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轴对称图形说课课件(十五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轴对称图形说课课件篇一
北师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中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对称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材结合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图案,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让学生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让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对称图形做准备。
(1)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操作,经历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等能力。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制作轴对称图形。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用了以探究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精心设计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安排了玩一玩、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一系列有趣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了较宽松的学习空间,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始,老师一句:给你一张纸,你会怎么玩?一个玩字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接着老师的撕纸表演,作品小衣服的亮相,更是把学生的兴趣推到了极致!你会象老师这样玩吗?话音刚落,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折纸和撕纸。灵巧的小手把一张张白纸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图形,争先恐后地将作品贴到黑板上。这样的新课导入,抓住了孩子们好动爱玩的年龄特点,通过撕纸这一操作活动,让学生目之所及,手之所触,都是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从直观上引发出对称之美,课堂教学随之直奔学习主题。
结合学生的撕纸作品,师一句:这些图形有相同的地方吗?找准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这些图形左右两边形状相同,对折后会完全重合。在此基础上我巧妙地引入轴对称图形这一概念,接着从轴字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出示图片,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抓住了学生好胜的特点,学生很快就想到用对折的办法验证了自己的说法;这一环节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赏心悦目的练习面画,增强了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练习的层次性,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1.猜一猜:(出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这是什么?(学生充满自信地猜测着,猜到最后一个,打开后居然不是同学们异口同声猜出的花瓶。)在学生的惊讶中,老师趁势启发学生:想一想,花瓶的另一半形状和大小会是怎样呢?你能想办法剪出这只完整的花瓶吗?
2.剪一剪:小组合作完成花瓶图,全班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说一说制作的方法,并给予激励性评价。
3.画一画:你想自己做一个轴对称图形吗?全班交流时鼓励学生说出他们画图形的窍门。
此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带着知识走进实践,不着痕迹地得出了制作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主张通过实践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发展思维。
由轴对称图形,进而拓展到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赏析,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受到美的熏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轴对称图形说课课件篇二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上册第68页《轴对称图形对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对称的现象并不太熟悉,因此教材在编写时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呈现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蝴蝶、蜻蜓、树叶、脸谱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引出对称的概念,为了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轴对称现象,找准并会画对称轴。
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把原教材进行灵活的调整,力求体现新知识的层次与深度,将主题图蝴蝶、脸谱等图案揉合贯穿于每个环节中。依据从具体到抽像的认知规律,以及儿童心理特征,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实物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判断出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并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学会画对称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画面的引入,渗透爱国教育和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学生感受到对称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
4、评价目标:用评价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评价自己,建立自信。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理解什么是对称。
接下来说说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比较积极但不稳定。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多数学生操作,口述,思考未能很好的有机结合,缺乏有序性和准确性。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丰富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认知,联系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景,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来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获得知识。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让他们在议一议,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画一画,拼一拼等一系列活动中感知对称的特征。
以下是我的教学设计:
师:孩子们,老师这里有剪刀、彩纸和笔,我能用他们给大家带来新的朋友,大家想知道他是谁吗?请大家稍等一会儿,老师就把他请出来。
师:大家看,他来了。(把小女孩打开)猜猜他是谁?(小女孩)
师:我再请来一位好朋友(剪热带鱼),看(贴在黑板上)。老师这还有几个这样的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你知道老师剪出的这些朋友形状有什么特点吗?
师:我们怎么知道他的两边是不是一样呢?(生可能答:将图形对折。)
师:看前面,能看到另一面吗?反过来这面呢?这两边哪一边也不多,哪一边也不少,这就说明这两边是完全重合的,我们就说这两边是对称的。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轴对称图形的世界,来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老师看出来了,大家都跃跃欲试,也想来剪一剪。老师就给大家一个机会,让你们也剪一个轴对称图形。不过动手之前,请同学们先来想一想,你打算剪一个什么样的轴对称图形?你想用什么方法来剪呢?(生思考)
师:很多同学都想出了自己的方法,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呢?
师:对,要先画下来整个图形吗?
生:要先画下来图形的一半。
师:老师的想法也和大家的一样。我们要剪花街先画下滑的一半,要剪树叶就画下树叶的一半。我们看谁剪的轴对称图形最与众不同,速度还很快。如果你剪得很认真,老师就奖励你一颗五角星。准备好了吗?好,现在开始。
(生动手剪,师边巡视指导边发五角星。)
师:老师看到了,许多同学都剪好了。那你怎么样让大家知道你剪得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可能答:把它对折一下,看看他的两边是不是完全重合。
师:说得好,现在就让我们同桌互相检验一下看看他剪得是不是对称图形。如果不是,请帮他修改一下。(同桌间互相检验)
展示生成资源:
师:好。现在我们每个人的桌面上都有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了,把你的作品先露一半让大家想想可能是什么图形?再全部展开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的手可真巧,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剪出这么多各式各样漂亮的轴对称图形,老师真为您们感到骄傲。你最喜欢哪一个轴对称图形呢?
师:老师也很喜欢这些轴对称图形。同学们,虽然你们剪得轴对称图形的形状不一样,但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找到了吗?
师:这条折痕是一条什么样的线?
生:是直直的线。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那么这条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直的线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教师板演画对称轴的过程),画对称很轴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要画直。
师:你说得很对,想要画直,就要用到什么呀?
生:直尺。
师:非常好。还有其他要注意的吗?
生:要化成虚线。
师:对。同学们再来看看它的上下两边,因为对称轴是经过折痕的直直的线,我们画的时候还要再出点头。现在老师把我刚剪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画下来。请你帮老师看一下,老师画得对吗不对。(师范画用动作提示学生要用尺)
师:同学们,你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有几个小图形知道你们表现得这出色,也想来祝贺你们呢?快从信封里把他们请出来吧,摆到桌子上。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他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生:是。
师:刚才我们是用眼睛观察的方法判断的,虽然这种方法很快,也很直观,但不一定很准确。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呢?
生:对着的方法来检验。
师:那我们快动手检验一下吧。(生动手操作)
师:好,让我们分别来看一看。蜻蜓(课件演示对折过程),是轴对称图形吗?
师:那就请你把它放回信封里。依次对蝴蝶、脸谱和树叶进行验证。
师:老师很高兴大家很快就放好了。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在生活中,还有好多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呢。你能举例子吗?
师:正方形、长方形是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师:谁还能举例子。(生回答)
师:同学们,你们能举出这么多例子,说明你们平时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1、判断下图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学生独立完成)
(师用实物投影展示一生的答案)你的答案和他的一样吗?
师:那我们画的时候要注意把它画正。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它可不止有一条对称轴呢?请仔细看看。(学生观察)
师:你可以用老师刚才奖励你的五角星动手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能找到五角星的几条对称轴,都在哪里。也可以同桌之间合作寻找。(动手操作)
师:请你用手势表示一下你找到了几条对称轴?还有同学到了5条对称轴。(课件演示)
师:通过找五角星的对称轴,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有的轴对称图形不止一条对称轴。他可能左右对称,也可能是上下对称,也有可能是斜着对称。所以我们判断轴对称图形或对称轴时,可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
师:为什么大家都没有给1画对称轴呢?
2、找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对称轴。
3、师:看来同学们已经和轴对称图形交上好朋友了。下面做咱们来做一个猜字游戏。师:同学们真聪明,为了奖励大家,最后来欣赏一下美丽轴对称图形。
4、欣赏轴对称图形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希望你们能用发现美的眼睛在大千世界里发现更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说课课件篇三
《轴对称图形再认识(二)》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第二课时。
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陌生。例如,许多艺术作品、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对称的风格。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图案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再次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教材是按照“欣赏——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猜一猜——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动手实践能力。
学生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已经接触一些简单对称知识。对称现象广泛蕴涵在大自然中,学习这部分的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几何初步知识、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发现少部分部分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强,空间想象能力也还不错,也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课堂发言受客观环境的干扰较大,不够大胆。这就需要老师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敢说愿说,大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大胆展示。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在数学教学中,从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物体出发,强有力的吸引住了学生,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同时根据教材的编排和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这节课以画图为主,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就必须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也就是在创造数学中学习数学。通过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以及观察、比较、动手操作,有层次的练习,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1、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短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在画图活动中,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1、借助方格纸,补全一个简短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找出所给图形关键点的对应点。
1.出示课件,观看图片,欣赏对称美。
2、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座房子,他画的对吗?见图1图2
谁来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1.淘气画好的房子不对,那怎么改正?
自己先改,然后集体交流。
2.以虚线为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教师引导:
1)想象一下对称轴的过程,感知如何补全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找图形的关键点。学生自己先找,然后叫学生上台演示,并标字母。
3)回想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怎样找对称点。(数轴点距)。
4)学生自己找出对称点,然后上台演示。
5)连接对称点。
3.学生独立完成图形。
4.图形演示,明确画法。
找出关键点——数出轴点距——描画对应点——连接对应点
5.欣赏激趣,尝试制作。
小组合作,试着玩成活动三,并集体交流。
1、基础练习
1)p24以虚线为对称轴,分别画出下面各点的对称点,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2)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拓展练习(出示课件)
1)猜字游戏
2)照镜子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24页
3、在下面的方格纸上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4、看一看,想一想,如何把9变成6。
轴对称图形说课课件篇四
各位专家、领导、同行: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华东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第九章第一节《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程的教材力求体现“课程标准”实质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归纳去总结,本节课刚好体验了这一点, “生活中的轴对称”作为本章的一个重点,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
2、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对现实生活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观察与分析,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简单的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难点: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1、知识目标:经历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和典型图案的过程,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简单的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3、情感目标: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体会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它丰富的文化价值,结合教材和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1、教学方法的设计
新课程理念强调“经历过程与获取结论同样重要”,但我觉得有时过程比结论更有意义。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知识的发现、发展的形成,采用实验发现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倒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2、在学法指导上,本节课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指导他们动手操作、交流合作,体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3.教学手段
并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通过直观演示,切实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1、本节教学将按以下六个流程展开
综合练习
发展思维
动手操作
加深认识
演示导学
形成概念
指导观察
认识特点
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观图激趣
设疑导入
2、教学过程
互动环节互动内容设计意图
1、观图激趣
设疑导入
播放多媒体——教材中的导图和p67页中图9.1.1,欣赏现实中轴对称图形.观察特征(每一个图形的两部分是不是相同?有没有办法使两边的图形画的一模一样?那些图比较美?),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新课。
出示课题:“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设计目的:新课程比较注重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引起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赋予数学一种生活气息,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同时也是对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一种培养。也同时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先由学生自主探索,自由发表看法,图形美在哪里?再小组合作交流。然后由若干名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设计目的:大胆让学生做一做,试一试,培养学生应用性技能和创新精神,小组交流可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3、指导观察
认识特点
老师加以引导学生,指出那些美的图形的特点.通过观察得知:这些图形的两部分分别对应相等。
(通过观察,学生对对称轴有了基本的感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4、演示导学
形成概念
把一张纸对折,然后从折叠处剪出一个图形,想一想展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先由老师示范剪出一个图形,之后大家自由发挥想像,剪出图案.由展示的图片和同学们剪出的图案归纳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指导学生阅读加深理解概念.
我想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不能满足于一个现成图形的结论,而要有一种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精神,要注意问题的一般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投入到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也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组织者的`作用。这一过程中的剪拼能力煅炼,对今后学习图形是有帮助的。
5、动手操作
加深认识
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和找出对称轴,让学生把学具中的图形剪下来,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2、让学生折一折后汇报结果。
通过操作得知: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接着从不同方向折一折,看各有几条对称轴。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进一步指导学生折圆,并启发学生说出: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对称轴是它的任一直径所在的直线。
3、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找对称轴,与同学们共同分析课本p68页的图形。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检查学生能否运用新知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在操作中,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6、综合练习
发展思维
1.举例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越多越好.采取分组竞赛的方式.
2.英语中的26个字母那些是轴对称图形?看谁又快又准确.那数学中的数字有没有轴对称图形?
3. p70剪正五角星,
思考:这种剪正五角星的方法,其中隐含着什么数学道理?
我认为新课改并不意味着不要练习,而是要改变繁、难、偏、旧的习题,要设计一些与生活相联系的题目,设计一些有体现基础而又能发展学生思维的题目,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1、注意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通过课堂中学生展示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交流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动手操作的表演,各种问题尝试解答等活动,使教师从学生思维活动、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序等多层面地了解学生。
2、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的想法或结论给予鼓励性评价。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本节课设计时,我遵循以下原则:观图引入激发兴趣,学习过程体现自主,知识建构循序渐进,思想方法有机渗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下写一篇100字以内的报告.喜欢设计的同学设计一些轴对称图形,带来贴在黑板上,供大家欣赏.
(新课程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让学生学会课后探究新的问题,尝试解决更层次的问题.)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例题
练习
对称轴的概念:
归纳小结
轴对称图形说课课件篇五
1、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探索并了解角的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1、角、线段是轴对称图形。
2、角的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一)预习准备
(1)预习书123~126页
思考:角平分线有什么特征?线段垂直平分线有什么特征?
(2)预习作业:
1、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角b、等边三角形c、线段d、平行四边形
2、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
①直角三角形,②线段,③等边三角形,④正方形,⑤等腰三角形,⑥圆,⑦直角。
a、4个b、3个c、5个d、6个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轴对称图形是两个图形组成的。b、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c、两个全等的三角形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d、直角三角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4、如图,cd⊥oa,ce⊥ob,d、e为垂足。
(1)若∠1=∠2,则有___________;
(2)若cd=ce,则有___________。
(二)学习过程:
1、角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_______。
2、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一条对称轴是_______,另一条对称轴是线段所在的直线。
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_______。
回顾小结:
(1)角是图形。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相等。
(3)线段是轴对称图形。
(4)垂直并且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距离相等。
轴对称图形说课课件篇六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下午好:看!我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我们都玩过纸飞机吧!今天让我们再来玩一次(飞出一架好的)!现在,谁想上来和我一起做飞行表演?来,起飞了!(谢谢)诶,为什么我的飞机飞得又平又稳,而他的却飞不起来呢?仔细观察两架飞机。这,其中的奥秘,又在哪里呢?(出示另一张ppt),这就是我《轴对称图形》一课的导入。(同时出示标题彩色打印)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非常重要。之前,学生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为今后学习正方体、圆柱等空间立体图形特征打下基础。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如下课程目标:
1.知识技能:经历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数学思考:学生在参与观察、猜想、操作、验证等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建立了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情感态度:通过开展学生亲身经历,积极探索的实践过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为实现这些课程目标,我是这样组织教学过程的。
1.感知特征,步步深入
由于纸飞机是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玩具,这样的导入一下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学生开始激烈地讨论起来。细心的学生已经观察到,左面飞机的一边缺了一个角,右面飞机的左右两边却完全一样。顺着学生的思路,我顺势推出,像这种两边形状完全相同的现象,称之为“对称”。
本环节设计,抓住了孩子们好动爱玩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初步感知到对称物体的特征。
接着,我由体到面,又依次出示了以下图形,(课件和实物同时展示,彩色打印剪纸)。并让他们拿出课前发下去的图片,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类。很快,学生排出了这样的两类图形,并说这一行是对称的,而这一个则不是。在表扬学生仔细观察、大胆发言的同时,我告诉学生,像这样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对称图形”(课件在这些图形的上面出示“图形”两字)。
但是,学生仅仅知道,对称图形“左右两边一样”是不够的。于是,我带着很大的疑问(课件出示问号)问学生:你们说这些图形是对称的,那你有什么方法去证明吗?此时,我大胆放手,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都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生们通过动手实践,跃跃欲试。小组汇报时有的学生说:老师,我是用尺子量的,发现两边是一样的;也有的学生说:我是用对折的方法,发现两边完全重合了。对折、完全重合(出示关键字),真是个伟大的发现。我再引导学生打开对折后的图形(拿出对折过后的图形),去寻找更大的收获。学生却有点失望地发现,图形里除了一条折痕,什么也没有了。我却因势利导,指出这个折痕就是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出示标题,拿走那个不是的图形)。这一活动设置的目的,落实了新课标的“四基四能”,这样不仅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也促进了知识的真正内化,有效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通过这样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引导思考之后,全班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折后折痕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课件和板书同时出现,记得抽走那个不是对称的图形)
2.找生活中的对称图形。
各位老师,以上就是我对概念的引导过程,能来一点点鼓励的掌声吗?谢谢,真诚的掌声停止了,而课未停止。当掌声停止时,我示意学生观察我们灵巧的双手,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双掌表面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我趁机引导他们找一找生活中,我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有的同学说,她见过剪纸是轴对称图形,有的同学说我们双眼是对称的,还有的同学像受到启发一样,说我们的鼻子,耳朵,嘴还有小脸蛋都是对称的。我笑着对学生们说:是的,为什么生活中我们个个看起来这么帅、这么美,那就是因为我们身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对称。
3、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其实,对称的物体还远不止这些,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体现新知识的层次与深度。我给学生准备了以下几组不同类型的练习。
第一类练习:包括数字、字母、汉字,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新知识掌握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第二类练习:借助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这两类典型的例子对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对于圆有无数条对称轴,以及“这一行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这一问题学生意见不一。我并不急着评价,而是让学生充分地折一折,辩一辩,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突破这节课的教学难点。
4、欣赏图片,延伸拓展
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对轴对称图形已有了深刻的认识。这时,我带领学生一同走进了轴对称图形世界,走进对称美的海洋。这是埃菲尔铁塔、印度泰姬陵、法国巴黎凯旋门、中国天安门、上海世博轴。我问学生,这些图形美吗?还没等我说完,就有的学生高呼,我们方方正正的中国文字“美”也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5、说教法、学法
纵观整节课,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折一折、辩一辩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新课件)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转向指板书)。
6、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也力求做到工整对称,图文并茂,简洁明了。
尊敬的各位评委,对称美,数学美,生活美。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轴对称图形说课课件篇七
感知—探索—发现—赏析—创作
我说课的内容是《轴对称图形》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对称既是数学概念,又是美学常用的概念。现实生活中,如在建筑、造船等行业和各种包装的图案中,常常可以看到对称美。
1.学生已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已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2.自然界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已有了一定的感性基础。
3.学生是中心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好。
4.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地开展讨论,具备一定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使学生在感受美探索美的规律的过程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对称轴的含义,并能正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2、在探究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它所带来的美。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初步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4、经历与他人合作探究、合作创作的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方法,真正做到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针对本课内容和以上教法,采用的学法如下:
教师收集与轴对称有关的各种信息,并制成课件。
1出示cai课件伴音:同学们,正是金色五月,让我们一起去拥抱在自然,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动画呈现):在美丽的大自然有房子,蝴蝶、草地、嬉戏的孩子…一片迷人的景色!
(2)自由走进美的世界。让我们一路尽享美景;学生欣赏教者提供的图画。(包括动物、花、草、水果、生活用品等)
交流感受:你有什么感受?这些图形为什么如此美?你有什么发现?
同学们,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图形,它们的美有着共同之处:板书轴对称图形。同学们想知道轴对称图形方面的什么知识?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共同来学习探究这方面的知识。(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再现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探究美的欲望)。
(1)出示小组探究目标:怎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小组讨论,制定探究计划。
1提供蜻蜓沿对称轴对折、重合的动态演示过程。
2动手操作:用自己所带的学具(树叶、图片、剪刀、纸片)折一折,剪一剪,自己探索。
(2)小组分工合作,开展探究。
(3)整理信息: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对信息进行筛选、分析,整理探究结果。
(4)交流研究结果,发现美的共性。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结合实例讲解。
小结:板书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设计意图: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导,将问题激励、研究指导和小组学习三者紧密结合。给学生提供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建议,有利于学生用较短的时间开展有效的研究,促使人人都有发现,人人的发现都有价值。在自主欣赏、参考动画的同时,也可以动手操作、亲身体验,体现自主化,活动化,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自主参与者,自主探索者。在说到探究计划时对于小学生不是专题研究只是一些基本的东西。在教者提供的材料学生基本能知道什么,然后通过知识迁移达到运用训练目的。)
(1)轴对称图形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并说一说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如平面图形,数字,字母,生活中的图形…
(2)小组确定探究主题,通过多种途径(画图,写出字母、数字,找生活中的图形等),选择一组作为小组的探究主题。(3)小组分工合作,操作图形,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4)小组汇报情况。同时运用多媒体演示。
可能有的情况:
平面图形中的轴对称图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圆等都是轴对称图形。有的对称轴不止一条。
有一条对称轴的是: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
长方形有二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数字中的轴对称图形:0、3、8等。
字母中的轴对称图形:b、d、e、y、h、e、v等。
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门窗图片、广告图片等等。…(设计意图;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让学生去寻找、赏析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这样,能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轴对称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我们已经欣赏了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那你们能不能用轴对称图形创作一幅作品呢?先小组讨论一个主题,再分工合作,可以通过剪一剪、画一画、贴一贴等方式。在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背景中学生完成作品,师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评价作品。(设计意图:让学生创作美丽的轴对称作品,这个任务是极具挑战性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才能。对作品的品评、欣赏,又能体验成功的愉悦,因为这个作品里面包含着创造美的成就感,包含了对自身的肯定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体验。同时用古典音乐作背景,培养学生的乐感,陶冶学生的情操,进一步进行欣赏美的训练。)
轴对称图形说课课件篇八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是来自,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希望我的展示能给各位留下美好的印象。
我的说课就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解说。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结合实例,通过观察、操作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学习这部分的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而根据三年级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较弱的具体学情,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充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丰富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度(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再确定教学重难点,停顿)
(为了更好的达成三维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借助多媒体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1. 感受对称美,激发学习情趣。
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学生早就有一定的认识,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呢?上课伊始,我充分借助多媒体,将一幅幅学生熟悉的美丽轴对称图片带入课堂,(播放教学视频)优美音乐、精美画面以及教师激情解说,将学生带入了现实生活,使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学生在感受到美的同时提出疑问:(播放)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入本节课的研究主题:轴对称图形。
探究特征
学生在美中的提出了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本节课的重点。在此我借助多媒体分两个层次进行教学
(1)由对称物体到对称图形
我先利用课件出示具有同样特征的三幅实物图,然后将实物图描画下来得到图形。此时学生产生疑问,得到的平面图形还是对称的吗?
(2)探究特征
于是学生想办法动手折这三幅平面图形进行验证,然后讨论交流这些平面图形是否是对称的?使学生初步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之后我用多媒体演示三幅平面图的对折过程(播放),再一次让学生深刻感知这些图形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通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教师多媒体直观演示,学生顺利的总结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认识了对称轴。从而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重点,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辨别轴对称图形
掌握辨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于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学生已经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但对于平行四边形学生很容易出错,我先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对折,然后借助多媒体对平行四边形进行不同角度的对折,有效的帮助学生对完全重合有了更直观深刻的理解,很清晰的让学生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五边形的课件演示,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使学生知道有的轴对称图像可以有多种对折方法。
判断轴对称图形的练习,学生先动手尝试判断,之后课件加以演示,很清晰很直观的帮助学生掌握辨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从而有效的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并且培养了学生的验证意识。
学习到此,我利用课件播放优美音乐,为学生创造做轴对称图形的良好氛围,孩子们激情创作的画面将课堂的学习推向了高潮,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画,对于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我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独立尝试,然后进行交流,之后我利用课件直观动态的演示,归纳出找对应点和连线两大步骤。 如果此过程只说不演示则太空洞、太抽象,而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达到了最佳效果。有效的解决了学生的困难。
让学生带着本节课的收获再次欣赏课始精美图片。然后再让学生说出在此欣赏图片的感受,之后我提炼性的总结,使学生将视野延伸到生活当中,更加激发学生对美的渴望和创造美的欲望!
整个教学设计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抽象的轴对称现象变得具体,将静态的轴对称图形以动态演示、验证,从而高效的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美得情境中快乐学习!
轴对称图形说课课件篇九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对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教科书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两部分讲述。“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这一节是在学生学过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内容。它是前面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中心对称的重要的基础知识。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定义及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初步的审美能力和初步的图案设计操作技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作用依据教学大纲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图形的观察和联想,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并能用适当的图形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
(2)通过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等活动,能正确区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利用所学知识画轴对称图形。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创新意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识别轴对称图形与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这是因为:
(1)《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理解轴对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了解轴对称的性质,会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2)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轴对称图形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如建筑设计的轴对称,服装设计中的轴对称,民间美术中处处体现着对称的美学原则。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区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两个不同概念,原因有两点:
(1)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比较熟悉,但往往不能够完全掌握它的定义;
(2)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联系,体现了中学数学中的整体思想,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这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
鉴于教材特点及初二学生模仿能力强,思维信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我选用的是引导发现教学法,充分运用教具、学具,在实验、演示、操作、观察、练习等师生的共同活动中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利用图片的不同颜色的对比来启发学生,运用投影仪提高教学效率,动态演出直观生动的教学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应用意识。
关于教材处理:①把课后练习1(课本p91练习1)安排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之前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突出显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变化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②对于例4,做了适当的改造:添加了常见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再动笔画一画。③练习题组的设计以课本为蓝本,结合学生实际作了适当补充。④根据学生课堂上的接受情况补充了实践操作、动手设计。
1、创设情境
首先,为学生展示县城外河凉亭的大幅彩色图片,为学生创设优美的学习情境,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问的心理特征,设置悬念:它很漂亮、美观吗?你能设计制作出如此漂亮的亭子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每个学生都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
紧接着展示六幅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观,并进一步设问:它们美在何处?它们有何共同特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图形都具有对称美。通过设问和学生发现的结果,揭示课题—本节课学习轴对称图形。
2、动手操作
在引入课题的基础上,讲授新知识,运用教具演示,并让每个同学都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对折,任意剪成一个形状,把它打开,观察打开后的图形有何特征,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定义中的两点:一是它是一个图形能沿某一直线折叠。二是直线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并把这两个特征作为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标准,有几条直线,就有几条对称轴(投影显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前面已经分析过,正确区分轴对称与轴对图形这两种不同的概念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我抓住突破难点的关键。
一、加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的理解;
二、通过复习轴对称的定义,引导学生找出定义中的不同点;
三是利用投影的直观演示,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从而使难点化解,并在化解难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具体做法是:在强化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复习轴对称定义中的两点:
①有两个图形,能够完全重合即形状大小都相同:
②对重合的方式有限制,也就是它们的位置关系必须满足一个条件:把它们沿某一直线对折后,能够重合。然后引导学生把两种不同概念中的两点加以对比,学生便容易发现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
(1)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轴对称图形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
(2)轴对称涉及两个图形,轴对称图形是对于一个图形而言的。
那么如何理解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有何联系呢?这是学生学习的又一个难点。此时,便利用投影演示,画好对称轴的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学生们就能很快发现它们的联系:①都有一条直线,都要沿这条直线折叠重合,这时再对两组图形进行动态演示:把图①中的两个图形移动到对称轴的两边,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把图②中对称轴两旁的部分移动到使其成为两个图形,引导学生观察移动后的图形,学生们会发现:图①原本是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即轴对称,移动后成为了一个整体,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图②原本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移动后成为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即轴对称,使学生理解了它们内在联系;②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是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投影显示区别与联系)。
前面也已经分析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识别轴对称图形与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因此,我把课本上的例4做了适当改造:
例4:下面是我们学过的一些几何图形,说出下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用学具折一折,并完成下面的研究报告,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任意梯形等腰梯形圆
研究报告:
略
这样,通过学生先动手折图形,再动笔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从而顺利完全例题,加深了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理解,也使学生知道了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能不止一条,它能沿几条直线对折,就会有几条对称轴。
3、联系实际,加强训练
为了及时巩固,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予以消化吸收,首先联系学生学习实际,让学生辨认26个英文大写正体字母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幻灯展示26个大写正体字母),并让学生书写出是轴对称图形的字母,其次设计了有梯度的训练题,初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
4、发挥想象,创造设计
通过本节课的观察实验,学生们发现了生活中很多轴对称图形非常美丽,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以学过的几何图形为基础,设计出轴对称图形,然后在全班展示,共同欣赏(幻灯展示我设计的轴对称图形)。这样,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升华,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激发其强烈的学习情感。
5、效果评价
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②本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学习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通过小结,使知识成为“体系”,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1、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分为四个部分:
(1)定义;
(2)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3)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4)学生设计出的轴对称图形。
2、时间的大体安排
创设情境,感受轴对称图形大约5分钟,动手操作,理解轴对称图形大约19分钟,联系实际,加强训练约8分钟,发挥想象,创造图形大约10分钟,效果评价及布置作业约3分钟。
3、整个设计要突出体现的特色
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实践验证,让学生自己设计
轴对称图形说课课件篇十
教材分析
《轴对称图形》这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在编排上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指导学生感知图形的轴对称现象,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对称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很多,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陌生。例如,许多艺术作品、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对称的风格。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探索简单图形的轴对称特性,把握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以及利用轴对称方法对图形进行变换或设计图案打好基础。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材先通过天安门、飞机、奖杯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引出“对称”的概念。接下来教材将这几样物品抽象为平面图形,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教材还在图中出现了“对称轴”这一名词,但没有给“对称轴”下定义或作出描述,只是让学生有所认识。
第二道例题则让学生利用刚掌握的轴对称图形的初步知识,“做”出轴对称图形。通过这些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想想做做”中,通过一系列的习题,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其中第3题在方格纸上提供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要求画出它的另一半,使学生有机会再一次在操作中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想想做做”后面,还安排了“你知道吗”,介绍自然界中一些对称现象以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对称的建筑,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体会“对称”的科学与美学价值。
学情分析
轴对称现象是学生新接触的一个知识点,这种现象广泛蕴涵在大自然中,学习这部分的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求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对称轴的含义,感受数学的美。
2.能力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操作、表达、思维能力与探索意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鼓励他们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辨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在数学教学中,从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物体出发,强有力的吸引住了学生,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同时根据教材的编排和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这节课准备采用观察发现,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发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就必须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也就是在创造数学中学习数学。本课从具体的学生感兴趣的物体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有层次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我先从孩子们感兴趣的玩导入,在教师与学生共同玩的过程中拉近我和学生的距离,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这节课的一开始,我先通过剪出一个“爱心”图,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也能比较自然地揭示这节课的课题。
接下来,出示例题中的图片,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并且自己动手折一折,来发现这些物体是对称的,揭示出“完全重合”这样一个概念,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平面图形的对称性,随后,让学生继续动手折纸,进一步揭示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以及让学生初步了解对称轴。
然后给出一些学生知道的几何图形和其他图形,即课本中的“试一试”,同样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的学习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一定难度的图形判断,让学生在跳一跳的前提下才摘到他要的果实,激发学生爱动脑筋,勇于探索。
学生学习完了“试一试”,此时学生对轴对称图形已经有了不少的认识,这时,就需要一些习题和游戏来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我安排了“找一找”、“做一做”、“猜一猜”三个环节,“找一找”就是课本中的“想想做做”第一题、第五题和第六题,主要是让学生来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两道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准确地判断出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做一做”就是课本中的例题2,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制作出轴对称图形,给了学生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数学的亲切感,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猜一猜”
是在给出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的基础上,让学生猜出这个图形的形状。在这一题上是由简到难,层层递进。这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以及对称轴的认识。
最后,我安排了一个“欣赏图片,情感体验”的环节,用课件展示出一系列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充分地享受这些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感受美、欣赏美。在这节课的最后,我用一个轴对称的汉字——“美”来进行总结,并将课题补充完整,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全课设计,力求做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好奇、好学的学习情绪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轴对称图形说课课件篇十一
本课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62~63页。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那么本课,着重在对"对称轴"这部分知识的进一步探究学习,能画出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正确判断对称轴的条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长方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的探索过程,会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对称轴,并借此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审美情操,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经历发现长方形、正方形对称轴条数的过程。画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一)导入新课
通过动手折,引出折痕和对称轴、对称图形。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探索长方形对称轴。2、指导学生画对称轴。3、探索正方形的对称轴和长方形的对称轴。4、指导学生画对称轴
画对称轴上.引导学生思考:刚才是通过对折的方法找到对称轴的位置的,可是很多轴对称图形是不能对折的,比如黑板上的这个长方形,你怎样来画出这个长方形的对称轴呢
由此激发学生探索,学生说老师画长方形的对称轴,然后交流自己的方法.在长方形中,只要找到两条宽(长)的中点这两个关键的点,就能很快地确定对称轴的位置,连接两个中点,就是一条对称轴,正确规范地画出长方形所有的对称轴.
正方形的对称轴
猜测它有几条对称轴,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操作验证,再在书上画出结果。
最后说明画对称轴时是怎么确定关键的两个点的再次强调图形对称轴的正确,规范画法,加深对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认识.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折一折,并展示是对称轴的折法和有几条对称轴。重点说明平行四边形。
2,比较复杂图案的对称轴.(想想做做第2题)
动画展示最后一个不是轴对称图形。
3,正多边形的对称轴.(想想做做第4题)
与上一题联系直接说说有多少条在学生完成画出正多边形的对称轴后,我适当追问,引起学生思考:按照这样推断,那正七边形会有几条对称轴正十边形呢正一百边形呢那么这个规律可以怎么说
让学生归纳总结出这道题中隐含的规律:正几边形,就有几条对称轴.
此外,又延伸了一下圆的对称轴知识,了解当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就越接近圆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4拓展联系,动手拼一拼。
(四)总结欣赏。
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老师适当补充归纳。
轴对称图形说课课件篇十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56——61页,轴对称图形
一、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二、使学生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三、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制作。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刀、彩纸、图形纸、钉子板、字母卡片等。
(一):欣赏录像。(课件出示春天到北京旅游的景象)
二、观察、操作——探究特征
(一)、观察,初步感知
1、认识对称
观察照片,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师课件点击放大剪纸图。)
生:它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
(课件点击返回)那其它物体有没有两边也是一模一样的呢?
2、揭示对称
像这样物体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它是对称的。那这些物体它们都是对称的。
3、扩展认识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呢?(课件出示)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之间自由说,全班交流)
(二)、操作,体会特征
1、从物体到图形的认识
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电脑出示按天安门、飞机、奖杯、蝴蝶等实物画下来的图形)
继续观察,这几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呢?
任选一个图形,在小组内合作,尝试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它
们是对称的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交流反馈。演示折纸过程:对折后两边是对称的
板贴:对折
师:那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把图形对折后发现了什么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对称(一模一样)的。
师:那其他图形也是这样的吗?师加以补充:像这样,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一样(对称),称为完全重合。板贴:完全重合
师:为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请电脑老师来演示一下。(电脑演示:2个对折完全重合的过程)。请大家把其余的两个图形再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操作,小组交流述说)
师: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点名回答)
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能完全重合的。
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板帖: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贴课题:轴对称图形)
师:这些图形都是(学生讲轴对称图形),那谁来说说这三张图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点名回答)它们对折后能完全重合,所以是轴对称图形。
师:如果把刚才对折后的图形打开来看看,还发现什么呀?
生:一条折痕。
师:有一条折痕。这条折痕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电脑演示对称轴)(板贴:对称轴)
师:你能找出另外两张图形中的对称轴吗?相互说一说。(同桌交流)
师:(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什么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今天,一些图形娃娃也非常高兴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但它们有个要求(电脑出示p57“试一试”)要请同学们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大家能满足图形娃娃的要求吗?组长拿出信封中的图形,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动手折一折,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选的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小组合作操作)
师:(点名回答)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学生投影展示)
师:那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
(点名回答并投影展示)
…………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操作,同学们知道怎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吗?
生:(请2—3名学生说)
师:看来同学们学得真棒啊!下面吴老师呢就要来考考大家了。
(一)师:(课件出示第58页第1题)这是我们生活中常会看到的一些图形,你能一眼就看出它们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直接提问,课件演示1—2个是轴对称图形,对有疑问的再演示)
(二)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学的英文字母,有很多也是轴对称图形呢!就让我们在抢答游戏中把它们找出来吧,看谁的反映最快。(教师举字母卡片,学生抢答)
(三)师:(小结)为什么n、s不是轴对称图形呀?
生:(上来动手折一折)因为它们对折后不会完全重合。
师:所以轴对称图形一定要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一起说)
(一)教学例2做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做一个呢?请组长拿出信封中的材料,小组合作,各显神通吧,看哪个小组制作的轴对称图形最美了。(小组合作设计,教师巡视)
师:谁来把你的作品给大家展示一下呢?
(请2种不同的方法到实物投影上展示,讲讲他们的做法)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呀,我们做出来的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学生讲完全重合)(教师在实物投影上演示,并把一些学生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二)师:昨天吴老师也剪了几个轴对称图形,(电脑出示p59第4题)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你能连一连吗?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9页,在书上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再点名回答,电脑相机演示连线)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把你学到的本领告诉你的小组同学。
(学生小组交流,再点名回答)
(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对折后的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还学会了做轴对称图形。)
(一)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大啊!那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每个国家都有国旗,大家知道我国的国旗吗?(电脑出示p59第5题)你能在下面一些国家的国旗中,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吗?我们用手势来表示,如果是轴对称图形就用**表示,如果不是轴对称图形你就摇摇手,明白吗?
(全班学生一起用手势表达,老师在电脑上演示)
(二)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的轴对称图形,那同学们想不想自己来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呢?(电脑出示p58想想做做3)画出下面每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翻开书到p58,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再电脑演示,做对的举手)
师:轴对称图形以其特有的对称美,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和谐的美感,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对称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对称的建筑,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电脑配乐欣赏著名的建筑图片)
师: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到雅虎、百度网站去查阅一些有关轴对称图形的资料,和同学交流一下。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习内容,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难点是掌握判别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
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这是一堂集欣赏美与动手操作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交流、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
纵观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学习情绪,切身经历了“做数学”的全过程,感受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为主导,在巩固练习中也安排了一些学生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完全重合”和“不完全重合”的区别,为辨别是否轴对称图形奠定了基础。在最后的制作轴对称图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使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轴对称图形说课课件篇十三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感受了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探索并体验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线段,主要学习线段的轴对称性,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义及性质。既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化和应用,又是后续画图形的对称轴和画轴对称图形的基础,还是今后探究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的预备知识和方法指导。因此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线段是轴对称图形;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义及性质,学会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说理。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定义及性质的过程,体会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和挑战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品尝发现的快乐,感受轴对称的对称美。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线段是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义又是画图形的对称轴和画轴对称图形的基础,加之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在几何图形和实践问题中应用较为广泛,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义及性质。难点是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解决实践问题。
突破方式:1、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2、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知识形成过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我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认识水平,充分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基本的教学程序是:由“创设情境——活动探究——实践应用——课堂小结”四部分组成。在此程序中我将采用:情景与直观演示教学法,讨论法、练习法。
我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和学生认识活动的主体作用,通过多媒体演示、实物图例等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给以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启导学生通过猜想、实验、讨论、分析出线段的对称轴特征,以及线段的对称轴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这一性质,以求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深化知识,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
课前准备:透明纸片、三角板、量角器、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多媒体导入具有实际意义的轴对称现象。
2.体验:用纸片展示线段,观察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对图片的展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为本节课的知识做铺垫。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由静止状态转入活动状态。)
(二) 教师引导,探究新知
自主探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概念(全体活动)
1.动手操作:设计方案找线段的另一条对称轴。
2.讨论:观察对称轴与线段的位置关系。
3.明晰(多媒体展示学生们的发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概念。
引导探究:探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小组活动)。
1.动手操作(投影展示步骤):
(1)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cd上任取一点p;(2)连接pa,pb。
2.讨论:在操作过程中,比较线段pa,pb。
3.明晰(多媒体展示学生们的发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
(设计意图:本环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困难,以疑促思,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探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义及性质这一活动中来,锻炼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和概括能力。)
(三)讲练结合,巩固提高
第一组:巩固训练
填空:
1.如图,若ao bo,ef ab,则直线ef是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
2.如图,已知直线cd垂直平分ab,则 , , 。
3.如图,△abc中,ad垂直平分边bc,ab=5,那么ac= 。
(设计意图:这三道小题都是对刚学过的重点知识进行数学化语言的组织,让学生加深印象,体会数学语言的严谨性。)
第二组:强化训练
例1:如右图所示,△abc中,bc=10,边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bc于点e、d,be=6,求△bce的周长。
变式演习:
1.已知:如图,在△abc中,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bc
于点d,交 ac于点e,ac=8 cm,△abe的周长是14 cm,
求:ab的长.
2.如右图所示,直线mn和de分别是线段 ab、bc的垂直平分线,
它们交于p点,请问pa和 pc相等吗?为什么?
解:连接bp
∵ mn垂直平分线段ab( 已知 )
∴ ap=bp ( )
(设计意图:意在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和训练解题格式。)
第三组:拓展延伸
1.上罗中学和上罗一小计划在村公路上共同设一个心理咨询 中心,如图,a处是上罗中学,b处是上罗一小,直线l表示村公路,应在村公路l的何处设心理咨询中心,才能使心理咨询中心p到两校的长度相等?
2.随着我国经济、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已经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范围,为了让小朋友们能更方便的上学,上罗镇计划以三个村为一个范围建公立幼儿园,如图,a、b、c表示三个村的地理位置,问:幼儿园建在何处,才能使得到三个村的距离相等?请你作出幼儿园的位置(用p表示)。
(设计意图:这组题是针对本节课的难点设计的,设计为与学生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实践问题,让学生们自己当一会设计师,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本组题的教法是:组内讨论,各组推选一名上台展示。)
(总设计意图:三组题型,从三个面,全方位的覆盖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讨论、提出质疑,并解决问题。教师从旁参与讨论,有针对性的启发和指导,鼓励他们提出疑问,鼓励他们团结合作,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四)总结归纳,强化体系
1、引导学生从这节课“学了什么”、“如何学”、“为什么学”这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系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2、作业布置:练习题第2题、习题10.2第3题。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强化知识体系。)
本节课设计以新课改理念出发,进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的探索,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讨的过程中遵循从直观感知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知识的价值。
轴对称图形说课课件篇十四
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节“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简单图形轴对称性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由此探索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认识角是轴对称图形;
(2)探索并了解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
(3)能应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角平分线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2)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通过说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
(3)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由“特殊”到“ 一般”的数学思想.
●情感与态度:
(1)通过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对轴对称现象有了一定认识,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基础上,经历探索的过程,掌握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为以后学习其他轴对称图形(矩形、正方形、菱形等)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1.在学习有关角的对称轴是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的时候,学生常常将角平分线理解成角的对称轴,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了特别强调;
2.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时,学生常常会运用全等将角平分线的性质再证明一次,而没有直接使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简化证明过程,因此,在本节课通过例题及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角平分线性质的运用.
1.根据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了这一理念,注意通过折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在操作中进行自主探索和生生、师生互动交流,从而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获得用折纸这样的操作发现法探究图形性质的活动经验.
2.在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处理上,既注意了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它是满足所有七年级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又注意了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比较优秀),因此,本节课突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即对原有例题作了补充(如例2),又增加了反馈练习活动,让学生在议练中学会运用角平分线性质解决问题,同时还进行了思维拓展,这样充分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3.本节课在教法上选用了“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这是基于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实践背景,适用于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因此本节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注意突出学生活动,设置了四个活动:①动手活动:通过动手度量、折纸等活动,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②表述活动: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表述角平分线的性质,并互动说理证明;③应用活动: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认识及应用;④拓展活动:结合本节课的知识,对线段的轴对称性进行探索.
4.教材中只给出了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文字语言叙述,并没有给出符号语言的表述,由于我校的学生在第二章、第五章学习时,已经接触了符号语言的叙述,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说理,因此在这里,我引导学生将文字语言结合图形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并且对性质进行了说理,同时在对性质说理以及例1的解答中,教师都给出了规范的说理过程,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又为后面学习证明(一)、(二)、(三)打下基础.
5.评价方式
根据课标的评价理念,教学中我关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说理,是否能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轴对称图形说课课件篇十五
1.说课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四小节轴对称图形。
2.教材的编写意图:
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前面所学的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
3.教学目的: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能准确判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3)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5)结合教材和连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4.教学重点:
(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事物是轴对称图形。
5.教学难点;
根据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教师适时地演示,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一操作一概括一检验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设计了五个主要的教学程序是: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二)指导观察,认识特点。
(三)演示导学,形成概念。
(四)动手操作,加深认识。
(五)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第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1、(出示两幅学生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哪一幅图比较美?哪一幅图不美?为什么?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这幅图不美。(教师手举不美的图画)因为这幅图的左右两边大小不一样? 有没有办法使两边的图形画成一模一样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新课,
出示课题:“轴对称图形”。
(通过让学生观察色彩鲜艳的蝴蝶图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第二、指导观察、认识特点。
(电脑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特点。(p121的枫叶、蜻蜓、天平三幅图)
(电脑操作)通过观察得知:这些图形的两侧分别对应相等。
(通过观察,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初步的感知。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教师进行演示操作、指导学生学习。)
第三、演示导学、形成概念。
1、(电脑演示)并让学生同步进行模仿操作。先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在折好的一侧画出图形,把它剪下,再把纸打开,引导学生观察,得出:折痕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从而引导学生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认识对称轴。
(教师板书概念)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电脑形象的演示,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2.(电脑出示练习)当学生了解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后,让学生观察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通过观察学生很容易发现这些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通过观察判断,进一步加深了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第四、动手操作、加深认识。
1.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和找出对称轴,(投影出示p122页的方格图)让学生把学具中的图形剪下来,折一折,看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检查学生能否运用新知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
2、让学生折一折之后,汇报结果。
通过操作得知: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和圆都是轴对称图形。接着指导学生从不同方向折一折,看各有几条对称轴。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逐个演示操作过程。重点指导折圆的对称轴。并启发学生说出: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的对称轴就是本圆的直径。
(在操作中,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3、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找对称轴,运用电脑演示练习1的1一6题。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第五、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一、)综合练习。
1、游戏。全体起立,每人做一个姿势,从正面看左右两边是对称的。再请三人上台表演。
2、抢答;观察周围哪些事物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
(这样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3、判断:
生活中不仅有些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我们所学的数字、字母和汉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
(1)下面的数字或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g h
(2)像这样写法的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口 工 用 中 由 日 直 水 清 甲
(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可以看出中国的汉字是非常美的。谁能举例说出哪些汉字可以写成轴对称图形吗?)
(师生共同品味中国文字的对称美,从而宏扬中国文化,做到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溶为一体。)
4、配乐剪轴对称图形比赛。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彩色纸用对折的方法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贴在白纸上。并把剪得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欣赏。)
引导学生观察:哪些图形较美?为什么?
(在欢乐的音乐声中竞赛,目的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调节;把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轴对称图形的美。)
5、观察并说出下图的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a与a'、b与b'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
(这题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归纳小结。
设问 :今天学了什么?
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怎样判断轴对称图形?
什么叫对称轴?
怎样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新课后的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形成完整认识。)
现在能把两侧大小不同的蝴蝶图画成一模一样吗?(教师拿着新课引入时的不对称的蝴蝶图)
(前后呼应,解答课前疑难,目的是检查学生活用知识的情况。)
全课小结:这节课,我通过五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既遵循了概念教学的规律,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
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条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