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观看肖申克的救赎心得体会(3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看肖申克的救赎心得体会篇一
妈妈对我说:“今天我们去青龙瀑布玩儿。”“好!”其实,我向往青龙瀑布,因为那里十分美丽:翠绿的柳树在春风吹拂下飘摆着自己的长发,深绿的松树把腰挺得直直的,真像个狂风暴雨都吓不倒的战士,翠绿的小草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像翠绿的地毯上镶嵌着的闪亮宝石。
我们顺着一路的好风景,一路的鸟语花香,感到十分的惬意。渐渐的,一块巨大、雪白的“布”呈现在我的眼前。风姐姐把瀑布飞弹出去的细小雨珠轻轻地打在我的脸上,舒服极了。
我们继续向前行走着,来到了瀑布的后面,叫做“水帘洞”,我一路穿了过去,瀑布强大的水势冲打在繁多的岩石上,发出“啪啪”的巨大声响,溅在我的身上。刚开始我觉得十分舒服,可后来水像发了飙一样,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把我的衣服、裤子全拍湿了。我只得拿起一把雨伞,边冲边叫:“啊,救命啊!太湿了啊!”出了水帘洞,我和妈妈都成了“落汤鸡”,我们望着对方,哈哈地笑了。
我们沿着路往下走,发现了一个划船的好地方,我和妈妈租了一艘船,往青龙瀑布的正前方划去。妈妈在前面掌舵,我在后面用桨划船。船一步一步的前进着,像一个害羞的少女,胆怯的、轻轻的走着……
“瀑布真是太有气势了!”我来到青龙瀑布的正前方,开心的说着。细小而繁多的雨珠滴在脸上,像按摩一样,真是惬意!
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很快过去了,我们要回家了。夕阳亲吻着西山落下,在告别这美好的一天,同时也在等待着新一天的到来。“拜拜!”我依依不舍的说着,“我还会来玩儿的!”
我的暑假,是不是很好玩儿呢?那你的暑假好玩儿吗?
观看肖申克的救赎心得体会篇二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题记
张家界的山,有着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变化、桂林之秀丽;张家界水,有着汉河之清、沱江之秀、长江之蜿蜒、黄河之壮丽。当然,身为土家儿女的我可不止看到了这些壮丽景象,更是领略了张家界四时之景——乐无穷。
春华
花季始春,秀气一派,就连高峻的天子群山也弥漫着一股秀气,除开春季,剩余的三季中放眼望去,天子诸峰皆被挺拔的青松所散布,这让游于山间的我们对天子诸峰自然流露出一种畏惧感。然而春天的到来却改变了这种视觉感。
这时正值杜鹃花开时节,行走山间,随处可见,这一丛,那一簇,定睛一看,才发现这零星点缀却有一种不可言喻的美妙。然而在这时节看“天女散花”可真是件有乐的事。此乐何来?有因可寻。
酷暑、实秋、寒冬这三季,“天女散花”只是有篮无花,这不免让游客对其名晦涩难懂了!春天这“篮子”里,才算真正有了花的存在。花篮里的花并不多,数去两三株罢了,虽少却显得热闹,虽至于石篮中却多了几分秀气。让人不禁感于此花之秀,秀入诸峰。
夏长
夏至万物皆于炙烤中,唯有此涧不觉暑热。此涧唤名金鞭溪,因其长如神鞭而得其名。金鞭溪溪水纯净甘甜、清澈见底,更值得说的是,此涧出于山岩中,带出的那股沁脾的凉意。不少受不住炎热的游客,脱下鞋子,挽起裤脚,至于水中嬉戏,不过一会儿,便会看见有游客逃离水中,失声叫道:“这水可真刺骨啊!”
金鞭溪两旁高树林立,烈日全被这茂密的枝叶所遮挡,留给游客的仅是一片接着一片的阴凉。
由于这种特殊的环境,才使得大鲵这种稀有又的动物得以在此安居乐业。
看着此山、此水、此林,顿觉山生水、水生林、林生凉,这可谓是生生不息啊!
秋实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人们忙着丰收,怎么也闲不下来,而就连林中的猕猴们也跟着闹腾了起来。
八、九月正是猕猴桃成熟时节,野性十足的猕猴们不时地穿梭于林间,寻觅果实。每当他们在树梢间跳跃时,总能引来树下游客的阵阵惊呼。有些大胆的猴子则去抢游客们的食袋,吓得许多游客花容失色,尖叫不断;兴致颇高的游客还会一边游玩,一边放出激昂的音乐……原本空旷山林的寂静,渐渐被这汇聚一堂的各种声音所打破,林中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冬媚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诸峰内外,惟余莽莽;天山上下,顿时巍巍”。
冬天的张家界不再那么气宇轩昂了,在冰雪的覆盖下,虽少了那份英姿,却多了几分妖娆。高高低低的山峰都带上了一顶柔软的毡帽,挺拔伟岸的青松亦挂起了银条儿,一阵寒风袭来,为这寂静的山顶,唱起了一首绝妙的山歌。
一山、一水、四节气,各有其妙,各有其乐。发乎于心,止乎于情。
观看肖申克的救赎心得体会篇三
《旧约.以赛亚书》中说道:"锡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赎,其中归正的人必因公义得蒙救赎,《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400字。但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败亡;离弃耶和华的必致消亡。"据说这里就是"救赎"一词的起源。据粗略统计,在整部《以赛亚书》中,这个词一共出现了16次之多。很明显,它象征着基督思想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至于到了宗教时代,"救赎"因其明确的指向性而一度成为了左右西方精神世界的关键词。既然如此,那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即"救赎"产生于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年代(宗教年代),而随着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中信仰的缺失,人本主义代替了神本主义,这个词似乎也将不复流行。
然而,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导演弗兰克.德拉邦特从斯蒂芬.金的《春天的四个故事》中看似无意地提取出了这个银行家的故事。随后,一部伟大的电影诞生了。这部电影的名字叫《肖申克的救赎》,一个信仰缺失的年代里关于救赎的故事。
那么,在这部影片里,德拉邦特想要表现的是谁对谁的救赎呢?
没有任何辩驳的自由,巧舌如簧的检察长把安迪的生命交给了肖申克漫长的岁月。被冤枉的银行家不会甘于命运,然而肖申克并非福地,第一天晚上就有人被活活打死了。"把信仰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监狱长的训词非常露骨,他的意思无非是"在这里,你们没有自由,必须无条件地做任何事,不要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那是属于上帝的",于是,一场关于尊严和人性的斗争就此开场,不过在这场斗争中,救赎主不是上帝。
救赎主是两个字:希望。被救赎的也是两个字:自由。
或许这篇文章的读者会认为我太过抽象化了,但是当你在头脑里从头至尾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闪回那些片段的时候,你会轻而易举地理解我这么说的缘由的,
希望,是整部影片的主题。
在安迪来肖申克之前,监狱里的话题除了变态、打架就是无所事事地消磨时间,混乱、肮脏、恐惧、绝望共同织就了这里恶劣的环境,犯人没有任何人权可言,为监狱长无偿出卖他们的廉价劳动力。在安迪入狱之后,这个不甘现状的银行家尽管依然无力改变犯人受压迫受凌辱的事实,但他却至少带来了希望,一种不曾有过的自由生命的气息。这种希望不同于监狱长口头上说的"我是世界的光明,跟着我就不会有黑暗",因为他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他只是借基督之名行魔鬼之事,监狱长教育囚犯们"不许亵渎上帝",其实他正是把自己当作上帝的,而骨子里,他残暴的禀性是要让囚犯们屈服于"纪律和圣经",甚至于"要你吃你就吃,要你拉你就拉",暗无天日的折磨最终把肖申克的每一个人都制度化了,导致了老布的死亡,导致了瑞德出狱后仍带上了毫无人权的"请示"的烙印,失去了希望,就始终无法像一个正常人那样的生活,而监狱长的所为,正是要彻底磨灭肖申克犯人对于未来的希望。
安迪是注定要和的暴力制度对抗的,他带来了希望。这种希望,在于对恶势力(三姐妹)坚决的反抗,在于不失生活情趣的雕刻,在于不畏凶险为大家赢得那坐牢以来唯一一次由海利请客的啤酒,在于他当着监狱长的面播放大家从未听过的美妙音乐,在于他执着地带领大家修建全英格兰州最好的监狱图书室,在于他二十年来孜孜不倦地挖地洞逃生。对此,我们不得不说安迪是一个被导演诗性化了的英雄,德拉邦特对这个人物的塑造通过贯穿剧中的几个"hope"一目了然地呈现了出来,也许他本人就是一个希望中的人物,但通过他个人的努力,我们可以看到方方面面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来自于瑞德。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安迪和他的约定,瑞德是否会和老布一样,因为被长期地制度化了而无法适应社会,最终只能在长期的压迫之后在自由社会"到此一游",缘于这个约定,瑞德坚持了下来,找到了他坚持"希望"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