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课后反思简短(八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数学课课后反思简短篇一
本次学习,内容丰富,有专家对新课程的专题分析讲座;对课例的讲解;也有课堂实录,通过学习,收获不少,受益多多。现将学习感受总结如下:
一、新课程理念更符合时代的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有意义的学习能诱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因此为了使学习变成有意义的学习,首先学习材料必须是有意义的,也就是使学生感到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对生活实际和数迷的发展都是有用的。
三、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教师尽量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相研究。学生通过在小组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大胆发表见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在日常的教学中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等新颖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有个性的过程。
四.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从重功能。
五、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总之,课程改革需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为此,需要教师全身心的真情投入,需要在完善教学活动和完善个性两个方面共同努力。
数学课课后反思简短篇二
在教学这节课之前,我做了大量的工作,多方收集素材,精心制作课件,在制作课件时汲取同事的建议,尽量使预设达到完美。在教学方案设计上力图根据自己有组织教学的经验,同时又不走固定模式化的教学程序,把这节课设计的更加新颖,能够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从中取长补短,总结好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水平。
教学设施中,我非常重视开头的引入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意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注意从现实生活出发,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生活知识和数学知识,通过知识迁移、类比的方法归纳得出同类项的概念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使他们不会觉得数学概念学习的单调乏味, 逐步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同类项的概念时,利用字母a和x2分别代替“笑脸”和“鸭子”的感性材料的作用,以启发和讨论交流为主,让学生自己观察,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特征。“总结出两不变,两无关”的观点介绍给大家,利于大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于例题的教学,我也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学生进行化简时,要先观察,再下手,归纳出一找、二移、三并的步骤,我觉的课堂的有效性效果还可以。
讲完这节课后,我觉得自己设计时想得太多了,有点怕这怕那的感觉,造成前松后紧的局面。自己讲得有点多,虽然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但学生没有板演的机会,所以有些问题只能在作业中才能发现。
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呈现习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充分利用了宝贵的课堂40分钟。但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还有如下遗憾:
1.板书方面做得不好,没能充分利用好黑板。
2.教学时前松后紧,学生没有板演的机会少,不能很好的做到对知识的反馈。
(1)成功之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提供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材料作背景,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同时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会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有所得。本节课采用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的设计比较合理,一开始设置了三个问题,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到数学。首先电脑出示一幅图片,图片上有葡萄、梨、蘑菇、香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分类,并说明理由;接着,利用元和元,角和角可以相加,为下面同类项可以合并打下基础;最后用一个多项式,让同学们先写出其中的项,再将这些项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分类,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也就是说当学生有积极的态度和情感时,才能使大脑的活动得到促进,使各种智力因素得到有效的激活,兴趣是思维的原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依据实际情况,使学生个体全身心地置身于真实的数学活动中,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体会做数学的快乐
2.尝试崭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说,要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但要从观念和方法上进行变革,还需要组织形式上的创新,实现教学形式上的多样化。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分组讨论、小组比赛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使学生兴趣主涨,整个课堂比较活跃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感觉最深的就是老师要用心的去设计教学,让学生多一些参与的机会,学生的兴趣高了,学习有了动力,学习的效果会好很多。以后在教学中还要不断的努力,把课备好,多备学生,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成为一个在欢乐中学习的乐园。
这节课运用新课标的理念,按照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交流归纳——应用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教学,营造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显得生机勃勃。
我将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展开教学活动,核心环节均由学生在动手、动脑与小组交流中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学生表现得兴趣盎然,并在探索与合作的过程中体验了认识事物、寻求规律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促进了积极的情感的形成。
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变化,每个问题的设计都以问题串的形式前后联系,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再通过探索交流、反思、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考过程,使学生学会探索规律的方法。这样的安排符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能力相统一的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但我感觉到存在着一些不足:
1、学习活动的组织与控制不同步。由于班容量大,学习小组的划分人数偏多,小组骨干不得力,出现有的学、有的玩的情况,尤其是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处在“观众席”上,由于小组活动时间所限,也有一些同学在小组中还没有得到交流机会活动便宣告结束。本节课的三次小组活动都表现出这一问题。因此,在以后教学中必须科学地组织学习小组,并加强骨干学生的培养,增强自身的课堂控制能力,避免学生活动走过场、图形势。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指导的时机与方式欠妥。一是在演示搭桥时就有意提示了其形成,这里的暗示对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不利;二是在 学生分组活动时的指导。教师应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行个别帮助,不应以权威自居让全体“看这里”。干预过多会抑制学生的自主探究,撒手不管又会让困难生无所适从。本课中有一个组由于缺乏指导,仅找出一种式子便停止了活动。三是集中交流时教师的评点必须随机应变。教师要充分运用课堂机智,抓住学生的奇异思维点掀起课堂小高潮。若从赞赏学生爱动脑子的角度入手,不仅会激励当事人,还会深化全班学生的认识。
3、信息反馈渠道的开辟与梳通必须重视。分组活动时教师要“耳听四方,眼观八路”,将学生中反馈的信息迅速纳入下一进程的教学活动中去;回答问题的学生应既有自主的也有点将的,让各类学生都有代表出来交流;学生练习情况应既有互评,也有教师抽查,并应根据学生基础适时抽查;优则按高标准要求与评价,差则按低标准要求与评价,并及时给予个别点拨,在课堂上体现分层教学的思想。本课在反馈与评价上显得不够全面,因材施教的思想不够鲜明。
1、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少,完全可以与下节课《合并同类项》一起讲。但正因为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少,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本节课培养学生参与的意识,启发、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细心探究。使他们充分感受到探求的乐趣,成功地喜悦,合作的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这样既尊重了教材的安排,又能为下节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2、“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在情绪高涨时的思维水平是情绪低落时的两倍。因此,充分激发学生热情,在兴趣情境中体验、接收新知识,是一节成功课的关键。在教学《同类项》导入新课时,首先出示几个色彩鲜艳的三种水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同类意识’,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从“激情引趣”入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方法,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有很好的激发作用。
3、整个课堂教学中,老师一直在努力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插嘴”调整上课前设计好的“教案”,但仍然留下很多遗憾,这样来看,“教案”可能不完全是在上课之前设计好的,真正的教案,是在教学之后。
4、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育可以成为创新的摇篮,也可以成为创新的坟墓。那种不民主的、压抑的教学气氛是窒息创新火花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行为,敢于质疑,敢于释答,要让学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情感上缩短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学生无错”、“言者无罪”的意识。学生答错了充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不明白的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有不同意见的允许争论;教师有错允许提意见。教师在学生提问、作答时,尽量做到表情专注,态度和蔼,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作的回答,哪怕是十分的幼稚和肤浅,都应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发掘其中可取的因素,防止从言行上伤害他们的自尊,挫伤其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师生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场所,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在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活动和对话中,在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数学课课后反思简短篇三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归纳、运用等数学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通过反思我认为在本课的教学中,有以下几个亮点:
1、在开课加入复习口算,通过5×2、25×4、125×8的计算,使学生明确:这三组数的乘积是一个特殊的整十、整百、整千数,会给学生的计算带来很大的帮助,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通过比赛计算(15×25)×4和15×(25×4)谁的计算速度快,使学生自己体会到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学习乘法结合律的目的是为了使计算简便,但我想这一点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可能没有深刻的体验,因此我在这里采用了男女同学计算比赛的游戏,即调剂了计算课枯燥呆板的课堂气氛,又使学生自己有了深刻的体验,感受到学习乘法结合律的必要性。
3、探索数学规律是有一个过程的,对于这个过程的认识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学生自己体验感受的,对学生已有的体验与感受及时的归纳总结,是提高探索能力的重要一环。本节课我力求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通过学生的观察、验证等形式,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算式等式)去感受,再经过学生的大胆交流,自然概括出乘法结合律的内容,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没有结合具体情境教学,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举例验证,总结规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规律,将计算规律的探索学习与解决问题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2、这毕竟是一堂计算课,在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练习密度过小,这对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有一定影响。还有就是练习的层次不是十分的明显,在练习中可以穿插变式练习,如:25×16等,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为了使学生灵活使用乘法结合律,防止学生的思维定势,还可以在练习中设计不能简算的连乘法,让学生判断能否简算,从而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
3、在教学中,有点偏于关注部分学生,要注意与全体学生的交流,让所有人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并且在平时教学中,多注意学生的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倾听”。
在本节的教学中,我对数学的呈现方式进行了尝试,就是简单的运用几个算式进行教学,让学生直接感知新知识。虽然没有让学生明确感知是生活中的数学,但是可以让学生感觉简单的数学课,简简单单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课课后反思简短篇四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学习过程,才能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力戒传统教学中烦琐的分析和教条的死记,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数量。我作了以下的一些教学尝试:
一、从生活入手学数学。
一开始,我就改变由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传统做法,直接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班级的人数引出题目,再让学生介绍本班的情况,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关注过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
为让学生认识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时,我故意不作任何说明,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让学生发现问题, 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往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效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教学存在偏差。教师喜欢重关键词语琐碎地分析,喜欢用严密的语言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虽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容易走两个极端,或者把学生本来已经理解的地方,仍做不必要的分析;或者把学生当作学者,对本来不可理解的,仍做深入的、细碎的剖析,这样就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学中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引入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亲自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省去了许多烦琐的分析和讲解。
三、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计算应用题的时候,我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而让学生死记硬背,如“是、占、比、相当于后面就是单位1”;“知1求几用乘法,知几求1用除法”等等的做法,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是以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这样不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潜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快乐。
数学课课后反思简短篇五
复习开始前,我问“同学们,老师今天把你们刚认识的新朋友带来了,你们猜,他是谁?”就在学生们的猜测下,我拿出了课前藏好的圆柱。我继续发问“你们认识它吗,是怎样认识的?你们还想知道它的什么?”由此展开圆柱的表面展开图。复习引入——提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导出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闯关激发学习兴趣。
本课教学,以闯关的形式将课程分为三部分,以闯关成功奖励一节活动课为诱饵,激发学习兴趣。第一关是侧面积的计算,探究新知时,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确圆柱侧面沿高打开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由此导出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以后,设疑:你会计算这圆柱的表面积吗?(第二关开始)学生在充分练习铺垫的基础上,合理自然地就计算出了圆柱的表面积。在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又很自然地进行了“进一法”的教学。第三关是练习阶段,以生活中的圆柱物体为例求出所需要的材料,要求学生说出要计算哪几个面,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应用于生活。
三、把握重、难点,合理利用教材。
“圆柱表面积”这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以及用“进一法”取近似值。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但在教学中,我将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将表面积的计算作为重点来教学,将用“进一法”取似值作为一个知识点。在突破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这个难点时,精心设疑: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圆柱形纸筒进行实际操作,最后探究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学生学会计算圆柱的底面积和侧面积以后,设疑:你会计算这圆柱的表面积吗?学生在充分练习铺垫的基础上,合理自然地就计算出了圆柱的表面积。在练习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又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在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摸一摸,自己观察、发现,形成圆柱表面积的表象。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之和。教学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操作推导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俗话说:听过了就忘记了,做过了就记住了。学生亲身实践了,一定记忆深刻。这样充分利用了学生现有的学具和准备的圆柱体实物,让学生自己去动手、观察,推导出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当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实践操作展示得不够。在动手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大部分学生联系上节课的经验说出看法,而没有实际操作,我也没有让他们展示推导的过程,加深印象,只是让他们说一说,导致一部分学困生只能听听而已。
二、学生对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不够熟练,所以,在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时显得费时费力;小组合作的初衷也是好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多吸取教训,弥补自己的不足,用更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
数学课课后反思简短篇六
这个单元的知识是在三、四年级整数乘法和小数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的一个延伸。我在教学前复习学生已经掌握知识,但是教学下来学生做题的状况却令我出乎意料。总结起来学生出现问题的状况有两种:
1、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计算过程出错。
小数乘法的对位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相混淆;而不是末位对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花样百出的现象较多,如在竖式计算过程每次乘得的积还得去点上小数点,两次积相加又要去对齐小数点等。
2、计算上的失误:做题马虎、不仔细。
把小数看成整数乘法计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或小数点打错位置;或竖式下直接写出得数(无计算的过程),做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等。应对这种学生作业状况,我对我的课堂教学作了深刻的反思:
1、教师主导性太强
在学生做题中出现错误时,我总是急于给同学分析做错的状况,而没有让同学自己找找原因,如果让他们先想想小数乘法的法则,然后再跟错题比较一下,这时候有的同学可能自己找出错题的原因,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下次做题时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或者还能够把学生所有的错题的形式集合在一齐,让学生自己“会诊”,找出错因。
2、新授前复习不够到位
对于学生的学习起点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学生的基础掌握不好的状况下,就应先为学生作好铺垫,提前让学生作好整数乘法和小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而不就应急于按教学计划开课。如果在开始教学新知识时就把握好学生计算关打好基础,就不致于出现正确率较低的现象。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算潜力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多加强口算题的训练,以提高计算正确率。
4、忽视小数乘法和小数加法计算的根本区别
小数加法和小数的乘法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小数点的位置状况,但是在学生的做题中,我却发现了好多同学在学完小数乘法的末位对齐后,加减法就忘记了小数点对齐。我想如果我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预设,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应对学生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使我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我的学生,并对此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1、加强学生口算潜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间算的基础,也是计算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以及加强学生口算的速度,对提高学生计算的潜力必须会帮忙。
2、重视学生的作业习惯培养。我把学生在明白算理后出现的错误,都简单的归罪于“马虎”,其实加强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良好的习惯不但能一改学生“马虎”的毛病,它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帮忙。它体此刻我们平日数学教学的点点滴滴中,需要我们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激励。
3、指导错题改正。学生在计算出错后,我往往让学生立刻去订正。其实可不用急于一时,能够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忙找出错误,也可透过学生自查来发现错误。
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还觉得自己思想不够解放,走不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影响着新课标、新理念的实施。相信此次反思对今后的教学工作会有所帮忙。
数学课课后反思简短篇七
这一节课有学习的基础,在前面已经学了2—7的加减法,学生对怎么想加减法算式得数的方法已掌握得很好了。并且在前面的学习中也已会看图说三句话。所以,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例图,引导学生看看图中是怎样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说用加法列式的三句话,在优生的带动下很多小朋友会说,并能正确地列出算式,也能说出每个数字是什么意思,教师再强调加法的含义,紧接着我又引导孩子们说说减法的三句话,并列式,说说每个数字的意思,师生共同强调减号前面是总数。完成例题教学后,半扶半放地让学生做试一试,大部分学生能顺利完成,在此又提问怎么想算式的得数。后面的练一练就完全放手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了。
数
11月11日是光棍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谢老师以及各位兄弟姐妹能莅临我校进行教研活动,我非常的高兴,遗憾的是未能献上合格的公开课,在谢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的点评中,发现了自己太多的不足,现则其重点简要说明,希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9以内数的认识,7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一图写二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顺利的进行9以内数的加减法以及根据一图写出四式,为后续学习数打下基础。
教学第一个例题(恐龙图)这部分我将课件上的恐龙制作成了动态的(好像在向前爬行),结果学生将其中一条减法算式理解成前面两只恐龙离开了视线,对另一条减法算式的理解造成了困难。谢老师指出,课件的动静制作应该要充分的考虑,不能单纯为了课件的美观,我将这里的“恐龙”制作成了动态的,无形中给学生的学习注入了无关刺激,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难。
教学第二个例题的时候,我提出了一个在教学中应不应该把如何摆规定死(同颜色摆一起),谢老师指出,这里有三个层次的作用,第一层次是为了写算式和解释算式方便,第二层次是为了说明加法的意义方便,第三个层次是渗透集合的思想。经过谢老师的一番指点,才发现这样一个小小的规定,还存在那么多的深层含义,以后要勤于思考。
教学第三个例题的时候,有学生在计算的时候是用手指头点点算出来的。谢老师提出手指头是如何点的,按什么顺序,一问三不知啊,惭愧。平时自以为很简单的数指头也包含那么多的学问在里面啊,学生的件件都不应该是小事,要认真对待,到底该不该让学生继续用手指来计算算式呢?
在后面的2个练习中,谢老师指出我缺乏层次性,其实练习的层次性设计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在这节课的 设计中,真的忘了,一点都没有考虑到,其中有时间的关系,但更多的是自己意识的不足,练习大概可以分这3个层次吧,第一层次是基础练习,第二层次是应用练习(与生活结合),第三层次是提高练习(为下步学习准备)。
谢老师还提了一个要不要设计合作交流的问题,首先是哪里合作交流的问题,某个环节要不要合作交流,有没有合作交流的必要,经过合作交流后学习效果是不是有提高,是不是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谢老师还提了2个建议,第一是开始时就明确要求,第二是分工要明确。
谢老师还提到了比如“不能完全按照教案,在课堂上遇到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要让学生学会倾听,不但是倾听老师的发言,也倾听同学的发言”,“教低年级知识,你的自我知识储备必须扩张到更高年级相似内容”,等等。
兄弟姐妹们也提出了我在这节课中的种.种问题,比如备课要努力的研读教材以及教参,对学生的提问不能咄咄逼人,合作学习的时候要先说好要求等等。
也有兄弟姐妹很给面子,说我课堂顺畅,言语还不错,真是很难找到什么好的方面!
谢谢谢老师以及各位兄弟姐妹抽空来不吝赐教,也谢谢我们校长以及各领导各任课老师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只有你们的帮助,才有明日的我!
数学课课后反思简短篇八
学校“361”快乐课堂“课内比教学”活动如火如荼,按照教学进度的安排,我正好上《百分数的应用(三)》,《百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这一堂课是学生最难懂的,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错的一个环节。按理来说,百分数应用(三)用方程来解,用线段图来理解题意是最好的一种办法。但是对学生来说,一. 学生不喜欢去画线段图,也没有画线段图的习惯。二. 学生很多不喜欢用方程去解,觉得用方程解太麻烦,太烦琐。还有一点就是寻找数量关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关键。这又是列方程的支撑。可是学生往往最不喜欢的就是数量关系,好象感觉生活中的很多常识到了数学上就是一个深奥的难题。因此在整个过程之中学生的习惯就是希望直接列出算式。针对学生的这种思维习惯和学习状况有没有直接有用的办法呢?能否找出一条捷径达到他们心中所想,所要的一种解题方法呢?经过前思后想,确定本章节的教学思路如下:
一. 将解题重点放在学生对题目意思“增加百分之几”的理解上。用线段图去理解,用百分数的意义去理解。
二. 找出数量关系
三. 列方程或者除法算式(两种方法让学生自己去选择)
我的想法是:在新课的教学时尽量让学生能自己理解每种方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百分数应用(三)》学完之后我补充了一组对比题,让学生去解答(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最拿手的方法)。对比题目如下(因为学生对“增加或者减少百分之几”的理解掌握还可以):
(1)学校有20个足球, 篮球比足球多25% , ,篮球有多少个?
(2)学校有20个足球, 足球比篮球多25%, 篮球有多少个?
(3)学校有20个足球, 篮球比足球少25% , 篮球有多少个?
(4)学校有20个足球, 足球 比篮球少25% , 篮球有多少个?
首先让学生自己去做。果真学生(2)(4)用方程的很少,用算术方法的居多。而且不管优生还是差 生这两题做对的人只有几个。那么让学生回到题目:1.用画线段图的办法来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找出数量关系
2.写出数量关系式
3.将题目中已知和问题对号入座,进行正确的解答(其实要不是课堂上,很多学生才不会这么烦琐的照你的去做)。接着去反思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再让学生去比较这几个题目的差异。学生还是可以发现题目中的差异:
1.都知道多(少)的百分数, 求的都是篮球的个数,已知的都是足球的个数
2.有时求的是可以看作单位“1”的数量,有的不是 。 差异发现后将每个题目的算术方法板书在黑板上面。适当的鼓励中抛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你能否发现解决分数应用题的诀窍。(学生先思考,观察,然后讨论)必须让学生观察到,算式的形式是非常类似。数学算式板书如下:
(1)20×(1+25%)
(2)20÷(1+25%)
(3)20×(1—25%)
(4)20÷(1-25%)
从板书学生很快可以理清思维,找到用数学算式解应用题的规律:
一 .从整体上可以知道:要列出数学算式,就是弄清楚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用“+”,“-”。
二 .题目中出现多(或者与多意思相近的词语)时,一定用“+”,反之用“-”
三 .判断单位“1”是谁后,如果看作单位“1”的量是已知条件就用“×”,反之用“÷”。
我感觉学生找用算术方法的解题规律就好象找求比赛场次的规律一样那么熟练而又有兴趣,这也是我在尝试中的另外一个收获。而且在百分数的复习中学生遇到另一种分不清用×,÷的问题,也可以顺利解决。题目如下:
(1)学校有20个足球, 篮球是足球的25% ,篮球有多少个?
( 2 ) 学校有20个足球, 足球是篮球的25% , 篮球有多少个?
优秀的学生也能借助这一规律帮助他们区分什么时候用“×,÷”。大多数学生从规律中可以感悟,其实比前面的更加简单,不用去确定“+”,“-”了。
当然用方程的方法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如果用方程来解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来检验方程列得正确与否)。我想新教材之所以更加注重对方程的解法,是为了中学数学学习的衔接,在中学方程的思想及方法是用得很频繁的。所以平时也要加强对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的教学,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方法,让学生去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想学生之所想,根据学生的实际来开展教学,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支撑之下我就对这一内容进行了如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