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福建旅游景点导游词(十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福建旅游景点导游词篇一
刚进大门,我们就可以看见大门两旁有18个火炮,火炮有中国火炮、红夷火炮和克虏伯炮三种类型的火炮,上方还有几发火炮的灰黑色的大子弹。走在山坡地小路上,沿途可以看见左右两边的石子路上有几十发火炮的子弹,走一会就到了售票口,它像一个城门,上面写着“天南锁钥”四个大字。
进了“城门”,我们就可以看见一面旗子高高地飘着,旗子上面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长龙。
往右走下去,我们就能看见一个个大火炮站立在远处,那么多大炮,没有两个是相同的。
那火炮有很多很多种:有很大的、小的、中国的、外国的,由一个又大又长的古火炮吸引了我,它叫“克虏伯大火炮”,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火炮,被称为“世界古炮王”。
炮台台基是用鸟樟树汁和糯米、红糖、石灰、砂土搅拌而成,十分坚韧。炮发原装备2门克虏伯主炮,几幅炮2门、小炮10门,配炮兵140人。现存在炮台的主炮炮身长13.96米,炮口内径2.8公分,炮重48974公斤,全重59888公斤,有效射程1646米,经专家认定是世界上保存最好、最大的大炮。
参观完大炮,我们去看发射大炮演习。随着一声炮响,我们仿佛看到了古代士兵在辛苦演练打仗,保护我们的国家。
胡里山炮台风景优美,请大家再去细细观赏。
福建旅游景点导游词篇二
说到福州,就不能不提及鼓山。早在东晋时期,福州民间就流传“右旗左鼓,八闽二绝”的风水之说,这左鼓即指鼓山,耸立于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总面积约48平方公里,分为鼓山、鼓岭、鳝溪、磨溪、凤池白云洞五大景区。自宋朝至今皆为游览胜地,鼓山就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之一。它与福州旗山遥遥相峙,重峦叠嶂、终年苍翠,山上处处有奇岩,峰峰有洞府,风光旖旎,主峰海拔900多米,对福州风水中占有相当重要的的地位。
青龙鼓山佑民安康
自古以来,福州百姓在选择及组织居住环境方面,就有采用封闭空间的传统。为了加强封闭性,还往往采取多重封闭的办法,如四合院宅就是一个围合的封闭空间;多进庭院住宅又加强了封闭的层次,而里坊又用围墙把许多庭院住宅封闭起来(比如福州的三坊七巷的构造)。作为城市也是一样,从城市中央的衙署院(或都城的宫城)到内城再到廓城,也是环环相套的多重封闭空间。在城市的外围,按照风水格局,基址后方是以主山为屏障,山势向左右延伸到青龙、白虎山,成左右肩臂环抱之势。山的左右为青龙白虎(比如说福州的以金鸡山为青龙,大梦山为白虎,于山、乌山把住南门成左右肩臂环抱之势),遂将后方及左右方围合。基址前方有案山遮挡,连同左右余脉,亦将前方封闭,剩下水流的缺口,又有水口山把守,这就形成了第一道封闭圈。如果在这道圈外还有主山后的少祖山及祖山,青龙、白虎山之侧的护山(比如说福州青龙之侧的护山的鼓山;白虎山之侧的旗山)。案山之外的朝山,这就形成了第二道封闭圈。可以说风水格局是在封闭的人为建筑环境外的一层天然的封闭环境。
由此我们可知,鼓山为作福州的青龙山,守护着福州这块难得的宝地,保佑着有福之州风调雨顺,人民安康。
鼓山之“鼓”意义非常
鼓山为作福州的青龙山,自有神奇之处,由其顶峰有一如鼓巨石而得名。相传这支鼓是天上的擂鼓将军为了镇住恶龙特地留下的。每当风雨交加,石鼓便有簸荡之声,那就是鼓将军在鼓山顶面对海上龙王进犯而击鼓,号召三军准备战斗。
鼓,在易经中为震、为东方。易经云:震者亨。震来,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其意思是重雷发向,千里传声,有惊无险之象,亦有变动之意。
易经《震卦》象征震动的鼓声:可致亨通。当惊雷鼓动的时候,天下万物都感到恐惧,然而君子却能安之若素,言笑如故;即使雷声震惊百里之遥,作为君子却能做到从容不迫,表示大丈夫威武不能屈,所以能成就大事。鼓山顶峰的石鼓亦在点醒居住福州的人们,匹夫兴亡人人有责。每当国家风云变幻之时,应该走出去,为国效力,由闽化龙之意。
九座山亭有玄机
坐落在鼓山的涌泉寺更为名扬天下,其位列闽刹之冠,是福州的骄傲,素有“既来福州,必游鼓山”之说。
涌泉寺寺院和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山坡里原有的山泉、峭壁怪石都被巧妙地镶嵌其中,寺庙前后左右环抱着苍郁的古老大树林,可谓“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宛如这寺院是盘古开天地就有,是上天降落在此处。这一典型唐代建筑,坐北朝南,以三级宫殿群,顺山势而上。迈过高高的门槛,一阵佛门清静的淡雅清香就会扑面而来。很多人走进殿内,烧上一炷香,虔诚地祈祷、祝福,让人徒升心安平静之感。
建造这所寺院的开山祖师神晏更具有传奇色彩。由于寺院建造在鼓山的燕窝穴上,燕窝发燕仔燕孙,所以涌泉寺能居僧干众,蒸蒸口上。相传当时涌泉寺建成后鼓山香火愈来愈旺。为了让香客们上山方便,寺院僧众决定修条上山道路。历经七七四十九天努力,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山道,从鼓山脚下一直铺到涌泉寺的大门。
开山祖师神晏看见这条石砌大道,心里很高兴。可过了几天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这条石砌大道寺院的僧众,病的病,死的死,香客们也闻知涌泉寺发生瘟疫,也不敢上山来了。一时间,鼓山涌泉寺僧侣四散奔逃,香客稀少,冷清寥落。
神晏心中好疑惑,为探明原因走到鼓山白云峰顶朝看石道。远远望去,隐隐约约中,他发现整条石道一股凶气缭绕不散。他连忙再仔细一一辨认,这才惊骇得他几乎失去控制喊叫出来。这条从山脚铺到涌泉寺大门口的石道,弯弯曲曲就如一条巨大蟒蛇蜿蜒而上,岭道上的一块块石头板就如蟒蛇身上的鳞甲一片片。那蛇的头对着涌泉寺大门正张着血盆大口对着燕窝吞吃出门的燕子,这石道分明是“蛇窜燕窝”!这明摆着涌泉寺的风水被这石条道破坏了。
好在神晏不愧为一代大师。他返回涌泉寺,召集众僧在新修的这条上山石道上建造了九座山亭,从山脚到山门。这条“蟒蛇“变成的石头道路中间的九座山亭,依次为闽山第一亭、东际亭、仰止亭(今已废)、观瀑亭(又名石门亭)、乘云亭、半山亭、茶亭、松关亭、更衣亭。这九座山亭像九根大铁钉,牢牢地钉在这条蟒蛇变成的石道上,把这“蟒蛇”斩成七段,使它不能再作怪。之后又从喝水岩修建一条石道,用条石铺设,直达山门。该道为蜈蚣岭道,意为蜈蚣叮七寸。蛇怕蜈蚣,这样这条毒蛇就不能复活了。蜈蚣岭道铺设完,上山道路变得四通八达了。
这一来,蟒蛇不能动弹了。而化成蟒蛇的那条石道,永远僵死在那儿,被千人万人踩。此后,涌泉寺渐渐香火旺盛了,僧众越来越多,涌泉寺越来越闻名于世终于成了南方著名的佛教圣地。在鼓山其摩崖石刻也很闻名。
福建旅游景点导游词篇三
各位团友,大家好。再过五分钟,我们便可以到“千年古刹”南普陀寺了。
现在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沿革。南普陀寺最初建于唐朝。初名普照寺,五代时,改名“泗洲院”,宋时称“无尽岩”。清康熙二十三年由靖海侯施琅再次重建。大家也许都知道,在浙江省有座普陀山,那它与南普陀寺有什么联系吗?对,有的。因为南普陀寺与普陀山普济寺同祀观音,又在它的南边,故称南普陀寺。南普陀寺位于五老峰下,为子午坐向,依山面海以中轴线为中心,主体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依次层层托起,相互呼应。东西两侧建筑物钟楼鼓楼对称排列,显得雄伟壮观。各建筑物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带有明显的民族建筑风格。
各位团友,南普陀寺已到了,请大家下车。
各位团友,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南普陀寺的山门,这边是西山门,在东边还有东山门。请大家招头看,“鹭岛名山”。这是原中国佛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山门两边对联为明书法家虞愚所书。“广厦岛连沧海阔,大心量比五峰高”。这道出了南普陀寺依山面海,佛境清幽的情致。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往佛塔和莲花池参观。
在我右手边现在大家可以远远看见的是莲花池,夏日荷花盛开时,蓝天、白塔、绿叶、花海,展示出这里清净的佛门净地。
池后为七座汉白玉如来佛塔和两座万寿塔。万寿塔高18米,11层高。为印度佛教建筑风格,顶端层层托起,高耸入云,中部四面有佛法修行的种.种雕像,底部为须弥座,又名金钢座。如来佛塔高5米,整齐有序地排列于万寿塔前。在塔的中间为放生池。善男信女在此放生以表自己的慈悲为怀,那么,为什么庙前要设一个放生池呢?其实,放生原为我国的一项风俗习惯,后与佛教“慈悲”教义相结合,成为一种佛事话动,流传至今。
各位团友,现在请随我入寺参观。这是天王殿,又称弥勒殿。天王殿是1920_年,会泉法师任方丈时重建的。它正中供奉弥勒佛,两侧四大天王,背后供护法天神韦驮,这种格局和全国寺庙都是一样的。
这便是弥勒佛。它盘坐正中,倚着布袋,袒胸托膝,十分可爱。相传弥勒为五代梁朝明洲奉化人,号长汀子。他常常杖着一布袋,云游四方,自由自在,劝人信佛,而且总是眉开眼笑,和善待人,因此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圆寂时,口含一偈“弥勒真弥协,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人们这才酌情其为弥勒的化身,在我国,常有“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楹联来形容其皆大欢喜的形象。
各位团友,现在请往两侧看,这是四大天王,中国俗称“四大金刚”。据印度佛教称,世界中心为须弥山,四方有四大部洲。四大天王住在须弥山山腰的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各住一天王,各护一方天下,河、山、森林,都是他们的庇护范围。中国的“天王”是依照《封神捞演义》所塑造的,这是东方持国王、雪白的身躯,身着甲胃,手持无弦琵琶,意为“弦弹破苦”,修生养性,南方堵广天王,身青,手持宝剑,意斩尽妖魔,佛法不可侵犯;西方广目天王,身红,右手绕龙或蛇,有的左手还持珠,意即吉祥如意;北方多闻天王,身绿,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用来制伏妖魔;右手握银鼠,意为苦海慈航。四大天王的法器是各有含义的;剑;锋利也,谐喻“风”;琵琶,暗指调;伞,隐喻雨;龙,有通的含义,暗:指顺。
这样一来,四样法器合起来便是“风调雨顺”,四大天王成了护国安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佛教天王,吉祥的象征。
弥勒菩萨后面,是护法天神韦驮。佛教相信他是南方堵广天王的八神之一,居三十二将之首。相传在释迦牟尼湿后,希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邪魔将舍利夺走。韦驮奋不顾身,奋起直追,夺回了舍利。佛教传入中国后,韦驮为少年武将形象,身着甲胃,驱矣除魔。传说如果韦驮手持着地金刚杵,表示寺庙并不富裕,对外来云游俗人不开放,不可留宿;假如金刚杵是横放在手臂上,刚表示寺庙较为富裕,是十方丛林,可免费食宿;若韦驮左手卡腰,右手持金刚杵过额,则说明对游要适当收费。
南寺原为世袭制子孙庙,韦驮的金刚杵为看地的,改十方丝林制后金刚杵仍保持原样。但按十方丝林制规定是可以免费食宿的。
各位团友,两侧的廊院,是对称排列的种楼和鼓楼。值得一提的是在五老峰上有钟鼓两山。钟鼓山与钟鼓楼两两相对,堪称一绝。各位团友,这是寺院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又称大殿。大家可以看到大庭平展舒广,正中为一宝鼎香炉,两侧白石宝塔耸立于两侧,显示出大殿的肃穆。
大雄宝殿主要供奉“三世佛”。莲花座上的为佛祖释迦牟尼。大家可以看到佛祖眼睛向前凝视,左手置于盘脚,右手微招至胞前,仿佛正在给人们讲经布道,造型生动。释迦牟尼原名乔达多·急达多。据说,他是古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从小善于沆思,深感人世间的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他认为只有出家才能拯救人类。所以,释迦牟尼29岁便出家苦修6年,后来又在菩提伽耶静思人生真缔,最终大彻大悟,得到后,他便开始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后来传教45年,在那迦羽化升天,这便叫“涅”。
大家请往后边走,殿后供的是“西方三圣”。中间为阿弥陀佛,左边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观音菩萨为大乘教菩萨。她能解救众生,每当遇难时,只要含中名,观音便会来解救,所以叫“观音”。从唐朝开始,观音便开始摆脱印度模式,形成中国化女神形象。大势至菩萨所到之处,可以息火、血、刀、光之灾。
各位团友,大家还可以看到大雄宝殿建筑颇具园林色彩。有“清风摇影”“禅河淋浴”等山水连环画。大家抬头看,大殿屋背里卷棚式弦形,燕尾式飞檐,如弯月起翘。这与墙身平实稳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更为庄重秀丽,体现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大家请跟我来,这便是大悲殿。大悲殿屹立于石阶之顶,高约20米,呈六角形的建筑风格,三重飞檐,殿顶正中立一葫芦宝塔,宏观伟壮观。大悲殿正中祀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三面为48手观音,各臂执物各有不同,表示观音有不同的渡众愿望。
各位团友,最后一殿是藏经阁,建于1936年,上层为经堂,下层为法堂。这里有中外佛书经典数万卷。其中较珍贵的有《明大藏经》《佛说阿弥陀经》。
各位朋友,下面我们前往素菜馆用素斋。
这是普照楼,它作为素食馆,迎接海内我嘉宾。南普陀寺的素食独具一格,以清纯素雅而闻名,被誉为“素菜瑰宝”。
各位团友,南普陀的介绍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的合作。
现在给大家40分钟的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上山看看摩牙石刻,也可以去大雄宝殿烧香祈愿。
福建旅游景点导游词篇四
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五老峰下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厦门的南普陀寺有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佛教在闽南一带的传播基地。南普陀的几任住持,在中国佛学界都享有盛誉。/1920_年起任南普陀住持兼闽南佛学院院长的太虚法师,曾到南洋、欧美各国讲学、传道,影响很大。而且他提倡的佛教改革,团结教派,也很有成效,为佛教作出了极大贡献,这也使南普陀寺的声名在海内外广为传扬。
南普陀寺坐子向午,依山面海,全寺的整个建筑,布局匀称,结构严谨,富有民族风格,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站在远处眺望,从无尽岩到五老峰山腰,在南北的中轴线上,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金阁四落建筑层层托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左右厢房、庑廊、钟鼓楼对称排列,回护着三殿,形成一个整体,显示出南普陀寺的雄伟壮观的气势,有一种佛法无边的威严。
在南普陀寺院的门前,屹立着七座汉白玉的如来佛塔和两座11层高的万寿塔,塔前是放生池。塔间的放生池,是专门为施主放生而设立的。放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风俗习惯,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佛事活动。这里池子里有着许多的鲶鱼和乌龟,可是也是因为大家都太乐于积善德吧,而导致池子里面的鱼和乌龟超出了池子所能承受的范围了,而寺庙也不会把这些动物拿来杀生,所以导致里面的荷花(根茎)都吃掉了,所以现在放生池已经限制放生了。
进入南普陀寺的大门,看到的第一座殿阁就是天王殿。1981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
南普陀寺的第二座殿阁是大雄宝殿,这是南普陀寺的主体中心,是1932年由当时的南普陀住持转逢和尚重建。大雄宝殿前的石庭平展舒广,正中宝鼎香炉巍立,两侧白石宝塔高耸,显出广庭崇殿的庄严肃穆。大雄宝殿是寺院僧众早晚课诵和法会朝拜参修的殿堂,也是佛门钟磐长鸣法灯不灭的心脏。主殿正中祀奉着
南普陀寺的第三座殿阁就是大悲殿,这座高20米的殿阁原建于明代,是木质结构,1920_年因香火过盛而被烧毁。1930年太虚法师住持南普陀时重新修建。1962年又进行了一次大翻修,主体改用钢筋水泥建造,又保持木构斗拱作为装饰。殿内祀奉四尊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端坐在莲花座上,神态文静自若、和善可亲。其余三面为48臂观音。每支手臂掌中各雕一小眼,手上各执神物,神器各不相同,姿态也各不一样,表现观音有不同的渡众悲愿。三重飞檐,如龙腾空;彩绘装饰,图案优美。殿顶的剪瓷、嵌瓷、彩塑,有的象征吉祥如意的仙女驾鹤,麟凤朝阳;有的象蛟龙吐珠,昂首欲飞。附属的斗拱雕画人物、莲花、走兽、飞鸟等等,都以朱红为底,以绿、黄和金箔点缀,艳而不俗。
南普陀寺的最后一座殿阁,就是两层的藏经阁。这座藏经阁建于1936年,是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上为歇山式屋顶,下为西洋式架构,重檐双层阁楼。上层藏经,下层法堂。二楼有宽敞的天台,三面台廊护围,依栏远眺,巍峨的前三殿尽收眼底。仰首后顾,层峰叠翠,意境深邃。在藏金阁的二楼,首先就会看到一尊玉雕卧佛,是用缅甸白玉雕塑的释迦牟尼的涅磐像,长四尺五寸,神态自若,姿态柔美,实为稀世珍宝。藏金阁内文物众多,反正有很多我不认识的宝物就是了,可以说南普陀寺藏经阁内的无价之宝是不胜枚举。
大凡到南普陀寺参观游览的人,都会要到寺院后山看一看那个镶嵌在一面大石头上的大大的
与南普陀寺相邻的是闽南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是是我国佛教高等教育的基地,几乎与南普陀寺齐名,因而很有必要作一介绍。1920_年创办的闽南佛学院,由当时的南普陀寺住持、中国佛教领袖太虚大师担任第一任院长。但由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闽南佛学院停办。但在这20_年中,闽南佛学院毕业了200多人,不少人成为出色的佛教俊才,现在尚健在的当年的学僧,大都成为名山长老或佛学大师。1985年闽南佛学院正式复办,现在闽南佛学院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巳经成为全国僧侣教育的重点学院。闽南佛学院设有男女两部,院内现有男女学僧近300人。在巳毕业的几届本科毕业生中,大多在全国各地的寺院担任主持或执事,有的还到海外的寺院去弘法任职,大大扩大了闽南佛学院的影响。如果大家以后看破红尘什么的可以考虑进去深造下。同学们,你们还在等什么,里面有小沙妮,还有小和尚,有车有房!快来加入闽南佛学院吧。!
福建旅游景点导游词篇五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一路辛苦了!热烈欢迎大家来龙川大峡谷旅游观光!今天由我带领大家游览龙川大峡谷,我愿竭诚为大家服务,力求大家玩得舒心,走得顺利,愿龙川大峡谷之行成为大家终身难忘的旅程!
请看游览示意图,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在进口处,本景区由茂密和原始森林,清澈的山泉潭、百米长的激流飞瀑、集天地之灵气的曲径深谷组成,是保存完好的大自然奇观。最有代表性的景观是千层瀑、观音瀑、红岩飞瀑和思源瀑。该景区海拔480米,相对高度200米,整个游程1600米,时间为90分钟,沿途没有茶水点及wc。我们不从原路返回,进口处与出口处相距200米。
现在我们就开始进入景区,之前,请大家记住以下几条规定:
一、严禁烟火,禁止吸烟;
二、严禁乱扔垃圾,不污染水源;
三、严禁打摘花草树木、捕捉鸟虫鱼等;
四、请大家紧随我身后,不要超前,也不要掉队,因为这是生态之行,野外之旅,为避免受到蛇的惊忧,希望大家合作,谢谢!
这座桥,叫迎宾桥,竹柏临风伴兰韵,红岩飞瀑迎客情,我再次欢迎大家来到龙川大峡谷。
这就是千层瀑,因此处皱折较多,素有“丹崖从从层台”之行,故名千层瀑,你们看,丹崖从中,有一只神龟,正虎虎生威地正视前方,捍卫着龙川大峡谷,是龟寿岩,龟龄鹤寿延年,我祝大家健康长寿。这是潜龙潭,看!神龙正潜伏在水里呢!大家再回头看,这里的景致欣赏意境是“小桥流水人家;龟龄寿延年”,喜欢拍照的朋友,可在这拍几张,这个位置拍摄的景观效果非常好。
横看成岭侧成峰,步移景异,大家看,刚才的龟寿岩现在又变成了惟妙惟肖的神蛙谷了;
这一道的景观叫龙行九曲,其得名于表象景观,即溪水沿丹崖之势流动穿行,呈九曲十八弯状,我们看到这涓涓流泉在沿着这火红的丹崖流动穿行,好像一只蛇在此蜿蜒而行,从地貌上看其实是造山运动时期的断裂痕迹。请看这一岩层断裂带,垂直断裂线比人工用尺子画出的还要直,我们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刀,这条断裂线是玉帝禁止小龙子与长岭公主往来的界线,关于小龙子与长岭公主的传说,待会儿我再告诉大家。说到火红的丹崖,即龙川的红岩是与武夷山整个丹霞地貌是一致的,因其地貌的复杂性及受流水常年的侵蚀与切割,近1公里的旅程内百米落差的瀑布有2处,大小瀑布、山洞、隐潭、石洞十余处,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无限风光在前锋。传说先古时期,玉皇大帝派蛇和青蛙共同看护地球这个大庄园。青蛙秉性憨厚,做事认认真真,恪尽职守。而蛇聪明、刁滑、懒惰,终日昏睡。这事最终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就命天将斩去了蛇的手脚,而将其安装给了青蛙,所以从那以后蛇开始爬行了,并对青蛙充满仇恨,见到就吃,以解旧恨,还希望吃掉青蛙后能生长出新的手脚来。我们龙川的大门就是由神蛙看守的。
这里也是拍照的好的地点,请大家拍照留念。缓步前行。
现在,大家仔细听,是不是听到一种悦耳的水声,这是泉水的笑声,龙川的歌声,我们到欢乐瀑了,龙川大峡谷的山含情、水含笑,这种笑声会一直伴你的整个游程,祝大家一路上心情愉快!
现在请大家暂停脚步,瞧!欢乐瀑对面的岩壁上长着的那棵植物,就是叶片像蜘蛛网状脉纹的那棵,叫蛛网萼,属虎耳草科,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稀有物种,记载在第一卷《中国植物红皮书》上。这种植物的珍贵就在于她只有在无一丝污染之害的泉涧才能生存,对周围的环境质量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她的存在,说明我们的龙川是一方清明澄洁的人间净上!请大家共同珍惜!
沿着这条小道往前步,可以去看龙川的龙椅,当年龙王就常常坐在这观赏瀑布,静心休养的。
观音瀑,这是我们龙川第二个大瀑布,落差58米,从仙凡桥上仰望观音瀑,中间有大小奇石两块,西侧较大的一块是观世音菩萨面壁静心念佛,身边一块小的是侍奉她的“龙女”,面善财童子则奉观音之命给“行善积德”人家送子去了。
大家知道吗?原始森林对人体健康有33种功效,负氧离子能改善哮喘、根治偏头痛,提高精神病的治疗效果,还能改善胃溃疡,促进肥胖病人的减肥,降低高血压,抵制真菌,根除百日咳,治疗和改善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
据地此考察的气象专家测定,我们龙川大峡谷内空气负氧离子的含量达到每立方米8000~10000个,是大中城市的几十倍,因而龙川大峡谷又被专家们誉为天然氧吧,观音瀑是龙川负氧离子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这种人间仙境大家千万不要错过,瀑雨飞飞,几万万个负氧离子被您吸入肺腑,喧嚣的瀑布声、洁净的潭水,置身于茂密的森林,那种奇妙的感觉,足以令您拂去心中纷扰琐碎的低谷,忘却尘世的烦恼!请您青春永驻,返老还童!
现在大家在这自由活动一会儿,充分享受负氧离子带给您的健康与快乐!想拍照留念的朋友抓紧时间,不要错过绝好的拍照机会,wc从那走,好!10分钟后,我们从百坎天梯顺势而下!
福建旅游景点导游词篇六
东山岛是福建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这里海湾辽阔,沙滩平缓,绿树成荫,胜景众多,极具南国滨海风光特色。东山岛古称铜山,现仍存有建于明代的铜山古城,位于铜陵镇海滨,系为防御倭寇而建,至今雄风依存。古城内有一座回廊曲径、玲珑雅致的关帝庙,亦称武庙,建于明代,至今香火旺盛。位于东山岛东部的东山马銮湾,沙白水净,天蓝海阔,加之岸边绿林葱茏,沙滩长2500多米,宽60米,沙滩东北有“三支峰”为屏,东南有赤屿等四个小岛拱卫,因而自成格局。
景点
坐落在东山古城东门海滨石崖上的东山风动石,高4.37米,宽4.57米,长4.69米,重约200吨,上尖底圆,状似仙桃,风吹石动,故名“风动石”,然而历经台风、地震而不倒,有“天下第一奇石”之称。巍然“搁”在一块卧地凸起且向海倾斜的磐石上,接触面仅为十余平方厘米。狂风吹来时,巨石轻轻摇晃不定,人若仰卧盘石上,跷起双足蹬推,巨石也摇晃起来,但又不会倒下,有“天下第一奇石”之称。
关于风动石,历代名人吟唱甚多,如明代文三俊诗曰:“是石是星丽太空,非风摇石石摇风。云根直缔槐杓上,月馆堪梯小八鸿”。
铜山关帝庙
又名武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正德三年(公元1520_年)扩建,至第四年,始建成纵袤一百二十尺,横广五十一尺的宫殿式大庙。尔后,几经扩建、焚毁、重修。关帝庙它属抬梁式构架,单檐歇山顶、传统对称型建筑;内有回廊厢房、丹墀龙陛、华表僧舍,其建筑中轴线正与隔海相望的文峰塔相对。关帝庙融建筑、石雕、剪瓷雕、木刻等民间艺术于一炉,且已达炉火纯真的地步。关帝庙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单位。
东山马銮湾景区
马銮湾海滨浴场,沿东山岛东南沿岸有南门湾、屿南湾、马銮湾、金銮湾、冬古湾、乌礁湾、澳角湾、宫前湾七个海湾,它们呈月牙形,首尾相接、绵延30多公里,洁白的沙滩背靠葱茏的林带,环抱着清澈的海水,是天然的海滨浴场。湾内小岛星罗棋布与浩瀚的大海交相辉映,构成一处天蓝、水碧、沙白、林绿、海湾美、岛礁奇的海滨旅游度假胜地。是一个国家级健康海水浴场。马銮湾长2500米,宽60米,沙滩洁白、细软,粗不扎脚、细不沾身。
寡妇村景区
1950年5月10日,国民党从东山岛撤退,共带走了四千七百余青壮。而这个只有二百余户的村子,竟有147名青壮男子强行裹挟去台。一夜之间,故园惊变,骨肉离分,悲天恸地。谁料海峡竟成隔绝,这一去就是大半个世纪。在这个悲剧舞台,人们看到了触目神伤的一幕:上百名在那次兵灾中失去丈夫的女人,成群结队,来到海滩,遥对云海深处的海峡东岸,烧香化纸洒酒,不知亲人是死是活,只能遥寄罹。多少次,她们一声声呜咽唤郎君,只闻涛声起回音;多少回,她们一双双泪眼盼归舟,不见帆影只见云。这些不幸的女性,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团圆的渴望,蓝天可作证,大海可为凭!由此,这个村子又多了一个饱含酸辛的名字——“寡妇村”。
九仙山景区
九仙山,俗称九仙顶,在东山岛铜陵镇西北面。因其是我国东南沿海历代军事要地,故又称水寨大山,是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政府1986年公布的首批省级名胜风景区主要景点。循着九仙山南边小道扶蹬而上,走了百来米,有历代文人墨客,官宦名流的摩崖石刻。
乌礁湾景区
乌礁湾位于东山岛尾部,这里有着南国海滨的风光,天蓝、水碧、沙白、林绿、海湾美、岛礁奇,1992年7月,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海滨森林公园。
乌礁湾,因湾西部有一块黑色的礁石而得名,它是东山岛最大的海湾,形状似一个被拉长的拼音字母“c”字。乌礁湾南北长8.3公里,东西纵深4.63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水深10米左右。海滨有8公里长的茂密的绿色长城,腹地森林覆盖率达70%。在漫长的林地中,种植有木麻黄、湿地松、马尾松、橡胶、荔枝、龙眼等林果作物,是一座典型的海滨森林公园。
东门屿
东门屿位于铜山古城东门对面二公里远的海面上,故称东门屿,又因岛上有文峰塔,又名塔屿。它同厦门的鼓浪屿,温州的江心屿和中国台湾的兰屿,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屿。岛屿面积近1平方公里,是一个近似“土”字形的岛屿,最高处文峰塔海拔91.3米,岛屿上风光相当漂亮。这边建成了万佛宝殿、天王殿、卧佛坛等庙宇,共计六千多平方米,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佛教寺庙群。寺的南面有小沙滩、礁石、洞穴,并有众多的石刻碑刻点缀其中。周围自然景色秀美,山林郁郁葱葱,幽静宜人。
文峰塔
是东门屿的地标性建筑,于明嘉靖五年(1526)由巡海道蔡潮主持修建。其建筑样式为八角型密檐式实心石塔,并由七层花岗岩砌成,塔顶端配置石葫芦。塔高32米,围宽14米,四面各配一副浮雕。现为岛内重点景点之一。
福建旅游景点导游词篇七
人们常说“自古名山僧占多”,其实是冤枉了出家人。与世无争的僧人隐身在高山峻岭之上,本意是修心养性,却常成为德高望重的高僧,因而山以僧名,闻名遐迩。而泉州开元寺就座落在平平无奇的鲤城区西街,与凡世的隔绝只靠山门前这堵象征性的屏障一紫云屏,这无形中缩短了尘世与佛门的距离。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衬,却多了善男信女的亲近,这就是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
泉州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或许大家想知道,开元寺何以能够闻名海内外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慢慢领略、细细品味吧。
眼前这座别致的建筑就是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0_年)修建的。大家先请看这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已十分久远了。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它们为“哼哈二将”。
跨过山门就到了拜亭。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东西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而我们所在的位置就在开元寺的中轴线上。佛教传入我国巳有一千多年历史,并在中国落地开花,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开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我国古建筑的南面为尊和中轴线为主的特点。
拜亭前的这个大石庭,是个“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200至800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贔屃。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
在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就是眼前这座大雄宝殿。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这块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亨,以应桑开白莲之说。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这片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给匡护大师建寺。关于这件事,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被无边佛法所感动,果然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其实,黄守恭本为乐善好施之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所津津乐道,世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两旁是五王审邽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10尊。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以及善才、龙女和两翼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开元寺历住持皈宗不一:有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禅宗等宗派,而大殿却能保持这种罕见的规制,这既值得夸耀,也是值得研究的。
大雄宝殿还有一个“百柱殿”的雅称。全殿原计划设立柱子一百根,后来因为需要放置佛像和腾出给佛教徒朝拜的地方,便加长了珩梁,减少了立柱,成为86根柱子的“百柱殿”。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右参政、按察使曾樱与总兵郑芝龙重修开元寺紫云大殿时,将其中木柱全部换成石柱。百柱殿的柱子形式丰富多彩,有宋、元、明各时期的海棠花式柱、圆柱、方柱。楞梭柱、蟠龙柱等。尤其是殿后廊檐间那对16角形辉绿岩石柱,雕刻着古印度和锡兰流传的古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图案24幅,引起中外学者的极大兴趣。它与殿前月台须弥座束腰处的72幅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同为修殿时从已毁的元主印教寺移来的。它们是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繁荣发达,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历史见证。
在五方佛前石柱和珩梁接合次,有两排相向的24尊体态丰腴、纹饰x丽、色彩斑斓,双翼舒展的天女,梵文“频伽”(即妙音鸟)。据佛经说:此鸟发声微妙,仙音优雅,连歌神紧那罗都不及她。他们原是佛的侍者,而能工巧匠们把她们的下半身嵌人柱榫里,翼胁之下爪足外露,上半身向前伸出,昂首挺胸,短衣半袒,樱洛圈胫胚,双臂伸展,腕着驯镯,手棒文房四宝,瓜果点心,丝竹管弦,翩翩若仙。他们不但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而且用以替斗拱,依托粗大的珩梁,减少其过大的跨度,极为巧妙地将宗教、艺术与建筑融合起来,令人称绝。
百柱殿的后侧西边,是据说开过白莲花的千年老桑树,即“桑蓬古迹”。看到它老态龙钟的样子,大家都相信它已有一千多岁高龄了,对其是否开过白莲花大多不去追究了。不过,在老桑树下,立有一块古老的石碑,言之凿凿,似乎确有其事。在1920_年的一次雷雨中,老桑树被雷电一劈为三,其中一技坠落在地上,于是僧人们将其用一块花岗岩托起,并镌一对联“此对生莲垂拱二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老桑树果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枝繁叶茂,青春焕发。前几年,大风将树于从托石上吹落地,末等人们再次扶植,它已落地生根了。如今,“三树同根”的老桑树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开去,一年四季,郁郁青青。
大殿后面的甘露戒坛,建在中轴线的第二台阶上。据说唐朝时候,此地常降甘露,一个叫行昭的和尚于是在这里挖了一口甘露井。北来天津三年(公元1020_年)在井上建坛,遂称甘露戒坛。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0_年)敦炤和尚认为戒坛不符合规范,又按《南山图经》改建为五级,其间高低宽窄都有严格的限制。后经元、明多次重修,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结构。坛顶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交叠上收,如蜘蛛结网,似回纹织锦,结构复杂而精巧。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24尊“飞天乐伎”,身系五彩飘带,手持琵琶、二弦、洞萧、响板,轻歌曼舞,翩翩若飞。它们与百柱殿的频伽一样,既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南音与南戏十分宝贵的形象资料。
藻井下分五级。坛台的最上层供奉明的卢舍那佛木雕坐像,其所坐莲花台座有一千叶莲花瓣,每片莲叶上各刻一尊6厘米大小的佛像,十分精妙。卢舍那四周各层侍立着金刚钩、金刚索、金刚铃、金刚锁四菩萨,还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寒山、拾得、千手观音的及韦驮天将等24尊菩萨神像。其中尤以八大金刚塑像为最佳。它们怒目结发,赤足袒胸,显得无比威严。环绕坛座的束腰处还有护三皈、护五戒的各种神王牌64个。戒坛是佛教徒受戒的地方,这种神秘肃穆的氛围,正可使人敬畏不迭,诸念俱灭,一心皈依。据说这种戒坛在全国已寥若晨星了。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大家也算有眼福了。
戒坛之后,就是有“百宝楼”之称的藏经阁。这里原来是法堂,是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僧录刘鉴义建造的。元、明时期已经过多次重修,至民国十四年(公元1920_年)圆瑛和尚改建为水泥仿木结构的二层楼阁。楼下现为寺僧念经礼佛处,上层收藏各种版本经书3700多卷。五时的开闽王王审知身居王位,独霸闽疆,纯属机缘偶然,因此他当了闽王后,就与佛结缘,起大信心,立大誓愿,皈心受持,以求心理平衡。他先后舍钱百万缗造大殿等建筑,并搜集一万两黄金白银,研细为泥,请开元寺义英法师写了两部金银《大藏经》,现二楼还保存有残页。另外还有元朝如照法师刺血写成的《法x经》以及泰米尔文的贝叶经。它们是我国珍贵的佛学典籍。除此之外,藏经阁还保存有从盛唐至民国的历文物。其中各玉、铜、瓷、木质的大小佛像、菩萨、罗汉、天王、神将等32尊。明大书法家张瑞图及现高僧弘一法师等名家的字迹和木板楹联也珍藏在这里。一楼大厅里还收藏有12口南宋以来的方钟,其中特别有价值的是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鹿港郊公置”的铁钟,钟上铸有与泉州通商的鹿港郊46家商号的铭文,是研究中国台湾与泉州经济史的很有价值的资料。
在中轴线的两边,还有一些建筑群:东有由迦蓝祠改建的檀樾祠,纪念施主黄守恭。黄氏四安(南安、惠安、同安、安溪)后裔及海外紫云家族无不以此为荣。有俗称“小开元寺”的准提禅林,原供奉天台宗的准提菩萨;西有尊胜院,现已开辟一部分为弘一法师纪念馆,有水陆禅寺,以供寺僧栖息。
耸立在拜庭两侧广场中,相距约200米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结构石塔就是泉州东西塔,它是开元寺的重要文物。它以塔身的雄伟、形制的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镂的精美而扬誉海宇,吸引着自宋至今的无数中外学者和游人前来游览、观瞻、揣摩和研究。
东塔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十年才完工。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x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石梁与粱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稳固的基础,配置着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实塔心,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公元1620_年的八级地震,也无法动摇动它的根基。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铎1声叮咚,悦耳怡人。塔顶有八条大铁链,连结八个翘角与刹顶,显得气势磅礴,紫气飘摇。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别刻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共计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巧夺天工。东塔已于1997年人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西塔名仁寿塔。五梁贞明三年(公元920_年)王审知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此塔,初名“无量寿塔”。北来政和四年(公元1120_年)奏请赐名“仁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1237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唯男性有须观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游客与学者的广泛兴趣。
泉州开元寺石塔是我国古石构建筑瑰宝。从石塔的建筑规模、形制和技艺等方面来看,都可以说得上精妙绝伦。它充分体现了宋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性。它不但在中国石塔中堪称佼佼者,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它既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空前繁荣的象征,也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标志。现在,东西塔影雕作品已成为我市最高层领导人馈赠佳宾的珍贵礼品。因此可以说,东西塔已成为泉州的象征。既是泉州人民的骄傲,也是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所憧憬的乡影。即使是没有到过泉州的人也常在说:做人要“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可见东西塔在他们心目中的份量。
大凡名刹,必有名僧。历开元寺僧人,或以佛学著作称胜,或以诗词文章闻名,或弘道扬名,或入世献身,有高僧:唐开山祖匡护大师,五唯识大师,律宗释弘则,净土宗释楚勤,南禅释文展,桥成造化的释义波,禅宗第一住持释妙恩,温陵禅师释戒环,蔼益大师释智旭,“为文似柳、为诗似陶“的释大圭,更有“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集佛学、书法、金石、音乐、绘画、诗文于一身的现律宗高僧弘一法师。
开元寺的得道高僧,也有不少出国弘法。如清朝顺治年间的木庵禅师,漂洋过海,扬名东瀛,成为日本黄檗宗的第二世传人;新中国成立后的转逢老和尚,足迹遍及印尼、尼泊尔、缅甸、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现任住待道元法师也曾应邀前往巴西弘法,禅风远播。
“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泉州开元寺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独特的规制,巧妙的建筑、珍贵的文物、优美的艺术和卓越的声誉,正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僧民信众和十方游客前来礼朝膜拜,旅游观光。
女士们,先生们,参观完泉州开元寺,您是否有不虚此行的感觉呢?您是否对泉州这个宗教历史博物馆有更深的了解呢?但愿主城泉州丰富的人文景观与美丽的自然风光能在您心中留下美好的回忆。
福建旅游景点导游词篇八
鸳鸯溪位于周宁邻县屏南双溪镇宜洋村境内,距城区约30公里,这里海拔800米,林深谷幽,溪净泉碧,环境十分宁静,是鸳鸯栖息之地。
鸳鸯溪为白岩溪中的一段溪流,长约14公里,溪流平缓,有直余个形状各异、水碧镜的深潭,供鸳鸯栖息戏水;溪岸各色野果累累,可供鸳鸯觅食,而山林中栖息着娄百只猕猴,当鸳鸯的天敌——老鹰出现时,群猴即嗷嗷嘶叫,提醒鸳鸯飞避密林岩洞或潜入水中,成为鸳鸯天然的“卫士”。因此,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成为鸳鸯栖息的乐园。第年秋季有娄百上千只鸳鸯从北方飞平这里越冬,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鸳鸯鸟自然保护区。
鸳鸯溪的主要游览景点有白水洋、鸳鸯溪、叉溪、水竹洋、考溪、鸳鸯湖等,其中景具特色的是白水洋和鸳鸯溪。白水洋一带林木葱郁,环境清幽,溪中三块巨石平铺水底,最在的块面积竟达4万平方米。水漫其石,仅深寸余,溪水清悠,波光潋滟,一片白炽,故称“白水洋”,亦称“水上广场”或“十里水街”。鸳鸯溪两岸峰峦叠嶂,古木参天,奇花异草,遍布山野。碧水潭中戏水的五彩鸳鸯,密林中嬉戏跳跃的猕猴,给这幽静的溪谷增添盎然微微生机,是一外奇绝的大自然旅游观赏点。鸳鸯溪一带还有一处为“漈水成烟”的百丈漈水帘洞,洞深穴秘,瀑帘挂壁,为全国五大水帘洞之首,其景色之奇丽,令人啧啧赞叹。
鸳鸯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屏南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处屏南、周宁、政和三县交界。总面积78.8平方公里。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鸳鸯鸟保护区。
鸳鸯鸟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是人们喜爱的观赏水鸟。鸳鸯溪长14公里,附近山深林密,幽静而清净,是鸳鸯栖息的好地方。每年秋季有数百上千只鸳鸯从北方飞来越冬,使这一带溪流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现鸳鸯,故屏南有“鸳鸯之乡”之美誉。
鸳鸯溪共分白水洋、鸳鸯溪、叉溪、水竹洋——考溪、鸳鸯湖等5个游览区。
白水洋游览区在鸳鸯溪上游,为鸳鸯溪四大景观之一,除溪流两岸的大小飞瀑和岩洞之外,最使人称绝的为“十里水街”,它是由三块平坦的巨石铺于水底而成,最大的一块达4万平方米。人行其上,水恰淹脚背,波光潋滟,一片白炽,故称“白水洋”。白水洋平坦宽敞,上面可骑自行车,可驾驶汽车。下游有一条50多米长的天然滑道,赤身下滑不伤肌肤,被称为“天然冲浪游泳池”。
鸳鸯溪游览区,该游览区为鸳鸯溪的中心景区,它以野生动物鸳鸯、猕猴和稀有植物为特色,融溪、瀑、峰、岩、洞、潭、雾等山水景观为一体,成为不可多得的综合性游览区。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百丈祭水濂洞”,它已列为全国五大水濂洞之首。清代宜洋武举张朝升称之为“祭水成烟”,它的特点是落差大、瀑面宽、水量足且不枯竭,并可进洞仰看水濂。
叉溪游览区位于鸳鸯溪下游,它以数千亩原始次森林为主,辅以丰富多彩的河谷景观,主要景点是可与“百丈祭水濂洞”相媲美的“百丈祭”。
水竹洋——考溪游览区位于叉溪游览区西面,它以险峰、幽谷和黄山松为主要特色。
鸳鸯湖游览区位于双溪镇,以湖光、小岛、鸳鸯、野鸭群及四季杜鹃花和寺庙、古塔等组成。
福建旅游景点导游词篇九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郑。今天我带大家游览的是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林进屿。
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包括古火山岛林进屿、牛头山古火山口、南碇岛、鱼鳞石山等。今天我就带大家去领略一下古火山岛林进屿的特殊地质风貌。
林进屿位于漳浦县前亭镇将口村海域,距岸约2公里,面积0.16平方公里,是无人居住的小岛。从远处看,它像一块黑宝石,镶嵌于碧波之上。这座小岛距今已经20xx多万年了,它的地质特征,也成为了地质演化历史。
“林进屿”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这里有个传说:很早以前,长泰县有一个叫林震的人,身患麻风,被族人弃于这个岛上。他吃岛上的动植物,喝岛上的水,专心读书。后来,他的病不治而愈。不久,中了状元,职从六品。他在京城任职8年,淡泊名利,不愿阿谀奉承而称疾告归。而这座无名岛后人就称为了“林震屿”,为了避讳,又把它称为“林进屿”。
现在我们已经登陆林进屿,大家小心。岛上局部可见碱性橄榄玄武岩石,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就形成了今天世界罕见的火山地貌景观了:一是机理完整的玄武岩石群,二是熔岩湖现象,三是巨型柱状节理。
岛的中央是郁郁葱葱的山峰,海拔72.7米。岛上的甘泉清澈见底,林间有山羊奔走。岛的四周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玄武岩石群。在岛的北海滩上,可以见到16个火山口紧密连在一起,形成圆环状,像vct软盘,就觉得一定读得出它那千百年来的巨变。这里的火山口小而多,还有这种玄武岩巨型柱状节理,更有这整齐的“巨柱石林”,它是如何摆布的呢?大家可以思考思考了。
岛上到处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石头,这里的石头没有牛头山那的排列有序的“石柱”,却千奇百怪、形状各异。
各位讲解先到这里,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参观,请注意安全。
福建旅游景点导游词篇十
林则徐,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中华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
林则徐威震全球的虎门销烟壮举,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序幕。
林则徐竭力打破闭关自守、妄自尊大的传统观念,积极了解并介绍西方,不愧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的一生,坎坷不平,跌宕起伏。他为官30余年,历官14省,不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他一生的光辉写照。
林则徐以爱国主义对待国家,以重民思想对待人民,以改革精神对待社会,以廉洁自律对待自己,为后世树起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a展区 矢志报国的闽都赤子
闽都福州,钟灵毓秀,人文鼎盛,素有“海滨邹鲁”之美誉。“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名人灿若繁星,林则徐正是那浩瀚银河中光芒四射的一颗巨星。
b展区 清正务实的社稷名臣
林则徐历官三十多年,始终践行其经世报国之志。他“崇实行而不事虚名,秉公衷而不持偏见”,每到一处都首先整治积弊,关注民生。他清正廉洁,不谋私己,“所莅治绩皆卓越”。
c展区 放眼世界的左海伟人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察夷情,探新知,学习外国的长处。其“师夷长技”的新思想,激励后人向西方寻找救亡图强的真理。
d展区 举世共仰的禁毒先驱
170年前,英国殖民主义者以侵华,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民族危机。林则徐毅然受命钦差大臣,坚决领导了禁烟斗争。威震全球的虎门销烟,这一旷古未有之壮举,在人类禁毒史上写下辉煌的第一页。
e展区 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
战争的烽火,揭开了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历史的序幕。面对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主义者,林则徐进行了坚决而勇敢的斗争,表现出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作为近代中国第一位民族英雄的林则徐,从此名垂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