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模板6篇
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是编教材和教学的依据。它不是复习资料,而是懂教材的关键。比如依课标确定教学难点,规划教学进度。教师深入领会课标,才能优化教学,如设计合理教学活动。提高质量,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 篇一
近几天终于静下心来把20__年版的数学新课程标准认真地读了一遍,回想起再上一次认真看课标,应该是在20__年的时候,那时为了参加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而把它通读了一遍。课标是什么?有什么用?就为了比赛而看的复习资料吗?我在反思。
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它不是教师的复习资料,它是我们读懂教材的重要前提。如果教师不了解课程编写的理念,就无法正确地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也无法在教学中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特别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总有类似的疑惑:现在的教材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新教材改来改去还不如旧版教材好用?我们读书的时候就简单几个公式能搞定的内容,现在为什么要弄得那么复杂呢?现在的教材里什么概念都没有,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教,教什么,学生也说不清自己学了什么?为什么考试的方向总与教学方向脱轨……当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问时,老师们会相互讨论、相互请教,也会打开教学参考书,反复斟酌教参上的要求和建议,但我们很少会想到去看看课标怎么说,因为在我们心里课标更像是一本“珍藏的宝典”,而不是教学的“实用工具书”。这次再读新课标,我发现在我们教学中的很多疑团,其实都能在课标里面找到根源。
1、为什么现在的数学教材总缺少概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强调要逐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核心素养是具有阶段性的,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表现,我对比了在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发现了在小学中,核心素养表现为数感、量感和符号意识,在初中阶段就把这三点转换为抽象能力。对此我是这样理解的:数感、量感和符号意识都是属于直观感知、直观感悟,看不到、摸不着但又真实的存在,而数学概念是属于一种抽象的思维。在小学阶段,我们一般不必用概念对数学知识进行陈述和定性,当在小学课本里渗入了概念,往往会造成过多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里,我们要做的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探究活动、操作活动,让学生用手触摸数学、用眼睛观察数学、用心感受数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数学,这就是小学生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建立的重要过程,也是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数学教材中几乎看不到一些传统的、规范的概念,即便有一些,但这些概念的表述都是很直观化,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相符合的,如百分数的概念在教科书上是这样表达的:像84%,28%,90%,117.5%…这样的数叫作百分数。所以,老师们不用再去纠结要不要在课堂上把数学概念归纳出来,要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各种概念,我们要的是让小学数学带有一点“悬念”,给孩子们留下发掘的空间。
2、为什么期末考试的题目经常与课本练习不对应?
近几年六年级期末考试的出题方向确定让不少六年级的数学老师“惊喜连连”、“心有余悸”…甚至怀疑出这样的题目,期末还有复习的必要吗?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在课标中的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部分就给了我们明确的答案:命题原则坚持素养立意,突显育人导向。适当提高应用性、探究性和综合性试题的比例,题目设置要注重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实现对核心素养导向的义务教育教学课程学业质量的全面考查。在这我觉得有一个词在闪亮着——育人,我们是要“育人”而不是“育分”,“育分”体现在结果,“育人”则体现在过程。我认为这样的考试导向,更加体现了核心素养的整体性的和一致性。以前有些老师可能总会加快进度把每个学期的新课完成,尽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复习,希望通过刷题刷出考试分数的“最高记录”,实现教师教学的“最高价值”。而这种命题方向的改变正好敲醒我们要改变错误的教学观念、考试观念,光靠刷题是刷不出学生的核心素养,自然就应付不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想让学生考得好,唯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上下苦功,真正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3、为什么数学课的课时安排那么少,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却那么多?
我们正处于大数据年代、智能化时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都是日新月异的,我们不可能回到“慢慢来”、“逐一学”的时代,我们更需要改变自己适应社会。如何实现“大容量”教学呢?在新一版的数学课标中就有明确的提示,我们发现新课标更加强调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也新增了关于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等新兴的教学方式,还有提出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等。从几这方面可以看出,以后学生的数学学习无论形式也好、内容也好都不会是在“单独”存在和发展,更不能将数学的学习困在一周5节的时空上,学习内容扩充——学习形式扩充——学习空间扩充这是未来数学教学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现在需要不断更新我们的教学技能,将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技能、教学方式融合在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
课标是纵向、横向结合分析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的,是从教材编写者、一线老师、学生等多维度去研究数学。看似离教师们很远的“新课标”就藏在每一个例题、每一个练习的背后,就展现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所以深入学习“新课标”,从课程的理念上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学的方向和目标,对于我们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深信在我们教学生涯的不同阶段研读课标,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悟,受到不一样的启发。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 篇二
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
教师要转变观念,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我们的教师却很少顾及学生的感受,教育的功能似乎已经完全被异化,许多学生往往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完全没有了自我,再也无暇顾及自己的感受,更不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内省和反思。教师转变观念就是要减少教育的功利目的,不要把学生看成是教师自己显示教育业绩的工具,不要把学生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教师要重视研究学生学习的需求,让学生把学习变成自己的内在需要。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的教学中,我们要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和创新能力。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对数学事实的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数学教育的又一重要功能,数学学科有其自身特有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培养学生静静地思考,静静地阅读的良好习惯,在数学课堂上来不得半点的浮躁之气,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在数学阅读过程中要专注,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学好数学。我们还要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赞同时要点头示意,有不同意见要等别人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学会评点别人发言内容中的优缺点。我们要通过让学生完成数学作业这一过程,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不要把完成作业当作一种任务,要让学生做作业前先准备好要用的物品,认真做好每一题后要再仔细检查和验算,要让自己会做的题都做对,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要通过看书和向别人请教想办法克服困难做出来,完成作业后要及时整理和收拾好学习用品,做到有始有终。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去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不能急功近利,时紧时松,不要因为要教学质量而对学生的坏习惯迁就,其实如果课堂教学秩序混乱,课堂如同一盘散沙,教师难以调控教学局面,教学面向全体就得不到真正落实,要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一句空话。因此,对学生的坏习惯决不能因为课改的理念而一味地迁就,还是要严格要求学生,一切按规矩、制度办事。好习惯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好习惯也一定能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也是提高教学质量重要途径。
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多加快学习的步伐,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 篇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__)》中规定:小学课程内容分为四个部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其中对于综合与实践部分的描述是:“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重要领域。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运用数和其他的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模型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下面,我通过学习新课标结合自己实际教学情况,谈谈在“综合与实践”领域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思考。
特级教师华应龙在他解读新课标的讲座中提到:在小学课程内容中,综合与实践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很多老师不教或者不会教,考的时候不考也没法考,导致这一部分的教学根本就没有落实到实处。这句话确实戳中了痛处,实际上,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确实是直接被忽略的,认为耗时太长,学生能力有限,不考就无需浪费太多时间。在初步学习完新课标之后,对于今后综合与实践部分的教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也认识到强调综合与实践学习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性。
一、进一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阶段,“综合与实践”以主题活动为主,区别与常规教学,主题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思考进行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要用到哪些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学生的参与感也会更强。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位置与方向(三)》时,我绘制了一幅学校的大致的平面图作为教学背景,创设“寻宝”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中学习新的知识,但是学校平面图的作用仅限于激发学生学习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个知识点,别无它用。结合新课标中的教学实例,可以融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的知识,组织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但也是全面考核和评价学生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绝佳契机。
二、强化数学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
以绘制学校平面图这个主题活动为例,在测量学校实际面积之前,学生可以合理估计学校的相关数据,这是对测量知识的回顾,也是新课标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量感”的积累。根据位置与方向的知识,确定学校的布局,综合比例尺的知识,选取合适的比例尺,最终将学校平面图绘制在纸上,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知识不在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融入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开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三、打通学科间的壁垒,创新教学模式。
新课标中指出“主题活动分为两类:第一类,融入数学知识学习的主题活动。第二类,运用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主题活动。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在现实生活中,所有学科的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知识的横向联结在现实世界中随处可见,跨学科的主题活动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发探索力和创造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力。
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三)》时,利用图形的旋转,结合轴对称的知识,可以绘制美丽的图案。数学和美术的有机融合,巧妙地运用艺术元素,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和视觉图像相结合,实现数学问题与图形的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结合书上提供的上海十年间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折线统计图,在对比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二孩”和人口老龄化的话题,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思维思考当前社会存在的社会问题。
四、关注全体学生,进行有效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普通的常规教学整体性比较强,知识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有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会因为对新知教学消化能力不强而失去继续探究的热情。但是综合与实践的学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又依托小组分工合作的学习形成,加上任务难易程度能覆盖所有层次的学生,这样就能保证每名学生在实践中有事可做,极大地增强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参与感。教师在学生进行综合与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到全体学生,尤其是对数学有畏难情绪的学生,重视过程性的评价,重视差异化的评价,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学生面对的现实世界是不确定的,充满变数的,“综合与实践”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在真实情境下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机会,建立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强化了学科知识与现实世界的沟通,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创造力,增强求知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进行合理完整的设计,强化小组合作的作用,注重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 篇四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__)》中指出:设计丰富多样的习题,满足巩固、复习、应用、拓展的学习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满足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需要;满足不同完成作业方式的需要,如综合与实践的习题可以包括查阅资料、校外调查、自主探索等。
教师的课堂教学固然很重要,但是对于作业的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合理的设计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一定要融入更多的趣味和实践性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达到训练的真正目的。本文根据小学数学的实例来进行作业设计,并通过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来提升小学数学的综合教学效果,也让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
下面我就谈谈对作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一、设计生活调查实践的作业。
作业设计的方法和思路很多,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特点和认知有针对性的开展作业设计。我们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作业训练,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逐步提高作业难度,先易后难。
如: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中,我们所学习的“千克和“克”,这些重量的计量单位,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称物品,厨房的鸡蛋、盐、馒头等它们的重量,还可以称一些大件物品的重量。还可以到超市进行调查实践,自己选种了某种商品,可以先估算他们的重量,在估算时也需要加上重量单位,有的是用千克来表示,有的是用克来表示。最后再让售货员称,根据实际重量来进一步理解千克和克的运用。一些大件物品、重的一般都用千克表示,一些小的商品、轻的都用克来表示。也可以跟自己的估算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只有经过亲自调查实践才能真正的理解知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切标准。
二、设计动手探究的作业。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动手探究的作用类型,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还能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时,很多学生在遇到这一类型的题目时,经常会出错。有时候单纯的讲解概念很多学生似懂非懂,但是教师要设计一些动手探究的作业,学生就会明白很多。
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课下自己动手剪出一张长方形的纸、一张正方形的纸、画出一张圆形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对称轴并以此为中心进行对折,如果上下、左右能够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这三种图形都能完全重合。还可以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例如:一条小鱼的图片、一个台灯的图片、一个铅笔的图片等,让学生思考一下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学生思考和分析得出结论这几个都不是轴对称图形。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让学生不仅轻松掌握了知识,还推动了教学效果。
三、设计小组合作的作业。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提升作业的难度。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可以设计多样化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遇到不同的想法时可以互换思维,学生的思维也越来越灵敏,能够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合作探究的实践性作业,让小组合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在二年级的数学课本中,他们学习了统计知识,教师可以给他们布置一些统计的知识。可以根据家庭住址给学生分组,要求他们放学后可以在一起进行合作,每个小组选出组长,组长负责并给组员分配任务。例如:可以让小组统计一个小时内校门口有多少量小轿车经过、多少量电动车经过、多少量自行车经过、多少量三轮车经过,每个组员统计各自的数据,组长负责制作表格和统计数据,最后由组长汇报和总结。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统计知识进行了掌握。在学生完成了统计作业以后,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统计哪种车辆出现的最多?电动车和自行车一共有多少车辆?这两者比小轿车多多少?等,可以让学生自问自答。这样通过统计数据、提出问题、生成报告,这样的实践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统计数据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也让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得以提高。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有效的课后作业设计,不仅可以让数学教学有效开展,还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要不断变革和创新作业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注重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多安排生活调查作业、实践探究作业以及小组合作的作业,这样让学生在理解课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也能从生活中找出数学问题,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这样的作业设计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 篇五
数形结合是探索数学新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__)》也提出了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理解数学知识,原因在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等都较弱,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对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图形、计算方法等进行理解,尤其是对于新课标提出的“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更是有难度。
“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即通过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实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将数形结合思想运用到概念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与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概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概念在各个阶段的呈现方式也就不同。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概念一般是以图画式呈现,随着理解能力提高,数学概念逐渐以描述式的方式呈现,再到中高年级定义式逐渐取代图画式和描述式。
②小学教育阶段数学概念很抽象抽象的,需要借助直观具体的事物进行直观教学,在学生所熟知的事物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数学概念。
③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思维发展有阶段性,数概念通常会分阶段地渗透到各个知识点中。
我们在概念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不注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过程。传统教育过分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发生过程,导致部分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偷懒”,出现让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地现象。没有真正理解的记忆很快就会忘记,而且当题目难度系数增大时,由于对概念的不理解思维被固定,也很难再正确地解决问题。
数学概念教学内容的孤立。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往往会因为教学进度、一节课的时长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等,而将数学概念内容和与其相关的知识点分成两节课来上,这样就使得数学概念与其他相关知识脱离开来。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弊端在于知识比较分散,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归纳数学概念时一带而过。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原本就不利于学生理解接受,因此教师对数学概念的不断重复有利于强化学生对概念的记忆和理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为了节约时间或者说对数学概念教学的忽视,在总结归纳数学概念是一带而过,没有留给学生一定的消化时间,导致对概念理解不透彻,在后续的学习中跟不上节奏,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效果。
二、数形结合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概念教学的过程包括引入概念、理解建立概念,灵活运用概念即概念的巩固这三个步骤,这几个步骤都可以应用到数形结合。
1、利用数形结合法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恰当地引入概念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新概念的学习。因此在引入概念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概念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所熟悉的生活事物联系起来,将抽象的概念知识转化成直观形象的事物来引入概念。
《小数的意义》教学片段教学中,教师就借助数轴这个直观形象的事物,把抽象的小数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0.1分米以及理解小数的意义,让学生明白一位小数就是由几个0.1组成的。
2、利用数形结合法准确清晰地建立概念
在概念教学过程中,初步了解概念之后,就要对这一概念通过语言符号给出明确的定义,继而教师需要提供变式材料帮助学生深化概念的内涵。即“所提供的材料不断地变换呈现方式,改变非本质属性,使本质属性“恒在”,借此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形成概念”。
在《负数的认识》教学片段中,教师先借助温度计引出“负数”这一概念,再由温度计抽象出数轴模型,从而引导学生继续探究负数的性质和特点,深化负数概念的内涵。借助数轴将负数与正数进行类比学习,使学生明确负数概念的外延,负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帮助学生对负数概念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准确清晰地建立负数概念。
3、利用数形结合法深入巩固应用概念
数学概念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解、建立概念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的加深理解,将其灵活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在学生理解、建立概念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开展应用教学,通过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将概念运用到具体情境当中,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概念,形成概念体系。
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练习课,教师将直观形象的生活物体如笔记本、文具盒、课本等与抽象的数据联系起来,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根据题目所给出的长宽高数据,会进行想象是哪一种长方体物体,继而判断选择出相应的物体,在概念应用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概念的理解。数形结合法以数化形的运用有利于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培养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 篇六
教师职业注定就是要终身学习的。这些天陆陆续续翻看了《新课标》,也在网上看了一些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使我受益匪浅。《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学生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的课程改革的挑战,如何能让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真正的活起来呢?
一、使学生能成为课堂的主人,去体验数学、“玩”好数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玩”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去经历数学。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的情绪,在数学中我们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要同步的情境,唤起学习热情,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真好奇”!从而产生“我也想玩一玩、试一试!”的心理。这样的课堂教学,除了知识的传递,更多了一份情感的交流,一次思维的碰撞,使学生能萌发出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玩”好数学的愿望,从而更加乐意去学习数学,在数学世界里翱翔。
二、增强学生自信、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参与能力。
教师的教学任务要靠教学过程来完成,实现短时、高效、省力、低耗的教学效果,关键是要优化教学过程,要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正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以教导学、以教促学的新局面。
1、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人人都要动脑、动口、动手。需要教师们转变教学思想,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地还给学生主人地位,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处理师生之间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多给学生创造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像有些教学内容只要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知识的生长点,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交流发现问题,自己探求规律归纳方法就能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们感悟到新旧知识间的关系,渗透了思想教育,达到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目的。
2、让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规律,悟出道理,得出结论。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去探求知识的过程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之上,让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探求——概括——应用去发现、掌握规律。这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能力的过程。比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这一课,首先通过动手实践摸一摸、描一描让学生体会周长是求各边长度的总和,然后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长方形的特征入手找寻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许多算法,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达到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规律的目的。总之,要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去探求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发扬民主、强化训练意识,多一些引导、点拔,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规律。
三、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让学生能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师都知道,对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的习惯是很重要的,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教学,对学习新课程的学生,首先要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这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乐于与人合作等内在的学习品质和能力。作为老师还要明确,学生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学法中,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学生过早的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把学生当成加工厂的“机器”,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让学生学会讨论、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分享,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学生今后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