10根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由此“十”也是一个计数单位的表象初步进入孩子的头脑,清晰地建立起一捆就是一个“十”。同学们在摆“11~20”中的每个数时,就只要拿出1捆再加上几根,也就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从而突破10个一就是1个“十”这个难点。
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很轻松,通过调整教材编排顺序,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数的概念产生和正方体的形成过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化静为动,发展兴趣
我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边想、边做、边说,使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达到统一和谐。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美篇篇十一
一学期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把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难点,又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二、注重课堂教学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三、尝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交流式”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课外,让他们带着目标进行预习并尝试自己寻找目标和重难点;课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学知识,领会数学思想。让学生在目标的导向下,开展愉快、有效地学习活动。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本班38名学生中,学习中下者将近占一半,所以“抓差补缺”工作认真尤为重要。本学期,我除了在课堂上多照顾他们外,课后还给他们“开小灶”。首先,我通过和他们主动谈心,了解了他们家庭状况、经济基础、邻里关系等,找出了其中的原因,并从心理上疏导他们,拉近了我们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建立了自信心;其次,对他们进行了辅导。对于他们遗漏的知识,我主动为他们弥补,对于新学内容,我耐心为他们讲解,并让他们每天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同时我还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表扬。通过一学期“时间、地点、内容、人物、措施” 五落实的辅导工作,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六、认真做好复习计划并且有条不紊的对本班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七、存在的不足。
1、对待后进生耐心不够,有的题讲解两三遍都没有做对,声音就会大起来。
2、对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没有及时反馈,及时监督检查,倒致一些学生应付了事。
3、学生的作业诚信度不高,总是教育也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
4、课堂中,板书也不够规范,字迹在写得快时有些潦草。
八、改进的措施
1、对待后进生要多一点耐心,发现他的闪光点,了解他的细微进步,并及时的表扬,让他们树立能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平时多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与交流时的大胆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只能在平时让学生多合作、多交流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3、对学习小组长要多进行效果的询问和监督。
4、课堂作业尽量面批面改,家庭作业早些到校也尽量能面批面改。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困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缺点,如对新课改理念的学习和探讨上、信息基础教育上、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方法等方面有待提高。本人今后将在教学工作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秋季学期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体看,我能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一学期的实际教学中,我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了克服不足,总结经验,使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转变教学观念,让每个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
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学生要成为教学过程活动中真正的主人,这是现在教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作为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他们都是特殊的个体,都需要尊重、信任,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从课堂教师语言,教学方法方式入手,尝试放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等,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如:“你是怎么想的?”、“你的见解呢?”、“你想到什么?”、“你怎么想就怎么说”、“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等等,营造一种宽松的环境,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尤其是后进生,更需要关心和指导,课堂上要多留意他们多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这样才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从而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以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这一学期以来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情绪有了很大的扭转。课堂上,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探索,质疑问难,踊跃发言。
二、更新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
现代创新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美篇篇十二
小学教师的教育观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通过学习加深了我对教育观的认识和理解,使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在职业中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有了更加规范的理解,了解了更多的现代教育思想,掌握了更为先进的教育技能和教学方法等等。现将我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对课改的认识是实施课程改革的要害。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认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我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
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预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一个人他要把想到的事情预备付诸行动时,他才有动力,有激情,而当他想到的事情预备付诸行动时,那就激活他创新,所以在课改中我们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
3、进行三个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手段的转变;
4、采取四种方法:激发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1、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能摧残人才。“教书者先强己,育人者先律己”,教师要终身加强政治思想修养、现代教育理论、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文件的学习,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才观。
2、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我身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去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去做。
3、制定自我发展目标。
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保持一颗永远年轻奋进的心,唯有如此方能适应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迎接知识挑战,不懂就学,没有就补,学习是我自身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我将用终身学习来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心得美篇篇十三
作为凤凰乡三康小学教师,我于20xx年9来到巴马一小轮岗交流。虽然有五年的教学经验,面临着新环境,新的同事,新的学生,百感交集。对于县城学校来说,对于老师的要求更高,心情感觉很惆怅,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应对,带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巴马一小。
作为一名轮岗交流教师,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言行和仪表,热心爱护实习学校的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班主任及教学的每一项工作;同时要遵守轮岗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改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并且与老师们共同一起团结协作,完成好每一项工作。安排我的主要任务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从这几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首先我能较快的了解整个班级的情况特点。要积极了解班级情况。对于新编班级来说,我应该用自己的眼睛用心去观察了解这个班级,了解学生,由于对于原班的留恋,有部分学生情绪低落,要积极调解学生的情绪,这也是对我们工作的一个考验。圈出其中我认为很有必要谈话的学生名字,然后再抽时间来找他们聊。
其次,学生面对新的班级,在面对新的新老师,难免有些陌生,为了较快的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情况。为了增进对学生的了解,我抓住一切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交流。除了上课时间,我一直是跟班的。刚开始几天,学生都不怎么和我说话,都非常被动。我发现自己好象很难融入这个班级,原因是彼此还不了解,这时我应该采取主动,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的和他们交流。通过自己的主动以及对他们的关心,学生也逐渐放开来了,都愿意主动找我交流了。在他们的心理我不仅是一位老师,还是一个贴心的朋友。师生之间就应该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学生。
初次担任一年级班主任总感觉手忙脚乱的,然而班级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也是千差万别,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需要我们不断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落实到班级工作中,我也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学校里,班主任就是学生的第一监护人,所以班主任的工作非常琐碎。要成为一名真正尽职尽责的班主任仍然需要努力,在学生身上下的功夫比学生的父母还要多。班主任工作中始终要坚持“一个标准”,就是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同一个标准。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则常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果处理有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和骄傲的性情,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对于班级中“典型”,是班里最“活跃”的分子,也要做到一视同仁,慢慢帮助他们进步。
在班级日常管理方面,初次担任一年级班主任,觉得自己不知道从哪几方面着手,很茫然,也觉得自己做的还不是很到位,比如在卫生方面,在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学生的两操方面,学生的纪律方面,还需要向老教师学习的地方很多,多多向老教师探讨管理班级经验,把自己当做一名实习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管理班级的能力和有所提高,但是自己的工作仍然没有做到位,还需要继续努力。
(1)听课
对于新老师来说,听课是最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听我听了二十多节课了,各色各样的老师讲课,或严谨或幽默,或深入浅出,或步步深入,习惯了听课只是记笔记,学知识,从来没有留心去观察老师上课的方法。每一次听课的机会我都十分珍惜。我的收获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驾驭课堂的技巧。听完课之后,把教师们上课时讲到的记在听课记录上,然后对我自己的备课教案进行修改,将他们很多优点和长处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当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作业批改
语文的作业主要是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以及小练习册。不过还是发现了自己改作业的缺陷。批改时发现有些题目学生错的比较集中,甚至答案都错到一个选项上,说明那个题目很容易被误导到那个错选项上。这样讲评时便需要着重讲解。批改作业主要也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查漏补缺吧。(3)课堂教学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九中学生的时候,我一点都不了解他们,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一厢情愿的认为学生这样就易接受。在讲授第一课的时候,我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上了一堂自认为明白易懂而又不死板的课,认为教学效果如期理想,结果后来下课一调查,一听同学们反应,才知道我讲的口语大部分同学反应跟不上,而教学的部分内容同学们有的以前从来未学过。于是,我在课后更多的主动走近学生,与他们聊天谈心,增进彼此的了解,从而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状况。
在这一年里,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教研课的机会,向其他老师学习,汲取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了解当代教育新理念,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