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作文写作素材汇编
该片是《哪吒》系列电影第二部,讲述了天劫之后,哪吒、敖丙的灵魂保住了,但很快会魂飞魄散。太乙真人打算用七色宝莲给二人重塑肉身,但是在重塑肉身的过程中却遇到重重困难,哪吒、敖丙的命运将走向何方的故事。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作文写作素材,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作文写作素材
电影背景和主题:
《哪吒之魔童闹海》是一部以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哪吒为主角的动画电影。影片延续了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世界观,讲述了哪吒在经历了一系列成长和挑战之后,继续面对命运的考验,努力守护自己所珍视的人和事物的故事。
电影的核心主题依然是关于“打破成见”和“自我成长”。哪吒作为一个拥有魔丸之力的角色,面临着外界的误解和偏见,但他始终努力证明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影片通过哪吒的冒险经历,展现了勇气、正义、友情和爱的力量,同时也探讨了命运与选择的关系。
适用主题:
1.个人成长、自我蜕变
2.敢于面对、成见偏见
3.勇气坚韧、担当精神
4.坚固友情、信任关系
5.爱的温暖、包容理解
6.正义力量、战胜邪恶
7.自我认同、价值实现
8.团结协作、携手同行
9.梦想坚持、理想信念
10.命运抗争、自我超越
高分标题:
1.《勇气为利剑,斩断命运的枷锁》
2.《以勇气为笔,绘命运新章》
3.《以不屈之魂,舞命运之舞》
4.《燃梦于混沌,破茧向光行》
5.《直面恐惧,战胜自己》
6.《以无畏之勇,铸青春华章》
7.《心向光明,踏浪逐光》
8.《于逆境中绽放,在蜕变中升华》
9.《在荆棘中盛放,向光处奔赴》
10.《无畏征途,以热血写就少年风华》
金句锦集:
1.“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适用话题:打破常规,突破自我;命运与抗争)
2.“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这是爹教我的道理。”(适用话题:自我认知,面对偏见)
3. “如果你问我,人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也不晓得,但我晓得,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适用话题:命运,坚韧不拔)
4.“我们生来就是妖怪,这是命中注定,但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妖怪。”(适用话题:自我选择,突破命运)
5. “朋友就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不顾一切站在你身边的人。”(适用话题:友谊,团队精神)
6. “偏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但我偏要试试!”(适用话题:偏见与理解,勇气)
7. “家人是永远不会抛弃你的,哪怕全世界都与你为敌。”(适用话题:亲情的力量)
8. “有时候,一个人的命运,不仅仅是自己的,还关乎着许多人的生死。这就是责任。”(适用话题:责任与担当)
9.“梦想不会逃跑,会逃跑的永远都是自己。哪怕现实再残酷,也要紧紧抓住梦想的尾巴。(适用话题:梦想与现实)
10.“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被伤害,就放弃去爱这个世界。因为爱,才是打破黑暗的光。”(适用话题:爱与勇气,面对挫折)
素材拓展:
一、反抗与觉醒:哪吒的热血呐喊
哪吒那句“小爷是魔,那又如何?”简直是电影里的高光时刻!这不仅是他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更是对旧秩序的反抗。这种反抗精神,完全可以作为作文中“反抗权威”“打破成见”“追求自我”的素材。哪吒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反抗那些不合理的规则,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二、友情与信任:敖丙与哪吒的深厚情谊
哪吒和敖丙的友情,真的是电影里的温暖底色。他们性格迥异,但在关键时刻却始终彼此支持。这种深厚的友情,可以用来写“友情的力量”“信任与支持”的作文。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明白,真正的朋友是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愿意为你付出一切的人。
三、爱与成长:父母的包容与理解
哪吒的父母李靖夫妇,真的是电影里最温暖的存在。他们没有因为哪吒的“魔丸”身份而放弃他,反而给予了他足够的信任和支持。这种爱,可以作为作文中“父母之爱”“家庭教育”的素材。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中最强大的力量,而理解与包容则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式。
四、自我认同与价值:哪吒的成长之路
哪吒从最初的自卑、迷茫,到最后的觉醒与成长,他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自我认同与价值实现的过程。他不再被“魔丸”身份所束缚,而是勇敢地追求自己的价值。这种成长可以作为作文中“自我认同”“价值实现”“成长的烦恼与喜悦”的素材。哪吒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只要勇敢地去追求,就一定能够实现。
五、文化与创新:国漫的崛起与传承
《哪吒2》作为一部国漫作品,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度,更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做出了表率。它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却以现代的视角和手法进行了重新演绎,让古老的神话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种文化与创新的结合,可以作为作文中“文化传承”“创新精神”“国漫崛起”的素材。国漫的崛起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写作话题:
主题一:冲破成见的枷锁,书写自我篇章
01.冲破成见的枷锁
哪吒,这位魔丸转世的少年,从呱呱坠地起,便被世俗的成见所笼罩。百姓们视他为洪水猛兽,只因他身负魔丸之力,认定他定会为祸人间。但哪吒并未顺遂众人的“期许”,他在困境中努力成长,用一次次善良之举、一场场英勇奋战,试图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本心。
02.书写自我篇章
如在面对海妖肆虐,百姓误解是他所为时,哪吒没有选择愤怒报复,而是不顾自身安危深入险境降妖除魔。这恰似我们在生活中遭遇他人因刻板印象而产生的误解,不应自怨自艾、消极对待,而是要像哪吒一样,以实际行动打破那禁锢人心的成见之笼。当我们书写“坚持自我”“打破偏见”主题的作文时,哪吒的经历无疑是最鲜活的例证,它警醒着我们,不要被外界的流言蜚语束缚,要勇敢地去追寻内心真实的自己,用汗水与拼搏书写属于个人的壮丽篇章。
主题二:于亲情滋养中,砥砺奋进力量
01.于亲情滋养中
影片中,李靖夫妇对哪吒的亲情令人动容。他们明知哪吒背负着沉重的命运枷锁,却从未有过丝毫放弃,始终以爱相伴,给予他温暖与支持。母亲殷夫人,在忙碌的除妖事务之余,还想尽办法陪伴哪吒玩耍,让他感受童年的欢乐;父亲李靖,更是为了儿子甘愿舍弃自身性命,上天求仙问药,默默布局以求改变哪吒的命运。
02.砥砺奋进力量
这份亲情,不仅是哪吒成长路上的避风港,更是他砥砺奋进的源动力。在写“亲情的力量”相关作文时,将李靖夫妇的付出融入其中,便能使文章情感更加真挚饱满。它让我们明白,亲情并非只是物质上的给予,更是精神上的鼓舞与陪伴,无论外界风雨如何肆虐,家人的爱永远是我们内心最坚实的依靠,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无畏挑战。
主题三:困境之中,奏响抗争强音
01.困境之中
哪吒的成长之路布满荆棘,天劫将至、世人误解、强敌环伺……重重困境如乌云般压顶而来。然而,他从未低头认命,反而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迈气魄,向命运发起了一次次冲锋。面对不可一世的敖丙,哪吒毫不畏惧,即便知晓对方实力强劲,依然凭借顽强意志与之周旋对抗;面对威力无穷的天劫,他没有丝毫退缩,决然选择独自扛起拯救苍生与自我救赎的重任。
02.奏响抗争强音
这种在绝境中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为我们书写“直面挫折”“奋斗的青春”等作文提供了磅礴的精神力量。它教导我们,人生之路从无坦途,当困境降临,不应怯懦逃避,而是要像哪吒一样,握紧双拳,以坚定的信念、无畏的勇气,奏响属于自己的生命抗争强音,向着光明奋力前行。
主题四:化敌为友,诠释合作大义
01.化敌为友
哪吒与敖丙,本是立场对立的双方,一方为魔丸转世,一方肩负龙族复兴使命,矛盾冲突似乎不可调和。但在共同面对天劫这一灭世危机时,他们摒弃前嫌,携手并肩,将各自的力量汇聚一处,共同抵御天劫。敖丙以万龙甲为哪吒分担伤害,哪吒以坚韧斗志鼓舞敖丙共克时艰,二者相辅相成,展现出合作的强大力量。
02.诠释合作大义
当我们探讨“合作共赢”主题时,哪吒与敖丙的故事便能为文章注入灵魂。它启示我们,在生活与学习中,个人的力量往往有限,无论是应对学业上的难题,还是社会发展中的挑战,只有学会与他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才能跨越艰难险阻,实现共赢的美好局面。如同影片中的二人,携手之下,虽未彻底扭转乾坤,却也为苍生争得了一线生机,让我们看到合作所绽放出的希望之光。
观后感作文:
于逆风中翱翔,破命运之樊篱
在青春的漫漫征途上,我们常于迷茫中徘徊,于困境中挣扎。《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宛如一道划破阴霾的曙光,借哪吒的故事,为身为高中生的我们照亮了前行的方向,激发我们对成长、命运与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影片里,哪吒生来便被定义为“魔童”,背负着众人的误解与敌意。陈塘关百姓对他避之不及,将他视作威胁。在这样沉重的偏见下,哪吒的每一次靠近,换来的都是冷漠与抗拒。他的童年被孤独与愤怒填满,可即便身处如此绝境,哪吒也从未向命运低头。他在与命运的对抗中,不断探寻自我,最终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完成了从被命运操控到主宰命运的蜕变。
这种抗争精神,与我们高中生的处境不谋而合。高中阶段,学业压力、升学竞争如影随形。无数个日夜,我们在堆积如山的书本中埋头苦读,在一次次考试的起伏中经受磨炼。有时,努力许久却看不到成绩的提升,满心期待换来的是不尽人意的结果,那种被挫败感笼罩的滋味,恰似哪吒被世人误解时的绝望。但正如哪吒没有被命运的重压打倒,我们也不应在困难面前退缩。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应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冲破学习与成长道路上的重重阻碍。
哪吒的成长,还让我们看到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最初,他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用叛逆来掩饰内心的孤独与渴望。随着经历的增多,他逐渐明白,真正的自己并非由他人定义,而是由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塑造。高中生正处于自我认知的关键时期,时常会在他人的看法与自我认知间徘徊。周围的声音嘈杂纷扰,有来自父母的殷切期望,有老师的谆谆教诲,还有同学间无形的比较。我们很容易在这些声音中迷失,忘记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此时,我们应像哪吒一样,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不被外界的喧器所干扰,坚守自己的梦想与追求。
影片中哪吒与敖丙的友情,同样触动人心。
他们虽身份对立,却在彼此身上找到了理解与支持。在对抗命运的道路上,这份友情成为他们坚持下去的力量源泉。高中生活里,我们也会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为梦想拼搏,一起分担成长的烦恼。他们的陪伴让我们在逐梦路上不再孤单,给予我们勇气和力量去面对生活的挑战。正如马克思所言:“友谊总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珍惜身边的朋友,共同成长,携手前行,是高中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哪吒之魔童闹海》不只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部青春启示录。它教会我们,无论命运给予怎样的开局,都要以无畏的勇气去抗争,以坚定的信念去追寻自我,以真诚的心去对待友情。在未来的日子里,愿我们都能如哪吒一般,于逆风中振翅翱翔,冲破命运的樊篱,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经典习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电影《魔童闹海》中,哪吒面对命运的不公,没有选择屈服,而是勇敢抗争;敖丙在家族使命与正义之间艰难抉择,最终选择了正义。他们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成长、责任、价值观等问题的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自身经历和社会现实,以“成长路上的抉择”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关键词为“成长”“抉择”。需围绕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选择展开,思考选择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强调在成长路上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勇敢面对选择并承担相应责任。
【立意】
1. 以责任为舵,在成长抉择中扬帆远航
2. 于成长岔路,择正义之光前行
3. 成长路上,用担当书写抉择篇章
优秀范文:
破命运之茧,绽成长之花
“我命由我不由天”,电影《魔童闹海》中哪吒这声振聋发聩的呐喊,如同一把利剑,划破命运的阴霾,为我们照亮了成长的道路。成长,恰似一场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征途,命运的波澜不时翻涌,而我们则需在一次次抉择中破茧成蝶。
命运有时是残酷的,它给哪吒设定了“魔童”的初始人设,让他遭受世人的误解与排斥。这就如同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各种困境,或是出身的平凡,或是天赋的局限,又或是突如其来的挫折。但哪吒没有被命运的安排束缚,他奋起反抗,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这种对命运的抗争精神,是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正如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多次被贬,命运似乎对他格外吝啬。但他却能在困境中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诗句,以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的刁难,在文学、书法、绘画等诸多领域留下璀璨篇章,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
成长路上,抉择如影随形。敖丙在家族使命与正义之间的挣扎,让我们看到了抉择的艰难。家族赋予他的使命是振兴龙族,这意味着他可能要牺牲陈塘关百姓的生命;而正义的天平却倾向于守护苍生。最终,他选择了正义,尽管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但他的选择赢得了尊重。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面临类似的抉择,是为了个人利益而违背道德,还是坚守正义,在利益诱惑与道德坚守之间,每一次选择都考验着我们的价值观。就像那些在疫情期间,不顾个人安危奔赴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了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他们用行动诠释了正义与担当。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要像哪吒一样,拥有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像敖丙一样,在面对抉择时坚守正义与担当。我们要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努力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当遇到困难时,不退缩、不逃避,把每一次挫折都当作成长的契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成长的漫漫长路上,让我们以勇气为剑,斩断命运的枷锁;以正义为帆,在抉择的海洋中破浪前行。破命运之茧,绽成长之花,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人生。
精彩时评:
《哪吒之魔童闹海》:
“修仙”被赋予令人会心一笑的当代性
《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魔童闹海》)与《哪吒之魔童降世》有着情节上的关联性,也有着叙事风格上的相似性,同时又在主题表达上寻求新的突破。影片借哪吒与敖丙的肉身共生实验,将良善与顽劣熔于一炉,不仅构建起人性的复杂光谱,同时也把抽象哲思具象化为视觉奇观。
《魔童闹海》努力将奇幻叙事升华为存在主义人生命题。银幕上那些具有想象力和视听震撼的斗法场景,并非单纯的正邪交锋,而是人物与命运的激烈对抗,同时也是人物内心的天人交战,借此向观众展示个体在自我修炼的过程中,如何冲破欲望的牢笼、愤怒的烈焰和宿命的锁链。当哪吒浴火重生之后,影片昭示的英雄主义并非无惧死亡的豪迈,而是接受残破现实的勇敢,也是认清自我局限之后的向光而行,更是对因个体过失导致灾难后果的积极担当、与世间邪恶力量势不两立的决绝。
节奏失当的个体醒悟与成长之旅
《魔童闹海》的情节呈现出多种叙事风格的交替缠绕。在影片的前半段,哪吒的核心任务是通过玉虚宫的考核,以便得到可以让宝莲灯重焕生机的玉液琼浆。在哪吒通关的征途中,影片设置了大量喜剧性的意外、反转、讽刺,并以戏谑、夸张等手段为观众提供活泼欢快的观影体验。而当陈塘关被屠城之后,影片营造了颇为沉重、压抑、愤懑的情感氛围,哪吒的人生目标不再是为了朋友赴汤蹈火,而是为了父母战天斗地,为了对抗命运冷酷和人心险恶挺身而出。在这个情节脉络中,影片凸显了哪吒的成长弧线,展现了哪吒多个维度的蜕变。
可能是受益于父亲李靖“积善德,行正道”的人生信念,也可能是感动于与母亲在一起的温馨时刻,哪吒心中充盈着正面的道德情感力量,从一个痞里痞气、吊儿郎当的粗鄙小子,脱胎换骨般转变为一个志向恢宏、英勇无畏、正气凛然的英雄。在认清世界的真相之后,哪吒坦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发出“小爷是魔,那又如何”的怒吼,并想扭转乾坤,改变世界。
表现人物成长是许多影片的叙事重心,也是主题表达的极佳载体,观众关心的其实不是人物在情节终点的人格高度或人生成就,而是人物一路跋涉中的每一次情感触动和心灵嬗变。以此为参照,《魔童闹海》的艺术缺陷可谓明显。影片前半段的情绪状态过于松弛,情节推进缓慢。哪吒捉拿三妖的战斗像在玩三场游戏,并没有经历像样的“灵魂洗礼”;在情节后半段,哪吒为复仇而将龙宫搅得天翻地覆,战斗风格变得沉郁甚至悲壮,但他仍然缺少审视内心和自我反思的机会。这导致哪吒最重要的成长契机,并非来自他的经历或发现,而是缘于他人告知无量仙翁是幕后黑手的震惊时刻。
按照编剧规律来衡量,《魔童闹海》在剧情节奏处理、叙事风格的变化和人物成长的合理性等方面存在突兀、粗糙等不足。当然,影片也对此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那就是以外在可见的战斗场面为表,以人物内心的矛盾、犹豫、愤怒、反思为里,为观众编排更有情感强度和思想深度的冲突模式。
哪吒降伏三妖时,他遇到的真正挑战,乃是压制心中的魔气,让灵珠控制身体。哪吒将龙宫“砸个稀巴烂”时,他真正的危险在于,他要克制心中的怒火,以免被非理性情绪所裹挟。至于哪吒与无量仙翁、鹤童、鹿童的战斗,也不是单纯的法术较量,而是在形而上的层面让观众见证反派人物如何因贪婪而变得阴险丑陋,因虚荣和迷信权威而变得盲目。也就是说,影片在召唤观众透视打斗场面背后的人性图景,洞察人物行动的隐秘动机,进而完成对于主题的深刻把握。
修仙考编影射了当下现实
《魔童闹海》中那些看似插科打诨的戏谑桥段,实则沿袭了《聊斋志异》“出于幻域,顿入人间”的叙事传统。影片设置了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阶层体系:最高层是仙界,代表人物是十二金仙和玉虚宫里的阐教弟子;中间是普通民众,渴望踏实安稳的幸福;最底层是妖界,包括被打击的自我修炼之妖和被镇压的海妖。
哪吒曾俯瞰络绎不绝地向玉虚宫朝圣的民众,这说明无数民众都有一个人生梦想,就是成为神仙。尤其对于那些被排斥在正统之外的妖族而言,位列仙班是得到社会认可的唯一正道。当民众和妖族将“修仙考编”奉为终极理想,传统神话便被赋予了令人会心一笑的当代性。
那些民间妖怪夜以继日地苦心修炼,恰似一则社会寓言;玉虚宫设立的“正道认证”体系,实则是另一番隐喻。试想,哪吒本应是最有个性、最有反抗精神和战斗意志的个体,当他将人生目标设定为得到玉虚宫的接纳时,他就必须接受玉虚宫的全套制度和考核标准,进而错把外界强加的理念当作自我涌动的内心渴望。
当然,作为魔丸转世的哪吒很难被彻底规训,他身上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度,使他在任何场景中都有一种闲庭信步的松弛感。影片也是通过哪吒,不动声色地完成了对玉虚宫的祛魅。
为了进入仙班,申公豹屡遭欺骗和歧视,甚至沦为权谋棋子,进而在三界尊卑的枷锁中渐生魔障。为抚慰族中至亲,他对着胞弟申小豹编织善意的谎言,自称已镌名仙班名录,更将跻身十二金仙之列。这虚假的荣耀点燃了幼弟的憧憬,亦化作鞭策父亲申正道闭关苦修的符咒。在某种意义上说,申公豹很像到大城市打拼的乡村青年,是家人的骄傲,承载着族人的期许,但自己的人生之路实则步步艰辛。
当敖光戳破无量仙翁旁边两个护法的禽兽真身,当玉虚宫的道德光环随着无量仙翁露出本来面目而褪去,观众惊觉所谓仙界正统不过是欲望的镜像投射。影片在刻意打造一个众人心向往之的理想国之后,又反戈一击,让观众洞穿其底色。这实际上也是哪吒重要的人生修炼课。作为映照,东海龙王敖光在遭受玉虚宫的欺骗和压迫之后,语重心长地对敖丙说:“你的路还需你去闯,要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言下之意是,真正的人生幸福和人生成就,需要自己去探寻和追逐。
法宝崇拜背后潜藏着人物塑造风险
《魔童闹海》存在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就是密集出现了宝莲灯、天元鼎、九龙神火罩、玉液琼浆、布雨咒、升仙咒等宝物或法术。这种现象折射出中国传统叙事中的法宝崇拜心理。这种集体无意识根植于农耕文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心理,当个体在现实困境中遭遇无力感时,往往将希望寄托于具有超自然属性的器物或法术身上。
从叙事学的角度审视,过分倚重法宝有得有失:一方面,玉液琼浆重焕宝莲灯灵性、九龙神火罩收妖等场景确实增强了视觉奇观,满足了观众对东方美学的审美想象;另一方面,过度依赖法宝会悄然解构人物的主体性,弱化对于人的信心、智慧、勇气、毅力的张扬。对此,影片通过精妙的艺术处理,使法宝有效地参与了人物塑造。
一方面,通过法宝赋能,有些神仙看似法力无边,实则被拉下了神坛,被还原为拥有法宝的普通人。例如,太乙真人离开宝物之后不堪一击,其形象相当于一位邻家大叔。这样,观众得以领略神仙身上的人情味和凡俗之气,并能亲切地平视人物。
另一方面,对于哪吒和敖丙这种天选之人,影片则淡化他们身上的法宝加持,突出他们的真性情,甚至体现其性格的立体性和复杂性。同时,为了避免两人因远离人间烟火而难以和观众建立认同感,影片在这两个人物身边设置了大量伦理羁绊,让观众感同身受于他们的纠结、遗憾、痛苦、觉醒、抗争,并见证他们真切的伦理牵挂和道德两难。例如,哪吒对亲情的眷恋与自我认同的挣扎,敖丙在族群责任与个体意志间的游移,这些现代性命题在法宝构筑的奇幻时空中获得了全新诠释。
《魔童闹海》延续了前作的高水准制作,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动画技术,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与现代审美相结合,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