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精选10篇
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使幼儿在心理上到安全,放松,让他益生活在自由、尊重、平等、合作的气氛中,在这气氛中,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获得表达自己欲望和能力的机会。下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几篇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1
一、幼儿冲突处理:道歉并非万能钥匙
孩子们正兴高采烈地玩着游戏,忽然,一阵哭声打破了欢乐的氛围。我赶忙循声走去,发现是小红在哭泣。“小红,你怎么啦?” 我轻声问道。“老师,小明他打我。” 小红抽噎着回答。我心想,也许小明是无心之失,便安慰小红说:“没关系的,他可能是不小心碰到你了。” 随后,我找到在一旁的小明,问道:“小明,你有没有欺负其他小朋友啊?快去跟小红道歉。” 小明满不在乎地笑着说了句:“对不起。” 小红则带着哭腔回应:“没关系。” 可没过多久,又有小朋友前来告状。我再次找到小明,语气稍显严肃:“你怎么又打人了,赶快去跟他道歉。” 看似每次问题都被轻易解决,然而此后类似的告状声却不绝于耳。
这一现象不禁让我深思: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后,仅仅一句道歉真的能解决问题吗?从小明的表现来看,显然并非如此。他总是嬉皮笑脸地说着对不起,却丝毫没有改正错误的意识,依旧我行我素。我们教会了孩子说 “对不起” 这个礼貌用语,却忽略了让他们真正理解道歉背后的意义,以及如何去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冲突。当孩子产生矛盾时,我们更应该引导他们产生愧疚感,让他们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从而逐步学会自我约束,减少侵犯他人的行为。
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2
二、与家长沟通:消除误解,建立信任
在晨间接待的时候,小红的家长把孩子送进教室后,站在那里欲言又止。我走上前去询问:“您好,有什么事情吗?”“哦,没什么。” 小红妈妈说道,“就是小红昨晚回来说,老师不太喜欢她,总不叫她回答问题,我也不太清楚是怎么回事。” 我听后,微微一愣。仔细回想了一下,原来是昨天上课的时候,我提出问题后,小红每次都积极举手。一开始我确实叫了她回答,但后来为了给其他孩子更多机会,我便把回答问题的机会分给了别的小朋友。于是我连忙向小红妈妈解释:“小红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呢?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棒,思维也很活跃,上课特别积极。我们经常会提问她,但也不能总是只叫她一个人回答,也要给那些语言表达能力稍弱一些的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您说对吧?” 小红妈妈听后连连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啊,我还以为小红做错什么事了呢。对,确实应该这样。”
这件事情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老师,我们对待每个孩子都是一视同仁、用心付出的,但常常会有家长提出诸如 “多锻炼锻炼我们的孩子,上课多提问提问他们” 之类的要求。我们会尽量满足家长的期望,但有些时候,仅仅听信孩子的一面之词是不行的,我们需要适当地向家长解释清楚情况,消除他们对我们的误解。所以,正确面对家长的疑问并给予合理的解释是极为必要的。
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3
三、班级秩序维护:应对大班的喧闹挑战
大班的孩子们都长高了,身体也更壮实了,他们的做事能力和速度都有了显著提升。然而,伴随而来的是孩子们的嗓门变大了,跑动速度变快了,班级里常常充满了喧闹声。每次上课前,我都得像狮子吼一般大声呼喊,孩子们才会慢慢安静下来。每天都是如此,谭老师也和我商量说:“孩子们太吵了,每天想尽各种办法,嗓子都喊哑了,可就是很难让他们长时间安静下来。而且上课的时候,总有孩子做小动作,这可怎么办呢?”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说实话,我平时并不是一个很严厉的老师,但面对这种情况,我也觉得除了提高音量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运动需求。于是,我尝试在活动中允许孩子们小声地交流,或者进行小范围的自主活动。在休息时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画画、看书等。可是,有时候我的这些举措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个别孩子会在教室里自由穿梭,甚至故意捣乱,推挤旁边的小朋友,引发告状声。无奈之下,我只能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把这些调皮的孩子训斥一顿。虽然这样做之后孩子们会暂时安静下来,但我和孩子们的心情都变得沉重起来,原本轻松愉快的活动也只能草草结束。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从网上搜集了一些方法:
强化幼儿常规培养
让孩子们清楚地知道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地听老师讲课,课余时间才可以自由玩耍。同时,要合理安排上课时间,不宜过长,先整顿好纪律,再迅速开始讲课。
设立小队长和值日生制度
大班的孩子都很乐意帮助老师做事,所以挑选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担任小队长、值日生等角色,让他们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秩序,约束个别孩子的自由散漫行为,这往往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在孩子们心中树立威望
其实让孩子们真心喜欢并尊重老师并非难事。比如在和全体孩子说话时,要注意声音洪亮、节奏适中,并且眼睛要不时地扫视每一个孩子,根据说话的内容和语气,适时地微笑或皱眉,通过这些细节来增强与孩子们的互动和沟通。
虽然这些方法看起来都很有道理,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难以完全达到预期效果。不过,我始终坚信,只要坚持大方向,针对个别孩子的特殊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在统一管理和个别对待相互配合的过程中,孩子们一定会逐渐变得更加懂事,班级的常规秩序也会慢慢得到改善。
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4
四、幼儿错误行为处理:犯错后推卸责任的应对
我们班有个小男孩,长得十分帅气,脑子也很聪明,可就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经常犯错误。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关键是他在犯错之后总是习惯性地推卸责任,把过错都归咎于他人。有一次,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动手打了同伴。当我问他为什么打架时,他竟然矢口否认,说自己没有打人。我再次追问,他便改口说是别人先动手打他的,很明显,他在说谎。还有一次,他拿了别人的橡皮,被我当场发现,他却硬说这个橡皮是他自己的,是从家里带来放在书包里的,可橡皮上明明写着另一个小朋友的名字。
针对他这种不肯承认错误还推卸责任的行为,我在与家长沟通之后,决定采取严肃制止的措施。又一次他与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我在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他的错误,并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不过,我并没有当众揭发和批评他,而是选择单独和他谈话,目的是尊重他的自尊心(毕竟大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尊心,在教育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他们幼小的心灵)。我首先明确地指出他的错误行为,向他详细讲解了说谎的危害,告诉他老师愿意再给他一次机会,这次不会惩罚他,也不会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但下不为例。最后,我还给予他鼓励,相信他以后一定能够改正错误。
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5
五、幼儿习惯养成:打破命令式口吻的循环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犹如 “小皇帝”“小公主” 一般,备受宠爱。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孩子养成了任性的习惯,甚至在与父母交流时也常常使用命令式的口吻。这种不良习惯也被带到了幼儿园里。就拿我们班上的小黄来说,几乎每天都是奶奶接送她上下学。每天早上,奶奶总是帮她拿着书包送到教室。在奶奶的过度保护下,小黄就像一个精致的 “洋娃娃”,处处依赖他人。连和老师打招呼这种小事,都是奶奶抢先代替她完成。一旦小黄犯了错误,老师和她交流时,奶奶也常常会帮忙解围,久而久之,小黄就变得越发任性了。
在星期一早上调换座位的时候,我发现小黄不愿意换座位,她用命令式的口吻对我们说:“我就要坐这里,你让小朱坐到别的位子去。” 说完便哭闹着坐在了那个座位上。而且她经常早上哭闹着不愿意来幼儿园,只想在家玩或者看电视。针对她的这种情况,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孩子在这个阶段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进行选择和活动,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二是家庭环境对她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家庭成员之间在日常交流中可能经常使用命令式的口吻,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小黄。
为了帮助小黄改掉这个坏习惯,我们老师首先从自身做起,注意在与幼儿交流时避免使用命令式的口吻,努力营造一种民主、礼貌、和谐的班级氛围。同时,给予小黄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耐心细致地给她讲道理,让她明白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请求别人帮助时要有礼貌,否则别人会不愿意帮助她,而且用命令式口吻说话会让人讨厌。
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培养和引导,小黄逐渐有了改变,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6
六、助力幼儿成长:胆小幼儿的引导与培养
在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常常会问我:“老师,孩子最近乖不乖呀?” 有时候我会这样回答:“嗯,孩子现在的表现比以前有进步了,在很多方面都还不错,就是胆子稍微小了点,不太爱说话,而且表现欲也不是很强。” 家长们听后通常会说:“那就多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上课的时候多叫他们发言吧。” 然而,实际情况是,这些被家长提到的小朋友,往往在课堂上被点名后,站起来却什么都回答不出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是好呢?在日常的生活、班级活动以及与同伴交往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幼儿表现出胆小的特征。这种胆小不仅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对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克服胆小的问题,让他们能够自信、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老师和家长都需要高度重视起来。
我不禁思考,或许我们应该从改变家长和老师等成人对孩子的评价方式入手,逐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毕竟,胆量是可以通过锻炼培养出来的。成人应该多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个胆小的孩子都能够逐渐变得勇敢自信起来。
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7
七、幼儿情绪管理:倔强幼儿的教育之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们见识的世面越来越广,也变得更加聪明伶俐,但与此同时,问题也接踵而至。由于家人对孩子的过度宠爱,凡事都顺着他们的心意,导致许多孩子养成了倔强、自私的性格特点。在幼儿园里,这样倔强的孩子并不少见,他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思维方式较为固执。经常可以看到这些孩子任性哭闹,甚至与同伴发生打斗的场景。然而,尽管孩子年龄尚小,但他们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和年龄特点。作为老师,在面对这些个性倔强的幼儿时,我们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选择恰当的激励方式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行为。
前不久,在我们班上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早操活动即将开始,我让小朋友们去排队,可是小黄小朋友却紧紧抱着奶奶不肯放手,也不愿意去排队。我走上前去劝解她:“如果你不去排队当排头,其他小朋友就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里了。” 没想到她立刻回应道:“我不要做排头了,今天我绝对不让奶奶走。” 说完便放声大哭起来。我不停地安慰她,可她根本不理会我,这让我一时有些生气,但我很快冷静下来,想到了冷处理的方法。所谓冷处理,就是当幼儿出现不良个性表现时,先将其暂时搁置一旁,不予关注,让他们得不到他人的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良个性可能就会逐渐消退。等其他小朋友都排好队开始做操后,我才再次去理会小黄。小黄虽然个性倔强,但其实非常聪明。她看到大家都在做操,而自己只能在一旁看着,渐渐地,她停止了哭泣,走到我身边。我感觉到她的态度有所松动,便趁机与她谈心。
经过这次经历,我想小黄应该能够明白,倔强和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对于个性倔强的孩子,我们绝对不能随意地训斥,而应该采用正面引导和激励的方法,那就是通过耐心地讲道理,与他们探讨其行为不被接受的原因,从而帮助他们改善个性行为,让他们懂得只有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8
八、培养幼儿自主能力:拒绝成为孩子的包办者
一次午餐时间,我们正忙着给孩子们分发饭菜。刚把汤菜分好,就听到许多小朋友齐声喊道:“老师,他的汤洒了!” 只见一双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我,似乎都在等待我如何处理。而那个把汤洒了的小吴却呆呆地坐在那里,任由汤从桌子上流到身上,没有任何反应。我急忙喊道:“快站起来!” 我担心汤会弄湿他的衣服,可他依旧一动不动,于是我赶紧上前将他拉开。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一阵难过。孩子在汤洒了的时候,竟然连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都没有。仔细想想,这种情况在家里可能也经常发生,只是都被父母包办代替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一旦遇到问题,就只能被动地接受批评,而没有机会自己去解决问题。
于是,在下午的课程中,我特意组织了一次讨论活动,主题是 “汤洒了该怎么办?” 通过这次讨论,让孩子们明白,当事情发生后,首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如果汤很烫,应该马上站起来,或者把两腿分开,迅速离开座位,最后还要把桌子擦干净。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不应该成为孩子解决问题的包办者。我们要多给予孩子一些引导,为他们创造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真正学会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9
九、插班生适应问题:用爱化解不安与陌生
时光匆匆流逝,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今年我们大班共有 44 名幼儿,其中新插入了 10 名学生。每个孩子都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入园一段时间后,小顾仍然不太愿意上幼儿园。每次奶奶送他到幼儿园,他总是紧紧拽着奶奶的衣服,不肯松开。然而,每天下午放学时,他却又表现得特别高兴,不等和老师说再见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由于小顾是新生,对幼儿园的环境还很陌生,性格又比较内向,既不主动和小朋友玩耍,也不怎么和老师交流。他的奶奶因此对老师不太放心,总是反复叮嘱各种事情。小顾可能也感觉到奶奶是无奈之下才把他送到幼儿园的,所以就更不愿意在园里多待一会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主动和小顾的奶奶进行了深入交谈,让她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同时,建议奶奶在家多和小顾聊聊幼儿园里有趣的事情,以此逐渐消除小顾的不安情绪。令人欣慰的是,一个星期后,小顾每天都能自己开开心心地走进幼儿园了。
班上还有一位特殊的小女孩。经过了解,我们得知她因为年龄较小,所以从其他幼儿园转到我们班重读一年。可能是因为第一天到新环境,她感到非常不适应,所以一直哭闹着要回家。她的爷爷奶奶也很心疼,抱着她不肯离开。看到孩子哭得越来越厉害,我和谭老师商量后决定,先让爷爷奶奶放心离开,因为他们越是不走,孩子就越哭闹不止。等他们离开后,我们再慢慢和小女孩交流,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关爱和在意。第一天没有效果,第二天我们继续耐心地和她交谈。就这样,经过两三天的努力,小女孩终于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地自己走进幼儿园了。
在教育的道路上,爱是最有力的武器。让我们用更多的爱心去包容、赏识每一个孩子,尤其是那些调皮捣蛋或者需要更多关爱的孩子。相信在爱的滋养下,我们一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与感动。
幼儿园教育随笔心得体会10
十、幼小衔接:培养幼儿独立性,告别依赖习惯
随着孩子们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紧张忙碌而又充满快乐的一学期即将画上句号。大班的孩子们即将步入小学,这也意味着幼小衔接工作成为了我们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幼儿园里,老师们通常会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能够自由、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然而,在我们班级中,却发现一些问题。例如,有小朋友早上忘记带作业,询问后才知道是家里人忘记放进书包了。这反映出孩子们缺乏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文具借给了谁,在班级里捡到铅笔、橡皮等文具时,也没有人能够认领。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我们需要着重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需要家长们适当放手,让孩子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写完作业后让孩子们自己整理书包,提前准备好第二天需要用到的物品。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逐渐摆脱依赖的习惯,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尽管在这一学期里,每天都过得忙忙碌碌,但看到孩子们在如此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健康茁壮地成长,快乐无忧地学习和游戏,我深深地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都是一种幸福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