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旗下讲话 学会感恩 与爱同行(六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国旗下讲话学会感恩与爱同行篇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八年级二班的张宇婧,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就是在学习实践中养成的学习上的习性。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不期而至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也许有些同学并不明白:为什么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呢?其实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这样离成功就又进了一步。
下面我想和大家谈一谈我们应该培养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课前预习的习惯——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使听课具有主动性和针对性。
2、专心上课的习惯——专心听老师讲课,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听边思考。同时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3.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要做到观察和思考有机结合,要善于提出问题,积极思考。
4.善于提问的习惯——要积极质疑,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
5.切磋琢磨的习惯——同学之间的学习、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每个同学都应该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6.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应付老师、家长。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方法。
9.课下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达到举一反三。复习是有规律的,复习必须及时,因此必须有计划的不间断地复习。
10.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平时将自己做错的题,总结下来,以便于以后复习。
11、多阅读的习惯——阅读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可以在课本外学到更多的知识。
最后,我希望大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好习惯,向成功跨进一步。
谢谢大家!我的讲话完毕。
国旗下讲话学会感恩与爱同行篇二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习惯”。
上周,仇校长围绕“规矩”两字在国旗下讲话中做了重点阐述,提出规矩为“一定的标准、法则”,规矩乃各个民族、群体、单位、家庭所拟定的规范性条例或约定,作为社会公民必须遵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我们能够长期按照一定的规矩生活、学习就自然养成了习惯,一个人一旦养成某个习惯,就会自动自发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习惯会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如果是好习惯,会让你终生受益;反之,则很可能让你与成功擦肩而过,甚至让你遗憾终生。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由于小象无数次用尽全力都无法挣脱铁链,于是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依旧不挣扎。小象是被铁链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由此可见,习惯具有超强的的控制力。
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聚会,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位学者思考了一会儿回答道:“在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不乱扔垃圾;吃饭前要洗手;东西要放整齐;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善于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这位学者认为:真正让他获取成功的教育,来自于他幼儿园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
同学们,既然习惯的力量如此强大,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作为学生,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一天的学习、生活中涉及的部分习惯。
首先,每天住校的同学早晨起来,需参加学校组织跑操晨练。起初,同学们不适应,热乎乎的被窝里多赖上一会都是好事,哪怕多赖一分钟也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的坚持,原本赖床的习惯改变了,每天早晨军号声一响,绝大多数住校生都能以极快的速度奔向操场参加晨跑。同学们长期坚持长跑后,走路都变快了,抗病能力增强了,精神面貌也显现出年轻人的朝气了,这就是良好习惯的力量所在。相反,极个别视晨跑为负担的同学,想着法子回避晨跑,满腹牢骚,精神萎靡,一副人未老,神先衰的年轻老者的神态。
已形成习惯,而少量没有形成佩戴胸牌习惯的同学,每天进校门时就心虚,甚至出现借他人的胸牌,做他人的替身,何必委屈自己呢?我建议,同学们应视胸牌为你家大门的钥匙,没有钥匙你进不了你的家,没有胸牌你进不入了学校,头脑中有了这样的意识,坚持下去,成为习惯,堂堂正正出入校门。
同学们,刚才所说仅仅是每天早晨同学所涉及的小事,再看看我们同学上实训课的场景。穿着统一的厨师工作服,左手拿着听课笔记,右手拎着工具箱,戴上高高的厨师帽,教室门外排着整齐的队伍朝着预定的实训室走去。相反,另一个班级,有人拿着一支笔,有人卷着一本书,有人两手空空,有说有笑,三五成群,懒散的、吵闹着、逛街式的走向实训室。同样是去上实训课,两种截然不同排队方式,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实训课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实训课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同学们,所有实训课带好学习用品,整好队安静前往实训室,既是班级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为上好每节实训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为何有的班级上实训课能做到整队安静前往实训室,有的班级却乱哄哄的,这也是一个习惯培养的过程,我希望从今天我国旗下讲话后,各个班级来比一比,看一看,哪些班级能够将所有实训课按学校整队要求,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在学期末学校将以适当的形式对这些好班级给予表扬。
同学们,以上所提及的习惯仅仅是我们一日学校生活中的极小的一部分,由于时间的关系未能和大家对于学校常规中的习惯一一展开赘述,同学们可以自己去回顾一下,哪些是你的良好习惯,得坚持;哪些是你的不良习惯,得下狠心去改进。法国学者培根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追求好习惯。”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的行动。好习惯养成得越多,个人的能力就越强。
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你们。因此,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一定要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比如:习惯于主动快速地完成一人一责,形成良好劳动的习惯;习惯于说声“谢谢”、“你好”、“对不起”,形成以礼待人的好习惯;习惯于每天坚持做好广播操,形成健美的体魄;习惯于同学交往中理解、宽容,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习惯于将垃圾丢入垃圾桶,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习惯于放学前准备好晚自习的书本,做到白天学习,晚上复习、预习,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研究者们发现,好习惯的养成并不难,将某种行为转变为习惯,大约只需要21天的时间,也就是说,你只需在21天内不断地重复某种行为,就能将这种行为变成一种持久的习惯。请记住,仅仅21天,你就可以告别坏习惯;仅仅21天,你将形成好习惯;仅仅21天,你便可以改变自己!
同学们,人们常说,“播下一个行动,便会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便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便会收获一种命运。”最后,我寄予同学们三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一千,累一万,不如养成个好习惯”、“长期拥有好习惯,成功必将属于你”!
另外,国庆、中秋长假将至,请同学们假日期间尤其要注重交通安全,用电、用水、用气安全,倘若外出,需征得家长同意。在此我也提前祝老师们、同学们国庆节、中秋节快乐!
国旗下讲话学会感恩与爱同行篇三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国要从身边做起》。
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永载史册的日子。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的巨变,是一位巨人俯瞰世界的洪亮声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这历史凝聚着力量,尽情地涂染十月的阳光,这气势慷慨激昂,筑起了一座丰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是一个非常卓越和伟大的民族。我们有过繁荣昌盛的唐朝,有过强盛无比疆域辽阔的汉朝和元朝,更有灿烂美丽的唐、宋文化;但是也有屈辱的近代历史,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结束,一百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曾经在养育中华民族的华夏大地上横行霸道,上演过无数血泪斑斑的惨剧。
经过建国后六十四年的奋发图强,六十四年的励精图治,辉煌的纪元,用苍劲的大手,抒写了新中国灿烂的篇章,人民自豪地指点江山。苦难的母亲,擦去满眼的泪花,露出内心的喜悦,由衷地欢畅,祖国豪迈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六十四个春秋,锦绣大地神采飞扬。六十四个春秋,江山如画诗意酣畅。六十四个春秋,贫油的国土拱起钢铁的脊梁,石油井架耸立在沙海大洋。六十四个春秋,一座座彩虹跨越长江,雄伟的三峡大坝锁住千里苍茫。六十四个春秋,“两弹”的红云刺破天穹,一颗颗卫星遨游太空。六十四个春秋,人民的军队威武雄壮,扞卫祖国的江山铁壁铜墙。六十四个春秋,人民驾驭改革的春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国家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振兴中华,构建和谐社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肩上的担子还很重。
近代教育家梁启超曾近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我们作为青少年,作为炎黄子孙,祖国未来的主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挑起振兴中华民族的重担!
爱国从身边做起!爱祖国,爱人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小树立为民族强盛而努力奋斗的伟大理想;从小树立敢于拼搏、勇于争先的竞争意识,是我们无悔的选择!从现在起,我们要努力学习,自强不息,做一个有能力、可依靠,让父辈们信任的接班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同学们,让我们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去刻苦学习,苦练本领,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国61周年献礼!谢谢!
国旗下讲话学会感恩与爱同行篇四
主题:寄语中秋,弘扬民俗文化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寄语中秋,弘扬民俗文化。
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又将欣赏到皓月当空的美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习惯。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各地至今尚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皓月当空时,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都是千古绝唱。关于中秋节的传说也有很多。其中,最为人熟悉的当然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
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样诗情画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样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样如水似镜。中秋节是我们中国人的团圆节,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游子,纷纷赶回家中,与父母亲友欢聚一堂、把酒言欢。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此时此刻,我们也更加期盼祖国统一,民族昌盛,国泰民安。
最后,预祝大家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国旗下讲话学会感恩与爱同行篇五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19多年历史。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强烈反对,屈原去职,被赶出成都,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等,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些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效仿。后来因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业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每年5月5日定位端午节。
端午节,门查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在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
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又民族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落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端午节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文化。也是我们的魂。屈原并没有因为别国的强大而抛弃自己的故土。也未因自己人生的失意而投奔别国。他的忠是一种广义的,一种大爱,一种永恒,不计报酬与代价。用灵魂之歌来谱写生命之歌。也许我们一生都不会遇到这种大事大非的事。但你是否考虑过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其实又时刻都体现着忠,不计报酬与代价的忠与你自己,忠于你所爱的人,忠于爱你的人。平凡,朴实没什么不好,就看你如何走出自己的路,放出那属于自己的光芒。
国旗下讲话学会感恩与爱同行篇六
大家好!
如果有人要问:世界上什么最光荣?那当然是劳动。社会中什么人最充实?那当然是劳动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中明确指出"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文化,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创造了幸福。是啊!只有劳动者才是幸福的,只有劳动者才是快乐的,只有劳动者才是光荣的。不劳而获,不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的人是可耻的。
脑力劳动者发明的科技成果是先进的第一生产力,林立的万丈高楼是体力劳动者用汗水筑就,没有劳动就没有发明创造,离开劳动一切都无从谈起;不劳动势必一无所获,馅饼永远不会从天落地,一切成果必须通过劳动获得,一切幸福必须从劳动开始。只有把劳动当作生活的需要,你才会心灵手巧、多才多艺;只有把劳动当作人生价值的体现,你才能不断获得进步。最终创造业绩,你也才能真正感受到充实、快乐、幸福无比。
劳动最光荣,因为它为人类创造财富和奇迹。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全人类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中华儿女的辛勤劳动不仅造就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更成就了今天辉煌的中国。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的确,正是筑路工人战严寒、斗风雪的劳动,才有了世界最高原上的青藏铁路;正是筑坝工人的不懈劳动,三峡大坝才得以顶立于天地间;也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外来员工的劳动,才有了我们中国深圳、厦门等特区的繁华。
有耕耘就有收获,有劳动就有成果。任何一种劳动,都能创造财富,对人类都有贡献,所以,任何一种劳动都应受到尊重,劳动果实应该倍加珍惜。然而,有些人却不是这样。他们随地吐痰,乱倒乱堆垃圾杂物,在墙上乱写乱画,在塑像上乱涂乱抹。这种不尊重别人劳动的行为是不文明和缺乏公共道德的表现。推而广之,不爱护公共财物,不爱惜粮食,不关紧水龙头,上课不专心听讲,随便说话……都是不尊重别人劳动的表现。
同学们,劳动创造一切,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让我们借着"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东风,不断提高觉悟,加强修养,养成爱劳动、勤劳动的好习惯,也要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尊重别人的劳动,让美丽的劳动之花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永恒地绽放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