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读书心得感悟 第七天余华读后感
最近读了余华的“第七天”,感触颇深,这是一部描写光怪陆离的死后世界的作品,一个死去的灵魂在七天里的回忆和见闻,用七天时间写尽了一生,好短也好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七天读书心得感悟 第七天余华读后感,希望大家阅读之后有所收获。
《第七天》读后感 1
余华的《第七天》是一部催人泪下,引人深思的长篇小说。从人过世以后的角度讲述了生命的幸福与苦难,揭示了社会的残酷和世间悲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与贪婪。在这样的世界里,亲情和友情是我们生活里唯一存在的依靠。余华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故事的主人公,杨飞在死后的七天里每天都遇到不同和他一样在生活底层的人们,时时刻刻有人遭遇不同的事故导致死亡,来到了死无葬身之地。这里聚集着没钱买墓地的亡灵们,他们都存留着遗憾和生前的后悔,不过终究可以在这里获得他们所渴望的安宁,并与之前死去的家人、朋友们相汇直到在世的家人有钱帮助买墓地。
我对这本书的感触特别深,被爱感动的同时也为世间的不平等和残酷而感到恼怒。第一天,杨飞从轰然倒塌的废墟中爬起,带上预约号前往了殡仪馆。殡仪馆里竟然还分成了普通区、贵宾区和VIP区。余华展示了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有钱人都趾高气扬的走向进口焚尸库,拥有着价值连城的墓地,且能确保自己的遗体完好无损。然而普通人静静的等侯着,走向国产的焚库炉。杨飞就是这样的普通人,并没有墓地,不知去何方。余华运用讽刺的方式展现了现实社会中其实也是如此。第二天,他回忆了自己过去的婚姻。上流社会的李青死心塌地的跟在他的身边两年多,之后她却厌倦了平凡、清平的生活,为一个海归博士而跟他离了婚。后来李青第二次的婚后生活过的极其不幸福,结果自杀了。人们总是会被金钱所迷惑、对自己生活感到不满,贪婪的追求更多,然而最后变得一无所有。杨飞和李青的爱情被现实所隔绝,但是两人之间的挂念和爱一直存在着。第三天,杨飞讲述了自己的出身。出生时,从厕所洞里掉落到了火车铁轨上,被杨金彪即时发现并辛苦拉扯长大。他年幼在杨金彪的细心呵护下茁壮成长。在阅读这一章节时,我被他们的父子情深深地感动了,使我热泪盈眶。杨金彪对杨飞倾注了无限的爱,他把自己的一身都献给了杨飞!在工地工作时还把他绑在背上冲好奶粉放在胸前喂杨飞喝;为了照顾好他终身未娶;毫不犹豫地支持着他的工作事业;得了不治之症离家出走为了不拖累他。亲情和友情在冰冷的世界上留下了人性的温暖,但世间的悲剧却连续不断。在之后的四、五、六、七天里,杨飞在一路上聆听了许多亡灵的故事。有二十七个婴儿被丢入河中;鼠妹因男友买假iPhone给她而跳楼自杀;男友为她买墓地而卖掉肾。
小说故事情节非常激动人心,采用倒叙的手法给我了残酷和温暖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批判了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余华在揭示世界上的种种问题的同时不忘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让我觉得在绝望中存在着希望。在享受阅读这本小说时,我也更加认知到了现实社会中的争论。余华关注了当下的现实生活,描绘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并引伸出了人的存在和生命价值等问题的多个答案。可是在控诉社会上各种问题的同时,作者没有解释产生这些悲剧背后的.原因,使我产生了一些对故事的疑问。这个小说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对人物形象没有特别的深入。余华只勾画出了人物的外貌形象,并没有深层次的讲述他们的人物变化和细节描写。这样缺少说服力,使我感觉他们是因为情节的需要而虚构出来的。但是小说情节和内容还是让我看的津津有味、陷入其中,让我开始思考现实中和书里世界的不同和相似度。
看完这本书后的第一感觉是被书中的世界和杨飞遇到的各种遭遇所震撼了。这本小说引人入深、扣人心弦,使我看的特别快。我极力推荐余华的这本小说。文章的语言十分简练朴实,通俗易懂;内容引人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故事让人惊叹、不由自主的思考起现实社会!
《第七天》读后感 2
史蒂文森说过这样一句话“死亡对我来说也许可以忍受,可是眼睁睁等着厄运来临却让人受不了”。刚读《第七天》这本书就被它深蓝色的、有些孤独、压抑的封面吸引。在一个下午的大快朵颐后,我读完了这本书。
《第七天》以主人公杨飞为叙述视角,描述了杨飞死后七天中的所见所闻,第一天他回忆了自己是加何死的,看到殡仪馆的焚烧还有三六九等之分,我的心着实揪了一下;看到杨飞为自己送葬,自己戴上黑布悼念自己,我心中也生出了一股孤寂之感。第二天回忆了与前妻的遇见,相爱、分别与重逢。第三天他回忆了自己的一生,回想到了自己操劳一生的父亲。第四天他来到了无墓地者的天地——死无葬身之地,并了解到了一对下棋人的生前故事。第五天他在死无葬身之地"遇见了老熟人谭家菜老板,以及视自己如亲儿子的“母亲"李月珍并踏上了寻父之旅。第六天在寻找父亲路上遇到了伍超,第七天终于找到了父亲,也听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小说的结尾是杨飞告诉伍超,"死无葬身之地"是他们所处的地方。每一天都让他懂得了人间珍贵,却再也不能活得坦荡,死的干脆,就连死后的世界都分了阶层。
正如小说的最后“死无葬身之地”一样,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定位,死后也是如此,可有些人死后也依旧成了孤魂,找不到安息的位置。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定位,生活中掺杂着回忆与希望,爱情与感伤,高贵与渺小,荒诞与真实。在面对残酷的现实的时候,每个人都渺小的如同蝼蚁一般。
恰恰如同史蒂文森的那句话“眼睁睁等着厄运来临,却让人受不了”。很多人说这本小说,最让他们印象深刻的是杨金彪,因为他一生勤恳善良,捡到了杨飞的他,为了抚养杨飞长大,拒绝了所有的女孩。可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人却是伍超。他与鼠妹怀揣着梦想,却不得不苟活于防空洞的污浊空气里。在那样一个狭小的空间,有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情不是最完美的,但确是最真实的。那是底层贫苦人们的无奈和绝望。伍超硬扛着,在污浊不堪的防空洞里硬扛着,最后死去了。
小说有一种死亡般的寒冷和压抑,把人逼到角落里,让人喘不出气。活着的世界里充满了生活的艰辛,死亡却只是更加绝望的开始。殡仪馆里,沙发座的贵宾区穿的都是蚕丝寿衣,每个都在两万元以上;骨灰盒都是大叶紫檀,每个都在六万元以上,刻着富丽堂皇的图案。而塑料椅子的普通区,却会有人因为在同一家店买同样的寿衣比别人贵了50块而唉声叹气;也有自己为自己系上黑布悼念自己。当然,还有没有寿衣没有骨灰盒没有净身没有化妆的人……
《第七天》通篇读下来我感受到了底层人民的辛酸,腐败无能的官府以小人物之间的互助,正如余华所说“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即使是在那样一个暴力强拆、丢弃死婴、袭警事件、社会治安极差的黑暗的.社会,依旧有人即使过着如过街老鼠般的生活仍然用力地活着。在这样繁华的社会,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热爱生活呢?在键盘侠们对着拿了银牌的运动员破口大骂,对昔日的奥运健儿恶语相向时,他们可曾想过,这些运动员们为了奥运会付出了多少努力;他们可曾记得,这些运动员们曾经为中国争得了多少的荣耀;他们又可曾记得,这些人也是父母的心头肉。如果没有这样的现象,又怎么会让他们失声痛哭,彻底绝望?键盘侠们怎么对得起这样一个繁华昌盛的社会?
《第七天》是一个作家的迫切心情,是一种歇斯底里的要求社会进步的呐喊。这本书不应该只读一遍。于是在一个下午,我又将这本书读了一遍,这次花的时间并不多,感触却依旧很深。在这样繁荣的社会,如此阳光明媚,如此春花烂漫,我们更应该学着乐观地面对生活,不畏惧任何困难,永远热爱生命,永远生如夏花般灿烂。
《第七天》读后感 3
“那是什么地方?”“死无葬身之地。”—题记
合上书,淡淡的月光穿过了云翳,躲着人群,洒在了纯黑的封皮上,“第七天”三个字闪着微微荧光,像是那浩渺群星。我抬头望向远处江边的点点灯火,仍沉浸于那曲折离奇的故事中。
这是个玄乎又现实的故事,却几度令人哽咽失声。主角杨飞离世后,放弃了到殡仪馆火化,魂魄在空虚混沌的城市中游走,意外地遇见了自己前妻李青,短暂相聚片刻后再度分别,杨飞继续游荡在生与死的边境线上。又见到了自己的出生情境,走进了那生前记忆。他重观了一遍自己的一生,杨金彪、李月珍、亲生父母、郝强生、还有鼠妹伍超等等诸人,冷漠或温暖,熟悉或漠生者,都像粒粒石子般在生命的潭水中激起了点点涟漪,或大或小,或轻或重。最后的最后,杨飞在鼠妹的带领来到另一个世界——死无葬身之地,这里人人平等,美好清澈。“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杨飞就此有了归宿。故事合上了帷幕。
一个复杂又简单,温暖又冷漠的故事往往令人回味悠久。全书中最令我嗟叹的便是杨金彪与杨飞之间那份父子之情。杨飞是杨金彪捡来的孩子,但就是为了这样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杨金彪为其放弃了一切,活着的时候,他为了照顾杨飞,放弃了两情相悦的姑娘,而选择继续陪着“儿子”长大。他爱杨飞,但却在杨飞生母找到他恳求把儿子归还她时,他选择了同意。因为他知道,自己能给杨飞的仅仅只有温饱,而杨飞的生父母却是北方的两位官员,能给予自己的儿子更好的物质条件。而在杨金彪逝世之后,他的魂魄选择了在殡仪馆工作,只为了能再见到自己的儿子一面,十年,二十年,五十年……
我想,这便是爱吧。是无言又深沉的爱。杨金彪与杨飞互相依偎取暖,给予彼此真心,也许日子很苦,精打细算间忙忙碌碌度过岁岁又年年,两个幸运又不幸的父子平平淡淡地过着自己的生活,纵有生老病死,纵有事态炎凉,然,得一份真心,抵世间疾苦。“这温吞世俗人间烟火,只有你是我的江河湖泊。”杨金彪,这个没有钱没有文化没有固定住所的“三无”男人,却拥有着那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上层官员没有的东西——真心。说来可笑,真心这东西,在余华的书中鲜少才能见到。从殡仪馆火化的三六九等到二十七个生命被医生称为“医疗垃圾”,从李月珍的超度都分国产与进口到她的遗体失踪而医院拿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我清晰的看见了余华笔下那些医生等人胸膛中跳动的不是心,而是被腐朽填满的空壳,流淌的并非鲜血而是粘稠的灰黄液体。而杨金彪这个朴实忠厚的.父亲,却真正拥有着心。
活着的人不一定活着,死了的人也不一定死了。
那些活着的人或许行同傀儡,那些死了的或许仍旧鲜活。我想,这种境况在过去,亦在现在。也许世态污秽,也许人情寒凉,但不管怎样,都要努力成为一个像星星一样的人,干净透澈。
要站在有光的地方啊,有云淡风轻,有微微晨光,雨水沾过树叶透着湿润的光泽,长街灯火点点车辆川流不息,挨家挨户的人渐渐进入梦乡。心间爱的力量奔腾不息,流淌着,向着光闪耀。
我们都活着,活在清风明月的当下。晴天、阴天、太阳、月亮、黑色、白色,期待初春第一朵早樱,期待仲夏第一缕晚风,期待深秋第一声雁鸣,期待冬日第一抹洁白。
《第七天》中死无葬身之地是人死后的归宿,是平等的乌托邦,是温暖的依靠处,但,却别忘了忽视一点,那是些死了的人。纵然那儿有鸟语花香,有汩汩清泉,有暖阳明月,可他们却再无法回到活着的时候,无法和所爱的亲人拥抱,无法享受阳光的沐浴。
来人间一趟,不努力把每天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怎么行。
“得以份真心,抵世间疾苦。我们都活着,活在明媚似阳光的当下。”
《第七天》读后感 4
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这是余华所著小说《第七天》的书。
余华,这位作家的名字我只是有所耳闻。因为我看过葛优和巩俐演的电影《活着》,这部电影就改编自余华的小说《活着》,所以我只是知道他的名字,并没有看过原著。但是电影已经足够让我充满同情和绝望,心底压抑且忧伤,几次都流下眼泪。那,《第七天》又会是怎样程度的,或者另一番绝望呢?
“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同样地,我也没读过《兄弟》,但是小说开篇的这段话就足够让人感到荒诞至极。
这本书被我搁置在抽屉里已将近半年,近日读来,前后只用了大约四个小时就读完了。印象最深刻的只有短短两句话:
我问她:“这是什么地方?”
她说:“这里叫死无葬身之地。”
第一次出现在“第四天”。
他问;“那是什么地方?”
我说:“死无葬身之地。”
第二次出现在“第七天”,也是小说的结尾。
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叙事的,“我”死之后,由于没有墓地,不能安息并转世轮回,所以只能停留在“生”与“死”之间的边境线上游荡,即“死无葬身之地”。在这样一个地方,如同上帝创世纪般地,通过“我”死之后在七天里对生前之事的追忆,余华勾勒出了一个绝对平等的人道世界,描绘了一个充满创世纪般地祥和世界。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旧约·创世纪》》
《第七天》读后感 5
提及余华的作品,脑海中浮现的字总是现实与苦难。在《第七天》这本书中的,书中的人物是我,也是你。这本书阅读结束带来的感受,不是读完一本书后的喜悦,而是沉重,是人物的命运影射到自身时对现实、对人生真切的无力感。
余华老师在《第七天》这本书中,主人公杨飞死后,用七天的时间回顾他四十一年的生命过往,回顾他生前五味杂陈的生命历程。他看到了这个世界的黑暗,死无葬身之地反而成了他灵魂的收容所,他最终也欣然接受这最后的皈依。我阅读时一直在好奇,死无葬身之地的草,河流,小鸟,花朵,树木是从哪里来的?最后才突然领悟,不是人类才能死亡,自然界的'一切也都会死亡,一群无所依的生灵会聚到一起,就是另一个完整的世界。大作家笔下没有一丝多余的话,这本书采用“契诃夫之枪”的创作技巧,以杨飞死亡前后的追溯为主线,带出很多小故事,并且在前文都留下了很好的伏笔。一个个人物都在“永生的世界”里相聚,并一一道出事情的原委。
无疑,《第七天》展现了余华作为一个“先锋作家”娴熟的小说叙述才能,融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和现实主义创作精神为一炉,汲取中西文化之养料,通过强化情境叙述、运用“多声部”叙述和言简义丰的审美风格,使得作品所营构的“生前”与“死后”两个世界互为镜像,引领读者对人生之荒诞悲剧予以哲学反思。而小说中的虚构与真实水乳交融、不可分割,既具有较大的艺术美感,又使其“异化”主旨得以呈现,通过对现实苦难的全景式俯瞰与巧妙呈现体现了“真正艺术家的勇气”,达到了真实性、倾向性、艺术性的完美融合。
《第七天》读后感 6
当我们还在嘲笑中国现代文学的作者在制度的压制下残缺的灵魂只能写出肤浅的文字,当所谓的世界享誉的作家也只敢触碰文革的题材点到即止时,余华的《第七天》对我们当下的社会显现出了更大的力量的抨击,这种批判的声音或许更有意义
很显然,余华专心的搜集了起码7年左右的社会的黑暗面的新闻,比如强拆,比如移民,比如刑讯逼供,比如媒体的不公报道,比如官方的不作为和很不作为,比如上访……等等,近些年发生过的能在网络上掀起批判的新闻基本在书里都能找到影子。魔法现实主义的手法让读者轻易的`代入了角色,重新回顾了过去的社会进展,然后扪心自问,此时此刻,当下,社会进步了吗?
如果说余华的《活着》讲述的30年前的社会,那么《第七天》便是当今社会的没有灵魂的体制下的新版《活着》,《第七天》以死后灵魂的视角快速的扫描出这个世界,这个活着时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连幸福都显得可悲的世界,却在死后,有墓地的灵魂可以安息,没有墓地的灵魂也有一片青山流水的伊甸园,看完不得不感慨这真是绝佳的讽刺。
但是,真正震撼的恐怖是,我们这些读者,我们都还活在和书中描述绝无出入的社会里,想到这,不禁让人颤栗。
如果可以,我会很高兴庆祝这个社会的头七,也很希望,创世纪的第七天从书里死人的世界里来到活着的人间。
尽管,余华还仅仅是点到即止,但是,很明显,能让人感觉到他尽力了,一个作家的尽力,这种尽力,是一种歇斯底里的,迫切的,要求社会进步的呐喊。
《第七天》读后感 7
又读完了一本余华的作品,在读余华的作品的时候总是习惯性的憋着一口气,不敢放松。每读几页都要没有目的地站起来走动一会儿,可能是书里的内容显得压抑,需要缓一缓才能继续。余华的作品体量不大,读得快一点,一个下午就能读完一个故事。
读完了《第七天》,印象最深的是其中的第二天和第三天。第二天讲了一个爱情。很佩服余华的细腻,将杨飞这样的人写得这么真实,文字的力量真是伟大。自卑就像一条看不见的尾巴,明明看不见,却怎么也摆脱不掉。第三天讲了一个亲情,杨金彪是个好人,杨飞遇到杨金彪很幸运。我认为这两天是全书中最精彩的两天,字字句句都值得反复体味。
书中还提了一些很敏感的话题,“市长蹊跷的死因”、“强拆事件”、“领导检查不到的柏油马路”、“公安的、消防的、卫生的、工商的、税务的”、“医疗垃圾事件”、“李月珍死亡真相”、“计划生育是国策”等等中国人心照不宣的'事情。
每次都很庆幸自己花了几个小时读了一个很好的故事,之前看过一句话,“生活这么累,为什么还要读书,因为我们还有理想。”越到这个年纪,越觉得理想遥远。学生时代谈过的那些理想,被我们选择性地遗忘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和现实共同组成了一个沙漏,理想占一头,现实占一头,中间的细沙是我们。随着成长,我们慢慢地向着现实靠拢,一点一点。这么比喻似乎又不太贴切,因为在生活中谈理想往往意味着夸夸其谈,空谈误国;现实才是实践,实干才能兴邦。
夸夸其谈的理想让理想不是理想了,值钱的现实让现实成为了现实。人人都开始谈钱了,还谈什么理想,理想又不值钱。
《第七天》读后感 8
《第七天》,以一种令人惊叹,难以想象的方式将人物一一展现,不管是荒诞离奇的死亡,还是近于身边的离世,都在故事中不知不觉的变得平淡,以至于结尾竟在我心中印下了美好!
故事一开始就是“我”在整理五官,我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又或者带着无数问号——真的不理解。可渐渐的,我发现这是另一个世界,一个又一个故事,一个又一个人,在同一条路上慢慢遇见甚至拥抱,后世对前人的误解,在这条路上被平淡的讲述,在现实的残酷,黑暗,无助,都到此为止,总给我埋下希望的种子。他们所有人都败在了现实里,但在这条路上都不重要,似乎只要找到他,等到他,遇到他就会美好。现实中物欲横流,物是人非,我们常常触不到自己,感到无助与孤独,然而在这你会体会温暖,体会美好,体会那个你心中的自己。《第七天》往往反映着,讽刺着黑暗中的`高官,残忍的手段使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不会靠近真相,越是靠近真相也就越靠近死亡,人生百态,可麻痹的远不止百人!
然而读完后留在我心里的不是那早有准备的黑暗,或者在黑暗前加“更”字的现实,而是不期而遇的木椅青石的倚靠,是千山万水艰难的等待与寻找的亲情,是毫不犹豫在怀里无微不至的哺乳的善良,是敢于向死亡发出挑战的诚实与勇敢,是27个婴儿夜莺一样的歌声,是无数空荡骨架用树叶为其净身的点滴河水,是无休止悔棋的争吵与陪伴,是自奠的黑色袖带,是死无葬身之地,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与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
在那混沌世界里,唯有爱可长存,哪怕是去了另一个世界——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