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金字塔教学反思(三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金字塔教学反思篇一
这样做主要的理论依据(基本理念): 抓住小学生语感形成的规律,以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文为基础,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品词、品句,进行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读写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精心准备资料,辅助学生理解课文这次评优课的布置比较早,因此给了我们足够用的时间做准备。我就利用同学关系找到了中央电视塔的照片,配合课文,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如课文第二段:“那圆圆的塔楼,像一盏宫灯。”这是不太好理解的句子,看教材时我想不出好的方法,可是当我看到同学给我发来的照片,我大喜过望。学生一旦看到这张照片,这个句子我就不用讲了。夜空中的电视塔高高耸立,圆圆的塔楼五彩斑斓,照亮了夜空。这张图片的效果太好了。
上课时孩子们正是借助这张图片,理解了句子的意思,感受了语言的魅力。这一点通过他们的朗读就可以体会到。除了恰到好处的照片,我还上网查了大量关于中央广播电视塔的资料,丰富了我的课堂,使简单的课文变得完美。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不仅知道课文里介绍的电视塔,还知道课文以外的电视塔。
为我的“…….有…….有…….还有……”句式训练奠定了基础。从上面这张图片,孩子们便能够体会到电视塔的神奇——“它能使我们和各地相连。”也能够明白,为什么我们打开电视机就能看到多彩的世界。课文采用“让角色自己说话”的方式,介绍了中央广播电视塔的外形特点和功能,反映了北京的变化。根据课文特点,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式。课文第二自然段是体会电视塔的“高”,我让学生边看插图边读课文,想象电视塔的“高”,有感情地朗读: “多高的塔,离我很近很近。”自读、同桌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反复朗读后,孩子们的赞叹之情溢于言表。他们感悟到了电视塔“高”的特点。电视塔的“有趣”的特点,我是通过朗读和变换句式说话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的。学生通过课件了解了瞭望台、旋转餐厅等生疏的词语。
这时,我设计了语言训练“…… 有……有…….还有…….”,孩子们不但能够说出课文中的内容,还可以说出拓展的内容: “教室里有…….有…….还有…...” 学生的朗读代替了我繁琐的讲解,在朗读中他们体会到了电视塔的特点:高、美、有趣、神奇。“神奇”这个特点是不好理解的,我没有死死地抓住这个词不放,而是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会看到那么好看的动画片,理解这座塔的作用。我又让学生观看课件,看看电视塔能够接收到那么多信号。
这时候,再让学生读课文,他们自然理解了“神奇”的意思,在品词品句中,感悟到了电视塔的神奇。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到下课的时候,孩子们已经能够把课文背下来了。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课上完了,尽管准备的很精心,还是难免百密一疏。孩子们读得兴起,说得兴奋,课堂上显得乱了,有点收不住。
影响了课堂效果。再有,上课时有点晚,我又多说了几句闲话,占用了上课时间,由前松后紧之嫌。以至于后面的练习做的不够充分,学生的训练面不够广。
在教学中积累经验固然好,但是总结失败或者失误的教训更为重要。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在以后的教学中免得再犯同样的错误。 反思是极好的自我教育的方法,它会让我们自我解剖,使自己取得进步。
金字塔教学反思篇二
昨天,我上了一节组内研讨课。内容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这节课我该“教什么”。我先是把课文读了两遍,以希望内心里能涌现出一些构思的激情。可是好几天里,我一直是停留在以“导游的身份”去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层面,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他们存有兴趣去读这篇文字。然而我始终没有设计好中间的程序,因为我遇到了一个难题:那样一来,我的训练点应该放在指导学生转换句式上,让学生练习复述课文,而不可能围绕课文的重点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进行引导了,这样是有点偏离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了。再说,我们指导学生学习一篇课文,究竟不只是告诉他们一些知识,而是应该引导他们对一些事物或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进而去思考和探究这些事物或现象。当然,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如果把这一课的目标定位在对语言的复述训练上,也是可以的。
我执教的班级学生,是属于基础不太好的那类,对学习的兴趣尤其不够,一般的常规模式的教学,很难激起他们的兴致。课堂学习中,常常会有很多学生自顾自的做自己的事情。针对这样一篇不是很生动的说明文,我应该怎么定位呢?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这是我困惑最多的。
这一课是一篇说明文,应该有一些新知识点,比如:说明文的一些说明方法,是必须要让学生要知晓的,并要尝试一些说明的方法;课后的问题:借助具体的文字描写,让学生弄清楚“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是本篇课文学习的重点;想象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办法和艰辛过程,这是基于文字表达上的头脑再现,需要指导学生有效达成。可是,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好像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致。该怎么实施教学才能完成以上的几个目标呢?
我又读了这篇课文,而且反复查阅资料,期求再寻找到新的视点。我原来的设计是这样的:我是一位导游,带着一群游客到金字塔参观游览。导游针对金字塔的特点和建造分别进行介绍。如果能转换好句式,效果应该也是很好的。但是我打算突破这种常规思维,因为在10年前,我就这样执教过这一课。
终于在上课的上午,我找到并编辑了一份文字资料,大致的内容是: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世界文明的一块丰碑;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建造的;金字塔有一种神秘的能量。我想把这份资料放在上课开始让学生拓展读,应该会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探究兴趣,也能较好地补充一些课文所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就这样,我安心的走进了课堂。
整节课,我好像并没有讲多少话,都是围绕指导学生学而进行设计:第一个环节:1、2节课文是由学生默读完成的,我只出示了一个课文填空让学生完成:“金字塔坐落在 ,它的形状是 。金字塔是用来 。因为 ,所以称为金字塔。”第二个环节:引读第三节课文,围绕“宏伟”“精巧”找读有关句子,重点把用列数字、作比较、语言描述等说明金字塔的语句拿出来进行品读,以此体会到金字塔确实是宏伟而精巧的。第三个环节:指导学生找出写建造金字塔方法的语句,在课文语言叙述的基础上,让学生借助画图来理解古埃及人科学的建造方法,并由衷体会到古埃及人是勤劳而智慧的;接着,我也出示了在课前收集到的比较清晰地绘图模型,学生更是惊叹不已。
这样的三个环节过后,我无需再赘言什么了,只是又出示了沙漠之中的金字塔,让学生看着这沧桑而古老的金字塔,感情充沛的读了最后一段文字,那种言犹未尽、心向往之的情绪油然而生。下课了,很多学生走到我身边说:“老师,长大了,我一定要去埃及,亲眼去看一看金字塔!”
这是我期望达到的目标,我的新思路是成功的。更主要的是,这节课,我好像真的没有讲多少话,几乎都是学生在读、在思考、在做,而且学生一直都是兴趣盎然的,这样的课堂效果,在我的班级里,也是极少出现的。
教学,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最大的事。每天都要走进课堂的我们,一定要存有一点创新的理念,让自己在自我突破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不断激发出自己最潜在的魅力元素。
金字塔教学反思篇三
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按要求构造三位数,会摆出三位数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
2. 能读和运用流程图做减法塔。
而对学生而言,虽然他们在二年级已经初步接触了有关于“流程图”的知识,但在理解和具体应用上还较依赖于教师的枚举和讲解。所以,在一开始时,我让学生先尝试看懂流程体,并利用自己做的数卡摆一摆,试一试,在以例题为例,让学生真正理解流程图的意思,扫除理解上的可能遇到的问题。
同时,在减法塔的具体计算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用5、8、7构造减法塔,学生发现这是一个四层塔,接着,又尝试发现6、7、8三个数构造出的是一个五层塔。这是我让学生自己任选三个数,在试一试,想一想通过这三个减法塔的构造你有什么发现?
果然,孩子们有了一下发现
1、 每次计算,十位上的数字一定是9,且最后一层塔的三个数一定是9、5、4,结果是495;
2、 好像三个数构造出的减法塔最多是五层;
3、 每次计算结果各个数位上的和一定是18。
其中第一个发现,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他们也找到了其中的道理。即,给三个数字,要把它摆成最大数和最小数,那么十位上的数一定是相同的;而且最小数的个位数一定大于最大数的个位数,这样在减的过程中一定会产生退位,所以得到的差的十位数必然是9。
对三年级学生而言,往往他们需要在尝试、讨论、在尝试、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创造性地解答实际问题。因此,我决得,给孩子从足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是十分有必要的。
到这里为止,似乎这堂课已经完成了教学目标,而我却又顾弄玄虚:“你们知道吗,只要你们报出三个数,我就知道他会是基层塔!”学生们兴奋不已,急切地抱着数字,我都一一回答。速度快的,还进行了验证。他们在兴奋的同时,也皆且得像知道其中的秘密。我这时告诉他们
1、 其实减法塔的层数都与9的分拆有关。即;
9(8-1)(五层塔)
9(7-2)(四层塔)
9(6-3)(三层塔)
9(5-4)(二层塔)
9、5、4,这三个数为一层塔。
在计算时可以将三个数中的最大数-最小数-1即相当于它相对应的层数。
2、 三位数最多是五层塔,三位数和四位数有书本上流程图所揭示的特点,但五位数就没有这样的特点了。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更加觉得,让学生在游戏、尝试的活动中自己发现其中的规律,远远比直接告诉他们更有意义;其次,这样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但对于一些牵涉到数论的知识,可不求甚解,无需面面俱到。但教师可有意识地告诉他们一些有趣的规律,让他们享受拿来主义的快乐。但这对矛盾的解决则有赖于教师对教材的更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