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红》读书心得总结(七篇)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红读书心得总结篇一
《班主任必读》这本书的确是青年教师的法宝,读完之后收获颇多。以下就如何看待学生课堂听课效率浅谈我的见解。
有些老师遇到学生不注意听讲的情况都简单的认为是学生对学习不重视,或者说不想学。老师的对策也很简单,就是给孩子讲学习的重要性,上课提醒他,批评他,惩罚他,请家长。这样做太简单化了,事情绝不是那么简单,读了书中笔者的观点,我才领悟到了其中的缘由。
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我把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不注意听讲,但是成绩还行;另一类是不注意听讲,但是成绩很差。 这两种情况区别很大。
1、学生不是不注意听讲,而是在用自己的特殊的姿势和习惯注意听讲,或者比较注意听讲。这种情况一般男孩比较多,这样的孩子一边听课一边动,始终不抬头,不看黑板,有的人手老不闲着,身子来回扭动。而我们老师会认为这样的孩子和别人听课状态不一样,以为没有听进去,其实他听课了。把他叫起来问问题,他能答上来,考试成绩还行,像这样的学生,如果我们一味的批评他,会产生逆反心理,厌学等,久而久之他就真的不听课了。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这种学习行为叫作动作学习者,这种孩子要慢慢引导,不可对其强制性,而是要对他们给予关爱、保护。
2、学生对于老师讲的内容早就会了,因此听得不耐烦了。
有的孩子家长文化水平高,有的孩子在家提前学过,早就会了;还有的孩子比较聪明,听一点就明白。这类孩子上课就不注意听讲。那么怎么知道他是不是这类孩子呢?鉴别方法是老师讲点新鲜的、有难度的、他没听过的知识,如果他注意听了,我们就会明白,他不是不注意听讲,而是老师说的这个内容让他吃不饱,觉得没味。这样的孩子老师批评他不爱学习就大错特错了。正相反,他很爱学习 ,喜欢学习新东西,不愿意重复自我,这钟孩子是学习的好料。可是我们老师经常会说:你多听一遍,有什么不好?再说老师讲课,你得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要是你每门功课都得100分,你就可以不听课。但是书中的笔者认为,让学生乖乖的在那里听早已经掌握的知识,是很残酷的事。这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做无效率的事情。所以这就对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更高,也就是要让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有适合他自己的收获。
3、学生认为上课他不必听课,原因是有人会给他在讲一遍。我见过这样的家长,家长回家后总是把老师讲过的知识重新讲一遍,一对一掰开揉碎的讲解。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还是一对一的感觉好,所以上课就不爱听课了。这种惰性、依赖性其实是害了孩子。这种情况需要和家长谈清楚,及时改善。
这类学生一般心里问题较大。如对学习失去信心,基础差、听不懂,习惯性懒惰。智力类型与众不同等。
综上所述,只有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才能有效改善孩子的习惯、成绩。那么这个艰巨的使命就要靠老师不断的研究、探索,逐渐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争取做一名用脑去想、用心去做的教师。
红读书心得总结篇二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这种变形,看似荒诞,违背客观事物的表面真实,却并不违背客观事物的内在逻辑。主人公格里高尔原本是一个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小人物,辛勤工作赚钱养家,受尽劳苦毫无怨言。然而一夜之间变成一只无法再养家的大甲虫,于是成为了这个困窘家庭的累赘。本来平平淡淡,温情脉脉的一家人,也在日日夜夜间发生了质的变化。他的心理始终保持着人的状态,他的意识即是小说的主体: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时的惊慌、忧郁,他考虑家庭经济状况时的焦虑、自责,他遭亲人厌弃后的绝望、痛苦,渴望人的理解和接受,只是这种愿望终于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
同时所反映出的,并与之相对的是格里高尔家人们对于他的情感心理发生的变化——从惊慌、同情,到因他的存在增加的负担和引来的无限麻烦而逐渐憎恨,再到忍无可忍,对他的死无动于衷,更决定去郊游。这种残酷的人情反差,是因为当时社会生活对人的压迫造成的异化,致使亲情淡薄,失去自我,人性扭曲。
命运不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因而人们开始彷徨。一旦遭遇不幸,就不再被社会承认,失去作为人的价值,便被外部世界认为“非人”。于是,社会地位,人情,乃至尊严,都被剥夺殆尽。正如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所揭示的:“维系家庭的纽带并不是家庭的爱,而是隐藏在财产共有关系之后的私人利益。”一旦切断共同的利害关系的维系,则那种亲热的外观马上就消失,而暴露出冷酷和冷漠。人总是那样孤独的动物,彼此之间,很多时候,实质是陌生与隔膜。这一点,哪怕是今天看似平静和谐的社会,恐怕也仍然存在着,并会一直在人性中存在着。
卡夫卡在一封信中说:“我在自己的家里比陌生人还要陌生。”他似乎通过《变形记》暗示我们,一旦自己作为哥哥得了一种致命的绝症,久而久之,他最爱的妹妹也会像小说中的那位女孩那样厌弃他的。事实上,现实正是如此,他因严重的肺结核而去世,死前在家中地位可谓全失。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生存状况,也许有时候,荒诞与现实,只是一层纸的距离。
又有谁为我们取走在背上留下伤痕的苹果,在它腐烂变质之前?
红读书心得总结篇三
我们就结合本年级的具体的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好班级
的读书计划。积极发动学生参与到“我读书 我快乐”的读书活动中来。在语文教师的指导带动下,在班主任的号召下,动员学生向班级捐献自己平时的爱看的各种名家作品,并能主动地介绍给其他同学。 让孩子读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文章,让他们在阅读中得到实践,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生活的丰富,家庭与校园的和谐,人生的美好。引领每一位学生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以书为友,努力增长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且,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 为了筹集到更多的好书,满足学生的课余阅读,首先想到的就是发动学生向班级自觉捐书,建立本班的图书角,书香屋等,并且发动孩子把家中有《弟子规》《三字经》书籍能带到学校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另外教师本人向同学们捐书,也放进了图书角。并且,在班级里选出班级内图书角的管理人员,每天做好班内图书的借阅登记以及整理。
2在实施的过程中,每个班级都坚持每天晨诵《弟子规》与《三字经》,还利用早晨早读的时间给每位同学一个交流的平台,除此之外,还在每个周五的班会上专门就本周精读的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开展一个主题班会。给孩子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并且交流完后整理出来,誊写清楚后贴于班内黑板报处。中午坚持做完课堂作业后午读,利用每星期二的活动课时间右语文老师作阅读指导。同时班内还开展各种活动来激发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说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背诵名人名言比赛等,并且能适当奖励优胜者。其次还能响应校少先队的工作,参加各种征文比赛等活动。
3 另外,本班同学人人都有一本美词佳句本,勤摘录,勤做读书笔记,而且人人都能写出1--3篇简短的读书心得,人人都能绘声绘色地讲出两本书的主要内容。
朗读之星 杜凡 杨憬瑞 张诚 等人(每班评选出优秀的朗读之星,并给与奖励)
读书活动虽短,可是学生的读书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一到休息时间,学生能习惯地跑到班级的后面的书报架上拿书、看书了。我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一定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书香班级!
红读书心得总结篇四
课外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质素,这个认识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教师们充分的认可。但目前小学开展的课外阅读往往处在自发阶段,教师们让学生大量地接触种种语文现象”,却缺乏指导,期望学生在接触中自我感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一、好词句,记下来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倡导记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记读书笔记是培养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不动笔墨不读书,随读随记。要求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感、读有所用,每人建立读书笔记,将阅读中看到的精彩片段、名言佳句、好的开头结尾随时摘录下来。
为帮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每学期进行读书笔记展评,从而促使学生记好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读书笔记对教师来说,也便于布置和检查,教师可以随堂布置布置与课堂相关、相似内容的文章查找和阅读,完成“每日读书”卡片的填写,完成好词好句的摘抄;星期六、日则布置与单元教学内容相关、相似内容的查找和阅读,完成对好的段落、甚至是好的篇章的摘抄。每周检查一次。因为是摘录和抄写,作业比较好改。因为偏重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只要书写比较工整,即对其进行鼓励。对学生讲,形式不多,力求简单,同时兼有阅读训练,容易形成能力。
读书笔记养成习惯后,学生的阅读面广,摘抄量大,随之带来思维的活跃,思想的开放,观点的创新,同时又促使写作面的扩大,写作量的增大,写作内容的增多,点面结合,扩大了视野,开拓了思想。
二、读过了,讲出来
在复述、联想、想象、仿作之间,四者固然都重要,但我觉得首先应加强复述训练,复述是再创造,是基础,联想、想象、创作是提高,有了基础才能提高。
学生复述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过程,不是一二天所能提高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紧进行系统训练,我认为可以先易后难,先复述一些简单的记叙文,后复述写景散文、议论文,先短后长,先复述文章篇幅较短的,逐渐增长;先局部后整体,先复述一小段,后复述全文。
学生课外阅读的小说故事等文学作品,教师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讲述,可定期举办故事会,让学生登台讲述自己读过的,精彩的故事情节,既锻炼了说话能力,又加深了对读物的印象,同时对其他同学来说,也增长了见识,真是一举多得。
本次读书笔记展评活动,激发了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积极性,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相信,同学们会更加热爱读书,我校“好读书,读好书”的风气更加浓厚。
红读书心得总结篇五
父爱是什么人都不能代替的,但是独一无二的父爱的教育又是何等的重要。
文中的爸爸是对女儿很厉害又非常爱女儿的人,对待自己的教育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女儿选择事物中赏罚分明,就如。
逼我上学事件,爸爸表现出了严厉,打女儿是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只是用这种方法来表达出来罢了。
从这一件事件之后,女儿去上学的时候从未迟到过,这就是爸爸教育后的结果。
虽然很严厉,但是不这样做,女儿或许就不会改掉懒床的坏习惯了。
爸爸为了女儿能够自立,爸爸要女儿英子独自去寄信,使女儿培养独立的能力,让英子成为了一个坚强,镇定,安静的成熟女孩。
我非常赞同这位爸爸的做法,虽然严厉,但是教育的结果很好。
我们应该学习这位爸爸的做法,来教育孩子,能够早日成熟,我们应该发扬这种教育精神。
红读书心得总结篇六
我一向对名著不太感兴趣,往往是看了半截便将其冷落在旁。《城南旧事》不同,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将我领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在娓娓动人的真挚叙述中抒发了对童年的缅怀和对人间温暖的呼唤,不但写得亲切动人,而且每个故事都能令我思绪起伏,多种交集的感觉同时在心头涌现。
《城南旧事》中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这部作品由五个篇章组成: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及爸爸的花儿落了,全文由一个人引起英子,以她孩子般纯洁的眼睛来看在北平生活的点滴,记载着英子七岁到十三岁的成长经历,旁观着成人世界的悲欢离合,凭着她微妙的记忆,将年幼时围绕她发生的生活旧事记录下来。。
英子的世界是单纯的,充满疑问的,她从不在自己的世界里上锁,总是任由人们进进出出。所以她和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秀贞结下了友情,三天两头的往惠安馆里钻;她和小偷写下承诺,甚而认真地听着小偷的故事;她爱着自己的奶妈,望着她离去,英子伤心难过。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我们看到了大人世界的悲欢离合,虽然很天真,却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
本书的每一篇到结尾,主角似乎总是离开英子,像惠安馆的疯子秀贞,我们看海去那个小偷,奶妈,最后连她的爸爸也离她而去了,当时她才小学毕业呢!看着无人修剪的花任意雕落,也为本书画上句点。。
红读书心得总结篇七
本周二,我们班同学举行了读书交流会活动。
在本次的读书活动中,孩子们共同交流了那本《最让孩子快乐的经典童话》的读书收获,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气氛热烈。大家介绍了自己在这本书中都认识了哪些朋友,懂得了哪些道理,尽情分享着读书的快乐。
在读书交流会上,几个平时热衷读书的孩子,分别给大家带来了好听的故事。虽然孩子们在讲故事时还不能完全脱离稿子,可看着他们已经能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来将故事读下来,大家也能听得津津有味,我的心里还是有几许欣慰,因为只要愿意读书,喜欢读书,相信他们会慢慢进步的。
在我发言的这个环节中,我专门给孩子们带来了一个故事《罗蒙诺索夫与书》,让孩子感受到书对于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然后,又和孩子们交流了他们读过了哪些书,以前又是怎么读书的。如有的同学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书,不认识的字他们可以教我。有的同学说:我在学着看拼音读故事的。还有的小朋友说和哥哥姐姐一起读,和别的小伙伴一起读,跟老师读等等。孩子们已经知道当自己在读书中遇到问题是该怎么办,这更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本次活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活动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只是让几个学生进行了展示,以后应多给孩子创造这样展示的机会。
总之,本次读书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班级的文化氛围,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使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读书的美好,变要我读为我要读,使孩子们切实感受到阅读是人生中的一大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